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陕LJ13合同段质量通病细则改.docx
- 文档编号:29827466
- 上传时间:2023-07-27
- 格式:DOCX
- 页数:86
- 大小:176.07KB
广陕LJ13合同段质量通病细则改.docx
《广陕LJ13合同段质量通病细则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陕LJ13合同段质量通病细则改.docx(8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陕LJ13合同段质量通病细则改
广陕高速公路LJ13合同段质量通病
治理专项方案
为提高我段工程施工质量,优质高效地完成项目建设任务,按照广陕高速公路业主代表处质量控制要求,结合本合同段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章治理目标、内容及主要工序质量要求
一、治理目标
针对本段各工区质量通病治理,全面提高广陕高速公路LJ13合同段桥梁工程混凝土结构物的耐久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其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1、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有效控制混凝土强度离散性。
2、严把原材料采购自检关,确保进场的钢筋、水泥、中粗砂、碎石、外加剂、钢绞线、锚夹具等自检合格率达到100%。
3、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在模板安装过程中自检达到100%,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工后自检达到100%,工后抽检合格率达到90%以上。
4、混凝土结构物外观质量满足规范要求,并确保产品外观质量满足顾客要求。
5、预应力孔道压浆、结构物连接等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6、严格混凝土结构物养生,寻求优质高效的养生措施。
7、通过对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对治理活动中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针对性管理措施。
8、采用混凝土施工新技术、新设备,特别是要在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几个重要控制环节如:
原材料、混凝土拌合、配合比控制、模板安装、钢筋加工、混凝土振捣、混凝土养生、预应力施工等方面有较大改观。
二、治理范围和主要内容
(一)治理范围
广陕高速公路LJ13合同段工程项目所有桥梁工程。
(二)主要内容
按照《广陕高速公路桥梁工程现场质量检查重点》要求开展治理活动。
三、建立建全组织机构
1、成立广陕高速公路LJ13合同段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冯轶
副组长:
陈刚、廖邦强
成员:
项目副总工、工地试验室主任、工程科长、机材科长。
领导小组下设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项目总工办,具体人员如下:
办公室主任:
总工程师
成员:
工程科科长黄惠勇、材料科科长李清江、工地试验室主任马江、各工区工区长及技术负责人。
领导小组制订广陕高速公路LJ13合同段桥梁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细则,并对各施工工区、工点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并组织对成功经验进行借鉴和推广,经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日常评价,对质量通病治理效果好的施工工区及个人进行表彰。
2、合同段各工区具体负责本工区内的质量通病治理工作。
根据项目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细则及工程特点,明确工作目标和内容,责任落实到人,落实质量管理制度。
四、主要工序质量控制要求
1、工程管理方面
(1)对于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细则和具体措施,要长期坚持,建立长效机制,杜绝一蹴而就。
(2)各工区要根据本合同段桥梁工程实际情况,在质量通病治理活动中,注重预防,主动控制,从源头抓起,注重各个质量点和质量关键过程,重视影响外观质量的细节。
(3)在施工过程中,作好自检工作,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分析原因,总结经验,采取措施,及时整改。
2、高度重视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材料检测要从材料产地,严格取样试验,不合格的材料,禁止采购进场,进场的也要严格清理出场,禁止使用到工程实体。
3、材料堆放场地、拌合场、钢筋加工场、预制场规范建设,作到文明施工。
(1)项目部综合办负责所有场地设立的标牌标准规范,内容包括:
管理机构、操作规程、安全事项等。
材料场地内要竖立清晰的标志标牌,标明规格、产地、合格证、购置日期、使用部位等。
各工区标牌尺寸、颜色要统一。
(2)钢筋加工场应建遮雨棚,钢筋应架空堆放,并加以覆盖,防止钢筋锈蚀。
(3)集中拌合的材料分仓堆放,料仓隔墙高度为2.5米,宽度为60厘米,采用浆砌圬工砌筑;料仓地坪采用C15混凝土硬化15cm厚。
(4)混凝土拌和场、预制场、进出场道路硬化,保证场地整洁。
(5)预制场、混凝土拌和场完善防、排水系统,用电线路由专业电工规范设置,配电箱、安全开关等,做到文明施工、安全用电。
4、钢筋施工质量
(1)钢筋和钢筋骨架加工规范,照图施工,实行工厂化加工,二次运输到现场安装。
(2)结构物钢筋制作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按照施工图加工制作,保证钢筋制作质量。
(3)钢筋骨架采用塔吊或汽车吊安装,并准确到位,同时采取临时架立、临时支撑防止钢筋骨架倾斜和移位。
(4)钢筋的连接,根据采用工艺不同,要满足规范要求,如双面焊、单面焊、搭接绑扎的长度检查,在安装模板前严格检查环节,对不满足要求者,及时加强,直至返工为止。
(4)构件预埋钢筋外露部分采用水泥涮浆措施,防止钢筋锈蚀。
(5)对已经轻微锈蚀的钢筋,采用钢丝刷先除锈后使用;对已经严重锈蚀的钢筋禁止使用。
5、混凝土集料、水泥和拌合用水
(1)集料的各项指标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严格抽样自检,不合格的集料。
(2)不同来源的集料不得混合或储存在同一料堆,也不得交替使用在同类的工程中或混合料中。
(3)细集料应使用颗粒坚硬、强度高、耐风化的天然砂。
(4)强度为C40及以上的混凝土,应采用碎石,同时骨料质地应均匀坚固,粒形和级配良好。
(5)用于结构混凝土中的水泥应采用信誉好、质量优的大型厂家所生产的水泥,应使用罐装水泥。
(6)要保证混凝土拌合用水的清洁,严禁使用含有杂质及油脂等影响混凝土强度的水源。
6、模板制作、安装、拆除
(1)模板使用定型钢模板,每块模板的面积在2.0m2以上,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模板支撑牢固、可靠,模板制作的精度满足设计和现行施工规范的有关要求。
(2)模板安装前,对内表面进行整修,涂刷脱模剂,外露面混凝土模板的脱模剂应采用同一品种,不得使用废机油等油料,且不得污染钢筋及混凝土的施工缝处。
(3)模板板面之间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满足设计和现行施工规范的有关要求,模板安装完毕后,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4)模板在拆除时,拆除得当,按顺序拆除,保证拆模质量,不得损坏混凝土。
模板拆除后,应对其表面进行清理并有序堆放。
7、混凝土的拌合、运输
(1)结构用混凝土必须采用集中拌和,罐车运输。
(2)加强混凝土拌和管理,应专人负责,严格按照配合比拌和,保证计量准确,搅拌均匀,防止离析。
(3)拌合楼上料仓分隔处应有足够的高度,以防止上料仓中的不同集料串料。
8、混凝土的浇筑
(1)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
(2)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3)混凝土按15~30cm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
(4)浇筑混凝土时应采用振动器振实,振捣应符合现行施工规范的有关要求,严禁振捣时触碰钢筋。
(5)浇筑混凝土时应对偏位钢筋进行纠偏,并加以临时固定。
9、混凝土的养生
(1)梁板脱模后,其顶部应覆盖养生,侧立面采用喷水淋浴养生,养生时间以确保规范要求强度为止,适当条件下,采用蒸汽养生加快施工进度。
(2)墩柱脱模后,其立面用养生膜覆盖养生,顶面滴水养生7天以上。
(3)桥梁盖梁脱模后,其顶部应覆盖、侧面采用混凝土养护剂喷洒表面。
(4)桥梁防撞护栏、湿接缝、桥面铺装洒水覆盖养生5天以上。
10、预应力张拉、压浆
(1)预应力筋、锚具和压浆的原材料、浆体的各项技术指标严格自检过程,保证材料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2)波纹管道按照要求,采用合格的定位钢筋固定安装,且安装牢固,接头密合,弯曲圆顺,不漏浆。
(3)浇筑混凝土时严禁振捣器触碰预应力管道。
(4)当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张拉(预应力盖梁要求强度达到100%,预制预应力T梁要求达到90%设计强度),预应力张拉必须按程序,根据设计编号张拉顺序进行,并按要求现场技术人员在旁站监理的配合下现场监督张拉过程,并现场填写张拉记录表,分析张拉结果,如果发现与理论计算偏差,查找原因,采取补救措施。
(5)预应力张拉后应及时压浆,先通水后压浆,压浆工艺应采用真空压浆工艺。
11、其它注意事项
(1)、圆墩柱施工,纵向主筋机械加工接头,严格控制螺纹加工成型检查,不定时抽查螺纹加工质量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坚决对不合格的螺纹进行从新加工,安装钢筋笼要确保按照施工图施工,间距要满足规范要求,定型墩柱钢模板安装前,要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对墩位进行严密放样,保证轴心偏位在规范容许的范围内,才能加固定位。
(2)、盖梁施工,除钢筋及预应力管道、预应力钢绞线按照施工图布置安装外,必须严格验算无支架支撑体系的刚度、稳定性,确保在施工中,支撑体系不出现严重变形影响混凝土结构体外观,并保证施工安全。
(3)、T梁预制,场地预制要整洁,废弃垃圾清理出场地,预制底台要严格检查,发现沉降开裂后必须进行补救,底台涂刷脱模剂要满足施工规范要求,不污染钢筋及混凝土,波纹管的定位是关键,严格按照施工图布置于底台,对号安装定位筋,波纹管接头的质量要严格检查,确保混凝土浇筑后不漏浆堵管。
模板安装细节上,首先要注意梁板横坡度的调节,对号预制,保证梁长、梁板横坡度满足设计要求,对漏浆通病的横隔板及翼缘板部位,采取填塞纸巾或者塑料泡沫,对漏浆严重者在浇筑湿接缝前予以剔除。
(4)、T梁安装,T梁安装前,注重对盖梁顶支座垫石的标高、平面位置的施工测量检查,对不满足规范要求者必须返工处理,支座垫石采用环氧树脂砂浆进行整平,不容许采用普通砂浆调平,橡胶支座必须检查合格后使用,橡胶支座的类型要正确安装。
T梁安装注意编号,对号入坐。
(5)、T梁湿接缝混凝土现浇,钢筋焊接和模板安装是质量控制点,钢筋原则采用双面焊,单面焊必须严格控制焊接长度,焊条必须采用“5”字头,模板安装必须要满足刚度,严密性相当重要,避免混凝土漏浆造成离析,或者涨模发生质量安全事故。
(6)、桥面铺装混凝土,桥面铺装严格控制高程,纵向按照每5m布置控制点,横坡度控制要满足要求,在弯道上要进行加密控制。
根据实际特点采用全半幅或者1/2半幅摊铺施工,分幅施工对施工缝的处理要达到规范要求,一次施工的平整度必须满足要求。
(7)、防撞栏杆等施工,施工测量主要控制好平面线形,钢模板的刚度满足要求,保证混凝土入模后能分层浇筑,充分振捣,保证混凝土外露面气泡数量满足规范要求。
(8)、其他部位,在于桥面排水系统的预留孔洞位置要按照设计施工图正确布置。
第二章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第一节桩基础工程
一、冲击式(或冲抓式)钻机成孔灌注桩
(一)坍孔
1、现象
在成孔过程中或成孔后孔壁坍塌。
2、原因分析
(1)提升、下落冲击锥或掏渣筒时,冲击锥或掏渣筒倾倒,碰撞孔壁。
(2)护筒周围未用粘土填封紧密,或护筒埋置太浅,致使护筒底下孔壁坍塌。
(3)未及时向孔内补充泥浆,孔内泥浆液位低于孔外水位,或孔内出现承压水,降低了泥浆的护壁性能。
(4)泥浆比重偏小,护壁作用不可靠。
(5)在流砂、软塑淤泥质土层或松散砂层中进钻时,进尺太快,或停在一处空转时间太长,转速太快。
(6)用爆破处理孔内障碍物时,造成很大振动。
3、预防措施
(1)提升下落冲击锥或掏渣筒时,轻提慢放,使冲击锥或掏渣筒保持垂直状态。
(2)护筒埋置要有足够深度,周围用粘土填封密实。
(3)钻进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新鲜泥浆,使泥浆液位始终高于孔外水位。
(4)针对地层特征选用具有可靠护壁性能的泥浆,保持孔壁的稳定。
(5)遇流砂、松散土层时,适当加大泥浆比重,不要使进尺过快,空转时间过长。
(6)爆破孔内障碍物时,严格控制炸药用量。
4、治理方法
(1)轻度坍孔:
提高泥浆比重,接高护筒,提高护筒内泥浆液位。
(2)中度坍孔:
探明坍孔位置,用粘土回填到坍孔位置以上1~2m,待孔壁稳定后,再用低速钻进。
(3)严重坍孔:
全孔回填粘土,待填土沉积密实后重新钻孔。
(二)钻孔偏斜
1、现象
成孔后不垂直,偏斜量大于允许数值。
2、原因分析
(1)钻架底座安置不平稳,钻杆导架不垂直,或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陷。
(2)钻锥磨损,补焊不匀或钻头转向装置失灵导致冲程偏向一侧。
(3)在有倾斜度的软硬地层交界处钻孔,钻头受到不均匀阻力。
(4)钻进中遇到坚硬的障碍物,将钻锥挤离钻孔中心轴线。
(5)扩孔较大,钻锥偏离方向。
3、预防措施
(1)安装钻机时,要使底座水平,钻架垂直地面,天轮的轮缘、钢丝绳和护筒的中心三者在同一垂直线上;并要经常检查与校正。
(2)经常检修钻孔设备,及时修复失灵的转向装置。
(3)在有倾斜度的软硬地层交界处钻孔时,要控制进尺,低速钻进。
(4)受损的钻锥补焊时注意应将钻锥的重心与其形心保持在同一垂线上。
4、治理方法
(1)在钻孔明显偏斜处,上下反复扫孔,使孔校直。
(2)钻孔偏斜过大时,全孔回填土,待填土沉积密实后重新钻进。
(三)梅花孔
1、现象
孔的断面形状不规则,呈梅花形。
2、原因分析
(1)冲孔时转向环失灵,冲击锥不能自由转动。
(2)泥浆太稠,阻力太大。
(3)提锥太低,冲击锥来不及转换方向与角度便又被落下,致使钻孔很难改变冲击位置。
3、防治措施
(1)经常检查维修转向吊环,使其保持灵活。
(2)勤掏渣,适当降低泥浆稠度。
(3)保持适当的提锤高度,必要时辅以人工转动;用低冲程时,应隔一段时间改换高一些的冲程,使冲锥有足够的转动时间。
(四)卡锥
1、现象
冲锥成孔时,锥被卡在孔内,不能上下运动。
2、原因分析
(1)冲锥在孔内遇到大的坚硬障碍物。
(2)冲锥严重磨损,孔径成梅花形,提锥时,锥的大径被孔的小径卡住。
(3)石块或工具落入孔内,夹在锥与孔壁之间。
(4)在提锥过程中,突遇坍孔,坍渣卡住钻锥。
3、预防措施
(1)施工前应对地质作详细勘探,冲锥遇到障碍物时不要硬冲,排除障碍物后再冲锥。
(2)及时修补磨损的冲锥,使其保持应有的直径。
(3)防止石块或工具落入孔内。
(4)防止冲钻过程中坍孔。
4、治理方法
(1)冲锥在孔内被探头石或落入孔内的石块卡住时,可悬吊重物冲打卡在孔内的冲锥几下,使锥脱落卡点,落入孔底,然后吊出。
(2)因冲锥严重磨损,孔径成梅花形而卡锥时,可用小钢轨焊成T字形钩,将冲锥一侧拉紧后吊起。
(3)清除坍孔石渣后松动钻锥,将其慢慢拉出。
(五)流砂
1、现象
桩孔内大量冒砂,将孔涌塞。
2、原因分析
(1)孔外水压力比孔内泥浆压力大,孔壁土质松散,使大量流砂涌塞钻孔。
(2)钻孔遇到粉砂层,泥浆比重不够,孔壁未形成泥皮。
3、预防措施
适当加大泥浆比重,并使孔内泥浆液位高于孔外水位0.5m以上。
4、治理方法
流砂严重时,可抛入碎砖、石、粘土,用冲锥冲入流砂层,形成泥浆结块,使之成为坚厚孔壁,阻止流砂涌入。
(六)抱钻
1、现象
在粘性土层钻进时,泥土抱住钻头,难以钻进。
2、原因分析
(1)钻头粘满粘土块,排渣不畅。
(2)钻头合金刀具安装角度不适当,刀具切土过浅。
(3)泥浆比重过大,钻头配重过轻。
3、预防措施
(1)加强排渣。
(2)重新安装刀具角度、形状、排列方向。
(3)降低泥浆比重,加大配重。
4、治理方法
提出钻头,清除抱钻的泥土后再钻孔。
(七)钻孔漏浆
1、现象
在成孔过程中或成孔后,泥浆向孔外漏失。
2、原因分析
(1)遇到透水性很强的土层或有潜流水的土层。
(2)护筒埋设过浅,回填土不密实,或护筒接缝不严密,致使护筒跟脚或接缝处漏浆。
(3)泥浆液位过高使孔壁渗浆。
3、防治措施
(1)在钻孔内倒入粘土慢速转动,加大泥浆比重。
(2)在护筒周围及底部接缝处,用粘土封堵密实。
(3)适当控制孔内泥浆液高度,不要使泥浆压力过大。
(八)桩身夹泥或钢筋笼外形成泥皮
1、现象
通过无损检测或钻芯取样,发现桩身混凝土中有夹泥或桩身钢筋笼外无混凝土形成泥皮。
2、原因分析
(1)泥浆比重过大,灌注桩身混凝土时,泥浆侵入桩身断面,形成夹泥。
(2)混凝土灌注速度太慢,混凝土下泄时,不足以将泥浆全部挤出,造成桩身夹泥或在钢筋笼外形成泥皮。
(3)为处理坍孔或为加大泥浆稠度而直接加入孔内的粘土在钻进中未被分散而形成泥团、泥块,在灌注混凝土时夹入桩身。
(4)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局部坍孔。
3、预防措施
(1)置备比重适当的泥浆护壁。
在需要投入粘土在孔内造浆时,必须用钻锥将粘土打匀打散。
在造浆的粘土内不应混有僵石、硬泥块。
(2)必须保证一定的混凝土灌注强度,即在单位时间内有足够的混凝土连续灌注量,特别是第一斗混凝土必须有足够的数量(一般应使灌注用导管埋入混凝土2~6m),足以将泥浆挤出钢筋笼并使其翻起。
(3)灌注时间不能过长。
混凝土灌注要连续作业,不能间断。
(4)混凝土粗骨料的粒径不能过大(规范规定最大粒径不能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3/4)。
(5)灌注混凝土过程中防止坍孔。
4、处理方法
参见“断桩”处理办法。
(九)吊脚桩
1、现象
成孔后,桩身下部局部没有混凝土或夹有泥土。
2、原因分析
(1)孔底清渣不彻底,留有很厚沉渣。
(2)清孔后泥浆比重过小,孔壁坍塌。
(3)吊放钢筋笼碰撞孔壁,使泥土坍落孔底。
3、防治措施
(1)做好清孔工作,达到要求后立即浇灌混凝土。
(2)清孔后泥浆比重不能过小,应保持泥浆液位始终高于孔外水位0.5m以上。
(3)施工中注意别让钢筋笼碰撞孔壁,使泥土坍落孔底。
二、人工挖孔灌注桩
人工挖孔桩适用于无水或少水且密实的土或岩石地层。
若孔内产生的污染物超过《大气环境质量标准》(UDC551.510.4)(GBH2.1—82)规定、(《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89附录5—3)任何一次检查的三级标准时,不得采用人工挖孔施工。
挖孔桩一般视地质情况及挖孔深度采用有支护或无支护两种。
有支护挖孔桩的孔壁支护,一般采用分段逐节开挖现浇混凝土井圈或喷射混凝土支护,也可用木框架、预制混凝土井圈、钢井圈等作为井壁支护,较简陋的支护形式有竹篱、柳条、荆笆等就地取材的护壁材料、但只能用于土质较好、不易坍塌及挖孔深度较浅的挖孔桩。
(一)坍孔
1、现象
成孔过程中或成孔后,孔壁泥石坍落,威胁施工安全和成孔质量。
此类情况在无支护开挖施工中较为常见。
2、原因分析
(1)地质原因:
挖孔时通过的地层有松散的地质夹层或有地下水浸入,影响地层稳定,造成孔壁坍塌。
(2)成孔过程中周边堆土,使孔壁受过大的侧向压力;或挖孔桩周围有车辆通行或其他机械振动引起局部坍孔。
(3)孔身不规则倾斜或开挖时控制欠佳,超挖、欠挖导致孔壁凹凸不齐,容易造成孔壁土体坍落。
(4)孔口附近排水不畅,受雨水冲刷或浸泡。
(5)成孔时,井壁防护未及时跟上,如未及时浇筑井圈混凝土或安装预制井圈、或未及时在成孔后浇筑桩身混凝土,孔壁暴露时间过长,孔壁土剥蚀坍落。
3、防治措施
(1)在开挖过程中,随时核实原设计提供的勘探资料,并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即确定是否采用井壁防护和采用何种井壁防护方式),若开挖后发现有可能引起大量坍孔,影响施工人员安全和成桩质量,应考虑移动桩位或选择其他基础施工方法。
(2)孔口地坪宜高于周边地面。
做好地表排、截水工程,使孔位不受雨水冲刷的影响。
有地下水渗出或有泉眼涌水,应采取临时集、排水措施。
若有大涌泉和大量地下水渗出,应考虑采用其他桩基形式。
(3)在成孔过程中,每班至少有两次测量复核孔轴位置和孔径,并及时纠偏,防止误差积累、下延。
(4)开挖时及时进行井壁支护,成孔后及时浇筑桩身混凝土。
(5)施工中,井口不堆载弃土和放置机械及其他重物。
(二)成孔偏斜
1、现象
成孔后孔体不垂直,偏差值大于规定的L/100。
2、原因分析
(1)测量不及时,有系统误差积累。
(2)地层倾斜或孔壁土层软硬不一,硬土侧欠挖,软土侧超挖。
3、防治措施
(1)在成孔过程中经常测桩孔垂直度,及时纠偏。
(2)对局部土体松散地段,宜采用护壁支护开挖,确保成孔质量。
(3)偏差过大时,应自上而下重新修整孔壁,将桩中心轴线校直,超挖部分在浇筑混凝土时填实。
(三)孔深不足
1、现象
在浇筑混凝土前复量孔深时发现不足。
2、原因分析
(1)在待浇筑混凝土前,孔壁坍塌,土石积于孔底未清理。
(2)开挖后清孔不彻底。
3、防治措施
(1)浇筑混凝土前保持孔壁的稳定,防止坍塌。
吊放钢筋笼时不得碰撞孔壁。
(2)如采用无支撑无护壁方法开挖的挖孔桩,成桩后为防止孔壁在浇筑混凝土前坍塌,可采用局部或全部喷射混凝土,局部加设临时支撑等方法护壁。
(3)对沉积于孔底的土石,应设法以人工或机械抓取的方法清孔以达到设计要求。
(四)孔底积水
1、现象
积水没有排尽。
2、原因分析
孔壁或孔底有渗水或泉眼。
3、防治措施
(1)孔壁若有渗水,可用堵漏的方法将渗水堵住。
(2)渗水量小,可在孔底挖小坑集水,将积水掏干后立即浇筑混凝土。
(3)渗水量大或有泉眼,则用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方法灌注桩身混凝土。
(五)钢筋笼变形
1、现象
钢筋笼在堆放、运输和吊装过程中,产生不可复原的变形。
2、原因分析
(1)钢筋笼加强箍设置不足,分节长度太长,或吊点位置不当,刚度不够。
(2)钢筋笼在堆放、运输和吊装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技术规程操作,使钢筋笼发生非弹性变形。
3、防治措施
(1)钢筋笼应分节制作,分节吊装,然后在孔口焊接,并在焊接前校正轴线和外形。
(2)应按钢筋笼在制作与吊装就位等各阶段的受力状况,根据技术规程要求设置加强箍,加强箍必须与主筋焊接牢固。
(3)在安装钢筋笼时,宜设置临时吊装扁担,以减少钢筋笼的变形。
(六)钢筋笼位置偏差
1、现象
钢筋笼中心轴线位置的偏差超过了规范允许范围。
2、原因分析
(1)钢筋笼上未设置垫块或垫块不足,不能有效控制钢筋笼与孔壁的间距。
(2)桩孔在开挖时本身有较大的偏差。
(3)钢筋笼安装偏差。
3、防治措施
(1)在钢筋笼主筋上,每隔一定间距应设置一组混凝土垫块,以控制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垫块宜做成不同厚度,以适宜钢筋笼与孔壁的实际间距,钢筋笼与孔壁间距较大,可焊接横向定位短钢筋,以保持钢筋笼轴线位置的正确。
(2)修整桩孔孔壁,确保钢筋笼保护层厚度和浇筑混凝土时钢筋笼轴线的垂直。
(3)钢筋笼应在垂直状态时吊放入孔。
(七)钢筋笼上浮
1、现象
浇筑混凝土时钢筋笼上浮。
2、原因分析
(1)混凝土在进入钢筋笼底部时浇筑速度太快。
(2)钢筋笼未采取固定措施。
3、防治措施
(1)无论是用串筒或混凝土输送泵浇筑混凝土,在浇筑钢筋笼底部混凝土时,均应放慢浇筑速度,减少混凝土面上升的动能作用,以免钢筋笼被顶托而上浮,待钢筋笼下端部被埋入混凝土有一定深度时,方可以正常速度进行浇筑,通常情况下,可防止钢筋笼上浮。
(2)在安装完钢筋笼后,可在孔底和孔壁设置防钢筋笼上浮的临时措施:
如压混凝土块或设置防止上浮的横撑使钢筋笼与孔壁固定。
(八)桩身混凝土质量差
1、现象
桩身内有蜂窝、空洞、桩身夹土,分段级配不均匀。
2、原因分析
(1)浇筑混凝土时没有按规定设置串筒或混凝土输送泵,而是不管桩深长短,以倾倒方式浇筑混凝土,使混凝土分层和振捣均未按要求进行。
(2)浇筑混凝土时,孔壁受到扰动,使孔壁土石坍落到桩身混凝土内,又未及时清除,造成桩身夹土。
(3)混凝土的拌制质量欠佳,致使坍落度不均匀,和易性不好,或有离析现象,使桩身强度出现分段不均匀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LJ13 合同 质量 通病 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