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德育指导纲要.docx
- 文档编号:29852684
- 上传时间:2023-07-27
- 格式:DOCX
- 页数:92
- 大小:81.19KB
浙江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德育指导纲要.docx
《浙江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德育指导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德育指导纲要.docx(9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德育指导纲要
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学科教学中德育指导纲要
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德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一、德育范畴
(一)实现每个人自主的个性的充分发展
语文教学要实现初步的人生观与科学观教育。
把学生看作发展的主体、教育活动的主体。
在实践的、联系的、反思的、批判的语言活动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加深对自我、对青春的思考与认识,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发展学生的独立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创造超越性,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
(二)正确认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优良传统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多视角看待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价值。
在当下的阅读与交流的场景中汲取丰富的优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精神。
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儒学、美德、礼仪、民族精神、诚信、和谐观、负面道德经验等方面。
懂得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形成一定的跨文化意识,增进国际理解。
(三)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具有高尚的民族精神
对祖国的忠诚、对家乡的热爱的感情源自对祖国、家乡的山川土地、历史文化、语言文学、民俗风习等等的深刻感受和认知。
要通过阅读思考个人与祖国的关系,进一步了解祖国的文化内涵和自身对国家所承担的责任,激发爱国热情。
要树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憎恶一切丧失国格的行为;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四)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关爱自然、保护环境
结合文本学习关注并思考生命状态,更深地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体会对生命的热爱和感激之情,形成坚强不屈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状况,思考人类在自然环境方面面临的严重问题,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体会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并乐于参加力所能及的环保公益活动。
(五)具有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审美观
健康人格表现出人格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稳定性,具有社会性、独立性和能够适应时代与环境变化的特征。
通过语文教育,了解伟大人物的崇高信仰和底层社会人物的高尚人格。
引导学生走进文学世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人文内涵,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了解进行文明对话的方法和途径,理解文明对话的作用,培养乐于与人合作的意识以及和谐健康的品质。
二、德育目标及教学建议
文本是语文德育的载体,人文主题是语文德育的灵魂。
现行的必修课程教材(苏教版)是以人文话题为统领,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3个向度,20个专题。
20个专题以及分别对应的语文德育内容是:
必修一向青春举杯、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像山那样思考——完善自我、正确学习观、热爱家乡、热爱自然
必修二珍爱生命、和平的祈祷、历史的回声、漫漫走欣赏啊——热爱生活、热爱和平、正确历史观、健康的审美观
必修三祖国土、号角,为你长鸣、文明的对话、寻找文言津梁——热爱祖国、人格操守、文明平等与融合、
必修四我有一个梦、人性世界、笔落惊风雨、走进语言现场——理想和信念、健康的审美观、文学审美素养、文明交流
必修五科学之光、此情可待成追忆、直面人生、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热爱科学、高尚情感、正确人生观、深刻丰富的思想
以上20个方面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可以作为普通高中语文德育基本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专题按三个向度划分只是大致而言,其中有些有些专题是相互交叉的,如“月是故乡明”、“珍爱生命”、“祖国土”等,有“人与自然”的内容,“我有一个梦想”同时包含了“人与社会”的思考。
在“人与社会”一栏中,加星号的四个专题,着眼点是语言文化,又可以从应用角度切入。
其中包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很多也是兼容并蓄的,在此不一一列举。
语文德育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要与文本特点相适应。
高中语文课程的文本可以分为:
实用类、论述类、文学类,语文专业素养是语言应用能力、理论素养和审美能力。
语文德育要在语文教学过程加以渗透,潜移默化,不能违背高中语文的专业素养特点、文类特征和相应的学习特点。
要在语文学习过程关注作者与学生的内心。
要尊重学生的主体,联系社会生活,以人文话题来总领,形成一组可以思考、探讨的问题来学习、探究文本。
各模块的德育目标与教学建议见下表:
教学模块
德育目标
教学建议
语文必修一
1.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对自我、对青春的思考与认识,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2.体会家园之思,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升审美品位。
3.体会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提升审美品位。
1.通过适当的活动体验,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对自我、对青春的思考与认识,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2.阅读经典,学习探讨独立思考和创新的关系,学会质疑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能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习,体会家园之思和自然之美,激发他们对家乡、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提升审美品位。
4.通过比较阅读,掌握诗歌、散文的结构特征,体会诗歌、散文的语言特色,理解与掌握其中的修辞技巧,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
5.把握朗读的特点,用流畅的普通话和适合的语气、语调,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6.围绕一个明确的中心,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
7.深入生活,收集资料,创设写作情境,综合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现手法开展写作实践。
语文必修二
1.体会对生命的热爱和感激之情,感悟严肃认真的人生思考,形成坚强不屈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对战争与和平进行历史的、辨证的思考。
3.学会审视历史,反思历史,接受和借鉴历史经验,学习把握和认识历史的不同方式和态度。
1.感受散文的意境美、细节美,感受小说的情节美、环境美和性格美。
2.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能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3.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把握文言句式的特点和内涵,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名篇,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
4.尝试写文学鉴赏类文章,能够结合文本审视历史、战争,表达对生命的感受。
语文必修三
1.思考个人与祖国的关系,进一步了解祖国的文化内涵和自身对国家所承担的责任,激发爱国热情。
2.了解伟大人物的崇高信仰和底层社会人物的高尚人格。
3.了解进行文明对话的方法和途径,理解文明对话的作用。
4.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并得出自己的评价。
1.掌握朗读的方法,尤其注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朗读中传达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借助音乐欣赏等方式,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拓展语言学习的范围,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2.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努力做到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家经历、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3.结合上下文和相关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教科书所选的文言文,并能根据要求给重要的语段进行断句或翻译。
4.从生活中选取有价值的材料,并用恰当的形式真实地叙述事件和描写人物,鲜明地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5.围绕中心,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特别是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进行议论。
能就电影电视或其他文学艺术作品的某一方面或某个片断进行解说或评论。
语文必修四
1.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了解先哲们经世济民的思想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奋斗的精神。
2.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解读文学作品中的人性内涵。
3.引导学生走进古代的文学世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1.了解演讲辞、悼词和序言的基本特点;体会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的逻辑性和表现力,感悟文章的表达效果。
2.在阅读鉴赏中,了解小说和戏剧、电影剧本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掌握欣赏小说、戏剧剧本和电影剧本的基本方法。
3.把握诗词中的意象,感悟其意境。
把握“骈体文”和“赋”的文体特点,了解文中抒发感情所运用的手法。
4.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简明扼要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能得体、简明地回答问题;善于倾听,能够把握口语交流中传递的信息。
5.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目的进行演讲,提高演讲的能力。
6.初步学习小说评论、戏剧评论与电影评论,写出有一定见解的评论文章。
7.了解和掌握一些诗文鉴赏的方法,力求写出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见解的鉴赏文章。
语文必修五
1.能对重大人生问题有自己的思考和追求,养成对人生负责任的态度。
2.思考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问题,提升人生境界。
3.感悟严谨而审慎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使学生享受发现与探索的无穷乐趣,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1.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丰富多样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
2.能够阅读实用类文本中的说明文,了解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方法和语言特点。
3.了解文学作品抒情言志手法的多样性。
4.了解托物言志与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效果。
5.能理解哲理散文的哲思情怀和艺术特色。
6.运用多样的议论手法进行写作,使议论辩证深入,立意高远。
培养丰厚的人文情怀,
三、说明
(一)普通高中语文德育范畴、德育目标和教学建议是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现行的必修课程体系确定。
(二)本学科德育纲要的“教学建议”属建议性质。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自身的教学特色,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品质的实际,充分发掘本学科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内涵,探索本学科德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采用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取得积极、有效的德育成果。
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中德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一、德育范畴
(一)爱国情操
高中数学知识教学时,可选择在数学领域有杰出成就的我国古代和现代的数学家的事迹和研究成果,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理性精神
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数学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处处闪烁着理性精神。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求真务实
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数学三维教学目标的重要方面。
通过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的探究发现方法、推理论证方法,逐渐养成一种勤奋刻苦、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与实事求是的务实作风。
(四)科学方法
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可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推理、想象、创造等能力,使学生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活动中发展演绎推理能力,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感悟数学广泛的应用价值,懂得用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态度面对和处理一些生活难题。
二、德育目标及教学建议
教学模块
德育目标
教学建议
必修模块1
1.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及其运用。
2.了解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转化,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感受动态地分析和研究具体问题的数量关系。
4.感受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并会用其解释有关现象。
5.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激发学习兴趣。
1培养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理解静与动的辩证关系。
2.通过学习函数的奇偶性,体会事实的对称性质。
3.通过函数教学,领会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
4.通过“二分法”教学,培养学生无限分割的极限思想,以及勇于创新的意识。
必修模块2
1.体会现实生活的周期现象与数学概念的联系。
2.运用周期变化规律,预测事物发展的动态变化,体会动与静、变与不变的辩证思维。
3.体会向量是一种处理几何问题、物理问题等的工具,发展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严谨推理的理性思维。
1.通过单摆、弹簧振子、圆上一点的运动,以及音乐、波浪、潮汐、四季变化等实例,使学生感受周期现象的广泛存在,认识周期现象的变化规律。
认识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模型。
2.通过三角恒等变换的教学,让学生体会知识间的普遍联系。
3.平面向量的教学应注意突出向量的物理背景和几何背景,要关注向量在物理、数学、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必修模块3
1.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思考、研究现实世界,体验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及其运用。
2.感悟最优化数学思想,培养美学意识。
3.感悟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等与不等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培养科学精神。
4.通过解三角形教学,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1.利用三角形数、存款利息、出租车收费、谢宾斯基三角形、斐波那契数列、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商场计算机销售问题、数学智力游戏等等,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挖掘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与均值不等式推导中的史料,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
3.通过刘徽“割圆术”的阅读教学,体会“以曲代直”的极限思想,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4.充分关注不等式的几何意义,体现数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必修模块4
1.感悟事物间相互的转化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培养美学意识,体会数学图形的直观美,奇异美以及数学语言的简洁美。
3.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形成数形互换的辩证思维。
4.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进一步激发探索和求知的欲望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1.采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等方法认识和探索几何图形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2.体会空间几何体的和谐美和符号的简洁美及数学公式的对称美。
3.通过三视图与直观图相互转化及柱锥台的结构特征体会对立统一观点。
4.通过解析几何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可用运动和变化的辩证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必修模块5
1.体会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解析几何思想。
2.能正确理解概念,合理认识结论,正确表述数学内容,体会数学的严谨性。
3.了解用数学刻画空间位置的方法。
1.鼓励学生动手做数学实验,正确理解圆锥曲线的形成过程。
2.通过圆锥曲线学习,了解天体运动的规律。
3.了解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知道光学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认识圆锥曲线方程的统一美,和谐美。
5.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三、说明
(一)数学德育是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等情感态度的培养和教育,在短期内也许难以看出,但一旦获得,将变成学生自身的一部分,包括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理性精神,善于思考,执着耐挫折,正直有责任感等个性品质。
数学学科德育往往具有内隐性、持续性、依附性、制约性四大特征,课堂讲授是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主要途径,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可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二)在课堂讲授中渗透德育。
教师在备课时既要弄清教材的知识内容又要对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深入挖掘,在数学中概念的形成,定理的发现,方法的改进与获得,以及数学题的改编整合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位一体。
(三)在课堂练习、课后作业中渗透德育。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要接触大量的数学题,这是向学生渗透德育的重要渠道。
教师在设计作业,习题时要注意增强思想性,发挥其教育功能。
(四)利用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渗透德育。
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适时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如研究性学习,数学家生平研究、学科知识竞赛等,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感。
(五)利用语言感染、人物启迪、解答疑难渗透德育。
运用绘声绘色,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可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
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古今中外在数学领域有杰出成就的数学家的事迹,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感悟数学的文化价值和数学家为追求真理而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与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
高中英语学科教学中德育指导纲要
(试行)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提高鉴别能力,获得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实现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所承载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德育范畴
1.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操,弘扬民族精神
通过目的语学习,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注重民族文化传承,培养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热爱班级,热爱学校,进而培养热爱集体、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
2.开拓视野,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通过目的语学习,学生了解世界各国文化遗产、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逐步扩大接触异国文化的内容和范围,拓展视野,培养国际意识;通过了解和比较中西方文化在生活方式、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异同,培养尊重他人、包容异国文化的品质,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提高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沟通与合作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增进国际理解。
3.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通过目的语学习,学生进一步了解天文知识、世界气候、国家地理、生物种群等,正确理解自然规律,认识到自然的壮美,培养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了解当前人类面临的自然灾害、全球变暖、物种灭绝、能源短缺等日益严重的问题;关注节约能源、控制人口、保护野生动物、防止污染等环境保护问题;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和自身日常行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律己诫人,身体力行,积极投身到日常的环保公益活动中去。
4.关注社会,培养公民意识
通过目的语学习,学生更多地了解医疗健康、文化教育、公共传媒、商业服务、休闲娱乐、科技发展、未来生活等相关话题,形成对社会生活的正确认识和态度,学会与人分享与沟通、交流与合作;学会关心、理解、尊重和欣赏他人,诚实守信,自觉维护社会公共道德,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5.关注自我,完善品德
通过目的语学习,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优势、性格类型、个性特点、理想追求、情感取向、价值判断等,体悟中外伟大人物所具有的优秀品质,认识到人的个性发展和品德完善是可以通过学习模仿、感悟体验、自我反思等方式实现的。
学生积极内省,取长补短,积极向上,勇于超越,从而优化心智模式,培养优良品德,彰显人格魅力。
二、德育目标及教学建议
教学模块
德育目标
教学建议
必修1
1.理解“朋友”的真正含义,树立正确交友的意识,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
通过观看电影Anne’sDiary,或上网探索有关安妮日记的背景材料,帮助学生了解二战时期犹太人的悲惨生活。
在课堂上,可抓住学生开始高中新生活、有认识新同学、结交新朋友的心理,通过对“Whatisatruefriend?
”、“Howtomakefriends?
”、“Afriendinneedisafriendindeed.”等话题的讨论,来认识如何交友以及交友的重要性。
2.了解英语在世界上的发展状况,体会英语对世界各国文化包括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通过来自不同国家的母语为英语的外国人(如: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分别朗读“Howareyou?
”、“Haveagoodday!
”等录音给学生听,让学生体会不同英语国家的人的不同发音,了解语言发展的规律,从而体会英语的变化,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3.培养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同时培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培养旅游途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合作进取的精神。
了解我国的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了解出境旅游应注意的文化差异,以及对异国文化的尊重。
根据课文和所提供地图的提示,让学生完成一次旅行活动的计划书,其中包括:
“Whatareyoupreparingforthetrip?
”、“Whereareyougoingandwhatareyouplanningtodoeachday?
”、“Howareyougettingthere?
”和“Whenyouleavehome,whatwillyourfamilyandyourfriendssaytoyou?
”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会如何安排旅行,知道旅游需要什么准备,采用什么方式旅游,以及离开家时,家人和朋友对他们说些什么。
4.学习有关地震的知识,懂得地震无情人有情,培养对自然灾害的应对意识和能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友爱精神。
教师可以事先要求学生结合“读前”中的问题,分小组搜集关于地震知识的材料,如:
地震的前兆、地震时的应急逃生、地震后如何科学救人、有关地震的形成和减少地震所造成的损失等一般知识,根据学生所选的不同角度或不同方面的内容展开课堂教学活动。
5.学习历史名人的优良品质,树立正确人生观,学会在逆境中保持坚强意志,培养立大志、做大事、讲奉献的高贵品质。
要求学生分组通过网络搜索WilliamTyndale,NormanBethune,SunYat-sen,MohandasGandhi,NelsonMandela和NeilArmstrong六位伟人的事迹,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向全班同学介绍这些伟人的贡献、品质和对他们的评价。
必修2
1.了解文化遗迹,思考文化遗产的归属问题,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增加文化底蕴。
在本单元结束后,可要求学生分组编写一期有关“人类共同财富——文化遗产与保护”为主题的专刊,通过各种途径,查找收集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文字、图表、图片和照片等素材。
2.了解奥运会,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认识全球一体化以及国际合作的趋势,培养团队合作、努力拼搏、积极向上的精神。
以小组为单位,以“TheOlympics”为主题,出一期手抄报,可分古代奥运会、现代奥运会和奥运会的新发展等版块,介绍奥运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并在班级进行展出。
鼓励学生对未来奥运会展开想象,体现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
3.了解IT行业的发展和机器人的研发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正确看待“现代”与“传统”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对高科技的认识。
就“Whatcanthefuturecomputerdo?
”这一话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出未来的计算机作用、给生活带来的益处或问题,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地使用计算机,并形成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
4.了解有关中国及世界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信息资料,提高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思考人类该如何采取措施保护濒危的野生动植物,并与之和睦相处。
以上网查询、参阅书籍等方式收集整理中国或世界濒危野生动物的相关资料,对某种濒危动物的特征、习性、所面临的问题和如何解决这类动物所面临的问题作一个汇报,并挑选出最需要保护的三种濒危动物,形成文字,通过网络向社会呼吁,请大家共同参与动物保护。
5.了解、掌握关于音乐的各种知识,提高音乐修养;学会与他人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用辩证和理性的态度看待明星生活。
鼓励学生查阅TheMonkees和TheBeetles两个乐队的有关信息,也可让学生收集自己最喜欢的歌手或乐队,并在课堂上进行介绍。
必修3
1.了解节日在各国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了解我国人民是如何通过节日活动来继承传统、丰富生活、增进人际关系的,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了解外国节日,比较中外节日的异同,尊重他国风俗。
教师可以利用各国节日庆祝活动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中小学 学科 教学 德育 指导 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