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9785346
- 上传时间:2023-07-26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7.45KB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docx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齐桓晋文之事》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18《齐桓晋文之事》 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孟子》及其思想。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并总结词类活用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能根据句式特点、词类活用的规律,熟练翻译文言语句。
2.掌握本文的论证技巧和说理方法。
(三)德育目标
理解文中阐述的“保民而王”、“仁政”的思想和主张。
(四)美育目标
欣赏孟子散文的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以及善设机巧,引人人彀,先纵后擒,用比喻说理,论辩是非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具体内容;
3.体会文章磅礴气势及形象的说理;
4.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
5.文言实词、虚词及重点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
教学难点
1.孟子的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及在文中的体现;
2.孟子的论辩技巧;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课前结合书下注释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阅读课本中郭预衡的《<孟子>简介》,找出要点。
二、关于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
1.民本主义思想。
2.邦国的主权在民。
3.对不施仁政的暴君人民是不可以不服从的。
4.政事以民为归宿。
5.用人以民意为准。
6.国家应以保民为职责。
7.国君施行仁政以使百姓安居乐业。
8.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善辩,在论辩时又善设机巧,先纵后擒。
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三、课文诵读、感知
思考: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文章的结构如何划分。
明确:
1.孟子和齐宣王的谈话主要内容的实行王道仁政的政治主张。
2.文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
开头至“王请度之”。
第二部分: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
第三部分:
“王曰:
“吾惛,不能进于是矣”至篇末。
四、分析第一部分
依据第一部分内容,可分三层:
第一层:
开头至“则王乎”。
第二层:
从“曰: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
第三层:
从“王说”到“王请度之”。
1.学生朗读第一层,抓住重点词。
“是以”属固定词。
“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正常语序的“臣未闻之也。
”
(书下注释中重点词语)
教师点拨思路:
齐宣王与孟子的谈话以“霸道”开端,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巧妙地将话题转向谈论“王道”。
2.学生自读第二层,明确“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体会“以羊易牛”的阐发艺术。
重点词:
“莫之能御”属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莫能御之”。
“之”字一词多义现象。
例如:
“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牛何之”,“王见之”。
3.学生自读第三层,概括大意,并用两个字概括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
明确:
阐述齐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
推恩。
第二课时
一、分析第二部分
学生熟读课文。
教师点拨:
“危士臣”“朝秦楚”属使动用法。
特殊句式:
“若是其甚与”“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
二、分析第三部分
熟读后译再背。
抓住“进”“愿”“恒心”“仰”“俯”“谨”等重点词。
三、作业
课后思考与练习二、三。
第三课时
一、学习孟子论辩技巧
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话题切换,理出作者论辩思路。
明确:
1.齐宣王以问“霸道”开头,被孟子“臣未之闻也”巧妙将话题转向“王道”的讨论。
2.从“以羊易牛”的事例切入,将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
3.以一系列的比喻引出对“仁政”的议论,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
4.列举“霸运”的种种危害,从而衬托王道仁政的益处,进而激发仁政之道的具体措施。
二、领会孟子形象说理,善用比喻的妙处
学生归纳文中比喻句。
三、作业
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齐桓晋文之事》
(同步练习)
(一)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无以,则王()乎 将以衅()钟 彼恶()知之 予忖度之() 语人曰:
“我不能。
”() 便嬖不足于使令于前与?
() 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放辟()邪侈()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莅()中国 谨庠( )序之教
(二)解释下面加点词。
1(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
(2)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
2(1)无以,则王乎?
( )
(2)则可以王矣?
地 )
(3)保民而王
(4)是心足以王矣( )
(5)(故王)之不王,非……之类也( )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3(1)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 )
(2)若无罪而就死地也( )
(3)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 )
(4)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
(5)若是其甚与?
( )
(6)其若是,孰能御之?
( )
4(1)然,诚有百姓者也( )
(2)然则一羽之不举( )
(3)物皆然,心为甚( )
5(1)抑王兴甲兵( )
(2)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 )
6(1)否,吾何快于是( )
(2)吾惛,不能进于是( )
(三)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一哪个字通假。
(1)无以,则王乎?
( )
(2)王说,曰:
…… ( )
(3)行旅皆欲出於王之涂( )
(4)盖亦反其本矣( )
(5)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
(6)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
(7)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
(8)及陷于罪,然后从面刑之,是罔民也( )
(四)解释下面加点词。
( )
(1)牛何之( )
(2)不知有诸( )
(3)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
(4)齐国虽褊小( )
(5)彼恶知之( )
(6)则牛羊何择焉( )
(7)夫我乃行之,反面求之,不得吾心( )
(8)于我心有戚戚焉( )
(9)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
(10)舆薪之不见( )
(11)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
(12)百姓之不见保( )
(13)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
(14)权,然后知轻重( )
(15)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
(16)犹缘木而求鱼( )
(17)殆有甚焉( )
(18)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
(19)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
(20)此惟救死而恐不赡( )
(21)奚暇治礼义哉( )
(22)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
(五)翻译下面句子。
(1)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内容分析。
(一)整体把握。
1、《齐恒晋公之事章》是什么体裁的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中心是什么?
请概括(不超过20个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认为国君要怎样才可以“王天下”?
为什么?
(两个问题回答不超过50个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内容探微。
1、可不可以实行王道。
(开头至“王请度之”)
(1)分析文章以羊易牛衅钟的事例。
①齐宣王如何解释他“以羊易牛”衅钟做法的理由?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齐国百姓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孟子又是怎样看待此事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長者折技”这一设例,旨在说明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引用《诗经》一段话,旨在说明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应当不应当实行王道。
(“抑王兴甲兵”至“孰能御之”)
这一部分实际上围绕“应当不应当实行王道”写了两个层次的意思,请填空。
其一:
实行王道的( )。
其二:
不实行王道的( )。
3、怎样实行王道。
(“王曰:
吾惛”至文末)
这一部分详细地分析如何施行王道。
请从两个方面概括。
第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二
(一)Wàngxìnwūcǔnduóyùpiánbìhūnpìchǐyìlìxiáng
(二)1(1)称道、称赞(2)方法 2都用作动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行王道统一天下”的意思 3(1)像(2)好象(3)如果(4)你(5)像(6)像 4(1)是的(2)这样(3)这样 5(1)难道(2)还是6(1)在这样的事上(2)到这样子(三)1同“已”,止。
(2)同“悦”(3)(三)(1)已,止(2)悦(3)途(4)盖,同“盍”,何不;反,同返。
(5)同“斑”,花白(6)同“型”,榜样(7)已同“矣”(8)同“网”,张开罗网,陷害的意思 (四)(1)去,往(2)之乎,合音词(3)吝啬(4)狭小(5)怎么(6)区别(7)这样(8)心动的样子(9)视力。
纤细(10)车(11)区分不同(12)被,表被动(13)“之于”合音词(14)用枰称(15)还是,表选择连词(16)顺着,沿着(17)恐怕(18)憎恨(19)乐岁,丰年;凶年,灾年,歉收之年(20)足(21)何,哪里 (22)经常(五)(1)您如果不忍看它无罪而走向死地,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2)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
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就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
(3)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而常有善心的,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
三
(一)1《齐恒晋公之事章》的体裁是用对话形式写成的议论文 2、阐述“保民而王“的观点。
3孟子认为国君要爱护百姓关心人民疾苦,才可以“王天下”,因为国君以德服人,才会得到百姓的拥护。
(二)1(1)①宣王说他这样做的原是见到牛临死时恐惧发抖的样子,像没有犯罪的人被押往刑场处死而产生不忍之心,故用羊替牛衅钟。
②齐国百姓认为宣王“以羊易生”是出于吝啬,因为这样做是以小换大。
③孟子认为齐宣王“以羊易牛”不是出于吝啬,而是出于不忍之心。
由于宣王见牛未见羊,才会令人以羊易牛,他根本没有考虑到两者大水的不同。
如果他見到羊恐懼發抖的樣子,也會以他物代替羊的。
(2)这一设例,旨在说明于齐宣王虽然具备不忍人心,但没有施行仁政,其原因是不为,而非不能为。
(3)要推恩于他人,推恩于百姓,才能治理國家。
2、害处、益处 3、第一,民有恒产,才能治礼义;第二,合理地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齐桓晋文之事
习题精选
A层级检测题
一、知识积累
1、为下列加粗的词注音
胡龁() 无以,则王()乎 彼恶()知之 褊()小 予忖度()之 便嬖()不足使令于前莅()中国 商贾()皆藏于市 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 殆()有甚焉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A、吾不忍其觳觫
B、仰不足以事父母
C、天下之欲疾其君者,
D、及陷於罪,然後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都是通假字,请写出其本字,并解释它在句中的意思。
A、行旅皆欲出於王之涂 B、盖亦反其本矣 C、刑於寡妻,至于兄弟,以御於家邦 D、将以衅钟
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并试加解释
A、朝秦楚,莅中国, 而抚四夷
B、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C、然后从而刑之
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5、揣摩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指出其各属于什么句式
A、莫之能御。
B、何以异?
C、树之以桑。
D、臣未之闻也。
6、《齐桓晋文之事》节选自《-----------------》。
它的主要内容是写----------劝说------放弃-----------,采纳“------------”的主张发政施仁的经过。
生动准确地阐明了儒家的“仁政”主张,鲜明地表现了《孟子》因势利导,善于---------的写作特点。
7、下面列出了孟子因势利导,说服齐宣王采纳“保民而王”的主张的过程。
请根据课文,梳理文章思路,体会《孟子》的论辩特色,填写其他的空白。
第一步引导:
引导宣王抛开霸道而谈王道。
内容要点:
“无以,则王乎?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引导方法:
抓住宣王想统治天下的心理
第二步引导:
引导宣王认识自己有“保民而王”的条件。
内容要点:
“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是乃仁术也。
”引导方法:
举出以羊易牛的事例。
第三步引导:
引导宣王认识“不忍之心”为什么合于“保民而王”的条件。
内容要点: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於掌。
”“推恩足以保四海。
”引导方法:
-------------A--------------------。
第四步引导:
为宣王进一步说明没有施行“保民而王”并非不能而是“不为”。
内容要点: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独何与?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引导方法:
-----------------------B------------------。
第五步引导:
指出宣王的大欲,并明言“以若所为”则“大欲”不能实现。
内容要点: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於诸侯,然後快於心与?
”“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 而抚四夷也。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引导方法:
----------------------C------------------------------。
第六步引导:
引导宣王认识行霸道必败,行王道必胜的道理,要他采用“保民而王”的主张。
内容要点:
-----------------------------D--------------------------------------。
引导方法:
举邹楚之战说明行霸道必败(以小敌大,以寡敌众,以弱敌强是自取其败);再举“天下归心之状”说明行“王道”必胜。
第七步引导 :
阐述“保民而王”的具体措施。
内容要点:
-------------------E----------------------------------------------。
B层级检测题
1、《孟子》善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善于洞察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
结合课文,简要概括孟子是怎么洞察齐宣王的心理因势利导,让他采纳自 己“保民而王”的主张的。
答:
2、《孟子》的语言言近旨远,生动诙谐,常常迸射出哲理的火花。
其中不少被后人以最简单的短语形式总结成人们喜闻乐见的成语,流传至今。
请指出下面的语段分别被概括为什么成语。
A、“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
概括成语为:
-----------------。
B、“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概括成语为:
---------------------。
3、阅读下列文段,然后完成练习题。
[甲]梁惠王曰:
“寡人之於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 移其粟於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何也?
” 孟子对曰:
“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
“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乙]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 凶:
收成不好
B、填然鼓之 鼓:
战鼓
C、谨庠序之教 庠序:
古代的学校
D、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
反复教导
(2)与“直不百步耳”的“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B、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C、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D、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3)与“寡人之於国也”中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
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D、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A、兵器接在手,士兵们就丢下武器跑了。
B、兵器刚接触,士兵们就丢下盔甲拖着兵器逃跑了。
C、兵器刚接触,士兵们就丢下武器随着部队逃跑了。
D、兵器已经握在手,士兵们就丢下武器跑了。
2/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A、头发花白的人,不用在路上背东西了。
B、头发花白的人,不必用头在路上顶东西了。
C、头发花白的人,就不会肩扛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D、头发花白的人,就不会背着或头顶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5)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喻,说明什么道理?
答:
4、小作文:
以“批评要讲究艺术”为题,采用比喻或寓言故事等方法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
附:
检测题答案
A层级检测题:
1、héwàng wū biǎn cǔn duó bǒ lì gǔ hūn shàn dài
2、A、恐惧发抖的样子B、赡养、奉养C、憎恨、痛恨D、等到;通“网”,活用为动词,:
张开网罗捕捉,引申为“陷害”
3、A、途--道路B、盍--何不(为什么不),返--回到C、型--作出榜样D、臖--杀生取血涂物,用以祭祀
4、A、使动用法:
使秦楚来朝见B、名词活用为动词:
以王道统一天下C、名词活用为动词:
施以刑罚D、名词活用为动词:
穿
5、A、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B、介词的代词宾语前置C、介词结构后置D、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6、《孟子·梁惠王上》、孟子、齐宣王、霸道、“保民而王”、论辩
7、A、引《诗经》“刑於寡妻,至于兄弟,以御於家邦”说明“推恩”与“保民”的关系。
B、以“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为喻,说明民之未保,“非不能”,实“不为”。
C、以“缘木求鱼”为喻D、“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 以一服八,何以异於邹敌楚哉!
盖亦反其本矣。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耕者皆欲耕於王之野, 商贾皆欲藏於王之市,行旅皆欲出於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 皆欲赴诉於王。
其若是,孰能御之!
”E、“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B层级检测题:
1、第一,把自己的“保民而王”的主张与齐宣王“王天下”的心理结合起来,使他对“保民”的主张产生兴趣;第二,以宣王本身的事为例,由大及小、由近及远地言及为政的大事,使之对“保民而王”产生信心;第三,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使齐宣王辨明是非利害,知所取舍。
2、明察秋毫/缘木求鱼
3、B、A、C、BD、答——说明移民种粟皆非为国治本之策,只有施行仁政才是为国治本之策。
4、提示:
比如,可以用这么一个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赛,看谁能把行人的衣服吹脱,北风猛吹,行人把衣服裹得更紧,南风温暖地吹着,行人终于敞开了襟怀……
《孟子》简介
郭预衡
阅读《孟子》,首先要了解孟子其人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特点。
孟子,名轲,是战国时期影响甚大的儒者。
《孟子》一书虽然并非全由孟子所作,却也能够代表孟子本人的思想和风格。
孟子的生平事迹,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这篇列传,包括十几个人,始于孟子,终于墨子,是一篇战国学者的合传。
重点是孟子和荀卿二人。
司马迁对孟子尤其尊重,开头便说:
“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曰:
嗟乎,利诚乱之始也!
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
故曰:
‘放于利而行,多怨。
’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在这篇包括十几个人的列传中,司马迁独对孟子如此赞叹,可见他对孟子的重视,不同一般。
据这篇列传,孟子的生平事迹大致是:
孟子,鲁国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为子思(孔子孙孔)的弟子(一说是再传弟子)。
他曾经去游说齐宣王、梁惠王,都没有成功。
晚年回家和他的弟子万章等著《孟子》七篇,记录他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不管孟子是受业于子思,还是受业于子思的门人,他都算是孔子学说的嫡传,是继孔子之后最大的儒学大师。
朱熹《中庸章句序》称孟子受学于子思,而子思受学于曾子。
曾子是孔门之学的重要继承者,《孟子》一书称述曾子之处也较多,说孟子之学源于曾子,也未尝不可。
孟子继承了孔门这一派的学术,到了战国时期,就不太符合社会实际了。
当时最合时宜的,是兵家、法家和纵横家。
孟子对这几家是深恶痛绝的。
尽管如此,孟子却无法转移当时的社会风气。
退而著书,实不得已。
《孟子》一书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基本上是继承孔子的仁政思想。
为行仁政,他首先提出了人性本善的主张。
《孟子·滕文公上》说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这话既包括了他的哲学思想,又包括了他的政治思想。
孟子的哲学思想是他的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他讲人性本善,是为他的仁政理论提供哲学上的依据。
这是对孔子仁政学说的一个重大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齐桓晋文之事 齐桓晋文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