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信息工程学院.docx
- 文档编号:29711107
- 上传时间:2023-07-26
- 格式:DOCX
- 页数:73
- 大小:68.37KB
四川信息工程学院.docx
《四川信息工程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信息工程学院.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信息工程学院
大气科学学院
应用气象学 (本科四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坚实的数理基础,系统地掌握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研制与运用、公共气象服务、农业气象、生态环境监测与调控、产业工程气象、航空气象、天气预报、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气象防灾减灾以及应急气象服务等领域从事业务、科研、教学、科技服务及相关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兼顾理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为硕士研究生培养输送优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以研究应用气象学原理、方法和技术为主要内容,进行应用气象工程师或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基本训练,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基础宽厚、熟练掌握现代化技术,综合素质较高、能胜任在应用气象学及其交叉学科等多种领域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扎实的应用气象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有进行公共气象服务的基本能力;
●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开发应用气象学及相关学科的应用软件;
●掌握一门外国语(英语),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
●了解相近专业如生态学、环境科学、公共管理学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熟悉我国现代气象业务、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气象现代化建设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
●了解应用气象学特别是公共气象服务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福祉安全等方面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业务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大气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大学数学、大学物理、遥感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公共管理学概论、大气物理学、应用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应用气象学方法、应用气候学、应用气象预报、现代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公共气象服务概论、农业气象学、环境气象学、电力气象学、旅游气象学、交通气象学(包括航空气象学)、生态气象学、城市气象学、医疗气象学、产业工程气象学、经济气象学、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监测与预防、气象防灾减灾、应急气象服务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
课程实验(含上机)、教学实习(含参观)、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第二课堂)。
【主要专业实验】本专业包含课程实验的专业课程有:
FORTRAN程序设计、应用气象学方法、电力气象学、旅游气象学、遥感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3S气象学、雷电监测与预防、生态环境监测、农业气象学、产业工程气象学、应用气象预报、现代天气预报业务系统等。
教学实验、实习有:
网页设计与制作、气象图形软件应用、应用气象综合实验、应用气象预报、公共气象服务实习等。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可攻读大气科学(包括气象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海洋科学、环境科学、地理科学及生态资源科学等学科相关方向的研究生。
大气科学(本科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系统地掌握大气科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从事天气分析预报、气候分析预测、气象理论研究、气象数据处理、气象知识应用和专业软件设计的基本技能。
能够使用现代化天气预报手段和技术,在大气科学相关领域的一线从事业务、科研、教学、科技服务及相关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兼顾理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为硕士研究生培养输送优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以研究天气演变的原理和预报方法及气候变化分析与利用为主要内容,进行气象工程师或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基本训练,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基础宽厚、熟练掌握现代化技术,综合素质较高、能胜任在大气科学及其交叉学科等多种领域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天气学的基本理论和具备较强的天气分析与预报技能;
●具备一定气候分析与应用的能力;
●具有使用现代化气象探测资料(气象卫星、天气雷达等)进行天气、气候诊断分析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编制气象应用程序的能力;
●初步获得进行天气和气候理论研究的能力;
●掌握一门外国语(英语),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
●具有进行气象科技服务和开发的能力。
【主干学科】大气科学、环境科学。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大气物理学、大气流体力学、动力气象学、天气学原理、中国天气、数值天气预报、中期天气预报与短期气候预测、统计天气预报、气候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
课程实验(含上机)、教学实习(含参观)、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第二课堂)。
【主要专业实验】本专业包含课程实验的专业课程有:
数值计算方法、FORTRAN程序设计、数值天气预报、统计天气预报、雷达气象学、卫星气象学、应用气象学、天气诊断分析、现代天气预报业务系统。
教学实验、实习有:
天气分析预报综合实验、网页设计与制作、气象图形软件应用、气象综合观测实验、大气科学综合实验。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可攻读大气科学(包括气象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海洋科学、环境科学、地理科学及生态资源科学等学科相关方向的研究生。
资源环境学院
地理信息系统(本科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坚实的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资源、环境、交通、国土、测绘、人口、土地、房产、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遥感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与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设计与开发基本技能。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和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了解地理学、环境工程、测绘工程等相关专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发展状况;
●了解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与法规;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编制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应用程序的能力;
●掌握一门外语(英语),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
【培养对象】本科生,理学士,学制四年。
【主干学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地理学。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图学、数据结构、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库原理、测量学、遥感原理与方法、数字图像处理、全球定位系统、GIS原理、GIS开发技术、空间分析、网络GIS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物理实验、自然地理实习、测量学实习、地图学实习、GIS原理实验、空间数据库设计、空间分析课程设计、GIS项目开发与设计、数字图像处理实验、遥感技术与方法实验等。
根据课程要求,主要在高年级阶段安排教学实习,包括室内与野外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学生毕业生可报考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空间信息工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测绘工程、环境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硕士研究生。
环境工程(本科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环境工程基础知识理论,能在政府环保部门、环保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各种环境污染治理、污染物资源
过大量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培养学生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遥感信息提取与处理、摄影测量、GIS应用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能,以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和管理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遥感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遥感科学与技术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掌握相关专业如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测绘工程等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地理科学、大气科学、环境科学等专业背景知识;
●了解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了解遥感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摄影测量与遥感产业发展状况;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与实施、结果整理与分析、论文撰写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具备良好的个人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主干学科】遥感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测绘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测量学、地图学、全球定位系统、GIS原理、GIS软件及其应用、空间分析、大气物理与辐射传输、遥感原理与方法、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图像处理与解译、遥感地学分析、大气遥感、遥感可视化技术、微波遥感、高光谱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自然地理、气象学与气候学、环境学原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物理实验、自然地理实习、测量学实习、气象学与气候学实习、遥感原理与方法课程设计实习、数字图像处理实验、空间数据库设计实验、GIS空间分析实验、遥感地学分析课程设计、大气遥感实验、遥感应用综合实习、遥感可视化课程设计、3S技术集成综合设计。
根据课程要求,主要在高年级阶段安排生产实习、岗位适应能力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另外学生学习中还有机会参与老师科研项目。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学生可以在遥感科学与技术、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信息处理(图像处理)、气象、测绘、环境、土地、规划、农林、水利等多个专业方向继续深造。
环境科学(本科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环境监测与评价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政府部门、环境规划部门、环境管理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工矿企业、学校、科研单位等从事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环境教育和污染控制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环境科学高级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和污染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应用型环境科学专门人才必备的外语、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能力,掌握面向工作岗位的相关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环境管理和规划方面的知识,学习一些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知识。
【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生态学、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环境管理与规划、环境监测与评价、污染控制及资源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掌握资料的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具备进行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污染控制技术路线及其资源化等方面的能力;
●具备较好的实验设计、实验数据分析、撰写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能够编写一般的环境监测方案,撰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进行简单的环境规划和管理;
●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的理论前沿和最新发展动态。
【培养对象】本科生,理学学士,学制四年。
【主干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环境学原理、环境生物学、环境生态学、气象学与气候学、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化学、环境规划与管理、遥感原理及方法、大气环境学、环境遥感学、可持续发展原理及方法、绿色化学、环境经济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大学物理实验、大学化学实验、学年论文、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践】环境质量评价综合实践、生态环境调查、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化学实验、污染控制及资源化实验等。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学生毕业生可报考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大气科学、应用化学等专业硕士研究生。
电子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四年)
■大气探测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信号处理和电子信息系统技术,具有工程综合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从事电子信息系统(含大气电子工程系统,包括雷达系统、卫星地面接收设备、大气要素遥感遥测系统)的开发、设计、研究与维护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工学士。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和系统、信息采集、传输与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学习大气探测电子信息系统及设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电路、信号与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掌握雷达系统原理,具有典型大气探测系统(含雷达、卫星接收设备、大气要素遥感遥测系统等)的应用、设计、研究、维护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掌握信号获取与处理基本理论,具有利用DSP技术对信号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
●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具有一定的电磁场、微波技术、天线和防雷技术知识;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一定的科学研究与实际工作能力;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的能力。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大气科学。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脉冲与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与天线、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大气科学基础、雷达原理与系统、雷达与卫星气象、单片机及其应用、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现代气象观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技术综合设计、工程设计、电子实习、雷达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路基础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单片机及其应用实验、数字信号处理实验、HDL可编程逻辑器件实验、DSP器件及其应用实验、现代气象观测实验、数据采集技术实验等。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毕业生可向雷达系统、信号处理、图象处理、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工程与技术等方向继续深造。
■信号处理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信号的获取、处理、传输和信息的分析与识别技术,具有工程综合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工学士。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系统中的信息传输与处理的基本理论;学习通信原理、信号处理和图象处理技术,具备对电子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应用的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电路、信号与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掌握信号获取、处理、传输及信息的分析、识别技术,具有利用DSP技术对信号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
●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前沿理论,具备语音、视频和图像等信号处理的研究、设计、开发的初步能力;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一定的科学研究与实际工作能力;
●掌握一门外语,具有本专业外文书刊的阅读能力。
【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脉冲与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现代通信原理、单片机及其应用、随机信号分析、数字图像处理、DSP器件及其应用、数据采集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技术综合设计、工程设计、电子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路基础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单片机及其应用实验、HDL可编程逻辑器件实验、数字图像处理实验、DSP器件及其应用实验、并行DSP及其应用实验、现代通信原理实验、语音信号处理实验、数据采集技术实验等。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毕业生可向信号处理、通信工程与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图象处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向继续深造。
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本科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电子信息技术、雷电监测预警技术,雷电防护与检测技术,具有防雷工程综合应用能力,能够从事电子信息系统和现代防雷产品的研究、开发、设计与维护管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工学士。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和系统、信息采集、传输与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学习现代防雷技术与防雷工程设计的基础知识,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电路、信号与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具有大气科学知识,掌握雷电原理、防雷技术、防雷检测、防雷工程设计和雷电预警与预报的基本知识,具有防雷检测、防雷工程设计和防雷产品的研究、设计、应用与维护管理的基本能力;
●了解电子设备、信息系统和雷电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具有一定的电磁兼容和综合布线知识;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与实际工作能力;
●掌握一门外语,具有本专业外文书刊的阅读能力。
【主干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气科学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脉冲与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高频电子线路、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单片机及其应用、电磁兼容设计、微波技术与天线、大气科学基础、网络工程及综合布线、建筑设计基础、雷电科学基础、雷电风险评估、防雷规范、防雷技术及工程应用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技术综合设计、工程设计、电子实习、雷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路基础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单片机及应用实验、HDL可编程器件实验、现代气象观测实验、防雷技术及工程应用实验等;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毕业生可向雷电科学与防护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大气科学,微波与电磁场、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大气探测等方向继续深造。
生物医学工程(本科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生物医学仪器和生物医学信息采集与处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工程综合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从事生物医学仪器和生物医学信息处理研究、开发、应用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科学有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能力,具备医疗电子设备和医学信息处理的初步开发、研究、应用、维护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电路、信号与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
●具有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实际电路的初步设计能力;
●掌握信号检测和信号处理及分析的基本理论;
●具有生物医学的基础知识;
●具有微处理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了解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动态,具有生物医学工程应用与开发的初步能力;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阅读专业外文资料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医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脉冲与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单片机及其应用、生物医学工程概论、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仪器原理、医学成像技术、生物医学传感器、医学图象处理、DSP技术、PACS原理、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技术综合设计、工程设计、电子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路基础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单片机及其应用实验、生理学实验、生物医学传感器实验、医学图像处理实验、医学仪器原理实验和实习、DSP技术实验、生物医学信号实验、医学超声技术实验等。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毕业生可向生物医学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向继续深造。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电子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够从事射频/微波电路与系统、电子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理论,微波电路、微波技术以及射频电路设计的基本知识,受到电子信息系统和电子电路设计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从事微波电路和系统设计、开发、调试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电路、信号与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
●具有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实际电路的初步设计能力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掌握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电磁兼容设计和射频电路设计的知识;
●掌握微波器件、微波电路、微波系统的基本知识,具有微波技术应用和对微波系统进行维护与管理的能力;
●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阅读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脉冲与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数理方法、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与天线、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微波电路与器件、射频电路、微波电路EDA、电磁兼容设计、数据结构、数字信号处理、微波与天线测量、频率合成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技术综合设计、工程设计、电子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路基础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单片机及其应用实验、HDL可编程器件实验、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微波技术与天线实验、微波电路与器件实验、射频电路实验、微波电路EDA实验、微波与天线测量实验等。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毕业生可向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与技术、信号处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向继续深造。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本科四年)
■计算机通信方向
【专业特色】计算机通信方向是一个软件与硬件结合、网络与通信兼顾的计算机学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 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