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课程标准.docx
- 文档编号:29762618
- 上传时间:2023-07-26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7.98KB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课程标准.docx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课程标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课程标准
《文学概论》课程标准
适应专业: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
所属教研室:
中文系
课程编号:
01413105
课程名称:
文学概论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程(必修)
学时学分:
48学时(3学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文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层次的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必修。
本课程是关于文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掌握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可以使学生将汉语语法、文学常识、写作理论等转化为分析文学作品与作家、文学史现象、文化现状的方法与能力。
本课程旨在加强学生对语言和文本的理解、分析与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感受能力,提高学生从事中学语文教育等工作的理性思维能力,从而体现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并落实培养规格中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
本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基础性、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是体现该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主干课程。
对于教师教育方向的本科学生而言,能够运用恰当的方法、理论来分析作家作品是其必备的能力,也是学生将来走向课堂、熟练使用教学技能的前提条件和坚实基础。
本课程的学习应当建立在对古今中外文学史和作品的熟悉基础之上,其先导课程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而且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还应掌握基本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语言方面的基本知识。
在对先导课程的熟悉和掌握基础之上,学生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就应当能够从理论的高度、理性的角度来评价文学史与作家、把握各种文学现象,能够用合适的方法分析各种类型的文本。
另外,本课程与美学、古代文论选读和西方文论选读等课程密切相关,这些课程共同形成一个横向的文艺学课程体系,为学生奠定深厚的文艺理论学养,从而使学生具备不断拓展专业知识面和终身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有优异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具有分析并讲授文本的语文教学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成为能够胜任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具备班级管理能力的新型师资人才。
(二)基本理念。
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应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思想,在教与学两个方面都应突出适用和应用。
文学概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但它不是教条,因为文学理论来自文学实践,又反过来指导文学实践。
所以,在讲授文学概论的过程中,要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在注重文学理论体系讲解的同时,注重培养、提高学生分析文学问题、解决文学问题的实际能力。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也应本着学以致用的基本原则,在掌握课堂及书本知识之余,多多联系现实并主动思考、勤于实践,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对文学的发展历史及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对当前大众文化视域中文学现象的分析与评介、文学创作的理论与实践、文学接受的理论与实践、对语言和文本的分析运用的方法与技巧等。
(三)设计思路。
1.教学改革基本理念
本课程教学设计追求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在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价值目标,把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批判意识与理性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构建本课程的基本框架。
2.总体设计原则
本课程教学设计围绕着提高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价值目标,总体原则有三:
(1)在向学生介绍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之余,注重引导学生考察文学与整个社会生活和社会形态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够常学常新,能够用理论解释当前的各种文学实践;
(2)引导学生从理论的高度和理性的角度去解读、认识不断出现的文学理论、文学现象和当下社会语境中的大众文化,并通过专题活动、小论文、作业等教学实践环节的安排,训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3)教学中提倡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阅读教材、参考教材和任何书籍的时候,本着“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原则,积极“找茬”,培养学术研究必需的“问题意识”,培养文学理论的专业素养;(4)注重引导学生对文艺作品的审美鉴赏,帮助学生从文本中体会并树立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
3.课程设置依据
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2011级汉语言文学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学语文教师国家职业标准。
4.课程内容结构
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或手段
思考与练习
学时
思考题
练习题
第一单元
课程与学科基础知识
第一节
文艺学与文学理论
2
讲授
√
第二单元
文学活动论
第一节
文学活动的构成要素
2
讲授与参与式教学
√
实践学时0.5
第二节
文学活动的起源与发展
2
讲授与参与式教学
√
实践学时0.5
第三节
文学的含义
2
讲授与参与式教学
√
实践学时0.5
第四节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2
讲授与参与式教学
√
实践学时0.5
第三单元
文学创造论
第一节
文学创造的客体与主体
2
讲授
√
第二节
文学创造的三个阶段
6
讲授与参与式教学
√
实践学时1
第三节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6
讲授与参与式教学
√
实践学时2
第四单元
文学作品论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3
讲授与参与式教学
√
实践学时1
第二节
文学形象的三种高级形态
6
讲授与参与式教学
√
实践学时2
第三节
叙事性作品与抒情性作品
5
讲授与参与式教学
√
实践学时1
第四节
文学作品的风格
4
讲授与参与式教学
√
实践学时1
第五单元
文学接受论
第一节
文学接受的三个阶段
6
讲授与参与式教学
√
实践学时2
5.理论与实践比例
理论教学36学时,实践教学12学时。
6.课时安排说明
本课程总计48学时,3学分,18教学周,其中理论教学36学时,实践教学12学时。
7.学时分配
(参看本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结构”和“课程内容”)
8.考试与评价方式
建立“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亦即过程评价:
以学生在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作为评价的基本标准;目标评价:
以课程标准目标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能力评价:
以学生运用本课程知识解决相关理论和实际问题为参照标准。
考核采用平时考查加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均以百分制计算。
总成绩=平时成绩*40%(其中学习态度占平时成绩的10%、课堂参与占50%、作业占40%)+期末考试成绩*60%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具备有关文学理论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运用理论知识的基本技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鉴赏和评价各类文学作品、应用文体、文化现象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具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能够将本课程的先导课程归纳、提升为一套理论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掌握后续的学习模块知识,为将来走向教师教育与研究、班主任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具体目标。
“文学概论”课是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旨在向学生传授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从理论的高度认识和理解文学作品、应用文体、作家与文学史、大众文化现象,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最终希望学生:
1、知识方面:
准确掌握文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文学理论的知识体系,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的谨严与深广度。
2、能力方面: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学生要能根据课程所介绍的文学规律与研究方法进行实际训练,具备如下专业能力:
其一,要能运用文学理论对当前的文学现象与大众文化热点进行分析和研究,要能写出一定理论深度的文学与文化现象的批评与研究论文;其二,能够运用通过文学理论学习所掌握的“真善美”价值标准,深入理解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其三,要能运用文学作品、文学创作与接受、文学传播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进行语文教学教案的拟写和处理、语文课堂中对作家和作品的分析与评价、将教案及理论分析转化为语文课堂讲授、组织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和综合管理等实际活动的操作,具有优异的阅读、写作和教学能力。
3、素质方面:
掌握理论思维的方法和规律,初步具有理论的自觉与敏感。
从而具备良好的教师教育、艺术评论、语文知识传播等专业素质。
另外,对于知识、能力、素质等水平较高和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而言,应多多拓展人文视野,广泛涉猎其他艺术作品,关心社会与现实,并加深哲学、历史学、语言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关的学科知识储备,从而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心理素质、教育与研究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
三、课程内容
第一单元课程与学科基础知识
第一节 文艺学与文学理论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文艺学的定义和三个分支;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2提高内容。
文艺学三个分支的区别与联系
§1.3扩展内容。
文学理论与本课程的关系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解释基本概念:
文艺学,文学活动,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2、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之关系。
3、你接触过哪些文学理论教材?
请谈谈你对文学理论的看法。
(三)学时分配。
2学时(其中:
理论教学2学时/实践教学0学时)
第二单元文学活动的基本性质
第一节 文学活动的构成要素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文学活动的构成要素:
世界、作者、作品、读者
§1.2提高内容。
文学四要素的内涵及对应的理论观点
§1.3扩展内容。
对文学活动的整体关照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各自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请简述之,并说明它们的片面性。
2、关于“文学四要素”的理论有两种框架示意图(见下),请比较两个图示所表示的文学活动有什么不同:
(三)学时分配。
2学时(其中:
理论教学1.5学时/实践教学0.5学时)
第二节 文学活动的起源与发展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巫术说、宗教说、游戏说、劳动说;文学活动发展的影响要素;文学活动的继承性
§1.2提高内容。
文学发生根本原因的揭示——劳动说;文学发展问题的复杂性
§1.3扩展内容。
联系中国当下文学现实解释文学活动的发展特点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为什么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比其它诸说有更大合理性?
2、试辩正说明文学发展的诸种原因。
3、实践活动:
试着找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些“母题”,并选择其中一种进行分析。
(三)学时分配。
2学时(其中:
理论教学1学时/实践教学0.5学时)
第三节 文学的含义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文学含义的发展演变;通行的文学含义
§1.2提高内容。
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分
§1.3扩展内容。
文学观点的革新与变化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课前预习:
查阅资料,梳理中外文学观念的种类和发展演变,并得出自己的看法和认识,于课堂上共同探讨。
2、如何区分文学与非文学?
(三)学时分配。
2学时(其中:
理论教学1.5学时/实践教学0.5学时)
第四节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文学活动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文学的特殊性质;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具体表现
§1.2提高内容。
文艺创作与金钱的关系
§1.3扩展内容。
文学与其他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联系与区别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怎样理解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
2、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3、文学与社会、政治的关系如何?
(三)学时分配。
2学时(其中:
理论教学1.5学时/实践教学0.5学时)
第三单元文学创作论
第一节 文学创造的客体和主体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文学创造的客体与主体的内涵
§1.2提高内容。
文学创造客体与主体的特殊性
§1.3扩展内容。
对文学创造主、客体内涵的不同理解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怎样理解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
2、文学创造中的“审丑”问题。
3、能否说“凡是写作的作家就是文学创造的主体”,为什么?
(三)学时分配。
2学时(其中:
理论教学2学时/实践教学0学时)
第二节 文学创造的三个阶段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文学创造的发生、构思、物化;文学材料的获取途径;创作动机;词语提炼与技巧运用;即兴与推敲
§1.2提高内容。
艺术发现;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各种构思方式及其具体例证;内心意象到艺术形象之间的变化
§1.3扩展内容。
与其他艺术的创作过程的比较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文学创造材料的特征及其来源是什么?
2、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是什么?
3、意识与无意识在文学创造中的意义何在?
4、联系具体作品,分析几种常见的艺术构思方式。
5、阅读下列文章:
沈从文《小说作者和读者》、弗洛伊德《创作家与白日梦》、福柯《作者是什么?
》、罗兰·巴尔特《作者的死亡》,谈谈你对作者及创作的理解。
(三)学时分配。
6学时(其中:
理论教学5学时/实践教学1学时)
第三节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真善美的内涵;艺术真实的特征;“诗意的裁判”;文学形式
§1.2提高内容。
人文关怀;文学内容与形式之关系;艺术形式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
§1.3扩展内容。
艺术概括;审美理想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艺术真实有哪些基本特征?
它与生活真实、科学真实有什么区别?
2、为什么说艺术概括是在“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中实现的?
怎样理解“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是主体意识对客体对象的能动介入和把握的过程?
3、怎样理解文学创造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情感评价?
阐述这种情感评价的诚挚性与高尚性原则。
4、什么是艺术形式?
形式创造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三)学时分配。
6学时(其中:
理论教学4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
第四单元文学作品论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文学言语层;文学形象层;文学意蕴层
§1.2提高内容。
文学言语的内指性与心理蕴含性;文学形象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蕴层
§1.3扩展内容。
中西方关于文本层次的观点与论述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文学言语有哪些特征?
举例说明之。
2、书面作业或实践活动:
以文学原著和影视改编为范围,分析探讨文学形象的特点。
(三)学时分配。
3学时(其中:
理论教学2学时/实践教学1学时)
第二节 文学形象的三种高级形态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文学典型;意境;文学意象
§1.2提高内容。
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审美意象的特征
§1.3扩展内容。
中西方文论对典型、意境、意象问题的论述和理论流变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是什么?
2、课堂讨论:
运用本节理论分析一个典型人物。
3、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4、举例说明文学意境的特征。
5、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三)学时分配。
6学时(其中:
理论教学5学时/实践教学1学时)
第三节 叙事性作品与抒情性作品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叙事性作品与抒情性作品的界定与内涵;经典故事的四个要素;人称视角;抒情性作品的结构要素;
§1.2提高内容。
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聚焦;抒情性作品的节奏
§1.3扩展内容。
叙述的声音;抒情方式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文学抒情与叙事有哪些主要区别?
2、课堂讨论:
试以一部电影为例,谈谈叙述时间的问题。
3、为什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4、课堂讨论:
通过具体作品分析抒情性诗歌或散文的节奏。
(三)学时分配。
5学时(其中:
理论教学4学时/实践教学1学时)
第四节 文学作品的风格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文学风格的定义和内涵;形式与风格;文学风格与群体文化的关系
§1.2提高内容。
文学风格、创作个性、日常个性的联系与区别
§1.3扩展内容。
中西方对风格内涵的不同理解;文学风格的类型与审美价值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如何正确理解“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的观点?
2、试分析文学风格、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的关系。
3、作业与讨论:
试分析一位作家或一部文学作品的文体风格。
4、课堂讨论:
举例分析文学风格与文化的关系。
5、作业或实践活动:
从人教版或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任选一篇课文,运用文学作品的相关理论及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并编写教案,同时进行试讲练习。
(三)学时分配。
4学时(其中:
理论教学3学时/实践教学1学时)
第五单元文学接受论
第一节 文学接受的三个阶段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文学接受的发生、发展与高潮阶段;接受动机;接受心境;异变;误解;共鸣;净化;余味
§1.2提高内容。
期待视野及其与艺术魅力的关系;隐含的读者;“空白”;领悟
§1.3扩展内容。
文学接受、文学消费、文学生产之关系;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文学批评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读者的期待视野是怎样形成的?
2、如何理解隐含的读者?
3、如何看待文学接受过程中的误解?
4、试述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之间的关系。
5、文学接受高潮中的共鸣、净化与领悟之间有什么区别?
6、余味在文学接受活动中有什么意义?
7、分组实践活动:
自行设计题目,针对本专业的学生开展文学阅读情况小调查,试根据调查结果谈谈读者文学接受心理及文本取向的变迁,以及你们对此的评价。
(三)学时分配。
6学时(其中:
理论教学4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组织建议。
本课程教学活动本着“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主要采取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主题实践活动和书面作业等方式进行。
课程采用形式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讲授式、案例式、项目式、启发式、讨论式等,以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
课堂讲授的内容是文学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不同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
在讲授中,教师可以运用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方法开展教学。
比如课堂讨论,教师可先布置讨论主题与参考书目,由学生在课下自主完成,然后在课堂上共同探讨,由教师给予点评,重视讨论过程,结论尽量开放和自由。
课堂讨论的内容一是对文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二是对文学理论与文学、文化现象的解读和批评。
主题实践活动可以采用项目式,先由授课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确定活动主题,如关于文学作品的知识单元,因为学生在先导课程中已掌握大量中外文学史的丰富材料,可让学生运用文本层次划分的理论分析不同的语言文字作品,或自主学习诗歌、小说、戏剧的相关知识开展语文教学实践的小练习等。
活动主题确定之后,也可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完成项目,教师先安排分组,然后由各小组学生自行挑选组长、进行分工,这一方面可以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是学生教学技能和人际沟通、组织与管理能力的锻炼。
课程书面作业的内容或是学生就当前大众文化领域的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是对具体的文学理论、文学作品进行评述,或是对某种文学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酌情给予点评,题目设计以启发、开拓学生思维为主,以加强学生理性思辨能力为主。
另外,适量采用多媒体及电子教学设备,给学生播放与课程内容、教学目标相关的视频、课件,以增强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
(二)考核方式建议。
本课程考核方式建立在过程评价、目标评价、能力获得评价的“三位一体”评价方式理念之上,应关注学生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创新实践。
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闭卷考试,于学期课程结束后的期终进行,题型多样,包括:
选择题、判断题、辨析题、填空题、问答题、论述题、材料题等。
二,课堂讨论,不定期穿插于课堂教学之中,作为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内容主要是对文学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对各种文本和文化现象的解读和批评。
三,实践活动训练,由教师设定主题任务,由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
内容主要涉及对文学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比如文学接受或文化热点的小调研、针对某项自学内容的试讲和展示、进行各种文体创作的写作练习等。
四,课程书面作业,不定期穿插于课堂教学之中,作为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内容或是就当前大众文化领域的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是对具体的文学理论进行评述,或是对某种文学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是进行文学体裁的写作训练,或是根据相关理论撰写中小学语文课文教案等。
同时,鼓励学生将作业、讨论成果等积极投稿发表,鼓励学生多多进行文艺创作、各种文体的评论和教案编写、参加朗诵和演讲活动等,并提倡教师带领学生参与本人的教研、科研课题,作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考核依据之一。
本课程的考核采用平时考查加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均以百分制计算。
总成绩=平时成绩*40%(其中学习态度占平时成绩的10%、课堂参与占50%、书面作业占40%)+期末考试成绩*60%
其中,课堂参与包括课堂提问回答与讨论、实践活动等。
若学生有发表文章、参与教研研等创新实践活动,可在学期总成绩上加5分。
(三)教材选用建议。
推荐使用教材:
《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1月第4版。
该教材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属于国家级规划重点教材,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应用性。
该教材原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九五”规划国家级重点教材,也属于高等教育出版社“百门精品”课程教材。
这本教材先后获北京师范大学文科优秀教材奖,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1995),国家级优秀教材二等奖(1996),北京市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7),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7),经再修订而形成的第四版,吸收了近年来在教材使用过程中的各方面的意见,与过去相比有一定程度的改动。
《文学理论教程(第4版)》内容分为五编:
第一编导论介绍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诞生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建设;第二编阐述了文学活动的性质、特点和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第三编论述了文学创造的过程和价值追求;第四编从不同角度考察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分析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讨论叙事性作品和抒情性作品,把握文学风格内涵和价值;第五编论述文学消费、文学接受和文学批评等内容。
本教材适合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基础课教材使用,也可以被其他专业作为选修课程教材使用,适用性、应用性较好。
推荐辅助教材:
《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何懿主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第一版。
该教材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属于应用型高等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该教材应用型高等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也属于合肥师范学院应用型教学改革的校本教材。
本教材的编写思路、内容设置、行文风格等均以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文学理论的专业素养与技能为首要目标,重视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强调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评论,以及对当代大众文化的解读。
在内容框架上采用了理论阐述(上编)与批评方法实践(下编)相结合的方式,搭建起文学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平台。
本教教适用于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使用,适合作为《文学概论》、《文本分析概论》等课程的配套教材。
根据学科知识的发展情况,即时更新教材。
(四)资源开发建议。
1、开列精要的参考书目,并作具体的阅读指导。
2、在讲授课过程中,针对授课内容提供本专题经典论文,并作阅读指导。
3、依据教学内容和需要,制作电子课件作为课堂教学理论讲解的补充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播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学视频、播放艺术性和思想性较高的电影作品,布置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学理论教程 童庆炳 文学理论 教程 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