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综合模拟测试二.docx
- 文档编号:29734943
- 上传时间:2023-07-26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09.32KB
高考物理综合模拟测试二.docx
《高考物理综合模拟测试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综合模拟测试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物理综合模拟测试二
2012年高考物理综合模拟测试
(二)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大量氢原子处于n=4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能产生几种频率的光,其中有3种光不能使金属W产生光电效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量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能产生6种频率的光
B.从n=4的激发态跃迁到n=2的激发态产生的光子,能使金属W产生光电效应
C.从n=4的激发态跃迁到n=3的激发态产生的光子,一定不能使金属W产生光电效应
D.从n=2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一定不能使金属W产生光电效应
解析:
本题考查了氢原子能级和光电效应,大量氢原子处于n=4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产生6种频率的光,分别为n=4到n=3、n=4到n=2、n=4到n=1、n=3到n=2、n=3到n=1、n=2到n=1,由hν=ΔE知,ΔE越大频率ν越高,由氢原子能级特点知,不能使金属W产生光电效应的3种光对应的跃迁是n=4到n=3、n=4到n=2和n=3到n=2,另3种光能使金属W产生光电效应,所以A、C正确.
答案:
AC
2.2009年10月3日上午8点25分,我国成功地避开了一次卫星与太空碎片可能的碰撞事故,展示了我国已具有一定的卫星太空机动能力.假设该卫星与太空碎片都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则关于这次变轨前卫星与太空碎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轨道高度一定相等 B.轨道一定在同一平面
C.运动周期一定相等D.动能一定相同
解析:
本题考查了天体运动.变轨前卫星与太空碎片的轨道半径一定相等,但两者的轨道可能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轨道高度和周期一定相等,即A、C正确;因为它们的质量未知,所以无法比较动能的大小,即D错.
答案:
AC
3.在均匀介质中选取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的9个质点,相邻两质点的距离均为L,如图(a)所示.一列横波沿该直线向右传播,t=0时到达质点1,质点1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Δt第一次出现如图(b)所示的波形.再过时间Δt,这9个质点所形成波的形状为( )
解析:
本题考查了波的形成和波的图象.经过时间Δt第一次出现如图(b)所示的波形,说明Δt=
T,所以再经过时间Δt,这9个质点所形成波的形状为图B所示,即B选项正确.
答案:
B
4.示波管的结构中有两对互相垂直的偏转电极XX′和YY′,若在XX′上加上如图甲所示的扫描电压,在YY′上加如图乙所示的信号电压,定性画出在示波管荧光屏上看到的图形正确的是( )
解析:
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和示波管的原理.因为扫描电压的周期是信号电压周期的2倍,所以A、B一定错,C正确.
答案:
C
5.光滑的水平面上固定着一个螺旋形光滑水平轨道,俯视图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以一定速度沿轨道切线方向进入轨道,以下关于小球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轨道对小球做正功,小球的线速度不断增大
B.轨道对小球做正功,小球对轨道的压力不断增大
C.轨道对小球不做功,小球对轨道的压力不变
D.轨道对小球不做功,小球对轨道的压力不断增大
解析:
本题考查了动能定理和向心力公式.因为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总与速度垂直,所以轨道对小球不做功,小球的动能不变,线速度大小不变,但轨道半径越来越小,所以对轨道的压力不断增大,即D选项正确.
答案:
D
6.如图所示,一根竖直的弹簧支持着一倒立气缸的活塞,使气缸悬空而静止.设活塞与缸壁间无摩擦,可以在缸内自由移动,气缸与活塞都是绝热的,使缸内气体与外界无热交换.若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若外界大气压增大,则活塞距地面的高度将要增大
B.若外界大气压增大,则气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增大
C.若外界大气压增大,则气体的温度要升高
D.若外界大气压减小,则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活塞上的平均冲量减小
解析:
本题考查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和压强的微观解释.若外界大气压增大,则气体的压强增大,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但与外界无热交换,所以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即A、B错,C正确;若外界大气压减小,气体的压强减小,则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活塞上的平均冲量减小,即D正确.
答案:
CD
7.如图所示,在一束平行于等边三棱镜截面ABC的单色光从空气射向E点,并偏折到F点.已知入射方向与边AB的夹角为θ=30°,E、F分别为边AB、BC的中点,则( )
A.该棱镜的折射率为
B.光在F点发生全反射
C.光从空气进入棱镜,波长变小
D.从F点出射的光束与入射到E点的光束平行
解析:
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定律和光的全反射现象.由n=
,得n=
,A正确;由于E、F分别为AB、BC的中点,且三棱镜等边,则光线EF平行于AC边,光线EF在BC边上的入射角为30°,故不会发生全反射,B、D错;由n=
及v=λf可知光在介质中的波长小于在真空中的波长,C正确.
答案:
AC
8.如图所示,两导体板水平放置,两板间电势差为U,带电粒子以某一初速度v0沿平行于两板的方向从两板正中间射入,穿过两板后又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边界线竖直的匀强磁场,则粒子射入磁场和射出磁场的M、N两点间的距离d随着U和v0的变化情况为( )
A.d随v0增大而增大,d与U无关
B.d随v0增大而增大,d随U增大而增大
C.d随U增大而增大,d与v0无关
D.d随v0增大而增大,d随U增大而减小
解析:
本题考查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和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设带电粒子射出电场时速度的偏转角为θ,如图所示,有cosθ=
,又R=
,而d=2Rcosθ=2
cosθ=
,A正确.
答案:
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个实验题,3个计算题,共72分)
9.(8分)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图甲装置“探究自由落体的下落高度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图中速度显示器能显示出小球通过光控门的速度.现通过测出小球经过光控门时每次的速度来进行探究.
另配有器材:
多功能电源、连接导线、重垂线、铁架台等.
实验步骤如下:
a.如图甲所示,将光控实验板竖直固定,连好电路;
b.在光控实验板的合适位置A处固定好小球及光控门B,并测出两者距离h1;
c.接通光控电源,使小球从A处由静止释放,读出小球通过B时的速度值vB1;
d.其他条件不变,调节光控门B的位置,测出h2、h3…,读出对应的vB2、vB3….
e.将数据记录在Excel软件工作簿中,利用Excel软件处理数据,如图乙所示,小组探究,得出结论.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小组同学先得出了vB-h图象,继而又得出v
-h图象,如图乙、丙所示:
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小组同学在得出vB-h图象后,为什么还要作出v
-h图象?
______________.
(2)若小球下落过程机械能守恒,根据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你能否得出重力加速度g,如果能,请简述方法______________.
解析:
因为v2=2gh,所以作出的vB-h图象,不是一条直线,v
与h成正比,比例常数为图象的斜率k,求出g=k/2.
答案:
(1)先作出的vB-h图象,不是一条直线,根据形状无法判断vB、h关系,进而考虑v
-h图象,从而找出v
、h之间的线性关系.
(2)能,根据图丙图象的斜率可以求出g=k/2
10.(10分)某同学为了测出电流表A1的内阻r1的精确值,备用如下器材:
器材名称
器材代号
器材规格
电流表
A1
量程为300mA,内阻约为5Ω
电流表
A2
量程为600mA,内阻约为1Ω
电压表
V1
量程为15V,内阻约为3kΩ
定值电阻
R0
5Ω
滑动变阻器
R1
0~10Ω,额定电流为2A
滑动变阻器
R2
0~250Ω,额定电流为0.3A
电源
E
电动势为3V,内阻较小
导线、电键
若干
(1)要求电流表A1的示数从零开始变化,且能测出多组数据,尽可能减小误差.请画出测量用的电路图,并在图中标出所用器材的代号.
(2)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计算电流表A1的内阻r1,则电流表A1内阻r1的表达式为r1=________,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本题虽然既有电压表也有电流表,但由于电流表A1两端的最大电压约为1.5V,而电压表的量程为15V,只有满偏的
,所以用电压表测量的误差较大.因为电流表的内阻都是未知的,因此不能测量电压.由于题目中提供了一个定值电阻,则可用电阻来测量电压,可采取如图所示的电路.
(2)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我们可以得到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I1,I2,则有:
I1r1=(I2-I1)R0,故r1=
R0.
答案:
(1)如图
(2)
R0 I1、I2分别表示电流表A1、A2的读数,R0为5Ω.
评析:
求解本题时不少考生错选电压表测量电流表的电压,但电压表的量程太大,几乎没有偏转,所以根本不能精确地测出电流表两端的电压.
11.(15分)如图所示,一辆平板汽车上放一质量为m的木箱,木箱与汽车车厢底板左端距离为L,汽车车厢底板距地面高为H,木箱用一根能承受最大拉力为Fm的水平细绳拴在车厢上,木箱与车厢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可按滑动摩擦力计算).
(1)若汽车从静止开始启动,为了保证启动过程中细绳不被拉断,求汽车的最大加速度a;
(2)若汽车在匀速运动中突然以a1(a1>a)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求从开始加速后,经多长时间木箱落到地面上.
解析:
(1)设木箱与车厢底板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fm,汽车以加速度a启动时,细绳刚好不被拉断,以木箱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fm+Fm=ma
而:
Ffm=μmg
由以上两式可解得:
a=
+μg
(2)当汽车加速度为a1时,细绳将被拉断,木箱与车厢底板发生相对滑动,设其加速度为a2,则:
μmg=ma2.
设经过t1时间木箱滑出车厢底板,则应满足:
(v0t1+
a1t
)-(v0t1+
a2t
)=L
木箱离开车厢底板后向前平抛,经时间t2落地,则:
H=
gt
而:
t=t1+t2
解得:
t=
+
.
评析:
求最大加速度,就是要求最大的合力,即当绳的拉力达到最大值时,木箱与车厢底板的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为Ffm.
12.(18分)如图所示,M1N1N2M2是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的刚性“U”型金属导轨,导轨中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它们的质量为m,导轨的两条轨道间的距离为l,PQ是质量也为m的金属杆,可在轨道上滑动,滑动时保持与轨道垂直,杆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μ,杆与导轨的电阻均不计.杆PQ位于图中的虚线处,虚线的右侧为一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于桌面,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已知导轨的N1N2部分离图中虚线的距离为s=
.现有一位于导轨平面内且与轨道平行的外力作用于PQ上,使之在轨道上以v0的速度向右做匀速运动.求:
(1)经过多长时间导轨的N1N2部分运动到图中的虚线位置;
(2)在导轨的N1N2部分运动到图中的虚线位置的过程中,外力所做的功.
解析:
(1)对导轨,设经过时间t1速度达到v0,根据动量定理得:
μmgt1=mv0
解得:
t1=
在t1时间内,导轨运动的位移为s1=
PQ运动的位移为s2=
在t1时间后,导轨做匀速运动,再经过t2=
=
.
所以经过t=t1+t2=
导轨的N1N2部分运动到图中的虚线位置.
(2)PQ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Blv0
回路中的感应电流为:
I=
在t1时间内,外力的大小为:
F1=μmg+
在t2时间内,外力的大小为:
F2=
在导轨的N1N2部分运动到图中的虚线位置的过程中,外力所做的功为:
W=F1v0t1+F2v0t2=mv
+
.
评析:
有关电磁感应综合题可能是2010年高考的热点,本题紧扣2010年高考命题,且难度适中.本题综合考查了动量定理、电磁感应和电路的分析计算.求解本题时关键要弄清物理过程,知道刚性“U”型金属导轨不受安培力作用,只是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
13.(21分)质量为m、长L的平板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左端靠近一固定轻弹簧的自由端(不连接),用一水平外力缓慢推动小车将弹簧压缩,当弹簧被压缩了x0时,将小车用销钉固定,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现将一质量也为m、与小车之间动摩擦因数为μ的小金属块放在小车的右端,如图所示,突然去掉固定销钉,小车被弹簧推开,同时金属块与小车开始发生相对滑动.小车离开弹簧后,两者又继续相对滑动了一段时间,最终金属块恰好停在了小车的最左端.求:
(1)当金属块相对小车停止相对滑动时两者速度的大小;
(2)从撤掉销钉到小车离开弹簧的时间.
解析:
(1)两者最后速度为v,由能量守恒得:
Ep=
×2mv2+μmgL
v=
(2)弹簧恢复原状时,车与弹簧分离,设时间为t,分离时车的速度为v1,金属块的速度为v2,此过程弹簧对小车做功等于Ep
对车:
由动能定理得Ep=μmgx0+
mv
对金属块:
由动量定理μmgt=mv2
车离开弹簧后,系统动量守恒mv1+mv2=2mv
由以上各式得:
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物理 综合 模拟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