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分米的认识说课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9871245
- 上传时间:2023-08-03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19.51KB
毫米分米的认识说课教案.docx
《毫米分米的认识说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毫米分米的认识说课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毫米分米的认识说课教案
毫米、分米的认识
授课的年级:
三年级(上)
授课人:
XXX
计划课时:
2课时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毫米、分米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量》中的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
2.教学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的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其实际应用非常广泛,在数学教学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对接下来学习千米,线段长短、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及公式的推导有着重要的意义。
3.教学目标
鉴于以上分析,根据教材编写意图、课程改革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⑴认知目标:
让学生能正确认识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并能正确认识毫米、厘米和分米三者之间的关系。
⑵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⑶情感目标:
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运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的习惯和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学重、难点
⑴在今后学习中,常用到这几个长度单位,它是学习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基础,非常重要,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
使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让学生学会用毫米、分米测量生活中的一些物品。
⑵由于学生处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原来对米和厘米的长度观念比较淡薄肤浅,现在要求他们建立分米、毫米等长度观念是较难的。
故此认为教学难点是建立分米、毫米的长度单位的观念,并能正确深刻地理解毫米、厘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
5.教学准备:
根据本堂课的设计,我准备了如下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一把米尺,每位学生准备一把直尺和一枚一分或一角的硬币等。
2、说教法、学法
1.说学生情况、教学及选择依据
根据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本课我拟采用以下教法:
直观教学法和练习法。
⑴运用直观教学法教学时,利用直尺,观看分米、毫米标准的长度,观察1毫米、1分米的长度,在脑中建立表象,并让学生用生活中典型的物体长度帮助记忆。
在估测中,把估测对象与标准长度反复对比,再测量。
在整个教学中,给学生正面刺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
⑵练习法。
学生巩固知识和形成各种学习技能需要反复的练习,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
在教学认识分米、毫米时,让学生去找生活中的典型例子做为参照物,在估测物体长度时,有效帮助学生估测准确些。
为了达到估测相对准确,课堂上采用让学生去估测不同物体并准确测量的反复练习,以帮助学生形成估测长度方面的技能。
2.说学法指导
根据对教材的认识和已制定的目标,我在学法培养方面做到:
⑴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本节课要让学生在找、摸、量、摆的自主实验、自主探索过程中,自主地建立起毫米和分米的观念,在建立观念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的应用能力。
⑵学会与人合作养成良好习惯。
本课教学比较重视观察发现,估计测量,让学生有了自主动手操作和交流观察发现的机会。
在交流中学会倾听他们的发言,取长补短;在估计测量中,由于毫米相对较小,容易出错,采用同学合作学习,分工完成,在课堂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3.说教学特色
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让学生学会在做中学。
3、说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认识毫米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出示公园淘气宝的告示:
身高80厘米以上,1米30厘米以下的小朋友方可入内。
你可以进入玩吗?
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身高是多少,并判断自己能否进入游玩。
提问:
这里涉及二个长度单位是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把“米”和“厘米”板书黑板上)你能比划一下1米长度和1厘米的长度吗?
(在课初通过创设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情境,稳定学生学习情绪,做好学习的准备,同时这个情境是学生经常玩的,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情境中自然引出两个已学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唤起他们对“米”和“厘米”的印象,为新知识学习做好准备)
2.实践探索,获取新知
⑴教师:
现在大家都知道了1厘米大约有多长了,现在就请同学们估一估数学书厚度大约是多少厘米。
⑵估测之后请同学们用直尺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
⑶同学们测量得到数学书的厚不到1厘米。
那么数学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那是多少?
不到1厘米是否能用米、厘米那样的长度单位表示呢?
(教师板书:
数学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
⑷教师:
启发学生观察测量得到的不到1厘米,从尺子上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在学生发现特点时,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
(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数学书的厚度并认真观察测量值,产生疑惑,引发思考,教师进而进入新的测量单位:
“毫米”。
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
⑸建立毫米的表象
教师:
通过刚才的测量,我们知道为了使结果比用米和厘米测更准确些,产生了一个新的单位:
毫米。
请你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
用手比划一下。
闭上眼睛想一想,记在脑中。
教师提问:
生活哪些物体的长或厚约为1毫米?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典型的硬币厚约为1毫米,让学生去观察。
要求学生观察努力去记住1毫米的长度。
接下去要求比划3毫米的长度,并与尺子比较调整比划结果,继续报几个毫米数让学生比划对照,最后要求比划10毫米的长度。
⑹学习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追问:
通过刚才比划和观察,你发现什么?
预计学生不难发现:
①毫米是相对较小的长度单位,②1厘米=10毫米。
如果没有发现就通过提问:
通过观察你发现:
1厘米与毫米有什么关系?
得出1厘米=10毫米。
提问:
如果某人对厘米比较熟悉,而对毫米印象不深,你有什么办法让他想起1毫米来呢?
引导学生除了记那典型的物体外,还可以想象把1厘米长平均分成10份来回想1毫米的长度。
3.应用新知,培养能力
谈话:
通过学习我们对毫米有了一定的认识,你会用它来测量吗?
再拿出数学书,让学生观察其数学书的长度、宽度、厚度,教师拿出带毫米的尺子放在离书有一定距离的地方,让学生对比参照去估。
接下去再把尺子靠近数学书,让学生估一次。
最后要求去测量,数学书的长度、宽度、厚度到底是多少?
(这个过程着眼学生毫米观念的建立,给学生一个估测、对比、再测量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毫米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能力)
教师:
请你像刚才这样,从身边选一个较短小的物体去估一估。
(我认为学生因为学习过用厘米和米去测量物体,所以其测量的方法,读多少长的认读法都能正迁移到毫米的有关应用中去。
所以我认为测量时把物体与0刻度线对齐或1刻度线对齐等去测没有必要在课堂上去强调,如果学生有出现告知是可以的就行。
我把主要精力放在1毫米表象和几毫米的长度观察建立上,放在估计长度,测量长度上。
这样教学是符合当前几何教学的改革趋势,做到关注几何直觉、几何想象、几何测量等。
)
第二课时:
认识分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提问:
上一堂课学习了比“厘米”小的测量单位是什么?
学生给出答案:
“毫米”。
教师:
比“厘米”小的测量单位是“毫米”,那么我们生活中要测量比数学课本大一些的物品,比如咱们课桌的宽度,又可以用什么测量单位?
你感觉用一个多长的长度单位测量课桌的宽度比较合适。
(将厘米作为中间桥梁,引发学生的思考,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想像:
如果有一个长度单位能比“米”小比“厘米”大就好了。
)
2.实践探索,获取新知
教师说明:
像量课桌这样的物体的宽度时,用米、厘米、毫米作单位都不合适,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
⑴引导学生在直尺上指出10厘米的长度,出示分米卡,将分米卡上的1分米与10厘米作比较。
(PPT展示)
⑵让学生数1分米中有多少个1厘米。
(板书)
学生作出回答:
1分米有10个1厘米。
教师给出结论:
1分米=10厘米(板书)
⑶应用分米估测
最后让学生去选择身边的物体如桌宽等去估计、测量。
(分米的教学与毫米教学类似。
着眼于学生分米观念的建立,着眼于学生可持续性发展。
)
⑷长度单位的系统化和展望
谈话:
同学们通过两堂课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长度单位的二位新朋友毫米和分米,请你把它们与原来学习过的米、厘米一起,排排队,从大到小排好?
师:
排列后,请你们认真观察,仔细思考,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或者还有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
相邻单位的进率都是10。
师:
从左往右看,这些单位是从小到大,你还想到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比米大的常用长度单位还有什么?
比毫米小的常用长度单位还有什么?
(说)。
师告知学生:
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有千米,比毫米小的单位,还有微米等。
小结:
因为各国习惯的不同,有不同的长度单位,有兴趣的同学课外可以去找一找,还有哪些不同的长度单位,写篇数学小日记。
3.运用新知,培养能力
巩固练习是形成技能不可缺少的环节,这节课我安排了以下练习题:
判断下面叙述是否正确?
错误的请说明理由并改正。
①蜡笔长6毫米。
(×)正确的单位为厘米
②课桌高7米。
(×)正确的单位为分米
③粉笔长75分米。
(×)正确的单位为毫米
这些练习题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学生更容易产生直观感觉从而将几个测量单位掌握得更牢固。
同时在课堂上进行必要重复,帮助学生形成技能技巧。
4.课堂总结
师:
两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你知道了什么?
你还想去研究什么问题?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及时反馈。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收获的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完善知识结构,并及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
)
5.拓展延伸,发展能力
设置作业超市,共有三类练习题,A类为必选题,B类和C类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一类完成。
A类、基础练习
1、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一枝铅笔长约2(),还可以说成是20()。
(2)跳绳长约2()。
(3)黑板长约40(),也就是4()。
(4)水杯高约15()。
(5)一枚1角的硬币厚约1()。
(6)遂宁市今年八月的降雨量是133()。
2、填上合适的数字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1米=( )毫米
1米=( )毫米 1分米=( )毫米
B类、解决问题
1、一根绳子剪成相等的5段后,每段长3米,这根绳子原来有多长?
2、一根木头,截去一部分后,现在长2分米,这根木头截去了多少?
C类、实践操作
各搜集五个生活中不超过1厘米的物品和不超过1米的物品,并量一量具体的值,将所量物体的名称及数值写在作业本上。
四、说板书
科学的板书设计对学生全面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本节课我的板书力求体现条理清楚、简单明了、一目了然,又同时做到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对学生起到帮助作用。
为此我做了如下的板书设计:
五、说学习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动手操作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本堂课,我认识到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
做到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使自己真正成为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毫米 分米 认识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