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记录.docx
- 文档编号:29821642
- 上传时间:2023-07-27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4.29KB
团体心理辅导记录.docx
《团体心理辅导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团体心理辅导记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团体心理辅导记录
团体心理辅导记录(-)
辅导地点:
四
(1)班教室辅导时间:
3月18日辅导老师:
王焱平
一、辅导缘由: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教会他们掌握必要的生活知识。
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帮助小学生学会基本的消费管理技能——记账。
二、初步分析:
怎样过生日
在现今小学生中间,有一种乱花钱、消费攀比的现象,归根到底是他们对物质消费的错误认识,形成消费观念上的偏差,影响他们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从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心理的健康发展。
这次活动以小学生中最常见的“过生日”现象为例,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消费问题,帮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三、目的要求:
通过活动,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日消费观念;培养小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消费习惯。
四、课前准备:
了解小学生生日消费的一些情况五、辅导方法:
讨论法六、操作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
“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在过生日的时候,大家总会说’生日快乐’。
那么,怎样过生日才快乐呢?
2•课堂讨论:
怎样过生日才快乐?
(学生自由发言)
3•课堂操作⑴讲故事一。
老师给同学们讲“小华过生日”的故事:
这天是小华的生日,正巧又是双休日。
小华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休息在家,忙着为小华准备丰盛的生日菜肴。
大人们忙得不亦乐乎,可小华却只顾着看电视。
过了一会儿,小华的同学小丽、小芳来了,他们都给小华带来了贵重的生日礼物,以祝贺小华的生日。
(2)讨论交流。
1你认为小华的生日过得快乐吗?
2是不是只有花很多钱过生日,才算是快乐的生日
3快乐的标准是什么?
4你以前的生日过得怎样?
哪一次最有意义、最快乐?
⑶教师小结:
小华的生日确实过得很热闹,有长辈的厚爱,有同学的厚礼。
但是,长辈们为了小华的生日,花去了很多钱和精力;同学们也为小华的生日花了一大笔钱,增加了家长的负担。
其实,过生日最重要的是给生活增添意义,而不在于过生日的形式。
(4)讲故事二。
老师给同学们讲日本动画片中的樱桃小丸子是怎样过生日的:
她会在她的生扫那天送给亲人们一些“生日免费服务券”,比如送给妈妈免费洗碗券,送给爷爷免费捶背券等。
(5)讨论交流。
1你们认为小丸子的生日过得好吗?
2这和你们以前过的生日有什么不同?
3如果你的生日快到了,你打算怎样过?
(6)教师小结:
过生日不一定是收到礼物才快乐,其实,若是我们能在特殊的日子里做一些特殊的、有意义的事,那才更快乐,更值得纪念,比如,像小丸子那样为平日里爱护我们、关心我们的人做一些事情,或者用过生日省下来的钱帮助贫困地区的小伙伴们上学,让自己的生日过得更有意义。
总结和建议: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生日,教师很高兴看到同学们在“怎样过生日”这个问题上作了认真的思考,相信大家一定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生日,能自觉地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让自己的生日过得愉快而有意义。
课外作业:
设计一个有意义的生日
团体心理辅导记录
(二)
辅导地点:
五
(2)班教室辅导时间:
4月13日辅导老师:
王焱平
一、辅导缘由: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教会他们掌握必要的生活知识。
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帮助小学生学会基本的消费管理技能——记账。
二、初步分析:
学做小会计
合理使用和支配自己的零花钱是现代家庭教育辅导孩子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
为基本消费管理技能的记账行为,恰恰能在培养小学生管理自己的零花钱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通过记账,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所用零花钱的变化情况,检查哪些支出是合理的,哪些是可以节约的,避免消费行为中的盲乱和混乱。
同时,记账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技能,掌握这种技能对管理自己的生活是有益的。
本活动试图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记账的手段来合理消费。
三、目的要求:
1•帮助小学生学会基本的消费管理技能——记账。
2•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四、课前准备:
1.提前两周要求学生对这段时间的消费行为进行记录。
2•准备一份一周的收入和消费记录表。
3.准备几份小奖品。
五、辅导方法:
讨论法、评议法。
六、操作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
“同学们,两周前老师要求你们真实地记录半个月中的消费情况,你们完成了吗?
好,今天我们就举行一次汇报会一一’学做小会计’。
”
2.课堂操作。
(1)“合格小会计”评选活动
1每人针对自己的账目表统计:
总收入是多少?
总支出是多少?
余额是多少?
用于学习、娱乐、生活、社交等方面的费用各是多少?
2小组评议:
看一看哪个同学的账目记得最清楚、准确;每组评出一名“合格小会计”,进行全班交流;给“合格小会计”发奖。
3教师小结:
刚才,几个参加交流的小会计账记得很好,很清楚,也很准确。
那么这些钱用得是否合理、恰当呢?
我们再来讨论一下。
(2)“最佳消费者”评选活动。
1根据每人统计出来的数据,小组讨论:
哪些项目的开支是合理的,哪些是可以节省的?
(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参加班级评选活动)
2全班交流:
选出一名最佳消费者,给予奖励。
(3)评一评,他是合格的小会计吗?
1出示一张一周的收入和消费记录表。
2评议:
这账目记得清楚、准确吗?
这个同学哪些开支是合理的?
哪些开支是不合理的?
哪些是可以节省的?
你对这个同学的消费有什么看法?
总结和建议:
通过这节心理辅导课,我们掌握了记账的方法。
你们可以用这种方法管理自己的零花钱,这可以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起监督、帮助、改进的作用。
课外作业:
从现在起对自己的零花钱实行记账管理,要坚持下去。
团体心理辅导记录(三)
辅导地点:
三
(2)班教室辅导时间:
5月15日辅导老师:
王焱平一、辅导缘由:
在进行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调查时,
“学校做清洁时()A•认真做B•老师在就认真,不在就马虎C•边
做边玩D.不做要受罚,只好做”。
85%学生能填A,但也有15%的学生填B、C、D。
、初步分析:
小小行李包
这是关于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自理能力反映出学生管理自己的本领大小,它是生活能力的重要体现。
当前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的一个弊病,就是不注意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
因此,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显得日益迫切。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人格的构建、自信心的增强,而且可以锻炼学生自我判断、自我分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活动就是假设小学生即将参加一次集体活动的情境,让小学
生自己来思考、衡量所携带的行李包的合理性,认识各种财物的相对价值,克服依赖心理。
三、目的要求:
1•通过教师创设情境以达到锻炼小学生自理能力的目的
2.教会小学生衡量各种财物的相对价值的本领。
四、课前准备:
1.排练小品《游泳去》2.准备饮料、矿泉水、食品、药品等。
五、辅导方法:
表演法、讨论法。
六、操作过程
1.导入。
教师:
“同学们,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都要依靠爸爸妈妈,好像离开了爸爸妈妈以后,什么事情也不能完成。
暑假快到了,我们将要举行两日夏令营活动,在那里要过上一夜。
现在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
这两天活动,你应该带些什么物品?
”
2.课堂操作
(1)夏令营前的准备。
1请同学们写出夏令营活动你应带的物品,一般不超过十件,要考虑周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
2分小组讨论。
由每一个人陈达带每一件物品的原因及实际需要。
小组评分:
就
每一件物品,小组中的大多数成员认为合理,则记1分,否则不记分。
有的组员缺带了必需的物品,请大家一起出点子,想想补救的办法。
3教师小结:
从刚才几个同学的交流情况来看,我们有能力来管理自己,只是我们的依赖性很强,这是很不好的。
(2)小品《游泳去》。
提示:
小品里的明明是怎样做的?
你觉得他这样做行吗?
时间:
某星期六下午3点
人物:
晓晴、明明、明明的奶奶
内容:
星期六下午3点,晓晴来敲明明家的门。
明明的奶奶开了门。
明明:
(明明从床上跳下来)对呀!
我差点睡过头了。
奶奶,帮我把毛巾救生圈、拖鞋全拿来。
奶奶:
(把准备好的东西给了明明)游泳时小心点啊!
讨论评议:
你对小品中的明明有什么看法吗?
⑶即兴表演《谁是合格的小主人》。
内容:
明天就要去秋游了,妈妈为你准备了一大堆东西,让你装进行李包。
你将怎样来准备这个行李包呢?
1把准备好的饮料、矿泉水、食品、药品等全部摆放在一起。
2按自然组每组选派一名同学上台表演“准备自己的行李包”。
3请表演的同学陈述自己选物品的原因及实际需要。
4根据四人所选物品的合理性,评选出一名“合格的小主人”。
总结和建议:
同学们,通过这堂心理辅导课,我了解到我们当中有些同学的自理能力较强,有些同学稍微差一点,不过没关系,只是平时缺少锻炼而已。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独立能力也随之会增强。
只要我们平时能有意识地锻炼自己,不要什么事情都依赖别人,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你们会在这方面取得很大进步的。
请你们记住:
学会生活自理是我们走向独立自主的第一步。
课外作业:
如果你将参加一周的夏令营活动,你该做哪些准备?
团体心理辅导记录(四)
辅导地点:
四(3)班教室辅导时间:
6月8日辅导老师:
王焱平
一、辅导缘由:
在进行学生班干的竞选时,“竞选干部时()A、我能行
努力争取B、当干部要多做事C、无所谓D、不愿当E、我不行”。
75%学生能填A,但有25%的学生填B、C、D。
反映出少部分学生在当“领导”方面还有一定的误区。
二、初步分析:
一个好的团体需要一些称职的领导者。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有可能充当领导者的角色。
比如上小学时的小组长、中队长、班长等,工作之后的车间主任、领班、厂长、经理等,几乎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做或大或小的“领导”。
领导者是团
体的核心,决定着一个团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领导者的素质是多方面的,除了必备的才能之外,还有一些不可缺少的品质,比如果断、自信、坚韧、无私、敬业、宽容等,这些都是需要不断培养的。
小学生将来终究要走向社会,从小培养领导者的素质,长大了才能更好地担当各项任务,才能为社会作贡献。
本活动帮助小学生了解领导者的素质,从而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自己的领导才能。
三、目的要求
1•帮助小学生初步了解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和才能。
2•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自己的管理和协调能力。
四、课前准备录像,事先推荐报纸上有关如何当好小干部的文章。
五、辅导方法活动法、讨论法。
六、操作过程
1.导入新课。
⑴观看录像。
你们认为录像中哪一个小于部当得最好?
为什么?
1放录像一:
课间休息时,突然一个学生呕吐了,满地都是脏物,教室里充满了异味,许多同学捂住鼻子往外走。
这时,一个臂上有两条红杠的同学不声不响地拿来了煤灰,倒在脏物上,用脚踩了几下,又拿来了扫帚把脏物扫去,并让周围
同学把不舒服的同学扶到卫生室
2放录像二:
自习课上,同学们都在安静地做作业。
小明有一道题不会做,向坐在旁边的中队长请教。
中队长却说:
“等我做好了再教你。
”一会儿下课铃响了,中队长正要走出教室,小明忙拉住他再次向他请教,中队长不耐烦地说:
“你真
麻烦,快说,我要去玩了!
”随后,马马虎虎地讲解一遍就去玩了。
(2)教师引入主题: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话题是“好领导”(板书:
“好领导”应该是什么样的?
)。
2.课堂操作。
(1)即兴活动:
每队自荐一个临时队长,任务是你们队打算组织一次宣传活动,请队长和你的队员们一起策划,然后告诉大家具体的安排(时间控制在10分钟)。
⑵各小队汇报结果。
⑶讨论交流:
你们认为哪一小队的队长最有“领导”水平?
为什么?
可围绕以下几方面来评论:
1活动前的观察;
2有无宣传活动的意义,有无向大家动员;
3活动的时间、地点是否落实;
4工作分配是否合理;
5在活动中,有无体现队长的带头作用。
⑷教师小结:
这次活动中,有的同学虽然第一次担任小队长,但今天的表现很不错。
通过讨论交流,我们知道作为一个领导者应有才能、自信、无私、宽容、勇敢、坚韧(出示小黑板)。
(5)每个同学都想想看,在自己身上,你已经具备了哪些领导素质?
还有哪些地方
要不断地培养?
⑹用课余时间,把课堂上的即兴活动付诸实践,验证你的领导才干。
总结和建议:
这节课,我们讨论了一个好领导应具有的素质,即必须有才识、自信、无私、宽容、勇敢、坚韧。
领导的才能不是天生的,需要你们去努力培养,长大后才能承担更大的责任。
老师希望你们从小就开始学做一个“称职”的“领导”。
课外作业:
假如你是班长,设计一次班会
团体心理辅导记录(五)
辅导地点:
一(3)班教室辅导时间:
9月8日辅导老师:
王焱平
一、辅导缘由:
通过问卷调查中“爸爸妈妈回家晚了感到不安()A•是
B.不是”,29%的学生在爸爸妈妈回家晚了的时候感到不安,说明这部分学生的
依赖思想的存在。
、初步分析:
依赖心理是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越来越多地摆在家长和教师面前的问题,像
周慧这种情况已经难以适应学校的正常生活和社会交往。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教育。
最大的敌人就是来自父母与长辈的溺爱。
现在,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便是这个家的未来和希望,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不让孩子受一点儿累,吃一点儿亏,把自己当初没有得到的恨不得在孩子身上全补回来。
怕孩子被别人欺负,不让孩子同小朋友交往,上学、放学都有专人接送,他们把孩子完全“囚禁”在自认为很“舒适”的环境里。
这样做的后果有两种,一种孩子像周慧一样胆小、恐惧、焦虑和自卑,另一种则是恃宠、骄横、目中无人和自负,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小奴隶”与“小皇帝”。
这两种孩子在与
别人交往时不自觉地都带上了自身的特点,他们不知道该怎样与小伙伴交往,因而大家不欢迎这样的孩子。
三、辅导方法:
1•应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使家长和孩子共同认识到这种依赖心理的危害性,取得家长的支持。
2•在家庭内改变孩子。
家长要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的习惯。
家长要有耐心,因为孩子刚开始学做事时可能会笨手笨脚,甚至磕磕绊绊;家长要放心让孩子去做,不怕麻烦,在旁边给予必要的指导,并及时给予反馈,有进步时要表扬、鼓励,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从而减少对父母的依赖心理。
3•在学校创设环境改变孩子。
教师要对这样的孩子更多地关心,鼓励其他学生与他们交往,组织各种活动小组让他们参加,对他们的哪怕一点点的进步也要及时鼓励,使之得以巩固。
教师可对他们进行一些交往技巧的指导,如微笑、关心他人等,使他们学会正常的交往。
具体可采用代币法。
团体心理辅导记录(六)
辅导地点:
二(3)班教室辅导时间:
10月9日辅导老师:
王焱平
一、辅导缘由:
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责任心,教会他们换位思考。
引导小学生培养自己勇于担当、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
二、初步分析:
当回“坏孩子”
“坏孩子”这个称谓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排斥和反感的。
许多孩子在被老师和同学贴上这个标签之后,并不能马上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反而会将问题的根源放在这些给他指出问题、贴上“坏孩子”标签的老师和同学身上。
这样一来,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体会当坏孩子的害处与自身上存在的不足是十分必要的。
学会担当、学会负责是现代家庭教育辅导孩子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活动试图
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处理问题、解决问题。
三、目的要求:
1.帮助小学生学会如何换位思考
2•引导小学生培养自己勇于担当、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
四、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准备一件最喜欢的物品
五、辅导方法:
体验法、推理法
六、操作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
“同学们,你们愿意被人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吗?
生答:
“不愿意!
”但是今天老师要同学们做一回坏孩子,希望同学们通过体验活动去寻找他们隐藏起来的心灵轨迹。
”
2.课堂操作。
(1)词意接力
①教师在黑板上分别在两行处写上好事、坏事。
师问:
“好事你会做吗?
坏事你会做吗?
”,生答:
“好事我会做,坏事我不会做。
;
(出示板书:
好事/坏事会做/不会做)
师问:
“好事你喜欢做吗?
坏事你喜欢做吗?
”,生答:
“好事我喜欢做,坏事我不喜欢做”(师出示板书:
好事/坏事会做/不会做喜欢做/不喜欢做)
师问:
“你喜欢做的事情有哪些?
”,生答:
“读书、学习、游戏?
?
(都是相对来说比较符合好孩子的行为)”
师问:
“你不喜欢做的事情有哪些?
”,生答:
“迟到、挑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
(都是相对来说比较坏的事情)”
看来同学的回答都很符合老师的口味。
那么你们是这样做的吗?
师问:
“有哪些同学迟到过三次以上的?
”,生超过半数举手(大多数都有过一些
不好的行为)。
师:
既然同学们在看待“迟到”这件小事上,都觉的错误可以一犯再犯,是不是
老师可以理解为同学们喜欢做这件事情呢?
生摇头。
师:
既然同学们摇头,那
就是说明同学们喜欢做坏事。
师问:
“破坏同学的物品是不是做坏事的行为?
”,生答:
“是的!
”师:
既然同学们都觉的这样的行为是坏事,并且从多次“迟到”的现象上来看,那同学们肯定就是喜欢迟到喽。
回过头来看,前面同学们自己也说过了:
“迟到是一件坏事”。
所以,是否可以理解为同学们喜欢做坏事喽。
生摇头。
2小组评议:
现在同学们应该明确了一个道理:
“凡是小错误重复地犯了许多次,就会使小错误变成一件坏事。
而同学们平时都害怕自己会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所以同学们就这个道理讨论一下是否自己站在坏孩子的角度审视一下自己,
看看自己身上是否也有着这样活着那样的坏习惯?
3教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已经开始关注自己身上的问题了,并且开始学会以第二人称“他”的角度来进行换位思考。
(2)“做一会坏孩子”评选活动。
教师接着前面的内容,在黑板上已经写好的板书(好事/坏事会做/不会做喜欢做/不喜欢做),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不好的行为。
学生举出了一系列坏习惯。
小组讨论:
如果让同学们选择一件坏事做,你会做哪一件?
生:
摇头。
师:
同学们都带来自己最喜欢的物品了吧?
生:
带来了。
师:
那现在就让我们
每个同学,同桌之间相互交换自己带来的物品,然后想办法进行破坏。
生:
不要(有的甚至情绪很激动)
师:
既然同学们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物品都能够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
那么在面
对平时遇到的不良行为时应该熟视无睹还是加以劝告呢?
同学们讨论一下,当你
做了一件坏事后是否想考虑过别人的感受,或者说假如你曾遭过坏孩子的破坏,你的心情是否很开心呢?
总结和建议:
通过这节心理辅导课,使同学们通过换位思考了解到问题产生时发生困惑的原因。
同时也让学生通过一次做“坏孩子”的特殊体验,了解到这些问题孩子的内心需要一个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关怀与引导。
课外作业:
从现在起,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能够冷静下来,分析一下事情的主要原因,通过换位思考的方法替对方做一些考虑,同时能够在设想中体会到坏习惯给自己带来的不良影响,要将这种“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继续坚持下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团体 心理 辅导 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