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变压器设计原则.docx
- 文档编号:29869813
- 上传时间:2023-08-03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78KB
电力变压器设计原则.docx
《电力变压器设计原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变压器设计原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力变压器设计原则
电力变压器设计原则
(此资料不得随意翻印复制)
1.铁心设计
1.1铁心空载损耗计算:
P0=kp
p0
GW
其中:
kp——铁心损耗工艺系数,见表2;
p0——电工钢带单位损耗(查材料曲线),W/kg;
G——铁心重量,kg。
1.2铁心空载电流计算
空载电流计算中一般忽略有功部分。
(1)三相容量≤6300kVA时:
%
其中:
G1、G2、G3——分别为心柱重量、铁轭重量、角重,kg;
k——铁心转角部分励磁电流增加系数,全斜接缝k=4;
qf——铁心单位磁化容量(查材料曲线),VA/kg;
S——心柱净截面积,cm2;
SN——变压器额定容量,kVA;
n——铁心接缝总数,三相三柱结构n=8;
qj——接缝磁化容量,VA/cm2,根据Bm/
按表1进行计算。
表1接缝磁化容量
磁通密度(T)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磁化容量(VA/cm2)
0.125
0.135
0.145
0.155
0.165
0.175
0.187
0.200
0.214
0.229
磁通密度(T)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磁化容量(VA/cm2)
0.245
0.261
0.278
0.296
0.315
0.335
0.357
0.381
0.407
0.435
磁通密度(T)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磁化容量(VA/cm2)
0.465
0.496
0.528
0.561
0.595
0.630
0.670
0.710
0.755
0.800
磁通密度(T)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磁化容量(VA/cm2)
0.850
0.900
0.950
1.000
1.050
1.100
1.150
1.200
1.250
1.300
(2)三相容量>6300kVA:
%
ki——空载电流工艺系数,见表2;
G——铁心重量,kg;
qt——铁心单位磁化容量(查材料曲线),VA/kg;
SN——变压器额定容量,kVA。
表2铁心性能计算系数(全斜接缝)
铁心形式
三相三柱结构
三相五柱
(1)
单相二、三、四柱
变压器容量
<100
100~500
630~1600
2000~6300
8000~63000
>63000
等轭
不等轭
损耗系数kp
1.30
1.25
1.20
1.18
1.15
1.20
1.35
1.05
电流系数ki
1.60
1.40
1.40
1.60
1.30
注
(1)等轭表示铁心主轭与旁轭的截面相等。
1.3铁心圆与纸筒之间的间隙见表3
表3铁心圆与纸筒间隙
铁心直径
<200
200~255
260~490
500~650
655~800
805~1000
1010~1200
1210~1600
间隙
3
4
5
6
7
8
9
10
1.4铁心直径与撑条数量关系见表4
表4铁心直径与撑条数量关系
铁心直径
<95
100~200
205~255
260~335
340~470
480~630
640~690
700~770
780~900
撑条数量
6
8
8或10
10或12
12
16
20
20或24
24或28
续表4铁心直径与撑条数量关系
铁心直径
910~1000
1010~1140
1150~1300
1310~1600
撑条数量
28或32
32
32或40
40
1.5铁心直径与夹件绝缘厚度关系见表5
表5铁心直径与夹件绝缘厚度关系
铁心直径
70~200
205~255
260~330
340~450
460~550
560~650
660~800
810~1000
1010~1600
夹件绝缘
2
6
10
12
16
19
23
29
32
2.绝缘结构
2.110kV级变压器
2.1.1纵绝缘结构
(1)高压绕组(LI75AC35)
1)饼式结构
导线匝绝缘0.45,绕组不直接绕在纸筒上,所有线段均垫内径垫条1.0mm;各线饼轴向油道宽度见表15;分接段位于绕组中部。
中断点油道4.0mm,分接段之间(包括分接段与正常段之间)油道2.0mm,正常段之间0.5mm纸圈。
整个绕组增加9.0mm调整油道。
2)层式结构
层式绝缘:
首层加强0.08×2,第2层与末层加强0.08×1。
当绕组不直接绕在纸筒上时,所有线段均垫内径垫条1.0mm。
(2)低压绕组(AC5)
当绕组不直接绕在纸筒上时,所有线段垫内径垫条1.0mm,所有线段之间垫0.5mm纸圈。
。
当高压绕组为饼式结构时,对应高压分接段处应注意安匝平衡。
2.1.2主绝缘结构
(1)铁心圆与纸筒之间的间隙见表3;低压绕组内纸筒厚2.0mm。
当低压绕组需要内部散热面时要相应留出辐向间隙。
(2)主空道如下:
1)当高压绕组直接绕在厚2.0mm纸筒上时,主空道为10.0mm:
低压绕组—8.0油隙(包括1.5mm套装裕量,注意低压换位影响)—2.0纸筒—高压绕组。
2)当高压绕组为饼式结构但内径侧不需要轴向油隙时,主空道为12.0mm:
低压绕组—6.5油隙(包括1.5mm套装裕量,注意低压换位影响)—2.0纸筒—2.5油隙—1.0垫条—高压绕组。
3)当高压绕组内径侧需要轴向油隙时,主空道为14.0mm:
低压绕组—6.5油隙(包括1.5mm套装裕量,注意低压换位影响)—2.0纸筒—4.5油隙—1.0垫条—高压绕组。
2.1.3端绝缘:
54mm
下部(15端圈+10下铁轭绝缘)mm;上部(15端劝+10上铁轭绝缘+4调整)mm。
当铁窗侧有拉带时,铁轭垫块需分相制作,此时端绝缘要增加厚20mm的压板。
2.1.4相间:
高压D接:
12(10+2隔板)mm。
高压Y接:
8mm。
2.235kV级变压器
2.2.1纵绝缘结构
(1)高压绕组(LI200AC85)
1)饼式结构
导线匝绝缘0.45。
当绕组不直接绕在纸筒上时,首、末端各两段垫内径垫条4mm,所有其他线段垫内径垫条1.0mm。
各线饼轴向油道宽度见表15。
分接12段位于绕组中部,中断点两侧各两段为纠结式结构。
中断点油道4.0mm,分接段之间(包括分接段与正常段之间)油道2.0mm,正常段之间1.0mm纸圈。
整个绕组增加9mm调整油道。
2)层式结构
Y接结构:
首、末层加强0.08×1。
静电屏0.3mm铝板包绝缘0.08×6,总厚度按1.5mm考虑。
D接结构:
两段层式。
(2)低压绕组(AC5)
当绕组不直接绕在纸筒上时,所有线段垫内径垫条1.0mm。
当低压绕组为饼式结构时,所有线段之间垫0.5mm纸圈。
当高压绕组为饼式结构时,低压绕组上对应高压分接段的位置应注意安匝平衡。
2.2.2主绝缘结构
(1)铁心圆与纸筒之间的间隙见表3,内纸筒厚3.0mm。
从绝缘角度考虑的绝缘距离如表6:
表6低压绕组与铁心圆(不包括套装间隙)之间绝缘距离
低压绕组电压等级
0.4
3.0、6.3
10.0
15.0
到纸筒内表面距离
0
8.5
当低压绕组内表面需要轴向油道时,要相应增大绝缘距离。
当低压绕组为饼式结构时,要考虑低压线饼的1.0mm内径垫条和内径处2.5mm的轴向撑条。
(2)主空道20mm:
低压绕组—8.0mm油隙(包括3.0mm套装裕量,注意低压换位影响)—3.0mm纸筒—8.0mm油隙—1.0mm内径垫条—高压绕组或屏蔽。
当高压绕组为饼式结构时,高压绕组内径侧应该有厚3.0mm轴向撑条。
2.2.3端绝缘结构
(1)绕组导线为纸包电磁线时,端绝缘94mm:
下部:
(8油隙+15端圈+2角环+1纸圈+19下铁轭绝缘)mm;
上部:
(8油隙+10端圈+2角环+1纸圈+24上铁轭绝缘+4裕量)mm。
当铁窗侧有拉带而要求铁轭垫块分相制作时,上铁轭绝缘改为29,其中包括20mm厚压板和9mm端圈)。
(2)绕组导线为漆包电磁线时,端绝缘104mm:
下部:
(8油隙+15端圈+2角环+1纸圈+24下铁轭绝缘)mm;
上部:
(8油隙+10端圈+2角环+1纸圈+29上铁轭绝缘+4裕量)mm。
当铁窗侧有拉带而要求铁轭垫块分相制作时,上铁轭绝缘中包括20mm厚压板和9mm端圈)。
2.2.4相间
(1)饼式绕组:
高压Y或D接27mm(包括3mm隔板)。
(2)层式绕组:
高压Y接15mm无隔板;高压D接27mm(包括3mm隔板)。
3.绕组材料
3.1高强度缩醛漆包圆铜线
表示方法:
缩醛漆包圆铜线标称直径QQ—2
3.2纸包圆铜线
表示方法:
纸包圆铜线Z—导线两边绝缘厚度标称直径
绝缘厚度:
0.30,0.45,0.80,1.20,1.80,4.25等
3.3纸包铜扁线
表示方法:
纸包铜扁线ZB—绝缘两边厚度裸线厚×裸线宽
ZAB—绝缘两边厚度裸线厚×裸线宽
其中:
ZB表示电缆纸或电话纸,ZAB表示高密度电缆纸(500kV)。
绝缘厚度:
0.45,0.60,0.95,1.35,1.60,1.95,2.45,2.95等。
3.4组合导线
(1)组合导线根数与单根裸线厚度的关系见表7
表7组合导线根数与单根裸线厚度关系
导线组合根数
2
3
4
单根裸线最大厚度
2.5
2.0
1.6
(2)统包绝缘后组合导线的宽厚比≥1.4
(3)表示方法:
组合导线ZB—δ1/δta×b×n
(4)尺寸计算:
宽度=单根导线带绝缘宽度+统包绝缘厚度
厚度=单根导线带绝缘厚度×导线组合根数+导线间夹垫绝缘厚度(0.1mm)+统包绝缘厚度
3.5换位导线
(1)表示方法:
换位导线HQQ—绝缘厚度a×b×n
自粘换位导线HQQN—绝缘厚度a×b×n
(2)尺寸计算:
径向尺寸=(a+ka)(n+1)/2+δt
轴向尺寸=2(b+kb)+δt+c
其中:
c——两摞导线之间加垫绝缘的厚度。
当两摞导线接触尺寸<10时c=0;当两摞导线接触尺寸≥10时c=0.13。
ka——径向修正系数。
kb——轴向修正系数,如表8
表8换位导线尺寸计算的修正系数
换位导线种类
径向修正系数ka
轴向修正系数kb
普通换位导线
0.16=0.11+0.05
0.17=0.11+0.06
自粘换位导线
0.19=0.14+0.05
0.20=0.14+0.06
4.阻抗与负载损耗计算系数
4.110kV变压器阻抗与负载损耗的计算系数如表9:
表910kV变压器阻抗与负载损耗计算系数
容量(kVA)
400
630
1000
1250
1600
2000
阻抗计算系数
1.00
1.02
1.05
1.07
1.11
1.20
负载损耗计算系数
1.10
1.15
1.18
1.20
1.22
1.25
4.235kV变压器阻抗与负载损耗的计算系数如表10:
表1035kV变压器阻抗与负载损耗计算系数
容量(kVA)
500
630
800
1000
1600
3500
阻抗计算系数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负载损耗计算系数
1.12
1.15
1.16
1.17
1.19
1.20
5.绕组结构
5.1层式绕组
5.1.1不满匝的位置
(1)无内部油道的情况:
不满匝位于最外层。
若最外层由于分接出头需要满匝时,不满匝应在次外层,并用纸条进行填充。
(2)带内部油道的情况:
不满匝位于油道内侧最外层(稀绕不填充纸条)。
(3)四层圆筒式:
不满匝位于中间的第二层或第三层,且要填充纸条。
(4)双层圆筒式:
不满匝位于外层,且要填充纸条。
5.1.2导线换位
当导线沿辐向并联时需要要增加换位高度,并用纸条填充。
5.1.3轴向油道尺寸
(1)油道位置
当绕组内外径侧均为散热面时,中部油道位于绕组辐向的1/2处;当内径侧无散热面时,中部油道位于(从内径侧起)绕组辐向的1/3~2/5处。
(2)油道尺寸如表11:
表11层式绕组轴向油道尺寸
绕组高度
≤380
381~ 460
461~540
541~620
621~700
701~780
781~860
861~940
≥940
油道厚度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3)层间绝缘厚度如表12:
表12层式绕组层间绝缘厚度
层间电压
≤500
501~800
801~1200
1201~1600
1601~2000
2001~2400
2401~2800
2801~3200
3201~3500
3501~3800
3801≥4100
0.08总张数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长张数
3
4
3
4
4
5
5
6
6
7
7
短张数
2
2
3
3
4
4
5
5
6
5.2螺旋式绕组
图1
5.2.1单螺旋绕组的“242”不等距换位
(1)导线并联根数必须为4的倍数;
(2)当导线并联根数小于撑条数时,轴向导线的根数=绕组匝数+4;
(3)“242”不等距换位端部区的匝数系数见图1。
5.2.2双螺旋绕组的一次“均匀”交叉换位
(1)轴向导线根数=(绕组匝数+1)×2;
(2)在绕组换位处辐向超高一根导线的厚度;
(3)一次完全换位原则:
1)换位次数等于双饼并联导线总根数;
2)换位间隔以绕组匝数的一半处为基准上下对称;
3)首、末两个“半换位间隔”要不小于正常换位间隔的一半;
4)位于绕组端部位置的换位间隔大于绕组中部位置的换位间隔。
(4)当变压器容量较大时,应采用3次“均匀”交叉换位。
5.3连续式绕组
5.3.1连续式绕组线饼的分数部分
连续式绕组各线饼少绕的撑条间隔数见表13
表13连续式绕组各线饼少绕的撑条间隔数
线段名称
首、末端出头段
正常段
辐向并联根数
1
2~3
4~5
6~7
1
2
≥3
普通导线
1
2
3
4
1
组合导线或换位导线
不跨撑条换位
2
3
2
3
跨撑条换位
3
4
3
4
5.3.2对于组合导线绕制的绕组,在每一个线段“单元”的中间位置必须进行一次股间换位,且股间换位尽量在线饼的外部连线处进行。
一个线段“单元”指的是相邻两个导线焊接点之间的所有线段。
5.4纠结式绕组
5.4.1纠结式绕组的分数部分
(1)采用普通扁线绕制时,纠结式绕组各线饼少绕的撑条间隔数如下:
1)当并联根数为1~2时,线饼少绕2个撑条间隔;
2)当并联根数为3时(一般不用),线饼少绕3个撑条间隔;
(2)采用组合导线时,线饼少绕的撑条间隔数应适当增大;当需要跨撑条换位时,线饼少绕的撑条间隔数还应再增大。
5.4.2纠结方式
(1)改变低部换位纠结方式
1)当反段、正段均为奇数匝时:
反段和正段上的连线均为外径侧第一根线,纠线为外径侧第二根线。
2)当反段为奇数匝,正段为偶数匝时:
反段上的连线为外径侧第一根线,纠线为外径侧第二根线;正段上的连线为外径侧第二根线,纠线为外径侧第一根线。
3)当反段、正段均为偶数匝时:
反段和正段上的连线均为外径侧第二根线,纠线为外径侧第一根线。
4)当反段为偶数匝,正段为奇数匝时:
反段上的连线为外径侧第二根线,纠线为外径侧第一根线;正段上的连线为外径侧第一根线,纠线为外径侧第二根线。
(2)为避免导线换位出现爬坡,不推荐采用“单—双”或“双—单”的纠结式结构。
5.5内屏蔽式绕组
5.5.1内屏蔽式绕组分类:
两段屏与四段屏。
电压等级高、每段匝数少的情况下采用四段屏结构。
5.5.2内屏蔽式绕组的分数部分
内屏蔽式绕组各线饼少绕的撑条间隔数见表14
表14内屏蔽式绕组各线饼少绕的撑条间隔数
线段名称
首、末端出头段
正常段
辐向并联根数
1
2
3~4
`1
2
3~4
普通导线两段屏
2
3
2
3
组合导线两段屏(不跨撑条换位)
2
3
2
3
组合导线四段屏(不跨撑条换位)
3
4
3
4
5.5.3屏线的位置
(1)首端第1、2段:
为便于屏线绕制,且不致因出头移动而损伤屏线绝缘,首端第1、2段的屏线一般放在匝间。
(2)正常线段:
当各段线饼匝数较多时(如高压绕组),屏线放在匝间或线间差别不大;当各段线饼匝数较少时(如中压绕组),屏线一般放在线间。
5.6饼式绕组中线饼内部轴向油道尺寸与线饼辐向裕度系数
(1)线饼内部轴向油道尺寸见表15
表15线饼内部轴向油道尺寸
冷却方式
ONAN
ONAF
OFAF
线饼辐向尺寸
无导向时≥60;有导向时≥100
≥120
3.5
4.5
4.5
(2)线饼辐向裕度系数见表16
表16线饼辐向裕度系数
绕组形式
纠结式
内屏蔽式
连续式
双螺旋式
单螺旋式
线饼辐向裕度系数
卧式绕线机
1.03
1.02
1.01
立式绕线机
1.02
1.0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力变压器 设计 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