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票房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ocx
- 文档编号:29796229
- 上传时间:2023-07-27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7.87KB
中国电影票房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ocx
《中国电影票房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影票房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电影票房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电影票房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电影又称映画,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艺术,兼容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为的综合体,有具有其独自的艺术特征。
本文就电影在中国票房的现状展开探讨,从电影自身质量、影片当期、演员阵容、以及影片的宣传策划等方面深入挖掘影响我国电影票房的主要因素及合理应对措施。
[关键词]票房现状影响因素有效措施
电影是一种特殊的服务性商品,它的特殊性具体表现为每一部电影通常只被消费一次,而且多数生命周期都非常短暂,每一部电影都是一件崭新的产品但其对于消费者而言,受消费意识形态的制约又同时都是一件经验品。
电影的特殊之处决定了它的自身绩效——票房,由此可见,影响电影绩效的因素与其他商品而言不尽相同。
在市场经济的制约下,分析我国电影票房的现状并为影响我国电影票房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第一章中国电影票房现状的分析
随着各类电影大片、中小制作电影以及准大片的横空出世,我国电影票房有开始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2009年展现了一副欣欣向荣的全景图。
自2003年起,国产电影票房首次超过进口电影票房,打开了国产电影票房的新局面,因此国产电影的产量和票房也如同雨后春笋一般节节上升。
此后的每年中我国电影局都要出版一本关于电影的蓝皮书,诚然,票房排行是其中最重要的核心。
票房的高低几乎完全取决于消费者对于该影片所投入的热情,这便是消费者与电影制作商之间的双向选择。
去年我国电影票房预算超过60亿人民币,首创历史新高,19部影片票房过1亿,其中12部是国产影片,更有3部影片票房超过4亿人民币。
是拜经济危机刺激所赐?
还是大众娱乐需求急剧增加?
还是中国电影走向飞黄腾达?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均GDP及其增长率、人均收入、恩格尔系数、人口密度和影院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因素都会影响电影票房收入。
但无论怎样都说明,2009年是中国电影集体发力的新元年。
下图为2008年度与2009年度票房对比:
月份
2008年度票房
2009年度票房
增幅
1
24000
64000
166.67%
2
36500
36500
0.00%
3
24500
24500
0.00%
4
25800
28000
-1.75%
5
25500
35200
38.04%
6
29100
47000
61.51%
7
50000
66000
32.00%
8
24300
55200
127.16%
9
31000
50000
61.29%
10
37500
53000
41.33%
11
30500
55000
80.33%
12
54000
80000
48.15%
合计
434100
600000
38%以上
通过上图表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精神文化上的消费比例在逐年增长,这也成为近年电影票房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
第二章影响电影票房收入的主要因素
票房原意是指公开出售电影或剧院门票的地方,现特指电影或戏剧的商业销售情况。
票房可以用观众人数或门票收入来计算。
在现今的电影业中,票房已经成为衡量一部电影是否成功的一项重要指标。
关于票房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总结以下几点可寻:
1.影片自身质量的影响因素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去不去花钱看一场电影不在乎电影的来源和专家们一个专业名词接着一个专业术语的炮轰,什么叙事方式,音乐舞美,布置手段都算不上吸引力。
真正的观念在于好看不好看,能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上座率的爆满就是好看,票房成绩必然会火,否则,再特别、再费尽心思制作出来的电影也只能被评为烂片。
那怎样的一部电影才能称为好看的电影呢,首要的关键点就是电影自身的质量的过硬。
一部好看电影的制作之初考虑最多的应该是观众的心理,观众的口味和欣赏角度。
电影只有短短几个小时,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荧幕影像集合了制作团队的所有智慧与汗水,由此可见团队的实力和制作水平决定了电影的水准和票房收入。
团队的素质高低,人员的配合程度,导演和主演的票房号召力大小是电影吸引力主要原因,在电影的开拍前期,剧组人员的责任心,技术含量甚至于体能都是关系到电影拍摄的进度和影片制作精美度,在拍摄的中期,选择拍摄地的选择,制作团队和演员的互相配合非常重要,在电影制作的后期中,更凸显了高技术、高创意的优势。
将每个环节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才能把我好影片的制作和做到票房成功的基础。
1.1剧组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
自身素质主要是指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涉及到事业心和责任感。
剧组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从根本上影响着影片拍摄的进程,剧组内的任何一个曾经为影片付出过努力的员工都是影片所蕴含的表现因素之一,员工为影片所作出的服务优劣完全可以从影片上表现出来。
比如,一些剧务、场务不负责任就会导致镜头穿帮,记错通告时间玩忽职守会耽误影片的正常拍摄进程。
一个人的失误或许不算什么,但是这个失误所带来的连锁反应是难以预料的,同时也并不是这一个人能承受得起的。
所以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是从最基础的点出发,做好每一点才能有面的进展。
1.2实地拍摄与后期制作
中国地大物博,有着无限的自然风光和文物古迹,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正在向全世界展示着她源远流长的优秀历史传统和彰显着她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风俗魅力。
在实地拍摄中这些都给我国导演提供了许许多多的自然资源,但经济飞速的时代背景下再美好的天然景观也难以抵抗后期的完美制作。
一部好的影片,效果的制作与强大的后期剪辑也是其票房高低的根基所在。
中国电影在做好传统胶片电影的同时,正在逐步向数字电影转变。
在影片的技术质量方面,采用SRD数字立体声的影片约占总数的50%,大幅超过以往任何一年。
采用SR模拟立体声的影片约占总数的36%,采用单声道的影片数量继续减少,这表明制片单位对技术的重视和认同有了进一步提高。
广大电影科技人员抓住数字化发展的历史机遇,积极承担与行业发展结合紧密的科技项目研发。
2008年,电影科研所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和国家广电总局下达的《数字电影远程管理系统研究》、《电影数字技术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数字水印技术与数字签名技术在数字电影中的应用研究》和《数字立体电影关键技术研究》等一系列科技项目的研发。
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成立几个年头年下来,国家广电总局调动系统内外力量,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国家数字电影服务监管平台的建立和电影节目资源的整合,初步完成了中国数字电影节目存储制作、传输、放映、节目交易、信息交流、监管等集成服务体系。
2.影片排映档期:
例如2009年贺岁档在目前的内地市场已经形成了规模,中国的贺岁档在全球来说都比较特殊,因为这个市场潜力大,并且档期足够长,从11月底一直可以延伸到翌年的1、2月份,即农历新年过完之后,这其中也得益于中国人过农历新年的风俗习惯。
按西历,1月份就是新年了但是按农历,新年可能要到1月中旬或者2月份,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个贺岁档期就要长达3个月近100天,而且还是横跨两个年头,确实是一年中的最黄金档期。
从11月13日《2012》的全球同步上映开始,内地的贺岁档也就算掀开帷幕了,紧随其后上映了《熊猫大侠》(11月19日)、《花木兰》(赵薇版动画版)(11月27日),之前《花木兰》曾有过12月上映的传闻,不过最终发行方给出了11月27日全国公映的准确时间。
说起来,《花木兰》上映的档期是09~10年贺岁档中最好,何解?
首先就是海外大片《2012》已经放映了半个月,按常理来说应该是票房进入收尾时期;其次是同期没有任何国产大片与《花木兰》竞争,一直到12月9日才会上映《风云2》和《刺陵》。
这就是说,《花木兰》占据了一个几乎是空白的14天档期。
3.投资规模:
产业化背景对电影票房的影响方面,一方面由于国产电影市场化起步晚、底子薄,它的上升空间巨大。
未来几年内,中国的电影票房可能将突破100亿元,而成为继电视剧之后又一个获得市场成功的娱乐产业。
1994年8月1日,国家电影局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通知》,开始把电影推向市场化;另外一方面在2003年《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的出台,又打破了过去只有国家指定的16家电影制片厂才有资格拍电影的行规,任何国有、民营企业都可以投资制作、发行和放映电影,这样,将电影完全市场化。
市场经济针对投资规模影响给电影票房带来的落差,绝对的数据往往会掩盖真实情况。
国产电影真正繁荣了吗?
具体分析,真还很难下这个结论。
每年的电影票房都是由少数几部大片支撑的,2005年票房过千万元的电影只有10部,2006年有13部,2007年有21部,占整个国产电影年产量的几十分之一。
更多的国产电影到目前也仅仅是收回了投资成本或略有盈余,还有部分电影连成本都没有收回来。
而从目前的院线规模看,每周同时上映的电影一般在3部左右,一年约150部左右,大部分电影根本进不到院线,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收回成本,“二八定律”在国产电影票房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市场营销投资对票房的影响再一次证明了电影是短暂性文化商品,只要具备商品的属性就尤其必然的商业经营方式。
这里的市场营销投资是是指制片人对于电影的这种认识:
目前未满足的需要和欲望,估量和确定需求量大小,选择和决定影片的制作能最好地为其服务的目标市场,并决定适当的首映时间、影片质量和后期方案等,以便为目标市场服务。
4.影片宣传策划:
任何事物的出名都离不开炒作的巨大推动能力,新鲜的事物尤其如此。
在电影行业的繁荣和每年不断新增的电影人的背景下,影片的推陈出新率很高,如何使自己的影片不被沉底成为电影票房能否得到保障的主因。
引起人们的注意,激发人们的好奇心理从而达到观众买票的目的。
电影作为一门面对的群众基础很广泛的特殊的艺术,在宣传策划上要针对不同的类型的电影采取不同的宣传手段。
电影的宣传策划系统的完善和宣传机制的健全是与电影成效紧密相连,极力的发挥社会媒体的导向作用,激发观众的猎奇心理,集合目前最前沿,最尖端的元素,做足影片的噱头是吸引时尚人士的关键;做足影片的文化宣传强度影片的特殊意义承载,利用媒体对其内涵和技术的深入剖析,营造出有利的背景能吸引很多心态较为平和的观众。
电影的策划宣传要紧紧抓住观众的心理特点与市场需求,才能使得宣传有成果,增加了影片的上座率,良好的口碑也培养了很多未来的观众。
电影票在售出时是看不见电影的具体内容的,对影片制作的信任和期望是购买的原动力。
4.1影片制作初期面向受众群体的曝光度
在影视界,曝光度意味着身价与当红。
一部影片的形成是默默运作还是大肆炒作都是制片人为该片首映前的筹备,曝光度的高度多数情况下取决于媒体的炒作,对于影片本身的意义仍在于其根本质量。
炒作已经是一个娱乐圈的高频词语了。
虽然作为观众的我们已经久经考验、眼睛雪亮,哪些是炒作基本一眼可以看穿。
但是怎样去炒作还是一门学问。
随着娱乐圈“炒作”范围全面铺开,专业炒作网站日渐增多,由此带动内需,“炒作”型人才十分抢手。
但是很多新手想炒作一把又不得其法。
电影《风声》转战多个地方宣传,单就电影实在没什么话题。
不过,周迅又有新男友的事情让这部电影最后的几站宣传再度吸引了媒体的追逐。
而新片《花木兰》实在没什么话题,于是,大龄女青年赵薇同学的婚姻问题就成了唯一可以做文章的地方。
赵薇嫁了,在新加坡注册,老公为低调富商……话题一个一个铺展开来,媒体还要回问赵薇,一来一往,《花木兰》就跟着高频曝光了。
这种炒作首先需要掌握时机,如果电影刚开始宣传就放出这个话题来后面几站宣传一样乏味。
需要刚开始让媒体问完关于电影的所有问题,在最后几站添柴加火。
同时,这种炒作需要计划周详,不能一个问题抛出来马上就被媒体拍死了。
得预先铺排好一个系列的问题,一次一个,抛出来,才能让你的炒作对象变得受人关注。
4.2以民间传播的形式为电影做宣传更易赢得口碑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久长,拥有56个民族。
中国文化源头并不单一,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更形成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
中国自秦代以还,两千多年来基本上是大一统的帝国,文化上较少关注地域文化特色。
新中国建立后,从政治上强化这种文化的大一统性。
从中国电影发展看,解放前中国大陆的制片中心长期集中于上海一隅,电影题材在地域上也侧重于上海。
后来电影制片厂虽遍布东西南北,却很少自觉地致力于地方文化资源的发掘。
这是中国电影贫乏单调的原因之一。
在艺术上,如果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那么越富于地域文化特色的越能丰富和突现民族风格。
民间的传播形式能够为一部影视作品带来的影响也就可想而知,这样的口碑在受众群体中的传播胜过任何一种媒介。
5.演员配置:
电影的创作以技术制作团队,导演和演员组成最重要的三大部分,演员是影响影片最终质量和品位的关键。
“票房毒药”的产生不是没有根据的,一个电影受追捧的程度是与电影演员个走红程度是成正比的。
默默无闻的小演员与红遍大江南北的巨星的票房号召力是不可比拟的,一方面这是这部电影制作能力,经济实力的证明,另一方面更是电影质量与精彩程度的保证。
没有真正看到电影之前,谁都无法预料到电影真正面目和好看与否。
观众购票是一种对未来的预计,是一种赌博心理——押上“赌注”是种信任和肯定,演员就是电影最强大的,最直接的证明。
这当中有实力派演员的演技保证,有实力的演员总是能将空洞的剧本演绎的活灵活现,成为人们啧啧称赞的焦点,提升电影的品味和档次,加深了电影的内涵和制作技术。
偶像派的演员无疑是粉丝追随的对象,为了追星和对明星的了解,甘愿一场一场的欣赏所喜爱明星的表演,明星在拍摄过程中的花絮绯闻是吸引媒体关注焦点,也为电影打下了良好的宣传基础。
5.1以大牌明星为核心
如果说“安女郎”的说法还没得到广泛认可。
而“谋女郎”的提法早已为人津津乐道。
尤其是第一任“谋女郎”——巩俐已成为张氏电影成功的一个符号。
而离开张艺谋以后的巩俐尽管仍被称为国际巨星,其光环却已打了折扣。
这说明,明星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人,而是一个团队、一个群体中的一员。
我们并不否认明星作为个体的存在,但这里更强调明星的社会存在,明星从来不是孤立的个人,明星是明星机制的产物,是大众传播媒介与受众的合谋建构。
所谓的电影“明星制”,即是指通过策划、包装、宣传明星,利用明星的知名度和演技特色来吸引观众,以促销电影的一整套商业运作机制。
明星制作为“一种制度”是好莱坞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明星制”需要完善的经纪制度、对明星精确的定位包装以及大量的媒体宣传等。
美国学者发现,“观众的好奇乃是创立明星制的动力”。
电影界的明星制实际上是观众建立的,在其整个建立过程中,观众是完完全全的、不容置疑的主宰。
诚然,演员成为明星离不开良好的自身素质、导演的提携、其他明星的扶助,还有众多的绯闻提升了他的人气,但这些都只是明星机制的要素,更重要的却是机制本身。
我们要把明星机制看作一个系统,而不能当作是一个个平面化的、无深度的、浅层的游戏。
5.2明星组合效应
从软件资源上看,目前在票房上有号召力的演员并不多,港、台地区和内地演员加在一起不过几十人,仅靠这样的演员阵容很难给更多的电影票房上好充足的保险。
从另一方面讲,当人们寄希望这些演员去创造票房的时候,他们的片酬也会越来越高。
由于中国还没有实行好莱坞式的票房分账制度,就很容易出现演员过高的片酬导致电影成本无限增高的现象。
目前韩国电影已经出现此类问题,由于演员片酬过高,导致成本增加,对票房的要求也高,韩国电影已经出现了投资拍电影亏损的现象。
李连杰在拍《投名状》时片酬已经过亿,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
6.观众定位:
以院线的角度来看是希望有更多投资规模中等的电影来填补放映档期,但恰恰此类电影数量很少。
除去暑期、贺岁和春节档期外,其他时间的电影票房并不算好,很多大投入的电影都把档期安排在这三个时段,对开发其他时段都没有信心。
针对青年电影应多数选择在寒暑假播放,这样受众群体会根据自己时间的便利来选择影片。
经济发达地区电影市场非常好,去年新增的院线和银幕多集中在中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西部地区电影市场则不太好,东部个别电影院的年票房收入就是西部某省全年票房的收入,这种落差说明中国电影市场发展极度不平衡。
而东部发达地区的电影票房最好的,也只是集中在广州、深圳、上海、北京、南京、武汉等几个大城市,东部中等城市在院线建设方面还没有达到普遍现代化,很多院线都亟待改造。
2007年票房过千万元的影院有35家,2008年是59家,2009年是78家。
票房在100万元以上的电影院2006年是312家,2007年是372家。
这些只占1527家影院一少部分。
这372家影院大都在90年代之后进行过翻修、重建,但是老影院在新形势下继续发挥优势已经很困难了。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华人导演的回归,使得中国电影更是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势头。
特别是由国际著名华裔导演吴宇森先生所执导的全球巨片《赤壁》,刚上映就取得了突破性的票房收入。
首周“破亿”——这是中国电影有史以来,里程碑式的骄傲!
吴宇森导演“暴力美学”风格的定位,确立了华裔电影人在世界电影风格塑造和创新的巅峰地位!
还有诸如国际著名华裔导演李安的“人性”化风格电影和国际著名华裔导演唐季礼将世界文化娴熟的融为一体的国际化电影风格,特别是当年由华裔国际巨星——李小龙开创的功夫电影,为华裔电影人在世界电影的发展史册上写下了浓妆重彩的一笔!
7.电影的品牌价值:
一部影片能不能经受住市场的检验和观众犀利的点评,能不能长久的屹立在电影市场中,不仅是一次的票房突破,而且要在影坛上有属于自己的位置是电影自身品牌价值决定的。
当电影的新鲜感、大场面的追求和名人效应渐渐化为平淡,实力不相上下之时,电影的品牌价值就是划分优质电影和烂片的分割线。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社会意识和艺术表现的形式,在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今天,电影又成为一种商业化的娱乐行为,为市场和文化发展都作出了很大贡献,品牌影响力的巨大作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电影的商业化与其本身的艺术本质是互相调和的,制作与品牌的关系是在矛盾的基础上共生的,电影的品牌路线更是艺术与经济的和谐统一,是电影的实力与深远影响的证明。
电影后续的产品是否能继续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电影的价值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与再次产生巨大的票房号召力甚至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是品牌价值成功与否的体现。
所以在现代的电影业中,影响着票房的购买不仅仅是产品的问题,更是目标和品牌价值分量的原因。
7.1一次性商品的制作观念
出于对国内电影产业的保护,目前在引进外国电影方面还有一定限制,这种政策上的保护让国产电影很快复苏,但是尚不足以说明国产电影繁荣了,它在市场化方面还处于完善阶段。
对于投资方来说,还没有形成群雄逐鹿的局面,当前比较有实力的中影集团、民营的华谊兄弟和老牌的上海电影制片厂等,大多数有能力拍摄电影的公司、制片厂每年的电影产量和影响都不大,产值也不高。
33.27亿元这个数字,如果换算成一个企业的年产值,都不会排进前国内500强,但它却是整个中国的电影行业的票房总收入。
这无论如何也不能证明中国电影繁荣了,甚至可以说:
国产电影还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因为中国电影真正市场化才不过仅仅5年的时间。
越伟大的电影,票房对它的盈利的贡献率越小。
正常的一部优秀的好菜坞大片票房占27%一42%之间,真的利润绝不来自干这个,来自于衍生产品的授权,而且是长期的收益。
对干中小成本电影来说,电影后续产品的缺乏就会影响特别大。
7.2制作人对品牌价值的认知度
百花初放的季节,也是百家始鸣的年代。
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富于实践理性,而弱于抽象思辨。
中国传统的诗论、文论、画论总是与创作实践紧密结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既是中国电影创作的黄金时代,更是中国电影理论最活跃、成果最丰硕的时代。
在这个短暂年代,中国影坛先后展开过电影与戏剧离婚、电影的文学性、电影语言现代化、电影观念、电影创新、电影民族化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学术性论争。
这些讨论有别于以往的鲜明特点,不再环绕着政治轴心旋转,而关注电影本体。
现代化多厅电影院的缺乏向被认为是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的短板之一,电影院缺乏推动了中国电影的高票价。
高票价则阻碍了更多的观众进人影院。
7.3整体品牌价值观
在银幕的空间和时间里,塑造运动的、音画结合的、逼真的具体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代艺术。
电影能准确地“还原”现实世界,给人以逼真感、亲近感,宛如身临其境。
电影的这种特性,可以满足人们更广阔、更真实地感受生活的愿望。
人们常说一部优秀的电影应收大众所喜爱,但我认为一部真正优秀的电影理应具备其独特的魅力,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享 受到这种品牌价值。
目前,电影院在票房分成中的近5成的比重鼓励了资本个人影院建设,包括万达集团在内的非电影产业资本纷纷投资于影院建设。
2007年,全国电影屏幕达到3527块,且还在以平均每天1.5块的速度增加,不过与美国3.6万块的数量相比,这一数量相距甚远。
电影院不是钱的问题,需要(商业)地产项目。
地产项目实际上是大多数人争夺的稀有资源,现在投的项目都是今年所开启的项目。
第三章提高中国电影票房的措施
通过以上种种原因的分析,不难发现,影响我国电影票房的因素亟待解决,只有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中国电影票房才能不断攀升。
1.在制作方面提高影片质量
电影作为服务性商品,对其质量的评价一直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
但观众作为电影产品的消费者,对影片质量的主观评价即口碑对电影票房的成绩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一部电影能够得到观众的肯定,就算没有大规模的市场营销,观众也会以“民间传播”的形式为该影片做宣传,从而达到更高的观影人次。
例如1991年的电影《周恩来》在当时票价只有两元的情况下获得2.7亿的票房收入,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合理安排影片首映的时间段
一部电影的票房与它的首映时间是息息相关的,试问在儿童节放爱情片票房会不会有成效呢?
影片的首映时间段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对于该影片的初步印象,光环效应随即产生。
贺岁电影可以说是全民影片,例如2010贺岁电影自11月份起便拉开了序幕,直至农历新年后,将有大大小小五十几部中外影片逐鹿贺岁档,总票房有望突破20亿。
好莱坞灾难大片《2012》算是率先点燃了狼烟,《熊猫大侠》等三部喜剧片趁乱抢滩抢钱,接下来《花木兰》《刺陵》《风云Ⅱ》才算是真正吹响了号角,可它们注定都是《三枪拍案惊奇》与《十月围城》的“王之战争”大戏的暖场嘉宾,剩下还有一大把中小规模的不尴不尬的电影只能沦为炮灰……直至今年1月,《泰坦尼克号》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磨剑十年的3D巨制《阿凡达》必将再燃烽烟,一众华语大片《孔子》《锦衣卫》《苏乞儿》《大兵小将》《未来警察》紧随其后、攻城掠地。
3.网络高清下载:
3.1信息时代的网络传媒
网络传媒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本身的发展历程并不长,在国外不过三十多年的时间,在中国也仅有十几年的历程,但是它的发展速度令人惊讶。
互联网的最大奇迹是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经过十几年的起伏,网络传播在我国的发展,日渐显得理性且稳健,而且网络传播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等各个层面的影响与渗透也往更深的层次发展。
可以这样说,网络正在普遍的范围内深刻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一种新的信息传播语境。
这也正是以一种新的传播方式给电影票房带来了潜在的威胁,经调查研究发现,多数电影的受众群体虽然都认为即便是影院效果更佳,但更多的人表示自己所能承受有限的价格。
3.2电驴、PPS、PPLive对于首映票房的影响
电驴、PPS、PPLive、迅雷都是大家常用的网络电视,当今网络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发展已经有太多这样的网络载体。
足不出户,只需要花费一点点的电费就可以看上最新最热的电影以成为现代人的一种便捷的娱乐方式。
这种快速消遣给票房带来的损失是有目共睹的,不论是新片老片,即便是版权维护做得再到位、防范意识再强,也难逃这些网络载体的播放。
4.在影片宣传策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电影票房 现状 影响 因素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