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下册单元专题知识点检测题9.docx
- 文档编号:29734237
- 上传时间:2023-07-26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89.78KB
高二生物下册单元专题知识点检测题9.docx
《高二生物下册单元专题知识点检测题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下册单元专题知识点检测题9.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生物下册单元专题知识点检测题9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选择题
1.(2009·江苏,5)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解析:
A项中,豌豆的遗传物质只有DNA;B项中,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在线粒体上也有少部分;C项中,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含C、H、O、N、P,不含S;D项中,HIV的遗传物质是RNA,水解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
答案:
B
2.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都能感染烟叶,但二者致病病斑不同,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过程表示用TMV蛋白质外壳感染烟叶,结果说明TMV的蛋白质外壳没有侵染作用
B.b过程表示用HRV的RNA单独接种烟叶,结果说明其有侵染作用
C.c、d过程表示用TMV外壳和HRV的RNA合成的“杂种病毒”接种烟叶,结果说明该“杂种病毒”有侵染作用,表现病症为感染车前草病毒症状,并能从中分离出车前草病毒
D.该实验证明只有车前草病毒的R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外壳和烟草花叶病毒的RN不是遗传物质
解析:
由于该实验中并没有用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侵染烟草叶片,因此没有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不是遗传物质。
答案:
D
3.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S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细菌→注射入小鼠
②R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细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细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细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解析:
①中DNA酶将S型细菌的DNA分解,转化因子不存在,R型细菌不能转化为S型细菌。
②直接将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
③在高温加热过程中,R型细菌被杀死,虽加入了转化因子——S型细菌的DNA,也不能生成S型细菌。
④中R型细菌的DNA不能使小鼠致病死亡。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只有②中含有有毒的S型细菌,导致小鼠死亡。
答案:
D
4.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B.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C.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35S
D.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解析:
噬菌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含有磷酸基和含氮碱基,能够标记上15N和32P。
而蛋白质能够标记上15N和35S。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没有进入细菌内,只有DNA进入细菌内,并以细菌的化学成分为原料(氨基酸、核苷酸)来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
因为这些原料中无放射性元素,所以在子代噬菌体中,只有在某两个DNA分子中有原来侵入的那两条DNA链,其上含有15N和32P。
答案:
A
5.(2010·江苏南京期末调研)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对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让其中一个已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100个噬菌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最后释放出的100个噬菌体中,有98个噬菌体的DNA含32P
C.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D.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但不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在最终释放的100个噬菌体中,只有两个噬菌体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标记。
噬菌体属于病毒,不能独立完成新陈代谢,不能直接培养,必须用其宿主细胞培养。
答案:
D
6.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搅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对于沉淀物中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的正确解释是( )
A.经搅拌与离心后还是有少量含有35S的T2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
B.离心速度太快,较重的T2噬菌体有部分留在沉淀物中
C.T2噬菌体的DNA分子上含有少量的35S
D.少量含有放射性35S的蛋白质进入大肠杆菌内
解析:
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过程中,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注入的是噬菌体的DNA,离心后,放射性应在上清液中。
因少数噬菌体正在侵染过程中,吸附于大肠杆菌表面,所以在沉淀物中也有放射性。
答案:
A
7.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研究过程,能充分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的是( )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
实验①中活的R型细菌在S型细菌的DNA作用下,转化为S型细菌,说明S型细菌的DNA肯定进入了R型细菌中,并实现了对其性状的控制,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为了排除其他物质是遗传物质的可能性,还要设计一系列对照实验,题中的②③④均分别与①形成对照实验,说明S型细菌的RNA、蛋白质、多糖类荚膜等都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即证明了RNA、蛋白质和多糖类荚膜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
答案:
D
8.(2009·启东模拟)在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DNA酶处理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并与R型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菌生长。
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
A.证明R型菌的生长并不需要S型活细菌的DNA
B.用以补充R型菌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C.直接证明S型菌DNA不是促进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因素
D.与以S型活细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
解析:
DNA酶处理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并与活的R型菌混合培养,培养基中只有R型菌生长;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与活的R型菌混合,培养基中R型、S型两种菌都生长,通过两实验的对照,进一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答案:
D
9.如图,病毒甲、乙为两种不同的植物病毒,经重建后形成“杂种病毒丙”,用病毒丙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增殖后产生的新一代病毒是( )
解析:
杂种病毒丙是由病毒甲的蛋白质外壳和病毒乙的核酸组装而成的。
其在侵染植物细胞时注入的是病毒乙的核酸,并由病毒乙的核酸指导合成病毒乙的蛋白质外壳,因而病毒丙在植物细胞内增殖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就是病毒乙。
答案:
D
10.下列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实验,其中没有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 )
A.验证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C.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D.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途径
解析: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是将构成细菌的各种成分分离后,单独研究各自的作用,并没有应用到同位素示踪技术。
答案:
C
11.现有两组数据:
豌豆中DNA有84%在染色体上,14%在叶绿体中,2%在线粒体中。
豌豆的染色体组成:
DNA占36.5%,RNA占9.6%,蛋白质占48.9%。
以上数据表明( )
A.染色体是DNA的惟一载体
B.染色体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C.RNA能传递遗传信息
D.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解析:
从题中所列数据可知,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都是DNA的载体,染色体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答案:
B
12.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的不同的有机物。
下列被标记的部位组合正确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解析:
①代表的是氨基酸的R基,②代表磷酸基团,③代表五碳糖,④代表含氮碱基,含有S的是①,含有P的是②。
答案:
A
13.下列有关科学家实验研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与结论
A
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
将R型活菌与S型菌的DNA与DNA水解酶混合培养
只生长R型菌,说明DNA被水解后,就失去遗传效应
B
噬菌体、大肠杆菌
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
离心获得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说明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C
烟草花叶病毒、烟草
用从烟草花叶病毒分离出的RNA侵染烟草
烟草被感染出现病斑,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可能是遗传物质
D
大肠杆菌
将已用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普通(14N)培养基中
经三次分裂后,含15N的DNA占DNA总数的1/4,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解析:
B项中是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注入到细菌体内的是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离心获得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是35S造成的,不能说明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因此B项错误。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4.如图1为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的一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1
(1)该实验是________(填人名)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图解。
(2)该实验是在________(填人名)的实验基础上进行的。
(3)在对R型菌进行培养之前,必须首先进行的工作是________。
(4)依据上面图解的实验,可以做出________的假设。
(5)为验证上面的假设,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
图2
在该实验中加入DNA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过上面两步实验,仍然不能说明________,为此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
图3
据此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能够说明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是在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的基础上实现的,体外转化实验的前提是分离并提纯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依次观察各种成分的作用,其假设就是“DNA是遗传物质”。
如果加入了DNA酶,DNA被分解,R型菌就不会发生转化。
答案:
(1)艾弗里(及其同事)
(2)格里菲思 (3)分离并提纯S型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 (4)DNA是遗传物质 (5)培养基中只长R型菌 (6)蛋白质、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 培养基中只长R型细菌 蛋白质、多糖不是遗传物质
15.(2010·淄博模拟)回答下列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有关的问题:
Ⅰ.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面是实验的部分步骤:
(1)写出以上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
第一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实验结果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大量制备用35S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35S的培养基培养________,再用噬菌体去感染________。
Ⅱ.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
在离心上层液体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理论上,上层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将________(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实验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Ⅰ.沉淀物中放射性很低,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说明是用35S标记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噬菌体的繁殖必须在大肠杆菌内进行,要获得用35S标记的噬菌体,需要先用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噬菌体去感染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才可以得到被35S标记的噬菌体。
Ⅱ.
(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
(2)在DNA中含有P元素,蛋白质中没有,故32P只能进入噬菌体的DNA中。
在侵染过程中,由于噬菌体的DNA全部注入大肠杆菌,离心后,上清液中是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沉淀物中是被侵染的大肠杆菌,因此上清液中没有放射性。
(3)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如果时间过长会使带有放射性的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使上清液带有放射性;如果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也会使上清液带有放射性。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表明,在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5)N元素在DNA和蛋白质中都含有,因此不能用15N标记DNA。
答案:
Ⅰ.
(1)第一步:
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第二步:
把35S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
(2)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 (3)大肠杆菌 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
Ⅱ.
(1)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示踪法)
(2)理论上讲,噬菌体已将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大肠杆菌内,上清液中只含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3)a.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b.是 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 (4)DNA是遗传物质 (5)不能 因为在DNA和蛋白质中都含有N元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下册 单元 专题 知识点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