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册诗经两首教案分享.docx
- 文档编号:29829251
- 上传时间:2023-07-27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7.38KB
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册诗经两首教案分享.docx
《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册诗经两首教案分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册诗经两首教案分享.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册诗经两首教案分享
[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册诗经两首教案分享
[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册诗经两首教案分享
《诗经》两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能力目标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2.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德育目标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教学重点
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点拨讨论法
3.品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读课文,把握文意;品读课文,探究艺术手法。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论语》曰:
“不学诗,无以言。
”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
《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字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今天我们学习冠于三百篇之首的《关雎》。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
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
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
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
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
《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
“《易》基乾坤,《诗》始《关雎》。
《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
’,孔子说: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关雎
关雎鸟关关和唱,夜长长相思不断,
在河心小小洲上。
尽翻身直到天光。
好姑娘苗苗条条,
哥儿想和她成双。
长和短水边荇莱,
采荇人左采右采。
水荇莱长短不齐,好姑娘苗苗条条,
采荇菜左右东西。
弹琴瑟迎她过来。
好姑娘苗苗条条,
追求她直到梦里。
水荇莱长长短短,
采荇人左拣右拣。
追求她成了空想,好姑娘苗苗条条,
睁眼想闭眼也想。
娶她来钟鼓喧喧。
《诗经》的这一突出特点,同样与音乐曲调中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知道,当人们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冲动的时候,“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往往喜欢从流行曲调中挑一支熟悉的,配上词唱唱。
而《诗经》的时代,流行于民间的曲凋一般都比较短小。
唱了一遍,常常感到兴犹未尽,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唱。
如果许多人在一起,便一人唱,众人和,直到唱痛快为止。
每重唱一遍,只变动少数词语,最简单。
最容易传唱,最便于记忆。
当然也就最乐于为人们所采用了。
重章叠咏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
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这种解释比较通行。
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
如《七月》“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就使用了赋的手法。
比就是譬喻。
如《卫风·氓》中用桑树由繁茂到凋落比喻,女主人公的容貌由盛而衰。
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如《周南·桃夭》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使人从桃花展开联想到新嫁娘的美貌。
比兴手法对后世诗歌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蒹葭
芦花一片白苍苍,逆着曲水去找她,
清早露水变成霜。
越走越高道儿难。
心上人儿她在哪,逆着直水去找她,
人儿正在水那方。
像在小小洲上水中间。
逆着直水去找她,绕来绕去道儿长。
一片芦花照眼明,逆着直水去找她,太阳不出露水新。
像在四面不着水中央。
心上人儿她在哪,隔河对岸看得清。
芦花一片白翻翻,逆着曲水去找她,
露水珠儿不曾干。
曲曲弯弯道儿拧。
心上人儿她在哪,逆着直水去找她,
那人正在隔水滩。
好像藏身小岛水中心。
(3)诗人的执著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界浑然为一。
(4)“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3.朦胧美体现在写法和模糊的意象。
作品没有直叙心情,而是采用曲笔。
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
距离产生美感。
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
教师小结:
《蒹葭》诗的丰富美感,我们可以作多重解渎。
正如《人间词话》所说:
“《诗·蒹》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
三、比读全诗,问题探究
教师提问:
《关雎》和《蒹葭》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风格和表现手法相同吗?
明确:
《关雎》一诗重在“叙事”,可以看出主人公爱慕、追求、幻想这样一条线索。
《蒹葭》没有一个明确故事。
只选一个场景。
第二、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
《蒹葭》比《关雎》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突出。
“蒹葭”“水”“伊人”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比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四、课堂小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
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
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
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
让我们于于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五、布置作业
1.《蒹葭》这首诗对后世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上网搜集相关信息,看哪些诗篇化用了《蒹葭》的诗句。
2.背诵这两首诗,并为一篇写一段赏析文字。
《诗经.氓》
主旨:
本篇是弃妇的怨诗词。
篇中自叙了这个女子从恋爱、结婚、受虐到被弃的过程,感情悲愤,态度决绝,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和损害。
特色:
虽属叙事诗,但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以对比手法刻划人物性格。
用了比喻手法。
《氓》
诗经——《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帏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译文
那个人老实忠厚,拿布来换丝(有两说,皆可通。
一是将“布”释为布匹,则“抱布贸丝”意为拿着布来换我的丝;二是将“布”释为古钱币,则“抱布贸丝”意为拿着钱来买我的丝)。
并不是真的来换丝,到我这来是商量婚事的。
送你渡过淇水,直送到顿丘。
不是我故意拖延时间,而是你没有好媒人啊。
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
登上那倒塌的墙,遥望那来的人。
没看见那来的人,眼泪簌簌地掉下来。
终于看到了你,就又说又笑。
你用龟板、蓍草占卦,没有不吉利的预兆。
你用车来接我,我带上财物嫁给你。
桑树还没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新鲜润泽。
唉,斑鸠啊,不要贪吃桑葚!
唉,姑娘呀,不要沉溺于男子的爱情中。
男子沉溺在爱情里,还可以脱身。
姑娘沉溺在爱情里,就无法摆脱了。
桑树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了。
自从我嫁到你家,多年来忍受贫苦的生活。
淇水波涛滚滚,水花打湿了车上的布幔。
女子没有什么差错,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
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
多年来做你的妻子,家里的苦活儿没有不干的。
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
你的心愿满足后,就对我开始施暴。
兄弟不了解我的处境,都讥笑我。
静下来想想,只能自己伤心。
原想同你白头到老,但相伴到老的想法使我怨恨。
淇水再宽总有个岸,低湿的洼地再大也有个边(意思是什么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制,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
少年时一起愉快地玩耍,尽情地说笑。
誓言是真挚诚恳的,没想到你会变心。
你违背誓言,不念旧情,那就算了吧!
本诗选自《诗经·国风·卫风》,是春秋时期卫国(今河南省淇县一带)的民歌。
氓(méng):
民,指诗中女主人公的丈夫。
此处是追述婚前的情况。
蚩蚩(chī):
通“媸媸”,笑嘻嘻的样子。
一说是忠厚的样子。
抱:
拿着。
贸:
买,交易,交换。
此句犹言持钱买丝。
匪:
通“非”,不是。
即:
就,靠近。
这句说,来就我商量婚事。
子:
你,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涉:
渡水。
淇:
卫国的河名,在今河南境内。
顿丘:
卫国的邑名,在淇水边。
本为高堆的通称,后转为地名。
在淇水南。
淇水又曲折流经其西方。
愆(qiān)期:
错过期限,指拖延婚期。
愆,本指过失,过错,这里指延误。
将(qiāng):
愿、请。
无怒:
不要生气。
无通“毋”,不要。
秋以为期:
以秋为期。
期,指约定的婚期。
乘:
登上。
彼:
那。
垝(guǐ)垣(yuán):
倒塌的矮墙。
垝,倒塌。
复关:
为此男子所居之地。
一说,关,车厢。
复关,指返回的车子。
泣涕:
涕,眼泪。
涟涟:
眼泪不断。
载:
又,则。
尔:
你。
卜:
用龟甲卜卦。
筮(shì):
用蓍(shī)草占卦。
体:
卦体、卦象。
咎(jiù)言:
不吉利,不好的话。
犹言卜筮结果,幸无凶辞。
车:
指娶亲的车。
贿:
财物,指嫁妆。
迁:
从女家搬迁往男家。
沃若:
茂盛肥硕的样子。
这句以桑叶肥泽,喻女子正在年轻美貌之时。
一说,喻男子情意浓厚的时候。
于(xū)嗟:
于通“吁”,即吁嗟,感叹词。
鸠:
鸟名。
无食桑葚:
《毛传》:
“鸠,鹘鸠也。
食桑葚过,则醉而伤其性。
”此以鸠鸟不可贪食桑葚,喻女子不可为爱情所迷。
耽(dān):
沉溺。
说:
通“脱”,摆脱。
以上四句是说,男子沉迷于爱情可以解脱,女子迷恋与爱情则无法解脱。
黄:
谓叶黄。
而:
表并列。
陨(yǔn):
堕,落下。
这句以桑叶黄落喻女子年老色衰。
一说,喻男子情意已衰。
徂(cú)尔:
嫁往你家。
徂:
往。
三岁:
泛指多年,不是实数。
食贫:
食物贫乏。
指生活贫困。
汤汤(shāng):
水盛貌,水大的样子。
渐:
溅湿,浸湿。
帷裳:
女子车上的布幔。
爽:
过失,差错。
贰其行:
行为前后不一。
行,行为。
这句连上句说,女子并无过失,是男子自己的行为前后不一致。
罔(wǎng
)极:
反复无常,没有准则。
罔:
无。
极:
准则。
二三其德:
言其行为再三反复,三心二意,德行不专。
二三:
反复变化,作动词。
靡室劳:
没有一样家务不干。
靡:
无,不。
室,指家务。
夙(sù)兴夜寐:
起早睡晚。
夙,早。
兴,起,指起身。
夜寐:
睡得晚。
靡有朝(zhāo):
不止一日,日日如此。
言:
句首语词,无实义。
遂,犹久。
这两句说,我在你家既已久了,你就对我粗暴,虐待我了。
咥(xì)其:
大笑的样子。
此处做讥笑的解释。
静言思之:
静而思之。
言:
语气助词。
躬自悼:
独自悲伤。
躬:
自身。
悼:
悲伤。
及尔偕(xié)老:
与你生活到老。
及:
同
偕:
一同。
老:
指上句“及而偕老”
淇则有岸,隰(xí)则有泮:
淇水有岸,隰地有边,而我的痛苦却无限。
这两句用淇有岸隰有边来反喻自己痛苦多。
隰:
低湿地。
则:
语气助词。
泮:
通“畔”,边。
总角:
古代男女少年时头发的样式,后代称少年。
宴:
安乐,欢乐。
此女子当在未成年时的快乐生活。
晏晏:
欢乐、柔和、可亲的样子。
信誓旦旦:
诚恳的誓言很清楚。
信:
诚恳。
誓:
誓言。
旦旦:
清楚明白。
不思其反:
没有设想到他违反了誓言。
此为当时男子表示自己始终不渝之词。
反是不思:
既然他违反了当初的誓言,我也别老想这事了。
是:
代指“信誓旦旦”
亦已焉哉:
也就算了吧。
已:
终止,罢了。
焉哉:
都是语气词。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xiǎn)狁(yǔn)之故。
不遑(huáng)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yōu)止。
忧心烈烈,载(zài)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pìn)。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gǔ),不遑(huáng)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
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
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mù)业业。
岂敢定居?
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kuí)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féi)。
四牡翼翼,象弭(mǐ)鱼服。
岂不日戒?
玁狁孔棘(jí)!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yù)雪霏(fēi)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注释
薇:
野豌豆苗,可食。
作:
生,指初生。
止:
句末助词。
曰:
句首、句中助词,无实意。
莫:
通“暮”,也读作“暮”。
本文指年末。
靡(mǐ):
室靡家,没有正常的家庭生活。
靡,无。
室,与“家”义同。
不遑(huáng):
不暇。
遑,闲暇。
启居:
跪、坐,指休息、休整。
启,跪、跪坐。
居,安坐、安居。
玁(xiǎn)狁(yǔn):
中国古代民族名。
柔:
“柔”比“作”更进一步生长。
烈烈:
炽烈,形容忧心如焚。
载(zài)饥载渴:
则饥则渴、又饥又渴。
载……载……,即又……又……。
戍(shù):
防守,这里指防守的地点。
聘(pìn):
问,谓问候。
刚:
坚硬。
阳:
十月为阳。
今犹言“十月小阳春”。
靡:
无
盬(gǔ):
止息,了结。
启处:
休整,休息。
孔:
甚,很。
疚:
病,苦痛。
常:
常棣(棠棣),既扶移,植物名。
路:
假作“辂”,大车。
斯何,犹言维何。
君子:
指将帅。
小人:
指士兵。
戎(róng):
车,兵车。
牡(mǔ):
雄马。
业业:
壮大貌。
定居:
犹言安居。
捷:
胜利。
谓接战、交战。
一说,捷,邪出,指改道行军。
此句意谓,一月多次行军。
骙(kuí):
雄强,威武。
这里的骙骙是指马强壮的意思。
腓(féi):
庇护,掩护。
翼翼:
安闲貌。
谓马训练有素。
弭(mǐ):
弓的一种,其两端饰以骨角。
象弭,以象牙装饰弓端的弭。
鱼服,鱼皮制的箭袋。
日戒:
日日警惕戒备。
棘(jí):
急。
孔棘,很紧急。
昔:
指出征时。
依依:
茂盛貌。
一说,依恋貌。
思:
语末助词。
雨:
音同玉,为
下
的意思。
霏(fēi)霏:
雪花纷落的样子。
我行不来:
我回不了家。
来,同“勑”,慰勉。
迟迟:
缓慢。
往:
当初从军。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
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
没有正常家庭生活,为跟玁狁去厮杀。
没有空闲来休息,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
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
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
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
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
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
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什么花儿开得盛?
棠棣花开密层层。
什么车儿高又大?
高大战车将军乘。
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
边地怎敢图安居?
一月要争几回胜!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
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
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
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满心伤感满腔悲。
我的哀痛谁体会!
学习《宿新市徐公店》时,通过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
引导学生自渎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然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的地方,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理解和领会。
在读后充分感受这首诗的情趣,激发学生根据图和诗意展开想象,编一个小故事,进一步加深了对诗的理解。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法学习古诗〗
在学习《宿新市徐公店》时,教师根据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进行板画,加深学生理解,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绘画法有助于理解古诗,绘画时要根据自己对每个词、每句诗的理解来画。
这样为学生运用绘画法奠定了基础。
在自学另一首杨万里诗时,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法学习,为方便学生绘画,教师为学生提供了画板、精灵画笔等绘画软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用笔画,还是用电脑画,用电脑画,还可以选择自己拿手的软件。
教师巡视,加以指导。
用电脑画,学生发现理解错误的地方修改起来更加方便。
在修修改改中,让学生轻松的理解古诗,激发兴趣。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古诗阅读教学·巧妙运用“激励库”创设引发学习兴趣的意境
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是学习古诗的必备条件和关键所在。
学生由于阅历少,不可能自觉将思维触角伸向遥远的古代和诗人同呼吸共命运。
而现代化教学技术可以通过虚拟再现,从而沟通古今。
在教学《宿新市徐公店》这首古诗时,教者先撇开“背景”从“现在”入手,用“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景色”来激发学生直接进入大自然去欣赏景色的高昂情趣,而后巧妙一转,在“激励库”中调出某一季节的景色让学生在欣赏中猜测揣摩,待学生已经完全进入了欣赏自然的姿态,才将大诗人杨万里“引出”。
这样学生已经穿通了时光隧道与杨万里站在了同样欣赏的位置,这时教者审时度势说:
“面对如此美妙的景色,宋代诗人杨万里直抒胸臆写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同学们想学这首古诗吗?
”这样让学生通过真切感受春末初夏图,既对诗人产生了一种敬佩仰慕之情,又增强了渴求学诗的兴趣和欲望。
我的形象教学法.形象勾勒法
形象勾勒法,就是学生在阅读语言材料之后,在头脑中将文字符号勾勒成一系列动静结合的形象,从而完成对语言的感悟与实践。
一般要经过四步:
勾靳形象,染上色彩、呈现状态,使画面动起来,让画面更鲜明、更逼真。
如学习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一诗,可先让学生在头脑中放映;篱笆,小路,树枝,树叶,树花,菜花、蝴蝶等静态形象,然后着染上色彩、呈现状态;稀疏的篱笆,伸向远方幽静的小路,树枝上绿色的枝叶,粉色的花,黄色的蝴蝶,绿色的树叶上抛散的黄花。
第三,让画面动起来:
树花在微风中从枝头上,从菜叶间像仙女一样飘飘然落下,儿童在小路上,于菜花间蹦蹦跳跳地追逐着飞来飞去的黄色蝴蝶。
第四,放几个特写镜头:
黄色蝴蝶扇动着轻盈翅膀,飞入茂密的花丛,鲜明的菜花上带着花粉的花蕊。
这样学生在大脑中就构建起了农村田园色彩鲜明,情态逼真的形象系列,从而达到领悟诗句语言之目的,使学生产生对诗人所描画的农村春夏之交菜花盛开,儿童追捕黄蝶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导学古诗“五步”谈.第四步,画
画,就是学生根据诗的大意,作写意画。
这一步要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让诗的意境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完整的鲜明的图画。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根据自己绘画的技巧,用不同的表现手法绘出诗的意境。
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一诗,在作画时,对“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两句的处理就有不同的意见。
有的说:
“要画蝴蝶,不画蝴蝶怎么说明‘儿童急走追黄蝶’呢?
”有的说:
“不要画蝴蝶,诗中已经说了‘飞入菜花无处寻’。
”有的说:
“‘飞入菜花无处寻’是因为菜花是黄的,蝴蝶也是黄的,分辨不出哪是黄蝶哪是菜花,蝴蝶还是要画的,不过要画在菜花丛中。
”有的说:
“蝴蝶最好被菜花遮住一部分,露出一点翅膀,就更有意思了,也才能表现‘飞入菜花’的‘入’的含义。
”通过绘画,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诗意。
精彩源于生成.生成源于自学活动
学生的课堂自学活动其实就是学生自主吸纳信息并进行加工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相同的信息在不同的个体中加工的中国、方式不一样,建构的结果也自然不同,这就会有多姿多彩的生成状态:
我在教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时,引导学生初读自学,可谓妙趣横生:
师:
小朋友们,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首有趣的故事,想读吗?
(想读)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并猜一猜诗的内容。
师:
小朋友们,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首有趣的故事,想读吗?
(想读)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并猜一猜诗的内容。
师:
谁来说说自己的见解。
生:
我想“宿新市”是一个城市吧,就像我们长沙市一样。
生:
“篱落”是梨子落下来的意思,“篱”字诗人写错了吧。
生:
“一径深”是不是说“一斤深”呢?
“宿新市”是一个城市吧,就像我们长沙市一样。
“篱落”是梨子落下来的意思,“篱”字诗人写错了吧。
“一径深”是不是说“一斤深”呢──学生自学的成果真是妙趣横生,让人忍俊不禁啊!
这里有许多的生成点,使我课前不曾想到的,我便从这里开始重新把握、重新组织自己的教法,抓住这些生成点让学生通过看图、猜读、小组讨论来读懂诗歌。
高一语文下册诗经两首教案介绍到这里了,要写好一篇教案是很不容易的,老师们是很辛苦的,因此同学们要学会自主学习,自觉的同学们可以进入掌握最新动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高一 语文 下册 诗经 教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