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心得体会8篇.docx
- 文档编号:29837875
- 上传时间:2023-07-27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9.09KB
生本教育心得体会8篇.docx
《生本教育心得体会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本教育心得体会8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本教育心得体会8篇
生本教育心得体会
教育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那些表现最优秀的教师经常并非总是在大学时代学习最好的,而往往是那些有着鲜明的个性、有着自己的教育思想、积极向上的学生。
这也就启示我们:
要特别关注教师教育观的养成。
因为,只有是一个喜欢学习的老师,才更可能重视自己所教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快乐。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现在的不少教师对教育工作缺乏热情,对素质教育抱着隔岸观火的态度。
当然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但一个重要的原因却是自己的教育观有问题,课堂教学也没有让学生体会到乐趣,当然自己也未能体会到教育变革所带来的乐趣。
而这种教师个人的发展方式就不是可持续的,而是不可持续的了。
可见,真正符合学生与教育实际的教育观是教师成长的主要内容,也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而一旦我们能够树立这种真正从学生的学习来出发的教育观,则现实教育中的许多矛盾就会减少甚消失。
在真正坚持学生为核心的教育过程中,学生就是教育真正的主人,这也回归到了“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的教育定义的本来面目。
于是,学生的学习就呈现出一种自然的、高效的、欢乐的态势,教育也就成了充满欢乐的事业。
我们也经常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
真正的好学生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学出来的。
其实,从反面来说,真正的坏学生也不是教师教出来的,也是自己学出来的。
当然,如此说法并非推托责任,而是从教育的本源来看问题。
果能如此,则我们教育者就会把自己的教育角色主要限定在对于学生学习的帮助、激发之上,而不是从前作为学习的对立面,即学生纪律的维持者、学生等级的评定者、知识的传授者。
那么,真正与时代精神相称的教育观有什么特点呢?
本作者认为,如何看待学生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从前我们总是过分高估了教师教的价值,同时也低估了学生学的地位。
这样一来,我们就自觉不自觉地更多地从纪律方面来限制学生的学习,比如,在评价学生时主要以表面上的分数作为依据,于是就把学生人为地分为优生与差生;甚至课外书也不能随便看,即使其与课内学习相关。
而且,为了维护教师的尊严(也许更多的是面子),于是课堂上不允许、至少是不愿意学生随便提问题,有时即使教师犯错了,也是不愿意正视和承认。
当然,我们作为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更要努力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甚至一流的未来社会的工作者。
我们自己也要努力向着成长为专家型的教师而前进。
其实,一个专家型的教师也没有什么神秘的,其实就是一个能够自己学习、自我提高与更新的、心态宽阔的教师;其实也就是一个真正乐在其中的学习者。
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就可以在努力培养自己的教育观方面多做一些工作,比如可以为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的、可行的方向,可以通过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们自己以讨论与反思进行自主学习等等方式来进行课堂变革。
而只要我们努力,重视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培养,则我们学校发展就会进入一个真正有着理论基础与实践冲击力的新时期,而我们教师自己也会真正体会到教育的乐趣,我们也就会体验到其实青春与课堂的同在。
从根本上说,我们的新课程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国民的创造力,提高民族的素质,并解决教育进程中的困难。
我们也知道,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人才竞争的时代,也是一个崇尚创造与个性的时代;我们还知道,教师的教育观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虽然教师对教育的责任心、知识、技能与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些均受到其教育观的重要制约。
所以,我们认为,教师教育观的培养与改变是新课程变革过程中的根本与核心任务。
那么,我们的教师自己应该如何努力养成自己独特的、符合时代的、并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教育呢?
大概可以分别从阅读教育名著、加强自己对别人的帮助与影响力这两个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入手。
教育学的许多名著其实是有着丰富而伟大的教育思想的,比如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方面著作,尼尔的《夏山学校》,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还有中国的陶行知的教育著作,当代许多教育思想家的,如郭思乐、魏书生等教育变革家的著作也非常值得广大教师去拜读、体味和充电。
甚至中国家庭教育的著名人物、蔡笑晚先生也值得我们去关注。
另外,自己还要有意识地加强自己对别人的影响力,因为教育其实就是一种影响。
比如,在自己的课堂教育实践工作、平常的学习与生活过程中、也包括在教学比赛这个教师成长非常广阔的展示舞台,应该努力地对别人有所帮助与影响,与此同时其实也就提高了自己相应的教育影响力。
生本教育学习体会
近期研读了郭思乐和他的生本教育,感受颇深,从心里到精神上真正体会到教育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创造。
是以“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模式。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这样的情景:
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鸦雀无声,临下课,教师小结,问学生:
“这节课的内容大家听明白了吗”,假如有学生说“不明白”的话,教师必定勃然大怒:
“我都讲得那么详细了,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真是笨得要命”,这就是传统教学课堂的一个缩影。
而在生本教学课堂里,我们看到的将是另一番情景:
学生之间你问我答,小组成员激烈讨论,小组之间激烈争论,整个课堂生机勃勃。
现在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一个学生,你会选择怎样的课堂?
我想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郭教授指出:
“教育的本质(在教师帮助下的)儿童发展”。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郭教授对于教师这一角色的重新定位。
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
郭教授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师有超出专业要求多么高的知识水平,而是有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学习的方法的能力。
我们经常会发现在教学我们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发现自己失败了学生不领情,因为教育不可能像修剪树苗对学生进行外在的改造,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开展教学活动!
郭思乐教授提出了让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由教师提供一个最根本的,最简单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的成果),班级交流学习(提出更深刻的问题),熟悉学习(巩固学习内容)四步教学模式。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教师引领着学生,既能让学生够得着,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教师的设计要把握知识的要点,又要把握整体。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更是激励者。
郭教授指出,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才能走出师本,走向生本。
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直至不教而教。
先学要注意:
低入(简单、根本、开放),多做,深思,高出。
就语文教学来说,方向是阅读,整体感知,然后品读,并在课外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在作文教学中,开始是自由作文,先写后评,先评后改,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兴趣。
粗浅的学习让我认识到教学最大的资源是孩子本身,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对我的学生应该多一些理解、宽容和耐心。
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快乐的成长。
生本教育之我见
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应该说生本教育对新课程的核心理念阐述更清晰明确,具体可操作性的实践模式更为具体化。
郭思乐教授认为:
生本教育提出对课堂进行根本的改造,使之成为儿童自己的课堂。
具体说来,教师所要做的事情就是:
积极地旁观;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教师的角色时而是活动的促进者、平等的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得体的协调者、资源的开发者、得法的组织者,时而又是“顾问”与“同伴”,“顾问”角色其行为特征是“指点”;“同伴”角色,旨在参与合作,教师以同伴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
生本课堂主张“无为而为”的原则,主张教师不给儿童过多的干预,而是给他们学习尽可能的自主。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保证他们有独立的活动空间、人格空间和学习空间;同时创设情景,引发学生自我意识的产生,并不断强化。
在生本课堂,不是“教”决定“学”,而是“教”引导“学”,为“学”服务。
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少预设性多生成性。
课堂是学生生长的地方。
在生本课堂上,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可点燃的“火把”。
认识一:
教学不是要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而是依靠学生的学。
我们经常会发现在教学我们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发现自己失败了学生不领情,因为教育不可能像修剪树苗对学生进行外在的改造,我们对学生所施加的影响教育都要通过儿童进行自我认知、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来达到,教育过程的主力和主人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我们只不过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学习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它是人自身的一种需要,而不是外在压力的结果。
教育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是为了满足儿童的这种需要,从而使他们内在的生命力、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课堂应该上在给予学生充分的前置性学习的经验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思辨,能学会的自己学会,不能学会的创造机会让他学会,真正实现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而不是限制学生。
教师不做“拉动学生的纤夫”沉重而痛苦而应该做“生命的牧者”。
认识二:
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而不是一张白纸让我们涂抹最美的画。
这告诉我们,一方面是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好奇欲望和创造欲,另一方面在它生活的经历中积累了学习的资源和学习的能力,而不是一张白纸。
人的起点非零,在基础教育阶段,所有的知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而不仅仅是教材中。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孩子学习能力把脱离了生活、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感受的知识符号学习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让学生自己去做、去发现、去研究去感悟。
生本教育揭示教育的本质是提升生命,教育手段是依靠生命本身的内在力量。
教育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尊重和依循生命的本质,教育才可能是“人的教育”。
使人的生命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天性得到自由的发展,从而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
认识三:
生本课堂带来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和成长。
教学中封闭的资源和方式给必将产生学习结果的单一和学生思维的僵化,于是学习变成没有个性的重复和验证、记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都被禁锢,没有创造性的工作让教师在重复、单调中,滋生了麻木和倦怠,最后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
认识四:
建立在美好学习生活上的德育才是最好的德育教育,德育的重要内容就是养成教育,我们以前的德育过分注重外在的说教与德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内化。
殊不知,人天生就有一种“向善”的本能,他是与生俱来的,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怎样让孩子天生的“善意”不被冲淡,而且要得到深化和发扬,让孩子的生命中充满着善带来的积极情感。
当然,在目前,我们还停留在观摩生本,感受生本的层面,还没有成为一个实践者,随着实践研究一定有那种为“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迷茫,但是沿着这个路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也一定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那个时候,我们的教师就会有一种“待到山花烂漫时,独在丛中笑”幸福与成功感了。
生本体会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为了使自己的业务能力得到不断提高,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
但是假期学习了生本教育之后,我觉得我们在过去的教学中目光仅仅是停留在教师如何去教的问题上,对学生如何高效的学考虑得不够,可以十分欠缺。
学习了郭思乐教授的全新的理念,使我对教育教学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与理解。
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以激扬生命为宗旨而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在生本教育中,教育教学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上。
以前的课堂,每一节的上课内容不会预先告诉学生,很多的问题都是突发式的,因为老师觉得学生都知道了上课的内容与问题,这节课就没有了新鲜感与吸引力了。
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很难实现。
生本教育其中的理念是全面依靠学生,先学后教。
学生学在老师教之前。
前置性作业是对学生课前先学的一个引导。
如果说课前的阅读是一个输入的过程,回到课堂把故事说出来就是一个输出的过程,学生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不仅把课前阅读到的知识经过思考表达内化成自己的学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辨力,口头表达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带动了听与说的训练,能说会道是为了以后的写做铺垫的。
可以说,充足的先学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
生本课堂里,精彩的是学生,不是老师。
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要合作,要交流,要展示自己搜集回来的资料。
学生站起来表现自己的机会很多。
我们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机会,而老师是要努力做到“不现自我”。
老师上课要做的不是讲解课文,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组织学生交流他们的预学所得。
我们经常外出听课,感觉老师是站到一边,但其实对老师观察课堂,适时点拨,驾驭整个课堂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本课堂主张教师不给儿童过多的干预,而是给他们学习尽可能的自主。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保证他们有独立的活动空间、人格空间和学习空间;同时创设情景,引发学生自我意识的产生,并不断强化。
在生本课堂中,不是“教”觉得“学”,而是“教”引导“学”,为“学”服务。
课堂是学生生长的地方。
在生本课堂上,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可点燃的“火把”。
总而言之,我们的教学,停留在教师“教”上的居多,关注学生“学”的过少。
“生本教育观”的提出,让我对教育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思考。
生本教育心得体会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及课题组成员经过近十年的实验而总结出来的“一切为了儿童,高度重视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教育理论,是新课改背景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
通过读书,我的浅显的认识是,以学生为根本,一切从学生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认知能力来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生本教育,大胆提出了解放老师、解放学生、解放教育的思想,倡导旨在张扬学生天性,依靠学生内部自然发展学生的学习的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让学生寓学于乐,寓学于自然天性的释放,以实现“人的完满发展”。
结合自己以往的教学,我觉得我们非常有必要认真学习郭教授的这种教育理念,适合当前形势下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课堂的主人是学生
学习上要依靠孩子,让孩子畅所欲言,说说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就会收获很多意想不到的观点、和方法,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这就是教少学多的思想啊!
生本教育、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课堂上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主动的探究,主动合作、主动展示,甚至主动评价。
课堂上应该尽量讲得少些,引导孩子发现的尽量多些。
这就是我理解的生本教育。
二、老师的角色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关于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以前的时候在课堂上总是像一个老大妈一样,唠唠叨叨,生怕孩子们听不懂,总是反反复复的讲个不停,自从接触了“生本教育”理念后,我才意识到,我这样的老师太强势,而且我发现在教学中我们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到最后却往往是自己失败。
郭教授指出:
“教育的本质--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儿童发展”。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郭教授对于教师这一角色的重新定位。
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
郭教授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师有超出专业要求多么高的知识水平,而是有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学习的方法的能力,教师的这种对学生学情的驾驭能力,是与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行反思离不开的。
上了一段时间的“生本课”,我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在课堂上该说些什么不该说些什么了,一开始总感觉本节课的知识点应该由学生来生成,自己尽量不敢多说话,但是后来才知道,老师应该学会恰当的去引导孩子、做小结,并不是什么都不说,要把握好一个度,这一点还需要在今后的课堂上继续努力学习。
三、生本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发现生本课上的孩子们都是自信的、快乐的,当学生从自己研究和探索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时候,我感到非常的意外和喜悦。
但是,更多的时候是憋着一股气,每次都在想:
孩子们怎么这么不会合作?
语言表达能力怎么这么欠缺?
每次做总结时怎么总是说不在点子上,还那么啰嗦?
实际上,他们的现状其实很正常,因为在前期,我们并没有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去培养孩子的这些方面的好习惯,现在,我们刚刚开始接触生本教育,作为老师都是新手,很多地方做的都不够,又何况是孩子们呢?
但是,通过看他们的变化,发现他们在学习上冲劲十足,自主意识很强,慢慢的有了合作意识,更多的是学习上的创新意识,我深切的意识到,孩子们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
通过了解生本教育,我知道了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你教的学生取得了让你满意的成绩,这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的另一方面还要看你有没有让你的学生体验过你的教育给他带来的无穷快乐,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你为学生今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
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所说:
“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
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
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
”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学习生本教育理念,将生本教育深入开展下去。
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快乐的成长。
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自己也要学着做一个魅力老师,从而让自己的课堂更加有魅力!
生本教育的一点感受(幸福的味道)
转眼间,我校实行生本教育已经一年多了,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一年多来践行生本教育的一点体会.
首先,我觉得生本教育的课堂模式让孩子们更加自信.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上,孩子们是主角,他们充分的参与课堂,积极地展示自己,这样,孩子们在一次次的锻炼中变得主动、大方,所以,生本教育下的孩子非常自信.
其次,我觉得生本教育让孩子更加能干.生本教育不仅适用于教育,也适用于班级管理.虽然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但他们很想也有能力管理好自己.做为老师,我选择充分的相信他们,把班级的事物尽量细的分给他们去做,让他们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只有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才会爱这个班级体.在分配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人人都想参与其中,可能有时候我们潜意识会觉得成绩好的孩子才能管理好班级体,其实不然。
我们班的马欣悦是个内向的孩子,虽然很聪明,但重来不敢举手发言,上课总是默默的坐在那里,于是这学期我把午餐管理员的职务交给了她,让她每天中午负责叫准备好的小组打饭,开始,她的声音很小,很害羞,于是我不断的鼓励她,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她的声音越来越大了,有一天,我无意中发现,她把打完菜的桶拿到旁边,叫小朋友来倒垃圾,我感到很高兴,她真的越来越自信、能干了。
现在,每天上课我都能看到她高高举起的小手我们班的夏杉杉同学,因为没有上过学前班,所以很不懂纪律,下课总是喜欢疯跑,于是,我让她担任牛奶管理员,负责管理小朋友喝牛奶,有了事做下课他也不疯跑了,还有很多很多.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有的孩子长期做一件事情就产生了懈怠的情绪.想想也觉得很正常,大人长期做一件事都会有厌倦感,更何况几岁的孩童.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为我的班干部建立了评比的机制,在评比中他们都能持之以恒的认真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大部分孩子都参与了班级管理,都得到了锻炼,他们当然变得越来越能干.
再次,我觉得前置性作业的认真完成,让孩子们更加自信.前置性作业对于生本教育的课堂非常重要,是整堂课是否有效的保证.通常我会把前置性作业根据学生的能力层次分成四个部分,1、字词;2、3、根据课文提两个简单的问题;4、根据课文的主题收集一点资料.然后由组长把这四个作业分配给他们小组的成员.其实组长很聪明,他会把字词分配给组内能力差一点的同学,收集作业分配给家里有电脑的同学,回答问题分配给两个能力强一点的同学.这样,既减轻了孩子们的作业负担,有不会因为能力的问题不完成作业,他们还能在第二天的全班交流中顺利展示,达到了分层教育的目的.孩子们都有话可说,都得到了锻炼,因此,他们变得更加自信.
最后,我觉得小组的建设很重要..首先,在小组的设置中,每组我都进行优、中、差的搭配,小组间的势力相当,这样,有利于形成竞争意识.其次,我觉得每组的差生应该经常调换.组长长期面对同一个差生会产生厌烦的情绪,我发现经常调动位置会让组长有新鲜感,会更加耐心的去帮助差生.
学习生本教育体会
为了解决当前面传统教育面临着困惑与瓶颈,探求教育改革方案的可行性,2011年4月,我校学习了生本教育,这次行动我是怀揣谦虚和求学之心的。
其间,除倾听理论报告外,更重要的是走进了生本课堂,现场感受了生本课堂的精彩,引发了强烈震撼和深层教育思考。
一、生本教育试验的可行性分析
传统教育教学致使大部分课堂多数时候死气沉沉、效率低下、知识感触肤浅,教师学生都疲于应对教学与考试,教学方式必须改变;作为大自然的恩惠,人的天性与潜力足以让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它集中表现为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造的高级本能。
发挥本能的方式是自然、高效、和谐发展的,决定了学生自为的无限可能性,学生的学是发挥本能的根本形式。
二、把握真和精
1.别样的课前一分钟:
让学生兴奋不已。
老师上课前,由一位同学登台发表一分钟的演说。
其内容广泛,可以是与本课有关的内容,也可以是校内外新闻事件。
学生多是脱稿,口齿流利,语句流畅。
2.别样的教学流程:
让学生充分展示。
大致流程是:
①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4人小组成员开始小组学习,要说明的是,前一天老师已经布置了此预习题,让学生在书上批注。
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交流,结合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补充,也可以请全班其他同学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补充、质疑。
③表演,4人小组分别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表演,这算是对对全班交流的一个补充。
④交流拓展,讲讲你的故事,说说你的收获。
由此看出生本课堂的教学流程是:
预习(前置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在生本教育老师的课堂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35分钟始终洋溢着学生的欢声笑语,或合作学习,或观点交锋,或表演,或书写,而少有老师的讲话。
在全班交流的时候,发言的学生思维活跃,知识广博,语言流畅,自信大方,积极向上。
在生本学校的数学课中,几乎全班人人发言,他们有时讲述自己的做法,有纠正别人的错误,有时展示自己的手中图形,有时组内相互补充,有时台上台下相互呼应,掌声不断,轻松自如。
生本课堂就是“自主学习、自信汇报、快乐成长”的课堂。
“老师,让我先说”“老师,他说的不正确”“他说的不到位”“应该这样子的”“我还想补充一种做法”……声音此起彼伏,孩子们用充满自信的目光看着老师,用坚定的步伐走上讲台,用大胆的手势展示自己,用流利的语言陈述自己。
特别令人感动的是,学生们常常妙语连珠,名言不断: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课堂实录里,学生情绪高昂,争相发言,课堂的主动权完全在学生手里,学生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3.别样的教学效果:
每个学生都成功。
生本课堂最大特点就是“预习”(前置性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预习能否到位?
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流于形式,课堂教学是否有实效。
这些我都很疑惑。
在广外附校,我一边听课,一边利用课前时间和我身边的几位学生聊天,也检查他们实际的水平。
学生告诉我,他们坚持利用课前预习,查资料,做批注,不懂的地方还可以问自己的家长,家里都配有相关的辅导书籍,当然还有网络。
我还很疑惑:
课堂里只交流讨论而不让学生读书,学生的读书水平怎样?
于是就请身边的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各读了其中的一段,他们读得很流畅,说明他们的朗读能力确实不错。
我联想到我们自己的教学,我们也安排学生预习,但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预习的效果不好呢?
有的甚至连一遍书也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