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docx
- 文档编号:29734625
- 上传时间:2023-07-26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9.79KB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docx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热点专题
【热点链接】
、联合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气候变化峰会XX年9月22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来自9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了为期一天的会议。
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峰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这次气候变化峰会是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倡议下召开的,目的是敦促各国领导人为当前的气候变化问题国际谈判提供政治指导,推动国际社会在今年年底举行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新的温室气体减排协议。
来自美国、中国、日本、法国、卢旺达、瑞典和哥斯达黎加等国的领导人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讲话,就气候变化问题阐述了本国立场。
此次联合国气候高峰会议给全球组织气候变暖的努力注入了新的动力。
2、XX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此次会议有192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其中仅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就超过100人。
《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XX年即将到期,本次会议持续到12月18日,主要任务是确定全球第二承诺期(XX年到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安排。
中国在至关重要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前夕宣布量化减排目标,显示了中国继续加大力度、减少经济发展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坚定决心。
中方希望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并切实坚持和兑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考向指引】
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史范围:
、道家、儒家思想中有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古代的自然生态保护意识。
2、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耕区域缩小,畜牧区域因少数民族的内迁有所发展,两汉过度开垦导致的环境破坏有所缓解。
隋唐时期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对自然生态平衡造成不利影响。
清朝前期人口剧增,盲目垦荒,对环境也造成了破坏。
3、洋务运动时期汉阳铁厂的选址违背了规律,影响到了自然环境;建国后的50年经历了三次资源环境恶化:
一是1958年“大跃进”导致的第一次资源环境恶化,二是“文化大革命”导致的第二次资源环境恶化,三是改革开放之初的第三次资源环境恶化。
前两次均系国家当时领导人的决策失误所造成的,而第三次则是人口惯性增长和粗放型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建国后环境保护工程、政策与法制。
世界近现代史范围:
三次工业革命的新能源;三次工业革命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能源与国际关系;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
XX年高考可能的命题角度:
用生态史观解读古今中外气候变化,从人与自然互动的角度来看待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用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解读古今中外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站在整体史的高度,思考当前人类面临的生存环境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
【考点拓展】
一、中国五千年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中国古代气候变化概况
我国已故杰出科学家竺可桢,从浩如烟海、帙卷繁杂的地方志、二十四史、古诗文集、古游记、古地理书籍以及历代私人笔记等文史资料和考古资料中,对中国近五千年的气候变迁进行了全面分析,总结出了变化规律。
据考古发掘,距今约六七千年的:
“仰韶文化”时期的西安地区是暖湿气候。
河南安阳的殷墟古址,发现了甲骨文和大量典型的热带动物残骸。
河南古代称“豫州”,简称“豫”,就是一个人牵着大象。
证明3000多年前,我国华北地区由于气候温暖湿润,史称“殷墟时代”。
西周时期,我国气候寒冷,《竹书纪年》中有相关记载。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气候较今温暖湿润,平均气温较今大约高1.5摄氏度左右。
到东汉时代即公元之初,我国天气有趋于寒冷的趋势。
到了南北朝时期,天气骤然变冷,从而导致了北方游牧地区干旱冰冷,导致了游牧民族的大入侵。
根据史书记载,东晋时期南京地区甚至出现下雪一尺,长江冰封的情况。
隋唐时期气候变得暖和,公元650年、669年和678年的冬季,国都长安无雪、无冰,竹林在甘陕地区出现,显然当时的温度较现代为高。
北宋时期气候开始转寒,到十一世纪初,陕西关中地区已无梅树。
著名诗人苏轼在他的诗中哀叹梅在关中消失(“关中幸无梅,赖汝充鼎和”《杏》);王安石曾嘲笑北方人常将梅误认为杏(《红梅》诗有“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由此可见,宋代气候已开始转寒。
十二世纪初期,气候加剧转寒,金人侵入华北地区,北宋灭亡,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
这时期,南方的太湖、苏州附近的南运河,在冬天经常结冰、遍地皆雪。
从十四世纪初的元末开始到二十世纪初的清末,我国的气候进入了一个很长的寒冷期,历经500余年。
这个期间的最温暖时期,气候也没有达到汉唐期间的温暖。
研究表明,中国的兴衰与气候的变化息息相关。
中国历史最强盛的王朝都出现于气候温暖时代,而分裂往往出现在寒冷期。
2、中国古代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寒冷导致北方游牧民族的生存环境恶化。
中华民族大融合的高峰期正好与游牧民族南下中原的时间基本吻合:
第一次是西周后期的北方狄人大举南侵,第二次是魏晋南北朝的“五胡内迁”,第三次是宋、元时期的契丹、女真、蒙古族连续南下,第四次是清军入关,其环境背景均是气候的变冷,安史之乱发生的环境背景也是如此。
由于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地理分布,必然会影响以农产品为原料的手工业布局。
先秦到西汉以前,我国丝织业布局是北丝南麻,丝织业绝大部分在黄河中、下游和冀中平原,当时最大的丝纺业中心在河北定县,其他较小的中心也都在河北,河南和山东一带,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则主要生产麻织物;西汉时期,蜀中仅以产麻布著名。
虽然在东汉到魏晋以后,中原地区战乱频繁,经济下降剧烈,南方各地社会生活则相对安定,丝织业有所发展,可是北丝南麻的布局一直维持到隋唐时代。
北丝南麻布局的改变发生在宋代,由于气候变冷,气温已低于现代,北方不利于桑蚕生产生殖,再加上唐末五代时北方战乱,南方经济上升,丝织业规模逐渐超过北方。
气候变化还影响少数民族政权的兴衰。
西汉开辟的古丝绸之路上,许多绿洲国家因为气候温暖而兴盛,史书记载的有且末、于阗、皮山、莎车、疏勒、楼兰、鄯善等。
大约在公元3世纪以后,楼兰一带的气候变得十分暖干,河汉密布、林森葱郁的楼兰等地终于成为荒凉的不毛之地。
居民大批逃亡或外迁,昔日的繁华终于消失殆尽,出现了今日黄沙滚滚的荒原景观。
中国古代复杂的气候条件还影响着中华文化,也同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思想有关。
阴阳学说是我国从古以来有代表性的一种学术思想。
阴阳是矛盾对立统一的两面。
它也反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性。
因为这里的“气候”有资源的一面,也有灾害的一面;有正灾害(如涝、热)的一面,也有负灾害(如旱、冷)的一面。
阴阳学说渗透到中国古代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领域与社会科学的领域。
如中医学的“阴平阳秘”(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与协调)是正常生理活动的必要条件,否则会生疾病。
兵书中的“虚实”、“奇正”等也是例子。
夏禹治水也是在正确解决“堵”与“导”两种相互矛盾方针关系的基础上取得的。
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农耕文明时代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
中国古代“农本”思想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先秦时期,我国农业开始发展起来,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
到战国时,国家已有正式的法律条文,约束乱砍滥伐的行为,保护自然资源。
秦始皇统—中国之后,开始大兴土木,毁伐森林。
为修建阿房宫,砍光整个蜀地山岭上的树木,故有“蜀山兀,阿房出”之说。
但“云梦竹简”里的《田律》,对砍伐林木、捕捉鸟兽、毒杀鱼龟等都有季节限制。
生态的脆弱使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到水利的重要性,都江堰和郑国渠就是较早预防水旱灾害的代表性工程。
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在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并且创制筒车、曲辕犁等发展农业生产。
由于人口的增加,江南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出现了放火烧山、向山要田和围湖造田等现象。
围湖造田降低了湖泊的调水能力;向山要田加剧了水土流失,都对生态平衡有所影响。
五代十国时,开发相对较迟的江南也已是“荒山半寸无遗土,耕遍沿堤锄遍岭”的景象,当时南方各国因水患而重视兴修水利。
宋代政府推广“不择地而生”的水稻新品种占城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江淮、两浙经常发生旱灾影响收成。
而元代北方部分粮食“仰给于江南”,则说明北方土地的生产潜力在当时已经不大了。
可见,当时中国南北方都已存在制约农业发展的生态问题。
明清两代均以减免赋役来鼓励垦荒,虽然18世纪中叶中国耕地面积达到了7.8亿亩,养活了1亿多人口,但生态也迅速恶化,时人称“纵积十年丰收之利,不敌一年溃溢之害”。
中国古代农业的垦殖,虽然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使中国文明能够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长期过度的开发严重破坏了自然植被,使水土流失、土壤荒漠化、气候恶化等问题日渐突出。
古人虽然在某些方面认识到农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并能够因地制宜,兴修水利,为农业发展创造条件,还给后人留下了像《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等总结性的农学著作,但其无法超越当时人类对自然界认识水平的限制,不能深刻认识毁林开荒与生态恶化之间的关系,只能通过兴修水利来减少灾害,缺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
而这种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世界史上也不乏同样的事例:
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由于不合理的水利灌溉和过度烧荒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而衰落了;印度哈拉帕文化由于掠夺性开垦荒地,使土壤草皮化和沙漠化,也衰落了;由于几百年狂滥的农业开发、毁林开荒,玛雅人失去了沃土,也失去了曾孕育玛雅文明的基础,最终,玛雅人从地球上消失了。
正如恩格斯所说:
“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
2、工业化和城市化对气候的影响
(1)工业革命与能源革命
工业革命,是技术发明的突破,这个突破就是用能源替代了人力、畜力为动力,使火车跑起来、轮船航起来!
其核心发明是瓦特的蒸汽机。
因此,工业革命同时也是利用能源的革命,二者不仅是相辅相成的,而且,每一次利用能源范围的扩大,都伴随着生产技术的重大变革,甚至引起整个社会生产方式的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近代的能源工业——煤炭工业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建立起来,煤炭成为工业文明的新能源,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世界石油开采和炼油业的飞速发展,世界近代石油工业开始建立,并且逐步代替煤炭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能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功率更大的喷气式飞机、液体助推剂火箭等被发明出来,原子弹、氢弹的制造成功揭开了人类使用核能的序幕,人类的能源革命从煤炭、石油进展到利用核能,工业革命也从能源革命向原材料革命、化学革命等诸多方面扩展。
(2)碳排放与全球气候变暖
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许多国家走上了以工业化为主的发展道路。
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人类以不同的产业方式向大气排放各类温室气体,其中co2、cH4作为这种温室气体的标志。
“近代工业革命200年来,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排放总量的80%”(引自温家宝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目前,温室效应加剧,以全球变暖为主要标志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对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极端气候在世界各地频发,这是气候变化造成灾难的开始。
XX年热播的《阿凡达》警示着人们: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气候变化、环境恶化已然触动人类内心最脆弱的神经,是每个人所不能承受之重。
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生命线,成为人类的共识。
(3)生态文明——人类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文明的概念是上世纪60年代由少数生态学家提出的,到了本世纪初,绝大多数国家都已接受,并且成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行动纲领。
在十七大的报告中,第一次以党的最高纲领性文件,把我国今后的文明发展阶段确定为生态文明阶段。
目前,对生态文明还没有非常准确的科学定义,生态文明是对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扬弃,把自然界放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地位上,实现人类生存与环境的共同进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形态,是一种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相协调的新的社会结构模式。
生态文明一方面是弘扬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好处,另一方面又要抛弃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缺陷。
它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模式,也包含了技术、文化习俗、法律制度、政治结构等方面。
【经典透视】
、(XX年高考上海历史卷第33题)“儿童眼中的社会问题”:
50年代儿童画取材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透视这两张儿童画,你认为40年来人们的环境意识有什么变化?
这两幅画折射出的中国经济发展观有什么不同?
【试题解析】本题是图片诠释比较及应用题,属开放性试题。
将儿童画引入试卷,很有创意。
儿童比成人更天真、纯朴,儿童画更能反映史实。
该题从生态史观的角度强调可持续性发展,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很具现实意义。
试题体现了新教材文明史观对人类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探索,体现了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和对社会主义实践的反思。
解答此题关键是看清2张图中所画内容
(1)50年代:
繁忙的交通运输、广阔的道路田野、成排的厂房、高耸冒烟的烟囱等;
(2)90年代:
草原、白云、蓝天、红日、各种鸟类等动物、绘画、跳舞的儿童等。
再结合课本历史知识来解题。
解答
(1)问要注意对知识点的筛选,50年代社会背景有许多内容,如社会主义改造、一五计划工农业生产蓬勃发展、大跃进等。
解答
(2)要注意两图的比较,40年来中国从对自然的征服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环保意识增强,也推及全球环保的重视,认识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应保护好“地球村”。
解答(3)要透过两图的现象,看出中国经济发展观变化,如从50年代强调重工业、轻工业、农业顺序发展,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到当代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建设;从第一、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的发展;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的发展;从注重国民生产总值GDP指标到经济、健康、教育等综合指标,即人文发展指标HDI的统计,及新国民财富指标(物质资本及自然资源、人力资本)的统计。
【参考答案】
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八大、八大二次会议的总路线、大跃进等。
环保意识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从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到社会主义现代化。
2、(XX年四川高考延考区文综39)(60分)阅读分析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黄河源出巴颜喀拉山,于山东垦利县境入海。
其干流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平方千米。
黄河养育着中华民族,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材料一
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决口、改道最多的河流。
春秋以前,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入海,河道无所约束,漫流改徙无定,时常多股河道并存。
战国时期,黄河下游两岸筑堤,河道逐渐固定。
由于中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水浊重,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
汉文帝时黄河下游出现大规模决口。
东汉初年,王景治河,随地势高低,截弯取直,修筑堤防,开辟了一条新的河道。
其后,北方游牧民族人居黄河中游,大片土地由耕转牧,水土流失相对减缓。
至唐末,800年间黄河下游河道相对稳定。
北宋初年,随着黄河下游河道逐渐淤高,出现悬河,“高民屋殆逾丈”。
1128年,宋东京留守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于李固渡扒开河堤。
黄河决口,东经豫东北、鲁西南地区,汇为入淮。
此后七百多年间,黄河不再进入河北平原,夺淮入海,多次决口、改道,改变了黄淮平原的原有水系。
水患遍及黄淮平原,洪水吞没大片土地,夺去千百万人的生命和财产。
洪水过后形成的许多沙丘和沙坡,吞噬大量农田、房屋,淤没城市,淤塞运河,阻塞交通。
明清时期,黄淮平原“农业生产日趋衰落,成为全国贫困地区之一”。
——摘编自邹逸磷《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1)概括指出北宋之前黄河流域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10分)
(2)为什么明清时期黄淮平原“农业生产日趋衰落,成为全国贫困地区之一”?
(10分)
(3)据《河防一览》记载,黄河平时“沙居其六”,伏汛时“水居其二”,试说明原因。
(8分)
(4)自开封以下的黄河河段向东北流入渤海,与南下夺淮入海相比会新增一种水患。
指出该水患的名称并说明其发生的季节与原因。
(l2分)
材料二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是回!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然而,1972年后的26年间黄河有21年出现过断流现象。
断流严重影响了黄河两岸的生态系统和人民的生产生活。
据有关方面研究,黄河断流与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气候趋于干旱、中上游过度用水、管理不善等因素有关。
长期以来,黄河管理以防洪治理为主,水资源“自由取用”,优先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求而忽视生态系统的需要。
随着“生态水”理念的提出,1998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为主旨的新的分水方案,原国家计委、水利部联合颁布了《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及干流水量调度方案》和《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授权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黄河水量实行统一调度。
1999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正式对流域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变以往的“以需定供”为“以供定需”,根据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优化配置水资源。
XX年以来,在气候条件大体不变的情况下,黄河已经连续8年未断流。
黄河已逐步重现往日奔腾不息的风采。
(5)运用政治常识分析政府在解决黄河断流问题上所起的作用。
(6分)
(6)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是由不同部分构成的复杂整体,分析其中所体现的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6分)
(7)结合材料,分析黄河水资源利用的实践与观念创新的辩证关系。
(8分)
【历史部分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问题,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变化为主题展开的。
第
(1)问,要求指出北宋之前黄河流域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注意时间限制,同时联系材料信息,进行回答,它不是仅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古王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第
(2)问是明清时期,黄淮平原“农业生产日趋衰落,成为全国贫困地区”的原因,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多角度分析回答,既回答不同时期,又要回答不同地区的因素;既要考虑环境因素,又要考虑人为因素。
【历史部分参考答案】
(1)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夏、商、周主要活动区域;经济重心;历代政治中心;文化和民族融合的核心区域。
(2)中游过度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下游防治不力,灾害严重;战乱频繁;人工决口导致夺淮入海,水系破坏,环境恶化;农田、城市淤没。
【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管仲认为:
“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为可为天下王。
”“山林虽近,草林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
”以下理解最全面的是
A.为人君者应该保护生态环境
B.对自然的开发应有制度规定
c.应根据生物生长规律,保护生态环境
D.应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将保护与发展协调起来
2、湖北云梦县秦古墓出土的《田律》是一部珍贵的历史文献,秦《田律》规定:
“春二月,毋敢伐山林及雍堤水。
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毋毒鱼鳖……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
”《田律》的以上内容说明了
A.秦统治者加强了对农民的剥削压迫
B.秦朝重视用法律手段保护自然资源
c.秦朝是我国历史上最早颁布法律的王朝
D.秦朝的刑法严酷
3、隋唐时期,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但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影响,这在下列哪一首唐诗中得到反映
A.云烟转远海,粳米来东吴
B.海将盐作雪,山用水耕田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
4、田汉诗云:
“枝干横斜叶半黄,漳州炉焰对斜阳。
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
”对于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A.颂扬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巨大成就
B.反映了大跃进时期违背客观规律对环境的破坏
c.反映了人民群众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大跃进运动中
D.展现了十年探索时期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5、从生态史观的角度看,下图(机器时代的“享受”)主要反映了:
A、轮船的发明推动了水上运输事业的发展
B、英国有钱人生活奢华、追求时尚
c、工业革命破坏了自然环境
D、工业革命的成果丰富了民众的生活
6、恩格斯说: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下列各项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蒸汽机广泛应用
②化工业兴起发展
③太阳能开发利用
④电子产品普遍使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1962年,美国的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书中的标题有“不必要的大破坏”,“再也没有鸟儿歌唱”,“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灾难”等。
可是只不过二十来年,书中的警告,已一一出现在我们身边,历史以充分的理由再次证明
A.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B.耸人听闻,札人忧天
c.唯有依靠科技人类才能克服环境污染
D.环境问题始于美国
8、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XX年12月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低碳生活成为各国追求的共同目标。
为此,各国应采取的发展战略是
A、经济全球化战略
B、经济区域合作战略
c、经济结构调整战略
D、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材料题:
9、世博会是工业化潮流的产物,历次世博会无一不是各个时段工业文明发展成果的展示平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1933年,“主题”概念首次被引入芝加哥世博会中。
“主题”一般涉及人类共同关心的一个或几个问题,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围绕“主题”,通过展出寻求问题的解决。
此后,世博会均确立主题。
以下为近40年来世博会的部分主题:
年份
国家
举办地
主题
974
美国
斯波坎
无污染的进步
975
日本
冲绳
海洋--充满希望的未来
982
美国
诺克斯维尔
能源推动世界
984
美国
新奥尔良
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
985
日本
筑波
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
990
日本
大阪
花与绿--人类与自然
999
中国
云南
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
XX
日本
爱知县
自然的智慧
XX
中国
上海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根据材料1指出近40年来世博会主题有何共同之处?
材料2:
据新华社内罗毕2月12日电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12日称赞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认为这一主题凸显了主办方浓厚的环保意识。
………施泰纳认为,上海世博会不仅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也将推动科技创新和催生环保新理念。
“这让我联想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
奥运会上,我们欣喜地看到很多创新技术和环保理念的涌现,我相信,上海世博会也会如此。
”
(2)材料2中阿希姆・施泰纳是从哪个角度来看待上海世博会主题的?
材料3:
中国近代城市分布图
(3)根据材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近代城市化的主要特点。
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历史原因。
材料4:
尽管在18世纪早期曼彻斯特已经是羊毛贸易中心,但曼彻斯特仍保留着乡村的环境。
商人们在城市的住宅里,人们喜欢在里艾威尔河(RiverIrwell)上航行......当曼彻斯特成为世界棉纺织中心地之一时,即19世纪左右,这些场景改变了,许多地方工厂和仓库替代了私人家庭,艾威尔河(RiverIrwell)污染严重以至于被描写成“流动着肥料的水灾”。
——美国得克萨斯州历史与社会教科书《美国历史》
过去,由于制造业是主要经济支柱,人们曾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球 气候变化 人类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