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全国课标卷高考试题汇总.docx
- 文档编号:29708338
- 上传时间:2023-07-26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158.32KB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全国课标卷高考试题汇总.docx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全国课标卷高考试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全国课标卷高考试题汇总.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全国课标卷高考试题汇总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全国课标卷高考试题汇总
(2013—2021年)
1.[2021年全国甲卷37](15分)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
某同学通过实验比较了几种洗衣粉的去渍效果(“+”越多表示去渍效果越好),实验结果见下表。
加酶洗衣粉A
加酶洗衣粉B
加酶洗衣粉C
无酶洗衣粉(对照)
血渍
+++
+
+++
+
油渍
+
+++
+++
+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加酶洗衣粉A中添加的酶是 ;加酶洗衣粉B中添加的酶是 ;加酶洗衣粉C中添加的酶是 。
(2)表中不宜用于洗涤蚕丝织物的洗衣粉有 ,原因是 。
(3)相对于无酶洗衣粉,加酶洗衣粉去渍效果好的原因是 。
(4)关于酶的应用,除上面提到的加酶洗衣粉外,固定化酶也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 。
固定化酶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优点是 (答出1点即可)。
2.[2021年全国乙卷37](15分)工业上所说的发酵是指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通过分解与合成代谢将某些原料物质转化为特定产品的过程。
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酱油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某企业通过发酵制作酱油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米曲霉发酵过程中,加入大豆、小麦和麦麸可以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大豆中的___________可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氮源,小麦中的淀粉可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___________。
(2)米曲霉发酵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米曲霉充分生长繁殖,大量分泌制作酱油过程所需的酶类,这些酶中的_____、______能分别将发酵池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成易于吸收、风味独特的成分,如将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肽和__________。
米曲霉发酵过程需要提供营养物质、通入空气并搅拌,由此可以判断米曲霉属于___________(填“自养厌氧”“异养厌氧”或“异养好氧”)微生物。
(3)在发酵池发酵阶段添加的乳酸菌属于___________(填“真核生物”或“原核生物”);添加的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的产物是___________。
在该阶段抑制杂菌污染和繁殖是保证酱油质量的重要因素,据图分析该阶段中可以抑制杂菌生长的物质是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3.[2020年全国Ⅰ卷37](15分)某种物质S(一种含有C、H、N的有机物)难以降解,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只有某些细菌能降解S。
研究人员按照下图所示流程从淤泥中分离得到能高效降解S的细菌菌株,实验过程中需要甲、乙两种培养基,甲的组分为无机盐,水和S,乙的组分为无机盐、水、S和Y。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盛有水或培养基的摇瓶通常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灭菌。
乙培养基中的Y物质是_____。
甲、乙培养蒸均属于_______培养基
(2)实验中初步估测摇瓶M中细菌细胞数为2×107个/mL,若要在每个平板上涂布100uL稀释后的菌液,且保证每个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不超过200个,则至少应将摇瓶M中的菌液稀释_______倍。
(3)在步骤⑤的筛选过程中,发现当培养基中的S超过某一浓度时,某菌株对S的降解量反而下降,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4)若要测定泥中能降解S的细菌细胞数,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实验中,甲、乙两种培养基所含有的组分虽然不同,但都能为细菌的生长提供4类营养物质,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20年全国Ⅱ卷37](15分)研究人员从海底微生物中分离到一种在低温下有催化活性的α-淀粉酶A3,并对其进行了研究。
回答下列问题:
(1)在以淀粉为底物测定A3酶活性时,既可检测淀粉的减少,检测应采用的试剂是_________,也可采用斐林试剂检测_________的增加。
(2)在A3的分离过程中可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其纯度,通常会在凝胶中添加SDS,SDS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中,研究人员在确定A3的最适pH时使用了三种组分不同的缓冲系统,结果如图所示。
某同学据图判断,缓冲系统的组分对酶活性有影响,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
(4)在制备A3的固定化酶时,一般不宜采用包埋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5.[2020年全国Ⅲ卷37](15分)水果可以用来加工制作果汁、果酒和果醋等。
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果汁时,可以使用果胶酶、纤维素酶等提高水果的出汁率和澄清度。
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________________(答出2种即可)。
纤维素酶可以分解植物_______________(填“细胞膜”或“细胞壁”)中的纤维素。
(2)用果胶酶处理果泥时,为了提高出汁率,需要控制反应的温度,原因是_____。
(3)现有甲乙丙三种不同来源的果胶酶,某同学拟在果泥用量、温度、pH等所有条件都相同的前提下比较这三种酶的活性。
通常,酶活性的高低可用___________来表示。
(4)获得的果汁(如苹果汁)可以用来制作果酒或者果醋,制作果酒需要________菌,这一过程中也需要O2,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制作果醋需要醋酸菌,醋酸菌属于____________(填“好氧”或“厌氧”)细菌。
6.[2019年全国Ⅰ卷37](15分)已知一种有机物X(仅含有C、H两种元素)不易降解,会造成环境污染。
某小组用三种培养基筛选土壤中能高效降解X的细菌(目标菌)。
Ⅰ号培养基:
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X(5g/L)。
Ⅱ号培养基:
氯化钠(5g/L),硝酸铵(3g/L),其他无机盐(适量),X(15g/L)。
Ⅲ号培养基:
氯化钠(5g/L),硝酸铵(3g/L),其他无机盐(适量)。
X(45g/L)。
(1)在Ⅰ号培养基中,为微生物提供氮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
Ⅱ、Ⅲ号培养基中为微生物提供碳源的有机物是________。
(2)若将土壤悬浮液接种在Ⅱ号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不能降解X的细菌比例会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Ⅱ号培养基加入琼脂后可以制成固体培养基,若要以该固体培养基培养目标菌并对菌落进行计数,接种时,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假设从Ⅲ号培养基中得到了能高效降解X的细菌,且该菌能将X代谢为丙酮酸,则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可为该菌的生长提供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19年全国Ⅱ卷37](15分)物质W是一种含氮有机物,会污染土壤。
W在培养基中达到一定量时培养基表现为不透明。
某研究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降解W的细菌(目标菌)。
回答下列问题。
(1)要从土壤中分离目标菌,所用选择培养基中的氮源应该是_________。
(2)在从土壤中分离目标菌的过程中,发现培养基上甲、乙两种细菌都能生长并形成菌落(如图所示)。
如果要得到目标菌,应该选择________菌落进一步纯化,选择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可以利用空气中的氮气作为氮源。
若要设计实验进一步确定甲、乙菌能否利用空气中的氮气作为氮源,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将人工合成的一段DNA转入大肠杆菌,使大肠杆菌产生能降解W的酶(酶E)。
为了比较酶E与天然酶降解W能力的差异,该小组拟进行如下实验,请完善相关内容。
①在含有一定浓度W的固体培养基上,A处滴加酶E的缓冲液,B处滴加含有相同浓度天然酶的缓冲液,C处滴加___________,三处滴加量相同。
②一段时间后,测量透明圈的直径。
若C处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__________________;若A、B处形成的透明圈直径大小相近,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9年全国Ⅲ卷37](15分)回答下列与细菌培养相关的问题。
(1)在细菌培养时,培养基中能同时提供碳源、氮源的成分是_______(填“蛋白胨”“葡萄糖”或“NaNO3”)。
通常,制备培养基时要根据所培养细菌的不同来调节培养基的pH,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硝化细菌在没有碳源的培养基上_______(填“能够”或“不能”)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平板培养细菌时一般需要将平板_____(填“倒置”或“正置”)。
(3)单个细菌在平板上会形成菌落,研究人员通常可根据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来初步区分不同种的微生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些使用后的培养基在丢弃前需要经过______处理,这种处理可以杀死丢弃物中所有的微生物。
9.[2018年全国Ⅰ卷37](15分)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加水煮沸一定时间,过滤得到马铃薯浸出液。
在马铃薯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蔗糖和琼脂,用水定容后灭菌,得到M培养基。
回答下列问题:
(1)M培养基若用于真菌的筛选,则培养基中应加入链霉素以抑制________的生长,加入了链霉素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培养基。
(2)M培养基中的马铃薯浸出液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多种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类型除氮源还有
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氮源进入细胞后,可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有
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若在M培养基中用淀粉取代蔗糖,接种土壤滤液并培养,平板上长出菌落后可通过加入显色剂筛选出能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
加入的显色剂是_________,该方法能筛选出产淀粉酶微生物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一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在同一稀释倍数下得到以下结果:
甲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110、140、149,取平均值是133;
乙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7、169、176,取平均值是124。
有人认为这两位同学的结果中,乙同学的结果可信度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18年全国Ⅱ卷37](15分)在生产、生活和科研实践中,经常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的污染。
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实验室中,玻璃和金属材质的实验器具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放入干热灭菌箱中进行干热灭菌。
⑵牛奶的消毒常采用巴氏消毒法或高温瞬时消毒法,与煮沸消毒法相比,这两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可采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其原因是紫外线能____________。
在照射前适量喷洒__________,可强化消毒效果。
⑷水厂供应的自来水通常经过________(填“氯气”“乙醇”或“高锰酸钾”)消毒的。
⑸某同学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时,若压力达到设定要求,而锅内并没有达到相应温度,最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18年全国Ⅲ卷37](15分)回答下列与酵母菌有关的问题:
(1)分离培养酵母菌通常使用_____________(填“牛肉膏蛋白胨”、“MS”或“麦芽汁琼”)培养基,该培养基应采用______________灭菌法灭菌。
若将酵母菌划线接种在平板上,养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菌落,菌落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酵母菌液体培养时,若通入氧气可促进________________(填“菌体快速增殖”“乙醇产生”或“乳酸产生”):
若进行厌氧培养,可促进____________(填“菌体快速增殖”“乙醇产生”或“乳酸产生”)
(3)制作面包时,为使面包松软通常要在面粉中添加一定量的酵母菌,酵母菌引起面包松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17年全国Ⅰ卷37](15分)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成CO2和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
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________。
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2作为碳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可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进入细菌体内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为了筛选可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_______(填“尿素”、“NH4NO3”或“尿素+NH4NO3”)作为氮源,不选择其他两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来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含有KH2PO4和Na2HPO4,其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13.[2017年全国Ⅱ卷37](15分)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
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在32h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2)如果发现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说明发酵菌是。
(3)如果在实验后,发现32h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则无法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还需要做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大豆到豆豉,大豆中的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蛋白质转变为___________,脂肪转变为____________。
14.[2017年全国Ⅲ卷37](15分)绿色植物甲含有物质W,该物质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极性有机溶剂,难溶于水,且受热、受潮易分解。
其提取流程为:
植物甲→粉粹→加溶剂→振荡→收集提取液→活性炭处理→过滤去除活性炭→蒸馏(含回收溶剂)→重结晶→成品。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提取物质W时,最好应选用的一种原料是__________(填“高温烘干”“晾干”或“新鲜”)的植物甲,不宜选用其他两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物质W时,振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提取过程中,用活性炭处理提取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丙酮(沸点56℃)、乙醇(沸点约78℃)两种溶剂,在提取物质W时,应选用丙酮作用提取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15.[2016年全国Ⅰ卷39](15分)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可以一定程度地沉降。
某研究小组欲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
实验步骤如下:
①配制培养基(成分:
牛肉膏、蛋白胨、NaCl、X、H2O);②制作无菌平板;
③设置空白对照组和若干实验组,进行相关操作;
④将各组平板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各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数。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培养基中微生物所需的氮来源于_______,若要完成步骤②,该培养基中的成分X通常是____。
(2)步骤③中,实验组的操作是。
(3)若在某次调查中,某一实验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36个/平板,而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6个菌落,这种结果说明在此次调查中出现了_____现象。
若将30(即36-6)个/平板作为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该做法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16.[2016年全国Ⅱ卷39](15分)苹果醋是以苹果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回答下列为题:
(1)酵母菌的呼吸代谢途径如图所示。
图中过程①和②是苹果醋生产的第一阶段,在酵母菌细胞的____________中进行,其产物乙醇与____________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过程③在酵母菌细胞的_______中进行,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增殖速度_______。
(2)第二阶段是在醋酸杆菌的作用下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根据醋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该过程需要在________条件下才能完成。
(3)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第一阶段的温度________(填“低于”或“高于”)第二阶段的。
(4)醋酸杆菌属于________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线粒体。
17.[2016年全国Ⅲ卷39](15分)某同学用新鲜的泡菜滤液为实验材料分离纯化乳酸菌。
分离纯化所用固体培养基中因含有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
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______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进行梯度稀释的理由是__________。
(2)推测在分离纯化所用的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分离纯化时应挑选出____________的菌落作为候选菌。
(3)乳酸菌在-20℃长期保存时,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__(填“蒸馏水”、“甘油”或“碳酸钙”)。
18.[2015年全国Ⅰ卷39](15分)已知微生物A可以产生油脂,微生物B可以产生脂肪酶。
脂肪酶和油脂可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
回答有关问题:
(1)显微观察时,微生物A菌体中的油脂通常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
微生物A产生的油脂不易挥发,可选用________(填“萃取法”或“水蒸气蒸馏法”)从菌体中提取。
(2)为了从自然界中获得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B的单菌落,可从含有油料作物种子腐烂物的土壤中取样,并应选用以________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3)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B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________________直接计数;若要测定其活菌数量,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法进行计数。
(4)为了确定微生物B产生的脂肪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测得相同时间内,在35℃、40℃、45℃温度下降解10g油脂所需酶量依次为4mg、1mg、6mg,则上述三个温度中,________℃条件下该酶活力最小。
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应围绕________℃设计后续实验。
19.[2015年全国Ⅱ卷39](15分)回答与胡萝卜素有关的问题:
(1)胡萝卜含有的胡萝卜素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_(填“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或“γ-胡萝卜素”),该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变成两分子________,后者缺乏会引起人在弱光下视物不清的病症,该疾病称为_________,胡萝卜素是__________(填“挥发性”或“非挥发性”)物质。
(2)工业生产上,用养殖的岩藻作为原料提取胡萝卜素时,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将鲜活的盐藻干燥。
(3)现有乙醇和乙酸乙酯两种溶剂,应选用其中的__________作为胡萝卜素的萃取剂,不选用另外一种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4年全国Ⅰ卷39](15分)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________分解成________。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_____色复合物。
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________。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酵母膏
无机盐
淀粉
纤维素粉
琼脂
CR溶液
水
培养基甲
+
+
+
+
-
+
+
培养基乙
+
+
+
-
+
+
+
注:
“+”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培养基乙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1.[2014年全国Ⅱ卷39](15分)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
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
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
操作时,接种环通过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
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示意图A和B中,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
结果发现:
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
分析其原因是:
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的利用率。
22.[2013年全国Ⅰ卷39](15分)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习题:
(1)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需煮沸,其目的是。
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作用是。
(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____的过程。
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细胞的中。
(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和等。
(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品质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
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3.[2013年全国Ⅱ卷39](15分)临床使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
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单菌落,可用_____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选修 生物技术 实践 全国 课标卷 高考 试题 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