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刘禹锡乐府诗的地域特色及其成因.docx
- 文档编号:29678700
- 上传时间:2023-07-26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6.15KB
论刘禹锡乐府诗的地域特色及其成因.docx
《论刘禹锡乐府诗的地域特色及其成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刘禹锡乐府诗的地域特色及其成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刘禹锡乐府诗的地域特色及其成因
论刘禹锡乐府诗的地域特色及其成因
摘要:
刘禹锡的乐府诗多产生于其贬谪朗州、连州、夔州、和州、苏州等地期间,其中描绘巴山楚水等自然景物,描述当地的农业活动、节日习俗等风土民情以及对当地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习俗的展示,均呈现出鲜明的地域色彩,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状貌。
刘禹锡乐府诗这一特色的形成,有其多方面的原因——长期被贬在外使其有了接触不同地域风土人情的机会;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关怀以及深入民间;继盛唐之后的中唐人以创新的精神积极主动地追求新变;盛唐边塞诗对异域风情的描绘引起诗人的猎奇心情。
关键词:
刘禹锡乐府诗地域特色成因
一、刘禹锡乐府诗创作概貌
刘禹锡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诗人、思想家、哲学家。
诗人24岁中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进入仕途,至71岁卒于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任上,在仕途上奔波了48年。
其中23年被“弃置”在“巴山楚水凄凉地”,这使诗人有机会接触巴山楚水的风土人情,也使他的乐府诗创作具有了鲜明的地域色彩。
这也使他在中唐诗坛自成一家,于韩孟、元白诗派之外独辟蹊径,开拓新领域,辟出了新的天地,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
刘禹锡十分重视乐府诗的创作,在其多首乐府诗的序言中表示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被编制采集,流传到朝廷之内。
如《淮阴行五首》中“古有长干行,言三江之事悉矣。
余尝阻风淮阴,作淮阴行以裨乐府”,《采菱行》中“武陵俗嗜采菱,岁秋矣,有女郎盛行于马湖,薄言采之,归以御客。
古有采菱曲罕传其词,故赋之以俟采诗者”,同样《插田歌》中“连州城下俯接村墟。
偶登郡楼,适有所感,遂书其事为俚歌,以俟采诗者”,另外还有《泰娘歌》等中的序言中也有提到。
在其现存78题143首乐府诗中,有自创新题的,如《莫谣歌》《插田歌》等,也有用旧题而不尽袭其意的,如《荆州歌》《采菱行》等。
而作为收集乐府诗最为全备的宋代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收刘禹锡乐府诗于“相和歌辞”、“清商曲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新乐府辞”中,而以“杂曲歌辞”、“新乐府辞”、“近代曲辞”中为多。
卷六十七“杂曲歌辞七”有《壮士行》,卷七十二“杂曲歌辞十二”有《荆州歌》、《纪南歌》、《宜城歌》,卷七十八“杂曲歌辞十八”收《步虚词二首》,而在卷八十一“近代曲辞三”收《竹枝词》二组十一首、《杨柳枝》二组十二首,卷八十二“近代曲辞四”收《浪淘沙九首》、《纥那曲二首》、《潇湘神二曲》、《抛球乐二首》、《忆江南二首》、《踏歌行》,卷九十四“新乐府辞五”有刘禹锡《捣衣曲》、《淮阴行五首》、《泰娘歌》、《更衣曲》、《视刀环歌》、《堤上行三首》、《竞渡曲》、《沓潮歌》,卷九十“乐府辞一”收《桃源行》。
二、刘禹锡乐府诗地域特色的阶段分析
刘禹锡的乐府诗多创作于诗人贬谪期间,故其乐府诗随其贬谪地点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下文笔者将其乐府诗创作分为四个时期分别加以分析和阐释,以充分展示其独特的地域风采。
(一)公元795年踏入仕途至805年初次被贬前
公元795年,诗人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从此踏入仕途。
至805年初次被贬前,为其乐府诗创作的第一个时期。
此时期主要作《淮阴行五首》,描绘出了淮阴沿海一带人民的日常生活情景:
簇簇淮阴市,竹楼缘岸上。
好日起樯竿,鸟飞惊五两。
(其一)
何物令侬羡?
羡郎船尾燕。
衔泥趁樯竿,宿食长相见。
(其四)
第一首写出了淮阴沿海一带所特有的景色——风和日丽的天气,渔人拿起樯竿,惊起三三两两的停靠的鸟,而沿岸边的一排排竹楼则是当地独有的建筑。
第四首则细腻地写出家住在岸边的妻子思念长年在外经商的丈夫的心理活动,她羡慕丈夫船尾的燕子可以与丈夫长相见,也从侧面表现淮阴沿海一带繁荣的商业活动。
(二)朗州十年
公元805年,刘禹锡因与柳宗元等积极参与王叔文改革,不久永贞革新失败,十一月被贬至朗州,至815年,诗人回长安,其间朗州十年为其乐府诗创作的第二个时期。
此期间刘禹锡深入民间,创作了大量着重反映朗州人民生产、生活习俗的乐府诗。
《旧唐书》卷四十《地理志》三中记载“江南西道所属有朗州,治武陵县(今湖南省常德市),而汨罗的屈子祠就位于湖南省,屈原是诗人极为敬仰的一位前人,《竹枝词》序言当中就提到“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到于今荆楚鼓舞之。
故余作竹枝词九篇,裨善歌者飏之,附于末,后之聆巴渝,知变风之自焉。
”可见,屈原对诗人的创作影响很大,其中《竞渡曲》就详细地描写了隆重纪念屈原的一种习俗——龙舟竞渡。
赛龙舟是朗州五月五的重要节俗,关于龙舟竞渡的缘由有多种说法,其中以纪念屈原影响最大,《竞渡曲》中就提到“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再如《隋唐嘉话》云:
“俗五月五日为竞渡戏。
自襄州以南,所向相传,云屈原初沉江之时,其乡人乘舟求之,意急而争前,后因为戏。
”《竞渡曲》中生动描写了这一盛况: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鲛室,罗袜凌波呈水戏。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沅江的五月,乡人们聚集繁华的大堤,争先恐后地将自己精心准备的彩舟浮起。
岸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而参赛的龙舟则如蛟龙得雨、螮蝀饮河。
刺史作为裁判也亲临现场,足见当地人民对屈原的尊敬与怀念,而最后一句“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则透露出诗人的被贬的落寞和对屈原的怀恋。
在朗州的治所武陵地区“俗嗜采菱,岁秋矣,有女郎盛游于马湖,薄言采之,归以御客”,如在《采菱行》中所述:
“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鸳翔。
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
争多逐胜纷相向,时转兰桡破轻浪。
长鬟弱袂动参差,钗影钏文浮荡漾。
笑语哇咬顾晚晖,蓼花缘岸扣舷归。
归来共到市桥步,野蔓系船萍满衣。
家家竹楼临广陌,下有连樯多估客。
携觞荐芰夜经过,醉踏大堤相应歌。
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烟起。
一曲南音此地闻,长安北望三千里。
”《采莲曲》、《采菱曲》六朝已有,但是多借写采莲,实写采莲女的美貌或借以写相思之情。
“正是由于诗人笔下的采莲活动多是祀神活动或由它衍生而来的游戏,泛舟采撷菱荷的少女妆扮得格外美丽,诗人们也常常将笔墨集中在她们华美炫目的服饰和娇弱不胜的仪态上。
”如鲍照《采菱歌七首》中的二首:
“睽阔逢暄新,凄怨值妍华。
秋心殊不那,春思乱如麻。
”诗中突出表现了对佳人的相思之情,采莲劳动反而成了衬托的背景。
再如欧阳修的《蝶恋花》中“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
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正乱”着重写的是采莲女的外貌、衣着,而刘禹锡则直接描写采菱女的纯朴本色和整个采菱场面采莲女争先恐后、繁忙紧张的劳作,“争多逐胜纷相向,时转兰桡破轻浪”,“长鬟弱袂动参差,钗影钏文浮荡漾”则以独特的视角写出了采菱女子劳动中的美态,长长的秀发、轻软的衣襟在随风飘动,钗钏银饰碰撞的声音在空中荡漾。
诗人从正面细致描写了整个采莲的场面,让人们可以真切的领略这一武陵地区颇具地域特色的生产活动。
并且诗人在写采菱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融入了当地的地域风情,如“家家竹楼临广陌,下有连樯多估客。
携觞荐芰夜经过,醉踏大堤相应歌”就真切地写出了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情景。
竹楼是当地最有特色的建筑,而大堤则是自古荆襄繁华之地,李白等做过大堤曲,刘禹锡也在乐府诗中多次提到,如《踏歌词四首》其一“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龙阳县歌》“主人引客登大堤,小人纵观黄犬怒”。
并专写过《堤上行三首》: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其一)
长堤缭绕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开。
日晚出帘招估客,轲峨大艑落帆来。
(其三)
可见,大堤是一个酒舍旗亭众多、商业活动繁华、行人聚集的场所,也是当地所特有的一处景色。
另外,踏歌也是当地极有特色的一种歌唱方式,也是一个具有地方色彩的习俗。
在唐代时,在南方江淮一带,民间群众联臂以脚踏地作节拍,边歌边舞,称为踏歌。
如其《采菱行》中“携觞荐芰夜经过,醉踏大堤相应歌。
”刘禹锡曾作《踏歌词四首》: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其一)
桃蹊柳陌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歌。
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
(其二)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其三)
日暮江南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
自从雪里唱新曲,直到三春花尽时。
(其四)
《毛诗序》中提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歌舞多是人们表达情感的需要,故当地青年男女多以踏歌、歌舞传情,也是沅湘一带具有地方色彩的习俗,正如第一首中,夜下的春江大堤,月色朦胧,年轻美貌的少女结伴而行,不时以动听的情歌来展示自己的风采。
她们踏地而歌,振袖而舞,以表爱意。
但唱尽新词,唱到“红霞映树”,也没有看到心上人的出现。
这一踏歌、婚恋习俗在后来创作的《竹枝词》中也有体现,“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晴。
”杨柳青青,江水在悠扬的歌声中微波荡漾,少女的心也随之摇荡,因为不知心上人的感情所在,实在让人难以捉摸。
这也是巴山楚水之地具有地方色彩的求爱方式、踏歌习俗。
朗州十年是刘禹锡乐府诗创作的重要时期,在此时期,诗人着重反映了当地的节日习俗——赛龙舟、特有的生产活动——采菱、以及踏歌这一极具地方色彩的歌唱方式。
(三)连州、夔州、和州时期
公元815年,诗人回到长安,不久因作《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被贬至连州,821年贬为夔州刺史,823年转和州刺史,826年罢和州刺史,十月与白居易结伴游扬州、楚州,此为其创作的第三个时期。
连州位于今广东省连县,当地的亚热带气候,适宜水稻种植,其《插田歌》即为此时期所作,反映了当地具有地域特色的水稻种植。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伫如竹枝。
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
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水平苗漠漠,烟火生墟落。
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
”诗人详细地描写了农民在田间插秧,写农夫、农妇苦中作乐,边插田边唱俚语小曲,相互嬉戏调笑,表现了他们的劳动热情和乐观生活态度。
诗歌还写了当地特有的农田耕作和水稻种植技术,以及对农田水渠灌溉水平也作了描述,如“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等。
由于连州沿海的特殊地理位置,诗人有幸看到了沓潮。
“两水相合曰沓潮,盖风驾前潮不得去,后潮之应候者复至,则为沓潮,海不能容则溢”,正如诗人《沓潮歌》序言中所说“终风驾涛,南海羡溢。
南人曰沓潮也,率三更岁一有之”。
前两句“屯门积日无回飙,沧波不归成踏潮。
”写其成因,接着“轰如鞭石矻且摇,亘空欲驾鼋鼍桥。
惊湍蹙缩悍而骄,大陵高岸失岧峣。
四边无阻音响调,背负元气掀重霄”则描绘其来后的宏大气势,再写在场人们的反应,“海人狂顾迭相招,罽衣髽首声哓哓。
”最后写到沓潮过后海面风平浪静的景色——“翌日风回沴气消,归涛纳纳景昭昭。
乌泥白沙复满海,海色不动如青瑶。
”
公元821年诗人贬至夔州,夔州位于四川省东部,即今天的重庆奉节县,成都平原可谓天府之国,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当地有一种原始的耕种方式——畲田,即在春播季节,将田野草木焚烧,作为肥料,待雨后趁土热下种。
诗人任夔州刺史期间作《畲田作》,表现了这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刀耕火种的农业活动。
“何处好畲田?
团团缦山腹。
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
……本从敲石光,遂致烘天热。
下种暖灰中,乘阳坼牙孽。
苍苍一雨后,苕颖如云发。
巴人拱手吟,耕耨不关心。
”诗中描述了巴人在春天先钻龟甲卜卦,如果得到的是雨卦,即于雨前上山烧木作肥。
然后在暖灰中播种,种子得以很快萌发,雨后禾苗即茁壮成长。
其《竹枝词九首》中“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壮士行》中“阴风振寒郊,猛虎正咆哮。
徐行出烧地,连吼入黄茅”,《莫谣歌》中“星居占泉眼,火种开山脊”,都提到了这种在四川东部特殊环境下具有地域色彩的农业生产方式。
杜甫在公元767年被贬夔州时也曾作诗《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提到这种耕作方式,“煮井为盐速,烧畲度地偏。
有时惊叠嶂何处见平川”。
四川夔州一带是《竹枝词》的故乡,是一种流传于当地,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辞。
如“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堤上行》),“荡桨巴童歌竹枝,连樯估客吹羌笛”(《洞庭秋月》),“日暮江南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踏歌词》),“因想阳台无限事,为君回唱竹枝歌。
”(《杨柳枝词二首》),“齐唱郢中歌,嘤伫如竹枝。
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插田歌》)等,流传甚广。
《竹枝词》是来源于民歌,指当地的劳动人民,在传统节日的晚上吹笛击鼓,联歌《竹枝词》。
刘禹锡受屈原作《九歌》的启发,依现存的民歌曲调来填词,即唱巴人之声。
用巴人之语,咏巴人之事也是刘禹锡《竹枝词》的特点,比如词中多用“侬”“郎”等当地的口语方言,还有“嘈嘈”“苍苍”“层层”“青青“等具有民歌风格的叠音词。
另外此中内容也多为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如写当地青年人爱情的“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愁”,写当地农业劳动的“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等,均是当地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
虽然白居易等诗人均创作过《竹枝词》,但只有刘禹锡的《竹枝词》成就最高,原因就是刘禹锡深入民间,用巴人之语,唱巴人之声,咏巴人之事。
众所周知,四川夔州地区在当时是蛮夷之地,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刘禹锡在乐府诗中对这一具有地域特色的现象也有所反映,即对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进行了描写。
如《莫谣歌》“莫谣自生长,名字无符籍。
市易杂鲛人,婚姻通木客。
星居占泉眼,火种开山脊。
夜渡千仞谿,含沙不能射。
”莫谣这一部落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与海滨之居民、丛林之居民贸易、通婚。
而《蛮子歌》中“蛮语钩輈音,蛮衣斑斓布。
熏狸掘沙鼠,时节祠盘瓠”,对蛮子居民的语言、衣着、饮食等有所介绍。
另外占卜也是当地具有特色的一种现象,尤其是在农事活动前,当地人会进行占卜来预测天气,如《畲田行》中“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
”同样《莫谣歌》中提到“星居占泉眼,火种开山脊。
”
朗州十年是刘禹锡乐府诗创作的重要时期,在此时期,诗人着重反映了当地的节日习俗——赛龙舟、特有的生产活动——采菱、以及踏歌这一极具地方色彩的歌唱方式。
(四)离开和州之后
公元826年,诗人离开和州之后回到洛阳。
次年调至长安任主客郎中,后又出苏州刺史,移汝州刺史、同州刺史,于836年归洛阳,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至公元842年卒于洛阳。
此期间为其乐府诗创作的最后一个时期,主要创作了《杨柳枝词》十一首、《浪淘沙词》九首。
因为诗人渐渐远离民间以及创作坏境的变化,此时期的乐府诗多是与白居易等的和诗,故在展示其地域性特点方面不太明显,但是《浪淘沙词》中还是有所涉及的,如其五“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定晚霞”,其六“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濯锦、淘金都是当地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劳动。
三、刘禹锡乐府诗地域特色的形成原因
以上沿着诗人乐府诗创作的整个过程,以其贬谪地点——朗州、连州、夔州、和州、苏州为主线,结合当地的地理人文环境,对其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尽力展示出其充满奇异色彩的地域风情,以下试对其乐府诗歌鲜明地域特色的成因作出以下几点设想:
最明显的一个原因是诗人屡次被贬,且“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长年被贬在蛮夷荒凉之地,对于作为政治家的刘禹锡来说是不幸的,但是对于作为诗人的他来说却是大幸,正是因为被贬才使其有机会接触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不同的民间文化、艺术、风俗。
刘禹锡被贬后,其乐府诗较多地关注当地人民独特的的农业生产活动,像水稻种植、畲田、采菱、濯锦、淘金等,还有龙舟竞渡、踏歌等特有的生活习俗以及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
可见诗人自己心系国家社稷、关心黎民苍生,这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他主动地深入民间,他看到了劳动人民的辛劳,如《插田歌》描绘了农夫、农妇的辛勤劳作,也借长安归来之计吏讽刺了长安政局的污浊不堪。
《浪淘沙词》中“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底浪中来”揭示了统治阶级对百姓的残酷剥削。
正是诗人心系百姓、胸怀国家,才创作出如此众多的地域色彩鲜明的乐府诗歌,以期可以传入朝堂,补察时政。
在这里屈原对诗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尽管统治者把屈原放逐了,但劳动人民却如此怀念他,热爱他。
刘禹锡开始体会到,一个诗人的真正价值却原来在这里。
他也渐渐对民歌发生兴趣,在诗人眼中民歌、民谣可以与文人的诗歌相媲美,因此,诗人依当地原有的民歌声调填词,创作了大量具有地域风采的乐府诗歌。
以上两点均是放在中唐这一小时间段考量的,如果将其放入唐代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下考虑,就不得不提到盛唐诗歌的繁盛。
短短的五十年间,盛唐诗坛名家辈出、各展风采,各种诗体臻于完善、艺术技巧达于圆熟,达到了“骨力遒劲、兴象玲珑、神采飘逸、平易自然”的盛唐之音。
盛唐诗歌取得如此成就,几乎达到了“极盛难继”的巅峰,因此,中唐人以其异乎寻常的胆识和魄力,主动追求创新、奇变,如在风雅观上中唐人大不同于盛唐人,韩孟诗派主张的“不平则鸣”,元白诗派竭力反对盛唐缘饰盛世文明大雅颂声,提出“文章何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等,均是以创新的精神,积极主动地追求不同与奇变。
刘禹锡因长期被贬,远离朝堂,但他依托当地的山水风物与民间文化,记录了以往乐府诗中少有的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
最后盛唐边塞诗人的创作对其具有地域特色的乐府诗的写作也有一定的影响。
盛唐诗人由于国力的强盛,可以出塞深入西北边陲,故在军事题材的创作以及描写异域民族独特的风土人情上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十足的才华,这些作品在当时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较为突出的是岑参,两次出塞是其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壮举,虽然边塞生活比较艰苦,但是其乐观开朗,昂扬进取,将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生动地表现出来,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反映的是不同于中原地区的异域风采。
刘禹锡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到了巴蜀荆楚一带少数民族地区。
这里人迹罕至、地处偏僻,与中原地区交通往来不多,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在当时一般人的心目中与世隔绝、远离文明、尚不开化的蛮荒之地,他们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风土人情、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与中原地区都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在中原人看来自然是新鲜有趣,。
而反映这方面内容的诗,在题材上也是一种创新,他像边塞诗人热衷于描绘当地奇特地理风貌和风土人情一样,怀着一种猎奇的心情,描写当地少数民族人不同于汉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民风民俗以及自然环境。
如《莫徭歌》诗很生动细致地描写了莫徭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蛮子歌》里描写了另一个少数民族人的生活状况,诗中谈到了该民族语言、服装、风俗、生活习性等这些鲜为人知的情况。
四、结语
刘禹锡以其豪爽奔放的性格、乐观积极的心态与关心黎民苍生的胸怀在其贬谪朗州、连州、夔州、和州、苏州期间创作了大量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乐府诗歌。
初次被贬之前的《淮阴行五首》,朗州十年间创作的《竞渡曲》《采菱行》《踏歌词》,连州、夔州、和州期间写的《沓潮歌》《插田歌》《畲田行》《竹枝词》《莫谣歌》,离开和州后的《浪淘沙词九首》《杨柳枝词》等,均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当地所独有的自然风物以及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农业活动、节日习俗、踏歌婚恋习俗、少数民族生活习俗等风土人情。
而其乐府诗歌鲜明的地域特色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长期被贬在外使其有了接触不同地域风土人情的机会;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关怀以及深入民间;继盛唐之后的中唐人以创新的精神积极主动地追求新变;盛唐边塞诗对异域风情的描绘引起诗人的猎奇心情,去描写不同于中原地区的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正是这些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乐府诗歌使刘禹锡在中唐诗坛自成一家,于韩孟、元白诗派之外独辟蹊径,开拓新领域,辟出了新的天地,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
注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刘禹锡 乐府诗 地域 特色 及其 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