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松新城区域供热热源厂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9700091
- 上传时间:2023-07-26
- 格式:DOCX
- 页数:47
- 大小:53.42KB
抚松新城区域供热热源厂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抚松新城区域供热热源厂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抚松新城区域供热热源厂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抚松新城区域供热热源厂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1.总论
1.1项目背景及建设单位情况
项目名称:
抚松新城区域供热热源厂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性质: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建设单位:
抚松长白山亿达投资有限公司
1.2城市概况
1.2.1城市概况
抚松县位于吉林省东南边陲,松花江上游,长白山西北麓,幅员面积6530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高达87%森林覆盖率形成了林海、水源、参乡、绿谷和药都,蕴藏着巨大的生态资源潜力,有着“中国人参之乡、中国蓝莓之乡”的美誉。
2009年实现域内生产总值82亿元、全县财政收入5.5亿元、人口城镇化率67%,被评为国家级文明县城和园林城市。
随着长白山作为山地旅游、生态旅游和深度旅游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长白山旅游商机无限。
也正因此,在吉林省建设规划的宏伟蓝图中,抚松大区位优势愈发突出;长白山旅游机场2009年建成通航;营抚高速公路也将在2012年全线通车;横贯县域东西方向的靖抚铁路将在2012年正式通车。
立体的交通网络拉近了抚松与中国乃至世界的具体,在长白山大旅游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支点城市的时候,全新构想的“抚松新城”,呼之欲出。
抚松新城主要包括抚松镇、松江河镇、兴隆乡和东岗镇部分区域、以及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南区和北区,新城将依托快捷交通网络与生态廊道连接形成组团式生态旅游城市。
新城总规划面积约545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容量为45万人、建设期为2010-2020年。
2009年8月28日、2010年5月28日,由万达、泛海、一方、亿利、用友和联想集团携手斥资230亿元建设的度假区项目开工奠基,吹响了建设“抚松新城”的号角。
度假区距离长白山机场12公里,距离天池风景区20公里,占地面积约30平方公里。
之后将陆续启动总投资129亿元建设住宅、滑雪场、酒店、中小学、医院、管理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万达广场及市政综合配套等工程。
度假区建成后,将成为首屈一指的国际旅游度假区,年接待游客360万-1000万人,拉动地方消费120亿-350亿元,新增税源10亿-40亿元。
2010年,吉林省委、省政府提出统筹“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号召,这成为“抚松新城”的灵魂与发展方向。
或许在未来的5至10年,像王大志这样的农民,将成为“抚松新城”市民中的一员。
在抚松新城的构想下,抚松县委、县政府坚持高标准设计,规划先行。
抚松县先后请东北师大、同济大学、新加坡裕廊集团等专家,修订和完善了发展战略,决心把松江河镇、抚松镇等四个乡镇及度假区融为一体,按照“一带、三心、五区”的带状组团式的总体布局,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连片发展。
根据总体规划,“一带”指抚松—松江河—机场并一直延伸到长白山、沿交通廊道形成的城市发展轴带与景观生态廊道。
通过这条交通轴带连接抚松、松江河、长白山旅游服务区三个核心,以及抚松镇教育文化生活区、兴隆生态农业服务区、长白山旅游服务区、松江河临港物流加工区、长白山体育休闲度假区五个功能区。
最终实现组团式生态新城的联系纽带,三个核心人流、物流、信息技术流等的核心载体;通过景观生态建设,使之成为抚松新城的重要景观生态廊道。
“三心”是指长白山旅游服务区为主中心,抚松镇、松江河镇各为副中心。
其中:
长白山旅游服务区是抚松县的行政中心、旅游服务核心,是集运动休闲、养生度假、文化体验、会议培训、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国际休闲平台,是进入长白山的旅游出发台和回归台;抚松镇是抚松县的教育文化与生活中心,将抚松镇建设成为具有最佳人居环境的山林小镇;松江河镇是以临港经济、商贸物流、现代加工业为主的区域性经济核心,重点进行经济开发区、工业开发建设。
“五区”包括抚松镇教育文化生活区、兴隆生态农业服务区、长白山旅游服务区、松江河临港物流加工区和长白山体育休闲度假区。
另外,还有“外围三星”,即把仙人桥、万良、泉阳三镇作为抚松新城的外围三个卫星城镇,承担着重要的职能分工。
仙人桥镇,依托其优质温泉资源,将之打造成为“长白山温泉城”,承接抚松新城的“深度旅游”功能;万良镇,依托其亚洲最大的人参市场资源,将之建设成为“长白山人参城”,为抚松新城的旅游业发展带动新的客源市场;泉阳镇,依托其长白山优质矿泉水源,打造成为“长白山矿泉城”,承担着抚松新城的新产业开发与经济服务功能。
建设抚松新城是落实“三化”统筹战略,加快生态城镇化进程,在吉林省东部山区取得新突破的必然要求,是提升长白山在东北亚经济圈中旅游地位,打造长白山旅游服务支点城市的发展趋势。
在抚松新城的最新规划中,新城的建设将逐次推进,按照“一三五十”进行滚动发展,即“一年成名、三年成型、五年成势、十年成城”。
县委、县政府为“抚松新城”描绘了未来一年、三年、五年、十年的发展图景:
一年成名。
今年,白山市、抚松县分别成立领导小组,出台推进政策,搭建融资平台,创新发展体制、广泛吸纳人才,度假区项目南区、北区全线开工。
总投资550亿元的新城路网建设工程、集中供热饮水工程、生态移民工程、社会事业工程、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和外部通达工程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启动形象塑造行动和区域营销工程,扩大影响力,提高美誉度。
三年成型。
三年完成投资330亿元,进一步强化抚松工业集中区、经济开发区、人参产业园区作用;基本形成“一带、三心、五区”的城市布局,构筑起交通同城、能源同网、金融同管、信息同享、环境同治框架;完成“抚松新城”的体制和基础设施一体化,人流、物流、资源流和信息流汇集集中,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基本建设完成,新城人口达到30万人,实现“三化统筹”,充分发挥仙人桥、泉阳、万良“外围三星”作用,城市功能互补,长白山区域协调发展,抚松新城初具规模。
完成对外交通通达性建设的主体工程,形成对长白山旅游的支点城市功能。
五年成市。
抚松镇教育文化生活区、兴隆生态农业服务区、长白山旅游服务区、松江河临港物流加工区、长白山体育休闲度假区,初步建成,实施生态移民,建设景观廊道,整治流域河道,生态健康产业和旅游服务业结构比重逐年上升,森林覆盖率超过90%,带状、组团、生态、休闲的国际化旅游城市初步形成。
十年成城。
建设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生态之城、休闲之城、田园之城、和谐之城,成为“国际生态旅游城市”;形成生态旅游产业综合体,走向生态经济、绿色经济的轨道;成为吉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区域性典范。
实现人均住房面积25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20平方米、城镇化水平86%、集中供热率85%、燃气普及率90%、垃圾污水处理率90%、恩格尔系数低于30%。
打造出吉林省东部山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增长极、国家生态经济开发的典型地区和生态文明的典范。
1.2.2供热现状
本工程的建设是配套抚松新城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
目前抚松新城还没有大型供热设施。
1.2.3城市大气、环境的污染
抚松新城包括抚松镇、兴隆乡、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北区、松江河镇、东岗镇部分区域和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南区。
抚松新城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北区将会成为抚松未来的管理中心,而目前抚松县政府所在地的抚松镇将成为抚松未来的教育、文化、宜居佳地。
本项目供热区域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北区以北范围,为规划的七个住宅小区实现集中供热。
目前该区域还处于规划建设中,无大气污染物存在。
三年内,该区域将完成住宅建设,未来大气污染源主要来源为燃料燃烧,冬季较严重。
从污染物构成看,主要是烟尘、可吸入微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工业粉尘、二次扬尘。
从来源看,主要是采暖锅炉房、茶炉、民用小火炉以及机动车排放的尾气等。
1.3编制依据
(1)建设单位委托我公司编制《抚松长白山亿达投资有限公司集中供热锅炉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2)建设单位提供的价格说明;
(3)《抚松新城总体规划(2010-2030)》;
(4)《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4年3月;
(5)《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参考);
(6)《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等国家现行规范国家现行相关设计规范、规程及规定。
1.4项目概况
1)建设规模
项目建成后,总供热面积为208.02万平方米
2)建设内容
本项目拟新建2000平方米锅炉房,400平方米锅炉房辅助间,引风除尘间600平方米,煤棚10000平方米,门卫室100平方米,购置4台70吨热水锅炉及其配套辅机。
3)项目总投资
建设项目总投资为9513.9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9283.93万元(其中基本预备费用687.70万元);流动资金230万元。
建设投资中,建设工程费1221.00万元,设备购置费3305.00万元,安装工程费366.80万元,其他费用3703.43万元,基本预备费687.70万元。
4)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9513.93万元,全由由建设单位自筹解决。
1.5建设必要性
一、本项目的实施,是落实吉林省“三化统筹”战略,在吉林省东部山区取得新突破的必然要求。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吉林省今后一段历史时期的战略目标。
在“分层次、分步骤、有重点”的实施方略中,吉林省将集中建设若干个具有经济中心地功能的县级城镇。
“抚松新城”城镇发展基础好、交通通达性好、在长白山地区旅游发展中的位置极其重要、对吉林省东部区域的发展带动性强,规划建设抚松新城,将使其成为吉林省统筹发展城市化的一个典范,是落实“三化统筹”战略,在吉林省东部山区取得新突破的必然要求。
二、本项目的实施,可加快抚松县旅游产业建设步伐,加速城市化进程,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在长白山脚下构筑一个吃、住、行、游、娱、购的综合性娱乐场所,这样可全力打造边境游、生态游、文化游精品线路,发挥特色,挖掘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增加吸引力,促进抚松县旅游业快速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三、本项目的实施,能够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美化新城,有利于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本项目实施时,真正做到先保护、后开发、环境高于一切,以维护并保存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最大限度保护和创造让人们接近自然的机会,尊重人们的文化传统及地域特性,并将其与现代的生活方式和功能需求结合起来。
因此,人民群众生活居住在这里,有利于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本项目建设方案为多层住宅、商业用房及公建,因此,既合理的利用了土地,又体现了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既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又方便了日常生活及社区管理。
本项目实施后,以居住休闲旅游接待为主要功能,因此,结合各地块土地情况,规划不同档次规模居住区用地、商业区用地、公建用地、绿化用地等,这样在满足各功能分区的基础上,达到合理利用土地,同时又体现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四、本项目的实施,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本项目建设能够带动建材、运输、建筑、化工、五金等众多相关产业同时发展,同时,需要一大批人员参加建设和管理,可吸纳人员再就业,这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项目的实施,既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又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1.6主要涉及原则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基本建设方针和规范规程,技术先进,内容经济合理,以节约能源、节省投资、减少环境污染,达到环境保护的排放要求为原则。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对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工业卫生和消防等方面的要求和规定。
3)力求提高热效率,节约和合理利用能源。
4)工程建设在规划及政府要求的指导下,结合城市建设发展特点,统筹俺安排,量力而行。
5)坚持科学态度,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即体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又安全可靠,方便运行管理,节省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
1.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建设规模:
购置四台70吨往复炉排高温热水锅炉
2、供热面积:
208.02万平方米
3、年供热量:
79.38×104GJ
4、年耗煤量:
52009吨
5、年耗电量:
704.8万度
6、人员:
85人
7、项目总投资:
9513.93万元
8、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
9.05%
9、税后财务净现值:
526.28万元
10、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
8.87年
11、盈亏平衡点(%):
67.11%
2、热负荷
2.1气象条件
年平均温度:
6.2℃
极端最高温度:
36.1℃
极端最低温度:
-37.8℃
最热月平均温度:
22.2℃
最大冻土深度:
2.17m
冬季主导风向:
SSW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3.3m/S
室外采暖计算深度:
-22℃
采暖期:
162天
室外采暖期平均温度:
-7.8℃
2.2综合热指标
采暖热指标是供热工程设计中一项重要参数,直接关系到热源规模的确定及热力网设计的经济型,然而由于地区的差异,建筑物类别的不同,所确定的热指标也是不同的。
本工程为供热范围内规划发展建筑供热,设计中根据建筑类别参考国家《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推荐的各类建筑采暖耗热指标(见表2-1),并考虑本工程供热范围所占的比例,原有建筑使用年限以及近年来抚松县节能建筑的发展状况,结合一些工程实例,通过计算确定本工程的综合热指标为q=57.37W/m2.详见(表2-3)。
采暖热指标推荐值qh(W/m2)
建筑物类型
住宅
居住区综合
学校办公
医院托幼
旅馆
商店
食堂餐厅
影剧院展览馆
大礼堂体育馆
未采取节能措施
58-64
60-67
60-80
65-80
60-70
65-80
115-140
95-115
115-165
采取节能措施
40-45
45-55
50-70
55-70
50-60
55-70
100-130
80-105
100-150
表2-1
供热面积汇总表
表2-2
序号
供热小区名称
供热面积(㎡)
备注
1
2
3
4
5
6
7
综合热指标计算表
表2-3
建筑类别
耗热指标(W/㎡)
建筑面积(万㎡)
耗热量(MW)
公建
70
32.93
23.05
住宅
55
175.09
96.30
合计
208.02
119,35
综合热指标57.37w/㎡
2.3采暖平均热负荷系数
采暖热负荷是随室外气温的变化而改变的,并不总在额定负荷下持续运行,本工程全年供暖小时数为4080小时。
采暖期平均温度:
-7.8℃,采暖平均热负荷系数为0.64.
2.4热负荷
采暖热负荷的根据该地区域内的整体规划得出,整理出区域需供热建筑面积为208.02万平方米。
2.5供热参数
热媒参数的定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经济问题,应结合城市的具体情况,根据供热介质的制备方式,热网系统形式,供热时间的长短以及管理水平,负荷发展状况进行统筹考虑,全面分析。
就本工程而言,属于新建工程,根据以往建设类是经验,确定本项目供热参数确定如下:
一次网供水温度:
115℃
一次网回水温度:
70℃
2.6事故负荷的考虑
供热系统一旦投入运行后,系统能否安全运行是十分必要的。
为了保证供热系统能在最不利的状况下安全运行,我们对工程的锅炉选型方案进行分析。
本工程热源厂购置四台高温水锅炉,三用一备,当一台出现故障后,仍可以保证供暖,因此热源对供热系统运行来说是十分可靠的。
3.建设条件
3.1厂址选择
本项目建设厂址选择在位于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北区以北,占地面积10.865公顷。
3.2交通运输
本工程锅炉房主要建设所需的大件设备为公铁联运,运输从厂家所在地通过铁路运至抚松县,再通过公路运至厂内。
锅炉房燃煤主要从通化矿务局湾沟煤矿通过公路运至厂内。
3.3水、电供应
本工程用电负荷为二级,供电电源从长白山国际旅游渡假区供电所引入厂内。
该厂址的供电、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同步建设,周边均设有自来水、雨、污水管道,厂区内雨水可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道,为了节约用水,生产污水经处理达标后,由供热厂回收重复利用,少部分溢流水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3.4地址情况
热源厂所处地区地貌单元为长白山余脉与松辽平原过渡地带,地面平坦为二级阶地地貌,自然高差0.45米。
地层岩土分为:
粉土、砾砂混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砾砂、花岗岩。
工程地址条件属于稳定性较好地区。
4.工程方案
4.1平面布置方案
4.1.1总平面布置图
根据本工程的设计规模,在总图的平面布置过程中,以满足项目的生产工艺流程及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主,保持清洁的生活环境,对能产生较大噪声污染的设备车间进行集中并靠内侧布置,将不产生噪声或产生较小的房间靠近外层布置,灰渣及煤采用封闭式储存及输送,并集中一侧布置,在厂区的布置中有明显的功能分区。
厂区由锅炉房、煤场、灰场、烟囱等组成。
锅炉房布置在厂区的南侧,场区北侧为煤场。
4.1.2厂区竖向布置和排水
鉴于现有厂区地势平坦,已进行竖向平整,故厂区竖向布置不再详述。
4.1.3厂区道路
厂区内道路主要入口在锅炉间的东、西两侧,厂区内道路采用城市型道路,主要运煤通道宽7.0米,方便车辆运输。
4.2工艺
4.2.1锅炉选型
考虑到城市集中供热随着室外气温变化需经常进行调整,锅炉的负荷波动幅度较大,又考虑到煤质及环境保护等因素,因此必须选择一种能够适应负荷变化,调节灵活,煤质适应性强,热效率高,近远期负荷兼顾的炉型。
因此,本工程拟选择两种容量的层燃方式的锅炉。
目前,在国内城市供热行业中,常用的层燃锅炉有两种,一种是水平链条炉排锅炉,另一种是倾斜往复炉排锅炉,两种锅炉各有优缺点,这里我们提出两种炉型方案,通过比较,最终确定锅炉选型。
1)方案一:
链条炉排锅炉
链条炉排上的煤从入炉到变为灰渣排出的整个过程中,煤相当于炉排自身没有相对运动,即链条炉排不具备机械播火功能但链条炉排得冷却条件好,即随着炉排不断转动,炉链周期性的位于风室之上(受热阶段)和风室之下(冷却阶段)。
链条炉排与往复炉排相比,由于是一个闭合的炉链,因此其金属耗量较往复炉排大,链条炉排锅炉最大的缺点只能燃用优质烟煤。
2)方案二:
往复炉排锅炉
往复炉排市由成对的活动炉排和固定炉排组成,即煤斗下第一排为活动炉排,向炉后方向第二排为固定炉排,以此类推。
它是靠活动炉排向前、向后的往复运动而把煤不断的推向前进。
因此,煤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煤与炉排面之间、煤与煤之间是有相对运动的。
往复炉排得上述运动特点,决定其具有较强的播火能力和破焦能力,这种运动可促进碳粒脱掉周围的熔融灰而使碳粒更多的基础氧,因此,用往复炉排燃烧高灰分、低热值劣质烟煤较链条炉具有绝对优势。
但往复炉排单面受热,尤其处于主燃区的炉排长期处于高温下,因此对炉排长期耐热、耐高温氧化性能要求较高,也就是说对炉排的材质要求较高。
通过对两种炉型的比较,考虑通化湾沟煤矿多产灰分高、结焦性较强的烟煤现实状况,并结合当地实际运行经验,本项目采用往复炉排锅炉,其型号参数如下:
70吨高温热水锅炉
型号:
DZW49-1.0/115/70-AII
额定功率:
49MW
额定工作压力:
1.0MPa
额定进出水温度:
70/115℃
循环水量:
969.5t/h
设计煤种:
II类烟煤
设计效率:
78%
4.3.2燃烧系统
燃烧进入炉前煤斗后通过溜煤管进入燃烧室进行燃烧,并通过炉前受煤口和炉排转速来控制燃煤量。
燃烧室进风由鼓风机冲锅炉间上午吸取室内空气,以利用顶部热空气的热量,并配用室外新风管进行调节,避免大量吸走室内热空气后降低室内温度。
鼓风机将空气送入炉排两侧,进入炉排风室进行助燃。
锅炉产生的烟气经尾部受热面,经除尘器净化后由引风机送入烟囱排入大气。
高度为50米,上口直径为2.5米。
4.3.3输煤、除灰(渣)系统
4.3.3.1煤质情况
供热锅炉房用煤主采用汽车运输方式。
本工程用煤从通化矿务局湾沟煤矿运入。
煤质分析报告如下:
全水(MT%):
7.27
分析水(Mad%):
0.11
干基粉灰(Ad%):
30.04
干基挥发(Vd%):
12.05
应用基挥发(Var%):
11.17
含硫量(st.d%):
0.32
结集特征(1—8CRC):
3
低位发热量(Qner.ar卡/克):
5500左右
4.3.3.2燃煤量及灰渣量
根据煤质报告经计算,本工程锅炉满负荷运行时的燃煤量和灰渣量见下表(表4-2)(表4-3)。
锅炉燃烧消耗表
表4-1
序号
项目
数量
单位
备注
1
最大小时耗煤量
39.76
吨
3×70吨
2
最大日耗煤量
954.45
吨
3×70吨
3
年耗煤量
52009
吨
79.38×104GJ
锅炉燃烧消耗表
序号
项目
数量
单位
备注
1
最大小时产灰渣量
13.58
吨
3×70吨
2
最大日产灰渣量
325.57
吨
3×70吨
3
年产灰渣量
19600
吨
79.38×104GJ
表4-1
建设单位锅炉房燃煤燃烧后产生的灰渣均无偿赠给当地的环保建材厂,由建材厂直接运走,即不污染环境的同时也做到了废物的循环利用,符合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4.3.3.3输煤系统
本工程燃料煤来自通化矿务局湾沟煤矿,由公路运入厂区,进入煤棚卸下,建设厂址建设面积为10000平方米的煤棚。
可储存整个锅炉房(3台70吨锅炉)满负荷运行5天左右的燃料。
为节省工程投资减少占地,锅炉房外采用人工运煤,将煤场的煤送至斗式提升机送至水平皮带机,水平皮带机再将燃料输配到各炉前煤斗。
4.3.3.4除渣系统
为减少灰渣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除渣系统采用湿式除灰渣系统,锅炉产生的炉渣经锅炉落渣口进入GBC-B60型一级除渣机上,炉排落下的细灰经冲灰管也冲入此除渣机。
而后转至二级除渣机后运至室外除渣棚卸下运走。
本工程锅炉产生的灰渣,为避免不能及时外运,因此本工程考虑设置事故渣场。
4.3.4热力系统
4.3.4.1高温水系统
高温水系统回水经锅炉加热到115℃后,通过供水管从锅炉引出后,直接进入外部供热管网。
70℃外网回水总管进入锅炉房后经除污器通过热网循环泵经母管分别进入锅炉。
本系统循环水量2170t/h。
4.3.4.2系统补水与定压
为保证供热系统安全运行,考虑采用水泵补水定压的方式来确保高温水系统内不产生汽化、倒空现象,使其能在稳定的参数下运行。
对于一次网,115℃热水汽化压力为10.3mH2O,锅筒相对于锅炉房地面高度为8.5米,考虑热网地形高差,静压线定为25米。
4.3.4.3系统运行调节
采暖供热为保证热用户所需要的设计温度,适应各热用户的热负荷变化,应随着室外气温的变化,进行必要的质或量的调节。
本可研确定系统的运行调节,采用质调节方式,根据室外气温的变化,在锅炉房内对高温水管网的供水温度、水量进行调节。
4.3.4.4除氧及软化水系统
锅炉房生产与生活用水均以城市自来水作为水源。
为保证水质能够符合高温热水锅炉及外网水的水质要求,保证系统在安全的状态下运行,除氧系统选用LYDO-10型自动常温氧气一套,软化水系统采用GA-6D2型组合式钠离子交换器软化水设备一套。
4.3.5防腐与保温
为减少热能在输送过程中的损失,创造良好的劳动卫生条件,保护工作人员不致被烫伤,本工程对室内热力管道及热设备进行保温。
管道及设备保温材料均采用超细玻璃棉毡,防腐采用TO树脂,外防护采用镀锌铁皮。
4.3.6锅炉房设备布置
4.3.6.1锅炉间
本工程建设4台70吨往复炉排锅炉。
锅炉房长100米,跨度为20米,布置4台锅炉,一台定期排污扩容器。
4.3.6.2辅助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抚松 新城 区域 供热 热源 项目 可行性 分析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