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真题解析分类汇编9第九单元纯word可编辑.docx
- 文档编号:2978545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381KB
高考地理真题解析分类汇编9第九单元纯word可编辑.docx
《高考地理真题解析分类汇编9第九单元纯word可编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真题解析分类汇编9第九单元纯word可编辑.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真题解析分类汇编9第九单元纯word可编辑
第九单元 产业活动
34.[2014·安徽卷]根据材料和图1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
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
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省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
图12
(1)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
(2)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
(3)说明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甘肃省的积极影响。
34.
(1)大致位于32°N~43°N、92°E~109°E,地处亚热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带;深居内陆,地处湿润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带;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结合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交汇处;地处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经济走廊(“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桥”要道),毗邻新疆、青海、四川、陕西、宁夏、内蒙古并与蒙古国接壤,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结合部。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多样性的特点,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产品质量好,中药材用途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地处西北交通要道;中药材加工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
(3)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促进中药材专业化种植,调整种植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中药材附加值,带动贸易、物流、科技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实现脱贫致富,弘扬传统医药文化,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解析]第
(1)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地理的熟悉情况,对某地的地理位置的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自然地理位置,另一个是社会经济地理位置。
就该省区的自然地理位置看,要考虑其热量带和干湿状况以及地形的特殊位置,而社会经济地理位置主要从“丝绸之路”等特殊位置方面分析作答。
第
(2)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从自然因素考虑,该地的气候适宜多种药材的生长;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则可以从该地的劳动力、种植历史、市场需求以及政府支持等角度分析。
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化带来的影响。
主要从经济(促进原料产业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和社会(增加就业,提高收入,改善生态环境等)两方面分析。
7.[2014·福建卷]图4示意1992—2010年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的变化。
读图回答7~8题。
图4
7.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变化最大的区域是( )
A.非洲东部
B.非洲中部
C.非洲西部
D.非洲北部
7.A [解析]从图上可以看出,1992年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非洲东部是以出口为主的地区,而2010年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非洲东部则是以进口为主的地区,这个区域变化最大,故A项正确。
8.中国从非洲进口农产品快速增长,最主要原因是( )
A.交通更加便捷B.非洲位置靠近中国
C.中国需求扩大D.非洲农业技术提高
8.C [解析]中国人口增长快,人口数量多,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大,导致中国从非洲进口农产品快速增长,故C项正确。
37.[2014·福建卷]图13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21世纪海洋经济、网络经济的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材料二 都市农业位于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是农业、科教、观光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
近年来,该省北部涌现出许多都市农业园区。
图13
(1)说出B港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
(2)简述该省发展海洋经济有利的自然条件。
(3)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该省北部形成都市农业园区的主要原因。
(4)近年来在P地区形成“淘宝村”,主要利用进口木材加工木制品,并通过“淘宝网店”进行销售。
人们对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是否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争论,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并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
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观点B:
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37.
(1)位于30°N附近;该省东北部沿海;居该省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区,我国沿海南北航线中点附近。
(2)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滨海平原面积较大;气候温暖湿润;海岸线曲折,多港湾;大陆架宽阔,海洋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丰富。
(3)城市、人口密集,市场需求大;经济发达,资金、科技力量雄厚;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和物流业发达;国家重视,政策大力扶持;地价高,宜发展综合效益高的农业。
(4)观点A:
有利。
论据:
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快速扩大木制品销售和服务范围;促进交通、物流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企业的转型与升级,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有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缓解生态环境压力。
(答出四点即可)
观点B:
不利。
论据:
易对传统商业造成冲去;产业、人口集聚,加大基础设施压力;山区人才、技术力量薄弱,竞争力较低;造成农业劳动力的流失;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答出四点即可)
[解析]第
(1)题,地理位置主要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进行分析。
第
(2)题,分析发展海洋经济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自然资源等方面进行。
第(3)题,题目要求从社会经济角度进行分析,主要从市场、科技、政策、地价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4)题,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可以从中任意选择一种观点作答,但要注意自圆其说,不能自相矛盾。
2014·江苏卷茶蕴含着中华文化,江苏绿茶享誉海内外。
图11表示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图12是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图。
读图回答19~20题。
(双选)
图11
图12
19.江苏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是( )
A.洪泽湖周边地区
B.太湖周边地区
C.沿江地区
D.沿海地区
19.BC [解析]根据茶树的生长习性可知太湖周边地区和沿江地区适宜茶树的生长。
20.“高山出好茶”,江苏名茶也多产于丘陵山地,主要原因是( )
A.山地易排水
B.山地日照充足
C.山地风力大
D.山地云雾多
20.A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丘陵地带的优势条件是易排水,另外山地环境质量好,云雾多,所以茶叶质量好。
2014·江苏卷图15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
读图回答25~26题。
(双选)
图15
25.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
A.保障城镇用水
B.开发水能资源
C.蓄水灌溉农田
D.发展水产养殖
25.AC [解析]根据图中县城、乡镇的分布以及纵横交错的灌溉水系网,可知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城镇用水,蓄水灌溉农田。
26.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B.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
C.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D.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
26.CD [解析]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营造防护林网符合生态农业的原理。
39.[2014·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棉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开花、结铃和纤维发育要求在20℃以上,光照充足。
15世纪英国开始出现棉花种植,但其棉花种植业并未得到迅速发展。
图5示意英国地理位置及伯明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降水量。
图5
(2)分析限制英国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
(3)分析18世纪英国作为世界棉花加工中心的优势及问题。
39.
(2)纬度位置较高,气温偏低;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全年多雨,光照不足。
(3)优势:
机器设备与生产技术领先;市场需求量大;原料(棉花)供应充足;优良港口多,利于棉花和棉布进出口运输。
问题:
大量的棉花和棉布进出口增加了运输成本。
[解析]第
(2)题,本题主要考查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从气温、降水及光照等方面去考虑。
由所学地理知识可知,英国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影响,再加上其西岸的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使其终年温和多雨,光照不足;由图可以看出英国主要位于50°N以北,纬度较高,气温偏低。
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工业生产的区位优势及不足。
优势要从原料、科技、交通、市场等方面去考虑,问题要从其限制条件去考虑。
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光照不足,不适合大面积种植棉花,故所需原料大部分需进口;再加上国际市场广阔,产品需大量出口,故运输成本较高。
37.[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
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资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
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
图6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图6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37.
(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
(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
(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
(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等。
[解析]第
(1)题,自然环境质量的优劣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一看生态破坏程度,二看环境污染状况。
三江平原由于地理位置偏北,气候寒冷,沼泽广布,开垦历史较晚,因而受人类的影响较小,从而保持了优良的环境质量。
第
(2)题,虫害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气象、农作物及害虫天敌。
三江平原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尤其是冬季漫长严寒;夏季昼夜温差大,最低气温较低,害虫难以生存和繁殖。
第(3)题,注意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如“土壤肥沃”“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
第(4)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绿色”“米都”。
“绿色”指环境质量高,污染少;“米都”说明稻米生产量大,商品率高。
13.2014·四川卷图6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料。
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图6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
6.5
9.0
13.0
18.0
22.0
25.0
27.5
27.5
23.0
18.0
13.5
8.0
降水量
(mm)
16
17
31
74
118
148
177
139
141
84
39
18
(1)说出该地区的地形类型名称和甲地地形部位名称。
(2)描述该地区气温的季节特征。
(3)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4)该地计划在图幅所示东北部修建水库,水库最大蓄水量时水面高程不超过390米。
你是否赞成在该地修建水库?
请依据图表信息说明理由。
13.
(1)丘陵;鞍部。
(2)冬季温和,夏季高温,四季分明。
(3)冬春遇寒潮(低温)天气,农业生产易遭受冻害;冬春降水少,春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遭受旱灾;夏季多暴雨,农业生产易遭受洪涝灾害。
(4)赞成。
降水季节变化大,建水库可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地势低洼、开阔,利于蓄水(或图幅北部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地理 题解 分类 汇编 第九 单元 word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