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沙治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9785328
- 上传时间:2023-07-26
- 格式:DOCX
- 页数:81
- 大小:66.71KB
防沙治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防沙治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沙治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防沙治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防沙治沙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6
第一节项目提要6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7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7
第四节结论9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9
第一节项目建设背景9
第二节项目区生态及自然灾害现状10
第三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目的意义10
第三章建设条件分析12
第一节自然地理条件12
第二节社会经济条件13
第三节林业发展情况14
第四节土地资源条件14
第五节劳动力资源条件14
第六节基础设施条件14
第七节外部协作条件15
第四章建设方案15
第一节项目建设指导思想15
第二节编制依据和原则15
第三节项目区范围16
第四节项目建设规模16
第五节项目区布局16
第六节项目建设方案16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18
第一节基地规划18
第二节**防沙治沙基地建设工程19
第三节种苗基地建设工程23
第四节沙棘精品示范园建设工程26
第六章营造林技术措施28
第七章水土平衡计算29
第一节土地资源平衡分析29
第二节水资源平衡分析29
第八章森林保护与环境保护30
第一节森林保护30
第二节环境保护31
第九章项目组织与经营管理32
第一节项目建设管理32
第二节组织机构32
第三节项目管理33
第十章建设期限及进度34
第一节建设期限34
第二节建设进度34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4
第一节投资估算依据34
第二节投资估算34
第三节资金筹措35
第十二章效益评价50
第一节生态效益50
第二节社会效益51
第三节经济效益51
第十三章项目建设保障措施52
第一节政策支持保障措施52
第二节资金筹措与投入保障措施52
第三节施工组织保障措施52
第四节信息管理、科技推广保障措施53
第十四章综合评价53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提要
一、项目名称:
某防沙治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项目实施单位:
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某县分公司(原名为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三、项目主管单位:
某县人民政府
四、建设宗旨及建设目标
某县**防沙治沙项目区工程建设是以新时期林业五大转变为基本要求,同时结合“三农”问题,以项目区已经实施的五大林业重点工程为依托,以《防沙治沙法》为依据,以实现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水资源合理利用、优化配置为前提,以治沙造林为重点,以保护和扩大绿洲为核心,在某县**形成21333.33公顷以沙棘为主乔灌草相结合的防风固沙林,同时,项目建成后,盛果期每年可提供沙棘果实30万吨左右,使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化结合,有效提高项目区周边农牧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促进当地林业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通过项目建设,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带动某县及周边区域防沙治沙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五、项目区范围
某县**防沙治沙项目区位于某县西南部的荒漠区。
六、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防沙治沙项目区建设规模为2.13万公顷,主要为营造林工程、种苗工程以及相配套的灌溉、道路、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保护工程。
其中某县沙棘精品示范园建设规模为1333.33公顷。
七、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为5年,即2006-2010年。
八、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41881.32万元。
其中:
工程费用37999.84万元。
其他费用1887.13万元。
预备费1994.35万元。
九、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41881.31万元,其中:
国家投资30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7.16%;地方配套资金3734.36万元,占总投资的8.92%,自筹资金35146.96万元,占总投资的83.92%。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
一、编制原则
(一)坚持科学治沙,注重实效的原则;
(二)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三)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突出重点,示范带动,稳步推进的原则;
(四)坚持造林、种草及沙产业开发一致性原则;
(五)坚持治沙、造林、种草与区位发展融合性原则;
(六)可持续发展原则。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
5.《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5
6.《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15163-2004
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营造林工程建设项目文件组成及深度要求》LY5141-99
8.国家林业局文件林计字(2004)19号《国家林业局关于贯彻中央11号文件精神做好林业支持新疆建设工作的报告》
9.中共中央文件中发[2003]9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10.2004年8月16日,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召开的自治区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及自治区新党发(2004)15号《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
三、参考资料
1.《新疆年鉴》2005年
2.《某县农业区划》
3.某县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水资源评价报告》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人工造林:
1358元/亩(含水利设施及围栏)
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
规格及型号
单价
备注
1
沙棘
4000元/万株
2
沙枣
3500元/万株
3
白榆
4500元/万株
4
柽柳
3000元/万株
5
沙拐枣
3000元/万株
6
简易道路
砂石路面
35000元/千米
7
便道
10000元/千米
8
机电井
井深200米,含配套
200000元/眼
9
滴灌设备
9000元/公顷
10
供电线路
10千伏高压线路
55000元/千米
11
管护站
砖混结构
24000元/处
每处40平方米
12
围栏
水泥柱铁丝
15000元/千米
13
生产机具
10000元/套
14
机具修理设备
5000元/套
15
运输车
80000元/辆
16
小四轮拖拉机
15000元/辆
17
摩托车
8000元/辆
18
程控电话
500元/部
19
1、2号灭火工具
50元/套
20
风力灭火机
4000元/台
21
无线通讯设备
10000元/套
22
植保设备
20000元/套
23
监测设备
100000元/套
24
机动打药机
4000元/台
25
高压喷雾器
500元/台
26
防火宣传牌
3000元/块
27
标志牌
5000元/块
28
计算机
8000元/台
29
打印机
4000元/台
30
复印机
18000元/台
31
程控电话
500元/台
32
传真机
3500元/台
第四节结论
项目建设将使项目区周边生态现状得到改善,并以此为示范,探索新形势下项目区生态建设经验与模式,为沙漠周边区域防沙治沙工程起示范和推广作用,同时与“三农”相结合,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第一节项目建设背景
土地沙漠化所造成环境退化与经济贫困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十大环境之首。
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世界对植被,特别是森林植被的生态作用日益重视,甚至超过了对其经济价值的追求。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国家林业局《林业发展“十一五”和中长期规划基本思路》中制定了“西治、东扩、北休、南用”的林业发展区域主攻方向。
由于西北地区仍处于相持阶段的较低层次,将“西治”放在了首位。
而从新疆在国家所占有的突出战略地位来看,新疆是“西治”中的重点区域。
“西治”的主攻方向是尽快提高林草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
主要任务是:
在沙源和干旱区遏制沙化扩展的趋势,在沙漠仍在推进的边缘地带,通过植树(乔灌)种草建立生态屏障;对已经沙化的土地进行大规模的治理;对水土流失严重、林草交错带上的沙地实行治理,大力恢复林草植被;对仅存的少量天然林资源实行严格保护。
某防沙治沙项目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提出的一项以改善生态为主兼有使农牧民脱贫致富的生态林建设工程。
新疆是我国沙化土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省区。
我国有八大沙漠,新疆分布有三个:
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库木塔格沙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
某县处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北缘,常年饱受风沙的侵袭,自然生态较为脆弱,使得沙漠化土地面积日益扩大,随着灾害程度的加剧和沙化问题的日趋严重,潜在的生态危机时刻威胁着某县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生存,严重制约着项目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如不加紧治理,必将使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进一步恶化。
在此前提下本着保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宗旨,根据某防沙治沙区的社会经济情况、土壤状况、地下水状况、植被适应情况,经多方考察、论证、充分吸取生态治理方面的经验,一是选择种植耐干旱、耐瘠薄、适应本地气候特点、有显著防风治沙效果的植物,二是选择有一定经济效益,能够让当地农民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实惠、增加收入。
经实践证明—沙棘是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最佳植物之一。
我国大规模的沙棘资源开发利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自从实施了大规模生态治理工作后,生态治理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沙棘是恶劣生态的“克星”,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首选树种。
其效益主要表现在沙棘的生态效益,据测定:
只要沙棘覆盖50%以上,可减少土壤侵蚀量70%,7年生沙棘可减少径流64.4%,减少水蚀75%,减少风蚀85%;沙棘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根瘤菌多,固氮能力强,可增加土壤营养成分,改良土壤效果好;改善林区小气候,提高地表的温度和湿度;沙棘混交林中的杨树树高和胸径成倍的增加,沙棘林内草本植物和单位面积产草量亦成倍增加,复层空间结构好,生物群落进化快,抗外界扰动能力强。
在沙棘生态效益的开发中,从以单纯治沙及水土保持技术为主转向治沙及水土保持技术与治穷及生态农业经济高科技开发技术相结合。
事实表明,这个方向无疑是正确的,利用沙棘具有极强的抗逆性和极高的经济价值,大力发展沙棘产业就是促进经济建设的一条最好途径,是推进“三农”政策的具体实践,使农牧民充分认识到沙棘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是改变家乡面貌和脱贫致富的重要出路之一,增强自立自强的信心,树立“沙棘开发闯市场,脱贫致富达小康”的市场经济观念。
通过公司+农户+基地发展,使国家生态目标与农牧民增收致富、企业增效、政府增税有效结合,有利于巩固治沙成果,同时也便于吸纳社会资金投资防沙治沙工作。
使贫困地区的生产条件,生态面貌及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和提高。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以自然界进化中分离出来的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类生物。
但是,这种能动性和创造性,只有符合自然规律才是有意义和持久的,如果无节制地向自然掠夺和榨取,就一定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要想让人类长久地生存和发展下去,就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就要充分贯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一五”规划方案》中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统筹协调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统筹协调城市与农村的发展;统筹协调地区间的发展;统筹协调人与自然间的发展”。
某防沙治沙工程正是在这个大环境下提出来的。
第二节项目区生态及自然灾害现状
一、项目区生态现状
项目区生态极其脆弱,尤其是境内与西南缘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接壤区域环境较为恶劣。
近几年某县仅萨尔托海乡约有耕地100公顷,草场l33.3公顷被风沙侵吞,沙丘活化面积由原来的3%上升到15%,沙漠的流动沙丘以年均0.5—2.5米的速度向绿洲扩展,靠近沙漠的农田几乎每年都要重复播种数次,且常常绝产。
气候条件逐年恶化,农牧业生产低而不稳,农牧区的自然灾害进一步加剧,生态平衡严重失调。
改善环境、保护农牧业生产、扭转沙进人退的局面、增强生态功能已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
二、自然灾害现状
项目区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
主要的自然灾害有:
(1)寒潮和冷空气:
由于受西伯利亚冷空气的影响,全县冷空气活动频繁,每年冬季和春季都要出现3—5次,强冷空气主要出现在春秋两季,寒潮主要出现在冬季,每年常因寒潮入侵造成大风、暴雪使气温急剧下降,导致人畜损伤、交通受阻。
(2)干旱和干热风:
某县无论山区、戈壁、盆地降雨量都少而蒸发量为降雨量的十几倍到几十倍,干旱使得天然草场植被干枯死亡。
产草量减少,农作物减产,树木也成片枯死。
每年各乡场都有一定面积春小麦受干热风危害而减产,干热风一般每年发生在七月正当春小麦灌浆乳熟期,使小麦灌浆不足,产量下降。
(3)霜冻:
某县属于高寒山区,无霜期极短,霜冻一般属于辐射对流形式,造成春小麦冻死,果树幼芽和菜苗冻坏造成产量下降。
第三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目的意义
国家林业局提出的林业工作五大战略转变中,防沙治沙工作处于事关大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土地沙化是我国最严重的生态问题,不遏制沙患,就难以实现林业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因此,实现五大转变首当其冲的就是抓好防沙治沙工作。
防沙治沙是法律赋予林业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防沙治沙是林业六大重点工程的重中之重。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均是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的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也都从不同角度把治理沙化土地和保护沙区植被视为工程重要组成部分。
显然,防沙治沙在整个林业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乃至关联全局的地位。
一、生态建设的需要
某县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北缘,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气候干旱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紧紧相依,长年饱受风沙的侵袭,是受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县(市)之一,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使得沙漠化土地面积日益扩大。
随着灾害程度的加剧和沙化问题的日趋严重,潜在的生态危机时刻威胁着某县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生存,制约着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其表现在:
沙漠向绿洲不断推进,人为对荒漠植被的乱砍滥伐和超载放牧,以及牲畜啃食严重,致使沙漠逐渐活化,吞噬了大片的农田和草场,风沙的危害成为影响项目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突出的矛盾,决定了项目区防风治沙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项目的实施,将有效保障项目区周边的生态安全、调节气候,减少大气环境污染,减少风沙对绿洲系统的干扰,保障项目区境内的工农业生产与居住环境。
从而为促进某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二、区域发展的需要
生态环境是人类外部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总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恶劣的生态环境将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治理贫穷根本在于治理生态环境,某县位于准噶尔盆地北缘,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我区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扶持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提高各民族人民生活质量是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一贯政策,因此加强生态建设,可以减轻民族之间、边疆与内地之间、社会贫富之间经济不平衡发展造成的矛盾,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进步,从而保障我国政治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因而项目的实施具有深远的意义。
某县地处新疆东北边缘,东部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县境内有我国对蒙古国开放的第二大口岸——塔克什肯口岸,是某县吸引外资,对外开放,振兴经济的重要窗口之一,也是带动地方经济,实现农牧民增收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某县生态质量,更具有对外展示,对内促进的双重意义。
所以项目的实施,对改善某县生态,加速某县经济发展的速度,以及确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一五”规划战略目标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要求
沙棘是一种生态经济兼用树种,本项目建设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全新产业发展模式。
项目实施后,将对区域经济林产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使农村经济形成以畜产品、粮食及林果齐发展的趋势,增加农牧民总收入中的比例,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由于沙棘林的种植几乎不需要太多的人工管理,同时果实的收获季节又在冬闲季节,这无疑是解决冬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个大好途径。
农民利用冬闲季节采收沙棘果实,每亩地可收入约1000元左右。
沙棘嫩枝叶也富含多种维生素其饮用价值很高,沙棘枝繁叶茂,富含营养,是很好的饲料、肥料和燃料植物。
沙棘林可以放牧,由于沙棘叶富含多种维生素,适口性好,肉质品质高,产肉率可提高1/3。
这无疑是贫瘠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四、是追求健康群体消费的需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也在逐步增强,对饮或食的需求已从量的满足转向质的重视,除加强锻炼外,传统中医学祟尚“药食同源”的观念也指导人们通过选择食品来达到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使得饮料食品趋向自然、富含营养成分、保持原味等方面。
沙棘是我国卫生部公布药食两用植物。
其果实中富含190多种生物活性成分,是天然的保健品、药品、饮料和食品的加工原料。
沙棘嫩枝叶也富含多种维生素其饮用价值很高、沙棘枝繁叶茂,富含营养,是很好的饲料、肥料和燃料植物。
沙棘的枝叶和果实可以提取具有医疗、保健价值的物质,特别是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极高,包含有18种氨基酸,还含有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亚油酸、黄烷酮、肌醇等生理活性物质。
它所含有的维生素和其他生理活性物质,比橘子和黑穗醋栗高出数倍至数十倍。
沙棘油中含有的重要生理活性物质达100多种,能抗炎生肌,对消化系统修复有良好效果。
沙棘籽油在肿瘤治疗中能发挥一定作用。
沙棘黄酮对心肌缺血、高血脂症、冠状动脉硬化疗效较好。
所以,沙棘对于人类的营养保健有重要作用,全面开发利用营养丰富、具保健医疗功能的加工制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五、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保证自治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提出要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科技教育等重点任务,集中力量在水利、交通、通信、能源、市政、生态、农业、科技、教育和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建设一批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重点工程,扎扎实实地推进西部大开发。
在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
加快西部地区开发,必须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治理环境污染,综合实施各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程,“三北”(西北、华北、东北)风沙综合防治区,采取综合措施,在有条件的地区大力植树种草,增加林草植被。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贯认为要把发展人工生态结合起来,以治水为中心,植树种草为先导,改土为基础,重大工程为依托,全面为基础,全面推进生态的保护和建设;继续实施两大盆地周边沙漠化治理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改善绿洲生态;抓好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的监督管理,综合防治环境污染依法保护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田纪云曾提出“开发沙棘,大有作为”,国务委员吴仪提出“开发沙棘,造福人类”,全国政协副主席宋健提出“开发沙棘,利国富民”等等,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对沙棘事业的关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果业发展纲要》中提出今后要大力发展林果业,特别是沙棘等小浆果基地的建设,本项目建设,为发展沙产业、发展林果业起到示范推广作用。
第三章建设条件分析
第一节自然地理条件
一、行政区划、地理位置
(一)行政区划
某县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所辖的一个县,县人民政府驻地在**镇,西北距阿勒泰市320千米,西南距乌鲁木齐市530千米。
全县辖五乡、两镇为**镇、塔克什肯镇、查干郭勒乡、阿热勒乡、阿热勒托别乡、萨尔托海乡、阿尕什敖包乡。
(二、)地理位置
某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东部,阿尔泰山脉的东南缘,地理坐标北纬45°00′00″—47°20′27″,东经89°47′51″—91°04′37″之间,东南部、南部与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奇台县相接,西部、西北部与阿勒泰地区的富蕴县毗邻,东部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全县总面积157.97万公顷。
**防沙治沙区,位于某县萨尔托海乡境内,距某县约有45千米,地理位置介于北纬46°28′—46°48′,东经89°44′—90°04′之间,总面积2万公顷(30万亩)。
某县沙棘精品示范园建设面积1333.33公顷(2万亩)。
二、地形地貌
某县是一个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县,处于阿尔泰山东南麓,地形复杂,层状地貌特征突出,形成山地、丘陵、平原戈壁三个梯带和**、查干河,强汗三个断陷盆地,整个地势北高南低向西倾斜,全县地貌按自然地理景观可划分为山地、丘陵区、戈壁平原区、断陷盆地。
项目区位于阿勒泰山的南部,属低中山地带,南为开阔的戈壁平原,地势平坦,地势以1°—3°的坡度向南倾斜。
局部有剥蚀基岩残丘分布。
三、河流水系
(一)地表水
全县境内主要有大青格里河、小青格里河、查干河、布尔根河。
这四条河流在本县境内的阿拉特斯王头台附近汇合成乌伦古河后流入福海县的布伦托海。
这四条河流的水源主要靠山地降水和雪水供应,水量充足,是某县发展农牧业生产的命脉。
河流年径流量9.97亿立方米,四条河的河床一般较宽,水质良好,含沙量少,河网发育,径流丰富,乌伦古河以南的广大丘陵和戈壁带则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无地表径流,由于缺少必要的引水工程设施,目前地表水仅利用2亿多立方米,利用率不足30%,开发利用潜力很大。
另外某县境内还有三处小湖泊:
三道海子(花海子、中海子、边海子)、查干湖、也布湖。
(二)地下水
某县地下水储量达8亿多立方米,已打井46眼,有泉水673眼,南戈壁井深一般为5米,虽然潜力较大,但未进行有效开发。
项目区由于地处山前冲积平原地带,地下水资源充足。
四、气候
项目区属大陆干旱气候区,日照资源丰富,日照率71%,全年辐射总量141.6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3165.3日照时数小时,平均无霜期87—103天,年平均气温3℃,极端最高气温34℃,极端最低温-49℃,年平均降水量为105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095.8毫米。
五、土壤
某县土壤分布规律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和水平地带性,按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及土壤属性可划分为十三个土类:
山地冰沼土、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山地灰黑土、山地黑钙土、山地粟钙土、草甸土、沼泽土、灰棕漠土、龟裂土、盐土等,其中以棕钙土和淡栗钙土为主
项目区土壤主要为棕钙土,基质为沙壤土,土层厚度0.8—1.2米,地表土壤中含少量小碎石,有机质含量1.32%—1.48%,PH值7.8—8.5之间,含盐量<0.3%,土壤中氮、磷、钾有机质含量较丰富。
六、植被
项目区主要生长着耐旱的小丛禾科、蒿属和半灌木,属于荒漠植被或草原向荒漠过渡的植被景观。
第二节社会经济条件
一、人口、民族及其结构
全县总人口5.62万人,由哈萨克、汉、蒙古、回、维吾尔等11个民族组成,其中民族4.68万人,占总人口的83.27%;汉0.94万人,占16.73%。
总人口中,农村人口4.52万人,占总人口的80.43%;非农业人口1.1万人,占总人口的19.57%。
二、工农业生产情况、生活水平及经济发展水平
某县是一个以牧业为主、农牧结合,多种经济发展的县,2004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7817万元。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513.56万元,工业总产值5886万元。
地方财政收入581万元,地方财政支出8749万元。
职工年均货币工资126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47元。
第三节林业发展情况
保护森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防沙 治沙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