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社会实践已修改最新.docx
- 文档编号:29756174
- 上传时间:2023-07-26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2.41KB
寒假社会实践已修改最新.docx
《寒假社会实践已修改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寒假社会实践已修改最新.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寒假社会实践已修改最新
关于农村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
主题:
农村食品安全
参加人:
邓卓越
时间:
2012年2月
地点: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
我在春节期间去姥姥家串亲戚,发现农村小商店、小卖部、路边店,食品安全现状堪忧,有些经营者为谋取利益,出售过期食品、三无食品,假冒食品。
由于这几年食品安全领域加大了打击和整治力度,假冒伪劣商品如过节老鼠、人人喊打,但不法商贩把劣质食品有向农村市场转移的趋势,坑害农民利益,严重影响老百姓的身心健康,此种现象不容小觑,也应引起执法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是过期食品充斥。
我在一个小商店看到,有一种饼干生产日期竟是一年前的,还有的食品,怎么翻看也找不到生产日期,有的散装食品露天摆放。
经营者说,自己也是不久才进的货,谁也不会一件一件的去查看生产日期,农村人也不看生产日期。
也不排除,经营者贪图便宜,低价销售临近过期日期的食品。
二是三无食品泛滥。
春节期间,小孩子手里有了压岁钱、零花钱,就到附近的小卖部买些零食吃。
这些小食品多是无生产日期、无厂址、无商标的“三无产品”,制作简单、包装简陋,卫生质量可想而知。
小孩子还特别喜欢吃这些东西,家长们也无法监管。
三是假冒食品抬头。
如今生活条件提高,春节里,相互走亲串友,多是带些饮料营养品之类的盒装食品,包装好看,携带方便。
父、母家中就收到不少件,笔者细细查看商标,厂址,有几件是假冒商标,傍名牌的食品。
食品安全是个大问题,这一系列的怪现状,让人甚是忧虑,农村是个大的消费市场、但不是假冒伪劣、垃圾食品的处理场。
特别是年关过后,年轻人外出打工,家里以老年人和孩子居多,老人惜财,小孩嘴馋,大贵价钱买的东西不舍得丢弃,食用后极易出现不良反应,危害身心健康。
一当前农村地区食品市场呈现的特点
(一)农村地区食品市场呈现的四个特点
1农村人口多,受经济收入和消费观念的影响,农村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薄弱,安全隐患相对较多。
2配送方式落后,进货价格成为经营者进货的主要考虑因素,食品进货渠道不正规。
3专业检测人员缺乏、技术设备落后。
农村有的监管部门的检测设备落后,有的甚至连检测设备都没有。
4监管周期长、监管不到位。
不少农村地区食品市场比较分散,工商、质检、防疫等部门又人手紧张,导致监管周期长,如有些农村食品、副食品店的食品短则月余检查一次,长则半年检查一次。
(二)存在的问题
1全民的食品安全意识淡漠。
在农村,离县城远的边远地区基本上没有监管部门,加之农村的食品需要量又大,易致一些不法分子把一些低劣、不合格食品充斥农村倾销;基层一些集贸市场、熟食店,卫生环境差、生熟不分,尤其一些农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不高,乱用滥用农药现象突出;部分经营者在熟食加工中,为了利益或吸引顾客,用劣质油,掺假;有些农民为了图便宜、方便,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采购过期或即将过期、不合格的食品食用;在农村由于风俗习惯,婚丧嫁娶大摆宴席,从购进原料到现场操作无人把关,群体就餐而致食物中毒已司空见惯。
2小作坊问题突出。
在农村,90%以上的食品生产企业是10人甚至5人以下的小作坊,大多数分散在城乡结合部、边远山区以及行政监管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涉及面极其广泛。
由于工艺技术落后,设备设施陈旧,一些小作坊粗制滥造,以质次价廉的食品冲击市场,偷工减料,非法购进劣质原料,制售伪劣食品;有的用知名品牌的商标和包装,冒充正规厂家的产品,误导消费者;在流通过程中,由于包装、储藏、运输等设施落后和管理不善,容易造成食品二次污染。
3餐饮行业无证经营现象普遍。
农村的餐饮行业绝大多数是一些小型餐饮店、街头商贩和社区网点,他们在没有办理任何证照的情况下就开业经营,也没有为接触食品的生产人员办理“健康证”。
街头饮食摊点分布广泛,城区主要街道、小区、学校周围均有这些街头食品经营场所,其设备简陋,无餐具洗涤消毒设备。
有一部分摊点没有卫生许可证,其从业人员的卫生操作习惯差。
且大多设于路边等人群较集中场所,食品容易受到污染。
4农村食品安全常识不普及。
老百姓形成的饮食习惯和饮食观念与食品安全要求相去甚远,尤其是在农村,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老百姓还没有形成食品安全意识,也无从了解食品安全知识,更谈不上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不法商贩利用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淡薄、食品安全知识的贫乏,大肆倾销假冒伪劣食品,频频制造食品安全事故。
二农村儿童食品市场状况令人担忧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家庭的“小皇帝”、“小公主”,让儿童吃得好、长得壮,是所有父母的最大愿望,因此,保障儿童食品安全成为全国上下食品市场安全整治的重中之重。
农村儿童食品市场既是监管的重点环节,又是监管的薄弱环节,为此,针对农村儿童食品市场进行了调研。
(一)当前农村儿童食品市场现状
现在成年人回忆起童年时的食品,无非是冰糕、瓜子、饼干等,随着经济发展,物质资源不断富足,如今儿童可选择的食品如虾条、果冻、冰淇淋、棒棒糖……可谓应有尽有,但由于儿童这一消费群体对商品的辨识能力较差,加之农民群众受经济条件限制,大量假冒伪劣、过期、三无儿童食品流入农村市场,严重危害着孩子们的身体健康。
(二)造成农村儿童食品价低质劣的原因分析
1、商贩受经济利益驱使。
一些小企业、“三无”小作坊以谋利为最终目的,瞅准农村市场“需求”,无视食用者安全,生产大量价低质劣的“三无”产品充斥农村市场;批发商进货时只图价格便宜,适销对路,哪管是否有害健康;零售商不重视商品质量,只看价格高低。
利益的链条环环相扣,逐步演变成了伤害农村儿童健康的罪恶“温床”。
2、群众受经济条件所限。
长期以来,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民购买力低,正规厂家和商家不愿将销售触角伸及农村地区,给这些小企业、小作坊留足了空间,造成不安全食品大量充斥农村市场。
而且,农村村民购买食品没有查看保质期、查验证照、索要发票等意识,致使一些“三无”食品、过期不合格食品以及被城市淘汰的食品流向农村市场。
3、市场监管存在漏洞。
严格的监管形成了对城市食品市场的保护网,但这种监管在农村相对薄弱。
据调查,农村集贸市场的食品经营户90% 以上没有营业执照;学校周边的小商小贩中,有照率不到半数,而一些自己经营的小商店几乎没有任何手续。
此类现象表明执法部门的监管还未完全到位,还存在管理“真空”。
(三)加强农村儿童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
1、全面清理整顿农村食品生产经营,严格市场主体准入。
严格把好农村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准入关,坚持先证后照原则,凡未取得前置审批许可、不符合登记条件的,工商部门一律不得核发营业执照。
对正在经营且在规定期间内不能取得相关前置许可的,要坚决依法查处取缔。
2、加强农村食品市场日常监管和巡查。
由各基层工商所负责,每季度一次,对辖区内食品经营户和经营场所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市工商局每半年对基层工商所农村食品市场监管情况进行一次督查、检查或互查。
有关检查、督查和巡查情况要有方案、有总结、有记录,市场巡查记录必须由被检查人或见证人签字。
通过巡查和专项检查,及时查处无照经营、假冒伪劣、过期变质、“三无”食品和在食品中掺杂使假等违法行为。
3、集中整治与质量监测相结合。
采取集中整治与商品质量监测、食品快速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食品质量监管,并按照有关规定公布监测信息,及时进行消费引导和提示。
对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要进行专项检查和质量监测。
根据消费者投诉举报线索,加大对投诉举报食品的检查力度,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定向抽样检验。
4、狠抓大要案件的查处。
集中力量查处一批涉及面广、影响恶劣的大案要案,追根溯源,一查到底。
对生产加工假冒伪劣食品以及在食品、饮料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的违法案件,在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的同时,坚决移交公安司法机关处理,集中查处、曝光一批食品违法典型案件,震慑违法分子。
5、继续推进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经营者自律制度建设。
以食品批发市场、批发户、集贸市场和食品经营企业为重点,引导监督食品经营者建立和落实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帐、质量承诺、不合格食品退市以及市场开办者质量管理责任等自律制度,强化其质量责任意识,不断提高自查自纠、自检自管能力,从源头上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三农村集贸市场食品安全现状及监管对策
随着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不断步入日常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对农村集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相对滞后。
在农村集贸市场和城乡结合部的一些早餐店、快餐店、小吃摊点,普遍存在脏、乱、差等现象。
由于农村集贸市场销售人员流动性大,加工场所大都不固定、分散等原因,使监管显得十分困难。
因此,加强对农村集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一)目前农村集贸市场食品安全存在着诸多隐患
由于存在着种种主、客观方面的制约因素,导致当前农村集贸市场食品安全存在着颇多的安全隐患。
主要表现在:
1食品进货来源不明。
在农村集贸市场上销售的食品多为时令性、季节性和有地方特色的小食品,如馒头、月饼、煎饼、油炸糕点、面包、饼干等面食以及肉类熟食制品;牧区还有奶豆腐、奶果子等奶制品。
这些食品多为农村小手工作坊制作,经营者没有经过正规渠道进货。
进货时,往往是现金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没有任何进货凭证,从而造成了食品进货来源不明。
2食品生产经营者多不具备市场主体资格。
农村从事食品加工的小手工作坊多为季节性、临时性经营,集贸市场上的食品经营者也多为专赶“集头”的游商游贩,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
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和监管工作的缺位,导致他们在没有取得相关市场准入许可手续的情况下即从事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经营活动,属无照经营。
3经销不合格食品现象时有发生。
在农村集贸市场上,销售无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无产品合格证的“三无产品”,过期食品,应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的食品,擅自使用他人产品包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和注册商标,伪造冒用他人质量认证标志的食品等现象还时有发生。
使得农村集贸市场成为了销售不合格食品的集散地和“避风港”。
4食品经营卫生条件令人堪忧。
农村集贸市场上销售的各色食品多在露天摆放,风吹日晒,缺少必要的防蝇、防尘设施,食品卫生得不到起码的保障。
食品经营者销售食品时,多不使用专用工具售货,而是直接用手抓取;使用的计量器具和简易包装物也很不卫生。
有些集贸市场没有划分食品专营区域,食品经营摊位与其他商品摊位相互混杂;由于市场的场地拥挤,有些食品经营摊位就摆放在市场垃圾堆的旁边。
使得食品受污染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二)农村集贸市场食品安全隐患的成因
目前农村集贸市场食品安全存在上述隐患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方面的原因,也有市场监管部门监督管理力度不够、措施不得力等方面的原因。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市场监管部门监管力量薄弱导致监管力度削弱。
2缺少配套监管的法律、法规导致市场监管工作无章可循。
3市场监管部门之间缺乏分工协作意识导致市场监管工作难度增加
4集贸市场经营主体的多样性和分散性导致食品安全监管措施落实不力
(三)加强农村集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和建议
农村集贸市场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
为此,提出如下监管对策和建议,仅供参考:
1强化对集贸市场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管。
推行“实名登记制”,加强食品经营从业人员的监管;推行“证明登记制”,加强对集贸市场上的熟食制品销售经营活动的监管;推行“质量信息标牌公示制”,加强对集贸市场上的散装食品销售经营活动的监管。
同时加强食品进货查验、索证索票、不合格食品退市、销毁等制度建设,取得经验后即在全旗的所有集贸市场推开。
从而解决食品进货来源不明、经销不合格食品等问题。
2加大食品经营卫生条件的整改力度。
在集贸市场内划出专门的食品经营区域,要求食品经营者必须到指定经营区域从事食品经营活动。
统一要求集贸市场内的食品经营者对散装食品实行防蝇、防尘设施保护,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督促市场主办者及时清扫市场卫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
3加大食品市场违法违章行为的查处力度。
工商部门要依据《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和《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组织力量开展集贸市场集中巡查执法活动,坚决依法查处农村集贸市场销售过期食品、“三无产品”和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确保农村牧区食品消费安全。
4加强同有关市场监管部门的协调配合。
通过召开工作协调会、部门联席会议等形式加强同技术监督、畜牧防疫、卫生防疫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和协调,共同解决存在问题。
注意分工协作,形成监管执法合力,从而强化对农村集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四农村婚丧事的食品安全状况堪忧
当前农村婚丧事的食品卫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令人十分担忧。
农村婚丧事集中就餐人员较多,而炊管人员大多是本村临时拼凑的帮忙人员,或者是雇佣理事会人员。
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宴席地点设施设备简陋,就餐环境差;二是食品加工操作不规范,环境卫生条件差;三是理事会无卫生许可证,理事会人员和村里厨师均无健康证,且未经过任何卫生知识培训;四是农村水源不足,餐具清洗不干净,不进行消毒;五是一些事主采购了劣质假冒酒烟和食品;六是一些理事会使用土制锅炉,或锅炉工未经任何培训。
建议:
(一)各级政府及畜牧、质监、工商、卫生等主要监管部门,应明确各自肩负的重大责任,开展肉类食品专项治理。
抓住肉类食品消费量大、安全问题突出的特点,严厉打击非法生产加工注水肉、屠宰加工病死牲畜等违法犯罪行为;坚决取缔未经政府批准的私开屠宰场;加大对肉及肉制品的检疫及卫生监督力度,规范肉类市场秩序。
(二)加大对理事会卫生许可证的审查力度,加强对理事会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的监督检查;建立并严格执行农村婚丧事宴席原料进货溯源制度,以防控食物中毒为重点,实施农村集体用餐申报和卫生指导制度,着力解决农村婚丧事宴席中存在的设施差、管理差、卫生条件差等问题。
(三)开展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治理。
对村镇的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经营门店进行全面清理,重点查处销售“三无”食品、过期变质食品、不符合食品卫生质量要求的散装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农村小食店、小餐馆及自办宴席的监管,建立集体自办宴席申报制度,净化农村食品市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食品的监管空白问题。
(四)加强领导,明确相关责任。
一方面明确各级政府、乡镇(街道办)以及社区居委会、农村村委会等基层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这个思想。
另一方面,各监管部门内部要建立监管责任制,划定监管责任区,落实监管责任人,做到责任明确,主动检查,严格规范,彻底排除隐患。
对因工作失职而发生重大食品安全问题,必须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同时,相关部门在行使各自职权的同时,要由政府统筹协调、充分合作,做到不留空档、不留死角,确保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五小结
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是一个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把食品安全工作提升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战略层面来考虑,把这项工作作为关注民意,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来抓。
但是由于农村消费水平和农村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滞后,质量意识较差,对失信行为缺少有效的防范和惩戒机制。
农村食品市场流通秩序受经济收入和消费观念的影响,农村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薄弱,安全隐患相对较多;有的监管部门的检测设备落后、专业检测人员缺乏;不少农村地区食品市场比较分散,工商、质检、防疫等部门人手又紧张,导致监管周期长,监管不到位。
农村食品市场流通秩序混乱,严重的伤害了农民消费者的利益,所以必须构建农村消费者自我保护体系,从消费终端消除农村食品安全隐患,保障农村食品市场安全和农村居民的合法权益。
要在农村地区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和普法教育,增强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和帮助农民掌握科学知识,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
分级、分线、分项的建立食品质量安全责任制。
要实现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构不断层、责任不缺失、维权不出村”的目标,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和完善基层执法体系建设,有计划的建立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和加强农村食品流通环节的整治,政府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整合资源,加强食品安全综合监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寒假 社会实践 修改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