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docx
- 文档编号:29722276
- 上传时间:2023-07-26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2.39KB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docx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王献之《洛神赋》和他的“徒子徒孙”
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区别在于:
王羲之笔法“内撅”,王献之笔法“外拓”。
这是破解王羲之和王献之笔法基因的关键,也是管窥王羲之家族的“独门秘笈”的唯一通道。
在了解王献之小楷的特征之前,我们先厘定这两个书法术语。
在古代书论中,在谈到二圣之间的区别时,总说王羲之笔法“内撅”,王献之笔法“外拓”。
“内撅”和“外拓”究竟是指什么?
在中国古代,由于缺少专门的文艺美学,不论是文论、诗论、史论、画论,还是书论,在理论体系建立的时候,都缺少逻辑学的界定。
一些专门的术语让外行看起来,犹如雾里看花。
古代书论中说的笔法,一般有两重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运笔的方法,第二层意思是在运笔的基础上,结字的运笔“体势”,也就是笔画线条的基本走向。
书法并不神秘,它和芭蕾、体操,乃至篮球运动,在人体力学上,都是有相通之处的。
从人体力学的角度看,凡是符合力学原理的动作,一般动作的线条在速度、节奏、力度的惯性下,线条是匀称的、劲健的、优美的。
书法跟舞蹈动作一样,抽象到力学角度上看,它们的原理是一样的。
历史上有种说法:
唐诗晋字汉文章。
中国魏晋时代的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巅峰,当时除了有一整套的书法理论,还有作为家传绝学的笔法传承。
魏晋时代,笔法是隐秘的家传“绝技”,一般不会轻易外传,当时即使是内行之间切磋,也只是用一些抽象的概念表达,外行在这些行业“隐语”面前,永远被一种黑幕所遮挡。
魏晋笔法来自于汉代的蔡邕,他曾经提出过《九势论》,魏晋时代又有《笔势》、《笔势论》等说法。
有人问,你说的《笔势论》,是真的还是假的?
我说,是真的。
除了有完整的文字叙述,这些书论还有史料可查。
古代的书论,如果你能够破解,也许很快就能成为书法高手。
历代研究二王的人不断,但是超越二王的书家却很少。
由于时代的隔阂,加上书论术语的障碍,魏晋时代的书法和唐代以后的书法完全是两回事。
《笔势论》当中包含的人体力学,更符合草书、篆书、隶书的创作。
这三种书体的出现,都要比行书和楷书出现得要早。
而唐楷的构建,则抛弃了这一传统。
在唐代以后,很少有人研究《笔势论》,甚至在欧、柳、颜、赵建立新的楷书规范时,还是在新的基础上另起炉灶,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如果隔断历史,用欧、柳、颜、赵的楷书范式,去和二王父子对话,这完全是鸡同鸭讲,牛头不对马嘴。
如果说,魏晋时代的书法在跳舞,唐代以后的书法只能是“搭积木”。
在《笔势论》的指引下,二王父子的书法,乃至魏晋时代书法,不论是贵族阶层还是民间写手,他们的书法都是姿态万千。
而唐代的楷书则像现代的洋快餐店里出售的炸鸡腿、汉堡包,具有强烈的工业化味道。
在几十条、上百条唐楷规则面前,犹如盐加多少、味精加多少,工业色素加多少,让书法的美味大餐,变得如此标准化、工业化。
美感尽失,味道已逝,从小在洋快餐店徜徉的孩子们,有一天长大之后,总是怀念奶奶的家常菜,但老祖母的时代已经成为了记忆。
下面谈《洛神赋十三行》。
王献之的《洛神赋》的命运,和他的个人命运一样凄惨。
有人会问,王献之是东晋第一流的大贵族,“王与马共天下”,天下甚至都是王献之家族的。
更何况,王献之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宰相(中书令),又是“驸马爷”,王献之一生四十三岁早亡,也算是够荣耀的了吧!
但处在权利巅峰上的王献之,生活却并不幸福。
王献之一生经历过两次婚姻,前妻是王献之的表姐,两个人青梅竹马、情深意笃,原本生活得很快乐。
但是,王献之囿于家族名望,再加上个人才气及相貌优秀,偏偏吸引了简文帝的女儿新安公主。
在太后、宰相谢安等人的安排下,非要让王献之和表姐离婚。
于是,王献之进行抗婚,自残双脚,最后,还是没有躲过皇家女儿的追逐。
王献之,个人的生活是不幸的,他传世的作品同样遭受了不幸。
在南北朝时期,王献之的声望一度超过了他的父亲。
时光流转,到了唐朝,由于唐太宗喜欢王羲之的作品,王献之受到了冷落。
作为民族文化遗产的二王父子,他们的待遇竟然有着天壤之别。
唐朝宫廷征集的王羲之书法作品,装裱起来竟然有三千多卷。
而王献之的作品,在唐朝的宫廷里,仅仅只是“仅有存焉”。
三百年后,才迎来了王献之的时代。
宋朝初年,宋太祖赵光义留心翰墨,他是中国帝王中了不起的书法家,书法成就不在唐太宗之下。
赵光义购募古代先王名臣墨迹,并命朝臣摹刻了著名的《淳化阁帖》,王献之的书法才第一次得到全面的保护。
《淳化阁帖》中,二王的书法占了一半,王献之的书帖存有七十三件,但经过后人的考证,这其中有二十八件,不是伪作就是他人的作品。
接下来,王献之又遇到了第二个贵人。
在北宋宣和年间,当时的宋徽宗成为王献之的“崇拜者”,在《宣和书谱》中,搜录王献之的作品达到八十多件。
遗憾的是墨迹本都没有保留下来,硕果存留的仅有七件,而且还都是摹本。
《玉版十三行》是王献之的小楷代表作,被后世誉为“小楷极则”。
笔划隽秀挺拔,结字萧散逸岩,顾盼有致,盛名千年不衰。
《玉版十三行》墨迹本宋元时代有两本,一本是晋麻笺本,一本为唐硬黄本,上有柳公权跋,疑为柳公权临本。
晋麻笺,在元代初期归书家赵孟頫所得,定为王献之真迹;唐硬黄纸,后有柳公权等人题跋,赵孟頫定为唐人摹本,后人疑即柳公权所临。
这两本在宋代都曾刻石,明清两代辗转翻刻,但基本上还是出于这两个底本。
现传无柳公权跋本的石刻,都推“碧玉版本”最为精湛。
“碧玉版本”明万历间出土于杭州西湖葛岭南宋贾似道半闲堂旧址,所以,后人认为是贾氏所刻。
此石刻石色深暗,被人美称为“碧玉”,“碧玉版本”初拓本,存字大都完好,其他石花处亦自然清晰。
现藏首都博物馆。
世传还有与此相同的一本,号称“白玉版本”,笔划比“碧玉版本”略枯瘦,石花剥落处有刀刻的痕迹,可知是一种翻刻本。
相传王羲之写《洛神赋》,是作为家学临摹的范本。
王羲之喜欢写《洛神赋》,王献之也喜欢写《洛神赋》。
但是,王献之《洛神赋》流传的版本,仅从《洛神赋》的“嬉”字至“飞”字,共13行,计250余字。
王献之《洛神赋》和他的“徒子徒孙”
王献之《洛神赋》和他的“徒子徒孙”
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区别在于:
王羲之笔法“内擫”,王献之笔法“外拓”。
这是破解王羲之和王献之笔法基因的关键,也是管窥王羲之家族的“独门秘笈”的唯一通道。
在了解王献之小楷的特征之前,我们先厘定这两个书法术语。
在古代书论中,在谈到二圣之间的区别时,总说王羲之笔法“内”,王献之笔法“外拓”。
“内擫”和“外拓”究竟是指什么?
在中国古代,由于缺少专门的文艺美学,不论是文论、诗论、史论、画论,还是书论,在理论体系建立的时候,都缺少逻辑学的界定。
一些专门的术语让外行看起来,犹如雾里看花。
古代书论中说的笔法,一般有两重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运笔的方法,第二层意思是在运笔的基础上,结字的运笔“体势”,也就是笔画线条的基本走向。
书法并不神秘,它和芭蕾、体操,乃至篮球运动,在人体力学上,都是有相通之处的。
从人体力学的角度看,凡是符合力学原理的动作,一般动作的线条在速度、节奏、力度的惯性下,线条是匀称的、劲健的、优美的。
书法跟舞蹈动作一样,抽象到力学角度上看,它们的原理是一样的。
历史上有种说法:
唐诗晋字汉文章。
中国魏晋时代的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巅峰,当时除了有一整套的书法理论,还有作为家传绝学的笔法传承。
魏晋时代,笔法是隐秘的家传“绝技”,一般不会轻易外传,当时即使是内行之间切磋,也只是用一些抽象的概念表达,外行在这些行业“隐语”面前,永远被一种黑幕所遮挡。
魏晋笔法来自于汉代的蔡邕,他曾经提出过《九势论》,魏晋时代又有《笔势》、《笔势论》等说法。
有人问,你说的《笔势论》,是真的还是假的?
我说,是真的。
除了有完整的文字叙述,这些书论还有史料可查。
古代的书论,如果你能够破解,也许很快就能成为书法高手。
历代研究二王的人不断,但是超越二王的书家却很少。
由于时代的隔阂,加上书论术语的障碍,魏晋时代的书法和唐代以后的书法完全是两回事。
《笔势论》当中包含的人体力学,更符合草书、篆书、隶书的创作。
这三种书体的出现,都要比行书和楷书出现得要早。
而唐楷的构建,则抛弃了这一传统。
在唐代以后,很少有人研究《笔势论》,甚至在欧、柳、颜、赵建立新的楷书规范时,还是在新的基础上另起炉灶,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如果隔断历史,用欧、柳、颜、赵的楷书范式,去和二王父子对话,这完全是鸡同鸭讲,牛头不对马嘴。
如果说,魏晋时代的书法在跳舞,唐代以后的书法只能是“搭积木”。
在《笔势论》的指引下,二王父子的书法,乃至魏晋时代书法,不论是贵族阶层还是民间写手,他们的书法都是姿态万千。
而唐代的楷书则像现代的洋快餐店里出售的炸鸡腿、汉堡包,具有强烈的工业化味道。
在几十条、上百条唐楷规则面前,犹如盐加多少、味精加多少,工业色素加多少,让书法的美味大餐,变得如此标准化、工业化。
美感尽失,味道已逝,从小在洋快餐店徜徉的孩子们,有一天长大之后,总是怀念奶奶的家常菜,但老祖母的时代已经成为了记忆。
下面谈《洛神赋十三行》。
王献之的《洛神赋》的命运,和他的个人命运一样凄惨。
有人会问,王献之是东晋第一流的大贵族,“王与马共天下”,天下甚至都是王献之家族的。
更何况,王献之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宰相(中书令),又是“驸马爷”,王献之一生四十三岁早亡,也算是够荣耀的了吧!
但处在权利巅峰上的王献之,生活却并不幸福。
王献之一生经历过两次婚姻,前妻是王献之的表姐,两个人青梅竹马、情深意笃,原本生活得很快乐。
但是,王献之囿于家族名望,再加上个人才气及相貌优秀,偏偏吸引了简文帝的女儿新安公主。
在太后、宰相谢安等人的安排下,非要让王献之和表姐离婚。
于是,王
献之进行抗婚,自残双脚,最后,还是没有躲过皇家女儿的追逐。
王献之,个人的生活是不幸的,他传世的作品同样遭受了不幸。
在南北朝时期,王献之的声望一度超过了他的父亲。
时光流转,到了唐朝,由于唐太宗喜欢王羲之的作品,王献之受到了冷落。
作为民族文化遗产的二王父子,他们的待遇竟然有着天壤之别。
唐朝宫廷征集的王羲之书法作品,装裱起来竟然有三千多卷。
而王献之的作品,在唐朝的宫廷里,仅仅只是“仅有存焉”。
三百年后,才迎来了王献之的时代。
宋朝初年,宋太祖赵光义留心翰墨,他是中国帝王中了不起的书法家,书法成就不在唐太宗之下。
赵光义购募古代先王名臣墨迹,并命朝臣摹刻了著名的《淳化阁帖》,王献之的书法才第一次得到全面的保护。
《淳化阁帖》中,二王的书法占了一半,王献之的书帖存有七十三件,但经过后人的考证,这其中有二十八件,不是伪作就是他人的作品。
接下来,王献之又遇到了第二个贵人。
在北宋宣和年间,当时的宋徽宗成为王献之的“崇拜者”,在《宣和书谱》中,搜录王献之的作品达到八十多件。
遗憾的是墨迹本都没有保留下来,硕果存留的仅有七件,而且还都是摹本。
《玉版十三行》是王献之的小楷代表作,被后世誉为“小楷极则”。
笔划隽秀挺拔,结字萧散逸岩,顾盼有致,盛名千年不衰。
《玉版十三行》墨迹本宋元时代有两本,一本是晋麻笺本,一本为唐硬黄本,上有柳公权跋,疑为柳公权临本。
晋麻笺,在元代初期归书家赵孟所得,定为王献之真迹;唐硬黄纸,后有柳公权等人题跋,赵孟定为唐人摹本,后人疑即柳公权所临。
这两本在宋代都曾刻石,明清两代辗转翻刻,但基本上还是出于这两个底本。
现传无柳公权跋本的石刻,都推“碧玉版本”最为精湛。
“碧玉版本”明万历间出土于杭州西湖葛岭南宋贾似道半闲堂旧址,所以,后人认为是贾氏所刻。
此石刻石色深暗,被人美称为“碧玉”,“碧玉版本”初拓本,存字大都完好,其他石花处亦自然清晰。
现藏首都博物馆。
世传还有与此相同的一本,号称“白玉版本”,笔划比“碧玉版本”略枯瘦,石花剥落处有刀刻的痕迹,可知是一种翻刻本。
相传王羲之写《洛神赋》,是作为家学临摹的范本。
王羲之喜欢写《洛神赋》,王献之也喜欢写《洛神赋》。
但是,王献之《洛神赋》流传的版本,仅从《洛神赋》的“嬉”字至“飞”字,共13行,计250余字。
在魏晋时代,没有“楷法”一说。
按照《笔势论》用笔决定体势,而体势又决定结构。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见到的王羲之的书法,每一篇一个风格,甚至每个字都能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起决定作用的就是《笔势论》。
前文我们说过,王献之的笔法“外拓”,王献之《洛神赋》所表现出来的风格,挥运中敛放自如,收敛之中又有放纵,点画更为凝神静气,劲美健朗,奕奕动人。
用笔基本上可以分为:
内、中行、外拓三种笔法。
清康有为说:
“提笔中含,顿笔外拓,中含者浑劲,外拓者雄强„„”内者,如王羲之;中含者,如颜真卿;外拓者,如王献之。
他们是这三种笔法的杰出代表。
王献之和他父亲最大的不同,是他们书法根植的土壤不同。
据史籍记载:
“右军真行草法皆出汉分,深入中郎(指蔡邕);大令真行草法导源秦篆,妙接丞相(指李斯)。
”也就是说,王羲之的笔法线条的滋养,主要来源于汉隶的话,那么王献之的书法线条的滋养,更多地是来自于秦朝的小篆。
王献之用笔“外拓”,可以说,这是他挣脱“家学”的锁链,摆脱父亲王羲之阴影的最佳手段。
从书法线条的角度看,《洛神赋十三行》比之钟繇、王羲之亦显妍丽流美,其均匀纤细的点画,流淌着小篆血统中的笔法传承,蕴涵着极强的质感,雅逸秀丽、不臃不滑,后
人评其“精丽绝伦”,实为不过。
王献之的线条生动自然、轻松优雅,具有爽利劲健的美学特征。
王羲之大多数的字,在书法的结构上,往往是纵向细长,符合“回宫格”的书法体势。
“回宫格”纵向瘦长,具有“黄金分割”的自然比例。
在王羲之书法中,很多本应该瘦长的字体,在王献之的笔下,却变得极为低矮,而横向瘦长。
如“晋”、“余”、“合”、“长”、“吟”、“轻”等字。
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结构上的最大特点,表现在点画的特征上,就是关系到字形的长笔,被王献之进行无限地夸张。
最有特点的是长横。
其势略向右上倾斜,似欹反正,并带有一定的上弧度;在用笔上顺锋轻顿入纸,行笔着力均匀,收笔自然轻顿。
如“晋”、“甫”、“书”、“翠”等字。
黄庭坚《砥柱铭》
王献之的“横枪大戟”,其最典型的继承者,就是宋代的黄庭坚。
《砥柱铭》、《松风阁》,在结体上最为明显。
王献之的撇、捺,在此帖中舒展飘逸、大开大合中优雅大度。
古人云,撇、捺是字之羽翼,此帖可作见证。
如“余”、“吟”、“长”、“左”、“人”等字。
受到王献之影响的,不仅仅只有黄庭坚,宋代的苏轼《黄州寒食帖》,在撇、捺的处理上,就是按照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的架
构,进行字体结构的。
戈钩。
此帖中的戈钩峻利而且挺拔,笔力雄健,观之,劲爽之气扑面而来。
如“诚”、“或”、“我”、“飞”等字。
富于革命性、具有叛逆精神的王献之,并不是全部书写特征都走出了魏晋笔法的藩篱。
在折笔的表现上,他遵循的用笔方式,基本上保持篆书笔法,“折角”有圆通自然、婉转遒媚的特征。
前面说过,唐楷在结构上,有“搭积木”的美学趋向,在处理“折角”的问题上,唐楷用笔顿挫棱角分明,犹如刀削斧刻,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欧阳询、柳公权。
在用笔上,欧阳询“内”,柳公权属于“外拓”。
而柳公权,恰恰是《洛神赋十三行》摹本的收藏者、题跋者,甚至是摹本的制作者。
王献之对柳公权的影响,说到这里,读者自然不言而喻了。
在王羲之的草书作品中,最大的特点是字与字之间,每一个字都是独立的,很少有几个字一笔而下的情况发生。
但在王献之的草书中,这种情况比比皆是,这是“二王”草书的分野。
但是,王献之的小楷在布局上,却继承了王羲之草书的风格。
王献之小楷,宽绰舒展、典雅大方,被后人认为是“小楷极则”。
楷书布白,最大的问题在于“疏密”二字。
所以,苏轼说:
“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
”文徵明也说:
“小字贵开阔,字内间架宜明整。
”疏朗开阔的布局,王献之是顶尖级别的高手,他的小楷水平可以说超过了他的父亲王羲之。
另外,王献之吸收了王羲之变横为纵的结字法,又增加自身舒展清健的特点,无不给人以典雅大方之感。
在他的笔下,完全没有王羲之那种隶书古拙的味道。
可以说,王献之彻底叛离了钟繇的楷法,在王羲之、王献之的时代,他具有“现代感”的前卫意识,使他彻底成为楷书“今体字”的王者。
《洛神赋十三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很多字通篇看的时候,是“纵向”的,而把他们单独拿出来之后,却发现他们的字体却是“扁平的”。
王献之在章法上,充分吸收了钟繇、王羲之的传统,在纵有行、横无列的特点上,又增加了新的内涵,更加突出错落有致的布白风格。
王献之的楷书布白,更像是王羲之的行书布白,两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字形的大小、错落、相背、疏密,在揖让有序中呈顾盼生姿之态。
在王献之的“崇拜”群中,同样是小楷高手的赵孟,小楷《道德经》、《汲黯传》等晚年的作品中同样吸收了王献之的结体风格,但是,他的小楷比起王献之在风格上的“空灵之美”来,还要差上一个层次。
高,实在是高。
文徵明、文彭、王宠,也被视为小楷高手,由于篇幅有限,在此不谈。
书法作品鉴赏王献之洛神赋
法鉴赏
洛
神
赋
赏
析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书
《洛神赋》赏析
作品简介:
著名书法作品《洛神赋》,传至宋代只存13行,有玉版刻本,世称《玉版十三行》。
《玉版十三行》是王献之小楷代表作,被誉为“小楷极则”,笔划隽秀挺拨,结字萧散逸岩,顾盼有致,盛名千年不衰。
墨迹在宋元时有两本,一为晋麻笺本;一为唐硬黄本,上有柳公权跋,疑为柳公权临本。
此二本后均佚,流传的刻本有二,一为“碧玉版本”,一为“白玉版本”。
世以“碧玉版本”为优。
“碧玉版本”明万历年间出土于杭州西湖葛岭南宋贾似道半闲堂旧址,藏北京首都博物馆。
作者简介:
王献之,东晋书法家,字子敬,小字官奴,东晋琅琊临沂人。
做过州主簿、秘书郎、秘书丞、长史等官职,累迁建武将军、吴兴太守,成为简文帝驸马后,又升任中书令(相当于宰相),故世称大令,为羲之第七子。
幼时从他父亲学书,后来取法张芝,别创新法,自创一格,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他的书法,兼精楷、行、草、隶各体,尤以行草擅名。
他的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其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
草书名作《中秋帖》,列为清内府“三希帖”,之一。
《墨林快事》评其书曰:
“笔画劲利,态致萧辣,无一点尘土气,无一分桎梏束缚。
”
艺术性与思想性:
王献之所书《洛神赋》体势秀逸,笔致洒脱,清杨宾《铁函斋书号》认为“字之秀劲园润,行世小楷无出其右”。
从《洛神赋》中可看出,王献之的楷书笔法不再带有隶意,字形也由横势变为纵势,已是完全成熟的楷书之作。
这本刻帖中的字用笔挺拔有力,风格秀美,结体宽敞舒展。
字中的撇捺等笔画往往伸展得很长,但并不轻浮软弱,笔力运送到笔画末端,遒劲有力,神采飞扬。
字体匀称和谐,各部分的组合中,又有细微而生动的变化,字的大小不同,字距、行距变化自然。
王献之的楷书与王羲之相比有所不同:
羲之的字含蓄,运用“内扌厌”笔法;而献之的字神采比较外露,较多地运用”外拓“笔法。
他们都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董迨《广川书跋》说:
子敬《洛神赋》,字法端劲,是书家所难。
偏旁自见,不相映带;分有主客,趣向严整。
与王羲之《黄庭
经》、《乐毅论》相比,一反遒紧缜之态,神化为劲直疏秀。
观感与启发:
但我看到这部书法的时候,这个世界叫嚣的不安因子慢慢归于安宁,一个人的胸襟也可以变得开阔。
这部书法使自己的身心在紧张的生活环境中获取了新的感受,得到了良好的调整。
在神思得到舒展的基础上,感悟到了书法的那份恬静平和以及宽博舒畅的审美,这使得我在其中感悟出了人生内在的含义与外在的操行这两者之间的统一协调之美,此美既是自然而有,更可借对书法艺术的探求和练习而得以发扬。
王献之十三行
1
2
3
4
5
6
7
8
9
王献之,东晋书法家,字子敬,会稽山阴人。
官至中书令,故世称大令,为羲之第七子。
幼时从他父亲学书,后来取法张芝,别创新法,自创一格,与父齐名,人称“二王”。
他的书法,兼精楷、行、草、隶各体,尤以行草擅名。
他的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其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
草书名作《中秋帖》,列为清内府“三希帖”,之一。
《墨林快事》评其书曰:
“笔画劲利,态致萧辣,无一点尘土气,无一分桎梏束缚。
”
王献之是魏晋书家群体中的一位巨子。
父亲王羲之的悉心的传授和指导,使他奠定了坚实的笔法基础。
由于他是魏晋名家中晚出的一位,客观上为他提供了博采众家之长、兼善诸体之美的机遇,赢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和声望。
【规格】全幅高29cm,宽26cm
【收藏】北京首都博物馆
《玉版十三行》是王献之小楷代表作,被誉为“小楷极则”,笔划隽秀挺拨,结字萧散逸岩,顾盼有致,盛名千年不衰。
晋王献之所书《洛神赋》真迹,至南宋时仅存十三行,共二百五十字。
故名。
今传本有玉版十三行﹑柳跋十三行两种。
《玉版十三行》是王献之小楷代表作,被誉为“小楷极则”,笔划隽秀挺拨,结字萧散逸岩,顾盼有致,盛名千年不衰。
墨迹在宋元时有两本,一为晋麻笺本;一为唐硬黄本,上有柳公权跋,疑为柳公权临本。
此二本后均佚,流传的刻本有二,一为“碧玉版本”,一为“白玉版本”。
世以“碧玉版本”为优。
“碧玉版本”明万历年间出土于杭州西湖葛岭南宋贾似道半闲堂旧址,藏北京首都博物馆。
流传甚广的碧玉版剪裱本,十三行变为二十八行,失去了原来分行布白之意趣,这是在欣赏时需要注意的。
10
11
1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洛神赋 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