实心复习提纲及答案08级.docx
- 文档编号:2987602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98.96KB
实心复习提纲及答案08级.docx
《实心复习提纲及答案08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心复习提纲及答案08级.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心复习提纲及答案08级
【第一部分(1~3章)】
1.实验心理学的涵义?
为什么说它科学?
P24
答:
含义:
实心是以试验方法研究思想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科学性:
(1)科学方法的特征:
a、可观观察b、自我校对。
(2)拥有更多的严格标准、指标和有效的控制手段来保证自身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其中最重要的两项指标是实验效度和实验信度。
2.实验心理学在心理学体系中地位
答:
(1)实验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在现代心理学体系中处于支柱性的地位,对心理学的独立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实验心理学为心理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是各门心理学分支的基础。
3.实验心理学的诞生
答:
(1)心理学起源于哲学:
自19世纪开始,在以机械主义、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为发展线索的“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哲学心理学家们开始思索用科学方法来探讨心理学问题。
哲学为实验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思想指导。
(2)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生理学、物理学的发展,为实验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随着生理学、物理学的发展,一些生理学家、物理学家开始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逐渐引入到心理学的研究中。
(3)1858~1862年,冯特出版了《对感官知觉理论贡献》论文集,第一次表达其实验心理学思想,第一次正式提出“实验心理学”的一词;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实验心理学的诞生。
4.为实验心理学的诞生作出突出贡献的重要人物:
韦伯、费希纳、冯特、艾宾浩斯(详细内容在07资料P1)
5.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
(一)观察法——各种观察方式的要点和作用:
(1)自然观察:
对自然情境中的现象进行观察。
无干扰观察:
艾贝尔-埃波费尔德的特殊照相机
无干扰测量:
垃圾和废物→行为背后的问题
(2)参与性观察:
研究者把自己融入到研究对象的群体中去进行观察。
(3)个案法:
深入地研究单个或少数几个被试的观察法。
弗洛伊德对个案的临床观察→精神分析理论
(4)调查法(间接观察):
问卷、量表
优点:
1)突破时空限制,在更广的范围内搜集资料;2)调查结果可定量研究;3)效率高,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节省人力、时间和经费;4)减少干扰
局限性:
雷皮尔的研究
(二)相关法——作用:
预测;
——相关与因果关系:
(1)共变关系≠因果关系:
例如,国外某些研究表明,一个地区的枪支拥有量与该地区谋杀案的发案率成正相关。
(2)低相关≠无关系
(三)实验法
——实验研究的通用逻辑:
(1)操纵:
实验者操纵一个变量,以创设两种或更多不同的处理条件。
(2)测量:
就每一组来测量另一个变量,得到每一种实验处理条件下的一组分数。
(3)比较:
将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得分加以比较,两种处理条件下测量分数的一致性差异可以说明实验操纵引起了另一观测分数的变化。
(4)控制:
控制所有其他的变量以确保它们不会影响被考察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的要素:
(1)实验假设和推论:
“如果A那么B”
(2)实验变量:
自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
例:
记忆材料的性质对记忆广度的影响
自变量:
不同类型的记忆材料(文字、图片、无意义字符)
因变量:
记忆保持量额外变量?
(3)实验控制:
保证因变量的变化确实是自变量引起的。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1)实验的信度效度问题
1)实验的信度:
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前后一致性程度。
验证实验信度的方法:
A、直接验证B、系统验证C、概念验证
2)实验的效度:
A、内部效度:
实验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
B、外部效度:
实验结果能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
(2)验证假设的问题
1)实验结果与假设相符=>自变量和因变量一定存在因果关系?
A、实验直接检验的是由假设衍生出来的推论,推论成立能否反推出假设成立?
推论是否完整地代表了实验假设?
B、实验说明了自变量和因变量在某种特定的实验条件下存在因果关系,这种关系能否推广到所有场合?
2)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符=>实验假设错误?
零结果:
对自变量的操纵没有引起因变量的变化,因而因变量的变动为零。
A、是否有效地操纵了自变量?
自变量的变化范围
B、是否有效地测量了因变量?
天花板效应、地板效应
(四)观察法、相关法、实验法之间的比较:
P38
观察法、相关法和实验法,再额外变量的控制力上依次增强。
其中,实验法是心理科学研究的最高等级方法,它比观察和相关法更能提供确切的、令人信服的证据来解释各种心理现象和行为背后的因果关系,因而实验法在科学心理学中的地位也是最核心和基础的。
不过,实验的来源和前期准备往往离不开观察和相关研究。
6.实验研究的基本程序
答:
1)文献回顾+探索问题+创造性思维;2)确定课题;3)提出假设;4)实验设计;
5)实施实验;6)分析数据和解释结果;7)撰写报告。
7.(广义)实验设计
(1)实验假设和推论:
假设是对问题作出尝试性的解释,是问题的暂时答案。
(2)对自变量的操纵:
1)对自变量的含义进行严格的规定2)自变量的变化范围;3)检查点及其间距
(3)对因变量的测量:
因变量的种类:
1)反应速度;2)反应的正确性;3)反应的难度;4)反应的次数或几率;5)反应的强度;6)口语记录;7)神经生理指标
应变量必备的性质:
1)有效性2)可靠性3)灵敏度4)数量化
因变量的控制:
1)指导语的制定2)主试和被试的态度3)反应的观察、记录和测定。
(4)对额外变量的控制:
实验前控制法:
排除法、恒定法、匹配法、随机化法、抵消平衡法
实验后控制法:
统计控制法
(5)被试的选择与分配:
1)被试的选择:
A、使用人类被试还是非人类被试;B、如何抽样使被试样本代表总体。
常用的抽样方法: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随机抽样
(6)(预期)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1)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所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2)根据分析的结果判断实验假设是否成立,得出实验结论。
8(狭义)实验设计
具体某种实验设计技术
9.被试间设计,被试内设计和混合设计——各种实验设计的特点、适用条件和优缺点
被试间设计:
每一种实验处理条件下都有一个独立的被试组。
1、优点:
每个被试只接受一种实验处理,被试的测试分数相互独立,保证结果的纯洁性,未被其它实验处理污染。
2、缺点:
1)需要大量被试;
2)个体差异:
A、个体差异可能成为混淆变量;B、造成观测分数有很大的变异性。
被试内设计:
同一被试组接受所有的实验处理。
1、优点:
1)节省被试人数;2)从根本上消除源于个体差异的所有问题。
2、缺点:
1)被试缩减;
2)时间相关问题:
历史因素、成熟因素、设备因素、统计回归等;
3)实验处理之间相互污染的问题:
每个被试接受一系列的实验处理,先前的处理或测量会影响随后的处理条件下获得的测量。
混合设计:
在一个实验中同时采用被试间设计和被试内设计。
10实验研究的需遵循的伦理道德原则
答:
保护易感人群、知情同意与欺瞒、实验后的反馈、保证退出自由、实验结果的保密。
【第二部分(5~9章)】
五.注意与反应时
1反应时间的概念:
指从刺激作用发生到引起机体外部反应开始动作之间的时间间隔。
2简单反应时:
呈现单一的刺激,作单一的反应。
选择反应时:
刺激和反应都在一个以上,每一个刺激都有其对应的唯一的反应。
注意事项:
3反应时新法
(1)减数法的原理:
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
(2)唐德斯的实验:
给被试并排呈现两个字母,这两个字母可以同时呈现,或者中间插入短暂的时间间隔,要求被试判断这一对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作出反应,记下反应时。
4速度与准确率检测现象:
指在实验过程中,被试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或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建立一个权衡反应速度与反应准确性的标准来指导其反应。
5影响反应时的各种因素:
(1)反应时与刺激的关系:
1)刺激强度2)刺激的时间特性及空间特性3)所刺激的感觉器官4)选择反应时与刺激的数目有关
(2)反应时与被试的机体状态的关系:
1)机体的适应水平2)被试的准备状态3)被试的年龄4)额外动机5)练习6)个体差异
6注意的各种理论和实验分析
(1)过滤器理论和实验
理论:
注意最基本的功能是对刺激信息进行选择也就是选择一部分信息进行加工,而忽略其他信息。
这样就可以把注意理解为人类信息加工系统中的一个瓶颈或阀门,来自外界的大量信息中只有少量能通过这个瓶颈,注意就像过滤器一样只允许一部分信息通过瓶颈。
实验:
双耳分听实验
(2)能量有限理论和实验
理论:
只要不超过可得到的认知资源,人就能够接收多重刺激信息来源,可以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任务。
反之,如果任务和目的超过了认知得资源能量,就会影响到对任务的操作、执行和完成。
实验:
双耳同时分听的追随程序的实验
(3)两种加工过程的理论及其实验
控制性加工(controlledprocessing):
是一种需要应用注意的加工,其容量有限,可灵活地用于变化着的环境。
由于这种加工受人的意识控制,所以称为控制性加工,又称注意性加工;
自动加工(automaticprocessing):
是不需应用注意,无一定的容量限制,不受人的意识控制的加工,并且一旦形成就难于改变。
(4)重要的实验范式:
如双耳分听范式、stroop范式、负启动范式等
STROOP范式
Stroop效应:
当同一刺激词的颜色信息和词义信息不一致时,被试报告单词的颜色时的反应会变慢。
自动化理论的解释:
对词义信息的加工过程快速而自动化,对颜色信息的加工过程则较慢,自动化程度低,因此,读出单词是优势反应,而报告颜色是非优势反应。
当颜色信息和词义信息同时输入时,被试自动形成对词义信息作反应的准备,因此,被试可以立即读出单词;而要求被试报告单词的颜色时,被试自动形成的准备状态干扰了对颜色的加工过程,两种加工过程相互竞争心理资源,使得被试的反应时较长。
Stroop效应不仅应用于注意领域的研究中,还广泛应用于评估精神病人和儿童的抑制优势反应的程度。
负启动范式
负启动范式也是过滤范式的一个常见例子。
该范式通常式同时呈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其中一个是目标刺激,其他的为分心刺激。
在这次试验中起分心作用的刺激,如果在下一次试验中变成目标刺激,被试的反应时往往会变长,这就反映了负启动的效应的存在。
六,感觉
1、感觉特异性:
人的感受器官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执行着各自不同的职能,它们只对各自的适宜刺激产生最大的感受能了,从而产生清晰、有一定意义的感觉。
2、暗适应和明适应:
暗适应——从亮处到暗处,人眼对低亮度环境的感受性缓慢提高的过程。
明适应——是指从暗处到亮处,在光亮环境中视觉感受性缓慢下降的过程。
3闪光融合:
一个间歇频率较低的光刺激作用于我们眼睛时,就会产生一种一亮一暗的闪烁感觉,随着光的刺激的间歇频率逐渐增大,闪烁现象就会消失。
由粗闪变成细闪,当每分钟闪光的次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人眼就不再感到是闪光而感到是一个完全稳定的或连续的光。
这一现象称闪光的融合。
4颜色混合的加色法和减色法:
光谱中的色光混合——加色法
红色+绿色=黄色红色+蓝色=紫色蓝色+绿色=青色红色+蓝色+绿色=白色
用颜料、油漆等的混合配色——减色法
它与色光混合不一样。
例如黄色颜料是从入射的白光中吸收蓝光而反射红光及绿光,而这两种光合在一起引起黄色的感觉。
减色法的三原色是黄、青、紫,它们是加色法三原色的补色。
黄色=白色-绿色紫色=白色-红色
黄色+紫色=白色-蓝色-红色=绿色紫色+青色=白色-绿色-红色=蓝色
5音高与频率,强度:
音高主要决定于声音频率的高低,但声音强度对于音高也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心 复习 提纲 答案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