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中学》能力提升试题A卷 附解析.docx
- 文档编号:29738313
- 上传时间:2023-07-26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107.99KB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中学》能力提升试题A卷 附解析.docx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中学》能力提升试题A卷 附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中学》能力提升试题A卷 附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中学》能力提升试题A卷附解析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中学)》能力提升试题A卷附解析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
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
_______
考号:
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某县教育行政部门为推进当地教育发展,决定设置一批重点学校并给予财政、师资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设置重点学校有利于提高教育发展水平
B.设置重点学校有利于打造本地教育品牌
C.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有权设置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
D.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有权设置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
2、某县级政府为了提高本县的中考成绩,将辖区内两所初中列为重点学校,并给予政府倾斜。
该县级政府的做法()。
A.合法,县级政府有权自主管理
B.合法,有助于校际教育质量竞争
C.不合法,不能设置重点校和非重点校
D.不合法,应该平均分配各类教育资料
3、()是“以人为本”的实现准则。
A.教育公正
B.全面发展
C.和谐发展
D.终身教育
4、某校实施了“师徒制”,经验丰富的吴老师对新入职的蒋老师进行帮助时,要做到()。
A.尊重同行,等蒋老师请教时才进行指导
B.主动指导,和蒋老师商讨并确定教学方案
C.推门听课,发现不妥之处及时在课堂上纠正
D.充分信任,让蒋老师独自搜索并积累教学经验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科学发现和成就?
()。
A.血液循环学说
B.电磁感应现象
C.科学原子论
D.细胞学说
6、细菌虽然小得肉眼看不见,但它们在分解枯枝败叶的过程中确实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它们能将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养分而长成的树干与枝叶,再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若没有细菌的存在,那么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只能维持植物利用40年,因为碳素将被锁定在植物体内而不能参与到物质循环中去。
细菌的这种作用,维持了整片森林甚至整个地球的盎然的绿意。
下面对文段中“关键性的作用”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细菌在分解枯枝败叶的过程中释放了二氧化碳,维持了地球上的物质循环
B.细菌把有可能被锁定在植物体内的碳素分解出来并释放到大气中去
C.细菌在分解树干与枝叶的过程中将它吸收的二氧化碳又释放到大气中去
D.如果没有细菌做分解枯枝败叶的工作,地球将无法维持盎然的绿意
7、学科专家的建议是()最主要的依据之一。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8、初三
(1)班的李凡考试成绩一直不佳。
班主任召开家长会时说:
“我们班有几个李凡这样的孩子,考试成绩一直落在全班后面,他们今后的发展令人堪忧啊!
”这位班主任的做法()。
A.不恰当。
应当私下提醒家长做好心理准备
B.不恰当。
应综合评价之后在与家长沟通
C.恰当。
能帮助家长正确预期检验孩子的发展
D.恰当。
能帮助李凡等学生准确定位自己
9、《论语•侍坐》中性格既恬淡又潇洒放达的弟子是()。
A.子路
B.公西华
C.冉有
D.曾皙
10、每当学生请教课堂上没听懂的问题时,李老师总是批评学生没有用心听讲,而雷老师则会耐心地给学生解答。
两位教师的不同做法反映了()。
A.职业知识的差异
B.职业理念的差异
C.职业能力的差异
D.职业认同的差异
11、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是()。
A.校园文化
B.学生文化
C.教师文化
D.活动文化
12、主张教育要“顺应儿童自然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的人是()。
A.孔子
B.孟子
C.卢梭
D.夸美纽斯
13、“我要是谈了我朋友的隐私,他准会大发脾气;我朋友没有大发脾气”由此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A.我谈了我朋友的隐私
B.我朋友是个温和的人
C.我没有谈我朋友的隐私
D.我朋友为人倒是挺不错
14、中学生小张认为遵守交通法规是人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根据阿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小张的目标导向处于()。
A、惩罚服从取向
B、相对功利职向
C、寻求认可取向
D、社会契约取向
15、下列成语中,不是出自《论语》的是()。
A.升堂入室
B.教学相长
C.诲人不倦
D.有教无类
16、我国法定的教师节是每年的()。
A.9月1日
B.秋季开学后首个星期日
C.9月10日
D.9月份的第一个星期日
17、下列哪一项体现了博客辅助教师来发布信息的功能?
()
A.教师利用博客发表与学科相关的主题,组织学生对该主题进行讨论,收集其他教育工作者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育理念等的评价建议,通过回复这些评价建议,共同探讨使自身不断完善
B.教师发布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的信息和资源,吸引很多教师和学生来访问该博客,实现信息更为广泛的共享
C.教师利用博客发布教学通知、布置作业,书写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等日记随笔,将教学资源上传
D.教师根据教学资源种类或用途,将博客中收集的多种形式教学资源分类存放,也可以根据日志内容不同,将博客中书写的日志分类存放
18、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送人太空用的是“长征火箭”,我国早期的“火箭”与现在的火箭虽然相差甚远,但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
如果你要查找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查阅()。
A.《史记》
B.《汉书》
C.《唐书》
D.《清史稿》
19、董老师上游戏课时,小明总爱举手,但答题经常出错,小强不爱举手,但老师点名提问却总能答对。
老师下列做法中,最合适的是()。
A.批评小明总出错.表扬小强爱思考
B.表扬小明爱举手,批评小强不发言
C.批评小明总出错,批评小强不发扬
D.激发小明勤思考,鼓励小强多举手
20、期末考试要到了.数学老师请综合实线活动课的吴老师把课时让给他上数学课.吴老师欣然同意.他们的做法()。
A.合理.体现了教师双方的意愿
B.不合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C.合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
D.不合理.违背了团结协作的要求
21、最初的人类,为了寻找足够的食物,经常过着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漂泊到一个地方,即随便找个临时夜宿处。
这种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方式,应当视作人类从巢居形式进入穴居形式之前所经历的一个过渡阶段。
对文中“过渡阶段”的概括最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为了寻找食物.经常过着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
B.人类寻找食物找到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住下来
C.漂泊到什么地方.即随便找个临时夜宿处
D.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形式
22、()的形成和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科学发展观
23、某初级中学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学生收取补课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有权责令该校退还所收费用的是()。
A.教育行政机关
B.纪检部门
C.公安机关
D.物价部门
24、下列对《资治通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总结了许多治国经验供封建统治者借鉴
B.书中按年月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420多年的历史
C.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D.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5、吴老师把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归纳、提炼为若干主题进行研究,并发表系列论文。
这表明吴老师具有()。
A.良好的教学研究能力
B.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力
C.良好的课程开发能力
D.良好的校本研修能力
26、以下不属于教师个性品质健康性的提法的是()。
A.仪表大方
B.兴趣广泛
C.意志坚强
D.情绪健康
27、留守儿童小华身上有一些不良习惯,班主任应()。
A.关心爱护小华,加强对他的行为养成教育
B.宽容理解小华,降低对他的要求并顺其自然
C.严厉责罚小华,令其尽快改变不良习惯
D.联系小华家长,责令其督促小华改变不良习惯
28、初中生林某在参加学校组织的春游时不慎摔伤。
经认定,学校有一定过错,对于这起事故,学校应当()。
A.对林某补偿经济损失
B.对林某补偿精神损失
C.对林某依法赔偿损失
D.与林某平均分担损失
29、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其各自的标志为()。
A.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B.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C.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以及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
D.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那年由于工作调动,我到新的学校报到时,已经开学一个多月了。
可我接手的是怎样的一个班呀。
课堂上总是乱哄哄的,搞小动作交头接耳的,坐立不安的……令你应接不暇。
下课铃一响,几十个孩子纷纷从座上弹起来,争先恐后地冲向门口。
我从事教学已有十六年了,在那段时间,几乎试过了我所知道的一切方法,就是不能把这个班搞好。
我暗暗地等待着时机,准备“杀一儆百”。
功夫不负有心人,机会终于来了,号称“大圣”的孙琦,课间把一块快要融化的雪糕,扔在邻班一男生的身上,来了个漂亮的“仙女散花”。
先是其班主任气咻咻地跑来告状,下午其父母又来讨说法。
我带着满腔的怒气,让孙琦写了一份2000字的检查。
一次在班会课上,我把孙琦叫到讲台上,让他当众读自己的检查,并让其他同学来指出他的错误,希望别的同学能够引以为鉴。
问题:
请运用新课改的学生观分析该老师的教育行为。
2、中国古典文学很善于用意象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特别是古典诗词,利用意象传神达意。
是诗人的一项重要的艺术手法。
历代不乏这方面的大家高手。
例如李白《亿秦筋-箫声咽》被后人誉为怀古城史诗中无与伦比的典范之作”。
这首词运用意象体现作者的所感、所思、所想时,可谓驾轻就熟、出神入化,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作者选择的几个意象,原本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但在作者的大手笔中,不仅活了起来,还一脉相承为一首千古绝唱:
箫声咽,秦城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成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不难看出,这首词中有十个意象,萧声、秦城、秦横月、柳色、满陵、乐游原、减阳古道、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困绕看这些意象,几幅生机盎然的画面,随着深夜的蒸声渐次浮现出来。
。
现代学者浦江清在其《词的讲解》一文中认为,李白的这首《忆秦.窘声咽》是“几幅长安素描的合订本”,所谓“合订本”,显然意指词中的画面都是“独立成篇的”,看上去这是事实。
然而每吟诵这首《第声咽》“秦楼月”的悲苦幽中,总是升起一股荡尽千古风尘的洁气,将词中画面一气可成为色彩浓烈的悲剧,从而使人并不觉得那些画面足支离散乱的,甚至并不感到它们是“独立成篇的”,那些画面在读者的心神体会中,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所谓“素描的合订本”中的合订,其实是一种血肉相连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是审美的结果。
也就是说,词中的十个意象,实质上是作者“阅尽人间春色”后的怀古伤今中的审美选择。
没有崇高的审美情操,没有敏锐的审美判断及焖熟的文学技巧,是不可能有这种恰到好处的意象选择的。
这是只有李白这样的大诗人才有的天才的艺术想象的结果。
诗词家常说,意象选择是诗词创作的主要方法。
然而意象选择的原则是什么换言之,是什么指导了意象选择?
从《忆秦城,萧声咽》中可以着出,作者选择的十个意象能在一首小令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诚然,这里的思想不是理性思考的结器,而是善燃于外界产生的浮想联翩中的看法。
母宁说,一个心智正常的人,这种“看法”绝无可能前后矛盾,而是一以贯之的。
这种一以贯之的“看法”,才是《忆秦娥.第声唱》中十个意象之间内在联系的灵魂。
也就是说,唯思想才是诗词创作中意象选择的主导。
严格说没有思想的主导,则不会有正确的意象选择,整篇诗词创作也就失敷了。
李白之所以能在《忆秦嫩.柔声唱》中将十个意象完美无缺的排列组合成一首意义深远,气势磅薄的精彩好词,主要得力于他那气贯古今的思想。
说实在的,《忆秦耦.策声唱》中的十个意象,在一般人那里,都是司空见惯的平常词,但这些平常物在李白思想的驾驭中,都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都在思想的指挥下发挥自身的“音阶”功用,汇成了一支既悲苦凄清又戚武卷凉的乐曲。
(摘编自理工《古典文学意象的示范》
(1)文章认为中国古典诗词意象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请简要概括。
(2)请结合文章,对中国古典诗词意象是“合订本”这一特征予以分析。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木桶原理”认为,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个板(图4)进来又有人提出了“新木桶原理”,认为当木桶倾料一定角度后所能装的水,才是它的真正容量,也就是说,木桶的长板越长,装的水越多。
(图5)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联想和燃悟,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不少于1000字。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C
2、C
3、B
4、B
5、A
6、C
7、C【解析】学科专家对学科的知识内容、发展趋势、一般功能及其与相关学科的联系非常熟悉,所以他们的建议是课程目标最重要的依据之一。
8、答案:
B
9、D
10、B
11、A【解析】校园文化是学校创立的为保证各种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一种文化形态。
12、C
13、C
14、C
15、B
16、C
17、C
18、C
19、D
20、B
21、D
22、C
23、A
24、C
25、A
26、A
27、A
28、C
29、C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该老师的做法是不恰当的,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首先。
该老师的做法违背了学生是发展的人的观点。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这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的小错误就否定学生。
材料中,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教师没有看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
而是气鼓鼓地惩罚学生,准备“杀一儆百”,老师的做法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其次.该教师的做法违背了学生是独特的人的观点。
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材料中,教师没有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没有依据孙琦个人的不足进行引导和教育,该做法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不利于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该老师的做法违背了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的观点。
学生是责权的主体,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材料中,教师惩罚学生写2000字检查并让其他同学当众指出错误,该做法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可能会给孙琦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也不利于学生之间团结协作。
因此,作为教师。
要践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看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因势利导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
2、
(1)唯思想才是诗词创作中意象选择的主导。
(2)中国古典诗词意象是“合订本”,意指诗词中的画面都是“独立成篇”的,但是并不让人觉得画面是支离散乱的,甚至并不感觉它们是“独立成篇的”。
那些画面在读者的心神体会中,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其实是一种血肉相连的内在联系。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答题思路
“新木桶理论”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审题立意。
一是从原有的“木桶理论”着眼于短板,到“新木桶理论”,把木桶倾斜一下,就能得到一个新的结果,此时着眼的就是长板。
因此,这可以说,转变一种思路,就能得到一个新的结果。
这可以从“转变思路”“打破传统思维”方面来立意,谈及“创新”思维也是可以的,但要从具体的“思路转变”上引到“创新思维”的立意上来。
二是可以从“短板”和“长板”的比喻意来看,“短板”是指人的不足之处,“长板”是指人的长处,因此,可以从“发挥人的长处”,“发扬人的优点”的角度进行立意,引导教育方面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从这两方面立意之后,选择其中一个立意,确定中心论点,然后对着中心论点问三个问题: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然后就可以选择我们中公所设计的九种写作模式中的一种进行思路和结构的构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素质中学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中学能力提升试题A卷 附解析 中学教师 资格 综合素质 中学 能力 提升 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