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教育复习重点.docx
- 文档编号:29697308
- 上传时间:2023-07-26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2.32KB
幼儿园科学教育复习重点.docx
《幼儿园科学教育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科学教育复习重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科学教育复习重点
幼儿园科学教育复习重点
第一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学前儿童科学探究的特点(辨析、论述、理解)
1、简答:
幼儿探究过程的特点
1)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最初关心的问题都和自然有关,是基本的科学问题
3)通过直接经验来认识事物
4)探究方法有试误性
5)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具有“非科学性”
第三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概念与特性
1、简答:
现代科学教育的特征
1)在教育目标上以科学素养为中心
2)在教育内容上强调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的结合
3)在教学过程上强调实践性和探究过程
2、论述、辨析: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特性
1.教育内容要生活化和具有生成性
1)教育内容要生活化
2)内容的兴趣性和生成性
2.教育过程能引导幼儿主动探究
1)幼儿产生疑问或疑惑
2)幼儿用已有的经验进行猜想和解释
3)幼儿按自己的想法作用于物体,作用于结果和事实调节了幼儿的认识、验证了幼儿的解释是否适宜
3.教育活动的结果要使幼儿获得广泛的科学经验
4.教育价值的可持续性和多项性
5.教育组织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1)注重幼儿自发的个别探究和小组探究活动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应灵活地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
第二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与目标构成
1、论述、案例分析:
第二节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及价值取向
《纲要》中科学领域的总目标: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到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价值取向:
终身发展
可以概括为为使幼儿获得乐学、会学、会用这些有益于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大价值。
2、简答、案例分析:
第三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三要素的内涵
1.情感态度目标:
有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并有初步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1)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2)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3)关爱和保护周围环境
(4)创造精神
(5)尊重他人,乐于合作、分享与交流
2.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方法目标:
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感性认识
第一,探究未知的能力。
幼儿探究未知的能力主要包括观察探索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推理和预测的能力、实验验证和记录有关信息的能力、解释与交流的能力等。
(1)观察探索和发现问题。
对于幼儿来说,科学思维的第一步是用感官观察和探究周围环境,逐渐地对使用工具发生兴趣,并体验到工具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探究事物的细节。
(2)推理和预测。
科学思维的第二步,就是针对观察和探索时发现的问题、产生的疑问,用已经观察到的特定事物和有关现象,并运用已有经验进行推理,作出猜想和预测。
(3)实验验证和记录有关的信息。
通过做实验来证实预测是否正确,这是科学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环。
通过实验,原来的预想可能得到支持和证实,也可能被推翻。
(4)解释与交流
科学探究过程的关键是用观察和信息建构合理解释的能力。
同样,幼儿也需要有机会在讨论中描述和分析他们的发现。
第二,技术设计的能力。
技术设计方面的目标主要是让幼儿体验创造的价值和乐趣,体验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并尝试着进行简单的设计和制作,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和程序。
3.知识经验目标:
获得有关周围事物及其关系的经验,并有使用的倾向
(1)幼儿期不可能有真正的科学概念。
(2)经验性的知识是幼儿能够获得的最有价值的知识。
(3)强调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
第三章教师在学前儿童科学活动中的作用(重点)
第二节教师是积极的支持者和引导者
一、教师的基本作用
(一)选择适合于幼儿发现的知识经验
发现法一般是指对结论性知识的重新发现。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运用发现法、探索法不仅仅是简单地为幼儿提供自由探索、独立发现的机会,而是要考虑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什么样的知识更值得重新发现”。
(二)提供结构好的材料
要在短时间内让幼儿经历探究发现的过程,就必须提供与发现内容相适宜的结构好的材料,支持幼儿的探究。
在探究之前,教师的作用在于提供材料,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在探究过程中,在关键的时刻增加和补充材料能激发幼儿进一步活动,促进他们进一步深入思考和实验。
(三)不干涉,但给予必要的帮助
发现法强调的是事物的性质及关系应该由幼儿自己通过亲身经历去发现,而不是按照教师告诉他的结果或试验步骤去做。
教师不要做示范,不要直接告诉幼儿,也不要老是在一个幼儿旁边转来转去,更不要提出“你在干什么呢”“你是在做……吗“等明知故问的问题,以免打断幼儿的思路。
但教师在幼儿探究时不是袖手旁观,而是观察、思考、判断幼儿的需要和已经达到的水平,并给予必要的帮助。
一般来说,在幼儿的探究和发现过程中最可能发生的两个方面的情况,需要教师给予及时的帮助:
1、发生感情上的危机
2、发现中遇到挫折
(四)指出矛盾,引起进一步的探究
在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幼儿常常不去注意那么矛盾的事件,常常需要教师引起他们的注意。
一旦幼儿察觉到矛盾的事件,他们将进一步进行探究。
(五)组织讨论,使幼儿向概念迈进
探究和操作后的谈论会大大促进幼儿的发现,帮助他们澄清和发展所发下的意义及其关系。
第一步是鼓励幼儿轮流表达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第二步是教师从幼儿看上去不相干的观察和发言中把矛盾抽出来,引导幼儿深入思考。
第三步在幼儿意见和观点的基础上,把幼儿的探究和发现简明地整理出来。
简答、举例:
有效的提问与理答
(一)提问的作用
1、引起学习动机
2、帮助学生学习
3、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
4、评价功能
5、发问引起反馈作用
6、启发学生思考
7、管理功能
活动开始之前的提问能引导幼儿注意到一个新的探究和学习领域。
活动过程中提问有助于幼儿注意到某种关系,使操作变得更有意义。
活动结束时的提问有助于幼儿反思探究的过程和澄清已发现的关系,并能使幼儿注意到新的探究领域。
(二)提出能引发幼儿思考的问题
1、在引导幼儿探究时,教师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
(1)根据莱里·洛尔利的研究,问题由窄到宽可以分为四类:
1直接信息问题:
要求幼儿辨认易得的信息,如社会的和自然的知识,或回忆已知的信息。
②重点明确的问题:
在某个方向上指导幼儿,或帮助他注重一个问题的有关方面,要由幼儿独立回答。
③评价问题:
鼓励幼儿判断一种产品、观点或程序的完善性、适宜性或有效性。
④无时间限制的问题:
有可能鼓励幼儿扩大一个新的探究领域,它通常用在知道幼儿学习的探究阶段。
(2)张玉成在对布鲁姆等人提出的问题类别进行比较后,提出了与科学探究有关的四种问题。
1认知记忆性问题:
对此类问题的回答,幼儿只需对事实或其他事项作回忆性的重述,或通过认知、记忆和选择性回想等历程,进行再认。
2推理性问题:
幼儿对这类问题的回答,必须经过对所有接受或记忆的资料进行分析及统整的过程。
3创造性问题:
这类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幼儿要采用独特的、新奇的观点作异乎寻常的反应。
4批判性问题:
回答这类问题时,幼儿必须先设定标准或价值观念,据此,对事物进行评价或选择。
2、教师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机械地发问
(2)提问过多过频
(3)启发性问题少
3、教师提问应遵循的原则
(1)目标明确
(2)切合幼儿
(3)启发思考
提问要充分应用高原式策略,避免使用过多尖峰式策略。
所谓尖峰式策略,是指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并指明回答后,陆续提出较深入的问题由同一人回答,直到某一阶段才指名他人回答另一系列的问题。
高原式策略则不同,教师在提出一个问题并由多人回答不同意见后,再提出深入一层的问题。
(三)对幼儿回答的处理应具有激励性和引导性
1、注意倾听
2、认可幼儿的全部答案,使每个幼儿受到鼓励
3、给予幼儿出错的权利,并分析错误背后的原因
4、给予幼儿具体的反馈,促进幼儿认识的主动建构
(四)用具有层次性、渐进性的问题,引导幼儿主动探究
第四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和内容的需求化(重点)
简答、案例分析: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和内容需求化的途径,怎么使用?
第一节学前儿童科学领域的目标分层
一、确立关键经验的依据和原则
1、选择那些对幼儿具有终生意义和价值的、幼儿乐学、能学的内容作为幼儿的关键经验。
2、引导幼儿探究身边熟悉的事物,用简单的事物引导幼儿进行深入的科学思考。
二、关键经验的内容范围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科学探究
3、生物
4、材料及其性质
5、自然现象与天气
6、工具及设计技术
三、各年龄班幼儿的关键经验(P109-110)
第二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和内容需求化的意义
一、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基本前提
二、幼儿的经验水平是其主动学习和探究的起点
第三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和内容需求化的途径
使幼儿关注问题,进入探究的情景的途径有两条:
一是对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进行教育价值的判断,开发和利用幼儿需求和兴趣中的教育价值,生成科学教育活动,即顺应—生成途径。
二是创设既有教育价值又能引起幼儿兴趣情景,教师将儿童引入情景,让他们观察和获得有关的信息,逐步明确要探究的问题,即预设—转化途径,将教育目标转化为幼儿的需求,激发幼儿探究和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一、顺应—生成途径
顺应幼儿的需求和兴趣,开发和利用幼儿需求和兴趣中的教育价值。
1、顺应、支持幼儿提出的问题和疑问,生成科学教育
策略:
(1)倾听幼儿直接提出的问题,或在交谈中关注和产生的疑问与问题
(2)通过设置问题箱来收集幼儿的问题和疑问
教师要特别注意用开放的态度接纳幼儿的提问方式。
(3)鼓励、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究找到答案
2、支持幼儿的需求和想法,利用和实现其中已有的教育价值
策略:
(1)开发幼儿身上已有的教育价值
(2)支持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
(3)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提供材料的方式
3、在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上不断开发、生成和深化教育
有时,幼儿虽然有明显的兴趣或关注点,但并没有直接提出自己的疑问或问题,也没有明确的设想。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无法从幼儿的疑问、问题和设想中直接看出教育价值,因此,这样的机会常常被忽略或错过。
4、顺应幼儿的需求和兴趣,开发和利用其教育价值的关键因素
(1)觉察幼儿的需求和兴趣
①幼儿较长时间的观察,注视和摆弄某种东西,以行动表现出他的兴趣和需求。
②对某种事物问长问短,有很多疑问和问题,想要知道是什么和怎么回事,即以语言的方式不很直接地表现出他们的兴趣和关注点。
③直接提出“我能不能看看(做做……)”这样要求,或由衷地感叹某事物真有趣。
(2)判断幼儿的经验水平
(3)找出幼儿经验中可能实现的教育目标和价值
二、预设—转化途径
将教育目标和内容转化为幼儿的需求,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顺应幼儿的需求和兴趣,可以实现许多教育目标,但是,也有一些目标是幼儿没有需求和兴趣的,但是,也有一些目标是幼儿没有需求和兴趣的,但又是不可不“学”的。
教师必须采用一定的教育策略,使幼儿产生学习和探究的需求和兴趣,产生学习和探究的动机,即使教育目标转化为幼儿的需求。
1、使儿童旧有经验与新经验之间的距离适当。
第一,要解决的新问题、要获得的新经验与儿童原有经验相关联、相类似易使儿童发生学习兴趣。
第二,儿童应当学习的新课题同儿童的旧有经验伙食业已习惯化了的思维方式与活动方式之间构成矛盾。
2、不断提供易于引发幼儿产生问题和探究行为的、物化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新材料。
3、有必要的情况下,教师要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究的需求。
4、创设教育情景,使幼儿感到学习对自己的意义。
三、两种途径的交织与转化
在教育实践中,顺应—生成和预设—转化两种途径常常是能够相互转化并交织在一起的。
第五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简答:
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区域活动、生活中的科学教育
第一节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
探究式科学教育是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让儿童亲历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
一、幼儿探究活动的步骤及教师的指导策略
阶段一:
确定探究主题,提出问题——幼儿关注问题,进入探究的情景之中
阶段二:
推测与讨论——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的前提
阶段三:
进行实验和观测——幼儿学习获得事实依据和实证材料
阶段四:
记录、处理信息和数据,并把它们转换成证据——幼儿学习对事物的客观描述
阶段五:
表达和交流——幼儿学习表达自己和倾听别人
二、有关幼儿探究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1、探究可以在科学与技术两种活动中进行
2、探究应成为学前儿童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但要与其他方式相互补充
3、在探究活动中,经历过程、发展相应的能力和形成相应的关键概念应统一在同一个或同一系列活动之中
4、兴趣性和有益性(或发展性)的统一
5、探究式科学学习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将获得有益的经验和有价值的发展
第二节区域活动
1、活动区的活动的独特价值
(1)幼儿自主发起、自主进行
(2)能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需要和水平
(3)幼儿的交往更加活跃
(4)幼儿的操作机会更多
2、幼儿在活动区活动时教师的指导策略
(1)提供适宜的材料
(2)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和任务
(3)适宜的介入和引导
(4)丰富相应的生活经验
一、科学发现区
(一)幼儿需要自由发现的机会和条件
自由发现是幼儿以自己的进度进行观察和探究,是支持幼儿实现其对周围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好奇心的一种方式。
自由发现应该:
1、允许幼儿熟悉材料
2、允许幼儿自己展开观察和发现,并对活动有积极良好的感受。
3、通过幼儿对自身行为的控制,建立自我评价。
4、提供无所谓对或错的答案,因而没有失败。
5、提供无威胁的学习时间。
6、活动依据每个幼儿自己的学习进度展开。
(二)为幼儿建立一个科学发现区,支持幼儿的自由探索与发现
科学发现区应具有以下特点:
1、属于所有儿童
2、以一种容易接近和可供选择的方式提供充分的材料
3、起到资源库和图书馆的作用
4、提供一种安全有序的工作场所
5、激发探究的过程和情感态度
二、自然角和种植园
(一)自然角和种植园的核心价值
1、生命的多样性
2、生命体的特性
3、生命体的生命周期
4、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及其对环境的依存
(二)自然角和种植园的基本特征
1、自然角里的动植物需要生动而有序地呈现
2、幼儿与动植物的接触要富有探究和发现
三、其他区域中的科学探究
(一)沙水区
(二)语言和阅读区
(三)艺术区
(四)建构区
第三节生活中的科学教育
一、天气预报栏
二、生活中的随机渗透
(一)一日生活中的随机教育
(二)户外活动
三、郊游和采摘
第六章学前儿童科学探究中的环境与材料的支持(论述、简答)(重点)
1、怎样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
(1)给予幼儿出错的权利
(2)寻找幼儿的真实意图和认识水平,避免误解或伤害幼儿
(3)尊重和接纳每一个幼儿的观点、兴趣、探索、发现和解释
(4)挖掘每一个幼儿探究活动独特价值
(5)给予每一个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和具体的反馈
2、怎样提供有意义的材料,提供什么材料?
怎样提供有意义的材料:
(1)选择并结构材料。
教师既要了解幼儿、了解教育目标和内容,又要了解每一种材料的结构所反映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应的科学概念。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为幼儿的探究选择适宜的材料。
(2)支持、引发幼儿与材料相互作用。
(3)引导幼儿在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学习
提供什么材料:
(1)材料物化着幼儿能够达到的教育目标和内容
(2)能引起幼儿探究的兴趣
(3)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4)每个幼儿都有足够的材料
(5)幼儿可以自己选择
(6)有多种组合的可能
(7)随时扩展和增加
(8)易构成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3、简答:
材料的呈现方式
(1)开放式呈现
(2)主题或任务式呈现
(3)问题情景式呈现
(4)分层呈现
《科学教育》复习重点
第二节学前儿童科学探究的特点
一、幼儿的探究与科学家的探究(辨析、论述)
三、幼儿探究过程的特点(简答、客观)
第三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概念与特性
二、现代科学教育的特征(简答)
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特性(理解、论述辨析)
第二章
第二节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及其价值取向(理解,案例分析教学设计,论述)
第三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三要素的内涵(记住要素、简答、理解案例分析)
第三章
第一节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大题)
第二节教师是积极的支持者和引导着
二、有效的提问与理答(判断、列举)
第四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和内容的需求化(大题)
第三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和内容需求化的途径
一、顺应—生成途径
二、预设—转化途径
三、两种途径的交织与转化
(简答、案例分析、使用)
第五章(简答)
第一节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
第二节区域活动
第三节生活中的科学教育
第六章
第一节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
大题,怎样营造
第二节提供有意义的材料
论述、简答怎样提供,选择题,例如:
材料的呈现方式选择标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 科学 教育 复习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