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不以规矩难成方圆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9860530
- 上传时间:2023-07-27
- 格式:DOCX
- 页数:93
- 大小:1.20MB
第23课不以规矩难成方圆教案.docx
《第23课不以规矩难成方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3课不以规矩难成方圆教案.docx(9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3课不以规矩难成方圆教案
第23课不以规矩难成方圆(2课时)
【名师说课】
本课的课题是“不以规矩,难成方圆”。
社会公共秩序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关系着每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的稳定和生命财产的安全,关系着国家、地区的稳定与形象。
作为未成年人,应从小做起,自觉维护公共秩序。
法律是社会生活的准则和规范,具有强制性。
社会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而法律是确认和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准则。
但是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仅靠法律是不够的,还需要人们提高道德水平,提高自觉守法、护法、用法的自觉性。
通过学习懂得未成年人不仅享有法律规定的各种权利,还要依法履行规定的义务,而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就是重要义务。
学习本课,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理解法律与道德的不可分性。
本课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围绕维护社会公共秩序这个中心,引导学生自觉地学法、守法、护法、用法。
前三课重心讲的青少年享有的权利,而这本课重点讲的是青少年在生活应履行的义务。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要明确:
在实际生活,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未成年人在享有法律规定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本课是从履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义务的角度,教育未成年人要对社会负责,要学会尊重集体、尊重他人、履行好自己的义务,同时理解法律与社会公共生活的不可分性,理解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意义。
“社会公共生活需要秩序”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社会公共生活与每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说它是本课的重点。
从七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看,他们对社会生活感到熟悉,但对“秩序”两个字感到陌生,尤其是社会公共生活为什么需要秩序,更不易理解,因此又是难点。
本课宜本课教学内容,课程资源十分在一定十分丰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前一定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搜集、准备相关法律、法规条文,结合实践活动课,组织学生就所在城市的公共秩序状况展开调查。
本课教学宜采用:
活动教学法、讨论探究法、比较学习法、案例探讨法在教学中,一定要精选个案,创设问题情境,问题的设计应是有层次、有价值的。
“以案说法”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清楚法律规范的具体要求。
第一教案教材教案
第1课时社会公共生活需要秩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法律与社会公共生活的不可分性以及社会公共秩序的内涵。
2.理解没有法律规范的社会公共生活的消极后果进而理解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
意义。
3.懂得在实际生活中应该怎样发自履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义务。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探究、比较、案例分析等方法,理解没有法律规范给社会公共生活带来的消
极后果,从而理解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增强学生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理解,树立主动尊重他人权利、关心集体,遵守社会公德,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的良好品质和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任的积极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
社会公共秩序
难点:
社会公共秩序的践行
案例
(一)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漫画感悟:
仔细观察这幅漫画,它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提示: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社会公共生活需要秩序。
教学过程
(一)红绿灯变奏曲
权威发布
据教育部、公安部等部委提供的资料显示:
2004年全国因交通事故造成中学生死亡1767人,受伤10098人;造成小学生死亡2656人,受伤10819人。
交通事故已成为造成中小学生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小组讨论:
冰冷数字后是一朵朵凋零的生命之花,什么原因使得如此年轻的生命过早的夭折?
教师总结:
交通规则意识淡漠,生命安全意识贫弱,导致了一个又一个花季少年过早的结束了他们精彩的人生旅程。
试想:
如果他们当初能认真遵守交通规则,悲剧还会发生么?
我们在悲叹,惋惜的同时,应警钟长鸣。
交通规则的制定是为了确保交通的有序进行,更是为了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比比皆是。
一起看看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交通景象”。
在中国的交叉路口,看起来好像每一方——自行车、行人、汽车、骡子——都觉得自己应该先过,所以那狭窄的路口总是挤得水泄不通。
到中国来的外国人常常觉得很可笑:
自行车在车行道上穿行,行人走在自行车道上,而小车则停在人行道上!
实拍北京某路段交通混乱景象
辩一辩
问题一:
行人乱穿马路是不是小事,为什么?
问题二:
在没有来往车辆且保证自己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就可以闯红灯吗?
问题三:
别人都那么做,我不做就是“傻帽儿”吗?
(二)识图辨义
小组竞赛:
比赛规则: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出示的图标,快速地找出与其对应的含义,在最短的时间内连接完所有交通图标的一组获胜。
以下这些图标是什么含意呢?
设立这些图标有何意义?
将上术扑克牌与教材第82页交通图标相连。
(三)“一米线”的作用
一米线的距离常被礼仪家们成为“黄金距离”,它反映了人们的修养与文明程度。
我们应该让这个距离产生美,面对那些对“一米线”视而不见的人,我们应大声的对他们说“请离我们远点”。
在日常生活中,你能自觉遵守“一米线”的规定么?
“一米线”的文明:
向身后的人大声地说“请离我远一点”。
新闻聚焦:
“蜘蛛人”攀爬金茂大厦
你如何看待罗伯特的行为?
勇气可嘉,值得赞赏?
违反规定,给予处罚?
网络秩序
畅所欲言:
请同学们分享彼此的网络生活经历,结合大家的所见所闻,谈谈如果网络生活没有秩序将会产生怎样的危害?
“我错了!
!
!
四年的牢狱生活我会好好反省,改过自新”
与“网络警察”携手并肩,共同维护网络秩序
本课小结:
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
公共秩序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公共秩序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打造健康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
讨论并回答
学生回答与总结
讨论并回答
学生抢答并分析。
讨论回答
设计目的:
如果每个人只顾自己,不顾他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就会使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目的:
让学生更清楚领会“红绿灯变奏曲”。
目的让学生明确维护公共秩序不仅可以维护公共利益,还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目的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知识教育。
目的:
明确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文明程度的提高,“一米线”如今出现在许多公共服务窗口。
在“一米线”前发生的事折射出人们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
目的让学生维护网络秩序的重要性。
明确:
网络违法犯罪同样受法律的制裁。
板书设计
案例
(二)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1.让学生板影:
画圆,画矩形
①一生带尺规②一生用手画(不用工具)
2.比较后,让学生谈感受。
3.最后明确:
不以规矩,难成方圆。
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维护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尤为好此。
1.生活在线
(1)学生介绍“口香糖”事件
(2)思考:
该事件留给我们思考是什么?
(3)师生交流明确:
社会公共秩序需要每个人的自觉维护。
在天安门广场祖国的心脏、窗口地方,乱吐口香糖,给他人、给公共场所的卫生环境造成破坏,这既是一种不道德行为,也是一种破坏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广大游客能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再做这样的事。
2.红绿灯变奏曲。
(1)指导学生比较P81的两幅图。
(2)思考:
①这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②行人乱穿马路,是小事,还是大事,为什么?
(3)师生讨论明确:
这种行为既关系到自身安全,也关系到城市文明形象。
这种行为违反了公共交通秩序-----------
(4)继续讨论P82:
在没有往来汽车时,并能保证自己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就可以闯红灯吗?
为什么?
(5)别人都那么做,我不做就是“傻冒”吗?
为什么?
①从众心理也应以坚决遵守规范,纪律为前提。
②社会风气要靠每个人点点滴滴的行动改善。
(6)小结:
社会生活需要秩序来维持,离开了一定的规范秩序的约束,社会就会陷入混乱。
社会是由许多成员共同组成的,只有自觉遵守规则,遵守秩序,才能维护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
3.识图辨义
(1)学生指认图标是什么?
(2)设立这些图标有何意义?
(3)了解骑车十不要P83
4.“一米线”的作用
(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83的镜头。
(2)讨论:
这位女士的行为恰当吗?
为什么?
(3)了解“一米线”相关信息。
(4)明确“一米线”的作用。
课堂小结:
社会公共秩序包括社会生活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和交通秩序等。
我国的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规就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遵守公共秩序的基本规则,也是人们同违反公共秩序作斗争的有力武器。
无数事实表明:
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遵守刚果中学生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第2课时依法进行自我保护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法律与社会公共生活的不可分性以及社会公共秩序的内涵;懂得在实际生活中应该
怎样履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义务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讨论探究、实例分析、情境假设等方法,进一步认识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增强学生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理解,树立主动尊重他人权利,关爱他人,关心集体,遵守社会公德,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的品质和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任的积极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
社会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难点
实际生活学习中遵守秩序不能见之于行动。
案例
(一)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漫画欣赏:
“排队的企鹅”,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北京天安门一景”:
看了这幅画面,你有怎样的感受?
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无视公共秩序,缺乏社会公德的行为?
小组讨论:
你怎么看待上述行为?
如果你是有关场所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要杜绝以上的行为,会采取哪些对策?
知识总结:
在日常的公共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自己的行为在公共生活中的影响,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遵守公共秩序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自觉维护公共秩序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营造和谐文明安定的社会环境人人有责。
奥运来了
公元2001年7月13日22时,这是所有北京人的生日,这是所有中国人的生日,这是所有世界华人的生日。
因为这一天,奥运来到了中国。
伟大的2008,全中国人民都在期盼,全世界的目光都在关注;2008年,北京将举办第29届奥运会,这是十三亿华夏儿女,遍布全球的所有炎黄子孙共同的心愿,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中国人民经历了太久的等待,作出了太多的努力,积聚了太深的奥运情感。
下面让我们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到北京奥运,聚焦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排队文明、礼让光荣”,为奥运会创造文明有序环境。
小组讨论:
对于即将到来的2008年奥运会,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奥运做点什么?
“情景剧表演”
1.在商场里,如何做一名文明小顾客………
2.在公共汽车上,如何做一名文明小乘客……
3.在电影院里,如何做一名文明小观众……
4.在公园里,如何做一名文明小游客………
5.在校园内,如何做一名文明学生…………
评级的文明公约:
1.
2.
3.
4.
5.
6.
7.
8.
9.
【本课小结】
一分文明好像一滴水,许多文明就是一片海。
一分文明好像一盏灯,许多文明就是万丈光芒。
一分文明好像星星之火,许多文明可成燎原之势。
讲文明、树新风、守秩序、重公德,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营造井然有序的生活环境,共同打造安定文明的社会环境。
讨论回答
回答问题
讨论并回答问题
目的:
社会公共生活是人类共同生活的需要,小到社区,大到全社会,所有的公共场所都有大家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纪律。
设计意图:
遵守社会公共秩序要从小事做起,要自觉树立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和意识,自觉遵守公共场所明文规定的规章制度。
谁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危害了社会、危害了他人,最终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让学生感悟到:
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让学生明确:
维护公共秩序必须将法治与德相结合。
板书设计
案例
(二)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在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们的生活需要秩序,因为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
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遵守公共秩序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提问:
1.为什么社会公共生活需要秩序来维持?
2.会公共秩序主要包括哪些?
3.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法律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环节一
1.播放动画《小明的一天》。
内容:
(1)小明早晨骑车上学的情景。
(2)上课了,小明在课堂上的表现
(3)中午,小明在学校食堂就餐的情景。
(4)下午阅读课,小明在阅览室的表现。
(5)放学后,小明走进了网吧----------
2.学生讨论交流:
(1)小明哪些做法是对的?
(2)小明哪些做法是不对的?
(3)他应该怎么做?
(为什么?
说明理由.。
)
3.结论:
社会公共生活需要秩序,学校也离不开良好的教学秩序。
4.反思:
(二)中国球迷输了
学生观看书本材料P84
讨论:
(1)为什么说中国球迷输了?
(2)在社会生活中,只要自己遵守社会秩序就行了,别人遵不遵守是执法部门的事,说说这种观点错在什么地方。
(3)在我们的学习中,许多规则需要遵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序的环境需要维护。
为此,我们能做些什么?
(4)考场上,我们应遵守考场纪律,维护考场秩序。
若是无教师监考,我们还能做吗?
(5)班级规定,大家轮流打扫卫生,不打扫受罚,王小刚还是不打扫,应该按规定处
罚。
有人说:
“算了吧,少他一个也无所谓。
”你同意吗?
(三)生活一幕
班级同学自愿组队,在三个主题中任选一个主题围绕遵守公共秩序问题,自由创作,上
台表演。
(1)食堂买饭
(2)车站等车(3)阅览室看书
讨论:
我们应怎样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教师小结:
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首先要全面提高公民的素质,强化公民的诚信意识。
维护社会公共秩序还必须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四)活动制定班级文明公约
1.活动发动:
在学校生活中,发生在我们学生身上的不文明行为破坏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为了保证每位同学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争创文明班级,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为班级制定一份文明公约。
2.活动要求:
(1)分组:
将班级分成几个小组,每组以相邻的4—6名同学组成。
并推出小组负责人。
(2)讨论:
要求每个小组充分发扬民主,针对班级存在的不文明行为,有的放矢进行讨论,整理条款要注意语言的简练。
(3)比较汇报:
各小组负责人到讲台前展示本组制定的班级文明公约。
然后师生一起比较找出相同的条款将其单独列举出来,组成一份正式的班级文明公约。
(4)签名倡议:
在古典轻音乐的伴奏下,每位同学在班级文明公约下面庄重签下自己的姓名,以表示自觉遵守并维护班级文明公约的决心。
(五)拓展天地
讨论:
(1)对网络安全和网络秩序问题谈谈的看法。
(2)王伟林被撞,不仅未获赔偿,还要承担法律责任这合法公正吗?
司法机关对王伟林的处罚,说明了什么?
(王伟林的行为违反了交通秩序管理的有关规定。
因此,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被追求法律责任,司法机关的处罚说明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在我们班级中,有没有类似的不文明行为?
请列举一些。
课堂小结:
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首先要全面提高公民的素质,强化公民的诚信意识。
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必须将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惩治扰乱、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另一方面,通过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意识,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教案点评】
以混乱交通画面和排队的企鹅作为导入,采用形象生动的漫画代替单一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中小学生交通伤亡事故这一生活悲剧,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和强烈的心灵震撼,使其警钟长鸣。
通过“北京实景拍摄”揭示的交通不和谐因素,激发学生自觉遵守交通秩序的责任意识和情感观念。
设置超级辩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经过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激烈的争辩,强化“交通无小事,自觉遵守交通秩序”的观念和意识。
采用“交通扑克牌”和“智力大冲浪”的方式,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学习。
通过对“蜘蛛人”攀爬金茂大厦和“熊猫烧香”这两个社会热点事例的分析,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明辨是非的观念。
用优美的动画作为结束,前后呼应。
本节课以板块形式安排教学内容,“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网络秩序”三大板块结构清晰,在每一板块中,都以若干活动进行问题研究与探讨,活动形式丰富多样。
有讨论、辩论、畅所欲言等。
特别是“交通标志连连看”的游戏,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网络游戏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巩固和掌握有关知识,成为本课的一个亮点。
设置情景在线,将社会生活中常见的无视公共秩序,缺乏公德的行为引入课堂,贴近学生实际,增强教育的有效性。
设置学生“角色扮演”活动,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其主动学习的热情。
将理论知识用优美的动化呈现,使知识更加形象化,生动化,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记忆的持久性。
通过服娃、图标、宣传片等奥运元素创设奥运情景,使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得以升华,从而为迎奥运、讲文明、守秩序、重公德奠定情感基础。
设置学生情景剧表演,寓教于乐,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本节课的主要特点在于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在教学资源的选择上,大量选用了与奥运有关的素材,对学生进行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自觉遵守并积极维护好公共秩序的教育,以实际行动迎接奥运。
特别是最后的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
对于即将到来的2008年奥运会,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奥运做点什么?
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有话可说,主动性、创造性能够得到较好发挥。
【备课资料】
北京将每月11日确定为自觉排队日
新华网北京2007年1月18日电(记者王思海)北京市将每月11日确定为自觉排队日,希望杜绝公共场所乱拥乱挤、城市交通乱行乱停等不文明行为,为奥运会创造文明有序环境。
2007年1月18日,北京市召开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动员大会。
首都文明办主任张慧光介绍,北京将每月11日确定为自觉排队日,意为两人以上就应像“11”一样顺序排列。
张慧光说,北京市将从奥运会倒计时500天起,以百日为节点,滚动开展“日礼让有三、月违章归零”交通文明竞赛活动,评选“交通文明使者”和“零分司机”、“零超标单位”,引导广大交通参与者遵守交通法规、践行交通公德、共建交通文明,创造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
北京市希望政协委员、社会名流向全社会倡议自觉排队、讲究秩序,组织公共文明志愿者引导市民在人流拥挤的重点公共场所自觉排队,着重培育市民的排队意识,使自觉排队、文明礼让成为首都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北京将每月22日定为“让座日”
新华网北京2008年2月22日电(记者李志勇)在成功推出将每月11日作为“排队日”的措施后,北京市又将每月22日作为“让座日”,提倡在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主动为老幼病残孕乘客让座,步步营造关爱氛围,打造和谐车厢,引领社会交通道德风尚。
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今后每月22日北京都将在公交和地铁将开展“让座日”活动。
而选择每月“22日”为让座日,一是取“让让”的谐音“RR”,二是“22”的形体与座位的形状相似。
另据北京媒体报道,22日起,公交和地铁车厢内将张贴“让座日”的标识和宣传海报,车上的电子屏幕滚动播发让座消息,新拍摄的公益短片《让座》也会在相关电视节目和交通委官方网站播放。
全市还将陆续开展“让座日”进学校、进工地、进小区、进机关、进企业的活动,使让座渐渐成为人们乘坐公交出行时的一种文明习惯。
据了解,之前将每月11日定为排队日的活动为北京市营造了良好的乘车秩序。
希望能够通过宣传推广“让座日”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主动为老、弱、病、残、孕乘客让座的意识,进一步推动乘车环境更加有序和谐。
交通安全歌谣
一、交通安全
好学生,讲文明,交通法,记在心,平安路,伴我行。
放学后,快回家;道路上,勿玩耍。
靠边走,大家夸;人行道,我走它。
看见车;不去扒;有车来,不要打;车过时,勿追它;车行驶,莫扔石。
过马路,先观看;守信号,才安全。
有天桥,桥上行;有地道,地道行;红灯停,绿灯行。
斑马线,过马路。
过公路,先看左,后看右,无来车,快通过。
莫曲行,路边走。
不追逐,不急窜,靠边站。
不出事,最平安。
要乘车,乘客车;上车后,勿乱动;车行中,要坐稳;头手身,不外伸;要下车,等车停,未停稳,勿跳蹦。
唱欢歌,回家门高护栏,保安全;穿越它,大危险;坐上去,不文明。
列队行,排二人;人行道,是根本。
六龄童,上路行;跟成人,合规定。
十二岁,小大人;摩托车,可乘坐;自行车,可骑行。
骑上路,好开心;路中间,勿逞能;路两边,归我行,右边走,避车人。
下车前,手摆动;超车前,先响铃;左边上,快前进;碍他车,可不行。
转弯前,减速行;哪儿拐,手指明,瞭望后,慢慢行;勿猛拐,才安宁。
勤检查,车闸铃;车闸坏,推着行;下坡路,推着行;宽车道,推着过。
手持物,要严禁;双撒把,要严禁;扶身行,要严禁;互追逐,要严禁;曲竞行,要严禁。
诸禁令,要记清;茁壮长,奔前程。
二、 乘坐汽车
日常生活要乘车,大家都要学规则;乘坐公汽讲次序,前门上车后门下。
到了你的终点站,下车也要讲安全;待车停稳再下车,以防意外出危险。
乘车莫坐车厢板,挂钩不牢易外翻;劝君莫把便宜沾,但愿人人都平安。
乘坐货车有规矩,厢板不高莫站立;有货不能客混装,谨防摇晃摔下去。
乘坐轿车要小心,注意下车推开门;推开右门防行人,要开左门前后看。
劝君莫乘农用车,安全系数属最低;刹车不灵晃动大,往往就会出问题。
易燃易爆危险品,严禁随人车上行;严查严禁措施好,消除隐患保太平。
三、汽车的方向灯
汽车头尾四小灯,左右转弯闪黄灯。
左灯闪时向左转,右灯闪时向右行。
四灯都闪有危险,小灯不亮是直行。
车辆行人要注意,切勿冒险向前进。
闯红灯、乱穿马路带来的经济损耗
创建文明城市具有经济价值,此言不虚。
我们不妨以闯红灯、乱穿马路为例,来看看它所带来的经济损耗。
有调查显示,汽车为躲避行人,在行驶中急刹急起会大量耗油,且缩短车辆使用寿命,油门踩到底比中速行驶费油2~3倍。
截至2007年6月,南京仅民用车辆就达363248辆,试想,如果每天路上行驶的车辆有1/3遭遇这样的急刹急起,将会多耗多少油?
再将数据乘以一星期、一个月甚至一年,结果将是——大量汽油因市民闯红灯、乱穿马路而被浪费。
同时,汽车因躲避行人、等待行人过马路而停车怠速,发动机的油耗远大于正常行驶。
试验表明,发动机空转3分钟的油耗可以让汽车行驶1公里,即使南京每天只有1/3的民用车平均遭遇3次这种情况,这些车一年的油耗便可沿赤道绕地球1000多圈。
此外,停车怠速的尾气排放量大于正常行驶,造成的大气污染无疑会增加环境治理的成本。
寻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提高效率、减少浪费上。
在油价持续上涨的今天,创建文明城市倡导的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的经济意义不言而喻。
以上只说了闯红灯、乱穿马路这么一种不文明行为。
细数起来,不文明行为成百上千种,成百上千种不文明行为乘上成千上万人,再乘上成千上万次的反复,一个城市的经济损耗将是巨大的。
2008-9-1720:
21 来源:
江苏商报
第二教案教辅教案
【教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23课 不以规矩 难成方圆教案 23 方圆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