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月结学情调研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9747541
- 上传时间:2023-07-26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9.19KB
高三语文月结学情调研试题.docx
《高三语文月结学情调研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月结学情调研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语文月结学情调研试题
高三12月月结学情调研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50分钟命题人:
张民强审核人:
陈世友
第一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
1、些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箴言jiān采撷xié奴颜婢bì膝扛鼎之作gāng
B、泥淖nào羞赧nǎn雕栏玉砌qì不容置喙huì
C、菲薄fěi女红gōng呼天抢地qiǎng掎角之势jǐ
D、狙击jū隽永jùn呱呱坠地gū恬退隐忍ti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稼穑袅娜秣马厉兵箭拔弩张
B.饯别缄默蓦然回首按图索骥
C.觊觎羁旅群英荟粹鸿篇巨制
D.功勋渲泄含英咀华功亏一篑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为给考生创造一个的考试环境,市环保部门组织城市环境噪声大检查,清理整顿了一批噪声源。
②桃园深处不时传来阵阵笑声,同桃子甜美的香气混合在一起,显得飘然而,让人觉得似乎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
③回想起从前我看到的那些伊拉克难民眼中出来的眼神,不能让人慨叹:
战争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扭曲到了一个怎样的程度。
A.清静悠远透露B.清净幽远流露
C.清净悠远透露D.清静幽远流露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陕西省安全厅厅长李宗奇,著有《宗奇散文》;无独有偶,省国资委主任白阿莹,也出版了散文集《绿地》。
B.七八年过去了,这里的开发区依然故我,还是个“空壳子”;要说有什么变化,不过是地里的草比以前长得高了。
C.假如每个人都能见贤思齐,以人之长补已之短,那么我们每天都会有进步,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愈加美好。
D.欣赏文学作品,只有深刻把握作者创作意图和写作技巧,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读懂作品,曲尽其妙。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布什在悉尼表示,举办世博会,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件盛事,他会促使中国领导借这次机会向世界展示他们的信心十足,继续推进开放进程。
B、近年来我们的一些大中城市,纷纷效法国际大都市的标准,建设了许多大的公共设施,例如大马路、大绿地、大广场、大标志性建筑,既豪华又漂亮。
C、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是继西气东输工程之后,我国建设的又一条油气战略通道。
根据计划,已经开工建设的西段将于2009年底建成,全线2011年底实现投产。
D、1月12日以来,由于强冷空气,中国的部分地区出现雨雪、霜冻等天气,导致公路、民航等交通运输大范围受阻,旅客大量滞留,农副产品供应紧张。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9分)
从乐器的角度看,声音好当然是第一位的。
但关键是,怎样的琵琶声音才算好呢?
这就像问上等巧克力的味道,实在是个用语言和文字难以表述的问题。
不过办法总是有的,直接、正面的回答不上来,可以用间接、侧面的,最现成而著名的答案是白居易在其名篇《琵琶行》中的那句“大珠小珠落玉盘”。
然而,即便是专业琵琶界,有谁真听到过珍珠落在玉盘里的声音呢?
再说,就算有人真听到过,多半也会失望的,因为“珠落玉盘”所发出的压根就不是“乐音”。
那么为什么一千多年来,人们不但认可而且还无数次地引用这句话呢?
我想它至少说出了琵琶在发音上的三个要点:
颗粒状的发音形态,弹拨乐器而具有某些打击乐器的发音效果,声音上要具备珠和玉的美学品质。
我国历来把“珠”和“玉”视为“珍宝”,或者说它们是中国人“美的理想”。
在大自然中,很少有接近球形正圆体的天成之物,而“珠”能接近正圆体,这恐怕是珠能引起美感的原因之一,所谓“物以稀为贵”。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越接近正圆体的珠就越珍贵,称为“走盘珠”,其可贵即在浑圆与饱满。
而“玉”则致密、细腻,是一种“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握在手里还有一种沉甸甸的分量感,这里“温”、“润”、“泽”都带有三点水,这使人联想起悦耳的“乐音”有“水灵灵”的特性。
其实珠也是一种美石——珍珠贝的“结石”,它与玉都有一种光彩,这光彩粗看并不“耀眼”、“逼人”,但细察则“绚烂之极”,即所谓东方人的含蓄之美。
说“在声音上要具备珠与玉的美学品质”,具体地也是笨拙地说,就是声音要具有圆润、饱满、结实、细腻、有分量、有光泽、水灵灵等性质。
把一类事物的特性比附到另一类不同的事物上去,或者说把一种感官对象的性质移到另一种感官对象上去,这在修辞学上叫“通感”或“移觉”。
例如,用“高”、“低”和“明亮”、“甘甜”来称呼和形容声音。
事实上作为听觉对象的声音,并不具有空间上的高低位置以及视觉对象和味觉对象才有的明亮、甘甜的性质,之所以这样来称呼和形容,就是“通感”的原理在起作用。
用“珠落玉盘”来描述琵琶的声音,浅层是“比喻”以“拟声”,深层是“通感”以“会意”。
它不但在制作上,同时也在演奏上为琵琶的基本音质作了“指归”——“珠玉之美”。
这话也许反过来说更有力,在中国的民族乐器中,其发音最具珠玉之美的,是琵琶。
其实,单从制作上来要求好的琵琶声音,历来也是有正面、直接而具体的标准的,那就是行话所说的:
“尖”,指高音区的发音明亮;“堂”,指低音区的发音洪亮;“松”,指按弹时发音灵敏,余音强而长;“脆”,指发音清脆;“爆”,指发音坚实而有分量。
但由于这五条标准由来已久,可见它们是针对“丝弦琵琶”而言的,因为“钢弦琵琶”只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40多年的事。
中国传统的琵琶音乐,文曲讲究余韵,武曲注重声势。
因丝弦张力小的缘故,也许在“余韵”和“声势”方面往往会感到不足,所以提出了从字面上看有点矫枉过正的五项标准,尤其是那个“尖”字,越来越难以使人认可,故已有人把它改为“亮”了。
但对钢弦琵琶而言,这五条标准怕的不是做不到,而是过了头。
所以能把这五条标准结合“珠玉之美”这一条来综合考察,对怎样的琵琶声音才算好的理解,应该是有裨益的。
6、下面对“珠落玉盘”用来形容琵琶声能引起美感的原因的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珠是接近球形正圆体的天成之物,玉是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B.浅层是“比喻”以“拟声”,深层是“通感”以“会意”。
C.珠和玉的光彩粗看并不“耀眼”“逼人”,但细察则“绚烂之极”。
D.人们把空间上的高低位置以及视觉对象和味觉对象转移到琵琶声上。
7、文章开头说难以正面、直接回答什么样的琵琶声是好的,但最后一段又说历来有正面、直接而具体的标准,下面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起到先抑后扬的作用,从而强调“五字标准”的长处。
B.起到正反对比的作用,能够说明“五字标准”的优点。
C.起到以退为进的作用,从而强调“五字标准”的缺陷。
D.起到前后比较的作用,能够说明“五字标准”的局限。
8、根据全文内容,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从“乐音”的角度考虑,以“大珠小珠落玉盘”形容琵琶声并不合适。
B.浑圆之珠,温润之玉,光彩绚烂,给人以美感,成为中国人“美的理想”。
C.中国传统的琵琶音乐,文曲讲究余韵,武曲注重声势,故而最具珠玉之美。
D.与丝弦琵琶相比,钢弦琵琶发音更“尖”、更“脆”,余音更长,声势更大。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2分)
哭庵传易顺鼎
哭庵者,不知何许人也。
其家世姓名,人人知之,故不述。
哭庵幼奇惠。
五岁陷贼中,贼自陕、蜀趋郧、襄,以黄衣绣褓缚之马背,驰数千里。
遇蒙古藩王大军,为骑将所获,献俘于王。
哭庵操南音,王不能辨,乃自以右手第二指濡口沫书王掌。
王大喜曰:
“奇儿也!
”抱之坐膝上,趣召某县令使送归。
十五岁为诸生,有名。
十七岁举于乡。
所为诗歌文词,天下见之,称曰才子。
已而治经,为训诂考据家言;治史,为文献掌故家言;穷而思反于身心,又为理学语录家言。
然性好声色,不得所欲,则移其好于山水方外,所治皆不能竟其业。
年未三十而仕,官不卑,不二年弃去;筑室万山中居之,又弃去。
综其生平二十余年内,初为神童,为才子,继为酒人,为游侠。
少年为名士,为经生,为学人,为贵官,为隐士,忽东忽西,忽出忽处,其师与友谑之,称为神龙。
其操行无定,若儒若墨,若夷①若惠②,莫能以一节称之。
为文章亦然,或古或今,或朴或华,莫能以一诣绳之。
要其轻天下、齐万物之性,非尧舜、薄汤武之心,则未尝一日易也。
哭庵平时谓天下无不可哭,然未尝哭,虽其妻与子死不哭。
及母没而父在,不得渠③殉,则以为天下皆无可哭,而独不见其母可哭。
于是无一日不哭,誓以哭终其身,死而后已。
因自号曰“哭庵”。
注:
①夷:
伯夷②惠:
柳下惠③渠:
通“遽”,立即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趣召某县令使送归趣:
马上
B、十七岁举于乡举:
被举荐
C、所治皆不能竟其业竟:
完成
D、莫能以一诣绳之绳:
评判
10、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献俘于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B、年未三十而仕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C、誓以哭终其身请其矢,盛以锦囊
D、因自号曰“哭庵”单父人吕公善沛令,辟仇,从之客,因家焉
11、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哭庵“恃才傲物”的一组是()
①乃自以右手第二指濡口沫书王掌②十五岁为诸生,有名。
③继为酒人,为游侠。
④轻天下、齐万物⑤非尧舜、薄汤武⑥誓以哭终其身,死而后已。
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④⑤D、①②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是()
A、哭庵在五岁时被藩王从贼人手中解救出来,由于藩王听不懂哭庵的南方口音,哭庵就用指沾着唾液把自己的情况写出来,得出了藩王的喜爱。
B、哭庵年轻时很有才华,也有名气,研究学问范围甚广,涉及经学、史学、理学等,但他或出世或入世,放浪形骸,行踪无定。
C、哭庵平时认为什么事都可以哭,但他从没哭过,可等到他母亲去世后,他就每天哭个不停。
D、这片自传用的是第三人称,叙述了自己一生的经历,人奇文亦奇。
排比句式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第二卷(114分)
13、把文言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年未三十而仕,官不卑,不二年弃去。
(3分)
(2)其操行无定,若儒若墨,若夷若惠,莫能以一节称之。
(3分)
(3)及母没而父在,不得渠殉,则以为天下皆无可哭,而独不见其母可哭。
(4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苏轼
雨后春容清更丽。
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
北固山前三面水。
碧琼梳拥青螺髻。
一纸乡书来万里。
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
白首送春拼一醉。
东风吹破千行泪。
注:
熙宁七月,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曾到京口(今江苏镇江)。
碧琼梳:
指水。
青螺髻:
喻山。
(1)“幽恨终难洗”中的“洗”字非常传神,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4分)
(2)请结合全词内容,谈谈“白首送春拼一醉。
东风吹破千行泪”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个小题)(6分)
(1)出师一表真名世,。
,凌万顷之茫然。
(2)舞榭歌台,。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春江潮水连海平,。
(4),但愿长醉不复醒。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五、(12分)
16、概括下列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4分)
2011年4月7日,第6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4月12日确定为国际载人航天日,以纪念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宇宙飞船首次飞入太空。
1961年4月12日是加加林实现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日子,这一历史事件为造福全人类的空间探索开辟了新途径。
因此联合国大会决定,今后每年4月12日为国际载人航天日,以庆祝人类空间时代的开始。
联合国大会新确定的国际载人航天日,为反思和平利用空间对于发展必要技术和推动实现科学突破的重要性提供了一个契机。
17、阅读下面的材料,针对“教授烧书”这一现象谈谈你的认识。
(100字左右)(4分)
13日华南理工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前,上演了这样一把行为艺术。
近20名专家、教授在几分钟内将560多本书付之一炬。
组织者称,被焚书是“盗版书”、“伪书”(伪造作者、概念抄袭内容的虚假书)或“误导书”(宣扬金钱至上、鼓励做人不择手段的书)会污染读者的心灵,烧书旨在拒绝“心灵垃圾”。
我认为:
18、下面这段话在标点、词语、语法等方面共有四处毛病请找出并作修改。
(4分)
2010年,关于文艺创作来说,是振奋人心的一年。
党中央“反三俗”口号深入人心,社会各界向困扰文艺界已久的种种“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展开热烈攻势。
在这一轮讨论中,文艺创作的基本价值和原则得到澄清,撇开种种乱相,回归常识:
无论文化娱乐发展到什么时代,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和界限,绝不能含糊,这是人类永恒的精神需求,也是文艺的生命力所在。
错误
改正
第一处
第二处
第三处
第四处
六、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
(一)
(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18分)
今又重阳
李国文
①每当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就会想起那首耳熟能详的《采桑子·重阳》,涌到口边的便是“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的精彩诗句。
②黄花,即菊花。
是古往今来写重阳的诗词中必不可少的景物。
以唐朝为例,如王勃的《九日》: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
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如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看来,也许因为佳节重阳已是一年节令之晚,也许因为绽放菊花的盛事已在百花开尽之后,这“之晚”与“之后”的契合,焉能不让诗人浮想联翩?
于是,重阳唯有菊可赏,黄花伴我度重阳,在诗词中联袂出现,便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③值此佳节,插数枝黄菊,作案头清供,既秀色可餐,又幽香袭人,这份相看不厌的重阳景色,该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啊!
④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饮酒》诗,人皆知之,但是否为重阳节那天的事,则谁也说不上来。
采菊应在秋季,当无疑义。
老先生在花期已过的秋天,无别的什么花可摘,偏要躬身东篱下采菊,我想,这是他对于一年花事最晚的菊花,情有独钟的缘故。
很显然,当百花姹紫嫣红、争奇斗艳时,唯菊花默默;当百花凋零谢尽、叶萎枝枯时,唯菊花独秀,某种程度上这也是诗人一生的自况吧?
所以,陶渊明以菊寓人,以人拟菊,不求闻达,甘于清贫,得以有一个生活上很平实、精神上却很充实的晚年。
⑤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敬老节,其渊源,恐怕就是这个节令在秋冬之故。
在中国最古老的启蒙读物中,有一句“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放大为人之一生,也存在着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运行时序。
如果说食端午粽的仲春天气,譬如人之青年,那么龙舟竞渡,自然是属于年轻人的专利,因为那需要挥汗如雨的力气;如果说食月饼的中秋佳节,譬如人之中年,那么赏月不眠,应该是中年人才会有的雅兴,因为那需要坚守等待的情致;所以,食糕点的九九重阳,譬如人之老年自然是毫无疑问的了。
桑榆晚景,也是每个上了年纪的人,期期然必至的归宿,这就需要一份平和,一份安详,一份清净,还有一份难能可贵的淡泊。
白居易所赞: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元稹所赞: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此时唯一绽放的菊花,成为老年人的象征,是再恰当不过的。
⑥重阳赏花,更要着重于菊之精神:
一是其傲霜而不颓靡的志节,二是其坚贞而不阿附的品格,三是其高尚而不庸俗的境界,四是其淡雅而不奢华的意趣……这一切,也应该是人到老年以后,要争取做到或者尽量做到的。
所以,那些精神矍铄的老者、头脑清醒的前辈,总是令我们高山仰止,肃然起敬——他们走到生命途程的最后阶段时,所表现出来的成熟练达,豁然睿智,世事洞明,超凡脱俗,真有如怒放于寒野中的菊花,虽霜重露浓,但精神抖擞;虽秋风萧瑟,但生机盎然啊。
⑦人总是要老的,正如端午过后中秋,中秋过后重阳,这是谁也不可违背的运行规律。
退出机制,是新陈代谢法则的必然产物,若是老而不识大势,老而恋栈装嫩,老而老骥自居,老而指手画脚,那就属于老而不知老,老而总是不想退出的为人诟病之处了。
因此,重阳登高,极目远眺,那些已经走过的路,于挫折中的进步,于困惑中的前行,跌跌撞撞,酸甜苦辣,自是值得回味,但也不必成为包袱;即将要走的路,会有曲折,更有光明,会有困难,更有前景,那才更加值得憧憬。
⑧正如那首《采桑子·重阳》所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重阳登高,菊花神韵,虽不似春光,但心胸中也洋溢着春光了。
19、第一段在本文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请做简要分析。
(4分)
20、文章第④段写到陶渊明与菊花的关系,试分析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21、为什么说“重阳赏花,更要着重于菊之精神”?
(4分)
22、作者在文章最后说“重阳登高,菊花神韵,虽不似春光,但心胸中也洋溢着春光了”,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你认为这样写好吗?
(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18分)
心香一炷祭萨翁
邓亚萍
4月21日上午,忽然得到消息,萨马兰奇病危。
我的心一下子揪紧了,一个不祥的念头涌了上来:
这位坚强的老人怕是扛不过去了!
瞬间,眼前闪现的全是两个月前我在温哥华见到的那个熟悉的身影。
就在冬奥会开村仪式后,在运动员餐厅吃饭,老人让我坐在他旁边。
依旧谈笑风生,胃口也还行,但我看到老人的动作明显没有以前利索,不禁掠过一丝心酸。
他很关心我现在的工作状况,我们像以往一样有问有答,老人很是开心。
孰料此情此景,竟成永诀……
晚7点多,噩耗传来。
约10点,我与老人的秘书安妮女士通了电话。
这位已跟随老人30多年的秘书显然在压抑着哀痛,尽量平和地对我说:
“12个小时之前,他走了,很安详地走了……送到医院就没有醒过来……没什么痛苦,平静地走了……”她把整个过程给我讲了一遍,我也请她节哀、保重,并请她转达对老人家人的问候。
至此,我倒觉欣慰了-----中国人讲,能够毫无痛苦地离去,那是一辈子修来的福分。
我与萨马兰奇先生相识于1991年日本举办的第4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当时,他由日本皇太子陪同观看了我与朝鲜选手李粉姬的女单决赛。
只有18岁的我敢打敢拼,3:
0获胜。
颁奖前翻译对我说:
“你知道一会儿谁给你发奖?
萨马兰奇!
”我睁大了眼睛问:
“萨马兰奇是谁?
”
颁奖后,萨马兰奇笑着说:
“我请你到国际奥委会总部做客。
”我只礼貌地说声:
“谢谢!
”直到数月后果真成行至瑞士洛桑,萨马兰奇宴请时说“你是全世界第一个被我正式邀请来国际奥委会总部做客的运动员”,我才终于明白这一邀请的分量。
就是在这次吃饭时他给我提出了要求:
“你要学英文。
”还说,“我认为你是最好的运动员。
明年在我的家乡巴塞罗那举办第25届奥运会,乒乓球决赛是哪天?
我去给你颁奖。
”安妮马上拿出赛程表,说了日子。
萨马兰奇随之从西服口袋里掏出本子,认真记上。
见他如此重视,我赶紧说:
“我会尽力,会的!
”
第二天到总部参观,只见大楼前升起了两面大旗,一面是奥运会的五环旗,一面是五星红旗。
陪同秘书说:
“这是主席先生特意交代的,其他人没有这样的待遇。
”这让我十分感动。
我明白,这位主席先生不仅看重我,更尊重我的国家。
第二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他果真又给我颁了奖。
老人给我颁奖,前后共有5次,最难忘的当然是1996年奥运女单决赛。
记得赛前我正热身,领队忽然对我说:
“小邓,你外公来了!
”“外公?
谁是我外公?
”“萨马兰奇啊!
”我这才看到,萨马兰奇已与夫人一同坐在了主席台上。
这次比赛真是一波三折。
我与中国台北选手陈静直到打满第5局,我才以21:
5获胜,蝉联了奥运冠军。
赛后我哇哇大哭,中央电视台采访时我还泣不成声,只是说:
“太难了,真是太难了……”大概是看见了我的满脸泪痕,又亲眼见证了这个冠军的来之不易,颁奖时老人才笑着轻轻拍了一下我的脸。
这一拍,竟成经典瞬间,广为流传。
而我知道,这里面饱含了老人多少欣慰与鼓励,真是一切尽在不言中……
2000年,为申办奥运,有必要让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们更多、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一位非常友好的卢森堡老人提出要我拜见他们的大公。
记得那年洛桑会议结束分手时,萨马兰奇问我去哪儿,我说要去卢森堡,见大公,因为他也是国际奥委会委员,他那一票对北京有着重要的意义!
不过能不能见到、什么时候见,都还没有得到最后确认。
当时萨马兰奇只是看着我,什么也没说。
可我一到卢森堡,已在机场等候的丁宝华大使立即迎上来,急急地说:
一小时后,大公接见!
这次会见非常成功。
我用英语讲故事,讲中国人对主办奥运的期盼,大公听得热泪盈眶。
原定只见10到15分钟,实际谈了半个多小时,次日便有多家报纸隆重报道。
从最后结果看,这一票是拿到了。
而我一直心存疑窦:
离开洛桑时还什么都没确认,怎么到卢森堡一落地就一切OK了?
这一个多小时发生了什么?
此事萨马兰奇再未提及,我也从未追问,但我一直忘不了他当时的眼神,只有他的电话才能跑得比飞机快。
我默默地感谢他为我的祖国所做的一切,也明白了,为什么他的离世牵动了那么多中国人的心。
我还忘不了,2001年申奥成功后在莫斯科举行的招待会上,老人特意走到我面前,笑着问:
“你高兴吗?
”“当然!
”我也笑着回答,看到的是和中国人一样的一脸欣慰。
我更忘不了,2002年我硕士毕业还要读博,在他的专机上,他对我一连说了两遍:
“……不要在国外待时间太长,你一定要回去,为你的国家、为你的人民工作!
”
我也忘不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陪他坐着电瓶车在奥运村转了一圈,每到一处,都有许多运动员争着和他握手、签名、照相……结果我们居然连饭都没顾上吃。
老萨,让我像无数中国人这样称呼您吧。
您走得太匆忙,来不及道别,也未能为您送行,但我知道您对我的厚望,相信我,还是那句话:
“我会尽力,会的。
”您安息吧!
泪雨心香,化作无尽思念。
谨以此文,遥祭我心中永远的忘年之交------萨翁千古!
19、文章主要写了萨马兰奇和“我”之间的那些故事?
试分条加以概括。
(4分)
20、本文多处采用细节描写来刻画萨马兰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举两例具体分析。
(4分)
21、你怎样理解萨马兰奇作为一个外国人,却反复嘱咐“我”回自己的国家工作?
(4分)
22、为什么萨马兰奇的离世能牵动很多中国人的心?
试加以探究。
(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位哲学家举起一个苹果,对学生说:
“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来的,你们闻到苹果香味了吗?
”有个学生一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
“闻到了!
”哲学家拿着苹果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跟着说闻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作声。
哲学家问:
“你们怎么啦?
”一个学生上前又闻了闻,说:
“什么味也没闻到。
”另一个上去摸了摸,说:
“这是什么苹果?
”还有一个讷讷地说:
“老师,今天我感冒了。
”
哲学家把那个苹果交给大家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月结学 情调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