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历史视角分工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ocx
- 文档编号:29727323
- 上传时间:2023-07-26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5.45KB
马克思的历史视角分工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ocx
《马克思的历史视角分工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的历史视角分工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的历史视角分工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历史视角分工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
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视角构建了分工发展的宏大框架,强调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研究分工发展的客观规律,创建了历史视角的分工发展理论。
总体来讲,生产力一分工一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马克思分工发展理论的第一层分析框架;从分工内部来看,社会分工与企业内分工相互促进、相互替代,构成了马克思分工发展理论的第二层分析框架;从资本主义特有的企业内分工来看,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分工发展的基本推动力,这是马克思分工发展理论的第三层分析框架。
分工的当代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分工发展理论提供了新鲜材料,可以尝试使用马克思分工发展理论对这些新分工现象进行解读,从而进一步发展马克思分工发展理论。
、
关键词:
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分工;企业内分工;分工发展理论
中图分类号:
F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2674(2011)08-010-09
一、马克思分工发展理论的独特研究视角
分工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人类对分工的研究也源远流长。
分工理论经历了提出、兴盛、淡出到复兴的曲折发展道路。
不同理论流派从不同视角研究了决定分工的因素,在深入分析马克思的分工发展理论之前,需要首先对这些理论进行梳理,并在不同流派的比较中说明马克思分工发展理论的独特视角。
1、交换视角的分工发展理论
从交换视角对分工进行研究具有较长的理论渊源,是西方经济学中分工理论的主流学派。
该学派的主要特点是从交换的角度来研究决定分工的因素,将分工问题归结为交换(或交易)问题的研究,侧重分析交换(或交易)带来的制约分工发展的成本费用和促进分工发展的专业化经济。
在经济学说史上,斯密第一次把分工放在了经济研究的首位。
斯密的贡献被概括为著名的斯密定理:
从人的需要引出交换的倾向,又从交换引出分工,进而认为交换是分工的根源。
这一从交换视角来研究分工的方法对后来的分工发展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斯密之后,交换视角的分工发展理论主要从两个方向展开:
第一,研究分工带来的分工经济对分工发展的影响,侧重从促进分工发展的收益角度展开研究。
马歇尔、杨格分别使用外部经济和迂回生产的概念阐述分工带来的规模报酬现象,进而解释分工的发展,对斯密定理进行了扩展。
第二,研究分工带来的交易费用对分工发展的影响,侧重从制约分工发展的成本角度展开研究。
科斯提出了交易成本的概念,分析了交易成本对分工发展的影响,并认为如果能将交易成本带来的外部性内部化,那么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即市场机制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威廉姆森使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资产专用性的概念进一步分析了交易成本,建立了以交易为基本分析单位的学术传统。
交换视角的分工发展理论构建在斯密定理的基础上,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研究企业内分工以及整个分工体系,把社会分工的发展看成是整个分工体系发展的主导力量,体现了自斯密以来根深蒂固的自由市场经济教条的影响,这种理论自然会成为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研究分工理论的主流。
该理论的优点是抓住了市场经济这个促进人类经济进步的重要力量,把分工归结为社会分工,进而归结为市场机制。
但其缺点是没有区分社会分工和企业内分工,过分强调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易的重要性,把企业内分工抽象掉了,从而把企业的生产性质也抽象掉了,以至于在新古典经济学那里,企业甚至成了单纯的生产函数,即著名的“代表性企业”。
2、生产视角的分工发展理论
生产视角的分工发展理论注重对生产组织本身的生产性的分析。
与交换视角的分工发展理论主要从分工与交换的关系入手的分析方法不同,生产视角的分工发展理论侧重从企业内部的生产和技术特点人手来分析制约分工发展的因素。
作为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斯密既是交换视角的分工发展理论的创始人,同时也是生产视角的分工发展理论的创始人。
斯密系统地分析了企业内分工是如何提高生产力的:
分工提高了工人的熟练程度,节约了工作转换的时间,导致机器的发明。
17~19世纪,威廉?
配第、查尔斯?
温特奥尔斯?
迪尔克、斯图亚特、弗格森、巴贝奇、尤尔分析了手工工场的特点,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资,节省劳动费用。
钱德勒对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发现职业经理所管理的现代企业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古典企业。
20世纪初期,熊彼特提出了创新理论,后来逐渐发展为新熊彼特主义或新技术创新学派,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分工发展过程中的至高无上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的成长是内生性的,企业内在的资源、能力和知识是企业成长的根源。
20世纪90年代以后,从知识的角度理解企业的内生成长和竞争优势逐渐成为主导理论,其重点是探讨企业内核心知识的形成和积累机制。
生产视角的分工发展理论相对比较零散,没有形成统一的分析框架。
总体来说,这种理论有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从使用价值的观点来研究分工,不是从商品而是从产品自身来考察分工。
第二,混同了企业内分工和社会分工。
与交换视角的分工发展理论一样,生产视角的分工发展理论也混同了企业内分工和社会分工,但不同的是,生产视角的分工发展理论是用企业内分工取代了社会分工,而交换视角的分工发展理论则用社会分工取代了企业内分工。
3、马克思历史视角的分工发展理论
与交换视角和生产视角的分工发展理论不同,马克思第一次明确区分了社会内部的分工和企业内部的分工,并且系统分析了这两种分工的不同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而在马克思之前和之后的非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那里,这两种分工一直被奇怪地混为一谈、不加区分。
其原因在于马克思研究分工的独特历史视角。
马克思认为,理解分工的发展必须结合分工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分析分工的时代特点和历史性质。
他指出,企业内分工具有独特的资本主义性质,这一点是理解企业内分工的钥匙。
在1847年的《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企业内分工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形态。
1867年的《资本论》中,马克思重申了这一观点,“整个社会内的分工,不论是否以商品交换为媒介,是各种社会经济形态所共有的,而工场手工业分工却完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独特创造。
”
总体上说,交换视角的分工发展理论、生产视角的分工发展理论和历史视角的分工发展理论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分析了决定分工的因素,具有各自鲜明的学术特点,在分工理论体系中均占有一席之地。
但比较起来,马克思的历史视角的分工发展理论更具有说服力。
二、历史视角分工发展理论的框架
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构建了“三层楼”结构的分工发展理论的宏大分析框架。
总体来讲,生产力一分工一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马克思分工发展理论的第一层分析框架;从分工内部来看,社会分工与企业内分工相互促进、相互替代,构成了马克思分工发展理论的第二层分析框架;从资本主义特有的企业内分工来看,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分工发展的基本推动力,这是马克思分工发展换;在企业内分工体系中,各局部劳动之间的联系,以不同的劳动力出卖给同一个资本家,而这个资本家把它们作为一个结合劳动力来使用为媒介。
第三,生产资料分布方式不同。
企业内分工以生产资料积聚在一个资本家手中为前提;社会分工则以生产资料分散在许多互不依赖的商品生产者手中为前提。
第四,生产要素配置方式不同。
在社会分工体系中,生产要素由市场机制配置;在企业内分工体系中,生产要素由行政权威配置,存在着预先地、有计划地起作用的规则。
第五,分工主体的关系不同。
企业内分工以资本家(企业家)对人的绝对权威为前提,人只是资本家(企业家)所占有的总机构的部分;社会分工则使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互相对立,他们不承认任何别的权威,只承认竞争的权威。
(2)社会分工与企业内分工的相互促进
马克思认为,“整个社会内的分工,不论是否以商品交换为媒介,是各种社会经济形态所共有的,而工场手工业分工却完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独特创造。
”因此,社会分工与企业内分工的相互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工场手工业的分工要求社会内部的分工已经达到一定的发展程度。
相反地,工场手工业分工又会发生反作用,发展并增加社会分工。
”
第一,社会分工是企业内分工的基础和条件。
企业内分工依赖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大规模从事商品生产的基础上,企业内分工才能迅速发展,而社会分工的发展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在一个社会中,有人种粮食、有人织布、有人造机器,这是社会分工的结果。
人们的劳动是单方面的,而人们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为满足多方面的需要,就需要进行劳动产品的交换,这是商品交换的一般前提。
因此,交换的必然性根植于生产劳动分工体系内部,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存在的一般基础。
在发达的商品经济基础上,企业内分工才能获得发展。
从历史上看,社会分工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企业内分工的产生则要晚得多。
手工业分离出来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是以家庭作坊的形式存在,工场手工业产生于16世纪中叶,大规模采用机器的现代工厂则产生于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
因此,社会分工是企业内分工的前提。
第二,企业内分工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企业内分工的发展会缩短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为一个新的社会劳动部门腾出了劳动,为新的生产部门的产生提供了基础。
其次,企业内分工的发展“能够通过它的分解过程把一个专业划分为若干部分,结果是同一个使用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现在可以被当作彼此互相独立的不同商品来生产,或者也可以说,同一个使用价值的不同种类,过去属于同一个生产领域,现在由于个别生产领域的分解而属于不同的生产领域。
”
(3)社会分工与企业内分工的相互替代
企业的产生发展以及企业内分工的产生发展,实际上就是企业内分工对社会分工的替代。
在一个生产部门中,当投入的全部资本已融合为一个单个资本时,集中便达到了极限。
在一个社会里,只有当社会总资本或者合并在唯一的资本家手中,或者合并在唯一的资本家公司手中的时候,集中才算达到极限。
但是,这种资本集聚和资本集中的过程不会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因为存在着阻碍企业内分工完全代替社会分工的因素。
因此,在资本集中与其他阻碍资本集中的因素之间存在一个均衡点,这个均衡点决定了企业内分工和社会分工相互替代的范围和边界。
阻碍企业内分工代替社会分工的因素包括:
第一,最低资本限额。
企业内分工以生产资料积聚在一个资本家手中为前提,存在着单个资本家手中的资本最低限额。
而且,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这个资本最低限额不断增长,阻碍着企业内分工代替社会分工的顺利实现。
第二,生产费用降低额的限制。
只有当分工和技术改进可以给企业带来更低的生产费用,或者能够使企业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时候,企业内分工对社会分工的替代才会进一步发生。
如果产业或行业内所有企业都只能获得相同的相对剩余价值的时候,企业内分工和社会分工就处在相互替代的均衡点上。
第三,工人的畸形发展。
企业内分工的发展,特别是机器的广泛使用,使工人畸形发展,变成局部工人,从而最终损害了资本的生产力,也阻碍着企业内分工对社会分工的代替。
企业内分工以社会分工为前提,企业内分工又反过来促进社会分工。
社会内部偶然表现出来的发达的分工和工场内部的资本主义分工,彼此制约相互产生。
因为商品作为产品的必要形式,从而产品转让作为占有产品的必要形式,要以充分发展的社会分工为前提。
但是,另一方面,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从而也只有在工场内部的资本主义分工的基础上,所有产品必然采取商品的形式,从而一切生产者必然是商品生产者。
因此,在市场经济产生并占据统治地位以后,社会分工与企业内分工这两种基本分工形态既相互促进又相互替代,“并行不悖地一起向前发展”。
3、第三层分析框架:
资本追求剩余价值运动中的企业内分工的发展
尽管马克思明确区分了社会分工和企业内分工,但他的分析实际上是在假定已经存在发达的社会分工的条件下展开的。
马克思认为,社会分工是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分工,而企业内分工是资本主义特有的分工,具有独特的资本主义性质,这一点是理解企业内分工发展规律的钥匙。
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分工所带来的生产力甚至一切社会生产能力都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
企业内分工的发展是在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运动中实现的,换句话说,企业内分工的发展是由剩余价值规律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决定的。
(1)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企业内分工发展的基本动力
企业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需要具备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发达的社会分工和商品流通;第二,生产要素的集中。
通过残酷的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确立,这两个条件才得以满足。
因此,企业内分工是资本主义的特有分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在这种分工形态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资本家会采用一切手段和方式。
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分工的生产力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表现为资本获取更多剩余价值的手段,这是企业内分工发展的基本动力机制。
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获取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其主要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力价值来实现,依赖于制造必要生活资料部门和相关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从单个企业来讲,扩大分工、改进技术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是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但是当所有企业都提高劳动生产率后,制造生活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降低了,那么,所有企业都可以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因此,企业内分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可以获得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
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采用新的机器,进行更精细地分工,尽力节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生产费用,更便宜地出卖商品。
但其他资本家也会采取同样的分工,并以同样的或更大的规模采用这些机器和分工,导致分工在更大的规模上被复制出来。
因此,分工导致了进一步的分工,其演进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2)企业内分工的发展导致了企业生产组织的不断变迁
马克思从企业内分工的角度对生产组织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企业内分工发展对生产组织变迁的影响,描述了从行会制度到包买商制度、从手工工场到工厂制度的生产组织变迁过程。
马克思认为,企业内分工的发展是决定生产组织变化的根本决定力量,这个独特的研究视角对于生产组织理论的研究极具启发性。
马克思认为,分工可以带来生产成本的节约,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生产组织的变迁。
社会分工体系的动态周期性扩张,促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不断变动,相应地,生产组织面临着外部不确定性,从而使既定技术和分工条件下的生产组织产生不适应性,这就迫切要求改进生产组织,建立新的分工和协调机制,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价值增殖的能力。
新组织形式适应市场需求不确定性的能力和相对于旧组织的效率优势,使其在本行业和其他行业乃至整个国家内逐渐被模仿而不断扩散,最终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生产组织。
资本主义生产组织的变迁经历了三个阶段:
以简单协作为基础的手工工场、以分工为基础的手工工场和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工厂制度。
协作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生产过程仍然建立在手工劳动基础上,但这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已经造成了生产资料的节约,有效提高了组织内部的劳动生产率。
随着社会分工体系的进一步发展,逐步出现了以分工为基础的手工工场,包括混成的或分散的手工工场、有机的或集中的手工工场。
手工工场内部的分工使生产工具专门化,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建立在机器大工业基础之上的工厂制度。
在机器协作和机器体系基础上的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三、马克思主义分工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
20世纪以后,分工不断向前发展,分工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加强。
分工的当代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分工发展理论提供了新鲜材料,也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分工发展理论新的发展机遇,可以尝试使用马克思主义分工发展理论对这些新经济现象进行解读,从而挖掘马克思主义分工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
1、当代分工发展的主要现象
近几十年来,不但社会分工和企业内分工有了新的发展,二者还相互融合形成了兼具二者特点的分工形态。
可以粗略地把这些分工现象归纳为以下三类。
(1)社会分工的新发展
社会分工的新发展主要是指新产业部门的产生。
新的产业部门可以是从原有部门中分离出来的,也可以由原有部门重新分化整合而产生。
从这个意义上看,近几十年最引人注目的分工发展现象主要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壮大。
在人类发展历史上,经过三次社会大分工,先后出现了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等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产业部门。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国民经济的服务化趋势日益明显,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和就业比重不断上升。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其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其服务业的增加值占到GDP的70%左右,并且生产者服务的比重在服务业增加值中也占到了70%左右,服务业就业比重占全部就业的比重大多已经超过70%。
因此,可以把服务业的产生称为第四次社会分工。
近几十年,我国出现了许多新兴产业部门,截止到2009年11月1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先后公布了12批共112个新职业。
另外,社会分工日益越出国界,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和不断深化,也是当代社会分工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
(2)企业内分工的新发展
企业内分工的载体是企业组织形式,企业内分工的发展主要是通过企业组织创新体现出来的。
传统上,现代股份制企业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H型结构、U型结构、M型结构和矩阵结构。
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企业战略联盟、团队组织结构、网络组织结构等新型企业组织形式。
所谓企业战略联盟,是企业间一种暂时的组织形式,为了完成一种任务临时结盟,呈现出一种团状结构;所谓团队组织结构,是指以团队的形式或多任务小组的形式集体完成某项任务的组织形式;所谓网络组织结构,是指一个由若干个相互独立的企业组成且成员不断变动的企业网络。
总体来说,企业组织结构呈现出虚拟化、扁平化、柔性化、网络化、开放化等新特点,企业内部的传统科层组织结构日益弱化,与企业外部的社会分工的界限日益模糊。
(3)社会分工和企业内分工的相互转化与融合
马克思认为,在市场经济产生并占据统治地位以后,社会分工与企业内分工这两种基本分工形态既相互促进又相互替代,可以一起向前发展。
近几十年,社会分工和企业内分工的相互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出现了产业部门融合、企业网络分工等新的分工现象。
第一,产业部门融合。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产业融合现象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被认为是产业发展的趋势之一。
产业融合主要表现为产业之间原有的固定边界逐渐模糊甚至消失,表现为拥有多个产业的企业之间大量的业务交叉、战略联盟和并购重组。
197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Negroponte用三个重叠的圆圈来描述计算机业、出版印刷业和广播电影业三者间的技术融合,第一次将产业融合的趋势演示出来。
2010年7月1日,我国政府公布了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名单,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产业融合现象是产业分工的否定之否定,是产业分工现象的更高层次的发展,产业融合的实质是社会产业部门分工的内部化。
在产业融合中,原有产业中的具有较大产业影响力的代表性企业,开始由原来的单一经营转为融合意义上的多元经营,原有的社会分工就转化为企业内分工。
当然,某些新型产业产生于原有产业的交叉和融合,原有的社会产业部门的分工转化为新的社会产业部门。
第二,企业网络分工。
20世纪7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企业间协调的方式来组织生产和经营活动,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企业间网络组织,包括外包网络、特许经营、价格同盟、互惠协定、协调委员会、行业协会、共同投资、合作生产等具体形式。
在企业网络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企业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形成了互相依赖、互相联系的网络组织,在价值链中生产相同或相似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形成了横向企业网络,在价值链中的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形成了纵向企业网络。
企业网络分工介于社会分工与企业内分工之间,既不同于完全由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社会分工,也不同于完全由权威配置资源的企业内分工,主要是企业网络间的长期契约关系来配置资源,是除了社会分工与企业内分工之外的第三种基本分工形态。
2、当代分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解释
根据马克思历史视角的分工发展理论,当代分工发展的新现象可以从分工发展所具有的三层动力机制来解释:
第一,生产力-分工-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第二,社会分工与企业内分工的矛盾运动;第三,资本追求剩余价值运动中的资本与劳动的矛盾运动。
当代分工发展就是上述三种矛盾运动的结果。
(1)生产力-分工-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与当代分工发展
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当代分工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18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已经经历了四次科技革命,人类社会从铁器时代先后进入工业时代和电气时代。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等发达国家又开始新的科技革命,即通常所说的新经济。
这次科技革命的显著特点是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及普及,推动人类社会迅速从工业时代和电气时代进入网络时代。
近几十年来,社会分工、企业内分工和网络分工的发展,无不依赖于信息技术作为物质技术基础。
例如,作为第四次社会分工的现代服务业就是依托于信息技术发展的,没有信息技术就没有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数字媒体等新兴产业部门;从企业内分工来看,信息技术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组织的目标、结构、形态和习惯,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组织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生产关系特别是经济体制的创新推动了当代分工发展。
从生产关系方面看,最近几十年的最大变革莫过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市场化。
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进行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导致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大发展,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世界各国和地区都已被纳入统一的世界市场之中,市场范围急剧扩大,推动了当代分工的大发展。
从我国经济体制的经验来看,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所有制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有经济进行了规模巨大的战略性改革和重组,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社会分工和企业内分工的矛盾运动与当代分工发展
社会分工与企业内分工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代替的关系,二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矛盾、既相互融合又相互分离,形成了复杂的现代分工体系。
第一,社会分工促进了当代企业内分工的发展。
当代社会分工的发展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除了出现了现代服务业,还体现在当代国际分工的迅猛发展上。
国际分工是一国内部社会分工的延伸或继续,是一国内部的社会分工向国际领域扩展的结果。
当代国际分工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世界市场需求,促进和决定了企业内分工的发展,或者说,当代企业内部的分工是由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形式决定的。
例如,近几十年来,我国沿海的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的角色主要以OEM(委托代工,OriginalEquipmentManufacturing)为主要业务形态,运用充裕和廉价的劳动力提供国际市场需要的产品制造、组装等委托代工服务。
这就决定了我国沿海的许多代工制造企业仍然采用大规模生产的传统生产经营模式,企业内部管理讲究流程化、专业化和标准化,以富士康最有代表性。
第二,企业内分工促进了当代社会分工的发展。
当代国际分工的主体是跨国公司,或者说,推动当代国际分工的主要力量是跨国公司。
在当代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跨国公司依据不同区位在生产要素密集度上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将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细密的专业化分工。
生产经营活动对企业而言是一个创造“价值”的过程,可以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互相关联的活动,如研发、采购、制造、分销、服务等,形成了企业的“价值链”。
通过价值链的解构,跨国公司可以只控制那些具有战略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 历史 视角 分工 发展 理论 及其 当代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