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处理厂建设项目建议.docx
- 文档编号:29789764
- 上传时间:2023-07-26
- 格式:DOCX
- 页数:131
- 大小:121.96KB
污泥处理厂建设项目建议.docx
《污泥处理厂建设项目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泥处理厂建设项目建议.docx(1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污泥处理厂建设项目建议
秦皇岛污泥厂项目
项目建议书
前言
秦皇岛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南濒渤海,北依燕山,西近京津,东临辽宁,处于东北、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和环渤海经济区的中部地带,是华北、东北、西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
秦皇岛是河北省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是1984年经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市域总面积7812.5平方公里。
海岸线126.4公里,0-25米等深线海域面积2660.5平方公里。
秦皇岛市现辖三区四县,三区即海港区、山海关区和北戴河,四县即抚宁县、昌黎县、卢龙县和青龙满族自治区。
2000年市域总人口266.3万人,其中市区(三区)总人口68.7万人。
秦皇岛市西距首都北京280公里。
西南距天津220公里,北距沈阳400公里。
东与大连隔海直距200公里。
目前秦皇岛市已建成四座污水处理厂,分别为海港区东部(第一)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4.0万m3/d\海港区西部(第四)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12.0万m3/d,北戴河西部(第二)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7.0m3/d,还有正在计划建设的山海关污水处理,设计规模6.0万m3/d。
规划远期各污水处理厂还要扩建,随着污水处理厂规模的扩大,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污泥量不断增加,现有来及填埋场已不可能容纳污水厂产生的污泥,污泥的出路问题愈加突出,亟待解决,因此秦皇岛市政府决定抓紧建设污泥处理工程,该工程接纳上述四座已建污水处理厂污泥及计划建设的山海关污水处理厂污泥,进行集中处置,并最终达到综合利用的目标。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统筹城乡规划,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稳定、无害、减量及资源化利用,提高污泥处理工程的决策和规化建设水平,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把秦皇岛市成为清洁、文明、优美的城市,给广大人民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秦皇岛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工程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该项工程实施能明显改善秦皇岛市城区的环境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秦皇岛市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对该工程的给予高度重视并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工程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本文件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秦皇岛市各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在此表示感谢。
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秦皇岛市污泥处理厂工程
(2)项目建设单位:
秦皇岛市城市管理局
(3)工程规模:
200吨/天脱水污泥(80%含水率)
(4)工程地点:
秦皇岛市海港区
(5)工程服务范围:
秦皇岛市第一~污水处理厂、秦皇岛市山海关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80%左右)。
(6)工程目标:
达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避免二次污染,节省填埋场地。
(7)主要工程建设内容:
污泥处理厂主要建、构筑物包括:
原料棚、堆肥车间、成品棚、综合楼、控制室、配电室、除臭滤池等。
(8)投资估算:
项目工程总投资:
4580.00万元;
其中:
第一部分工程费用:
3660.60万元
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429.72万元
预备费用:
327.23万元
建设其贷款利息:
117.45万元
铺底流动资金:
45.00万元
(9)资金筹措
国家开发银行贷款:
70%
自有资金:
30%
(10)经济指标:
总成本(万元/年):
1065
经营成本(万元/年):
778
单位处理成本(元/吨)146
单位经营成本(元/吨)107
1.项目背景
1.1编制原则、依据和范围
1.1.1编制原则
1)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2)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依据全面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对污泥综合治理,既保护环境又最大程度发挥工程的社会效益。
3)污泥最终处置路线既要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又要适合秦岛市当地实际情况。
4)污泥处置工艺力求技术先进可靠、经济合理、高效节能,确保污泥处理效果,最大限度减少工程投资与日常运行费用。
5)妥善处置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污水,避免二次污染。
6)选择先进、可靠、高效、运行管理方便、维修维护的污泥处置专用设备。
7)采用先进可靠的控制系统,提高污泥处理厂的自动化水平。
8)做到近远期结合,为以后的发展留有余地。
1.1.2编制依据
《秦皇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山海关区垃圾处理场简介》
《秦皇岛市海港区张桥庄生活垃圾填埋场一期工程》概算书
《秦皇岛市海港区石山垃圾卫生填埋场》资料汇编
《“绿满港城”二○○八年工作方案》海港区园林管理局
《秦皇岛市污泥检验报告》(第四污水处理厂)
秦皇岛市现状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情况调查
1.1.3编制范围
根据秦皇岛市污水处理工程指挥部提供的有关污水厂运行资料以及计划建设的污水处理厂有关资料,提出适合于秦皇岛市污泥处理厂的污泥处理系统方案设计,对污泥处理厂的建设投资进行估算并进行经济评价。
1.2主要规范及标准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国家计划委员会、建设部,1993年)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建设部2001.6.1施行)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泥质》(CJ/T249-2007)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CJ/T249-2007)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1996)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3025-93)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9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局部修订)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5057-1996)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019-200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GB50057-94)
《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92)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
1.3城市概况和自然条件
1.3.1城市位置及行政区划
秦皇岛地处河北省东北部,位于东经118°33′至119°51′,北纬39°23′至40°37′之间,南濒渤海,北依燕山,西近京津,东临辽宁,处于东北、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和环渤海经济区的中部地带,是华北、东北、西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
秦皇岛是河北省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是1984年经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市域总面积7812.5平方公里,海岸线126.4公里,0-25米等深线海域面积2660.5平方公里。
秦皇岛市现辖三区四县,三区即海港区、山海关区和北戴河,四县即抚宁县、昌黎县、卢龙县和青龙满族自治区。
2000年市域总人口266.3万人,其中市区(三区)总人口68.7万人。
秦皇岛市西距首都北京280公里,西南距天津220公里,北距沈阳400公里,东与大连隔海直距200公里。
1.3.2历史沿革
秦皇岛市历史悠久,古为碣石地域,春秋战国时期沿海五大港口(碣石、芝、琅琊、宁波、会稽)之一的碣石港,为内地与边陲进行政治经济活动的通道。
秦皇岛就是秦皇岛曾东巡到此并派人从这里入海求仙而得名。
明代始修建长城,设置山海卫,修筑山海关城,成为明代拱卫京师的主要屏障。
清朝建立后,秦皇岛为辅地区,国土开发有较大进展。
1891年修建津榆(天津至山海关)铁路,在山海关设立“北洋官铁路局”。
1893年津榆铁路全线通车,北洋官铁路局在山海关建设造桥厂(现山海关桥梁工厂)。
1898年(清光绪24年),御设秦皇岛港口,设秦皇岛镇。
同年,将北戴河海滨辟为对外开放的游览区。
1901年清总理衙门照会各国驻京使节,宣布秦皇岛为对外自开商阜。
1922年中、比(利时)合资兴建耀华机器制造玻璃有限公司,1924年建成投产,生产出亚洲第一块机器制造的平板玻璃。
秦皇岛已现城市雏形,1948年11月秦皇岛解放,设秦榆市。
1949年3月改称秦皇岛市。
1.3.3历史沿革
秦皇岛经过建国50多年的开发建设,积累和建立了一定的经济技术基础,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秦皇岛的发展有了巨大变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投资环境日趋改善,科技教育及其他社会事业全面发展,2000年全市GDP总量达到285.39亿元,GDP总量为1980年的26.3倍,人均GDP为1980年的20.9倍。
1.3.4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秦皇岛市北倚燕山,南临渤海,东北部地势较高,为燕山余脉低山丘陵,山脉走向北东东,最高点(后石胡山)标高926米;南部堆积平原地势最低,一般标高0-30米,且沿岸东北偏高,西南略低。
总的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呈阶梯状降低,依次为中低山、低山丘陵、剥蚀台地、堆积平原、海岸滩涂。
该地区地貌类型较多,成因复杂,按其成因可归纳为:
构造侵蚀中低山区、构造侵蚀低山丘陵区、构造剥蚀残丘区、构造剥蚀坳谷区、冲洪积平原区、风积平原、湖-海积平原、海积平原和人工地貌区。
(2)水文地质
受地形、地貌及人工取水情况的制约,该地区地下水位埋深及变化差异较大,其中,在北部低山丘陵地带,水位埋深变化十分复杂,因山势有的水位露地表,有的又埋藏极深;在中部的剥蚀台地地带,地下水位埋深严格受地形限制,水位高低不均,在该地带中独立的剥蚀残丘区水位埋深较大,一般大于3米,有的地段在5米以上,而在沟谷发育区地下水位埋深较小,一般1-3米,局部甚至更浅;在滨海堆积平原地带,地下水位埋深,大部分小于2米,在近海及河流入海口附近,小于1米,而在海滨林场以南,新河下游及南里庄以东沿海成沼泽。
(3)工程地质
秦皇岛市位于燕山褶皱带山海关隆起部位。
基底主要由晚太古代—早元古代混合花岗岩和燕山期岩浆组成,地壳厚度三十六至三十九公里,完整性好。
秦皇岛地区出露的基岩断裂构造和滨海平原第四系覆盖下的物探解译基底断裂,多为正断裂,按断裂构造的走向由老而新可分为:
东西、北西、北东、北北东四组断裂,另外还有与后石胡山火山活动有关的环状断裂。
其中东西向断裂主要分布与本区中北部,走向近东西,多被北西向断裂所错断。
主要有孤石谷---三道关断裂,大炮上----鲤泮庄断裂及桃谷---下平山诸东西向断裂等。
北西想断裂主要有:
鸽子窝断裂、汤河断裂、大石河断裂,其次为归提寨断裂等。
主要分布在本区的西南部和东北部。
北东向断裂,分布于沿海一带,与海岸线方向基本一致,由牛出崖—朱庄断裂、秦皇岛断裂、铁官营—山海关断裂等组成北东向断裂带,据有关资料分析,本组断裂具有活动性。
北北东向断裂主要分布海阳镇—抚宁县一带,主要有黑山窖—蔡各庄断裂,下平山—张各庄断裂、郑家店断裂等。
地震是影响场地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而绝大多数地震又都发生在活动断裂附近。
本区活动断裂有北东向断裂带和北西向断裂带,其余大多不具有活动性,基本稳定。
其中沿海北东向断裂带中有两条穿越城区,一条沿海岸线方向过程区,另一条从环岛公园南侧过东盐务方向穿过城区,它们属于宁河---昌黎断裂带次级断裂,而它是主要发震活动断裂。
但由于对这两条断裂缺乏更全面详细的资料,确切的位置、走向、埋深等尚不十分清楚,因此需有关部门做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北西向断裂的诱发性断裂,城区西部的鸽子窝断裂,是冷口断裂带的次级构造,也表现出活动性,它与上述北东向断裂构造的交汇带可能形成潜在震源区
,成为局部地区性的不稳定因素。
据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烈度区划》,秦皇岛市位于华北地震区,三河—滦县地震带,地震基本烈度为七度。
该地区历史地震震级小于5.5级,且震源均在外围的昌黎和抚宁,工作区的震害主要来自邻区。
如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和滦县7.1级地震,地震烈度到本区急剧衰减为6度,仅小面积的软弱地基达到7度。
总之,秦皇岛城区及周边地区,断裂构造纵横交错,相互复合和切割,但大多数断裂第四纪以来已基本停止活动,仅几条仍在活动着。
在北戴河及沿海堆积平原区因稳伏活动断裂带存在着不稳定因素,在工程建设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4)气象条件
秦皇岛市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并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温度适中,雨热同季。
全市多年平均
气温10.1℃,年平均日照数达2796小时,年平均无霜期176天,多年平均降雨量667毫米至780毫米。
(5)自然资源
秦皇岛市域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特别是经济价值较高的生物资源丰富。
据调查汇总,全市植物1323种,野生植物800多种。
秦皇岛市海洋资源丰富,建港条件优越,发展海洋产业潜力大。
市域海岸线长126.4公里,东起山海关张庄,西至昌黎滦河入海口,其中山海关至北戴河分布有20.5公里岩石岸线,其余均为沙质岸线。
四大岬角式海湾,为建设渗水码头提供了优越条件。
秦皇岛秀丽的山海风光、宜人的气候和众多的名胜古迹,为旅游提供了良好条件。
市域旅游资源种类繁多,能吸引多层次的游客,历代皇帝和文化名人多次来巡幸游览,留下许多历史遗迹、墨迹。
古城山海关的老龙头是万里长城的入海口,“天下第一关”享誉中外。
其北部的悬阳洞、角山寺、姜女庙等都是古代建筑的艺术珍品。
避暑胜地北戴河是中国最早开发的别墅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是中央暑期办公地,享有“夏都”的美誉。
市域范围内的碣石山、天马湖、燕塞湖和祖山风景区独具特色。
绵延百里的黄金海岸,景色绮丽,这一段海安以其新月形沙丘、七里海泻湖及海底文昌鱼资源丰富闻名遐尔,是我国第一批建立的海洋自然保护区,具有巨大的开发保护价值。
秦皇岛水资源相对丰富。
市域年平均降雨量700毫米左右,境内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3条,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6.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2亿多立方米,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600多立方米,在沿海地区及华北地区为相对丰富的地区。
秦皇岛矿产资源种类多,部分矿种储量较大,具有较好开采利用条件。
现已发现各类矿产55种,已探明储量的21种,特别是在经济建设中用途广、用量大的矿产,如金、铁、煤、水泥灰岩、花岗岩、建筑沙石等都比较丰富,具有一定开发前景。
(6)自然灾害
秦皇岛地区自然灾害以水、旱、雹、虫、风、震灾为多。
1.4秦皇岛市总体规划
1.4.1城市性质
我国著名的滨海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环渤海地区重要的综合性港口城市。
1.4.2人口发展规划
规划城市人口一览表单位:
万人
年份
海港组团
北戴河组团
山海关组团
城市合计
小计
滨海片区
戴河片区
2000
常住人口
41.5
4.7
4.3
0.4
10.2
56.4
含暂住人口
44.8
5.2
4.7
0.5
11.1
61.1
2005
常住人口
47.5
5.0
4.5
0.5
11.5
64.0
含暂住人口
52.0
5.5
4.9
0.6
12.5
70.0
年份
海港组团
北戴河组团
山海关组团
城市合计
小计
滨海片区
戴河片区
2010
常住人口
55.0
5.5
4.7
0.8
13.5
74.0
含暂住人口
64.0
6.0
5.0
1.0
15.0
85.0
2020
常住人口
70.0
7.0
4.9
2.1
18.0
95.0
含暂住人口
81.0
9.0
5.5
3.5
20.0
110.0
1.4.3城市用地发展方向
海港组团:
主要向西、向东,适度向北发展。
北戴河组团:
完善和控制滨海片区,适度发展戴河片区。
山海关组团:
控制向古城以北发展,适度向东、向西发展,主要向南、东南发展。
1.4.4城市空间结构
延续现状良好的城市形态,城市总体布局采用带状组团式结构,即“三大组团十五片区”,组团之间和片区之间绿色间隔。
具体为:
海港组团(八个片区):
中心片区、东部片区、东北片区、东南片区、北部片区、西部片区、海阳片区和深和片区;
北戴河组团(两个片区):
滨海片区和戴河片区;
山海关组团(五个片区):
关城片区、关城东片区、道南片区、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和老龙头旅游区。
1.4.5各组团规模
海港组团:
规划2020年城市人口81万人,城市建设用地82.50平方公里。
北戴河组团:
规划滨海片区2020年城市人口5.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5.94平方公里;戴河片区2020年城市人口3.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3.70平方公里。
山海关组团:
规划2020年城市人口2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22.49平方公里。
1.4.6水体环境保护规划
水环境保护重点为城市饮用水水源和海水浴场。
城区水源地石河水库应满足Ⅱ类水质。
城区主要水体水质规划:
石河水库Ⅱ类水质,石河入海口Ⅳ类水质;随港口的迁移,新开河口水体功能由现状的工业用水变成为鱼类保护区、游泳区,远期规划为Ⅲ类水质;汤河橡胶坝到入海口规划为Ⅳ类,其余断面为Ⅲ类;戴河入海口Ⅲ类水质。
随西港区整治工程的实施,海滨的风景旅游功能进一步加强,西港区改造为滨海文化娱乐区后,市区内各相关河流海口的水质,应力争达到Ⅲ类。
原西港区港口水域远期应按第三类海水水质控制,以满足风景旅游的需要;工业污染源应全部达标排放;市区污水得到集中处理;近岸海域、浴场水质达到规划功能区海水水质要求。
近岸海域功能区划分参见市域环境保护规划中水环境部分。
1.4.7固体废物环境规划
(1)固体废物环境规划目标
近期:
重点解决市区内对环境危害严重的危险废物、粉煤灰等工业固体废弃物及生活垃圾的污染问题,本着废物资源化的原则,利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基本实现三个城市区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
远期:
市区内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各县域垃圾污染基本得到解决。
最终实现全市四县三区固体废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目标。
(2)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措施
①工业固体废物无害化、资源化措施
工业尾矿:
加强尾矿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集中开采,提高资源利用率。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开采回收率和选矿回收率,减少尾矿产生量。
建设尾矿库,防止尾矿流失,探索尾矿库复耕的途径。
工业炉渣:
继续采用传统有效的方法综合利用工业炉渣。
并尽快实施在海港区建设炉渣砖厂的计划。
粉煤灰:
拓宽粉煤灰综合利用途径。
用电厂粉煤灰作建筑材料、水泥添加剂、复合肥填料、生活垃圾制肥填料、路基材料。
煤矿石:
在建设、改造电厂和大型锅炉过程中,推广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劣质煤,充分利用煤矸石资源。
危险固体废物:
放射性废物由生产单位妥善保管,每年送至省环保局放射性废物贮存库统一布置,防止丢失,严禁随意排放;煤焦油和重金属废渣由生产单位定期出售给综合利用代理;对含氰废渣进行无害化处理。
②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措施
建设垃圾处理厂,以无害化、资源化为目标,借鉴国外垃圾处理的先进经验,对垃圾进行严格分选,对分选出的废气金属、塑料等可回收利用的,进行回收加工处理,用垃圾中可利用的有机物生产各种有机化肥,灰土可烧结制砖,无利用价值的无机垃圾集中处置。
目前对在建的海港区柳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应尽快投入运营,并加强管理,保证达到设计要求;对已开始运营的北戴河垃圾处理厂,应扩大其处理能力,达到原设计处理量,力争近期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近期规划新建山海关垃圾无害化处理厂,以满足城市发展对生活垃圾处理的需要。
2020年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达到95%以上。
开展电池回收工作。
禁止废旧电池混入一般生活垃圾,防止污染毒化土壤和水环境。
在城区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超薄塑料包装袋,制定塑料包装制品管理办法,防止白色污染。
③特种垃圾的处置
眼睛将医疗、涉外等特殊垃圾混入一般生活垃圾一并处置。
近期,把海港区特殊垃圾处理场的服务范围扩大到全市三区,做到既能处理医疗垃圾,又能处理包括涉外垃圾在内的其他特殊垃圾。
抚宁县、昌黎县建设特种垃圾处理厂,实现医院(含疗养院)垃圾集中焚烧。
青龙县和卢龙县要实现医疗垃圾内部焚烧处理。
1.4.8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秦皇岛市作为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其独特的带状组团式布局结构、丰富的自然资源及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为创建园林城市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1)园林绿地格局
秦皇岛市是集“山、海、河、港、关、城、景”于一体的海滨城市,城市沿海岸带呈带状组团式分布。
“三大组团十五片区”的城市结构构筑了秦皇岛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形态,并使之各具特色。
秦皇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其一,结合城市背山面海,增加城市的环境容量,创造良好的视觉景观效果;其二,在组团内部设置散点式的绿化空间,形成城市中的“绿肺”和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布局,强调组团绿化环境与风景旅游、城市景观的有机结合。
(2)绿地布局形态
在组团外围大绿化环境的衬托下,依其生态结构模式,构筑了秦皇岛市“两线两片十带”的绿化格局。
两线,即沿海岸线的海滨风景林带和沿京沈高速公路和102国道沿线的生态防护绿带;即三大组团之间的两片绿色生态隔离空间;十带即十条稧状生态绿带和生态廊道,分别是:
①戴河绿带;②新河绿带;③汤河绿带;④新开河绿带;⑤沙河绿带;⑥石河绿带;⑦沿长城一线绿带;⑧京秦铁路、秦沈铁路沿线绿带;⑨建设大街东段(东港区北侧)绿带;⑩柳村站沿线绿带。
1.5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及规划
1.5.1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及规划
本设计服务范围为秦皇岛市市区污水处理厂,秦皇岛市由海港区、北戴河区及山海关去组成,各区污水处理厂规模如下:
(1)海港区:
海港区污水处理厂现状及规划统计表表1.5.1
污水厂
规模(104m3/d)
现状
2010年
2020年
海港区东部(第一)
4
海港区西部(第四)
12
21
28
合计
16
21
28
(2)北戴河区
北戴河区污水处理厂现状及规划统计表表1.5.2
污水厂
规模(104m3/d)
现状
2010年
2020年
北戴河西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污泥 处理 建设项目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