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心肺复苏CPR指南的最新标准比例表.docx
- 文档编号:29767773
- 上传时间:2023-07-26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0.24KB
国际心肺复苏CPR指南的最新标准比例表.docx
《国际心肺复苏CPR指南的最新标准比例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心肺复苏CPR指南的最新标准比例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心肺复苏CPR指南的最新标准比例表
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CPR)指南的最新标准比例表
成人1-8岁儿童婴儿开放气道仰头举颏法仰头举颏法仰头举颏法
人工呼吸
2次有效呼吸
(每次持续1秒钟以上)
2次有效呼吸
(每次持续1秒钟以上)
2次有效呼吸
(每次持续1秒钟以上)
呼吸频率
10-12次/分钟
(约5-6秒钟吹气一次)
10-20次/分钟
(约3-5秒钟吹气一次)
10-20次/分钟
(约3-5秒钟吹气一次)
检查循环颈动脉股动脉肱动脉
按压位置
胸部胸骨下切迹(胸口剑突处)
上两指胸骨正中部位或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
乳头连线下一横指
按压方式两只手掌根重叠两只手掌根重叠/一只手掌根2指(以环绕胸部双手的拇指,二人法)
按压深度4-5cm2-3cm1-2cm
按压频率100次/分100次/分100次/分
按压通气比30:
2(单人或双人)30:
2/单人或15:
2/双人30:
2/单人或15:
2/双人潮气量比500ml-600ml每公斤/8ml(约150ml-200ml)30ml-50ml
CPR周期2次有效吹气,再按压与通气五个循环周期CPR
AED
有AED设备条件情况下,请先使用AED除颤一次,
然后进行5个周期CPR
不推荐使用心肺复苏2005国际指南主要内容
早在1947年美国ClaudeBeek教授首次报道对一室颤患者电除颤成功,以后除颤器材不断改善;PeterSafer1958年发明口对口人工呼吸,因为简单易行、潮气量大而被确定为呼吸复苏的首选方法;60年代时,WilliamKouwenhoven等发表了第一篇有关胸外心脏按压的文章,被称为心肺复苏的里程碑。
口对口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按压的结合,配以体外电击除颤法,构成现代复苏的三大要素。
1966年-全美复苏会议成为心肺复苏术
1992–AHACPR指南
2000–第一部国际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正式发表
2005–修订CPR及ECC指南。
心搏呼吸骤停的原因
(一)心脏本身病变直接引起:
即为心源性
冠心病:
80%,尤其以不稳定性心绞痛(UP)、急性心肌梗塞(AMI)最为多见,二者又合称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其它心肌病、心肌炎、瓣膜性疾病以及恶性心律失常等,占20%
(二)非心脏原因引起:
1、急性物理化学因素对心肌的损伤,如中毒、溺水、自溢、触电等。
2、药物影响:
强心药和抗心律失常药。
3、电解质失调:
K+有关。
4、精神神经因素:
心脏骤停的诊断
1.意识丧失
突然意识丧失、昏迷(心脏骤停10-20秒出现),常伴全身抽搐。
2.大动脉搏动消失
3.呼吸停止或临终呼吸,多发于心脏停搏30秒后。
4.双侧瞳孔散大(30-40秒出现)。
5.面色苍白、紫绀
以上各点以突然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最为重要。
一旦考虑心脏骤停,立即行CPR
CPR第一个阶段:
现场心肺复苏术
——ABCD四步法
A:
气道开放、B、人工呼吸
C:
胸外按压D、除颤
A:
开放气道(一组技术)
判断:
判断患者有无意识
呼救:
启动EMS
体位:
复苏位(仰卧位)
开放气道:
贯穿复苏始终
A1、判断意识
轻拍或摇动双肩、靠近耳旁呼叫:
“喂,你怎么了!
”无反应:
指压人中穴仍无反应:
立即行动10秒钟内完成
A2、高声呼救
如意识丧失,应立即呼救“来人呐!
救命啊!
!
”来人呐!
准备抢救!
!
拨打“120”:
启动救护体系
单人急救应采用的院前程序
确定成人患者无反应,应该首先打电话,目的是急救人员带来AED。
对无反应的婴儿或儿童应首先行CPR,约5个循环后或2minCPR后再求救。
A3、体位要求
摆放为仰卧位
放在地面或硬床板上
脊椎外伤整体翻转
头、颈身体同轴转动
无意识,有循环体征:
侧卧位
A4、开放气道:
仰头抬颏开放气道
手指或吸引清除口腔内异物
头偏向一侧
解除昏迷病人舌后坠
微弱或喘息样呼吸得到改善
确保人工呼吸、人工循环有效
A5开放气道:
仰头抬颏法:
徒手开放气道安全有效方法
一手掌压前额,另只手中示食指向上向前抬高下颌,两手合力头后仰,牙齿对合
头后仰程度为:
下颌、耳廓的联线与地面垂直抬颏时,防止用力过大压迫气道
A6、开放气道:
托颌法(头颈部外伤)
双手在患者头部两侧、握紧下颌角
双肘支撑在患者平躺平面
用力向上托下颌、拇指分开口唇
不伴头颈后仰、专业人员必掌握
无论患者是否受伤,非专业急救均使用仰头抬颏法,不推荐托颌法
当没有证据表明患者头或颈部受伤时,专业救护者可使用仰头抬颏法
如果专业救护者怀疑患者颈部脊髓损伤,应使用托颌法来打开气道
B:
口对口呼吸
迅速、简便、有效:
自主呼吸停止后的首选方法
B2、呼吸停止的判断
仰头抬颏后,随即耳贴近嘴鼻
一“看”二“听”三“感觉”
眼看(胸部起伏)、耳听(气流)面感(气息)
没有胸部起伏、气息、气流:
感觉没有呼吸,即可人工呼吸
10秒内完成判断
B3、口对口呼吸要点
开放气道、口张开、捏鼻翼
吹气方法:
深吸气、口包口密闭缓慢吹气
吹气时间:
1~2秒(默读01、02)
吹入气量:
700~1000ml
有效标准:
胸部抬起
吹气后、松鼻、离唇、眼视胸部
按压/吹气比例30:
2
缓慢吹气,扩张蒌缩的肺,减少胃膨胀:
膈上升、防止食物反流误吸
2005:
每次人工呼吸应在1秒钟以上(IIa类),应见到胸部起伏,应该避免过度吹气(超过建议的时间)或吹气过用力。
2000:
建议有氧或无氧人工呼吸,每次吹气1秒或1-2秒。
C:
胸外心脏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形成人工循环:
是心搏骤停后唯一有效方法
心跳骤停判断(非专业)
经两次人工呼吸病人仍无反应:
(无意识、运动)
临终呼吸可视为心跳停止
立即做胸外按压
时间10秒内完成
心跳停止判断(专业)
给予两次人工呼吸后观察循环体征
意识、呼吸、活动、脉搏
无循环体征——立即胸外按压
触摸颈动脉搏动方法
可用食指及中指指尖触及气管正中部位,男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旁滑移2~3cm,在气管旁软组织深处轻轻触摸颈动脉搏动。
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以免颈动脉受压,妨碍头部供血。
检查时间不能超过10s
非专业人员无需掌握。
胸外心脏按压要领
有力、连续、快速
按压部位:
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或胸骨正中两乳头间连线水平
右手沿肋弓向中线滑动
左手掌根紧靠手指贴胸骨下半部
右手掌与左手背重叠交叉
停放在肋骨与胸骨连接处
手掌根与胸骨长轴一致
一只手的食、中指放在肋缘下,沿肋骨缘向上滑到胸骨底部(剑突处),把另一只手掌根靠在手指上(胸骨下半部)第二只手重叠在第一只手上手指交叉、掌根紧贴胸骨
按压深度:
胸骨下陷4~5cm
产生60~80mmHg动脉收缩压
有效标准:
能触摸到颈或股动脉搏动
按压频率
100次/min(18秒完成30次按压)
按压和放松时间各占50%
数数掌握节奏,个位数加重复尾音
需勤加练习
按压姿势
地上采用跪姿,双膝平病人肩部
床旁应站立于踏脚板,双膝平病人躯干
双臂绷直,与胸部垂直不得弯曲
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用上半身重量往下压(杠杆原理)
用力方式
双肩在双手正上方,借用上半身的重量垂直向下按压
按压后必须完全解除压力,胸部弹回原位
手掌根部始终紧贴胸骨,保持正常位
按压与呼吸比例:
30:
2
30:
2比15:
2每分钟更多次的按压,冠状动脉灌注压提高25%
无论双人或单人法均采用30:
2
连续五个轮回
CPR按压/通气比
2005:
建议对婴儿至成人患者,所有单人CPR时,通气/按压比为30:
2.
2000:
建议成人CPR按压/通气比率为15:
2,而婴儿和儿童CPR时,建议按压/通气比率为5:
1。
有效的心脏按压
2005:
CPR时,有效的胸外按压才可能产生适当的血流(I类)。
要求“用力和快速地按压”,按压频率100次/分。
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完全恢复到正常位置,压/放时间大致相等。
应尽量控制中断胸外按压的时间。
2000:
未强调胸外按压的质量和速率,胸腔完全恢复状态,以及减少中断胸外按压的重要性。
轮换心脏按压
当一位以上急救人员在场时,每2min或每5个CPR循环后,急救人员应轮换“按压者”,轮换应在5s以内完成。
D、除颤:
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icexternaldefibrillatior,AED)
80%~90%成人突然、非创伤性心搏骤停的最初心律失常为室颤。
除颤是对室颤最为有效的治疗
每过一分钟,除颤成功的机会下降7%~8%
室颤常在数分钟内转为心脏停搏
强调做一次除颤立即CPR,多次除颤延误CPR
先按压后除颤
除颤电极的位置:
一次性使用的除颤电极
电极安放在前胸壁,大多AED用Ⅱ导联解读心律
前电极右上胸锁骨下贴胸骨右缘
侧电极左胸乳头下,中心点恰在腋中线
室颤除颤能量选择
只做一次除颤,单相波首次电击能量为360J,双相波选择首次成人电击能量对于截断指数波形为150J~200J,对直线双相波形为120J。
如不熟悉设备特定能量,建议使用默认能量200J
第二次能量应相同或者更高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AED面板仅三个按钮
绿色:
开关(ON/OFF)
黄色:
分析(Analysis,全自动则无)
红色:
电击(Shock)
操作时尚有语音和文字提示
操作方法:
打开AED电源开关-连接除颤电极-按下放电键“三步曲”
2005:
需电除颤时,只给1次电击,而后立即进行CPR,应在给了5组30:
2CPR(约2min)后再检查患者的心律。
2000:
对应“电击”的心脏骤停,给连续3次电击,首次能量为200J,第二次能量为200~300J,第三次能量为360J,电击之间不进行CPR。
在给予电击前后均检查心律。
先按压后除颤,但急救人员目击成人心脏骤停且现场有立即行AED条件,应尽快使用。
此建议适用于在医院工作或现场有AED机构中的急救人员和医护人员。
只除颤一次只是在BLS阶段,在ACLS阶段,如果床旁心电监护显示病人室颤,照样可以反复多次电击除颤。
胸前叩击45%可恢复窦性心律,
室颤室速安全有效(在没有除颤仪时)
心肺复苏有效指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 复苏 CPR 指南 最新 标准 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