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中的尺规作图法.docx
- 文档编号:29777003
- 上传时间:2023-07-26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247.80KB
几何中的尺规作图法.docx
《几何中的尺规作图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何中的尺规作图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几何中的尺规作图法
第七讲尺规作图
尺规作图的基本知识
一、几何作图的含义和意义
含义:
给泄条件,设法作具备这些条件的图形,能据条件作出图形或作不岀图形,故几何作图是存在问题的证明。
意义:
建立学生具体几何观念的重要手段,是克服死记硬背左理的好办法:
学以致用:
为制图学提供理论基础: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二、作图公法
(1)通过两个已知点可作一直线;
(2)已知圆心和半径作圆:
(3)若两已知直线相交,或一已知直线和一已知圆(或圆弧)相交,或两已知圆相交,则可作出其交点。
上面三条叫作图公法。
若一个图不能有限次根据作图公理作岀图形,则叫几何作图(或尺规作图)不能问题。
三、作图成法
我们把根据作图公法或一些已经解决的作图题而完成的作图,叫做作图成法。
它可以在以后的作图中直接应用。
下而列举一些:
(1)任意延长已知线段。
(2)在已知射线上自端点起截一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3)以已知射线为一边,在指泄一侧作角等于已知角。
(4)已知三边,或两边及夹角,或两角及夹边作三角形。
(5)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
(6)作已知线段的中点。
(7)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8)作已知角的平分线。
(9)过已知直线上或直线外一已知点,作此直线的垂线。
(10)过已知直线外已知点,作此直线的平行线。
(11)已知边长作正方形。
(12)以立线段为弦,已知角为圆周角,作弓形弧。
(14)过圆上或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
(16)作已知圆的内接(外切)正三角形、正方形,或正六边形。
(17)作一线段,使之等于两已知线段的和或差。
(18)作一线段,使之等于已知线段的n倍或n等分。
(19)内分或外分一已知线段,它们的比等于已知比。
(20)作已知三线段a.b.c的第四比例项。
(21)作已知两线段匕“的比例中项。
(22)已知线段“丄作一线段为x=yla2+b2.或作一线段为x=yjcr-b1(a>b).
四、解作图题的步骤
1分析:
遇到不是一目了然的作图题,常假左符合条件的图已做出,研究已知件和求作件间的关系,从而得到作图的线索。
这个过程就是分析,是解题重要的一步。
2作法:
利用已知作图题时,只需说明淸楚,不必一一累述。
3证明:
证所作图确实具有所设条件。
4讨论:
作图题解的有无,多与寡,泄与不左,决泄于已知条件的大小、位置及相互关系。
尺规作图法举例
一、交轨法
一个作图题的解决,往往归结到某一点的确立,而一点的确定,须用两个条件q和C-如果能求出合于条件G的轨迹F,和合于条件c2的轨迹f2,那么片和f2的交点同时满足G和c?
这种由轨迹相交以解作图题的方法,称为交轨法。
决左某一点的轨迹有若干个,选择熟知的和简易的。
例1在已知弧AmB±求一点M,使弦的比为MA:
=
分析:
设点M已求到,满足MA:
MB=p:
q,则点M既在弧AmBk,又在一个阿氏圆上,内分、外分AB于C、D,使AC:
CB=AD:
BD=p:
q,阿氏圆是以CD为直径的圆。
作法:
如分析过程立出C、D两点,以CD为直径作圆,它与AmB相交于所求点图形略。
证明:
略邙可氏圆的性质知显然)
讨论:
本题恒有一解。
(C在圆内而D在圆外,两圆相交于两点,但其中一点必在阿氏圆直径CD的另一侧,不在A加B上)。
解法二:
由角平分线性质知,ZAMB的平分线MN必过C点,故不必作阿氏圆,只要定出
C和N即可,而N为AB的中点,作AB的中垂线即可。
如下图所示。
m
M
B
例2已知AABC的底边d,顶角A以及余二边的平方和b2+c2=k2.求作这三角形。
分析:
如图,设AABC已作成,BC=a,A=a,^AB2+AC2=k2o任作BC=a后,
A的一个轨迹是以BC为弦而内接角等于&的圆弧。
若以M表示BC的中点,则
k2=AB2+AC2=2AM2+-a2(斯特瓦尔特左理)
2
即A点的另一轨迹是以M为圆心,半径为丄J2疋-/的圆周,因而A点泄。
2
作法:
作线段BC=a,在BC上作内接角等于q的圆弧:
作O(M丄楡-心;圆与圆
2
弧的交点为所求的A点。
证明:
略。
讨论:
显然y/2k>a,否则无意义;若A为锐角,当vfcot:
时,
2222
0(M丄J2疋一/)与圆弧AmB有两交点A与从但A4BC=^BC,只算作一解:
否2
则无解。
若A为钝角,当-cot- 2-^<-时有一解,否则无解“ 2222 若A为直角,a=k时显然有无穷多解,当a^k时无解。 二.三角形奠基法 作图题中,往往可先作图形的一个三角形,从而奠泄全部图形的基础,进而作出其它图形,这种三角形称为基础三角形。 该方法称为三角形奠基法。 例3已知AA3C的三中线m“叫、叫的长度,求作该三角形。 分析: 设△ABC已作出,G为重心,图中无奠基的三角形。 延长G厶到K,使LK=GL.则ABGK三边已知,各为中线长的2/3。 作法: 作ABGK,使GK=(2/3)叫,GB=(2/3)叫,BK=(2/3)叫,作GK的中点厶,并延长他到C使LC=BL.延长LG至A使GA=2LG,则AABC即所求者。 证明: 由作法,厶是BC的中点,因而AL是AABC的中线。 由于GA=2LG,G是AABC的重心,并且AL=3LG=(3/2)GK=ma,以M.N表C4、48的中点,由于G是 重心,则BM=(3/2)BG=®,CN=(3/2)CG=(3/2)BK=“.,所以AABC合于条件。 讨论: 本题有无解,取决于MGK是否存在,存在的条件是: 叫+叫>叫,mb+mc>ma9mc+ma>mh故所给三中线能构成三角形时,有一解,否则无解。 例4已知AABC的人,。 叫,求作该三角形。 分析: Z\ABC若已作成,髙AH=ha,角平分线AT=ta,中线AM=ma. RtAAHT和AU/H都可作出,取AAMH为基础三角形,设AT交外接圆于P,则P为BC的中点,P可由AT及MH在M点的垂线相交决左。 然后定圆心O,0在PM上,也在AP的中垂线上,故外接圆可作出,从而可定出B、C。 作法: 作直角AAHM,使ZAHM=90,AH=九,AM=ma. 在射线HIV1上作T点使AT=J,过M作HM的垂线与直线AT相交于P。 作AP的中垂线交PM于O。 以O为中心,以OA为半径作圆,设其交直线HM于B及C,则WC即所求。 证明: 因O在AP的中垂线上,则OP=OA,从而P是BC的中点,从而AM是AABC的中线,而AP是ABAC的平分线。 可见中,有高AH=ha,中线AM=ma,平分角线AT=ta,即AABC合于所设条件。 讨论: 1当九丄,叫三者有两个相等时,AABC为等腰三角形,这时若三者不都相等无解,若 都相等便成不左问题,有无穷多解。 2当hjc互不相等时,解要存在,则AANIH存在且P存在,并且P和A落在HM的异侧(若叫 ha 例5求作AABC,已知ha,叫,叫. 分析: 设AABC已作出,G为重心,由重心的性质知SSBCG=-S^1)C,从而 gm=-AH=-h.ABCG可作。 33° 证明: 略(关键是证G为重心,连AG交BC于点F,证明N是中点) 讨论: AABC能否作出决立于ABCG能否作岀。 显然,GMvGC且GMvGB,即 ha<2mb且hav2叫时有一解,否则无解。 三.合同变换法 将图形中某些元素施行适当的合同变换,然后借助于各元素的新旧位置关系发现作图的方法。 常用的有对称变换、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 例6求作/XABC,已知4人,两底角之差ZB-ZC=a. 分析: AABC已作岀.先作BC=a,由于ha=AH,故A点的一个轨迹是BC的一条平行线XY。 现为了把&表示在图形上,延长BA到E,作C关于XY的对称点D,则 a=ZB-ZC=ZEAY-ZCAY=ZEAY-ZDAY •••Z34D=180-a.从而A的另一轨迹是以BD为弦内接角等于180—a的弓形弧。 作法证明: 略。 讨论: 以BD为弦内接角等于180-a的弓形弧的对称弧交XY于一点但AA'BC中, ZC-ZB=cr,不符合条件,故本题只有一解。 例7给是两平行线x及y和它们外侧各一点A、B(如下图),求自A至B的最短路线,使介于x、y间的部分与泄宜线z平行。 B 分析: 在X、y上任取点厂满足XYUz.AXf+XY+YfB最短在于AXf+YfB最 短o现AXf>CY9,C为定点(实际上,A>C),且 AXf+BYf=CY'+BY'进而X泄。 X、Y为所求。 作法: 略。 证明: 略。 讨论: 本题恒有一解。 例8给/kAABC,求作一直线平行于BC,交AB、AC于D、E,使AD=EC・ 分析: 如图,将EC西L》df,则ZBAF=ZDFA=ZCAF,所以AF为ZA的平分线。 由F泄D,然后立E即可。 恒有一解。 作法: 由分析作法显然。 证明: 略。 例9给三平行线a,b,c,求以"上一立点A为顶点作正三角形ABC,使余二点分别落在b、 C上。 b*分析: 设AABC已作好,作丄b,SABHK{AM)y^ACH9,这时,〃旋转为H A H* B 与C的交点为C,进而可泄B。 作法: 作丄b于H,作ZHAH'=60且AH'=AH,过H'作F丄AH',b'交c于点 C,再作ABAC=60,使ZBAC与厶册‘有相同转向,B是直线AB与〃的交点。 证明: 只要证明AB=AC就足以保证WC是正三角形。 由于ZBAC=ZHAH',立刻推出ZBAH=CAH,°所以两个直角三角形34H和C4H'有一直角边及一锐角对应相等,因而合同。 所以AB=AC。 讨论: 由于AHK{AM}>AHf或AH曲•如》AH”,所以有两解。 四.代数分析法 有的作图题,解题的关键在于一条线段的算出,这时可借助于代数讣算求得该线段,此方法叫代数分析法。 例10求作一圆,使通过两立点A、B并切于已知直线/° 0 A 分析: 如图,关键在于确左切点T的位巻,如能左,过A、B、T三点的圆就为所求。 设AB与/交于O,x=OT,则x2=AOOB,即x是线段OA、0B的比例中项,即T可确宦,进而圆可定。 作法: 如分析所作,见下图1。 证明: 略。 讨论: 1直线AB与/交于一点且A、B在/的同侧时,有二解,如图1。 2ABHI或X、B之一在/上时,有一解如图2和3。 3A、B在/的异侧时无解。 例11求作一直线平行于梯形的底边,且平分该而积。 分析: 设图已作成,设AB交CD于O,OA=a,OB=b,OE=x,则 所以宀評5).故丘点淀。 作法: 如图。 证明: 略。 讨论: 恒有一解。 尺规作图可能性的判断 一、判断准则 任何能用尺规完成的图形,归结为三条作图公理的有限次组合,即由一些点作直线、作圆,再由直线和圆产生新点。 在直角坐标系中,这些新点的坐标由方程x+cy+d=O或y+=0或/+),2+敢+fy+d=0三种不同组合组成的方程组的解。 而方程组的解是通 过方程系数之间的加、减、乘、除、开平方运算得来的,故得尺规作图准则为: 定理: 一个作图题中所求线段尤,可由一次齐次式x=Fa,5…心表示,则x能由尺规作出OF仅含关于已知线段q(f=l,2,•••,“)的有限次加、减、乘、除、开平方运算,并且F在泄义域中能取实值。 二、几个古典几何作图题 1.倍立方问题: 求作一立方体,使它的体枳等于已知立方体的体积的2倍。 设已知立方体棱长为",求作的立方体的棱长为兀,则十=2/,惟一的实根为x=a>/2,不可能由d经过有限次加、减、乘、除、开平方运算得到。 不能由尺规作岀。 2.三等分任意角问题: 设&是任一角,求8,使a=30 由三倍角公式cosa=cos3&=4cos'&-3cos&,令cos6=x>则方程化为 4x3一3兀一“=0(a=cosa已知) 不妨取a=60,这时a=-.方程为8疋一6尤一1=0,此方程无有理根,故不可能分解为2 以有理数为系数的两因式之积。 不能由尺规作出。 3.化圆为方问题: 求作一正方形,使面积等于已知圆的而积。 设已知圆为单位圆,正方形的边长为x,则扌=兀,”为超越数,故x不能作出。 4.作圆内接正多边形①正多边形的尺规作图,归结为方程财-1=0的n次本原单位根的尺规作图问题。 (如果某 一个n次单位根的各次慕可得出所有n次单位根,这样的n次单位根叫做本原单位根。 竺. 如三次单位根©=eyl 4£. ==1中,①2 =马,©'=1,可见©为本原单位根: 同 2£. 理冬也是本原单位根,但®不是。 )在】】次单位根中,必是n次本原单位根。 ②定理: 圆内接正川(n>3)边形可用尺规作图<=>//=2m・pi•处…Pr(加»°,Pi=2“+1 的素数或者为L/=)<■ 当w<100可作正n边形有24种,n=3,6,12,24,48,96;n=4,&16,32,64; n=5,10,20,40,80: “=15,30,60;n=17,34,68: n=5\: n=85. 例12十等分圆周(黄金分割,即内外比) 分析: 设半径为R,正十边形边长为x,AB为其中一边,如下图1。 显然 ZAOB=36,ZOAB=72,BC平分角ABO,则厶OAB-ABAC : .OA.AB=AB-.AC,又由OC=BC=AB得Q4: OC=OC: AC,称点C将线段OA分成外内比或黄金分割,即全线段与长部分的比等于长部分与短部分的比。 ・••圆内接正十边形的边长是将半径分成黄金分割所得的长部分。 下而作x,由 OA: OC=OC: AC,得疋+&一疋=0,从而x=^(75-1),作法如下图2所示,OC2 为所求x・ 注: ①圆内接正十边形长5,=£(、/? —1). 2 ②由弦与圆周角的关系 AB 圆周角 =2Rsin18°=-(5/5-1). 4 ④ ~0・618,即黄金分割数,在优选法上常用,来源于黄金分割。 例13五角星的作法 A 法一: 将圆周十等分(例12),从第一个分点起,每隔开三个分点相连即得。 法二: 将圆周五等分,从第一个分点起间点相连即得。 注: ①圆内接正十边形、五边形、半径的关系 AB=«5,AC=BC=a^jOA=R.作OE丄AC于E,交AB于D,则△ZMC〜△C4B, : .AD: AC=AC: AB,即AC2=ABAD,由MOB〜AODB有 AB: OB=OB: DB=OB: (AB-AD),AR2=AB(AB-AD), 与上两式相加即得AB2=AC2+R2, : a52=a^+R2=ai(;+a^,即同圆的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十边形的边构成直角三角 形,由此得正五边形更简单的作法。 作法: PQ、AS为二垂直直径,M为0Q的中点,作M4=M7V;作AN=AB: 贝I] AB=a5,ON=«|0. 证明: AB2=AN2=AO2+ON2=R2+ON2, RR ON=MN—OM=MA—MO=、R——=Uw得证。 2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几何 中的 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