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真题练习试题A卷 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9799899
- 上传时间:2023-07-27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2.74KB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真题练习试题A卷 含答案.docx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真题练习试题A卷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真题练习试题A卷 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真题练习试题A卷含答案
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真题练习试题A卷含答
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
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
_______
考号:
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始建于()。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斯宾塞
D.洛克
2、望远镜的发明推动了近代天文学的发展。
1609年,伽和利暗亲手制造和改进了望远镜,并用来巡视填空。
他的国籍是()。
A.法国
B.英国
C.意大利
D.奥地利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要(2010-2020》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教育公平的关键是()。
A.机会公平
B.过程公平
C.结果公平
D.起点公平
4、微积分学的创立,极大地推动了数学的发展,过去很多初等数学束手无策的问题,运用微积分,往往能迎刃而解。
下列科学家中,与微积分理论创立和发展没有重大关系的是()。
A.牛顿
B.柯西
C.爱因斯坦
D.莱布尼茨
5、清官属于内敛型,醒官则多属于发散型。
清官大不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们可能于世无补,因为他们大不了洁身自好而已。
然而醒官一出手,多会促进社会进步。
因为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看法和施政来说,往往着眼于社会发展规律,落脚于推动社会进步,着力却在于整个社会的福祉,而不是一家一姓的荣华富贵。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与醒官相比,清官便显得庸碌无为
B.醒官虽然不拘小节,但对于社会的意义却是重要的
C.为官不仅要清廉,更要有所作为
D.醒官比清官更难得
6、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哪个国家的?
()
A.意大利
B.法国
C.土耳其
D.俄罗斯
7、在全县校长经验交流会上,某校校长介绍完教学改革的情况后,强调素质教育就是减负和增加课外活动。
该校长的认识()。
A.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
B.体现素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
C.符合提升学校实力的需要
D.符合凝练学校办学特色的需要
8、15岁的小杰在骑自行车上学途中与同学打闹,不慎将同伴小亮的眼睛碰伤,小亮所受的伤害()。
A.应由小亮的监护人承担事故全部责任
B.应由小杰的监护人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C.应由小杰所在学校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D.应由小杰自己独立承担事故赔偿责任
9、某学生家长给余老师送礼,想让余老师给其孩子安排最好的座位,余老师拒绝了。
余老师的做法()。
A.不正确,不利于取得家长信任
B.不正确,不符合家校沟通要求
C.正确,符合严慈相济的要求
D.正确,符合廉洁从教的要求
10、某中学上课时,高年级学生李某到教室外喊赵某,说有事出去一趟,班主任张某默许了,赵某走出教室后被李某殴打,导致左眼失明。
对赵某所受伤害应当承担赔账责任的主体是()。
A.李某
B.张某
D.学校
D.李某和学校
11、但丁说过:
“道德常常能够填补人们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不能同样填补道德的缺陷。
,,对这句话理解无误的是()。
A.在某种意义上.道德比智慧对人更重要
B.一个人可以缺乏智慧。
但是不能缺乏道德
C.智慧的缺陷可以填补。
而道德的缺陷却不能填补
D.道德的缺陷,往往会带来智慧上无可弥补的缺陷
12、我国佛教艺术驰名中外,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莫高窟三大石窟举世皆知。
以下关于三大石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所在省份两两接壤
B.所在省份都有黄河流过
C.均地处黄土高原
D.所处纬度大致相当
13、中学生程某经常违反班规,班主任张某让其缴纳“违纪金”充作班费。
班主任张某的做法()。
A.合法,教师有惩戒学生的权利
B.合法,教师有管理班级的权利
C.不合法,教师没有罚款的权力
D.不合法,学校才有罚款的权力
14、期末考试要到了.数学老师请综合实线活动课的吴老师把课时让给他上数学课.吴老师欣然同意.他们的做法()。
A.合理.体现了教师双方的意愿
B.不合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C.合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
D.不合理.违背了团结协作的要求
15、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A.年龄差异
B.性格差异
C.个体差异
D.民族差异
16、学习成绩一般的晓丽在县舞蹈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
班会上,班主任吴老师表扬了她:
“一花一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
”这表明吴老师关注()。
A.学生的个性发展
B.学生的品行发展
C.学生的知识习得
D.学生的身心健康
17、班主任苏老师发现,承担本班数学教学任务的林老师经常让学生罚站.面対这种惆况,苏老师应该()。
A.严厉批评林老师.责令其立即改正
B.耐心与林老师交流,探讨更好的学生管理办法
C.学习借鉴林老师的做法,提升自己的课堂管理能力
D.尊里林老师的主动权,不干预林老师的这种课堂管理行为
18、甲骨文的发现极大地推动了殷商史的研究,学界将中国近代四位学者合称为“甲骨四堂”。
下列人物中,属于“甲骨四堂”的()。
A.王国维
B.孙治让
C.季羡林
D.陈寅恪
19、中学生随着身心的迅速发展,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渴望自己的行为像成人,不愿意被当孩子看待。
这说明中学生心理发展具有()。
A、平衡性
B、独立性
C、闭锁性
D、动荡性
2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科学发现和成就?
()。
A.血液循环学说
B.电磁感应现象
C.科学原子论
D.细胞学说
2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相关规定,某地拟设立一所新学校,下列不属于该学校设立必备条件的是()。
A.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B.有充足的生源
C.有合格的教师
D.有稳定的经费来源
22、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
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A.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B.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C.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D.对违反校纪校规的未成年人实施体罚,以儆效尤
23、《论语》有言: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这体现在教育中即()。
A.行不言之教
B.因材施教
C.情境陶冶
D.身体力行
24、学校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实际上是侵犯了学生的()。
A.人身权
B.人格尊严权
C.名誉权
D.受教育权
25、其中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最为人熟知。
下列国家中,也建立过“东印度公司”的是()。
A.德国
B.荷兰
C.西班牙
D.葡萄牙
26、下列文学作品中不属于“楚辞”这种诗歌样式的是()。
A.《离骚》
B.《九歌》
C.《天问》
D.《饮酒》
27、中学生邹某上课时玩手机游戏,班主任王老师发现后,当场删除了邹某的游戏账号和他购买的游戏装备,并告诚邹某不要在上课时玩游戏。
课后,王老师将手机返还给了邹某。
王老师的做法()。
A.合法,教师有权批评和管教学生
B.不合法,侵犯了邹某的财产权
C.合法,教师无权没收学生的手机
D.不合法,侵犯了邹某的隐私权
28、“孟母三迁”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故事,它说明了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关于学校优化育人环境,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促进了人的认识的发展
B.促进了人的气质的发展
C.促进了人的精神的发展
D.促进了人的实践的发展
29、当工作遇到挫折时,刘老师总是能够乐观、豁达地面对。
这表明刘老师具备()。
A.健康的职业心理
B.丰富的学识修养
C.较强的教育能力
D.高尚的职业道德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材料分析:
朋友与信
-----粱漱溟
朋友相信到什么程度,关系的深浅便到什么程度。
不做朋友则已,做了朋友,就得彼此负责。
交情到什么程度,就负责到什么程度。
朋友不终,是很大的憾事;如同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夫妇之间处不好是一样的缺憾。
交朋友时,要从彼此心性认识,做到深刻透达的地方才成。
若相信的程度不到,不要关系过密切了。
朋友之道,在中国从来是一听到朋友便说“信”字。
但普通之所谓信,多半是“言而有信”的意思,就是要有信用。
这样讲法固不错;但照我的经验,我觉得与朋友往还,另有很重要的一点;这一点也是信,但讲法却不同,不是信实的意思,而是说朋友与朋友之间要信得及,信得过。
所谓知己的朋友,就是彼此信得及的朋友。
我了解他的为人,了解他的智慧与情感,了解他的心性与脾气。
清楚了这人之后,心里便有把握,知道他到家。
朋友之间,要紧的是相知:
相知者彼此都了解之谓也。
片面的关系电不是朋友,必须是两面的关系,才能发生好的感情。
因为没有好的感情便不能相知。
彼此有感睛,有了解,才是朋友。
既成朋友,则无论在空间上隔多么远、在时间上隔多么久,可是我准知道他不致背离;此方可谓之为信。
问题:
(1)朋友之道中的“信”,作者的看法和普通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2)作者认为,什么样的朋友才“可谓之为信”?
2、班里新转来一位贫困学生,由于遭遇了种种生活的变故而悲观消极,不认真学习,不愿意和同学交往,不信任老师。
苏老师细心地观察这位新同学,主动和他交流,但没能使他有所改变。
一天早上,苏老师发现学校新栽下的小树需要护理,就请这位同学跟他一起去照顾小树。
在劳动过程中,苏老师很自然地从讨论小树的成长入手,和他探讨人生问题,他的眼睛里第一次充满了兴奋的神采。
后来这位新同学慢慢变得积极、活泼起来。
问题: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苏老师的教育行为。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阅读下面的犲料,按照要求写作文。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生活,如果命运将推向任何一种,都别奇怪,别怨天尤人,它并没有剥夺你幸福的权利.在任何一种生活里,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文.
要求: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1000字。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A【解析】夸美纽斯奠定了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2、答案:
C
3、A
4、C
5、D
6、C
7、A
8、B
9、D
10、D
11、A
12、B
13、C
14、B
15、C
16、A
17、B
18、A
19、B
20、A
21、B
22、D
23、A
24、D
25、B
26、D
27、B
28、B
29、A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
(1)对于朋友之道的“信”,作者的看法是朋友之间要相互了解,相互信任;而普通的看法是要言而有信,要讲信用。
(2)作者认为,朋友之间首先要知根知底,包括对对方的智慧与情感、心性与脾气等方面的了解,这是建立“信”之道的前提;其次,朋友之间要共同参与,互相了解相互信任,构建双方之间的和谐关系;然后,朋友之间要坚定,不受时空的阻碍,保持永恒的朋友之“信”。
2、首先,该教师的作法体现了崇高的教师职业理想。
这一理想要求教师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做一名优秀教师。
苏老师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立志帮助这名学生使其有所改变,并为此而努力。
其次,该教师的作法体现了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集中体现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和教书育人的要求。
苏老师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最终帮助该学生变得积极、活泼起来。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素质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真题练习试题A卷 含答案 中学教师 资格考试 练习 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