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杨柳医院改扩建工程测量方案DOC.docx
- 文档编号:29853447
- 上传时间:2023-07-27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1.39MB
垂杨柳医院改扩建工程测量方案DOC.docx
《垂杨柳医院改扩建工程测量方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垂杨柳医院改扩建工程测量方案DOC.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垂杨柳医院改扩建工程测量方案DOC
门诊医技病房综合楼等4项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改扩建工程)
测量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2016年7月
7.1各项限差要求20
7.2测量放样要求20
7.3细部放样需尊守的规则21
7.4质量控制21
1.编制依据
国家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_12897-2006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12
地方
北京市《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DB11/T695-2009
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DB11/T446-2007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JGJ99-98
《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
DB11/T1074-69-2014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改扩建工程施工图纸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专业测绘三院2016验测0096
2.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门诊医技病房综合楼等4项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改扩建工程)
工程地址
建设地点位于朝阳区垂杨柳南街2号。
结构形式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及钢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地下室
地下建筑面积41021平方米,共3层,
地上结构
地上13层,地上建筑面积67681平方米,建筑高度50.95米,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北京中联环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建筑层高
地下三层
4.8m
地下二层
6.6m
地下一层
4.8m
首层
4.5m
标准层
4.2m
垂杨柳医院建设地点位于朝阳区垂杨柳南街2号。
用地在现有院区场址内,并向东向南扩展,用地范围扩大后东至东三环南路,西至现状劲松东路东红线,南至规划路垂杨柳医院南街北红线,北至垂杨柳南街。
新建总建筑面积109153平方米,包括门诊医技病房综合楼、高压氧舱等,同步实施室外综合管线、道路、绿化等配套工程。
门诊医技病房综合楼建筑面积108702平方米,地上13层、地下3层、地上建筑面积67681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41021平方米。
建筑高度50.95米,地下-16.2米。
门诊医技病房楼地上结构通过设置抗震缝分为3个单体,地下室连为整体。
各单体对应建筑为:
楼A-高层;楼B-多层;楼C-多层。
结构形式: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及钢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基础平板式筏基。
3.施测准备
3.1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重难点分析:
钢骨柱施工,施工区域狭小,标高引测和轴线控制难度较大,给钢结构施工测量控制带来很大难度;钢骨柱数量较多,构件的安装测量精度控制是本工程的难点。
施工对策:
1、采用经纬仪测量钢柱垂直度,用全站仪测量轴线等,焊接前、后进行跟踪测量,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处理;
2、配备专业班组进行钢柱的调整校正,能使吊装、校正做到又好又快;
3、焊接时应根据测量成果,编制合理的焊接顺序对钢柱的垂直度偏差进一步进行校正,提高安装精度;
4、利用激光铅垂仪投测点位,用全站仪进行投点的闭合测量和数据平差计算确定测量平台上的基准点;
5、采用动态跟踪监测钢柱位移变化情况,确定下一层钢框柱放样的方法,以保证安装的精度;
6、测量施工前,计算出每个构件的控制点位的坐标,模拟进行构件安装及构件控制点位的测量,保证快、精、准的进行测量控制。
(1)由项目总工程师进行技术交底,测量人员充分熟悉图纸。
(2)进行测量成果交接和施工现场的交桩工作。
(3)根据图纸条件及工程内部结构特征确定平面控制网形式及组成。
3.2人员组织
根据测量工作量任务,本工程安排专职测量员4人(测量负责人1名,施测员3名)其中测量负责人负责测量控制网的统一布置、坐标及高程数据的平差、坐标及高程数据的统一下发、工作安排、设备管理、现场安全管理、技术方案实施、技术资料汇编、轴线控制桩、标高的复查;施测员负责具体测量操作工作。
3.3测量设备配置
本工程为群体高层建筑,测量的精度直接影响到施工安装质量,而测量仪器的精度又直接影响着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对所有进场的仪器在作业前必须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定,并配有检测报告,并报监理工程师验证。
为了保证测量质量,特准备了以下科学精密的测量仪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精度
1
全站仪
拓普康ES-602G
1台
角度2秒
距离±(2mm+2ppm)
2
水准仪
DSZ2
2台
±2mm/1km
3
激光铅锤仪
拉特EZ-20
1台
1/200000
4
电子经纬仪
南方
2台
角度2秒
5
50m钢卷尺
长城
4把
6
对讲机
TYT
TC-500
4部
通讯联络
7
遮阳伞
3把
防水防晒、保护仪器
3.4技术准备工作
(1)对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在使用前进行计量检定,确保器具在受控状态下使用。
(2)向监理提供所用测量仪器的计量检定证书。
(3)对甲方提供的测量依据进行校算。
(4)对甲方提供的起始桩点(红线桩、楼座桩、水准点高程)进行校测。
(5)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钢结构施工验收规范》(GB50205—2012),整理整套施工图纸、钢结构深化设计图等资料,熟悉图纸,了解建筑定位及楼层放线的相关要求,校核图纸中相关数据,掌握测量定位所需要的几何尺寸及相关数据。
(6)明确测量班组职能;由测量负责人对测量工进行技术交底。
3.5测量总体思路
针对本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及钢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施工特征,测量工作分平面控制、高程控制、局部控制三部分,测量工作的展开应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其总体思路为:
(1)自首级控制网布设二级控制网,然后根据二级控制网布设三级平面控制网。
(2)根据现场通视条件,先测设主控制轴线,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密各建筑轴线,建立平面控制网。
(3)地上楼层基准标高点用全站仪竖向激光测距,每次从首层楼面50m引测一次。
50m之间各楼层的标高用钢卷尺顺主楼核心筒墙面往上量测。
(4)采用激光铅垂仪竖向投影首层平面控制网,进行平面控制网的传递。
3.6测量工作的重难点
平面控制网引测及复测是所有高层建筑测量工作的重点;本工程属于群体高层建筑,其结构垂直度的控制也是测量工作的重难。
(1)结构垂直度的控制:
钢柱的安装定位;钢柱安装的测量控制;钢柱轴线标高复测,为下一节钢柱制作安装提供依据;结构整体垂直度的测量控制。
(2)平面控制网引测及复测:
楼层间平面控制网引测;每层对平面控制网进行复核。
(3)钢骨柱测控:
钢骨柱安装时,要对其垂直度、标高、侧向弯曲以及挠度进行校正,使其达到设计规范要求才能进行焊接工作。
3.7平面基准点与水准点复测
在正式测量放线前,应会同监理工程师及相关人员,对建筑总平面坐标、高程,共同对原始基准点、水准点及定位控制点进行复测。
经复测有效的基准点、水准点,方能作为工程施工测量的依据。
4.建筑物施工测量放样
4.1控制点的布置与施测
1)轴线控制点的布置与施测
依据北京市测绘设计院提供的外围平高控制点2G1、2G2、2G3引测到基坑周围,控制点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控制点选在基坑变形影响范围区域以外。
在基坑四周共布设6个导线控制点,分别为WD1~WD6均匀布设,为保障控制点稳定性,每个点位分别用C30混凝土浇筑1600mm×1600mm×600mm基础底座,以确保点位长期保存。
因WD1~WD6距离基坑较近,在土方开挖阶段,应由外围控制点对其进行周期复测,平均每周两次。
在后续施工过程中,仍采取周期复测法确保点位精度,平均每周一次,确保数据精度。
(控制点的设置见图1)
其中测绘院提供点位:
2G1:
(X=302267.332,Y=508890.297,H=37.280)
2G2:
(X=302146.915,Y=508900.026,H=37.456)
2G3:
(X=302412.307,Y=508903.663,H=37.974)
控制点布设示意图(图1)
2)高程控制点的布置与施测
以测绘院提供的水准点2G1、2G2、2G3的高程数据向建筑物的四周引测固定高程控制点,高程控制点设置在施工现场四周的围墙上。
为便于进行联网观测,转角部位应设置控制点,控制点间距以不大于50m为宜。
高程控制点按Ⅱ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进行环行闭合、往返水准法测量,视线长度宜为20~30m,视线高度不宜低于0.3m,其闭合误差不得超过0.5
mm(n为测站数)。
经复核无误的控制点,用红色油漆做出“▼”标记,在一旁注明标高。
4.2主要测量放样方法
4.2.1地下室结构轴线及标高引测
1)引测放样程序
控制点校核向基坑投测控制轴线,引放其它细部施工控制线向基坑导测标高,基底抄测标高验槽垫层抄测标高放槽边线报验监理底板防水及保护层底板结构放线监理报验
2)轴线的引测
地下室结构(±0.000以下)施工直接采用基坑外控制桩极坐标放样法投测轴线,向基坑内作业面投测轴线,采用三点成一线及转直角方法复测。
再按投测控制线引放其它轴线及地梁、承台、电梯井等细部施工控制线,且每次控制轴线的放样必须独立施测两次,经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
极坐标放样法示意图如上
在基底清土时,为了保证测量放线工作的及时、有效开展,应先将轴线和标高投测到护坡桩的下端距基底1m的位置。
清土时,可直接拉线恢复轴线和便于控制基底标高。
高程引测示意图(图2)
4.2.2主体结构轴线及标高引测
1)引测放样程序
内控点设置顶板放线监理报验竖向结构施工抄测50标高线标高报验一层顶板施工,标高控制竖向投测轴线二层测量放线,至主体结构封顶。
2)轴线引测
内控点设置
主体结构轴线竖向投测采用内控法。
根据施工条件,裙房以上结构采用内控法进行竖向测量控制。
考虑到裙房及塔楼截面尺寸及位置相差很大,决定在裙房楼面设置两套控制网,即裙房一个双向相交矩形控制网,塔楼为一个相交四边形控制网。
塔楼内控网,由核芯筒外侧4个点组成,相邻2点通视。
内控网开始于塔楼2FL楼面上。
具体控制网的设置将根据各个阶段,分开布设。
根据施工进程,依次将控制网传递到较高基准层的楼面上。
工程设计将采用多套坐标体系,分别用于裙房坐标体系、塔楼坐标体系。
但这几套坐标体系可以互相转换。
3)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1)内控点布设
布设位置:
首层楼板,具体位置见附图
布设位置考虑因素:
1.无板洞
2.无主次梁
3.便于投点
4.避开钢结构钢梁
5.易形成井字网格便于闭合校核
(2)校测合格后,将控制主轴线投测到首层平面上,并对边、角值进行校测,边角的各项精度见下表。
等级
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
二级
±12
1/15000
(3)平面内控点的布设,要根据施工流水段的划分进行,每一流水段布设2~3个点,作为该流水段的测量控制点,其中第一流水段上布设2个内控点,一个作为测站点另一个作为后视点。
(4)埋件的埋设
内控点所在首层楼板相应位置上需预先埋设钢板并与楼板钢筋焊接牢固。
以后在各层施工浇筑混凝土顶板时,在垂直对应控制点位置上预留出150mm×150mm孔洞,以便轴线向上投测。
(5)埋件作法
预埋铁件由100×100×8mm厚钢板制作而成,在钢板下面焊接12钢筋,且与底板焊接同时浇筑。
预埋件示意图
(6)控制点的测设
待预埋件埋设完毕,混凝土浇筑后,将内控点分别投测到预埋件上,并进行严格的闭合校核,精度合格后作为首层平面控制依据。
内控点样式如下图:
说明:
将钢板加焊锚脚预埋在砼楼面上然后打上阳冲眼标示中心点位置。
激光点穿过楼层时,需在楼板上预留200*200的孔洞,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空洞引测到各楼层上。
预留洞的做法示意如下图:
说明:
浇筑砼后木盒不拆除,以防楼面垃圾物堵塞孔洞及防止楼层积水往下流。
避免在竖向轴线投测时损坏仪器。
为保证结构(柱子和墙体)钢筋和四周边模的位置准确,应在每楼层安装基本就位后,准确投测结构边300控制线,以此调整钢筋的位移。
建筑物垂直度控制:
塔楼4个大角线必须随结构起升,且与建筑物内控线闭合。
工程封顶后,竣工验收前,应对整体建筑物按不同楼层进行全高和垂直度偏差的检查,偏差符合规范要求方可竣工验收。
各层平面放出的细部轴线,特别是柱、剪力墙的控制线必须校核无误,以便检查结构浇注质量和以后的进一步施工。
4)轴线竖向投测
轴线竖向投测的具体步骤如下:
将激光垂准仪分别置于首层底板上的每个控制点上,然后进行仪器的对中、调平,打开激光电源,垂直向施工层发射激光。
并在施工层对应投测孔的位置设置激光接受靶(可采用透明玻璃或透光纸制作,靶上有半径大小为2~5mm的同心圆)。
在转动仪器的过程中,让光斑对准半径最小的圆,具体示意图见图3、图4。
竖向轴线投测示意图(图3)
竖向轴线投测示意图(图4)
5)轴线水平引测
各轴线控制点引到施工作业层后,用经纬仪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再依据轴线间的尺寸关系进行细部测量放线。
竖向轴线投测水平引测示意图(图5)
6)标高引测
首层墙体施工完毕后,将高程控制点引测至首层墙体上,在外墙及框架柱的大角处及中间变形缝处各设置一高程控制点,并用用红漆做出“▼”标记,并在旁边标明标高。
经校核无误后,作为高程向上传递的基点。
主体结构(±0.000以上)采用钢尺直接丈量法向上传递高程。
首先用经检定合格的钢尺从基点将高程控制点引测到各操作层,每层传递高程必须从基点向上丈量,不得逐层向上丈量。
误差要在每层内进行消除、分配,不得累加。
每层的每一施工段至少引测2个高程点,两高程点的误差符合规范要求后,才能作为该施工段高程引测的依据,用水准仪引测至各施工点。
竖向标高引测示意图(图6)
为了保证各工作段之间标高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除楼层的第一个工作段以外,以后各工作段的控制点引测到操作层之后首先必须用水准仪校核本工作段的高程(标高)引测点与前一个(几个)工作段的标高引测点之间的吻合性,符合要求之后,方可继续本段的其它标高引测工作。
5.钢结构安装测量校正
5.1柱脚锚栓的测量控制
测量控制要求
柱脚锚栓位置的允许偏差(mm)
项目
允许偏差(mm)
基础筏板面
标高
±3.0
水平度
L/1000
柱脚锚栓
锚栓中心偏移
5.0
锚栓露出长度
0~+30
螺纹长度
0~+30
检验方法:
水准仪、全站仪、水平尺和钢尺实测。
5.2测量平面控制方法
1、先根据原始轴线控制点及标高控制点对现场进行轴线和标高控制点的加密。
序号
步骤
要点
1
确认测量控制网
根据待建方给定基准点,引测整个建筑物的轴线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点。
根据控制网再测设细部轴线,控制柱脚锚栓安装位置。
2
地下平面控制网布置
地下室底板结构施工时,采用“外控法”进行测量控制。
利用首级测量基准点,在基坑外测放二级控制点,并在基坑四周围堰上加密二级测量控制点,经监理验收合格后将测量成果以文件形式下发各专业测量小组进行测量施工。
由于二级控制点位都引测在围堰周边易受沉降影响的位置,所以在基坑施工阶段,每周要定期检查二级控制点的坐标,发现变动,及时修正。
2、定位板的平面控制。
根据坐标图上定位板两条轴线上四个点的坐标,在钢筋上表面完成放线,标上记号,通过弹线形成定位板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
3、柱脚锚栓的平面控制。
根据坐标图上定位板与柱脚锚栓的精确关系,通过定位板的平面位置来精确控制柱脚锚栓的平面布置,即定位板上板孔的精确位置。
4、柱脚锚栓的标高控制。
锚栓摆放到位后(轴线偏差≤5㎜),先测出柱脚锚栓的顶标高,计算出其与设计标高的高差H,根据H值调整调节螺母。
锚栓完全固定后的标高误差≤3㎜,待基础混凝土浇筑后柱脚锚栓的标高偏差应≤5㎜。
5、柱脚锚栓预埋时,不仅要保证预埋位置准确,更重要的是柱脚锚栓固定牢固。
因此,为了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柱脚锚栓产生位移和变形,不仅要将柱脚锚栓预埋牢固,还要用全站仪进行跟踪测量,发现偏差立即纠正,保证测量的轴线、标高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5.3钢骨柱测量校正
概述
钢柱吊装临时固定后,钢柱校正即可进行,
测量放样总体流程:
5.4钢骨柱轴线测量点的选定
“工”字形柱选择柱顶四个面的中心点为轴线坐标观测点。
“王”字型柱选择柱顶四个面的中心点为轴线坐标观测点。
“十”字形劲性柱选择柱顶四个面的中心点为轴线坐标观测点。
同时内业计算出所有钢柱的轴线坐标观测点的理论坐标值。
5.5柱顶标高测量
钢柱的标高控制采用测量柱顶标高方法。
钢柱标高采用相对标高控制,上一节钢柱安装完成后,提供预控数据,结合下节钢柱进场构件验收情况,提供下节钢柱的标高控制数据。
每次标高引测均从标高基准点开始,标高基准点每隔15天复测一次,防止基准点有变化,从而保证整个建筑设计高度准确无误。
对于夏季冬季温度变化所引起的热胀冷缩现象,及时复测,防止基准点变化。
具体方法:
(1)在施工坐标控制点架设全站仪,瞄准施工层标高后视点,利用小棱镜或激光反射片测量每根柱的十字中心点标高,与设计标高进行计算得到柱子的标高偏差,根据偏差值对柱标高进行调整。
(2)第一节钢柱的标高可以通过垫块的高度来控制柱顶标高。
(3)多节钢柱的标高还可以通过采取柱与柱之间接合处适当加大间隙来调整,垫入的钢板不宜大于5mm。
(4)柱顶层高偏差控制≤±5mm,当层间柱高偏差接近限值时,将现场钢柱实测标高偏差数据反映给制作厂内,由制作厂通过调整下一节钢柱柱身加工长度达到标高控制目的。
(5)钢柱安装标高,要求相邻钢柱高差小于10mm,保证钢梁水平度。
5.6钢骨柱垂直度测量
1、钢柱垂直度校正:
单根钢柱垂直度校正时,以下节柱顶施测轴线偏差值为依据,以下节柱顶中心点为后视方向在柱身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用经纬仪照准上节钢柱柱顶中心点,来判断上节柱中心点的投影点与本节柱底处该点所对应中心点的差值和方向,来调校本节柱的垂直度。
钢柱垂直度的偏差值应控制在H/1000且绝对偏差≤10mm以内。
仪器架设在偏离其所在的轴线位置,但偏离的角度应不大于15度。
当用全站仪来测量校正钢柱时,在能通视的控制点架设全站仪,瞄准后视三维坐标点;利用小棱镜或激光反射片测量钢柱的十字中心线三维坐标,测的结果与设计坐标进行计算得到钢柱偏差,根据偏差值对柱标高进行调整。
5.7钢骨柱整体校正方法
钢柱垂直度校正完成后,当一个片区的钢柱、钢梁(临时连梁)安装完毕后,对这一片区钢柱进行整体测量校正,局部偏差使用通过导链、缆风绳进行钢柱垂直度校正。
对于整体偏差则用多台仪器多根钢柱同时进行垂直度校正。
首先矫正中间钢柱B:
校正中间钢柱B时,仪器同时对两侧钢柱A和C进行观测,中间柱B垂直校正完毕后,将两侧柱A和C新的垂直度偏差值告诉校正人员,立即进行左边柱A的垂直度校正。
校正左边柱A,在校正左边柱A的过程中,其它仪器跟踪观测,及时对B柱的垂直度偏差进行微调。
通过多次整体校正和微调,保证A柱垂直度完成校正时,B柱垂直度偏差值保持不变。
A柱和B柱校正完毕,将C柱新的垂直度偏差值告诉校正人员,进行C柱的垂直度校正。
校正右边柱C,在校正C柱的过程中,其它仪器跟踪观测A柱和B柱,及时对B柱和A柱的垂直度偏差进行微调。
通过多次整体校正和微调,保证C柱完成垂直度校正的同时,A柱和B柱的垂直度偏差值保持不变,校正完成。
6.细部测量放样
6.1电梯井、集水井放样
根据控制轴线,放出电梯井、集水井,电梯井、集水井为两个方向。
基底清土时,可钉中线桩控制,再依据放坡坡度,放出基底边线和上口边线。
垫层施工好后,应弹出中线校核电梯井、集水井的截面尺寸。
6.2框架柱、剪力墙放样
根据控制轴线放出框架柱、剪力墙的边线,用于检查柱、墙钢筋的位置,及时纠偏,并便于模板的安装就位。
在柱、墙周边弹出距柱边、墙边300㎜的控制线,以便于校模和检查混凝土的截面尺寸。
框架柱、剪力墙放样见图7
框架柱、剪力墙放样示意图(图7)
6.3门窗洞口放样
在放墙体控制线的同时,放出门窗洞口的平面位置线,在绑扎好的墙体竖向钢筋上,用油漆标出门窗洞口的高度。
在安装门窗洞口铰接内框模板时,以平台上放的门窗洞口线为依据,吊线锥控制内框模板的位置与垂直度。
拉通线控制门窗洞口的标高,以保证门窗洞口水平一致。
对于外墙门窗洞口控制,每层在放线时均把线引出,并在外墙上弹出窗边垂直线,以保证门窗洞口垂直方向上下一致。
6.4二次结构安装及装修放样
1)二次结构测量
二次结构与装修工程平面控制仍以结构施工控制线为依据,标高控制以引测的100㎝标高线为依据,要求交圈闭合,误差在限差范围内。
外窗洞口的两侧采用经纬仪投线贯通控制,窗洞口的标高室内由100㎝标高线控制,外侧在外墙面弹出水平贯通控制线,周圈闭合,以保证窗口位置正确,上下垂直,左右对称一致。
2)建筑装饰测量
(1)精度要求:
室内外水平线的测设,每3米的两端高差应小于1㎜,同一条水平线的标高限差为±3㎜;室外铅垂线采用经纬仪两次结果较差应小于2㎜,室内铅垂线可采用线坠或经纬仪投测,其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3000。
(2)楼面的施工测量
本工程部分地面采用架空部分楼板应每5至10根龙骨弹一条龙骨控制线,施工时检查龙骨的标高、平整度,限差为±3㎜,长条地板应从靠近门的一边开始铺设,每铺设2到3道应及时弹线找直修正(弹到已做好的地板上)。
部分采用花岗岩地面,施工前应在基层上弹分格线,在纵横两个方向上排好尺寸,根据确定后的块数和缝宽在基层上弹出控制线,每隔一至四块弹一条控制线,严格控制方正。
(3)吊顶的施工测量
以100㎝水平线为依据,用钢尺量至吊顶设计标高,沿墙四周弹水平控制线,在顶板上弹十字直角定位线,其中一条与外墙面平行,直线点标在四周墙上。
(4)玻璃幕墙与水泥挂板施工测量
其与主体结构的预埋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埋设,高程限差不得大于±3㎜,埋件中线限差不得大于7㎜。
幕墙与水泥挂板应以结构的轴线与标高为准进行安装的施工测量,控制竖直龙骨采用铅锤吊钢丝法,本工程采用直径为0.5㎜的钢丝悬挂15千克的线锤进行控制,幕墙分格轴线的测量放线应与主体结构的测量放线相配合,对其误差应在分段分块内控制、分配、消除,不得使其累加。
3)设备安装的测量
(1)电梯的安装测量
在结构施工前应做好直升电梯安装的准备工作,在直升梯井底层以结构控制线为准及时量测每层梯井的净空尺寸,并绘出平面图。
采用垂准线法检查直升梯中心竖向偏差,绘制直升梯的两个剖面图,并根据测量结果提供给专业电梯厂家净空尺寸断面图。
施工过程中做好垂直度与电梯井中心的控制工作,并严格要求专业分包队伍。
每层弹100㎝水平控制线,每层梯门套两边弹两条竖直线,竖直线相对误差应小于1/3000,并确保电梯门槛与门地面水平度一致。
(2)其他设备的安装
设备安装定位均以建筑100㎝为标高控制的原始尺寸,并按照结构控制线,用经纬仪做好竖向位置的确定。
7.施测中各项限差及保证措施
7.1各项限差要求
为保证测量的精确度,使误差在允许限差以内,在测量的实施中严格按《工程测量规范》执行,操作按规范进行,各项限差必须达到要求:
(1)轴线位置:
✧基础:
10m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垂杨柳 医院 扩建工程 测量 方案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