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讲义.docx
- 文档编号:29697871
- 上传时间:2023-07-26
- 格式:DOCX
- 页数:76
- 大小:90.13KB
中国文化讲义.docx
《中国文化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讲义.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文化讲义
中国文化概论
目录
导言
一、文化与文明
二、中国·华夏·中华
三、中国文化生态
四、中国文化特质
五、中国文化史的分期
六、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意义与方法
第一章中国物质文化
第一节生产与经济活动
第二节衣食住行发展
第三节科技文化成就
第二章中国制度文化
第一节政治制度
第二节法律制度
第三节军事制度
第四节教育制度
第五节礼制与称谓
第三章中国精神文化
第一节学术思想
第二节文学艺术
第三节宗教信仰
第四节伦理道德
第五节传统节日与民俗
导言
一文化与文明
1、国外学者对文化的界定
“文化”一词,是由拉丁语Cultura转变来的,在法语和英语中是Culture,德语中是Kulture。
它原来的意义是人在改造外部自然界使之适应于满足衣食住行等生存需要的过程中,对土壤、土地的耕耘、加工改良,后来此本意发生转移扩大,引申为几种意义:
a、含有耕种的意义;b、含有居住的意义;c、含有练习的意义;d、含有留心或注意的意义;e、含有敬神的意义。
正是由于“文化”一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多种多样,因此西方学者对文化这一概念有不同的定义。
例如,文化学的奠基人、英国文化学者爱德华·泰勒,先后给文化下过两个定义:
a、“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艺术、宗教、神话、法律、风俗,以及其它社会现象”。
b、“文化,或文明,是指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美国人类学家C·克拉克洪认为,文化是一种渊源于历史的生活结构的体系,这种体系往往为集团的成员所共有,它包括这一集团的语言、传统、习惯和制度,包括有促动作用的思想、信仰和价值。
《法国大百科全书》认为,“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明现象的总和”。
《德国大百科全书》认为,“文化指人类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依据他们的能力在同周围环境斗争中以及在他们的理论和实践中所创造的成果。
2、中国学者对文化的界定
中国古代汉语中“文化”一词的涵义,主要是指以文物典制,伦理道德和礼仪习俗来教化天下世人,使其自觉地按照统治阶级的规范要求来行动,即“以文教化”的意思。
如《周易》中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唐代孔颖达解释说: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
这是中国古人对文化的最早提法,但这里的“文”和“化”是单独意义的词,“文化”并没有联成一个词。
西汉时期,刘向在《说苑》中始将文化联为一词,“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这里的文化是和武力镇压相对应,指“以文德教化”天下之意。
近代史上,有许多有识之士,探讨文化问题,对文化下了诸多定义。
例如,梁启超认为“文化是包含人类物质精神两面的业种业果而言”。
陈独秀给文化下的定义为:
“文化是对军事、政治、产业而言”;“文化的内容,是包含着科学、宗教、道德、美术、文学、音乐这几种。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化热兴起之后,学者们又对文化有诸多定义。
任继愈认为,“文化有广义、狭义的区别,广义的文化,举凡文学艺术创作,哲学著作,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饮食器服之用,都包括在内。
狭义的文化则专指能够代表一个民族特点的精神成果。
”周洪宇等人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是以人的活动方式以及由人的活动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为其内容的系统。
”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文化的界定为:
“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
广义的文化总括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物质和精神的全部产品。
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以与世界观、政治思想、道德等意识形态相区别。
”
3、我们对文化的界定
我们认为,文化应是从古至今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知识的系统的总和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它的物化结果,它包括静态的积累和动态的创造两个方面;人类要进步、发展、就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和传承,因此,文化又表现为一种过程,积累和创造居于过程的两端,居于中间的是人们对已积累起的文化成果,即各种知识体系的学习,掌握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也就是受教育的过程,这正是文化的一种具体体现。
文为名词,化为动词,文化的过程就是把上一代人所创造并积累起来的各种知识体系传授给下一代人,并由下一代人用自己的创造去充实它、丰富它,再传给下一代人,如此而不断地累积、创造、传承下去,构成人类文化发展的川流不息的动态过程。
(二)什么是文明
1、文明的界定
文明一词来自于拉丁语civis(市民)和civilitas(都市)。
在古代希腊国家,城市不仅是政治生活的中心,而且事实上就是国家本身,即所谓的“城市国家”;这样一来,居住在都市的城市居民,就不但在政治上享有特殊地位,并且被人们认为市民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应当较文雅、进步的,所以就取文明为“civilization”。
对于文明的定义,国外有不同的看法。
法国《世界百科全书》认为,“文明意味着社会的高度发达,换言之,它具有一系列特征,具备这些特征的社会各有其独特的个性,因而在历史或在各民族中占有特定的地位。
”
德国《百科词典》认为“文明泛指人类社会继原始社
会最简陋的生活方式之后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生产力有了提高,与此相联系,农业、畜牧业、商业和工业,以及社会和国家组织均有了发展,一般亦指物质文明。
”
俄罗斯《大百科全书》写道:
“文明”一词,a、文化的同义词;b、社会发展,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水平和程度;c、继野蛮时代之后社会发展的程度。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将文明概括为:
“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社会进步和人类开化状态的标志。
”
2、我们对文明的看法
我们认为,文明是由文化成果凝聚而成,它是人类文化在各个时期所创造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社会体系和行为规范的外观显示。
它必须有为社会所公认的行为准则,并通过语言、历史、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各种社会制度等客观因素以及人们主观上的自我认同加以规范。
它必须有客观的物质实在物为标志,如村落、城镇、民族、国家、宗教实体、经济发展状况等等。
它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在生产工具体系没有发生重大变革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没有达到质变以前,它不会产生质的飞跃。
(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知识科技文明)
(三)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文化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
人一出生就已生活在自己祖先所创造的特定文化氛围之中,通过对前人所创造的全部知识体系的学习和把握,并用自己的活动去发现新的知识,探索新的领域,进而丰富人类文化的内容,推动社会的前进,所以文化具有内在的驱动性,由于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累积和创造,促使文化的发展变化迅速而又频繁。
文明则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实体,它是文化所创造成果的物化或外观显示,如由精神文化成果凝成的各种文学、艺术成品和人们的道德规则。
文明在一定时期内作为社会实体的相对稳定,使人类能够享受自己创造的各种文化成果,并用新创造的文化成果去丰富它,由此而标志着社会发展的状况和人类开化的程度。
二中国·华夏·中华
(一)中国
中国者,天下之中也。
在周初的《何尊》铭辞中就有“中国”一词:
“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上天曰:
‘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
从地域概念来说,“中国”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随着时代的演进,其范围在不断拓展。
先秦时期,“中国”指周王朝的京师所在,用以与“四夷”对称;其范围十分有限。
春秋时期,秦、燕、楚、吴、越、蜀仍皆为蛮夷,尚不在中国之列。
秦汉以后,“中国”指定都中原的大一统王朝及其所辖的版图,原来先秦时期的夷、狄、戎、蛮早已成为中国的主体部分了。
中国的范围扩大了,更远的未知区域便被称为四夷。
元帝国自称其统治区域为“中国”,称其邻国为“外夷”,如日本、高丽、安南、缅甸等地。
由于历代中原王朝的文治武功时有强弱、起伏不定,所以“中国”的版图也在历史上多有盈缩。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大体确立中国领土范围:
北起萨彦岭,南至南海诸岛,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库页岛,约1260万平方公里。
“中国”作为一个近代国体意义上的主权国家概念,是在1689年签订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在开首以满文写明外交使臣的身份是:
“中国大皇帝钦差分界领侍卫大臣议政大臣索额图……”。
在外交上使用汉文“中国”一词,首见于1842年8月29日的《中英南京条约》,在随后的近百年间,清王朝以“中国”的名义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契约。
1911年10月11日,武昌起义革命军宣布的十三条方针中,第二条称中国为中华民国。
(二)华夏
“华夏”,是汉族先民的古称。
汉族为中国的主体民族,它的起源问题,一些西方学者,曾宣传中国文明及中国人种是从古代埃及或西亚输入的学说;但是1921年在河南发现的仰韶文化遗迹、1929年在北京发现的猿人头骨化石,就证明了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种西来说的荒谬。
我们说中华民族起源于中华大地,是根据传说中的远古部落氏族的发展演进,而得出的。
根据徐旭生著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国古代部族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
一、黄炎部落(中国西北方),分为三个亚集团,1、黄帝(陕西黄土高原,姬姓)、炎帝(陕西渭河上游,姜姓);2、高阳氏,有虞氏,商人;3、祝融族
二、东夷集团,太昊、少昊、蚩尤
三、苗蛮集团,三苗、伏羲、女娲等
黄炎联合,败东夷,杀蚩尤,东夷部分融入黄炎部落。
黄炎同室操戈,黄败炎,成为黄炎部落大酋长。
尧、舜、禹时代,与三苗冲突,平服三苗,三苗一部分进入。
于是黄炎部落成为最强大的部落联盟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国家。
我们知道,我国从禹开始步入阶级社会,建立的国家,而禹及其父鲧兴起的部落称崇,即嵩山,又称华山,故曰“华”;夏则是因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夏。
《国语·周语下》:
“赐姓曰姒,氏曰有夏”,夏即指封地,
这样一来,地区“华山”与族人“夏人”,就成了以后华夏族的名称。
后来又经过商、周等的发展,华夏族的族体意识进一步增强,不过自汉以后华夏族这一名称逐渐被汉族一称替代。
(三)中华
“中华”一词约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如《魏书·礼制》:
“下迄魏晋,赵秦二燕,虽地处中华,微祚微浅”。
“中华”是“中国”与“华夏”二名复合而成,意谓居于中心而文化优越的民族。
“中”即中心;“华”指文化繁盛。
三中国文化生态
(一)地理环境
1、地理环境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地理环境(指宇宙、地质、气象、水文、地文、生物等因素)制约着各地的经济生产形态,并能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间接的影响。
如在江河灌溉的暖温带、亚热带地区,因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故农业最早得以发展;草原荒漠宜于流动畜牧,故游牧经经济得以开展;滨海地区有鱼盐之利与交通之便,工商业适宜而兴。
在江河灌溉造成两岸居民农耕生活稳定基础上产生的农业文明稳定持重;草原的恶劣气候及游牧射猎习惯,造成了游牧文明剽悍尚武;海洋民族航海冒险,致使商业文明具有外向开拓精神。
这一切说明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发展具有影响制约作用,但不具有决定作用,因为人是一种具有能动性的文化动物,人类对自己的发展取向具有创造性选择功能,但我们应承认地理环境在某一文化发展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2、中华文化产生发展的地理环境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与其它古文化相比,中华文化所依托的自然地理环境独具一格,由此也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中华文化依托的地理环境有如下特点:
第一、地域辽阔。
中华文化在辽阔的地理背景中培养起了阔大气象,致使中华文化绵延悠长,历世相传,承袭至今。
第二,地形复杂,气候多样。
。
由于地形,气候的差异,于是导致了各地经济、文化的差异。
由于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的地理特征,就造成了各地区文化发展的地区性差异,因而出现了许多以地域命名的学派、党派、商帮。
第三,中国地理环境自成体系,构成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造就了中国人的和平自守观念,且并不努力向外开拓。
中国人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独立完整的世界中,因而认为中国=世界,用“天下”、“四海”来比喻自己国家的版图。
这无形中助长了自大自尊、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惰性。
在这样的心理下,中国人生活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中,从而使中国长期保持基本上自给自足的经济、文化形态,文化体系自具一格。
3、中华文化起源的多元格局
按照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划分说,可以把全国文化起源的区域性格局划分为八大区:
(1)黄河中游地区
(2)黄河下游地区 (3)黄河上游地区 (4)长江中游地区 (5)长江下游地区 (6)东南沿海地区 (7)长城内外及东北地区 (8)西南地区。
在这些区域中,以黄河中游、下游两个区城的文化最重要,内涵最丰实,影响最大,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中国最早的国家夏、商,都在黄河中下游。
(二)经济土壤
中国古代自然经济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经济类型是农业经济与游牧经济;与这两种经济类型相对应的是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
1、中国的农业文化
农业是中国古代社会最重要的生产部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的起源地之一。
根据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证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至少在六、七千年以前,就已开始农业。
进入文明时代(即阶级社会)以后,逐渐树立了以农业为本、以农立国的观念,国家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着管理农业生产的中心而展开。
《管子·山权数》说:
“谷者,民之司命也”。
以国王为首的统治者非常关心农事,如周朝天子每年都要举行藉田礼(征用民力耕田),举行祭社(土神),稷(谷神)礼,祈求年谷丰收,还定期对农业生产进行视察,监督管理。
秦汉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继续推行以农业为国本的经济政策,如曹魏屯田制,北魏隋唐均田制等。
由于历代封建王朝重视农业经济,于是就形成了中国的农业文化传统,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表现出来。
由于农业生产以土地为本,农民离开土地便一无所成,所以长期以来农民就形成了安土重迁的习惯,农民往往世代劳作生息在一块土地上,生于斯长于斯,子孙世守于斯,由此也产生了眷恋乡土的感情。
世界上所有的农业民族都有眷恋乡土的浓厚感情,但中国人尤其突出,这除了农民受土地的束缚这个因素以外,还受农业宗法组织因素的影响。
农民属于各自的宗法组织,离开它很生存。
一个宗法组织就是一个小社会,它有各自的成员和关系,对外人是不接纳的。
正是由于农业生产的安士重迁品格,造就了中国人的平缓、忍耐、随顺、中庸性格,导致了人们对人的能动创造精神的漠然态度。
所以我们说中国自古以来的这种不以武力去侵略别国的和平自守精神,完全是农业文化中安土重迁品格的派生。
2、中国的游牧文化
我们先以第一个出现在我国北方的骑马民族匈奴族为例。
匈奴生活于北方苦寒之地,过着一种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这就使他们养成一种流动性,土地观念很淡漠。
游牧民族的流动性就对农业定居区的生活形成了进攻性的威胁。
匈奴人的日常生活方式,也把他们培养成天然具有掠夺性的战士。
隋唐的突厥,宋代的契丹、女真、党项,以及后起的蒙古,生活方式与匈奴相近,都是强悍孔武的骑马民族,这些骑马民族一次次地侵入中原地区,给中原文化带来了破坏性的影响;但也给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的融合发展,带来新的成分和新的因素,如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宋与西夏榷场贸易,这一切使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在形式内容上更为丰富。
(三)社会结构
宗法制是中国社会的构造体系。
宗法制孕育于商代,定型于西周。
宗法制规定,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天子”,是天帝的长子,奉天承运,治理天下土地臣民。
从政治关系而论,天子是天下共主;从宗法关系而论,天子是天下大宗。
君王之位,由嫡长子继承,世代保持大宗地位。
其余王子(嫡系非长子和庶子)则封诸侯,他们对天子为小宗,但在各自封国内又为大宗,其位由嫡长子继承,余子封卿大夫。
卿大夫以下,大、小宗关系以上例。
跟宗法制绵延不绝紧密相连的,是专制政体的长期持续。
(四)国际条件
中国文化在古代明显领先于周边地区,所以中国文化广泛施影响于周边地区。
汉字、儒学、礼法、农业及手工业技艺,都是中国输往周边的文化品种,以致日本、朝鲜、越南等被纳入“汉字文化圈”、“儒学文化圈”。
所以秦汉一直到明清各王朝,无论是与中亚、西亚交往,还是与东邻以及南洋诸国交往,都有一种“天朝上国”俯视夷狄的意味。
综观古代中国,虽然面对过足以改朝换代的异域军事力量的侵袭,也曾迎受过佛学那样高水平的观念文化的传入,但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并未真正发生过动摇。
然而时至近代,情形发生重大变化,西洋人用大炮、鸦片和商品,打破中国自古形成的与外部世界之间的障壁,将中国纳入世界文化的总流。
四中国文化特质
(一)中国文化是伦理类型的文化
1、中国文化伦理型特征的形成原因
中国文化的基本属性可以归结为伦理型,或称之为政治伦理型,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是因为,中国文化极重视伦理道德、人伦关系这些基本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重视,是出于实践上的社会政治目的,为了借助他们维系社会秩序,为此,中国古代人总是把自身道德修养与治国安邦紧密结合在一起,“齐家、治国、平天下,皆以修身为本”,这样,就形成了中国社会独特的文化传统。
那么这种伦理型文化传统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这与它具备的特定自然条件及社会历史条件有关,亦即与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下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结构相关。
从地理环境上看,中国的东部及东南部临海,西南及西部多高山,西北及北部多沙漠草原,形成一种半封闭状态的大陆性地域;从物质生产方式上看,农业经济与小农业生产是中国社会的基础;从社会组织结构上看,专制制度高高在上,严密控制着全部社会,宗法制度则渗入到社会机体的整个组织细胞。
由这些自然和社会的条件所决定,即上述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农业经济体制、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等相互间的配合、影响和制约,形成一个稳定的生存系统,与这个系统相适应,就孕育了伦理类型的中国古代文化。
2、中国文化伦理型特征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特征,对中国社会与中华民族产生了诸多的影响。
首先,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特征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特征,要求人们以宗法道德的规范,去加强做人功夫的修养。
从消极方面讲,它不免有用宗法道德扼杀人性的一面,尤其统治阶级中出现不少的伪君子,假道学,这种现象可能引发人们对道德信仰的丧失,而统治阶级则往往可借伦理道德的名义,行维护一己私利的目的,如忠君思想,说到底是为一姓的统治,牺牲天下百姓的利益。
从积极方面讲,它提倡人们注意道德人格的修养,培养精神节操,诸如修已爱人、敬业乐群等品德,有益于社会的发展,以致于历史上无数“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英雄志士,乃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立国的道德基础,也是中华文化得以继续弘扬的人文渊薮。
其次,中华文化的伦理型特征,从根本上讲,是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的,由于中国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天人合一观念,很难要求它把外在自然当作独立的认知对象加以研究,因此无从发展自然科学,也就谈不上科学精神的培养。
(二)中国文化的五个特点
1、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与延续精神
英国的历史学家汤因比,曾把世界历史的发展划分为26个文明形态,其中唯有中国文明是一个长期延续发展而未曾中断的文化体系,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独特的延续性特点。
在世界文明史上,其他古老文化都曾出现过这种文化中绝现象。
在世界上所有的古文明中,唯有中国因其表现出的延续性而避免了这种文化中绝现象,凭借自己一贯的文化传统而发展到今天。
中国文化这种独特的历史延续性,一方面与其特殊地理位置相关,中国与西方的文明中心距离遥远,隔着沙漠、草原、高山、海洋等地理障碍,在古代不易受到来自西方的强大军事威胁。
在文化上,中国一直处于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不仅在东亚、东南亚地区处于优势地位,在古代世界,中国也经常以富足强盛而闻名遐迩。
直至近代以前,中国文化上的优势地位,使周围的一些文化多对它处于一种附从的关系,无从超越它,因而使中国文化基本得以保持自己在文化上一贯的发展态势,表现为历史的延续性。
尽管在军事上,中原文化至少在商周时代起不断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攻击,直至清代;它使中原文化受到破坏,但却没有中绝,每一次中原文化都凭借自己的文化优势,战胜了军事上强于自己的游牧民族,使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这些游牧或半农半牧民族,在军事上侵入中原以后,反而在文化上皈依于中原文明,这样也从而使本来处于优势地位的中原文化,在吸收了游牧民族带进的新鲜成份之后,更加壮大了自己,因而在文化发展的连贯性过程中一直延续下来。
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其表现之一是同化力,即域外文化进入中国之后的被同化,如印度佛教在传入中国之后,与中国本土的文化合流,最后完成了印度佛教的中国化结果。
印度佛教的一部分变为中国式佛教,一部分被摄入于宋明理学之中,以及道教中。
从佛教初传中华至佛教同化于中华文化之中,前后经一千余年。
中国文化包容性的另一个表现是它的融合力,这种融合力表现了中国文化极强的弹性和吸摄能力,中华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是与中原民族所表现出的博大胸怀密切有关的,可以说,世界上很少见哪一个民族能像汉族一样容忍和具有这样的博大胸怀,而正是这种容忍和气度使中国文化表现出极强的融合力,从而也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神。
中国文化包容性的第三个特点是它的凝聚力。
而这种凝聚力根源于一种传统深厚的礼教精神。
这种礼教精神就是指由一套道德伦常观念和宗法组织模式构筑而成的精神。
以礼教精神为基础,构筑起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意识,礼教精神也成为中华文化的本质性特征,因而中国也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
总之,正是由于历史上形成的这种礼教精神,从而成为中国文化得以发展的内在凝聚力。
2、中国文化的“实用——经验理性”
中国古代文化是建立在自然经济类型的农业基础之上的文化,也就是农业文化,这种文化就决定了中国文化具有“实用——经验理性”的特点,它具体表现在以下诸方面。
第一,以农为本的重农意识,在这种思想意识的影响之下,中国古代历代王朝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农业,先后采取过重农抑商、农本商本政策,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抑制工商业的发展。
第二、重实际而黜玄想的务实精神。
亿万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在长期的农耕实践中,养成了朴素无华的务实精神。
为什么是这种精神呢?
因为农业生产中一个最直接的关系,所谓“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不勤则损亦如之,”民谚中有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说法,这说出了利无幸至、力不虚掷的质朴道理,这种实用型经验反映到政策的制定上,就是追求质朴的实用效果,绝不崇尚玄思华论的虚文。
中国在实用的目的下,发展起致用的学术传统,历代学者以经世致用相标榜,追求功利性的学术传统,总之,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农耕实践,培育出朴素无华的务实精神传统。
第三、安土重迁的和平自守精神。
由于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资料是土地,因此能稳定地占有一块土地,安静地从事农业生产,就是农民得以生存的基本保证,也是农民最大的期盼。
中国古代的农民,往往是世代固守在一块土地上,过着一种起居有定,耕作有时的简单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他们恋重先人坟墓,固守田园家业,维持着一个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封闭性小天地,这种状况造就了农民与物相安,不乐迁徙的生活习惯。
而知识分子也淡于名利,以躬耕自养、诗书传家,过田园生活为乐,这些都是农业文化培育出的宁静平和的生活情趣。
3、中国文化的宗法家族色彩
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有一个很大的特征,就是在氏族制解体极不彻底的状态下进入阶级社会的,这样一来就使中国古代国家及社会组织中存在着较多的氏族制残余,从而也形成了国家制度下的宗法制。
宗法制对社会制度的各方面产生极强的影响,最主要的表现是家国同构、君父一体,这种家国一体相通的状况,使中国古代的阶级关系不是表现为政治利益上的赤裸裸的对抗,而是蒙上一层伦理关系的外膜,表现出较为温和的形式。
如宗法制的典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文化 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