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月考试题答案2675.docx
- 文档编号:29675931
- 上传时间:2023-07-26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84.87KB
初三化学月考试题答案2675.docx
《初三化学月考试题答案267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月考试题答案2675.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化学月考试题答案2675
黄冈市英才学校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附解析新人教)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每小题1分,共12分)
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不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粘土烧成陶瓷
B.
玉米酿成白酒
C.
电扇通电转动
D.
铁矿冶炼成铁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解: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生成其它物质.据此分析:
A、粘土烧成陶瓷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粮食酿酒的过程中生成了酒精,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电扇通电转动,是利用电能带动风扇的叶片旋转,再把电能转化成风能的一种方式,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铁矿石炼成铁的过程中,是利用还原剂与铁的氧化物反应,从而生成铁的单质,所以这个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
B.
天然气用作燃料
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
铜用于制造导线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二氧化碳的用途;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
解:
A、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物理性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选项错误;
B、天然气用作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故选项正确;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的物理性质﹣﹣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故选项错误;
D、铜用于制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物理性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3.(1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液体的倾倒
B.
给试管加热
C.
滴加液体
D.
移走加热的蒸发皿
考点:
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蒸发与蒸馏操作..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取用液体时(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给试管中得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壁.
D、加热后的蒸发皿温度很高,应用坩埚钳夹取,不能用手拿.
解答:
解:
A、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液体体积超过了试管容积的)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加热的蒸发皿温度很高,可用坩埚钳移走正在加热的蒸发皿,不能用手直接拿;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1分)王芳同学学习化学后,对装修新房的爸爸说“如果厨房不装抽油烟机,家具将会粘满油渍.”王芳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
A.
分子很大
B.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
厨房不装抽油烟机,家具将会粘满油渍,是因为油渍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家具沾满油渍.
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不装抽油烟机家具家具将会粘满油渍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
B、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不装抽油烟机家具将会粘满油渍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
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不装抽油烟机家具将会粘满油渍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
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不装抽油烟机家具将会粘满油渍的主要原因与分子可以分成原子无关,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1分)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不相符合的是( )
A.
﹣﹣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价
B.
2H﹣﹣2个氢元素
C.
2H2O﹣﹣2个水分子
D.
CuO﹣﹣氧化铜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
解:
A、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价可表示为:
;故A正确;
B、2H表示2个氢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B错误;
C、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
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2个水分子表示为:
2H2O;故C正确;
D、根据化合物的读法,CuO可读作氧化铜,故D正确;
故选:
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6.(1分)如图是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l2
B.
该原子最外电子层没有达到稳定结构
C.
X属于金属元素
D.
x与Cl形成的化合物为XCl
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解答:
解:
A、由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8+2=l2,故选项说法正确.
B、该原子最外电子层是2,没有达到稳定结构,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2,为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D、x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氯元素显﹣1价,与Cl形成的化合物为XCl2,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7.(1分)化学概念间在逻辑上有如图所示的部分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
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C.
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D.
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化合反应及其应用;氧化反应..
专题:
概念关系型.
分析: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不是交叉关系;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解答:
解: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故选项错误;
B、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不是交叉关系,故选项错误;
C、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不是并列关系,故选项正确;
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等,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8.(1分)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化学性质.下列各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KMnO4、K2MnO4
B.
P2O5、Ca3(PO4)2
C.
NH4Cl、HNO3
D.
Cl2、CaCl2
考点: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
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
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结合各选项中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
解:
A、K2MnO4中K元素的化合价为+1,O元素为﹣2价,则Mn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KMnO4中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K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Mn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故选项错误;
B、P2O5中中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P元素的化合价为:
+5价;Ca3(PO4)2中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a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P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故选项正确;
C、NH4Cl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1,Cl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HNO3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1,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N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故选项错误;
D、Cl2属于单质,则Cl元素的化合价为0;CaCl2中Ca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Cl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
9.(1分)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四种无色气体,最好是用( )
A.
带火星的木条
B.
灼热的木炭
C.
澄清的石灰水
D.
燃着的木条
考点: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专题:
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
鉴别空气、氧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四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四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四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达到一次鉴别出四瓶气体的目的.
解答:
解:
A、把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四个集气瓶中,能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木条熄灭的是空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
B、把灼热的木炭分别伸入四个集气瓶中,空气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都不会使木炭发生明显变化,不能区分,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的石灰水只能鉴别出二氧化碳,无法鉴别空气、氧气、一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D、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四个集气瓶中,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若木条正常燃烧,则是空气;若气体能燃烧,则是一氧化碳;现象明显,能一次鉴别出这四瓶气体,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鉴别方法,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所要鉴别气体的性质的差别,根据实验中是否出现明显的不同现象判断能否鉴别.
10.(1分)(2013•黄冈)下列有关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将5g铁和5g铜混合加热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0g,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
C.
5g硫和5g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10g
D.
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质量守恒定律只能用来解释化学反应,可以据此解答.
解答:
解:
A、铁和铜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所以虽然混合加热后质量不变,但是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故A错误;
B、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可以知道,在化学变化中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中,分子的总数可能发生改变,故B错误;
C、根据硫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
硫和氧气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1:
1,所以5g硫和5g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10g,故C正确;
D、镁条燃烧是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所以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应该等于镁和氧气的质量之和,所以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和灵活运用这一定律解答问题的能力,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变化.
11.(1分)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4
10
10
25
反应后质量/g
未测
35
1
9
A.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
X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
反应后,X的质量为4g
D.
若Q为氧气,则反应为氧化反应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氧化反应;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质量增加的生成物,质量减少为反应物,质量不变为催化剂.
解答:
解:
Y质量增加为生成物,Z质量减少为反应物,Q质量减少为反应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4g+10g+10g+25g=未测+35g+1g+9g,所以未测为4g,X的质量不变为催化剂.
A、Y质量增加为生成物,Z质量减少为反应物,Q质量减少为反应物,X的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符合化合反应“一变多”的特点,故A正确;
B、X的质量不变,X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故B错误;
C、4g+10g+10g+25g=未测+35g+1g+9g,所以未测为4g,X的质量不变为4g,故C正确;
D、若Q为氧气,则该反应为氧化反应,故D正确.
故选:
B.
点评: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以及化合反应进行解答,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化合变化即“多变一”的反应.
12.(1分)(2013•南昌)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
风助火威﹣为燃料提供足够的氧气
C.
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
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考点: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燃烧的条件是: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解答:
解:
A、火上浇油的化学意思是添加可燃物,添加可燃物能够帮助燃烧,不是隔绝空气,解释不合理.
B、风助火威的化学意思是增加空气的流动性,流动的空气能够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解释合理.
C、釜底抽薪的化学意思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也说明了燃烧需要可燃物,解释合理.
D、钻木取火的化学意思是摩擦可以生热,当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时,可燃物就燃烧起来,解释合理.
故选:
A.
点评:
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灭火的方法中,只要使用其中的一种方法,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二、填空题(共21分)
13.(5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 2C+O2
2CO
(2)碳与氧化铜反应 C+2CuO
2Cu+CO2↑
(3)实验室用固体混合物制氧气 2KClO3
2KCl+3O2↑
(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CO2+Ca(OH)2═CaCO3↓+H2O
(5)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
Fe3O4 .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
解:
(1)碳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2
2CO.
(2)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CuO
2Cu+CO2↑.
(3)实验室用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采用的是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2KCl+3O2↑.
(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5)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2O2
Fe3O4.
故答案为:
(1)2C+O2
2CO;
(2)C+2CuO
2Cu+CO2↑;(3)2KClO3
2KCl+3O2↑;(4)CO2+Ca(OH)2═CaCO3↓+H2O;(5)3Fe+2O2
Fe3O4.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14.(4分)按要求用正确的化学符号表示:
(1)2个氮原子 2N .
(2)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3)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
O .
(4)硫酸根离子 SO42﹣ .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
解:
(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氮原子,就可表示为:
2N;
(2)硫离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6,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第三层上有8个电子,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
(3)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故可表示为:
O;
(4)离子的写法:
写在元素(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值为1的1要省略,故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
SO42﹣;
故答案为:
(1)2N;
(2)
;(3)
O;(4)SO42﹣;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5.(4分)我们所学过的气体有:
O2、CO、CO2、CH4.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 CO2 ;具有还原性,而且有毒的是 CO ;属于有机物的是 CH4 ;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O2 .
考点: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一氧化碳的毒性;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
专题:
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明确气体O2、CO2、CO、CH4的性质:
O2密度比空气大,能够支持呼吸,不易溶于水;CO2密度比空气大,一般不燃烧,不支持燃烧;能与水起反应生成物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CO有毒性,可以燃烧,并且燃烧时发出蓝色的火焰.甲烷是有机物,具有可燃性并且燃烧时发出蓝色的火焰.
解答:
解: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的是酸性气体二氧化碳;故答案为:
CO2
以上物质只有CO有毒性且具有还原性;故答案为:
CO
以上物质只有甲烷是有机物;故答案为:
CH4
O2密度比空气大,能够支持呼吸,不易溶于水所以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
O2
答案:
CO2
CO
CH4
O2
点评:
此题注重考查了气体O2、CO2、CO、CH4的性质和用途,是往年常考的知识点之一,需要同学们认真记忆才行.可燃性气体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在遇到明火时有可能发生爆炸.所以可燃性气体在加热或点燃前有进行验纯.
16.(3分)硝酸可发生反应4HNO3
4NO2↑+X+2H2O.据此回答:
(1)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分解 反应.
(2)X的化学式为 O2 ,推断的依据 质量守恒定律 .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1)硝酸可发生反应4HNO3
4NO2↑+X+2H2O,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三种,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由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
解答:
解:
(1)硝酸可发生反应4HNO3
4NO2↑+X+2H2O,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三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HNO3
4NO2↑+X+2H2O,反应物中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4、1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4、1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O2.
故答案为:
(1)分解;
(2)O2;质量守恒定律.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7.(5分)2010年11月15日,上海静安区高层住宅发生大火,本次火灾得以在短时间内急速蔓延烧透整栋建筑物,事故原因是违规使用大量尼龙网,聚氨酯泡沫(PU)等易燃材料,由四个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回答下列问题:
(1)溅落的电火花在引发这场特大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B (填序号)
A.提供氧气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提供可燃物
(2)聚氨酯材料的保温性能好,但阻燃性能差,易燃加速火势蔓延,且快速释放出有毒气体.该气体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CO .
(3)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出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三化学 月考 试题答案 2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