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新文化运动教案新文化运动教案设计.docx
- 文档编号:29813590
- 上传时间:2023-07-27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4.06KB
人民版新文化运动教案新文化运动教案设计.docx
《人民版新文化运动教案新文化运动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新文化运动教案新文化运动教案设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民版新文化运动教案新文化运动教案设计
【人民版新文化运动教案】新文化运动教案设计
新文化运动教案设计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
(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用李大钊、鲁迅等人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
(2)感受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她的两面旗帜就是“民主”与“科学”,新时代的青年必须增强民主与科学意义。
教学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的矛头对准孔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1898年,一个18岁的中国青年到南京参加科举考试,考场里有个考生聚精会神地念着自己的八股文,每到得意处便大喝一声:
“今科必中!
”这个青年在一旁看得发呆,心想若是此等迂腐之人考中举人得了势,不知会把国家搞成什么样子。
从此之后,他对封建制度深恶痛绝,踏上了寻求真理、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
1915年9月,这位曾投身于辛亥革命的志士在上海创办了一本名为《青年杂志》的月刊,不久改名为《新青年》。
正是这本杂志高举起“科学”与“民主”的大旗,拉开了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的序幕,这场思想启蒙运动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新文化运动。
出示课题。
出示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为什么称为新文化运动呢?
新文化是与旧文化相对而言,是对千百年来的历史沉积而成的封建文化的无情批判。
那么为什么会在20世纪初的中国产生这样一场新文化运动呢?
首先我们来看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学生们回忆一下辛亥革命最大的成果是什么?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师:
中华民国成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以后又是怎样做的呢?
(出示袁世凯登基、祭孔图片)。
这些说明了什么?
什么是孔子之道呢?
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
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李红玲: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一、课前系统
(一)课标要求: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的“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这一单元中的第二部分,它上承“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下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
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刷新了国民的观念,重铸了国魂,形成了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
由于这一时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比较丰富,所以在教学时适当地进行引入,引导学生从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新文化运动的作用及影响。
(三)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在初中时已学过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还很有限,因此对新文化运动这段历史还不能形成理性认识。
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并进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
可以提供大量的图片、文字或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活动基地。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围绕“重铸国魂”这一主题,通过“为什么重铸国魂”、“怎样重铸国魂”、“怎样看待重铸国魂这场运动”三个环节,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2)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3)设计一些问题交给学生讨论,让学生在探究、交流、讨论中形成认识,学会合作学习,并能以此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及概况的学习,使学生体会陈独秀等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胸襟。
(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的内涵和意义的学习与探究,使学生认识民主与科学的传播对于改造中国的积极影响,并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作为中国未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也是个人健全人格,形成正确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体现,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2、难点: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六)教学方法
1、教法:
注重史料教学,力争论从史出;创设情景,巧妙设问、引导和点拨。
2、学法:
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七)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学案
(八)课时安排
1课时
二、课堂系统——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1、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途径收集有关的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并加以分析和研究。
2、学生利用学案进行课前预习。
(二)导入新课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0世纪的时候,西方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而中国的发展状况怎样呢?
请同学们看一段记录片。
(记录片解说词:
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通过武装斗争终于摧毁了满清专制,但照搬西方政治的结果,却是画虎类犬。
虽然名义上建立了共和政体,民主政治却仍与中国无缘。
先进的中国人由此得出了新的结论:
国家贫弱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和封建传统的阻碍,要振兴中华民族,就必须首先刷新国民的观念,将国魂重铸。
)
根据录像内容教师步步设问:
从刚才的录像中同学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辛亥革命有没有使中国走上民主、富强的道路?
当时先进的中国人认为造成国家贫弱的根源是什么?
怎样才能振兴中华民族?
学生一步步回答。
教师:
为了重铸国魂,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那就是——新文化运动。
今天就让我们来重温这段历史,领略先辈们那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胸怀。
按照课标的要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要能够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进而探讨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设计意图
1、以视频的方式来吸引学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培养学生从视频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通过这段录象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的缺陷,初步感知开展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
并利用录象中的最后一句话“刷新国民的观念,将国魂重铸”来点题,引出本课的课题。
(三)知识结构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1)经济方面: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2)政治方面:
①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②帝国主义加紧侵略。
③北洋军阀专制独裁。
(3)思想文化:
①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②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
2、概况:
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主要阵地《新青年》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等
旗帜民主科学
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三、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性质:
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积极影响:
1、打击了封建主义,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形成了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潮流。
2、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3、促进了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局限性:
1、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2、对东、西方文化存在全面否定或全面肯定的偏向。
(四)师生互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设问:
为什么要重铸国魂呢?
是哪些因素促成了这场思想解放运动?
由于学生在课前已经根据学案预习过本课,所以请一名学生来回答,并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去分析。
引导学生根据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以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找出新文化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指出辛亥革命没有在思想文化领域完成反封建的任务,新文化运动则补上了这一课。
2、概况:
要求学生齐声回答,完成下面表格:
兴起标志
主要阵地
代表人物
旗帜
活动基地
设计意图:
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落实基础知识。
层层设问:
当时被称为“官僚养习所”的北大之所以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谁起了重要作用?
为改革北大他提出了怎样的办学方针?
在旧思想、旧文化占统治地位的北大,提出这一方针的实质目的是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实质是允许各种科学思想自由发展,让资产阶级的新思想去占领封建旧思想的阵地。
教师进一步指出新文化运动塑造了新的北大,此后北大的历次爱国活动无不与新文化运动精神的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设计意图:
为后面分析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影响做铺垫。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
怎样重铸国魂呢?
课件展示以下材料: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
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__陈独秀
设问:
“德先生”和“赛先生”及其内涵分别是什么?
你能从材料中看出陈独秀先生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及其为什么吗?
这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对材料一步步进行分析。
教师点拨:
“德先生”是指民主,包括民主制度和民主精神。
“赛先生”是指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
此段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
陈独秀先生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
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它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已经由技术、制度层面深入到思想文化的层面。
设计意图:
(1)培养学生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并进行比较的意识和能力。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课件展示一段文字材料“1917年上海某报刊登‘陈烈女殉夫’之事”和图片“裹脚的小女孩”。
设问:
这两个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现象?
你还能找出类似的实例吗?
学生列举实例。
设计意图:
使学生对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旧道德的危害有直观的感受。
设问: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为反对旧道德提出了什么口号?
同学们能不能从下面这段材料中找出批判封建伦理道德的原因?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
陈独秀指出,以孔子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的觉醒和社会进步。
孔教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因缘。
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
——杜维明《儒学创新的契机》
教师点拨:
封建伦理道德造成中国的危亡;使民主科学不能实现;阻碍了中国人的觉醒和社会进步;是维护封建专制的工具。
设计意图:
1、引导学生从理论上来说明批判旧道德的原因。
2、培养学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课件展示鲁迅先生及《狂人日记》的有关图片和文字材料,并请一位看过《狂人日记》的同学给大家简要介绍其梗概及主题思想。
教师对学生的介绍给予点拨,指出鲁迅先生借狂人之口喊出了“封建礼教吃人。
救救孩子”的呐喊。
用什么来救孩子?
用旧道德行吗?
这样让学生自然得出新文化运动的又一项内容: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设计意图:
即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自然引出新文化运动的一项内容(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并深化了学生对此项内容的理解。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设问:
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革命,还是一场文学革命。
那么为什么还要进行文学革命呢?
请一位同学朗读以下两段材料:
材料一萧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
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李白《忆秦娥》
材料二“这柯(棵)大树很可恶,
他碍着我的路!
”
来!
快把他砍倒了,
把树根亦掘去。
哈哈!
好了!
——胡适《乐观》
教师一步步设问:
读完这两段材料,你有何感觉?
哪一个读起来更顺口,而且更通俗易懂?
两段材料在语言文字方面有哪些区别?
新文化运动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用哪一种语言更容易普及到大众之中?
你能说出新文化运动中进行文学革命的原因吗?
学生一步步回答。
教师点拨:
文学革命的原因是新文化、新思想需要通俗易懂的文字,才能普及到大众之中,而文言文比较难懂。
设计意图:
通过一段文言文和一段白话文的对比,学生能直观地感知到二者的区别,很容易理解开展文学革命的原因。
教师:
文学革命需要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呢?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文学革命是从形式到内容的革命:
1、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2、以新鲜、平易、明了的新文学代替陈腐、雕琢、迂晦的旧文学。
设问:
文学革命起到了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分析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1、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载体。
2、推动人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
3、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和发动做了思想文化方面的准备。
要求学生归纳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思
想
革
命
提倡______与_____
反对____与___
提倡______________
反对_________
文学
革命
提倡_____________
反对_________
根据表格引导学生分析新文化运动是如何重铸国魂的。
教师点拨:
用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去冲击人们头脑中的封建旧思想、旧文化。
设计意图:
1、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2、再一次突出主题:
重铸国魂
3、为下一步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做好铺垫。
教师:
如何看待这场重铸国魂的运动呢?
(引出下一标题)
三、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1、性质:
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设问:
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学生分析、讨论。
教师点拨:
新文化运动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既是一次思想革命,又是一次文化革命,对封建的思想文化给予彻底的冲击,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反封建斗争的继续。
课件展示以下材料:
材料一:
反动军阀污蔑新文化运动是“异端邪说”、“洪水猛兽”,守旧派文人甚至谩骂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是“众叛亲离”,“人头畜鸣”。
材料二:
《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
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设问:
你能从以上材料中看出新文化运动的哪些积极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点拨:
1、打击了封建主义,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形成了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潮流。
2、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设问:
新文化运动还促进了文化的普及与繁荣,你能找出这方面的论据吗?
学生思考、举例。
设问:
新文化运动有哪些局限性?
请同学们通过下面材料进行分析。
课件展示: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李时岳
材料二: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学生分析、回答。
教师点拨:
1、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2、对东、西方文化存在全面否定或全面肯定的偏向。
设问:
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的这种态度是否正确?
应该怎样对待东西方文化?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五)课堂总结
边带领学生共同回忆,边用课件展示:
背景
概况
新文化运动
内容
评价
背景
三提倡
三反对
性质
积极影响
局限性
教师强调:
新文化运动用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刷新了国民的观念,重铸了国魂,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设计意图:
1、巩固、强化知识结构。
2、回应导入,突出主题。
(六)同步检测
1、康有为著《孔子该制考》推崇孔子;陈独秀等则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孔教,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
A.全盘否定儒家思想B.冲破封建阻力,倡导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
C.把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D.扩大自身的影响
2、前期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主要是为了
A.在思想上反对封建主义B.追求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C.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D.支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之所以说鲁迅对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做出了突出贡献,主要是因为他
A.把反封建的内容与白话文形式结合起来
B.主张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C.对封建礼教攻击最猛烈
D.首先提倡白话文
4、在中国近代史上,对封建思想抨击最猛烈的一次是
A.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B.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C.前期的新文化运动D.“问题”与“主义”之争
5、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主要“新”在
A.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七)课后作业:
已印在学案上
(八)课外拓展:
近年来,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激进地“全盘反传统”,造成中国文化的“断裂”,妨碍了“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是中国现代化不能顺利实现的重要原因。
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请同学们用论文的形式简单阐述。
字数在500字左右。
设计意图:
1、引导学生关注史学研究新动态。
2、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要有自己独立而又合理的见解。
三、课后系统——教学后记
1、本课的突出特点是引入了大量的材料,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和探究,最后得出结论,做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但有关新文化运动的史料很多,要适当地、有针对性的引入,要突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切不可面面俱到。
2、本人在准备和讲授这节课的过程中,有一个很深的感受,那就是:
判断一堂好课的标准,不是老师“讲”的好坏,而应该是学生“学”的好坏。
教师的“教”是为了帮助学生完成“学”的任务,而不是让学生的“学”来帮助老师完成“教”的任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民 新文化运动 教案 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