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浮力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 文档编号:29683397
- 上传时间:2023-07-26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180.83KB
初中物理浮力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物理浮力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浮力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物理浮力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浮力复习课教学设计
【中考说明】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了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知道阿基米德原理,并能用F浮=ρ液gV排等公式计算简单的浮力问题;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物体沉浮的条件--(实验);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复习目标
1.知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要受到浮力的作用,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
2.知道浮沉条件,会分析物体的浮沉情况;
3.会计算物体在各种情况下受到的浮力。
重点难点
重点:
知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要受到浮力的作用,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
难点:
会计算、比较浮力的大小,并通过练习学会灵活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资源:
PPT课件、希沃授课助手、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一)新课教学
教师活动:
利用课件首先展示本节复习课的复习目标。
说明达成这些复习目标将结合导学案的三个模块来实现。
模块一:
认识浮力
学生活动:
结合这幅图说明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师活动:
师生共同评价,并总浮力产生的原因
学生活动:
浮力的方向
作用点
预期成果:
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大小、方向、作用点
学生活动:
自主完成学案的习题
教师活动:
模块一小结
模块二:
大小
环节一:
平衡法求浮力
学生活动:
找1生说明做受力示意图时的分析依据(原理)
G=4NG=2NG=5N
教师活动:
师生共同评价完成情况,并提出问题:
通过这三幅图,你可以知道哪些求浮力的方法
预期成果:
知道平衡法求浮力的大小
学生活动:
思考这几个物体是漂浮和悬浮吗,并说出你的分析依据
教师活动:
师生共同评价完成情况
学生活动:
自主完成学案的习题1.2
设计意图:
通过物体在液体中的三种状态的作图,来总结平衡法求浮力的大小
环节二:
阿基米德原理
学生活动:
小组合作完成
要求:
结合昨晚的视频以及预复习提纲的第2题,完成导学案的环节3,其中找两名同学上黑板完成
实验:
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实验目的是:
比较和的关系
该实验的原理是
由图和图得到F浮=
由图和图得到G排=F浮G排
结论: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有关。
1.2N
0.3N
0.4N
1.1N
甲
乙
丙
丁
教师活动:
师生共同评价完成情况,并对这一环节进行总结
预期成果:
同学们只要看到这几幅图就要知道它是“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也是建立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探究过程。
要会从这几幅图中分析出F浮与G排,以及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而F浮=G排=m排g=ρ液gV排
推导式要注意单位以及F浮=ρ液gV排
可以看出影响浮力的因素有2个,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同时注意V排
若悬浮或沉底V排=V物,若漂浮时V排是浸在液面以下的物体的体积。
学生活动:
自主完成学案的习题1、2、3、4
预期成果:
会利用公式法计算浮力的大小,并会利用公式法比较浮力的大小
设计意图:
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来达成知道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结论,从而知道
F浮=G排,并会利用它和推导式来计算、比较浮力的大小。
教师活动:
模块二小结
模块三:
物体的浮沉
学生活动:
对昨晚作业的计算步骤,做出评价。
教师活动:
师生共同评价学习情况,并对这一类型题进行总结
学生活动:
自主完成学案的习题1.2
预期成果:
会利用浮沉条件判断物体的浮沉,并会利用它来比较浮力的大小
设计意图:
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通过合作交流达成不知道物体的状态,就先选用浮沉条件判断,然后再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浮力的计算。
教师活动:
模块三小结
(二)课堂小结
学生对照屏幕知识网络图和复习目标同桌交流,看本节课复习目标是否达成。
七、板书设计
浮力单元复习
一、认识三、浮沉条件
产生原因:
F浮=F合=F向上-F向下
方向:
竖直向上F浮G
作用点:
重心
二:
大小ρ液ρ物
F浮=G
平衡法
F浮=G-F拉
公式法: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学情分析
前面已经复习了压强的知识,对于本部分内容也有所涉及,所以学生对于该部分也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浮力的综合计算,从新授该部分的内容是发现掌握不是非常到位,有部分同学不知如何进行分析从而进行解题。
《浮力复习》效果分析
1、学生课堂表现:
【评测结果】有80%的学生能较好的投入课堂学习中来,能跟随教师的思路、认真参与学习、完成课堂内容,有近20%的学生课堂投入不够。
【结果分析】课堂上应进一步通过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2、学习效果评价:
【评测结果】本项包含三个环节,一是《浮力复习》自主学习,从学生学案的填写情况看有约80%的同学能较好的完成自学内容,有20%的同学存在个别空填写不够标准。
第二个环节例题的解答,有75%的同学较好的完成,25%的同学在解答时存在问题。
第三个环节是评测学生达标检测的完成情况,75%的同学5道题都能答对,25%的同学存在错误。
【结果分析】通过评测结果不难看出:
1、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2、学生对已知状态求浮力大小的基本计算都掌握的较好。
3、学生对不知道状态求浮力的大小的计算还有点欠缺。
4、需要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做到有理有据。
反思总结:
(一)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更多的是
启发学生,留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和思考的空间。
(二)对待后进生,要有耐心,持之以恒
从课上回答问题和后面的达标检测可以看出,有个别学生没有掌握好课堂教学内容,这些学生基础薄弱,教师要做好课后辅导,促其进步。
教材分析
《浮力》知识是以前力学的延伸扩展,是初中力学部分的一个重点。
《浮力复习课》则主要讲述浮力的概念、浮力的大小以及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的知识,是对前面的密度、力、力的平衡、压强等知识的深化。
复习课中需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课程理念。
评测练习
模块一浮力的认识
反馈练习:
1、一个重为6N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
N,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N。
2、如果在河底打入一根柱形木桩,木桩顶部没入水中,木桩是否受到浮力作用,为什么?
模块二浮力的大小
环节一平衡法求浮力
反馈练习:
1.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得一物块的重力是8N,把它慢慢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变成了6N,则物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N。
2.一艘橡皮艇漂浮在水面,若橡皮艇重为300N,橡皮艇受到的浮力
为N,橡皮艇受到的合力为N。
环节二阿基米德原理
续预复习提纲中的第2题:
小组交流合作
实验:
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实验目的是:
比较和的关系
该实验的原理是
由图和图得到F浮=
由图和图得到G排=结论:
F浮G排
即: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
反馈练习:
1.将重为10N的物块轻轻地放入盛满酒精的容器中,溢出的酒精重为9N,则物块受到的浮力为N。
2.将重为30N,体积为2dm3的物体用绳子悬挂着,将该物体浸没在烧杯的水中,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N,绳子受到的拉力
是N。
3.三个体积相同的物体,放入容器中静止后如图所示,则三个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A.木球最大B.铁球最小
C.铜球和铁球一样大D.铜球最大
4.
(1)如图是探究跟关系的实验过程示意图。
(2)该实验探究过程合理的顺序为。
(3)若甲、丙、丁三个图中弹簧秤的示数分别为3N、12N、9N,请你写出这三个实验数据的意义
甲;丙;
丁。
(4)根据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的大小
为N,方向是。
得到这一结果的依据是。
(5)综合分析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中考链接
5.如图所示,是物体浸入水中前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此可知水对物体的浮力是 N,排开水的重力是 N,物体的质量是 kg,物体的体积是 m3,物体的密度是 kg/m3。
模块三物体浮沉的判断
反馈练习
1.若实心物块的质量为1.8kg,体积为1dm3,
求:
1)当物块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时,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若要使物块刚好能“悬在”(不是悬浮)在水中,那么在竖直方向上需要施加多大的力?
画出此时的受力示意图。
中考链接
2.如图所示,将两块质量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静止时甲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_______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当堂检测
1.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是不变的
B.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潜水员潜入的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2.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在C与E两图中,保持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研究浮力与 的关系;根据A与E两图所标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 N.
(2)小明对ABCD四个步骤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与深度又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随着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大而 ,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浮力的大小与深度 .
3.如图是钓鱼常用的一种橡皮艇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是0.3m3,橡皮艇的自重为300N,
(ρ水=1.0×103kg/m3,g=10N/kg)
求:
(1)橡皮艇满载时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2)为保证安全,该橡皮艇最多承载货物的质量是多少?
(3)橡皮艇底部0.5m深处所受水的压强多大?
在打磨与切磋中再成长
2017年4月,我参加了环翠区初中物理复习课研讨,有幸执教了初四一节复习课——《浮力》。
在经历过了几轮磨课和反复改进之后,我终于将一节相对成熟的课呈现出来。
事后,我想:
对于复习课该怎么上?
我是怎么挺过来的呢?
这其中的点点滴滴还真是有点一言难尽呢。
一、觉得行,差很多
我也观摩了一些复习课,深知复习课绝不是教师滔滔不绝的讲,学生被动的接受,让复习课成为新授课的简单重复。
我也拿出一些以前的导学案作为参考,开启了我的设计之路。
我的思路就是浮力大小的计算即:
已知状态求浮力和不知状态如何求浮力。
我觉得我的设计很完美,就这样先进行了一次试讲,我们物理组的人也为我出谋划策,最终在实验的设计上有了很大的突破。
我就有点得意起来,急忙和王老师通电话讨论上这一节课我的思路,王老师一听,当时强调我要建立上课的主线,哎,原来差很多,主线都没有怎么上好课?
二、有主线,要清晰
第二次试讲让王老师听,结果听完之后,王老师的评价是主线不清,你到底要复习浮力的什么,讲解重难点不突出,漂浮和部分浸入,悬浮和浸没没讲,当时王老师一股脑说了很多,我当时有种云里雾里的感觉,说实话,当时我已经有了想撂挑子不干了的冲动。
后来理智战胜了我,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说不干就不干了,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当时我也非常感激王老师,她一点一点的帮我梳理思路,小到每个环节的衔接。
后来我拿着王老师留下的所有的写过的字迹的地方,一遍一遍的看,重新调整课件的顺序,我才意识到原来王老师她想让学生明确的是我们复习的力有很多,每复习一个力时都要让学生首先要想到它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它的三要素,这样形成一个知识体系,而不是复习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还是零散的,只是会做相关的知识点,在这其间老师只是起到了一个引领的作用,这也是她强调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明白了,这才是真正的复习!
三、善借鉴,会呈现
其实在市研讨活动中,王老师借唐老师的一节课指点我们我们说:
复习课应该是在结构化的基础上由整体到局部的温故,而不是重新从散乱的知识点开始,再一次的构建,即先整体再细节,不要是新授课知识的简单重复,要寻找新的切入点,让复习课也有趣味、有挑战。
想办法让学生在内化知识的同时,又能起到迁移外化的作用,重视知识的落实和应用。
借鉴这次研讨活动,我在这次的设计上每个模块完了之后,再加上学习目标看学生是否达成,即达到先整体再细节。
并将我没强调的漂浮和部分浸入,悬浮和浸没也都用课件完美的呈现出来,这样一来,课堂就清晰起来了。
当时我的感觉就是原来我的潜力原来这么大,这样的课件我都能靠自己的摸索完美的呈现出来,在以前我是连想不会想的,当时真的觉的自己有一种脱胎换骨,重新认识自己的感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物理 浮力 复习 教学 设计 情分 教材 分析 课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