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无时无刻与无时无刻不.docx
- 文档编号:29716363
- 上传时间:2023-07-26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8.57KB
比较无时无刻与无时无刻不.docx
《比较无时无刻与无时无刻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较无时无刻与无时无刻不.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比较无时无刻与无时无刻不
“无时无刻”与“无时无刻不”
提要本文对“无时无刻”从早期到现代的主要用法进行梳理,并对相关现象进行分析解释。
“无时无刻”和否定副词“不”组合,构成双重否定结构,表示语气比较强的肯定,修饰后面的动词或动词性结构,这种强势用法从早期延续至今。
但是,“无时无刻”在现代还有功能多样的独立用法,在语义上,出现了“无时无刻”等同于“无时无刻不”的现象。
目前的词典几乎只有“无时无刻”的传统用例,而对“无时无刻”的词义却有完全相反的两种解释。
另外,我们发现,“无时无刻”的出处比学术界目前公认的最早出处早一百多年。
关键词无时无刻无时无刻不持续性动词非持续性动词
1.问题的提出
1.1“无时无刻”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比较常用的成语,它多和否定副词“不”组合,构成双重否定表示语气比较强的肯定,做状语修饰后面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如:
感动,无时无刻不在。
(XX网)是说“感动,时时刻刻都存在。
”
她的心无时无刻不在恋着剑波……。
(曲波《林海雪原》)是说“她的心时时刻刻都在恋着剑波
但是,我们发现,现代有相当数量的“无时无刻”没有和“不”组合,同样也表示肯定的“时时刻刻(都)”的意思,如:
我们伟大的党啊,无时无刻都在关注他们。
(《人民日报》1979年5月12日)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教育重建工作无时无刻牵动着两岸华人的心。
(人民网)
这两句话都是肯定的用法,都可以换成“无时无刻不”句式,意思不变:
我们伟大的党啊,无时无刻不在关注他们。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教育重建工作无时无刻不牵动着两岸华人的心。
也就是说,上面两个句子中,“无时无刻”后面是否和“不”组合,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同。
这种不同于传统的“无时无刻不”的用法,令很多的读者产生了困惑和不解®。
1.2读者这些“困惑不解”和相关辞书的释义不无关系,我们看到,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成语词典和其他语文辞书关于“无时无刻”的例句,几乎无一例外都是“无时无刻不”的用法:
【无时无刻】“无时无刻不……”是“时时刻刻都……”的意思,表示永远,不间断:
我们〜不在想念着你。
(《现代汉语词典》试用本——第5版,以下简称《现汉》)
【无时无刻】[成]无论哪个时刻;时时刻刻:
她〜不在搜集民歌民谚I〜不想念着你。
(《应用汉语词典》,以下简称《应用》)
【无时无刻】时时;不间断。
明张居正《谢遣中使趣召并赐银八宝等物疏》:
“虽违远天颜,旷离官守,而犬马依恋之心,无时无刻不在皇上左右。
”《初刻拍案惊奇》卷六:
“自是行忘止,食忘寝©,好像掉下了一件什么东西,无时无刻不在心上。
”巴金《把心交给读者》“我无时无刻不祝愿我的广大读者有着更加美好,更加广阔的前途。
”(《汉语大词典》)
【无时无刻】即时时刻刻。
《初刻拍案惊奇》卷六:
“自是行忘止,食忘飧,好像掉下了一件什么东西,无时无刻不在心上。
”(《中国成语大辞典》)
【无时无刻】没有哪一个时刻。
用在副词“不”前,表示总是这样,不曾间断。
《初刻拍案惊奇》六102“滕生快快归来,整整想了一夜。
自是行忘止,食忘餐,却像掉下了一件什么东西,无时无刻不在心上”。
(《成语源流大词典》、《汉语成语考释词典》、《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以下分别简称《源流》、《考释》和《大辞典》)
这些词典都是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它们的规模、性质不同,但所举的例子无一例外,都是“无时无刻不......”,都是双重否定表示肯定,都做状语。
1.3上面几部词典虽然例句都是“无时无刻不......”,但对“无时无刻”字面义的解释却有“没有哪一个时刻”和“无论哪个时刻、时时刻刻”否定和肯定两种相反的含义。
从每个例句所要表达的意思看,“无时无刻”和副词“不”搭配组合时,“无”的意思应该是“没有”,“无时无刻”的字面义就是“没有哪一个时刻”,表示否定,因为和否定副词“不”搭配组合,构成双重否定,“无时无刻不”这个双重否定的组合表示肯定,意思为“没有哪一个时刻不”也就是“时时刻刻都”的意思。
正如《现汉〉〉所说“无时无刻不......”是“时时刻刻都......”的意思。
只是〈(现汉〉解释的是“无时无刻不”这个组合结构的含义,而不是“无时无刻”的词义。
将“无时无刻”解释为“无论哪个时刻、时时刻刻、时时、不间断”的其他词典,例句也都是“无时无刻不”的用法,如果把释义带入到例句中去解释或理解,则整个例句应该是“时时刻刻不”、“每时每刻不”,是否定的意思,而这和例句实际所要表达的肯定意思却恰好相反。
因为“无论哪个时刻”的“无时无刻”表示不区分、全部包含在内,不表示没有。
严格说来,只有《源流》、〈考释》和《大辞典》的释义和例句吻合。
其他几部词典也都解释的是“无时无刻不”这个组合结构的意思。
陆俭明、马真两位先生在《说“也”》一文中指出“......在虚词研究中切忌将含有某个虚词的某种句子格式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硬归到格式中所包含的这个虚词上去。
”其实,在实词的释义中同样应该注意词义和固定搭配的结构义、语用义的区分。
虽然〈源流》、《考释》和《大辞典》的释义和例句相吻合,但是它们的释义也只是反映了“无时无刻”词义的一部分(见下文)。
这一现象似乎还不能简单地归之于偶然的巧合或者说是疏漏,因为包括我们看到的其他语文词典在内,对“无时无刻”所举的例句无一例外都是“无时无刻不”,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反映“无时无刻”独立用例的词典。
但是,现在的文献中,“无时无刻”表示肯定的用法很常见,这些不同于主流的语言现象,
目前看来还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见下文)。
为什么肯定与否定两种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意思会相同?
为什么目前的词典中有两种相反的释义而所有的例句都是“无时无刻不......”一种用法?
要弄清这些问题,还需要考察清楚
“无时无刻”从早期到现在的发展演变情况。
2.“无时无刻”的早期用法
2.1从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文献看,“无时无刻”较早见于明代吕柟的《四书因问》。
有一点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考释》、《原流》、《大辞典》、《奴语大词典》、《中国成语大辞典》都认为“无时无刻”的最早出处在明代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卷六:
滕生快快归来,整整想了一夜。
自是行忘止,食忘餐,却像掉下了一件什么东西,无时无刻不在心上。
可是,通过查阅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影印的文渊阁《四库全书》我们发现,比凌濛初(1580—1644)早100多年的明代吕柟(1479—1542)(笔者注:
两人的生卒年见《辞海》1999年修订本)的《四书因问•卷四•子路篇》中就有“无时无刻”了:
诸生即是以处天下之事,吾见格致工夫无时无刻而可了也。
在这里“无时无刻”没有和“不”组合连用,是个独立的词语。
从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文献语料看,应该说“无时无刻”较早见于吕柟的《四书因问》,“无时无刻”的独立用法要早于“无时无刻不”这个组合结构。
另外,我们从《汉语大词典》中还发现了“无时无刻”晚于吕柟,早于凌濛初的明代张居正的用例(见前文所引例)。
张居正生于1525年,卒于1582年(见《辞海》1999年修订版),也比凌濛初(1580—1644)早,这也证明《初刻拍案惊奇》中的用例不是“无时无刻”的最早出处。
除了这三个用例外,明代用例又如:
王甲夫妻是本分的人,虽然有了许多东西......只是安守过日。
尚且无时无刻没有横财到手,又不消去做得生意,两年之间,富得当不得。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六)
这里的“无时无刻”和否定词“没有”搭配,仍然是双重否定构成肯定。
在句子中“无时无刻”做状语,是“没有哪一个时刻”的意思。
我们目前见到的明代用例中,“无时无刻”的意思都是“没有哪一个时刻”,都做状语。
句式有“无时无刻+否定词副词‘不(没)’+VP”表示肯定和“无时无刻+VP”表示否定两种,
“无时无刻不”的用法略占优势。
2.2到了清代,“无时无刻”出现了一些变化,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在句法上,“无时无刻不”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做状语成为明显的强势用法。
我们在《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中检索到“无时无刻”出现25次,其中“无时无刻不”16次;《国学宝典》中检索到“无时无刻”出现8次,其中6次是“无时无刻不”。
这些“无时无刻不”句式中的“无时无刻”都为“没有哪一个时刻”的意思,“无时无刻不”都是双重否定表示肯定,都做状语。
可以说,在清代“无时无刻不”双重否定表示语气较强的肯定做状语的句式已经很明显地成为强势用法。
其次,“无时无刻”出现了新的词义。
(1)恒存六尺之水,水但过格,自然下流,无昼无夜,无时无刻,以渐而长,以渐而去,永无淹没之虞,亦无冲决之患。
(清傅泽洪《行水金鉴》卷一百五十一)
(2)故凡有关于吏治之事,无时无刻.莫不留心体察,惟以其人之贤否是凭。
(清鄂尔泰、张廷玉奉敕纂辑《世宗宪皇帝硃批谕旨》卷一百二十六之七)
(3)为人君者.无时无刻,无不宜修德与修刑。
(清高宗(乾隆)《御制文集》三集卷二)
(4)此其无月无日、无时无刻而皆当为防五卫八所。
(清嘉庆二十一年常明《四川通志》卷十八下)
例
(1)、(4)的“无时无刻”与同类结构的“无昼无夜”、“无月无日”并列做状语,“无”都是表示“不区分”,而不是表示“没有”,“无时无刻”是“不论/不分哪个时刻”,也就是“每时每刻、时时刻刻”的意思,句子表示肯定。
《行水金鉴》堤一部水利方面的著作,成书于雍正三年(《辞海》1999年修订版),这说明“无时无刻”的“不论/分哪一个时刻”即“时时刻刻、每时每刻”的意思至少在清代前期的雍正(世宗)时期已经产生。
“无......无......”结构中,“无”表示“不论、不分”意思的用法《诗经》中就已经出现,如:
“无冬无夏,值其鹭羽”(《诗•陈风.宛丘》)。
其他文献中还有“无明无夜、无昼无夜、无旧无新”等(见《汉语大词典》》)。
上面两例中的“无昼无夜、无月无日”,还有我们常见的“无贵无贱、无大无小、无日无夜”等中的“无”都是表示“不论、不分”,都包括在内,相当于“凡是”,不表示“没有”。
这充分说明在“无......无......”结构中,“无”是多义词,有“没有”和“不论、不分”两个意思。
清代“无时无刻”意思为“不论分哪一个时刻、时时刻刻”,除了出现在和同类结构的词语共同做状语的句式中外,还出现在“无时无刻+双重否定词语+VP”的句式中,如上举例
(2)是大臣说自己时时刻刻一直在吏治之事上任人唯贤;例(3)是高宗乾隆说为人君者时时刻刻都应该修德与修刑。
句中的“莫不”、“无不”已经是结合紧密的双重否定词语表示肯定,那么,从整个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来看,“无时无刻”应该是表示肯定的“不分/论哪一个时刻、时时刻刻”的意思。
除了上面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外,“无时无刻”在清代也有不和“不”组合,做状语修饰动
词,意思为“没有哪一个时刻”,句子表示否定的用法,如:
(5)皇考、皇妣无时无刻稍释于怀,而于吉旦清晨必焚香瞻礼,岂因展阅黄册,见陵寢字样然后悲戚于心乎?
(清允禄等奉敕编《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卷六)
例(5)是清世宗(雍正)皇帝说自己的父母没有哪一个时刻能够在心中稍稍放下对祖先的怀念。
这里的“无时无刻”也是“没有哪一个时刻”的意思。
“释于怀”就是后来已经词汇化的“释怀”,“无时无刻”的否定含义也正好符合“释怀”一词一般用于否定句式的语法特点。
如前文所述,“无时无刻”的这种用法在明代吕柟的《四书因问沖已经出现,这种句式中的动词“了(了结、终了)、释(放下)”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有所失”意味的非持续性动词。
上面的例句基本代表了清代“无时无刻”的不同用法。
2.3总的说来,在明、清时期“无时无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无时无刻不”双重否定表示语气比较强的肯定的句式为强势用法。
(2)“无时无刻”产生多义,有“没有哪一个时刻”和“不论哪一个时刻、时时刻刻”否定、肯定两种相反的含义。
(3)“无时无刻”和“有所失”意味的非持续性动词的肯定式组合表示否定。
(4)不同句式中“无时无刻”的语法功能比较单一,都是做状语,修饰后面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3.“无时无刻”的现代用法
从有关的文献、语料库及网上资料看,“无时无刻”在现代词义没有新的变化,但产生了新的用法,“无时无刻”的现代用法分不同的层次,可以粗略地分为强势用法、常见用法、特殊用法等。
3.1仍然延续传统的“无时无刻不”组合的强势用法。
通过检索有关的文献、语料库和《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等,我们发现,传统的“无时无刻不”的用法,在现代仍然处于绝对优势。
这种延续传统的用法,因为大家比较熟悉,我们不再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网上有“无时无刻不”后面修饰形容词的用法,如“无时无刻不美丽、无时无刻不精彩、无时无刻不节俭”等。
3.2“无时无刻”不同“不”组合,词义和句子都表示肯定的常见用法。
现代汉语中的“无时无刻”和明、清时期相比,虽然词义没有新的变化,但出现了更多的不同用法,语法功能更多样化。
除了做状语外,还可以做定语,个别时候还和判断词“是”组合做谓语,如:
(6)若使只要今年的花儿同去年的一样热闹.就可以算去年的花是青春长存.那么世上岂不是无时无刻都有那么多的少年少女.又何取乎惋惜。
(梁遇春《善言》)
(7)就是我们每个人也在无时无刻地向外辐射着红外线。
(邹贤华《康复医疗手册》)
(8)当你离开哥本哈根的机场.你会看到沿路竖立着高大的风轮机,随着几乎无时无刻的微风.旋转不停。
(人民网)
(9)先入之见最易形成定格。
比如.我初到台北见李敖.非常不习惯他的微笑,那种无时无刻的.彬彬有礼的.温良恭俭让的微笑.因为我早就习惯了他横眉怒目、拳打脚踢、剑拔弩张的文章.而且己经在大脑皮层定格。
(《人民日报》2003年9月28日)
(10)虽然己经分手的事实让他逃避不了,但是伤痛在心里的滋长却是无时无刻。
(人民网)
例(6)、(7)“无时无刻”做状语,例(8)、(9)“无时无刻”做定语,例(10)“无时无刻”和判断词“是”共同做谓语。
3.3“无时无刻不”与传统不同的特殊用法。
传统的“无时无刻不”结构中,“无时无刻”意思为否定的“没有哪一个时刻”,句子都是表示肯定。
现代的“无时无刻不”的用例中,“无时无刻”的意思都为肯定的“不论哪一个时刻、时时刻刻”,句子则有的表示否定,有的表示肯定。
这种用法虽然数量不是特别多,但却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新用法。
A.句子表示否定的用法:
(11)企业牌子至高无上.产品质量精良,再加上无时无刻不忘的广告宣传......这就是这个企业获得成功的秘密......(《人民日报》1984年6月11日)
(12)曾子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那一类人.无时无刻不离开“仁德”。
(小草教学资源网高中教案《论语》七则)
(13)在走路时不敢用力.怕踩痛大地;无时无刻不敢乱丢东西.怕污染山河。
(XX网)
这几例中的“忘、离开、丢”和我们上文所举明、清时期用例中的“了、释(释于怀)”具有相同之处,即都是“有所失”意味的非持续性动词,所不同的是,和明、清时代相比,目前我们看到的现代用例多是这类动词的否定式,“无时无刻”的词义为肯定的“不论/分哪一个时刻”,也就是“时时刻刻”的意思。
同为“无时无刻不……”,“无时无刻+否定副词‘不’+VP”中V是不含“有所失”意味的持续性动词,句子表示肯定;V是含有“有所失”意味的非持续性动词,句子则表示否定,而且前者句型中“无时无刻”意思为否定的“没有哪一个时刻”,后者句型中“无时无刻”意思为肯定的“不论/分哪一个时刻、时时刻刻”,这当中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不”后面的动词是否是含有“有所失”意味的非持续性动词所致。
足见动词小类的某些语义特征对整个句子的影响之大。
“忘、离开、丢”,包括明、清时代的“了、释(释于怀)”多是正常情况下人们不愿意发生的行为,又都是非持续性动词,但是这类动词的否定式则正相反,具有持续性、积极性和人们正常的主观意愿。
“无时无刻”的否定含义“没有哪一个时刻”一般也就多和这些动词的肯定用法组合搭配,对其进行否定,从而实现人们正常的、积极的主观意愿和动作的持续。
而“无时无刻”的“不论分哪一个时刻、时时刻刻”词义本身就是一个表示时间上持续、不间断的肯定,那么,后面所跟的动词也就要求必须具有持续性,对于“忘、离开”等这类动词来说也就只能由其否定式才能实现这个条件。
“无时无刻”的肯定、否定词义与“忘”、“离开”等“有所失”意味的非持续性动词的否定式、肯定式形成两种整齐对应的句式搭配。
B.句子表示肯定的用法:
(14)当我被世事无情地由一个驿站抛向另一个陌生的驿站,在那里或为平淡,或为辉煌而挣扎、奋斗、奔忙时,心线总是紧紧地牵在妈妈的手中。
无时无刻,不断地接触她那充满希冀的眼神......(《人民日报》1995年11月22日)
(15)奋斗终生,就是无时无刻,不论时空如何变换,职务有何变化,都把党和人民的事业,当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人民日报》2001年7月10日)
这两例中“无时无刻”后面的词语“不断”、“不论”在现代汉语中是典型的词。
这两个句子不是“无时无刻”用在否定副词“不”前,而是“无时无刻”用在副词“不断”、连词“不论”的前面,而且这里的“不断”、“不论”不表示否定。
这种句型中的“不”和传统的“无时无刻不”中的“不”的语法性质也不同,传统的“无时无刻不”中的“不”是独立的否定副词,后面跟的是自由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这两例中的“不”为构词语素,后面跟的也多是构词语素,它们所构成的词语都不是否定词语。
传统的“无时无刻不”是“无时无刻”先和否定副词“不”组合,双重否定形成肯定后,共同修饰后面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组合顺序是“[无时无刻不]+VP”。
而上面这些非传统的“无时无刻不......”则是“不”先和后面的成分组合成“不......”,然后“无时无刻”再和“不......”组合,共同修饰后面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组合顺序是“无时无刻+[不……]+VP”。
“无时无刻”在现代的常见用法、特殊用法中,词义都是肯定的“不论/不分哪一个时刻、时时刻刻”的意思,和传统的“无时无刻不”中的“没有哪一个时刻”在词义上形成了明确的分工。
4.小结
如果不做特别说明,下文中的“无时无刻不”均指“无时无刻不”的传统用法。
4.1由“无时无刻不”到“无时无刻”的原因
前面我们说过,目前的语文词典中的例句无一例外都是传统的“无时无刻不”,我们猜测这种现象极有可能是从清代开始“无时无刻不”的强势用法几乎一统天下,使人们感觉不到还有其他用法或者是对其他极少量的用法“忽略不计”的结果。
如果是这样,那么,现代从传统的“无时无刻不”到“无时无刻”应该说和语言发展的经济性原则不无关系,加之“无时无刻”
正反词义同形的特殊性,也就是说“无时无刻”的两个词义是一对反义词,“无时无刻”的一个词义恰好可以和“无时无刻不”这个结构义等同,由于省时、省量的趋势和词义与结构义的对应性两者的共同作用,于是出现了“无时无刻”=“无时无刻不”的句式。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掉历史传承的可能。
4.2“无时无刻”与“无时无刻不”的异同
从语义上说,“无时无刻+VP”=“无时无刻不+VP”,进一步可以推导出“无时无刻=无时无刻不”,但是“无时无刻”的词义不同,等号前面的“无时无刻”意思为“不论汾哪一个时刻、时时刻刻”,词义为肯定;等号后面的“无时无刻”的意思则为“没有哪一个时刻”,词义为否定。
从语法上说“没有什么时候不发生”和“所有时候都发生”都是任何时候都发生,都是持续的状态,所以“无时无刻”句式和传统的“无时无刻不”句式中的动词都是持续性动词。
从认知上说,“无时无刻不”是对于时间的完全否定,即没有什么时候不发生某一事件。
而“无时无刻”则是对于时间的连续性、不间断性的肯定,即所有时候都发生某一事件。
另外,“无时无刻+VP”和“无时无刻不+VP”虽然都表示肯定的意思,如“无时无刻想念着你”和“无时无刻不想念着你”意思相同,都是“时时刻刻想念着你”的意思。
但“无时无刻”客观叙述的成分多,“无时无刻不”主观强调、渲染的成分多。
所以说,虽然在意思上“无时无刻=无时无刻不”,但是,在句子语义程度、感情色彩和语气上“无时无刻不”要比“无时无刻”更强、更夸张一些,主观性也更突出©。
4.3“无时无刻”正反同义的原因
我们前面多次提到“无时无刻”有“没有什么时刻”和“不论/分哪个时刻、时时刻刻”两个相反的含义,这是由于“无”本身有“没有”和“不论”的意思。
像“无冬无夏、无旧无新、无贵无贱、无大无小、无日无夜”等中的“无”都是表示不论、不区分。
和情况类似的“没......没......”相比较会更清楚:
【没......没......】用在两个同义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前面,强调没有:
〜皮〜脸I〜羞〜臊I〜着〜落......。
©用在两个反义的形容词前面,多表示应区别而未区别(有不以为然的意思):
〜大〜小I〜深〜浅I〜老〜少。
(《现汉》)
和“没.....没……”的义项2一样,“无冬无夏、无旧无新、无贵无贱、无大无小、无日无夜”
等中的“冬、夏,新、旧,贵、贱,大、小,日、夜”等都是反义对举。
“无”也是用在两个反义词前面,多表示应区别而未区别,不表示没有。
“无......无......”结构的这层意思目前词典基本没有体现,如:
【无......无......】分别用在两个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或词素前面,强调没有:
〜影〜踪(没有踪影)I〜缘〜故(没有缘故)I〜拳〜勇(没有武力)I〜依〜靠(没有依靠)I〜穷〜尽(没有止境)。
(同上)
“无时无刻”中的“时、刻”是两个表示时间的意思相近的词素,并不是反义对举,为什么会有“不论/不分哪个时刻”的含义呢?
我们觉得这和“时、刻”的语义特点、和“无时无刻不”的组合都有关,和“冬、夏,日、夜”等相比较而言,“时、刻”表示的是非常短暂的时间,这个语义特点使得“无时无刻”和副词“不”组合后,更加突出强调了“没有什么时候不”,即“时时刻刻都”的意思,这也是“无时无刻”能够和副词“不”高频组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由于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后来出现了“无时无刻不”=“无时无刻”的现象,而“无”本身就有“没有”和“不论”的意思,等式右边的“无时无刻”中的“无”自然也就选择了“不论”来对应等式的左边。
“无时无刻”出现了“没有什么时刻”和“不论/分什么时刻”两个相反的词义。
虽然“时”和“刻”不是反义词素,但这和词典对“无......无......”的释义并不矛盾,“不区分”在主观上也就相当于“没有”,彼此在语义上是有联系、相通的。
词的意义与词的组合搭配密切相关,组合搭配不同而词义也不同的情况,在其他的词语中也存在,如“非VP”与“非VP不可”这对“正反同义结构”(江蓝生,2008),“非VP”与“非VP不可”两个正反结构意思相同,都表示“一定要……”,“非VP”也是由“非VP不可”省略“不可”而来。
同样“非VP不可”中的“不可”省略后,“非”的词义相应地会发生变化:
如“要想做出成绩,非下苦功不可”的字面义是“要想做出成绩,不下苦功不行!
”“非”的词义是“不”,句子的深层意思才是“必须下苦功。
”“不让我买,我非买。
”句中省略了“不可”,其中“非”的词义是“一定要、必须、偏”。
可见在“非VP”与“非VP不可”的结构中,前者“非”的词义是副词“一定要、必须、偏”,后者“非”的词义是副词“不”。
“非VP不可”的结构义才是“必须、一定......”
只是目前的辞书也是基本上解释的是“非……不可”这个结构义,而没有解释“非”在这个结构中的词义。
4.4“无时无刻”、“无时无刻不”与其他“正反同义结构”的异同
除了“无时无刻”和“无时无刻不”外,汉语中还有像“差点儿VP”和“差点儿没VP”、“非VP”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比较 无时无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