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docx
- 文档编号:29815437
- 上传时间:2023-07-27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106.74KB
第27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docx
《第27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7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7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第27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考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一、智者的启蒙——智者运动
时间
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
背景
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平民地位的提高;个人主义的成长、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雅典① 民主 政治发展到顶峰时代
性质
是一场反对旧的思想方法和传统的运动
代表
② 普罗泰格拉
思想
“③ 人是万物的尺度 ”
影响
普罗泰格拉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智者运动是西方④ 人文 精神的滥觞
二、苏格拉底
1.背景:
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
苏格拉底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2.主张:
提出“⑤ 美德即知识 ”;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3.影响:
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误区警示 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容易导致极端个人主义的泛滥;苏格拉底倡导“美德即知识”,弥补了其缺陷和不足,是对智者学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不是否定。
三、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
柏拉图(△选修4)
1.思想观点
(1)哲学思想——理念论:
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映。
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⑥ 唯心论 。
(2)政治思想——理想国:
国家应由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三个阶级的人构成;统治者应由所谓的⑦“ 哲学王 ”来担任;奴隶只是一种会说话的工具。
(3)教育贡献——柏拉图学园:
采用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
2.主要评价
(1)是研究思想史、哲学史、政治学、社会学以及自然科学史无法回避的人物。
(2)虽然人们对柏拉图的思想存在争议,但他在世界政治和文化史上的影响,是大家公认的。
四、斯多亚学派
1.时间:
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3世纪初。
2.代表:
芝诺、西塞罗和塞内卡。
3.思想:
理性是与生俱来的;“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尊”;人生而⑧ 平等 。
4.意义:
第一次论证了⑨ 天赋人权 、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教材补遗 东西方人文主义的比较
作为人文主义起点的儒家思想和希腊人文主义,德性是其共有的特征。
儒家思想中的德性在于在日常生活中显现,并且要超越日常生活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希腊人文主义则是对一个单一的个体进行理性的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探究点一 蒙昧中的觉醒——智者的启蒙
和苏格拉底的智慧
◆史料实证
史料1 关于神,我不可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或如何不存在;我也不可能感知他们的型相是什么。
——普罗泰格拉
史料2 (苏格拉底)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3 美德即知识。
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
——苏格拉底
◆史料解释
(1)史料1反映出古希腊思想家怀疑神的存在,体现出人文主义精神。
(2)史料2说明苏格拉底试图纠正智者学派相对主义造成的个人放纵和道德败坏。
(3)史料3表明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善是美德的核心和人的内在灵魂,人们需要通过教育认识自己。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提示 “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使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体现出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
(2)根据史料2指出智者运动的局限性。
提示 忽视道德;相对主义造成极端个人主义的放纵。
(3)根据史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格拉底思想与智者运动的不同点。
提示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重视道德,重理性;智者运动注重感性。
◆史论归纳
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智者学派
苏格拉底
不同点
对道德
的认识
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各种知识是提高人的能力的基础
强调知识的作用,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
民主
政治
主张民主政治,有些激进学者还提出城邦公民应该人人平等
主张有知识、有德识的少数人治国,对民主政体特别是雅典后期的激进民主政治表示强烈反对
历史
地位
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智者运动被视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相同点
都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把研究的领域由神和自然转向了人类社会
探究点二 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和具体表现
◆史料实证
史料1 苏:
但是也许你要说这与我们城邦的制度是不适合的。
因为我们的人既非兼才,亦非多才,既然每个人只能做一件事情。
阿:
是不适合的。
苏: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城邦是唯一这样的地方:
我们将发现鞋匠总是鞋匠,不在做鞋匠以外,还做舵工;农夫总是农夫,不在做农夫以外,还做法官;兵士总是兵士,不在做兵士以外,还做商人,余此类推。
不是吗?
阿:
是的。
苏:
那么我想,假定有人靠他一点小聪明,能够模仿一切,扮什么,像什么,光临我们的城邦,朗诵诗篇,大显身手,我们会向他拜倒致敬,奉他为神圣的,了不起的,大受欢迎的人物,但也会对他说,①我们城邦里没有这种人,法律不准我们有这种人。
我们将在他头上涂以香油,饰以缠羊毛的花冠,礼送他到别的城邦去。
——《理想国》
史料2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讨论普遍的“善”时说:
“最好先讨论普遍的善,看看争论到底在哪里。
尽管这种讨论有点使人为难,因为‘理念’的学说是我们尊敬的人提出来的。
不过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②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
”
◆史料解释
(1)史料1出自柏拉图的《理想国》。
《理想国》假借苏格拉底与他人对话的形式,描绘了柏拉图设想的理想国,也集中体现了柏拉图的思想。
①体现了柏拉图对诗人的排斥。
(2)史料2是亚里士多德的言论,②体现了希腊哲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柏拉图“理想国”的内容。
提示 理想国由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三个阶级构成,三个阶级各具其德,各守其位,使国家处于和谐状态;国家的统治者应该由“哲学王”担任。
(2)史料2中,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我们尊敬的人”指的是谁?
亚里士多德的言论体现了其怎样的思想?
提示 柏拉图。
尊敬但不盲从,追求真理的精神。
(3)综合以上史料,概括两人思想的共同点。
提示 都具有人文主义精神;都追求真理;都主张理性。
◆史论归纳
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1.把探讨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人类社会上来。
2.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和绝对权威。
3.强调人的价值,崇尚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4.重视知识的作用,强调好学深思,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5.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强调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尤其是知识修养。
核心素养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正确理解西方人文精神根植于其经济、政治之中。
记知识结构
背史论术语
(1)人文主义起源于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2)“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主张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充分肯定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3)苏格拉底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这种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是欧洲启蒙思想的源头。
考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2019河北秦皇岛模拟)苏格拉底毕其一生都在反对败坏道德的相对主义,他相信存在着不以每个人的观点为转移的绝对价值,这就是美德。
这表明苏格拉底( )
A.推崇理性的力量
B.否定神的意志权威
C.强调个人主观感受
D.反对智者诡辩行为
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苏格拉底的思想。
依据题干中“败坏道德的相对主义”可知苏格拉底反对的是智者的诡辩行为。
智者学派认为一切制度、法律、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约束力也是相对的,其兴废都应以人为尺度,忽视道德建设,故D项正确。
A、B两项与材料无关,C项与“不以每个人的观点为转移”不符,A、B、C三项均排除。
2.(2019课标Ⅱ)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
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 )
A.神B.自然C.人D.政治
答案 C 本题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
试题以古希腊哲学探讨的主题变化为背景材料,指导学生明辨历史解释中的思想倾向和价值取向,能够客观地对历史现象进行评价和阐释。
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柏拉图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亚里士多德认为,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他们探讨的主题转移到认识人和人类社会上来,故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排除。
一、选择题
1.(2019广东广州质检)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用单一的物质元素来解释世界本原,后来,苏格拉底等思想家则以思想作为解释世界本原的主要因素,并认为物质是占第二位的因素。
这反映出( )
A.自然哲学是西方人文主义的最初体现
B.苏格拉底对世界的认识更加科学合理
C.古希腊哲学研究从自然向社会转变
D.客观真理是古希腊哲学家的共同追求
答案 C 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哲学家们重视宇宙本原的研究,这个阶段的哲学被称为自然哲学。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的研究重点由研究自然转移到了研究人和社会,以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为代表。
故选C项。
2.(2017课标Ⅰ)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
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答案 B 从材料信息可知,希腊神话中诸神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还争权夺利,这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人”的重视,蕴含着朴素的人文思想,说明在古代雅典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故选B项。
古代雅典,宗教信仰意识强烈,故A项错误;当时,理性并不占据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公元前9世纪至前8世纪,雅典民主还没有确立,故D项错误。
3.(2020河南新乡高三联考)古希腊智者学派代表人物高尔吉亚提出:
第一,无物存在;第二,如果有某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它;第三,即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
材料主要说明智者学派( )
A.忽视道德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B.其思想带有浓厚理性色彩
C.以怀疑的态度向传统提出挑战
D.力图纠正自己的理论缺陷
答案 C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智者学派对世界的感知持怀疑态度,而在当时的雅典,神在社会中是不容被怀疑的,智者学派对世界所持的怀疑态度对传统构成了挑战,故选C项。
4.(2019山西晋中联考)古希腊智者高尔吉亚曾称,雄辩者能够说服“议事会”采用他的政策,能够使“顾问委员会”采纳他的财政计划,能够在“审判官法庭”前面成功地非难他的对手。
这说明智者学派重视辩论的目的在于( )
A.传授民主常识B.宣扬人文精神
C.维护公民权利D.追求政治功用
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智者运动。
根据材料可知,智者学派认为雄辩可以使智者学派的政策、财政计划、政治要求等都可以实现,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5.(2020河南新乡高三联考)公元前5世纪中叶,由于社会需要,古希腊出现了“教授智慧”的智者。
但是到了后期,某些智者为达目的,通过不顾事实地玩弄概念,把哲学蜕化为概念游戏、颠倒是非的方术,因而有些人又把智者称为诡辩者。
材料反映出在古希腊( )
A.思想学术走向没落
B.诡辩亦为社会需要
C.智、诡界限逐渐消失
D.个人主义有泛滥迹象
答案 D 由材料“某些智者为达目的,通过不顾事实地玩弄概念,把哲学蜕化为概念游戏、颠倒是非的方术”可知个人主义有泛滥的迹象,故D项正确。
6.(2019山东潍坊模拟)苏格拉底认为如果神不制定正义的法律就很难有什么别的人制定这样的法律。
这反映了苏格拉底( )
A.强调公民应该都是法律的服从者
B.思想主张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C.竭力推崇神的意志高于人的意志
D.主张城邦法律应遵从神的律法
答案 A 由材料信息“如果神不制定正义的法律就很难有什么别的人制定这样的法律”并结合所学可知苏格拉底认为法律是正义的,公正的人首先是遵守法律的人,服从法律是公民的天职、责任和义务,故选A项。
材料没有反映出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带有迷信色彩,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法律的正义性,C、D两项所述与题意不符,排除。
7.(2020山东济南高三诊断)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智者是希腊人的“启蒙者”,是以“智慧、科学、音乐、数学等教人”的教师,对智者哲学中积极部分给予了肯定。
这主要是针对智者学派( )
A.向城邦公民传授参政知识
B.肯定人的价值和否定了神
C.其研究对象由神转变为人
D.鼓励雅典公民要积极参政
答案 B “以‘智慧、科学、音乐、数学等教人’”,所以并不仅仅是传授参政知识,故A项错误;题干强调智者是希腊人的“启蒙者”,通过向人教授“智慧、科学、音乐、数学”等知识,提高希腊人的文化水平,从而使其认识到人的价值,使人从神的权威下走出来,故B项正确;智者学派的研究对象一直都是人和人类社会,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只是向人传授知识,肯定人的价值,并没有体现鼓励雅典公民积极参政,故D项错误。
8.(2020黑龙江哈尔滨高三调研)普罗泰格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
“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
”结果其著作被公焚。
公元前399年,检察官阿尼图斯、悲剧诗人美勒托和修辞学者吕孔控诉苏格拉底不敬城邦认可的神和腐蚀青年,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
对此表述最准确的是( )
A.人文精神并非雅典主流思想
B.城邦精神排斥多神崇拜
C.城邦政治王权和神权相结合
D.神在雅典人心中地位提高
答案 A 本题主要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由“其著作被公焚”“控诉苏格拉底不敬城邦认可的神……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可见雅典神学有很重要的地位,人文精神并非主流思想,故A项正确。
材料无法反映城邦精神排斥多神崇拜,故B项错误;“王权”与雅典民主政治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了雅典神学地位重要,但不能体现出其地位“提高”,故D项错误。
9.(2019山东烟台模拟)当雅典人所议之主题含有正直睿智……会倾听每一个人的见解,因为他们认为所有人都应拥有这一美德;否则,便不会有城邦。
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
A.天赋人权B.美德即知识
C.人是万物的尺度D.城邦利益至上
答案 C 根据材料“会倾听每一个人的见解,因为他们认为所有人都应拥有这一美德”可知,这一论述强调尊重每个人的思想,即每个人的见解都是合理的,其精神实质与“人是万物的尺度”接近,故选C项。
10.(2019江西南昌一模)在雅典城邦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职业教师,他们向人们传授有关辩论、诉讼、演说、修辞的技巧及相应的参政知识,并收取学费。
由此可以推知这是( )
A.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B.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
C.思想文化繁荣的反映
D.公民民主政治的需要
答案 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雅典,公民参与城邦的政治生活,需要提高文化素质和能言善辩能力,于是,出现了一批有偿传授辩论、演说、修辞的技巧和相应参政知识的职业教师。
故选D项。
A、B、C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1.(2019吉林长春质测)古希腊悲剧往往以人与命运的斗争为主题,着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
虽然悲剧中主人公都难逃命运的魔掌而终于毁灭,但悲剧的整体气象不是悲惨,而是“悲壮”。
这表明( )
A.悲剧代表古希腊文学最高水平
B.古希腊人主张服从命运安排
C.古希腊文明是英雄主义的滥觞
D.古希腊悲剧体现了古典人文主义
答案 D 材料侧重于表达古希腊悲剧的内容及精神而不是文学水平的高低,故A项错误;由材料“以人与命运的斗争为主题,着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可知,古希腊悲剧反映的是主人公与现实生活间的斗争,故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由材料“以人与命运的斗争为主题,着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可知,古希腊悲剧着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是古典人文主义的体现,故D项正确。
12.(2019宁夏银川调研一)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判处死刑,虽然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但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
可见,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是( )
A.权力不能干预执法
B.守法是正义行为
C.治国需要法制
D.运用法律维护城邦权益
答案 B 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是“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其强调守法是正义行为,故B项正确。
材料所述内容与权力不能干预执法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苏格拉底强调个人要遵守合法的判决,并非强调治国需要法制,故C项错误;苏格拉底强调个人守法是正义行为,与维护城邦权益无关,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9山西大同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智者……肯定知识有赖于具体的认知者。
在一个人看来是真的,对他来说就是真的;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意见。
所以普罗泰格拉这样教诲人……在知识方面,人以自己为准则。
……智者利用过各种逻辑谬误和诡辩,这使研究正确的思维规律成为必要,从而加速了逻辑的诞生。
——摘编自[美]梯利《西方哲学史》
材料二 一个好争之徒在争论的时候并不在意问题的正确与否,而只是急于说服他的听众。
此刻我和这种人唯一的不同仅仅是——他想使他的听众相信他所说的都是正确的,而我想说服的是我自己。
……我请你们思考的是真理而不是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死前与朋友的谈话)
(1)概括材料一、二中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的哲学贡献,简述这些哲学贡献的意义。
(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对知识的获得有什么共同看法?
对此,在亚里士多德的探索中又有什么继承和发展?
(6分)
答案
(1)贡献:
阐述了人的价值。
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或“人以自己为准则”),苏格拉底发现了“自我”(或主张“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意义:
使人的自我意识觉醒(或“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西方的人文主义由此起源。
(2)共同看法:
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继承与发展:
尊崇理性;创立逻辑学。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孔子)为了振衰起敝,他想走政治改良的道路,主张复兴周礼,举纳贤才,吸收平民参与政权,使社会回到君子与小人各安其分的局面。
这一思想反映在教育上,就以培养能够实现其政治理想的贤才,造就能“弘道”的君子为目标。
……在孔子看来,实现仁道政治的基础和关键是要靠那些具有仁德思想和才干的人才,教育就是培养从政人才,以道治国安邦。
孔子所提倡的“举贤才”“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对当时的世袭制度,具有一定的批判作用。
苏格拉底对当时的暴力统治也深感不满,他的政治理想是社会正义和国家强盛。
……在苏格拉底看来,教育也是政治,教人也是从政,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更多的从政人才。
……他认为人们应当为“有专门知识的人的意见所支配和左右”,应敬畏有专门知识的人更甚于敬畏其他所有人,是非问题上,只能“站在专家一边,即站在能提出真理的权威一边”。
苏格拉底花费了大量时间和心血用于教育,培养懂得怎样统治的专门人才。
苏格拉底的专家治国论又是后来柏拉图的哲学治国论的思想渊源。
——摘编自王金娟《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
(1)根据材料,概括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影响。
(10分)
答案
(1)不同:
孔子主张培养贤才和君子;苏格拉底注重培养政治专家。
原因:
孔子所处的时代面临礼崩乐坏、奴隶制行将解体的危机;苏格拉底处在政客结党营私、民主制面临危机的时代。
(2)影响
孔子:
冲击了世袭制度;为平民从政开拓了道路;对后世学校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苏格拉底:
培养了一批从政人才;为后世治国理论提供了借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27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27 西方 人文精神 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