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备考教师职业道德.docx
- 文档编号:29850094
- 上传时间:2023-07-27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3.66KB
教师资格备考教师职业道德.docx
《教师资格备考教师职业道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备考教师职业道德.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备考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资格备考:
教师职业道德
笔者教师资格考试频道为大家整理的辅导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
(一)教师职业道德概述1.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教师职业道德是伴随着教师这一行业或者社会角色的出现而出现的,它是教师角色道德和行业道德的总称.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和概括。
它包括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范畴、道德修养、道德行为等内容。
2.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道德之间的区别师德与教师道德是两个概念。
在理解师德概念时,应注意将其与教师道德进行区分。
在我们的实际运用中,经常发生将两者混同的现象,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观点是“师德即教师道德”。
将教师职业道德完全等同于教师道德,认为师德建设的目标就是提升教师个人的道德水平。
例如,在一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件中这样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发扬奉献精神等。
这些内容都不能体现教师职业的特征。
它仅仅是一个公民所要遵守的个人道德。
教师职业化的主要特点就是把教师职业从生活中独立出来,使职业生活成为教师这个“人”的生活方式之一。
对两个概念进行区分,有利于避免出现以一般道德替代教师职业道德的现象。
第二种观点是“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
其主张是将教师私人领域的个人道德转移到公共领域,让教师所有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全部袒露于职业监督之中。
事实上,师德和教师道德两个概念之间存在一定范围上的差别,虽然两者包含私德和公德两种成分,但教师职业道德相对而言更为关注公德方面的表现,教师道德更为关注教师在私德方面的表现,两个概念有交集但不能混为一谈。
3.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功能
(1)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对他人、集体、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
(2)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功能①教育功能首先,教师的人格、品性、德操对学牛人格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
其次,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学业的发展起着催化和激励作用。
再次,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
最后,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起着完善作用。
②调节功能调节功能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它不仅指向教育过程,而且也指向教师本身。
第一,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过程具有调节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作用于学校工作,主要是通过教师行为规范的约束来有效地调节教师职业活动中应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并以此为依据,妥善地处理好学校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教师与教育事业和社会其他方面之间的矛盾,以便形成各个方面和环节的结合。
第二,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本身具有自我调节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一般道德品质的反映,反过来它又作为一种调节手段,促进教师一般道德品质的完善和提高。
③促进功能在实践领域,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还表现在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风气,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促进作用。
4.教师职业道德的结构
(1)教师职业理想所谓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于未来工作类别的选择以及在工作上达到何种成就的向往和追求。
职业理想是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崇高的职业理想才能产牛模范遵守职业道德的行为。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做一名优秀教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崇高职业理想,它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
(2)教师职业责任所谓教师职业责任,就是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教师的根本职责就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换句话说,人民教师的职责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自觉履行教师职业责任,就是要求教师把职业责任变成自觉的道德义务,为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人而无私奉献。
(3)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态度,是指教师对自身职业劳动的看法和采取的行为,简而言之,就是指教育劳动态度或教师劳动态度。
在社会主义社会,教师职业态度的基本要求是:
树立积极主动的劳动态度,努力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4)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纪律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所遵守的规章、条例、守则等。
(5)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技能集中地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教书育人活动的效果是教师职业技能的反映。
(6)教师职业良心所谓教师职业良心,就是教师在对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对社会、学校、职业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
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有着强烈的教育信念;第二,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三,不断反思,经常对自己的行为思想进行道德控制和道德评价。
(7)教师职业作风所谓教师职业作风。
就是教师在自身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
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第二,工作积极,认真负责;第三。
忠诚坦白,平等待人;第四,发扬民主,团结互助。
5.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和体系遵从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原则,借鉴古今中外构建教育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经验和历史教训,我们以四种基本关系范畴和三个基本层面来构建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体系和内容。
(1)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由于教育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
因此,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实质上反映了教师处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相互关系时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①理想层面忠诚并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人梯精神”、“红烛精神”便是其真实写照。
②原则层面忠于职守、依法执教、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③规则层面不准有违背国家法律、方针政策的言行,不准参与和支持有损于国家利益的活动;不得利用专业职务和专业工作(招生、考试等)之便,收受他人财物;不得在申请某一职务或职位之时出示虚假专业资格证明或做虚假陈述;不准做污染或破坏教育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事,如说脏话、故意损害教学仪器设施等;不准在工作时间内做与教育、教学工作无关的事;不准旷课、随意调课和对工作敷衍塞责;不准在课堂上抽烟、使用移动电话;不准弄虚作假,虚报、篡改个人工作绩效;不准掩盖、篡改已出现的重大教育事故;不准衣冠不整。
(2)对待学生的道德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教师的基本任务,因此,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师职业道德要面临的最重要的关系。
①理想层面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②原则层面平等、公正、民主地对待学生。
③规则层面不准使用威胁性语言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准以民族、性别、地域、家庭背景、身体状况、学习成绩以及身心发展水平为由偏袒或歧视学生;不准以奖惩学生等由教师专业职务所赋予的权力或其他由师生关系所带来的便利。
谋求诸如推销商品,特别是书籍、参考资料等私利;不准超范围、超程度、超时间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不准以任何借口向学生索要财物或接受学生的馈赠;不准以个人的好恶,取消、取代或操纵学生正常的自治团体活动;未经学生本人允许,不准以任何借口查阅学生的日记或私人信件;不准因个人或少数学生不轨而责备或处罚全班学生;不准因学生违反纪律而加罚与违反纪律无关的任务(如因违反课堂纪律而加罚作业等);不准利用教师的优势地位和便利条件与学生谈恋爱。
(3)对待其他教师和教师群体的道德在现代社会中,单个的教师已经很难完成对学生全面教育的任务。
因此,每一个教师都必须处理好与其他教师和教师群体的关系。
①思想层面自觉坚持教师集体以及其他教师的利益和需要高于个人的利益和需要。
②原则层面相互信任和尊重,协同工作,共同发展。
③规则层面不得以任何借口在公开场合或学生面前采取造谣中伤或诽谤等方式诋毁其他教师或教师集体的人格、声誉、威信;不得抄袭、剽窃、贬低他人的学术、科研和教育成果;不得利用职务的便利,影响和妨碍其他教师的正常T作;无正当理由,不得违反教育集体共同作出的决定或指定的规则,擅自行动;不得帮助明知在品格、教育或其他有关品质上不合格者混入教师队伍或晋升高一级职务或职位。
(4)对待学生家长或其他社会人员的道德影响学生发展的有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因素。
要把三者整合起来形成一种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综合力量,真正做到三位一体,教师就必须处理好与学生家长和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
①理想层面真诚相待,主动参与。
②原则层面主动沟通,平等相待。
③规则层面不准向学生家长或有关人员提出非教育问题的批评,也不准因学生的原因,训斥、侮辱家长和其他相关人员;不准暗示家长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准向家长或相关人员索要钱物或谋求其他方面的方便和好处;不准以民族、性别、地域、经济状况、职务、职业、是否残疾及相貌等原因偏袒或歧视学生家长。
6.目前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现状
(1)部分教师缺乏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目前,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一些教师事业心、进取意识薄弱,缺乏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表现在懒于看书学习、工作得过且过、不认真遵守劳动纪律、教育观念落后、满足于已有的知识、照本宣科、浅尝辄止、不求上进等。
这些都是缺乏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表现。
(2)体罚学生的现象仍然比较常见目前中小学校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在一些地区并不罕见。
教师体罚学生的手段除罚站外还包括打耳光、拧耳朵、打手板、用脚踹、罚蹲马步、罚跑步、罚抄课文等,另外还有相当多的教师经常用带侮辱性的语言伤害学生。
(3)部分教师不能正确对待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差的学生由于受环境和先天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
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树立尊重个性的原则,全面深人地了解学生内心世界,这样才能更好地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实施针对性的教育,做到“对症下药”。
歧视“后进生”也和体罚学生一样,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需要根治的一个痼疾。
有的教师总是想法设法把个别教育起来特别费力的学生赶走;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把毕业班中的“后进生”提前“送出”校门,甚至对“后进生”根本不收,如果要收便对家长提出额外的条件,比如:
要比其他学生多交几百或几千元的学杂费、借读费等。
7.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1)学校领导对教师职业道德不够重视学校领导在教师思想道德建设上应该起模范带头作用,即各级领导要严于律己,带头学习贯彻和实践《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身教重于言教,要求教师做到的,领导首先做到,要求教师不做的,领导坚决不做。
领导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用自身的表率作用影响和带动教师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之一。
领导可以发挥两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严格要求自己,带头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教师的表率;二是严格执行党的各项教育方针和政策,转变教育观念,不因为眼前利益或小团体利益而默许、放纵教师中任何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
(2)经济利益因素影响教师职业道德少数教师受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超前消费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加上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种种压力,导致心理失衡,在价值取向上出现“错位”,在行为上出现违规。
这些教师受经济利益的驱动,经不起金钱的诱惑,将“人民教师”这个称号抛到九霄云外,造成一切“向钱看”的倾向,必然导致教师职业道德的丧失。
(3)教师本人对职业道德认识不够教师要充分认识到: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也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美德的体现者。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重要而持久的影响。
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教师不仅需要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师德教育1.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作用
(1)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可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快教师队伍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指出: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环节。
要求教师热爱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就必须通过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生观。
具备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2)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战略举措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办教育,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立足点和基本前提。
由于市场经济本身的竞争性、功利性等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一些教师产生讲报酬、不讲质量;比学历、不比能力;讲个人利益多、讲无私奉献少;个人主义思想严重,缺乏事业心和责任心等消极现象,直接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师形象,这就迫切要求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大力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包含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必须协调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必须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本身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势必对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和推动作用。
从这层意义上讲,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进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
2.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
(1)说理疏导法说理疏导法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一种基本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首先,要以理服人;其次,要讲究针对性,要根据教师的道德情况,针对不同类型、层次,因人而异地进行说理引导;再次?
要尊重教师的人格,教育者要把教育对象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发扬民主,以平等的态度进行双向交流;最后,要讲究说理疏导的艺术,教育者要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去说理。
要将教师道德理论讲得深入浅出,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说理疏导法包括讲授、报告、谈话、讨论、辩论、阅读书籍报刊等形式。
(2)榜样教育法榜样教育法即用模范人物和先进典型的事迹对教师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是一种实际、生动、形象的教育方法。
在榜样教育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为教师树的榜样应是一个多种模式的榜样群,而不是单一的模式,不仅包括古今中外教育界的典范人物及其职业道德,还包括实践中的典型事例;其次,为教师树立的榜样应有可接受性,只有全国的先进典型还不够,应提供本地区、本单位的榜样;最后,为教师树立的榜样必须注重真实性,不要人为地拔高和神化榜样,使人们看到他们确实有高尚的道德行为,说起来服气,学起来愿意。
(3)对比教育法对比教育法就是把各种不同事物的特点、属性等进行比较,分清是非、把握事物本质的方法。
实施教师道德的对比教育,一般可采用“纵比”与“横比”。
“纵比”是把过去的教师道德和现在的教师道德加以比较,从中看出变化和发展规律,端正对现实的认识;“横比”是把同类的两个事物加以比较,从中引出正确的认识。
(4)个别教育法个别教育法是针对教师道德品质的差异性,用交心谈心的方法,去解决教师道德问题的一种方法。
它是教育者联系教师的情感,了解教师道德情况的基本方法。
运用个别教育法应注意几个方面:
首先,要正视教师个性差异,注意因材施教,教育者的责任是要尽量扶植教师个性中的积极因素,抑制个性中的消极因素,塑造优良道德品质。
其次,要分析道德问题的特殊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最后,要注意进行职业道德个别教育的艺术性。
(5)实践锻炼法实践锻炼法是在教育者的指导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培养教师的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不能局限于给教师传授道德知识,必须引导他们参加实践锻炼。
首先,实践是教师树立科学的道德观,沿着正确方向成长的必由之路;其次,从教育者那里获得的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论知识,只有通过教师亲身实践的体验,才能转化为理性认识,逐步转化为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以上几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各有特点。
又彼此联系,共同构成师德教育方法体系。
在对教师进行职业教育时,应注意从实际出发,善于综合运用,才能取得的教育效果。
3.师德教育的方式与途径
(1)职前教育中的师德教育①通过大学的入学教育课强化教师的专业思想目前,我国教师教育主要是由师范院校主导。
师范院校在新牛入学之初就应该强化其热爱和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价值观念,为教育事业乐于奉献自己的人生观等专业思想。
教师思想教育实质就是师德教育的一种形式,它可以集中在开学之初的“入学教育课”进行。
②开设专门的师德教育课程当前,我国大学教师教育课程主要开设了专业学科、社会文化、教育学科三个方面的课程。
体现师范性的课程主要是教育学科课程。
这三门课程都侧重于“如何教”,缺乏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关注。
但是,身为教师仅仅知道如何教书还不够,还应懂得如何育人,而这就需要具备高尚的师德,所以应该在大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增加专门的师德课程。
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师德教育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例如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教育、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法律法规的教育等。
教师在讲解这些课程时,大多围绕理论来进行,并没有与师德教育联系起来。
其实,师德规范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有关联的,例如,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一条中规定: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这一师德规范可以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如在邓小平理论课中讲解国家方针与政策,与师德规范中“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联系起来。
④在教育实习中加入师德教育内容以前我国师范教育的实习时间为毕业前的一两个学期,时间多为一个半月左右,实习内容主要是听课、上课。
这种实习形式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评。
之后很多大学对此进行了改革,但仍是针对“如何教”做出的调整,缺乏对师德教育的关注。
实际上学生的实习既要让他们学习和锻炼“教书”的本领,而且也应学习和锻炼“育人”以及形成“人类灵魂丁程师”的师德观念。
(3)职后教育中的师德教育①实践所谓实践是指让教师在工作职场中,通过践行师德规范,进一步加深对师德规范的理解,同时也让师德规范变成是自己的一种信念化的规范,以此来达到提升自己的师德境界的目的。
背诵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各项规范要求,显然仅是一种低层次的要求,很可能许多教师无法真正理解这些师德规范,无法内化为信念化的东西。
只有在一定的教育工作场景中践行道德规范,才可能收到实际效果。
②拜师所渭拜师就是指通过师徒结对的途径来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每所学校里一般都有一些“名师”,他们往往既有较高的教学水平,也有良好的管理能力和服众的道德修养。
学校应该充分利用这种资源,有意识地确立师徒学习制度,使得年轻教师在名师的亲身示范和悉心帮教下,获得师德的成长。
③自我修养A.反省反省就是通过自我批评、自我解剖.以求达到自我否定、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目的。
这是教师加强和提升师德修养的较好途径。
教师可以采用写反思日记的途径来提升自己的师德。
所谓反思日记,就是教师把教育情境中发生的事情、自己的所作所为以及学生的反应等记录下来,而后进行反思。
教师一旦能够进行反思,无疑将对自身的师德成长大有益处。
B.慎独慎独是指在一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坚守道德信念,自觉按照道德要求去行动、不做坏事。
慎独对于教师的师德修养具有特殊的意义。
因为教师这一职业是在一人独处的情况下进行的,如备课、批改作业等,缺乏监督性。
能否做到慎独,直接关系到教师劳动的质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资格 备考 教师职业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