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docx
- 文档编号:29714629
- 上传时间:2023-07-26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185.43KB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docx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
[课标要求]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
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及工业区位的分析方法。
[知识准备]
——工业分类
采掘业——对自然资源进行开采
加工工业——对农产品、工业半成口进行加工和再加工。
重工业——主要生产生产资料
轻工业——主要生产消费资料
一、工业区位因素
(一)自然因素
气候、土地、自然资源(水源、原料、燃料)
(二)社会经济因素
劳动力、原料、燃料(动力)、交通、市场、科技、
政策、地租、腹地、相关位置、理念与心理(乡土情感)等
(三)环境因素——风向、水源(河流)
1.风向:
大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工厂应布局在:
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地带、与冬夏季风垂直的两则郊外
2.河流:
河流的上游地带——自来水厂、饮料厂
河流的下游地带——化工厂、印染厂、电镀厂、皮革厂等
二、工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
(一)主导因素分析法——五种导向型工业
(1)原料导向型工业——原料不便长途运输;原料运输成本高——原料产地
案例:
(2)市场导向型工业——产品不便长途运输;产品运输成本高——消费市场
案例:
(3)动力导向型工业——消耗大量能量(如电)——接近火电厂、水电站
案例:
(4)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大量劳动力数量——接近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案例:
(5)技术导向型——技术要求高——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地区
案例:
(二)综合因素分析法——从三个方面多个角度去分析
案例: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鲁尔区(兴、衰、再兴);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意大利新工业区;美国“硅谷”等
我国四大工业区的区位条件评价(仅作参考)
(1)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有利:
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海运等,水陆交通便利;城市密集、人口众多,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劳动力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原有工业基础好
不利:
水资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工业结构不合理
(2)京津唐工业基地
有利:
有丰富的煤、铁、石油、海盐等资源;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海运、空运等,水陆交通便利;城市密集、人口众多,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劳动力资源丰富;有许多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科技力量雄厚。
不利:
水资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
(3)沪宁杭工业基地
有利:
位于长江入海口及沿海航线的中点,有铁路、公路运输等,水陆交通便利;城市密集、人口众多,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劳动力资源丰富;有许多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科技力量雄厚;经济腹地广阔;有浦东开发区作推动;农业基础雄厚;水源充足
不利:
矿产资源与能源缺乏
(4)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有利:
邻近港澳、毗邻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对外开放,政策优惠,引进了大量的资金、技术、设备与管理方式;水陆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城市众多,消费城市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著名“侨乡”之一;受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
不利:
矿产资源与能源缺乏
三、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一)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程度
1.越来越大——科技、市场、劳动力素质、环境、
2.越来越小——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
(二)案例分析
1.钢铁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接近煤炭产地——接近铁矿产地——沿海(交通与市场)
2.鞍钢与宝钢
反馈练习
下图表示甲、乙两种工业部门运输原料和产品的运费情况。
回答1—2题。
1.甲图所示的工业部门
A.运输产品的成本较高
B.运输原料的成本较低
C.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
D.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
2.乙图所示的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A.家具制造B.炼铝
C.精密仪表D.制糖
某企业打算在广东省开办一间生产工厂,他们在不同地区进行了选址考察,制作了一张各地区生产成本比较表。
分析并完成3-4题。
3.该企业厂址应选择
A.①B.②
C.③D.④
4.该企业属于
A.市场指向型B.动力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D.劳力指向型
读下列某地理事物随时间变化的坐标图,
判断5—6题。
5.若该图表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乡
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则代表发展中国家农
村人口比重的是:
A,①B.②C.③D.④
6.若图例①代表市场、②代表原料、
③代表资金和技术、④代表劳动力,
且该图表示我国某类工业部门对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随时间的变化,则该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A.电子工业B.炼铝工业C.纺织工业D.汽车工业
图7为“五种类型产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
回答7题。
7.食品工业、软件产业、服装加工业与图中所示类型相符的依次是
A.④、②、③B.④、⑤、②
C.③、②①D.①、③、⑤
8.下图为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各选项中
所列工业部门依次与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三、模式四对应正确的是
A.精密仪表、电子装配、水果罐头、家具
B.集成电路、甘蔗制糖、粮食加工、印刷
C.普通服装、水产加工、炼铝厂、纺织
D.飞机制造、面包食品、啤酒厂、制鞋
9.钢铁工业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主导工业部门。
图16是“攀枝花市及其附近地区简图”,图17是设想的“以攀枝花钢铁工业为基础的生产流程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1)简述攀枝花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
(6分)
(2)图17所示的生产流程中,字母A表示,B表示,
C表示。
(3分)
(3)图示地区还可以发展炼铜工业,其主要优势条件有:
(4分)
(1)接近铁矿、煤矿区,原料丰富;接近煤矿区、水电站,能源丰富;水源充沛;水陆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地形起伏大,平地少
(2)铁矿石煤炭钢铁(3)铜矿资源丰富;水电充足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课标要求]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及工业区位的分析方法。
运用案例,分析工业地域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一)工业联系
1.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因工厂之间存在着产品与原料的联系
2.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因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廉价劳动力等
3.信息利用上的工业联系——
(二)工业集聚
(1)定义——具有工业联系的工厂近距离地聚集起来,形成工业集聚。
(2)意义——获取工业集聚效益
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与利润,取得规模效益。
(三)工业地域
1.定义——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称为工业地域
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生产工序联系——自发形成工业地域
空间与信息利用联系——规划建设工业地域
(2)工业地域类型
工业联系复杂、生产规模大、面积大、企业多——工业城
工业联系简单、生产规模小、面积小、企业少——不会形成工业城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联系
1.工业分散形成原因
发挥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劳动力优势、市场优势、技术优势等
有些企业所需零件不可能在同一地区生产
2.工业分散的表现形式——电子元件厂与电子产品组装厂之间关系;跨国公司等
3.工业地域联系
(1)意义——促进区域之间的人员、物质及信息的流动
(2)促进工业地域联系加强的因素——现代化交通的发展;现代化通信技术的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环境 中的 物质 运动 能量 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