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18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3S微专题29资源跨区域调配学案.docx
- 文档编号:29697261
- 上传时间:2023-07-26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57.08KB
浙江选考18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3S微专题29资源跨区域调配学案.docx
《浙江选考18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3S微专题29资源跨区域调配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18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3S微专题29资源跨区域调配学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选考18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3S微专题29资源跨区域调配学案
微专题29 资源跨区域调配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区域
联系
(1)我国东西部经济合作的主要方式
(2)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方案及图示
(3)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a
c
c
分析区域合作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要素流动
2.我国的资源调配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
主要从资源调入区和资源调出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配置情况入手,分析如下:
(2)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其建设意义的分析要分别从资源调入区和资源调出区的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入手,具体分析如下表:
南水
北调
调出区
有利:
促进调水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提高人们节水意识
不利:
取水口水文环境受影响,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调入区
有利:
增加水域面积,促进水循环;增加地表水和土壤含水量;回补地下水,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防止地面沉降;可有效遏制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提供基本保障,促进经济发展
不利:
在北方灌区可能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等环境问题
西气
东输
调出区
有利:
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加快天然气综合利用步伐;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等
不利:
管道铺设沿线易造成生态破坏
调入区
有利:
改善能源供应,促进经济发展;减轻铁路运输压力;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等
西电
东送
调出区
有利:
促进中西部地区资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不利:
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环境污染加重
调入区
有利:
保障东部地区的电力供应;促进经济的发展;改善大气质量,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等
加试级方法技巧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
我国先后实施了若干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如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而这些问题亦成为地理学科中较重要的问题。
要掌握此类问题,需按以下思路进行:
1.跨区域资源调配原因的分析思路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①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②资源的地区供求关系差异;③资源在区域间一般不具流动性。
(2)调入地资源紧张的原因
①本地少;②消耗量大(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③利用不合理(浪费、污染)。
2.解决资源短缺途径的分析思路
开源节流:
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找替代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3.跨区域资源调配线路选择的思路
(1)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
(2)新建线路短、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3)安全系数高;(4)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小。
4.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影响的分析思路
(1)经济效益
可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地区分别考虑。
输出地输出资源可获得经济收入,并且可发展相关产业,完善基础设施,获得经济效益;输入地可获取资源,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可获得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
输出地可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机会;输入地经济发展加速。
两地区协调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社会稳定。
(3)生态效益
对沿途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真题
设问
1.(2016·10月浙江选考)简述“中哈输油管道”建成对中国能源安全和哈萨克斯坦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2.(2016·4月浙江选考)从能源消费的角度,简述西电东送工程对长三角地区的积极意义。
考向和
规律
1.考向:
能源输送工程对输出地和输入地的积极意义;能源输送工程对沿途生态的影响。
2.命题规律
题型:
本专题的考查形式主要是非选择题。
材料特征:
以某区域略图的方式呈现相关信息,信息呈现在图中,需要考生仔细读图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设问特征:
设问多是简述题,其形式主要是“简述……的积极意义”或“分析……的影响”。
选项或答案特征:
围绕材料,紧扣教材知识,结合考查区域进行具体分析,组织答案要点。
例题
杭州市千岛湖配水工程于2014年底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通水。
根据设计,配水工程输水线路中有九成以上线路走隧洞。
结合下图及所学知识,回答
(1)~
(2)题。
(1)该工程( )
A.为保证水质的优良,沿线多采用管道输水
B.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建设难度小
C.千岛湖水质优良,是杭州唯一的水源地
D.因地势原因全程须逐级提水,耗能大
(2)该工程建成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千岛湖水体受到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
B.极大改善沿线水质,使水价降低
C.在千岛湖建取水口,将会减少下游取水所承受的沿途水环境污染压力
D.可能导致长江口海水倒灌,杭州城区地面下沉
答案
(1)A
(2)C
解析 第
(1)题,该输水线路基本与富春江流向一致,则可自流;九成以上线路为隧洞,说明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为保证水质的优良,沿线多采用管道输水。
第
(2)题,依上题分析,千岛湖水直达杭州,则水质有很大改善。
注意沿线采用管道输水,不会对沿线水质、水量有太大影响。
(2016·嘉兴模拟)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是我国首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战略通道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线路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天然气管道工程。
读图,回答1~3题。
1.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天然气主要从国外输入,下列国家或地区最有可能成为其主气源地的是( )
A.中亚B.俄罗斯
C.西亚D.乌克兰
2.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目的有( )
①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 ②促进沿线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升级 ③加强东部地区供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④利用广州港的优势,扩大我国天然气的出口能力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③
3.与西气东输一线管道干线(轮南—上海)相比,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具有的优点是( )
①沿线经济更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②供气来源多元化,供气更稳定 ③覆盖区域更广 ④从根本上解决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状况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③
答案 1.A 2.B 3.D
解析 第1题,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天然气主要从国外输入,读图可以判断管道通过霍尔果斯进入中国,所以最有可能成为其主气源地的是中亚。
第2题,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目的有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不能促进沿线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升级;能够加强东部地区供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是进口天然气,与天然气的出口能力无关。
第3题,与西气东输一线管道干线相比,西气东输二线管道沿线主要经过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并非更发达;供气来源多元化,供气更稳定;覆盖区域更广;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状况,但可以缓解其能源短缺状况。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主供气源来自中亚三国。
读图回答4~5题。
4.“西气东输三线”的干线沿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 )
A.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
B.阴山、秦岭、南岭地形区
C.寒带、温带、热带气候区
D.黄河、长江、珠江流域
5.该工程建设产生的显著影响是( )
A.加快新疆资源开采,促进其经济发展
B.诱发沿线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C.缓解沪、浙、珠三角等地区能源短缺
D.深化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答案 4.D 5.D
解析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西气东输三线干线依次经过新疆、黄土高原(第二阶梯),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珠江三角洲(第三阶梯);该干线没有经过阴山;我国没有寒带地区,因此该干线没有经过寒带地区;该线依次经过了黄河、长江和珠江流域。
第5题,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的天然气来自中亚地区,输往广东,对上海、浙江的能源短缺没有缓解作用,故A、C错误;西气东输管道铺设可能破坏地表的完整性和地表植被,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而不会诱发地震。
(2018届浙江模拟冲刺)“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千岛湖引水工程是“五水共治”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读“千岛湖引水工程线路图”,完成6~7题。
6.千岛湖引水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治污水B.防洪水
C.保供水D.抓节水
7.千岛湖引水工程建成后对杭州城区的积极影响有( )
A.减缓地面沉降B.缓解用电紧张
C.缓解交通压力D.减轻大气污染
答案 6.C 7.A
兰郑长管道起于甘肃省兰州市,止于湖南省长沙市,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和湖南5省67个县市。
该工程是国家实施西油东送、北油南调战略工程的具体体现。
读“兰郑长输油管线示意图”,回答8~9题。
8.兰郑长管道跨越的地形区包括( )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D.内蒙古高原
9.在沿途的配套油库中,中石油投资3.6亿元打造的郑州油库扩建工程,在河南7个油库中容量最大。
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理位置优越B.交通便捷
C.市场需求量大D.运营成本低
答案 8.B 9.C
解析 第8题,该管线主要跨越了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
第9题,油库扩建,归根结底与市场需求量大有关。
(2018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冲刺卷)截至2017年6月9日,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工程—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向北方调水达100亿立方米,受水区覆盖京津冀豫苏鲁等省级行政区。
完成10~11题。
10.南水北调东、中线的优势和劣势是( )
①东线工程设计输水量大于中线 ②东线工程需要新开挖输水河道 ③中线工程可基本自流输往北方 ④中线工程沿线治理污染压力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11.南水北调工程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其中对北方的生态效益是( )
①压采回补地下水 ②保护生物多样性 ③提供优质的水源 ④抗旱减灾增效益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答案 10.D 11.A
解析 第10题,东线工程可以利用京杭运河,需要新开挖的输水河道较少;中线工程沿线工业较少,污染较小,东线工程沿线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治理污染的压力较大。
第11题,注意题干的要求“生态效益”,提供优质水源、抗旱减灾增效益都不属于生态效益。
12.读我国“西电东送”工程路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西电东送”工程三线目的地大量输入能源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据图分析,“西电东送”工程三条路线的电力构成有何差异?
(3)“西电东送”工程对能源输出地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
(1)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缺乏;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2)北线由火电和水电构成(以火电为主);中线由水电构成;南线由火电和水电构成(以水电为主)。
(3)促进能源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大开发,缩小东、西部差距;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解析 第
(1)题,“西电东送”工程三线目的地是我国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三大工业基地,能源需求量大但常规能源短缺。
第
(2)题,北线电力由黄河上游水电和山西等能源基地火电构成;中线电力主要由长江上游水电构成;南线电力由珠江上游水电和西南火电构成。
第(3)题,“西电东送”工程对能源输出地影响主要在于经济意义。
13.(2017·浙江桐乡调研)川气东送工程是我国继西气东输工程后又一项天然气远距离管网输送工程。
工程西起四川普光气田,跨越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6省2市,管道总长2170千米,年输送天然气120亿立方米。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影响川气东送工程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分析川气东送工程建设的原因。
(2)简述川气东送工程对乙地区发展的影响。
(3)与乙地区相比,甲地区发展工业的地理优势有哪些?
答案
(1)城市分布(消费市场)。
乙经济区能源相对贫乏,但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对能源的需求量大;甲经济区天然气资源丰富,但经济欠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小,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2)缓解乙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优化该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减轻乙地区的环境污染。
(3)甲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土地广阔,价格较低;矿产、能源、水力等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廉价;经济发展潜力大;政策支持;市场广阔。
解析 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沿线及输入区都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所以线路布局尽量照顾沿线的重要城市。
根据区域分布位置,甲经济区位于西部内陆,乙经济区位于东部平原地区,乙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交通、技术等优势明显。
28、29加试加练
14.(2017·浙江临安调研)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这个横跨上千千米,被称为“天河”的宏伟工程,历时11年终告完成。
工程建设中攻克了很多技术难题。
材料二 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
(1)简述南水北调对华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分析中线工程建设技术难度大的原因。
(3)多位专家表示,尽管南水北调来水后将提高沿线城市供水保障率,却仍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北方严重缺水的困局。
为缓解北方缺水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可缓解华北地区城市居民缺水状况,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保障农业用水,有利于农业发展;有利于缓解工业用水短缺状况,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恢复沿途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2)穿越黄河等多条河流,技术难度高。
穿越多条山脉,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技术难度高。
(3)修水库;人工增雨;提高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生活中要倡导人们文明节水的生活方式。
解析 第
(1)题,南水北调对于输入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可从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工农业生产)、生态角度回答。
第
(2)题,技术难度大需要从克服自然条件的困难角度回答。
第(3)题,缓解水资源短缺需从开源和节流的角度作答。
15.(2017·浙江江山调研)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说明伊基托斯与利马年降水总量的差异及原因。
(2)简述地形对秘鲁东水西调工程的影响及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
(1)伊基托斯因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年降水总量大。
利马因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且近岸有寒流流经,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因此年降水总量小。
(2)高山阻隔,增加工程难度,增加建设成本。
需要开凿隧洞,或修建提水工程。
解析 第
(1)题,读图,伊基托斯因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年降水总量大。
利马因安第斯山脉阻挡,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且近岸有寒流流经,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因此年降水总量小。
第
(2)题,有高山阻隔,增加东水西调工程难度,增加建设成本。
需要在安第斯山脉开凿隧洞,或修建提水工程,工程量大。
(2017·浙江浦江调研改编)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丹江口水库开闸放水,27日到达一期工程总干渠终点颐和园团城湖,北京市正式通水。
江水进入团城湖后,还要通过9个提升泵站加压,“爬高”一百多米,把来水最终送入密云水库。
读图完成1~2题。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走向发生较大的弯曲,最主要原因的是( )
A.避开大面积耕地,保护有限耕地
B.避开密集的居民点,减少移民搬迁
C.避开交通线,减少对交通的干扰
D.避开海拔高的山地,使水能自流而下
2.南水北调的江水最终抽水送入密云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
A.调蓄水源B.降解污染物
C.调节气候D.保护生物多样性
答案 1.D 2.A
解析 第1题,读图中等高线可知,弯曲部分主要是为了避开海拔高的山地,使水能自流而下。
第2题,水库具有调蓄水源的作用,水库储水,对输水量进行调节,保证四季均匀供水。
(2017·浙江奉化调研改编)新疆能源丰富,对能源的消费量较小,把新疆丰富的能源转化为电能输送到电力紧缺地区的工程,被称为“疆电外送”工程。
下图示意“疆电外送”工程线路。
读图完成3~4题。
3.“疆电外送”工程主要输送的是( )
A.煤电和水电B.水电和地热发电
C.核电和水电D.煤电和风电
4.“疆电外送”( )
A.缓解了新疆的能源紧张
B.三线皆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C.准东至四川段建设难度要比哈密至郑州段小
D.把新疆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
答案 3.D 4.D
解析 第3题,新疆位于我国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河流及流量较少,水能资源贫乏,其煤、天然气、风能等资源丰富。
第4题,“疆电外送”缓解了我国中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能够把新疆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三线中准东至四川段和哈密至重庆段均不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准东至四川段经过青藏高原,建设难度大。
(2017·浙江龙游调研改编)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
读“南水北调东线线路图”,完成5~6题。
5.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6.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答案 5.B 6.C
解析 第5题,①项南水北调工程使华北地区的水量增加,地下水位抬升,将土壤中的盐分带到地表,会加剧土壤的盐碱化问题。
②项大运河调水可以使运河水量增多,河水变深,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③项丙至丁段地势北高南低,不可能自流引水。
④从长江调入的水可以缓解戊地(华北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第6题,抓住调出区的水量会减少,即可解答。
枯水期长江水位会降低,可增加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A项错误;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会减少,B项错误;因为要保证调入水质的清洁、安全,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C项正确;调水不会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D项错误。
(2017·浙江文成调研改编)读图,完成7~9题。
7.第一条西气东输管道没有直接在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 )
A.节约管道建设成本
B.补充气源
C.带动宁夏、陕西等地的经济发展
D.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
8.图中反映出我国油气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 )
A.油气消费西多东少
B.油气消费东西平衡
C.油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
D.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
9.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①的来源地是( )
A.欧洲B.日本
C.俄罗斯D.新加坡
答案 7.B 8.D 9.C
解析 第7题,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天然气资源也很丰富,西气东输线路从此地经过可以补充气源。
第8题,我国油气在分布地与消费地空间上呈现出不平衡现象,油气资源的消费具有东多西少的特点,油气资源分布则相反,这使得我国必须大范围调配能源资源。
第9题,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①②③④的来源地分别是俄罗斯、中亚(或哈萨克斯坦)、中东波斯湾地区和拉丁美洲。
滇中引水工程是云南省金沙江跨区域调水工程,该工程以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金沙江奔子栏河段为取水水源,受水区主要包括丽江、大理、楚雄、昆明、玉溪、红河6个州市的30个县区。
下图为“滇中引水工程路线示意图”。
据此完成10~11题。
10.云南省实施金沙江跨区域调水工程的地理背景是( )
A.金沙江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幅度较小
B.滇中地区是人口最集中、经济最活跃的区域
C.滇中地区降水多且时空分布均匀,水土资源匹配好
D.沿线地势较高,工程难度大,需要逐级提水
11.实施金沙江跨区域调水工程的主要影响是( )
①滇中引水工程造成长江中下游径流量减少,导致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发电量减少 ②滇中地区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 ③可以缓解滇中地区缺水现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④有利于维护西南边疆稳定,增强民族团结,缩小东西部差距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答案 10.B 11.D
解析 第10题,金沙江作为水源调出区,水量较大,又位于季风气候区,径流量季节变化也比较大,A项错误;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地区,人口密集,经济活跃,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B项正确;滇中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季节变化较大,C项错误;从河流流向可知,引水线路基本上顺河流而下,工程难度不大,D项错误。
第11题,金沙江调水取水处距离长江中下游地区较远,且长江支流众多,流域内降水丰富,所以该调水工程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径流量影响不大,①错误;水土流失主要是由植被破坏导致的,金沙江跨区域调水不会使水土流失加剧,且由于水资源得到补充,使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农作物应该增收,②错误;由于滇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对水资源需求量大,所以实施金沙江跨区域调水工程后可以缓解滇中地区缺水现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③正确;西南地区为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区,实施金沙江跨区域调水工程后,有利于维护西南边疆稳定,增强民族团结,缩小东西部差距,④正确。
(2017·浙江富阳调研改编)读“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工程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巴基斯坦兴建西水东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调节印度河径流量季节分配不均,防治洪涝
B.为东部工业、城市发展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C.完善印度河平原的灌溉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D.形成水系之间的便利通道,发展航运
13.该工程早期由于系统不完善,极易产生( )
A.印度河断流B.降水量增加
C.河流含沙量增加D.沿线土地盐碱化
答案 12.C 13.D
解析 第12题,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不足300毫米,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国土面积的60%以上,巴基斯坦耕地集中在印度河平原,由于气候干旱,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依靠灌溉。
巴基斯坦的西水东调工程即将西三河(印度河、杰卢姆河及杰纳布河)的水调到东三河(萨特莱杰河、比阿斯河及拉维河),解决东部农业生产用水的来源。
第13题,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工程自流引水,其水位均高出两岸,同时由于排水不足,蒸发旺盛,导致土地渍涝,土壤盐碱化。
14.(2017·浙江武义调研)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河南、湖北和陕西三省交界的丹江口水库调水,每年可向北方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1/6条黄河,基本缓解北方严重缺水局面。
请归纳南水北调对供水区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答案 ①使供水区下游河流的径流量减少,导致河口地区盐度升高,水质下降。
②加重下游泥沙淤积,淤塞河道,影响航运。
③东线:
使江淮沿线地区地下水位升高,容易发生土壤盐碱化。
④中线:
影响汉江下游的水量、水质、航运、生物等。
解析 南水北调可能使供水区下游河流的径流量减少,导致河口地区盐度升高,水质下降。
流量减少,可能加重下游泥沙淤积,淤塞河道,影响航运。
东线调水工程可能使江淮沿线地区地下水位升高,容易发生土壤盐碱化。
中线调水工程可能影响汉江下游的水量、水质、航运、生物等。
15.(2017·浙江建德检测)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被称为安徽省内“南水北调”的引江济淮工程,输水干线全长330千米,多年平均引江济淮水量约10亿立方米,将大大缓解沿淮及淮北地区与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18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区域 可持续发展 29 资源 跨区 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