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红楼梦》选读》贾府概况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9797559
- 上传时间:2023-07-27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6.63KB
高中语文选修《《红楼梦》选读》贾府概况试题.docx
《高中语文选修《《红楼梦》选读》贾府概况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选修《《红楼梦》选读》贾府概况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选修《《红楼梦》选读》贾府概况试题
高中语文选修《《红楼梦》选读》贾府概况试题2019.09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
A.《红楼梦》是曹雪芹在穷愁潦倒中写的一部自叙传性质的小说。
B.《红楼梦》是曹雪芹历经数十年,集腋成裘,辛苦创作而成。
C.从前研究《红楼梦》的人总是拐弯抹角地去看书中塑造的人物。
D.《红楼梦》的好多"技巧"是后来人不曾好好儿发扬光大的。
2,对茅盾在文中的观点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红楼梦》是曹雪芹做的,所谓"石头"与空空道人等名目都是曹雪芹假托的缘起。
B.续作《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人是高鹗,程伟元所说的"鼓担"上得了十数卷,是一种托词。
C.《红楼梦》为政治小说,有民族主义的排满思想;文中的贾宝玉影射康熙朝宰相明珠的儿子纳兰成德。
D.曹雪芹造出"通灵宝玉"和"灵芝草"的神话,是为掩饰他对婚姻不自由的礼教的攻击。
3,对《红楼梦》一书评说有误的一项是:
()
A.长篇小说《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它不但在国内家喻户晓,在世界文坛上也是举世公认的文学名著。
B.《红楼梦》的初名叫《石头记》,它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时,就受到人们的喜爱。
《红楼梦》问世以后,人们争相阅读它,谈论它。
同时,《红楼梦》也受到封建官僚和封建卫道者的推崇,把它作为教育孩子的教材。
除此外,《红楼梦》还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后来被称之为"红学"。
C.《红楼梦》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五光十色的荣国府。
这是一个由少数主子和数百奴仆所组成的贵族大家庭。
这些贵族家庭成员每天想的就是如何享乐。
就在这个贵族家庭中,曹雪芹塑造出贾宝玉、林黛玉具有光彩的男女主人公,以及众多的少女形象。
D.曹雪芹是塑造人物的高手,在《红楼梦》中,共出现四百五十多个人物,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
另外,由于曹雪芹对诗词、金石、书画、医学、建筑、烹调、印染等各门学问都十分精通,所以在描写贵族家庭的饮食起居,园林建筑,家具器皿,服饰摆设,车轿排场,都真实而细腻。
4,①《红楼梦》以前,中国没有自叙传性质的小说,这话,前面已经说过了。
《水浒》,自然也是一部伟大的杰作,但是《水浒》这书,是同一题材下的许多民间故事,经过了一二百年的长时间的发展,然后"形成"了的。
《水浒》,严格说来,不是"个人的著作"。
《红楼梦》是不同的。
它是"个人著作",是作者的生活经验,是一位作家有意地应用了写实主义的作品。
所以从中国小说发达的过程上看来,《红楼梦》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
可惜乾隆初年《红楼梦》"出世"以后,虽然那时的文人惊赏它的新奇,传抄不已,虽然有不少人续作,然而没有一个人依了《红楼梦》的"写实的精神"来描写当时的世态。
所以《红楼梦》本身所开始的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新阶段,不幸也就"及身而终"了。
②其次,《红楼梦》是写"男女私情"的。
《红楼梦》以前,描写男女私情的小说已经很多了,可是大都把男人作为主体,女子作为附属;写女子的窈窕温柔无非衬托出男子的"艳福不浅"罢了。
把女子作为独立的个人来描写,也是《红楼梦》创始的。
贾宝玉和许多"才子佳人小说"里的主人公不同的地方,就在贾宝玉不是什么"风流教主"、"护花使者",而是同受旧礼教压迫的可怜人儿。
《红楼梦》中那些女子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是作者观察得的客观的人物,而不是其他"才子佳人"小说里那些作者想象中的"美人儿"。
这一点,也是曹雪芹所开始的"新阶段",但后来人并没能够继续发展。
③《红楼梦》是没有扭捏做作的。
全书只写些饮食男女之事,并没有惊人的大事,但同类性质的书往往扭捏做作出许多"惊人之笔",希望刺激读者的感情,结果反令人肉麻。
《红楼梦》并不卖弄这样的小巧。
它每回书的结尾处只是平淡地收住,并没留下一个"闷葫芦"引诱读者去看它的下一回书。
但是读者却总要往下看,不能中止。
《红楼梦》每一回书中间也没有整齐的"结构"。
它只是一段一段的饮食男女细事,但是愈琐细愈零碎,我们所得的印象却愈深,就好像置身在琐细杂乱的贾府生活中。
"整齐的结构"自然是好的,不过硬做出来的"整齐的结构"每每使人读后感到不自然,觉得是在"看小说",觉得"不真"。
1.选段中认为《红楼梦》在艺术上的几个创造是什么?
2.《红楼梦》和以前的许多"才子佳人小说"的不同点是什么?
3.作者认为《红楼梦》的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
4.找出对选文的分析有错误的选项()
A.《水浒》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红楼梦》是"个人著作"。
B.《红楼梦》的倡导的"写实的精神"并没有得到当时文人的弘扬。
C.《红楼梦》是写"男女私情"的。
《红楼梦》以前的"才子佳人小说"也是描写男女私情的,所以它们本质上是一样的。
D.《红楼梦》善于描写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写的都是作者观察得到的客观的人物。
E.《红楼梦》每回书的结尾处都要留下一个"闷葫芦"引诱读者去看它的下一回书,因此读者总要往下看,不能中止。
5,
(1)整个说来,《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
"石头"在全书第一章中答复空空道人说:
"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其真。
"这段写实主义的声明由"石头"所做,有点令人哭笑不得,也有点中国式的聪明灵活的辩证法。
(2)写实的作品中,穿插环绕装点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使写实的作品增添了一些幻化的生动、神秘、奇异,使写实的作品也生出想像的翅膀,生出浪漫的彩色,这就比一味写实,除了实还是实的作品更文学了。
(3)一般地说,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或反过来(甲),(乙)。
能不能把二者结合一下呢?
厚重中显出轻灵,执着中显出超脱,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惚惚的朦胧。
这是真小说家的境界,这是人生真味的体验。
(4)荒诞、幻化也是人的精神主体的一种要求,当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主体要求(包括观察、享受的要求)的时候,荒诞性与梦幻性就应运而生了。
荒诞、幻化也是一种美,是一种突破了现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芜杂的美,就像梦的美,痴的美…
(5)荒诞、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
《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强调"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经历过一番梦幻","说来虽近荒唐,细说,颇有趣味"一方面强调不失其真,未敢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
这就给创作主体留下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极大灵活性,留下了极大的艺术创造力纵横驰骋的余地,留下了自己的创作自由,也为读者留下了阅读与欣赏的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
(6)完全地写实,写作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介入,乃至变成了一种舆论,一种"大众传播",一种"站队",就必然会碰到一系列世俗人生中的问题。
涉嫌不敬,涉嫌溢美,涉嫌揭人隐私,涉嫌造舆论,涉嫌提倡异端与犯上作乱……曹雪芹有几个脑袋敢去以身试文字狱!
小说毕竟只是小说,至少首先是小说,虽然不如起诉书或辩护词那样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却因失去了这种针对性而获得了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
写小说要把小说当小说写。
《红楼梦》摆在案头,你就"把玩""把玩"吧,反正是: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
(摘自王蒙《红楼启示录》)
1.第一段中的"写实"在本文中指的是什么?
(答案不超过30个字。
)
2.第三段画了横线的甲、乙两处,依次应填入的语句是()
(1)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巧
(2)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拙
(3)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巧(4)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拙
A.
(1)(3)B.
(1)(4)C.
(2)(3)D.
(2)(4)
3.第四段说,荒诞化、幻化是一种"摆脱了大地芜杂的美",这里的"大地"指什么?
(答案不得超过6个字。
)
4.第五段说:
"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
"请指出这种间离手段的作用。
分条标序号写,每条不得超过15个字。
①
②
5.下面的说法不符合本文意思的是哪几项()
A.《红楼梦》,"一方面强调了不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了不可当真",这体现了曹雪芹的创作思想。
B.作者不同意用小说的创作去反映、干预现实生活。
C.作者认为一味地写实,或者完全地梦幻化,都不是真小说家的境界。
D.作者提醒人们,写实的作品会变成一种介人,一种舆论,容易提倡异端,容易犯上作乱。
E.作者提出,只有穿插装点一些荒诞的幻化的内容,才能把小说与人生间离开来。
6.这段文字选自《红楼启示录》。
从节选文字看,作者从《红楼梦》的创作中受到的启示是什么?
(答案不得超过30个字)
6,雪 墙
魏永贵
99号楼的供暖锅炉在天空第一次飘雪花的时候轰隆启动了。
于是便从早晨四点半到晚上九点半一直发出呼呼啦啦的吼声。
隔一两天还有一辆卡车碾过楼侧的地面,轰隆隆向锅炉房倾倒黑煤,于是粗大的烟囱冒出的黑烟和着呼啦啦的吼声,随着西北风劈头盖脸向99号楼压来。
供暖几天后的一个晚上,99号楼的二十几家屋门被人一一敲响了。
从防盗门中间的猫眼向外看去,这是一个戴着眼镜露着七分微笑三分乞求的人。
他自称是新搬来的101,有事要商量。
人们莫名其妙地打开门,得到的是同一个请求:
在一张状纸上签名。
101起草了一份状子,向法院起诉供热公司这家供暖锅炉房噪音过大,影响居民正常生活,要求赔偿损失并改造锅炉减少噪音。
大家犹豫了,觉得这个已届中年的101是小题大做。
大家都说忍一忍吧,你是初来乍到,习惯就好了。
101耐心地听了人们的劝说并不服气。
101说我测试过这锅炉声,分贝太高,属于噪音,我们已经受到侵害。
我几次打电话到供热公司,他们置之不理态度蛮横,让我到法院告去。
我们当然应该维护合法权益。
面对101的理论,99号楼的主人们在哈欠声中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
"好吧好吧你就作为咱们99号楼的代表告吧告吧。
"
两天后正赶上一场大雪,天寒地冻,99号楼的暖气打摆子一样忽冷忽热起来,随后的一个星期天,暖气片干脆生冷冰凉的。
99号楼有人打电话到供热公司询问究竟,电话那边说去问你们同楼的101吧。
99号楼的居民听懂了供热公司的弦外之音,于是纷纷去敲101的门。
101听罢歉意地笑笑说对不起诸位,但是错的不是我们。
101说供热公司竟然用这种方式报复真是岂有此理,咱们更不能让步,这场官司非打不可。
第二天暖气还是不热,101室的天花板便丁丁冬冬一直响个不停。
101敲开了201的门。
201赔着笑脸说不好意思,屋子太冷只好跺脚取暖,注意点儿就是。
等101走回自己的屋子,天花板上的跺脚声更是一阵紧过一阵。
晚上101匆匆出门了,半夜回来的时候踩在门前的啤酒瓶子上重重地摔了一跤。
天一亮,99号楼的居民看见101抱着一摞纸一瘸一拐地走了。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99号楼的居民们忽然感觉久违的暖气又回来了,而且似乎比先前还热。
锅炉的声音比以前小了一半。
更让99号楼居民吃惊的是,当天晚上从本市电视台"热点透视"栏目里看见了101的形象。
101理直气壮地站在法庭原告席上慷慨陈词,历数供热公司对99号楼居民的噪音污染、对居民合法权益的侵害。
99号楼的居民们在暖暖的屋子里收看电视节目,兴奋难抑,纷纷拿出酒来庆贺。
当夜,家家户户的防盗门又被101一一敲开。
101这次是来分送供热公司的赔偿费,每户50元。
101瘸着腿退出了一个又一个屋门,最后来到了201户。
201的主人红着脸说,兄弟,对不起,实在对不起。
101说,没什么,跺跺脚其实没什么,那几天冷得实在受不了,我也是直跺脚。
201说,我知道是谁在你家门前放啤酒瓶倒臭垃圾,实在是太缺德了。
101说,没什么,都过去了,你就别说了。
几天后刮了一场大风,之后又下了一场大雪。
电视上说这是本市50年来的第一次。
天亮的时候那雪把一号楼道快封住了。
人们很奇怪,要在以往这雪早被101铲走了。
被雪堵在楼道的人们便想起101,只有101有工具。
于是前去敲门。
敲了许久没有动静。
眼尖的在门上看见一张纸条:
我搬家了。
落款的时间已是两天前。
人们都愣了。
面对眼前这堵半人高的雪墙,大家一时束手无策。
(选自《小小说选刊》)
1.对"面对这堵半人高的雪墙,大家一时束手无策"中的"一时"该如何理解?
2.请根据文意概括"101"的形象。
(80字以内)
3."雪墙"作为小说的标题,分明有一种喻义,这喻义是什么?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小说主要讲述了"101"为维护99号楼住户的合法权益而状告供热公司的故事,选材典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
B.小说开头一段的环境描写,主要作用是交待故事的起因。
C.同样是受到了噪声的污染,99号楼的人们,习惯了逆来顺受,"101"却奋起抗争,对比手法的运用,使"101"的形象突出、鲜明。
D.小说中两次出现"101"瘸着腿的细节,让人感到他的孤单、可怜,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E.主人公"101"是生活中许多人的代表,为突出小说的生活真实,不应只给他一个代号,而应给他一个生活化的姓名。
7,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为、、、。
其为其首。
8,“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这句诗出自所唱的。
9,《黛玉葬花》选自《红楼梦》第。
10,《红楼梦》是一部一百二十万言的宏伟巨著,被誉为的长篇小说。
11,红楼梦通行本是一百二十回,一般认为,后四十回的续者是:
A.罗贯中B.吴敬梓C.高鹗D.李伯元
12,《红楼梦》的体裁是:
A.长篇章回白话小说B.长篇文言小说
C.诗体韵文小说D.现实主义小说
13,《黛玉葬花》选自.
A.《聊斋志异》B.《儒林外史》C.《西游记》D.《红楼梦》
14,文学作品中,能多角度、全方位刻画人物的体裁是:
A.散文B.诗歌C.小说D.戏剧
1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A.中国高等教育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但大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泥沙俱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鱼龙混杂)
B.她不属于学院派,自然少受那些清规戒律的约束,其创作往往天马行空,充满神奇瑰丽的想象。
(金科玉律)
C.最近,浙江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额手称庆。
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
(弹冠相庆)
D.NBA季后赛中,由于缺少了主力姚明,火箭队内线空虚,在防守上往往顾此失彼,实力明显削弱。
(捉襟见肘)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教育是打开个人智慧之门的金钥匙,也是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铺路石,更是人类文明传续的不竭动力。
B.草原上,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散落,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
C.千百年来,湘江培育着两岸的乡村和城市,湘江之水不仅流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荡漾在他们的梦境中。
D.树立大国风范,涵养大国心态,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开放、包容和自信,看到中国人民的团结、理性和智慧。
1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通过这次交流,中日两国科学家认为,“地震云”确是一种值得探索的地震预报方法。
B.由于升学考试不占分值,音、体、美、劳等课程在部分学校不受重视,但这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应引起学校的充分重视。
C.这本书具体描写了我国北冰洋考察船是如何根据气候和洋流的状况渡过一个个难关,获得了巨大的科研成果。
D.昨晚,我国女排在复赛中以0:
3输给巴西队,但有谁敢断言,最后获得冠军的将不是中国队而是巴西队呢?
18,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每逢休息的日子,他都不会丢下哥哥和弟弟去观看精彩的演出。
B.中学生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C.对于能不能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减轻学生负担这一问题,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D.一些人根据站不住脚的理由,给他们各种莫须有的罪名,给他们种种痛苦的折磨,甚至被迫退职回乡。
1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他终于看到了那些旧日的同学们都是小学、中学同窗十二年,一起摸爬滚打,感情非比一般。
B.难道我们因为仰慕前人创作的文学作品而终日沉浸在欣赏却不创新的蹉跎中吗?
C.中外文学大师的杰出创造无不以其对传统的广博和深刻的把握为基础的。
D.寓言的写作与阅读似乎都需要一点智慧和雅兴,现代人不乏智慧,但忙碌的心态又使人难得有一点雅兴。
20,判断恰当的一项是( )
A.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学科的基本能力。
B.铁路是社会主义的国民经济大动脉企业。
C.端午节,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节日。
D.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
试题答案
1,C
2,C
3,B
4,1.一是从中国小说发展的过程上看来,《红楼梦》是一个写实主义新阶段的开始。
二是把女子作为独立的个人来描写,也是《红楼梦》创始的。
三是《红楼梦》是以描写琐细杂乱的饮食男女细事来获得了生活的真实。
2.不同点在于:
《红楼梦》中的男主人公是和女子同受旧礼教压迫的可怜人儿,《红楼梦》中那些女子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是作者观察得的客观的人物。
而以前的许多"才子佳人小说"中,男人作为主体,是什么"风流教主"、"护花使者",女子作为附属,是小说里那些作者想象中的"美人儿"。
3.《红楼梦》结构上的特点是宛若天成,出乎自然。
每一回书中间没有整齐的"结构",它只是一段一段的饮食男女细事,但是愈琐细愈零碎,我们所得的印象却愈深。
4.CE
5,1.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
2.C
3.现实生活
4.答:
①给作者留下了创作的自由;②给读者留下了阅读欣赏的自由。
5.BDE
6.写实的小说与写梦幻的小说各有长短,二者应该结合起来。
6,1.要在以往这雪早被"101"铲走了,如今"101"搬走了,99号楼的人们一下子不知该如何做。
但这只是暂时的,他们愣过之后,缓过神来,便会想到雪墙是可以铲走的,需要的只是有人像"101"那样挺身而出,最好是大家齐上阵,去争取人人应该享有的不受侵犯的自由空间。
2."101"是一位戴着眼镜露着七分微笑三分乞求的中年人。
为了维护大家的合法权益,他挺身而出,理直气壮地拿起了法律武器。
他勇敢、坚强、无私、宽容。
3.雪墙是继噪音之后又一影响人们生活的难题,雪墙是可以铲除的,需要的只是有人挺身而出。
以"雪墙"为题就是希望人们能以"101"为榜样为大家的事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从而改变生存环境,改善人与人之间淡漠的关系。
4.DE(D项主要是以暗算他的人的可憎可恶反衬他的顽强不屈和宽宏大量;E项真实地反映了如今邻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不互通姓名的现实。
)
7,《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
8,林黛玉《葬花吟》
9,二十七回和二十八回
10,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式
11,C
12,A
13,D
14,C
15,D【解析:
A泥沙俱下:
泥土和沙子一起随河水流下来,比喻人或事物不论好坏都一齐显现出来;B鱼龙混杂:
鱼和龙混合搀杂在一起。
比喻坏人和好人或凡人与圣人混成一起,好坏难分。
B清规戒律:
清规-佛教为僧尼规定的必须遵守的规则,戒律-教徒必须遵守的生活准则,泛指规章制度,多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
金科玉律:
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多含贬义。
C额手称庆:
把手举到额头上,称说庆幸得很。
形容人们在忧困中获得喜讯时高兴和喜悦的神态;弹冠相庆:
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将要入仕做官。
庆-贺喜,指即将做官而相互庆贺。
多用于贬义。
D顾此失彼:
顾了这个,顾不了那个,形容头绪太多,不能兼顾,与“捉襟见肘”意思颇为相近;捉襟见肘:
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
①形容衣服破烂;②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
16,C培育:
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培育良种;使某种感情得到发展,培育友谊;培养教育。
17,D |A、“地震云……是方法”搭配不当;B、将“这”改为“开设这些课程”;C、句末加“的”。
18,C |A、“丢下哥哥和弟弟”有歧义;B、“切忌”“不要”删掉一个;D、变换了主语。
19,D |A、缺宾语,在“一般”后加“的伙伴”;B、“沉浸”与“蹉跎中”搭配不当;C、将“无不以其”改为“无不是以其”。
20,A |B、“铁路”是“大动脉企业”不妥;C、汉族;D、并非都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红楼梦 高中语文 选修 红楼梦 选读 概况 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