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9688764
- 上传时间:2023-07-26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28.99KB
四年教案.docx
《四年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教案
课程表
周
节
一
二
三
四
五
1
2
3
4
5
6
7
8
教学进度表
四年数学学科
周
时间
教学内容
备注
备课要点
一、学期教学计划
1.课程标准总目标
2.课本标准(具体目标或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3.单元课时比重及重难点分布
4.所教班级概貌分析(学生学习品质、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技能形成)
5.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6.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专题
二、单元教学计划
1.教学内容
2.教学要求(目标导航)
3.教学重点、难点
4.课时比例
5.教学途径
三、课时教学计划
1.课题
2.课型
3.教学目标(目的要求)
4.重点、难点、关键
5.教具学具
6.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7.教学过程
8.板书设计
9.教学反思
四年数学学科学期教学计划
课程标准总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课本标准
:
具体目标或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认识并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能对数位顺序表进行简单的分析;认识计数单位:
“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和数位,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能分析自然数的一些规律,理解并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以及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会根据数级、数位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能够对一些大数进行改写,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正确迅速地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感受土地面积单位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
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3.能在一位数乘法的基础上,学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4.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5.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对角有较为深刻的感知和认识,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学会使用三角尺上的特殊角度,灵活选用工具,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6.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通过操作实践,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7.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能够从统计图表中获得信息,学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并初步作出一些正确的决策,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培养数感,树立环保意识。
10.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单元课时比重及重难点分布
大数的认识……12课时
公顷和平方千米……1课时
角的度量……6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9课时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5课时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8课时
统计……3课时
数学广角……2课时
教学重点分布在第一、二、三、四、五、六单元。
教学难点分布在第一、二、三、五单元。
所教班级概貌分析
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专题
通榆县明德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计划
学科 数学 四年 班 任课教师
课题
信息技术整合内容
整合时间
备注
亿以内数的认识
投影出示教材第2页的数据
亿以内数的读法
投影出示例2
十进制计数法
课件出示空的数位顺序表
用计算器计算
课件出示教科书23页主题图
直线、射线和角
课件出示直线、射线和角
公顷和平方千米
课件出示鸟巢的图片
角的度量
课件演示量角器的构成及使用方法
角的分类
课件演示各种角
画角
课件出示画角的方法
口算乘法
投影出示口算题
笔算乘法
投影出示例题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投影出示口算题、例题
积的变化规律
投影出示填空题
垂直与平行
课件演示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垂直与平行线的画法
课件演示画法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课件出示定义
第
(一)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大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大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的方法,会读、写大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2.掌握将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
3.了解数的产生、计算工具的发展,会用电子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大数的认识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思想方法。
2.通过从实际生活的中认识大数,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
学
重点
、
难点
重点:
掌握大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的方法。
难点:
大数的改写
课时比例
亿以内数的认识…………2课时
亿以内数的读写法…………2课时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1课时
用万作单位的数…………1课时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1课时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1课时
亿以上数的认识…………1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用计算器计算…………1课时
教学方法
让学生从生活中去认识大数,并借助计数器帮助学生掌握计数单位,十进制计数法和数的大小比较,理解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值。
通过介绍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计算工具和用计算器进行简单计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数感。
课题
亿以内数的认识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备课教师
郭春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难点:
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及手段
计数器电子白板展台课件
教学流程
动态修改部分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认识很多数,这些数你会读吗?
指名读出下面各数:
7058650040083274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还经常会遇到比这些数大的数(课件出示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
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图片,这些数你会读吗?
请学生试着读一读。
(可能有些学生会读,有些学生不会读)这些数都比万大,比万大的数怎么读,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
亿以内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
此问题提出体现“五学”策略的第一点“激学”里的要求之一,即把问题意识的培养落实在课堂。
当问题提出后,学生会认真思考,激活自己的思维,积极的探索发现“比万大的数的读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探究新知
1.教师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问:
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
强调:
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
是多少?
利用计数器问:
怎么表示10个一万?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
10个十万是多少?
10个一百万是多少?
10个一千万是多少?
。
师:
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想一想: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
4.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
亿级 万级 个级
亿 千百十万 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 位位位位 位位位位
1 9 61 2 3 6 8
↑
表示6个十万
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4个数位是一级。
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5.探究大数的读法,课件出示例2
(1)分级
(2)读个级的数:
2496
读万级的数:
24960000
练习:
读一读:
3080000,40500000
读非整万的数:
54621,6407000,10030040
师生共同总结亿以内数的读法:
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万级的数,要按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三、巩固新知
1. “做一做”的1、2、3题
2. 小结:
怎样读数比较方便?
生1:
数出最高位后,按照数位数序往下读
生2:
先分级,用虚线把万级和个级隔开,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生3:
标上数位再读
3.练习一第2题:
读数并说出它们表示的含义。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五、作业设置
1.自作数位顺序表
2.读出下面每组数;
34和340003004和30040000
340和34000003040和30400000
板
书
设
计
亿以内数的认识
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4960000读作:
3080000读作:
40500000读作:
54621读作:
6407000读作:
10030040读作:
心
得
反
思
课题
亿以内数的写法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备课教师
郭春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写较大数的过程,体验迁移和类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
难点:
掌握每级中间或末尾有零的数的写法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法:
讲解法
学法:
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学准备及手段
数位顺序表、投影仪、计数器、课件
教学流程
动态修改部分
1、创设情境
1.读出下面个数,并说一说怎样读亿以内的数
30000430120040010520
2.写出下面个数,并说一说怎样写万以内的数
九五十六九百零三
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进一步回顾万以内数的写法
2、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投影出示例4:
北京大钟寺的永乐大钟的内外共铸了二十三万零一百八十四个字。
你能试着写出这个数吗?
先独立写一写,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
此环节要符合“五学”策略的第二点“自学”里的把教学过程转变为在教师组织、引领和激励下,努力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的要求,把问题形成的过程把提出问题的机会交给学生。
)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
教师倾听小组意见,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
2.学习大数的写法
师:
下面我们就按照大家的意见来写数,先看“二十三万零一百八十四”这个数有几级?
先写哪一级?
怎么写?
再写哪一级?
怎么写?
数位上没有计数单位怎么办?
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师启发:
根据我们刚学过的亿以内数的读法,请同学们大胆猜一猜,亿以内数的写法是怎样的?
读法和写法会有什么联系?
(1)写出例4中其他三个数:
十万二千三百四十五,
三百零二万六千,二千零四十万零七百
(2)比较这几个数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说
有“零”时怎么处理
学习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的写法
3、实践应用
1.先完成练习一的4题
2.填空
(1)由2个千万、5个万、8个十组成的数是()
(2)6720078是()位数、最高位是()位。
数中前一个“7”在()位,表示(),后一个“7”在()位,表示( )
(3)最大的六位数是( ),最小的七位数是(),这两个数相差( )
(4)用8、0、5、7、3五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小的五位数是( )
3.写出下面各数
六万三千二百五十七十三万八千四十二万零三百三千零八十万四千
四、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板
书
设
计
亿以内数的写法
十万二千三百四十五写作:
三百零二万六千写作:
二千零四十万零七百写作:
亿以内数的写法:
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心
得
反
思
课题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备课教师
郭春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确地比较几个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经历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过程,体验比较、类推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难点:
多个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情境法、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及手段
投影
教学流程
动态修改部分
1、复习引入
1.投影出示下面的数,说一说各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
43500603004587620057432700
2.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说说是以如何比的
601○564687○678999○1010
引导学生说出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1)先看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较大。
(2)如果位数相同,就看左起第一位数,如果左起第一位数相同,就看左起第二位数,依此类推。
3.引入课题:
那么,亿以内的数又怎样进行比较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2、探究新知:
1.师:
想一想,你认为亿以内的数怎样进行比较呢?
找学生发表意见。
2.验证猜想,尝试比较。
(1)师出示几组数字,43500○435000,6030045○6030450,876200○875800,学生独立思考,再互相交流,师板书结果,集体订正。
(2)思考一下:
亿以内数和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有什么异同?
使学生明确:
方法相同,只是数位多3。
3.教学例5:
(1)投影出示例5,2011年几个国家到我国旅游的人数,读出各数。
(2)从中任意选择两个数,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说说方法。
(3)师提问:
如果把这六个国家到我国旅游的人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该怎样做?
(4)小组讨论、汇报,找出最简便的方法,将六个数据按位数分成两组,将两组数分别比较,再将它们连起来。
(设计意图:
就是通过分组学习,共同研究,全班交流,实现学生间的互教互帮互学互助。
以此,增加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智慧、经验的机会。
)
3、巩固练习
1.完成11页做一做的第1、2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2)展示交流,出现问题,进行全班反馈。
2.投影出示练习二第1题
4、小结:
学习完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5、作业设置
小组内同伴说出两个或两个以上亿以内的数,第三人进行比较的游戏。
板
书
设
计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2116100<4185400608000<41854003658200>2536300
4185400>3658200>2536300>2116100>608000>606500
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
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开始比较,谁先大谁就大。
心
得
反
思
课题
用万作单位的数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备课教师
郭春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过程与方法:
经历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过程,体验数据记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
难点:
理解改写的方法和依据。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法:
创设情境、引导讲解
学法:
独立思考、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及手段
投影
教学流程
动态修改部分
一、情境引入
1.写出下列各数。
(1)光的速度是每秒三十万千米。
(2)我国的国土面积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
(3)我国有七十八万所中小学。
(4)某乡镇去年的财政总收入旧六千零二十万。
(5)2002年我国生产彩色电视机三千九百三十六万台。
2.观察这些数,写数时有什么感受?
(麻烦)
3.师:
像这样的大数有简便的方法,这节课我们来探讨这个问题。
2、探究新知:
1.教师板书上面那五个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都是整万的数)
2.小组讨论:
你能用简便的方法记下这些数吗?
然后汇报,引导学生明确:
这些整万的数分别可以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万”字写在对应的数的后面,师板书30万、960万、78万、6020万、3936万,并说明数的大小没有变化,用“=”连接。
3.讨论:
把一个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怎样改写?
(设计意图:
把互助交流作为本节课教学的重要环节,这里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引领学生开展多元的交流和展示活动,在“互学”中探索出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方法。
)
4.教学例6:
(1)投影出示例6,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2)读出这两个数,并将它们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集体订正。
3、巩固练习:
1.完成14页做一做。
2.将例4中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4、小结:
本节课的内容你都学会了吗?
5、作业设置:
把你在生活中发现的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板
书
设
计
用万作单位的数
例6
红细胞:
5000000个=500万个
白细胞:
10000个=1万个
心
得
反
思
课题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备课教师
郭春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准确数、近似数的含义,知道它们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2)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亿以内的数的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近似数。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过程和概括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难点:
省略尾数时怎样进行舍和入。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
讲解引导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及手段
电子白板课件
教学流程
动态修改部分
一、问题引入:
我们班有53名同学,有多少人去过长城呢?
长城距今大约有2500年的历史,约1万里长。
(为什么有的数据前加了“大约”,说明是不准的数据;有的是准确的数据)
二、探究新知:
(1)理解准确数、近似数的含义。
①教师: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有时候你能够或必须真实准确地统计出某个数据,如刚才统计的全班人数就是实实在在数出来的,非常准确,而有的时候你没办法或者没必要得到一个精确的数据,如长城的长。
因此,人们根据数据来源的准确性把它们分为“准确数”和“近似数”两大类。
(板书:
准确数近似数)
②说一说白版出示的数据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2)教学运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①理解“四舍五入”法。
A光明小学有1150名学生,红华小学有1920名学生。
教师:
如果以“千”作单位,你认为光明小学和红华小学大约有几千学生?
为什么?
(光明小学大约有1千名,红华小学大约有2千名。
因为1105接近于1千,1920接近于2千)
教师: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可以根据要求舍去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尾数。
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不满5(是4,3,2,1,0),就直接把尾数舍去,改成0;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满5(是5,6,7,8,9),舍去尾数改写成0后,还要向前一位进1。
例如:
1105≈1000,尾数的最高位小于5,把尾数舍去,改写成0。
1920≈2000↑尾数的最高位满5,把尾数舍去改写成0,向前一位进1。
②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32504608743265013849指名汇报,并说明求近似数的过程。
教师:
像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
板书: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学例7教师:
如果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又该怎么求呢?
(3)课件出示例7。
先指名读出地球和太阳的直径各是多少。
在引导理解“大约是多少万千米”的意思,就是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师生共同完成求近似数的过程,并且在白板上表示12756≈10000=1万1389000≈1390000=139万
(4)教师指出:
第一步是求近似数,改变了数的大小使用的是约等号,而第二步只是改写成用“万”做单位,数大小没有改变,因此用等号。
(5)讨论:
怎样求亿以内数的近似数呢?
引导学生归纳出求近似数的方法步骤:
先找到要省略的尾数,再找到尾数的最高位,用“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去还是向前一位进“1”,最后写成约等于。
三、应用反馈
(1)判断哪些是准确数?
哪些是近似数?
让学生读一读练习二第4题中的数据,再说一说哪些是准确数,那些是近似数。
(2)求下列各数的近似数,练习二第5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互相交流检查。
(3)了解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