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教面试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略读课文说课稿.docx
- 文档编号:29673562
- 上传时间:2023-07-26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39.97KB
招教面试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略读课文说课稿.docx
《招教面试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略读课文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教面试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略读课文说课稿.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招教面试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略读课文说课稿
2.《雅鲁藏布大峡谷》说课稿
庐山区实验小学 周玉萍
一、说教材:
《雅鲁藏布大峡谷》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阅读课文。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文章条理层次清晰,作者通过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神奇,表达了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和心中无比自豪与喜悦的感情,在介绍时作者使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细致地展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罕见奇观。
文章语言优美,准确无误的数字、恰倒好处的用词,让雅鲁藏布这处距离遥远的人间秘境跃然纸上。
小学四年级学生初步具备了小组合作、自主识字、查阅资料的能力,且书中有些景物学生很感兴趣,如:
神奇的大拐弯,谷底谷外截然不同的景色等,因此通过自学,及结合网络图片资料,文字资料使学生容易理解课文内容并与作者产生共鸣。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文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根据提纲把握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自读自悟,与想象、资料相结合,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
3.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壮丽景观。
2、阅读对比,体会文中的说明方法。
难点:
边读书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法、学法
1、读中感悟
本课的设计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运用导读和创设情景结合法,并注重阅读课文的读、划、议、悟、读五步走的学法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理念,让学生多读、多说、以读代讲。
这是一篇风景优美的课文,文中的好词佳句在讲课过程中都以“读”“悟”来体现,通过“品读”来代替文章的讲解,使学生在读中学,学中悟,悟中思,与作者产生共鸣。
2、读写结合圈点批注自己的体会,学习积累文章中的优美词句,从而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一)目标引路——我能行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2、教师出示学习目标:
(1)自读课文,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美丽。
(关键字:
观、谷、馆、国、点……)
(2)在描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美丽的风景时,具体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分别找出具体的句子。
(3)读全文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隐藏着一种什么感情。
(有目标的课堂才有方向,有效率,这个目标,不但要明确,而且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上三个目标设计紧扣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突出,使学生在合作中既能解决,但又有一定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
)
3、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学课文。
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引领下,学生自主进行独立思考和解答,形成自己的见解。
(二)自主探究——我来说
组内交流自学的收获与不解。
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参与进去,适时调整、引导、释疑。
小组长做好记录,整理。
(三)展示交流——我真棒
1、学生交流问题
(1),问题
(1)简单易找,学生很快能找到,重点点拨概括语言。
如第2自然段,“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第4自然段“馆”“国”——雅鲁藏布大峡谷是“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等可以用课文中的完整句子概括,第3自然段可以让学生尝试独立归纳“山水千姿百态”。
从找到想,有不同的梯度,又能激发学生的成功感。
2、交流问题
(2),说明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找出有关句子之后,让学生再说两个(例子)类似的句子,真正灵活掌握有关说明方法。
(四)拓展训练——我当导游
1、选择最感兴趣的部分,熟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设计导游词。
2、全班推选小导游。
4.《火烧云》
今天我说的是浙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七单元《火烧云》的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火烧云》是现代女作家萧红写的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向我们描绘了夕阳西下,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文中景物美和语言美有机地融为一体,让读者充分领略了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的绚丽多彩。
文章体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启发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要大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课时内容安排:
本篇课文我共安排三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学习课文第一段。
第三课时学习第三段,巩固单元训练目标,背诵课文第3—6自然段。
今天所讲的第二课时主要学习课文3—6自然段,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交流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和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的变化。
能力目标:
学习作者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大胆想象,培养学生展开丰富想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的。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和想象作者所描绘的多彩画面,感悟火烧云的绚丽多姿和丰富多变。
三、说教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是:
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读读写写。
这也是我在本课中努力实现的教学思想。
教学《火烧云》这篇课文不仅是为了让孩子们知道火烧云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学习如何表达,着重训练学生的语感。
根据这个要求和课文的特点,主要采取了以下3种教法:
1、读中感悟:
通过有层次的读,帮助学生体会语言的优美,感受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的绚丽多彩,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感训练。
2、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和展开想象。
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3对比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时通过读句子,分析两个对比句的异同,加深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有效地为突破难点服务
。
四、说学情、学法:
孩子们都看到过火烧云,却并未仔细的观察,研究过火烧云。
心中有对火烧云的好奇,却还未曾有作者那么深的感受。
所以我在教学中,根据他们的特点,采用了多种生动的教学方法和电教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受火烧云的美,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此外,高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而且想像丰富,所以,在这课中我主要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议议,写写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
引导学生掌握:
“读→思→议→读”的学习方法。
通过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思,即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从深层次上进一步认识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通过议,进行信息反馈和交流,检验读和思的效果;再通过反复诵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领会,也使感情进一步升华。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五、教学过程
研究了教材,确定了教法和学法,可将本节课划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回忆旧课,谈话导入。
巧妙的开场白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阅读教学开始时,老师出示彩图,再现上节课所学的课文内容,复述火烧云上来时大地的变化和下去时的特点,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印象,激起学生学习新的课文内容的兴趣,自然引出下个环节的教学。
(二)、合作探究,分块阅读,读中感悟,积累运用。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采用了情感朗读法,通过精读细讲、释疑拓展、想象体会,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了解作者所描绘的充满了大胆神奇想象的火烧云景象,并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师让学生边读边想,并感情朗读自己喜爱的文段,捕捉关键词句,读出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的特点。
例如,在学习“火烧云颜色变化”这一块时,引导学生从“红通通、金灿灿……”等七个表示颜色的词,以及“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一句中体会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这一特点;从句子“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中的四个“一会儿”,体会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快”这一特点。
另外,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还不断地渗透引导学生质疑、对比,并积累品析好词佳句,并尝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话来延续作者丰富而绝妙的想象,感悟作者对美丽的火烧云由衷的热爱,从而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熏陶。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说课稿
一、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
本文叙述的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德雷·魏格纳首创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10年。
魏格纳在病房的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的东海岸形状十分吻合,从而推测太古时代地球上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巨大板块,后因大陆不断漂移,才形成今天的各个大陆。
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他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找到了许多事实,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
上述内容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每个部分连接自然,运用“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
”“于是„„”“魏格纳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等过渡句,使文章浑然一体。
阅读这篇课文,能让学生懂得段与段之间的有机联系,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
文中还有很多具有积累价值的词语,如“洁白宁静、性格豪放、静谧舒适、坐卧不安、不可思议、浩如烟海、飞渡重洋”,对丰富学生的词汇很有好处。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难点是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二、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
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三、教学建议1课前准备世界地图或地球仪。
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自读,要求学生边读书边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学生自学后,可以通过检查朗读和提出疑难问题的方式进行反馈。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可以同学间相互解决,有的可以留待深入阅读时理解。
接着,按照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让学生边读书边思考:
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
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做了些什么?
学生充分读书后,同桌之间或小组内相互交流。
最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地复述故事,并能把读后的感受与同学进行交流。
3学生交流读书所得时,教师可以重点指导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或地球仪,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
(2)反复读第5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理解“大陆漂移”的意思;并联系上文,体会魏格纳的这一假想是在反复地、仔细地端详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和一条条海岸线的形状之后得出来的。
(3)读第7自然段,要让学生理解,魏格纳发现了一个什么重要的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
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作者是如何进行推理的──中龙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
中龙是爬行动物,不可能飞渡重洋。
中龙当时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的。
所以,巴西和非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4学生在交流读书感受时,教师可以参与其中,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围绕“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这一问题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让学生体会到: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
在学生情感升华、意犹未尽之时,可以鼓励学生继续查阅有关大陆漂移学说的其他资料,以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科学的兴趣和愿望。
10.《幸福是什么》说课稿
《幸福是什么》是九义教材第九册第三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
这个童话故事主要讲了三个牧童在清理喷泉,砌上小井时遇到一位神奇美丽的姑娘-智慧的女儿,在她的启示下各自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
十年后,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明白了幸福的涵义。
我在设计时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理解能力为主,听说读写结合,最终从一个高度上来体会幸福,十年后青年通过自己的经历明白了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幸福是我们很熟悉的话题,但要说清楚幸福是什么,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该童话想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幸福的真正含义。
文章重点写了三个青年话,对三个青年人寻找的具体过程却省略。
这个空白也正是学生的体验所缺乏的。
如何让学生从他们的话中理解幸福的真正含义,从浅层次的幸福过渡到深层次的幸福就成了本课的难点。
基于以上的情况,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策略。
1、了解故事,深层次理解幸福2、从身边发现幸福,体会幸福3、读写结合,学会写随笔。
以前后图片的对比增加学生对幸福的理解,从浅层次的到深层次的。
课堂的开始,用音乐把学生带进一个幸福的氛围当中,接着进入课题:
幸福是什么接着是默读课文,归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归纳时应该训练学生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来说,我给了学生一个提示语句,让学生根据提示去归纳主要内容,反复的读三个牧童砌井后的幸福和十年以后他们再次回到井边的情形接着我问了三个青年找到幸福了吗?
引导学生回答,然后再是他们为什么感到幸福,让学生自己想象在这个十年间他们身上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来体会三个青年的幸福,明白幸福其实是为人民服务。
就是尽义务,造福人类。
感受更高层次的幸福。
接着让学生发现身边的幸福,体会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学生交流自己所看到,所感受到的幸福。
借机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结合课文语句和生活实际理解为什么三位青年感觉劳动可以带来幸福,质疑难道仅仅只有劳动才能带来幸福?
让学生来说说,自己理解到得更深层次的理解。
我再补充里一组图片:
“爱心的传递、搀扶的背影、保家卫国”等,达到从浅层次和深层次的一个跨越。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在学生有了对幸福感悟以后,在积累了激情以后,立马写作,以情景式体验来为作文打好坚实的基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相机出示了一组优美的句子:
“天使说:
幸福就是温柔的守护!
张开双臂,为寒冷的人送去温暖,展露笑颜,给哀伤的人带来欢乐,幸福是无私奉献、助人为乐!
”太阳说:
“幸福就是热情的赠与!
扫去阴霾,令大地充满火样的热情,驱走灰暗,让冷漠的人心寻回关怀,幸福是光明正大、宽宏大量!
”让学生仿写幸福随笔。
意图是通过一堂课的学习,让学生把自己体会到的幸福是什么写下来,写对幸福的感受,来体会生活中存在身边的幸福并更好地珍惜幸福。
当学生写好,让学生评一评,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真正做到读写结合。
12.《小木偶的故事》说课稿
一、对教材的整体把握
《小木偶的故事》是人教实验版四年级上册第三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略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了一个通俗易懂、情趣盎然的童话故事。
课文先写老木匠做了一个小木偶,并在小木偶的脸上添上了一个“笑嘻嘻”的表情,以为只要会笑小木偶就会永远快乐;接着写小木偶在着急、生气、委屈甚至是痛苦、伤心时也总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因而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系列挫折;最后写小木偶在女巫的点化下,拥有了所有的表情,此时他发出了内心的感叹:
“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读完故事,我们不禁会发出和小木偶相同的感叹:
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是非常美好的,谁要是不会笑,就无法体验生活的快乐。
但生活是复杂的,除了一些高兴的事之外,还有一些伤心的事,不同的事情会引起我们不同的情感态度,要用我们的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体验生活,面对生活。
童话以“笑”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老木匠在小木偶的脸上添了一个笑嘻嘻的表情;小木偶因为笑嘻嘻而受冤枉,遭误解,被怀疑;直到女巫出现,赋予了他所有的表情,才让他真正获得了快乐。
童话构思巧妙,让我们在同情小木偶遭遇的同时,反省自己的生活,感悟快乐的真谛。
根据这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小木偶的内心活动。
3.独立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4.能根据故事情节展开联想,续编故事。
二、教学重点
体会小木偶的内心活动,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难点:
读、悟课文的角色对话,体会小木偶的内心活动。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重难点是因为:
这篇课文属于拟人体的童话,文中对话较多。
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主要是要让学生运用通过反复朗读感悟童话蕴含的道理的阅读方法学习本文,在阅读中进一步感受拟人体童话的特点。
《新课标》提出了语文教学应该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那么如何使我们的小学生在同情小木偶遭遇的同时,反省自己的生活,感悟快乐的真谛就是本课重中之重了,因为人类不只拥有“笑”一种表情,人生也不是只有“快乐”一种体验。
所以我把这篇课文的重点放在了通过反复品读人物间的对话领悟“笑是很重要的。
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
三、本课的教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
”所以我采用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方式,以促进师生、生生、生本三种对话方式的生成。
这节课我重点研读的是文中主要人物的对话。
采用自由读、小组练读和角色读的方式,真正做到以读激情,使学生在对话中感悟小木偶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而揭示本文主旨。
四、本课的教学过程
(一)闯三关,查预习
1、生词关
2、课文关,同桌互查预习课文情况,因为课文比较长,每人读自己最喜欢的一部分,注意读准字音。
3、问题关,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懂的的问题?
重点解决阅读提示中的问题:
一是大体了解课文内容二是明白课文的道理.
相机板书:
只会笑、被抢、熊警察不相信、头疼、小兔子、老婆婆说他撒谎。
师小结:
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是非常美好的。
谁要是不会笑,就无法体验生活中的快乐。
但生活又是复杂的,是丰富多彩的,除了一些高兴的事以外,还有一些伤心的事。
只会笑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人类不仅仅拥有“笑”一种表情,人生也不仅仅拥有“快乐”一种体验。
(二)自主学习
个人自学:
找出课文中关于人物表情、心情的词语和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用心体会人物的心情。
小组交流:
先把你找出的句子读给组内的人听,再谈一谈自己的体会,组内其它人补充.
全班交流:
师对交流的情况进行点评、点拨、整合
(三)积累词语(读词、理解词、运用词)
唉!
只会笑的小木偶好可怜呀!
如果你是小木偶,在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后,你最希望得到什么?
你还能说几个人类表情的词语吗?
扩展词语:
得意洋洋、眉开眼笑、垂头丧气、火冒三丈、大吃一惊、目瞪口呆、愁眉苦脸……人类的表情有多丰富,生活就有多丰富
课后抄到笔记上,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四)课堂检测:
假如小木偶拥有人类所有的表情,那会怎样呢?
请在括号里给小木偶填上表达他真实的表情或心情的词语。
1.“那是我的,我的,我的!
”小木偶()地尖叫。
2.“脑袋疼。
”小木偶抬起头,()地回答。
3.“脑袋很疼。
”小木偶一副()的表情。
4.“老奶奶,我没有撒谎。
”小木偶()地说。
5.“谢谢你给了我人类所有的表情。
”小木偶()地对蓝鼻子小女巫说。
小结:
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真好。
天气有阴晴雨雪,味道有酸甜苦辣,表情有喜怒哀乐,生活不是单一的,它丰富多彩,想笑就笑,想哭就哭,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
这样的生活才是完整的生活。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真高兴,我们都拥有人类的全部表情。
我们走进故事中,走进人物的内心,去体会他们的心情。
课文太长,四人小组选一个片断,注意分角色朗读的时候,把体会到的人物的内心活动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
(六)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小木偶现在拥有了人类的全部表情,他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请你任选一个题目,编一个故事,发挥你的想象力,还要尊重作者原来的创作意图。
把握故事的主线,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走进小木偶的内心世界,亲历了小木偶的情感历程,自然也会产生表达的欲望。
口语交际就给学生提供了发表自己看法的舞台。
而续写的环节,则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对课文进行拓展和扩充,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实践活动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培养想象创造能力。
板书设计:
12、小木偶的故事
被抢熊警察不信
只会笑
头疼小兔子、老婆婆说他撒谎笑很重要,但只会笑远远不够
16.<<母鸡》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6课《母鸡》。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老舍先生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拼命炫耀,后半部分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
作者的情感由讨厌转为尊敬。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3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
三、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并比较老舍两篇文章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
四、课时安排本课为略读课文,课时安排为1课时。
五、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教学时,从老舍的《猫》入手,让学生回忆老舍笔下的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再引出课题《母鸡》。
(二)初读课文
一读:
想主要内容。
二读:
圈画生字,难词。
三读: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读:
指名读,检查读书情况。
(三)细读课文,感悟文意
在理解课文时,我从“导读”入手,梳理出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问题。
那就是1作者笔下的母鸡是什么样子的?
画出问中的相关词句,并在书的边白处写上你的体会。
2比较《猫》和《母鸡》两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课文。
这样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会梳理问题,通过自主读书,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学和理解能力。
在交流时抓住两方面引导学生体会,一是母鸡的讨厌,表现在无病呻吟,欺软怕硬,拼命炫耀三个方面,二是母鸡的可爱,表现在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几个方面,使学生的感情由喜欢升华到尊敬,和作者产生共鸣。
最后全班同学交流《猫》《母鸡》两篇文章写法的特点,感受作者在表现小动物特点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
(四)在学习完课文的基础上,最后向学生推荐三篇文章,分别是屠格涅夫的《麻雀》,列那夫的《母鸡》。
普里什文的《柱子上的母鸡》,旨在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19.《秦兵马俑》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秦兵马俑》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
如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介入,给了我们很大的便利,因此本课的教学可充分地运用集音、形、色于一体的专题学习网站来学习课文,感悟语言。
2、教学重点:
本教材相对来说,存在信息量少的缺陷,而与《秦兵马俑》相关的网络资源中音频、视频等信息极其丰富,更新快,密度高,正好可以补充课文的需求。
有关兵马俑的各种信息更是庞大而纷繁的。
充分利用这种资源,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网站资源中感悟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成为本课的重点。
而围绕这个重点要求学生收集、处理网络资源,进行分析、归纳,又成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和教学重点,我要求学生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情感目标:
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认知目标:
(1)学习、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能力目标:
利用网络,通过自主和合作学习方式学习,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加工信息和网上阅读的能力。
这些目标的制定是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二、说教法
网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面试 人教版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略读 课文 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