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行业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9668440
- 上传时间:2023-07-26
- 格式:DOCX
- 页数:181
- 大小:108.23KB
能源行业报告.docx
《能源行业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行业报告.docx(18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能源行业报告
能源行业
2010年我国能源需求将达到为21.6亿-23.2亿吨标准煤。
我国煤炭资源可供开发规模在20亿吨左右;原油产量的高峰期在2015年前后,最大产量可能达到2亿吨左右;2010年,天然气产量将可能达到800亿-1000亿立方米。
为了满足需求的增长,中国未来20年除需大量进口石油、天然气等外,还要进行大规模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一、世界能源发展现状及长期预测
(一)世界能源发展现状
(二)2030年世界能源发展预测
二、国内能源发展现状及近期走势预测
(一)1990年以来总体发展状况
(二)2004年发展概况
(三)2005年发展规模和结构预测
三、2010、2020年中国能源需求预测
(一)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二)主要宏观经济、部门发展趋势假设
(三)能源需求预测结果
四、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和现实供应能力
(一)国内能源资源保障程度
(二)国内能源供应能力预测
五、未来能源供需平衡分析
电力行业
2005-2010年间,全国将安排电力开工规模近2亿千瓦,2005年发电装机将超过5亿千瓦,2010年发电装机达到6亿-6.5亿千瓦,其中水电为1.25亿-1.55亿千瓦,占20.8%-23.8%。
电力改革为民营资本的进入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但电力建设必须充分考虑上游燃料的供应,要符合国家电力产业政策以及环保要求。
一、产业环境造就电力紧缺
(一)缺电原因分析
(二)解决近期缺电措施
二、电力需求预测
(一)影响电力需求的因素
(二)需求预测结果
三、电力供给预测
(一)供给总体情况
(二)影响电力供给的主要因素
(三)供给预测
四、电力价格及走势
(一)当前电价走势
(二)影响电力价格的主要因素
(二)电价走势
五、投资前景及建议
(一)行业投资综述
(二)投资机会和风险
(三)投资建议
煤炭行业
2003-2005年是煤炭增长的高峰,年煤炭消费增长将维持在2亿吨左右。
煤炭生产短期内难以达到需求增长的速度,且发展后劲不足。
预测2005年全国煤炭产量在22亿吨左右,需求在21.5亿吨左右;2010年产量可能达到23亿吨以上,需求为22.7亿吨。
未来我国煤炭价格将会大体保持稳定,但短期内有上涨压力,中长期内则呈现稳中有降之势。
一、电力企业和煤炭企业间的博弈
二、煤炭需求预测
(一)影响煤炭需求的政策因素
(二)2004年主要煤炭需求行业的发展
(三)2006年煤炭需求预测
(四)2010、2020年煤炭需求预测
三、煤炭生产及供给能力预测
(一)影响供给的政策因素
(二)2004-2005年煤炭供给能力预测
(三)2010、2020年煤炭供给能力预测
四、煤炭进出口预测
(一)影响进口的主要因素
(二)进口预测
(三)影响煤炭出口的主要因素
(四)出口预测
五、煤炭价格趋势
(一)近两年价格走势
(二)煤炭价格影响因素及其变动趋势
(三)价格走势预测
六、投资前景
(一)煤炭行业效益分析
(二)投资建议
(三)风险因素
石油行业
由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能源优质化需求增强,原油消费直线增加。
2010年石油消费量将达到3.5亿-3.8亿吨,天然气消费量由245亿立方米增长到1000亿-1200亿立方米。
2010年石油的国内供应能力在1.7亿-1.9亿吨之间,增加余地有限,今后石油需求的增长将主要依靠进口解决;天然气国产能力将迅速增长,2010年其生产量将可达800亿-1000亿立方米,但仍需要部分进口。
一、国内外宏观环境
(一)国际经济环境
(二)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
(三)油价高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二、石油行业需求预测
(一)国内石油消费现状
(二)国内石油和天然气需求预测
(三)全球石油天然气需求预测
三、行业供给预测
(一)国内生产及进出口现状
(二)石油天然气生产及进出口预测
(三)石油加工业产业组织结构和区域调整
四、石油天然气工业投资
(一)投资效益分析
(二)投资潜力分析
(三)投资风险分析
报告名称:
2004-2005年中国能源行业研究年度报告
前言
一、2004年全球能源行业发展概述
2
(一)行业现状和特点
21、全球石油行业现状和特点
52、全球煤炭行业现状和特点
63、全球电力行业特点和现状
64、全球天然气行业现状和特点
7
(二)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概况
71、美国
92、欧盟
103、日本
104、俄罗斯
二、2004年中国能源行业发展状况
12
(一)发展环境
121、政策环境
132、投资环境
153、经济环境
16
(二)现状和特点
171、2004年需求保持旺盛,产量持续快速增长
172、能源产品价格大幅上扬
173、行业经济效益显著上升
18(三)细分行业
181、电力行业现状和特点
182、石油行业现状和特点
193、煤炭行业现状和特点
254、天然气行业现状和特点
三、2004年中国能源行业竞争格局和竞争行为
29
(一)竞争格局
291、中国电力行业五大发电集团和其它发电企业的竞争格局
302、石油天然气三大巨头
313、煤炭行业竞争格局
33
(二)能源行业竞争行为
331、资本运作
332、技术创新
343、产品开发
344、促销手段
35(三)竞争绩效
351、行业利润率
352、客户认可度
四、2004年中国能源行业重点企业竞争力评价
36
(一)电力行业重点企业竞争力评价
361、华能国际
372、长江电力
383、大唐国际
394、国电电力
405、漳泽电力
416、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437、申能股份
448、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459、国家电网公司
4710、南方电网公司
49
(二)石油天然气行业重点企业竞争力评价
49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532、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57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61(三)煤炭行业重点企业竞争力评价
611、兖州煤业
622、平顶山煤业集团
623、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
634、神府东胜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五、2005-2009年中国能源行业成长动因分析
65
(一)技术动因
65
(二)资本动因
66(三)政策动因
66(四)社会动因
六、2005-2009年中国能源行业趋势分析
68
(一)电力行业趋势分析
681、实现中国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
682、继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提高电力行业整体竞争力
69
(二)石油天然气行业趋势分析
69(三)中国煤炭行业发展趋势
691、煤炭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702、国家引导下优化产业结构、打造煤炭航母是中国煤炭业的大势所趋
703、交通运输成为中国煤炭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714、政府政策调节促使煤炭审慎投资
715、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和环保
七、2005-2009年中国能源行业发展预测
72
(一)规模预测
721、能源产量预测
732、能源需求量预测
74
(二)结构预测
八、2005-2009年中国能源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79
(一)电力行业
791、电力行业总体投资价值评价
812、电力行业投资领域分析
82
(二)石油行业
821、石油行业运行环境分析
842、行业景气度分析
85(三)煤炭行业
851、2005年煤炭市场将继续呈现总体偏紧态势,短期内难以缓解
852、煤炭价格还会继续上扬,幅度不减前两年
863、运输问题成为煤炭行业发展的瓶颈
86(四)天然气行业
861、天然气工业的发展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利因素
872、有利因素
九、建议
88
(一)对有关管理部门
881、电力行业
892、石油行业
913、煤炭行业
914、天然气行业
92
(二)对企业
921、电力企业
932、石油企业
933、煤炭企业
944、天然气企业:
关键是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94(三)对投资者
941、电力行业
952、石油行业:
石油涨价有“危机”也有“商机”
973、煤炭行业
984、天然气行业
【报告名称】2005-2006年中国电力行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共5卷)
内容简介: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基础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优先发展重点。
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和基础产业,电力行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重要作用。
和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不仅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大问题,而且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稳定密切相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电的需求量不断扩大,电力销售市场的扩大又刺激了整个电力生产的发展。
2004年全国的发电量达到21870亿千瓦时,比2003年增长14.8%,增速和2003年相比回落了0.4个百分点。
其中,水电发电量为32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6%;火电发电量180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5%,;核电发电量稳步增长,全年发电量5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1%。
2004年我国电力消费始终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全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21735亿千瓦时,比2003年同期增长14.9%。
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6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第二产业用电量162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4%;第三产业用电量24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4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2%。
2005年上半年全国发电量累计达11286.32亿千瓦时,比2004年同期增长13.2%。
其中,水电发电量为398.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8%;火电发电量9406.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8%,核电发电量259.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
2005~2006年,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电力需求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但幅度可能低于2004年。
根据对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电力需求状况的分析,预计2005年全国用电量将达到22380~23000亿千瓦时,比2004年增长7~10%;2006年将达到24050~24500亿千瓦时,比2005年增长6~8%。
总体看来,电力产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向好,行业整体的增长速度减慢,意味着其向着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
对于未曾涉足此领域的资本来说,近期国家对电力各细分产业的控制都有所松动,是进入的最佳良机。
对于行业内部资本,如何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并防范经营运作的风险,又显得尤为重要。
2005年以来电荒还在继续,电力工业改革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电力行业投资过热的警告声不绝于耳,由于市场、政策等原因行业经营的风险加大,但是,可以看到的是,行业进入壁垒正在降低,行业的利润率仍大大高于国民经济正在率,部分细分行业,如电力环保、环保电力、节电项目等仍然是充满机会。
第一章 世界电力工业概述
1.1 电力行业概念和特性分析
1.1.1 定义
1.1.2 分类
1.1.3 行业特性
1.1.4 行业投资特性
1.2 世界电力工业总体状况
1.2.1 世界电力工业的缘起
1.2.2 世界范围电力工业的发展特点
1.2.3 西方电力工业反垄断的主要措施
1.2.4 世界电力工业从垄断到竞争的演变
1.2.5 国际电力市场发展局势和启示
1.3 英国
1.3.1 英国电力工业现状
1.3.2 英国电力的政府监管举措
1.3.3 英国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过程
1.3.4 电力竞争机制给英国消费者的好处
1.3.5 英国电力结构面临重大调整
1.3.6 英国电力改革后电价的下降
1.3.7 未来英国的新核电计划
1.4 美国
1.4.1 美国电力产业现状
1.4.2 美国电力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
1.4.3 美国电力工业的改革分析
1.4.4 美国电力市场化特点及缺陷
1.4.5 美国电力模式中可借鉴和吸取的东西
1.4.6 美国电力产业安全和电企风险管理
1.4.7 2005-2006年美国电力需求预测
1.5 欧洲
1.5.1 欧洲电力产业频发停电事故
1.5.2 欧美分布式发电的比较
1.5.3 北欧国家水电和电力供应现状
1.5.4 欧洲电力市场改革进展缓慢
1.5.5 欧洲电力市场解除管制后的状况
1.6 其它部分国家的电力工业
1.6.1 日本电力市场介绍
1.6.2 加拿大电力产业和市场
1.6.3 印度电力工业现状
1.6.4 澳大利亚电力工业的发展
1.6.5 墨西哥电力产业状况
1.6.6 越南电力工业概况
第二章 中国电力工业概况
2.1 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历程和成就
2.1.1 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
2.1.2 我国电力工业发展成就巨大
2.1.3 1949-2000年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特点
2.1.4 我国历年电力工业规划和实现
2.2 中国电力工业现状分析
2.2.1 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环境
2.2.2 电力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2.2.3 电力工业信息化的建设成果
2.2.4 电力规划保障促进电力工业发展
2.2.5 电力工业结构调整的问题和建议
2.2.6 推进电力改革促进电力市场竞争
2.3 2003-2004年我国电力工业的运行状况
2.3.1 2003年中国电力工业运行概述
2.3.2 2003年电力产业局势回顾
2.3.3 2004年中国电力工业总体形势
2.3.4 2004年电力行业企业重组分析
2.4 2005年以来我国电力工业运行情况
2.4.1 2005年1-2月电力工业效益走低
2.4.2 2005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产业运行情况
2.4.3 2005年1-5月电力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2.4.4 2005年上半年全国电力工业运行情况
2.5 中国电力工业现存的问题
2.5.1 电力工业大起大落带来的问题
2.5.2 我国电力运行技术存在制约因素
2.5.3 电力紧缺制约我国化工业发展
2.5.4 我国电力工业离小康标准还有差距
2.5.5 电力工业节能水平和国际差距大
2.5.6 由“入世”看我国电力产业缺陷
2.6 我国电力工业问题解决对策分析
2.6.1 循环经济是电力工业的必然选择
2.6.2 建设高效电力工业的三大举措
2.6.3 中国应走集约型电力工业化道路
2.6.4 中国电力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2.6.5 电力工业资源节约的几点建议
2.6.6 挖掘我国电力工业节煤的潜力
2.6.7 电力工业发展应该防大起大落
第三章 电力工业的改革
3.1 中国的电力改革现状
3.1.1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3.1.2 中国电力改革发展纪事
3.1.3 电力在改革中坚持市场化方向
3.1.4 电力改革步骤需要整体推进
3.1.5 电改向电网统一调度方向发展
3.1.6 电力改革突破的新思路
3.1.7 电力改革的资产和销售价值模式
3.2 中国电力改革带来的机会
3.2.1 资产重组带来大发展机遇
3.2.2 电力改革给电企发展带来的良机
3.2.3 加快电力改革凸现水电优势
3.2.4 电力改革使设备企业有机会
3.2.5 电力改革展现细分行业投资良机
3.3 电力改革带来的影响
3.3.1 电力改革对电企的三大影响
3.3.2 电改举措对电力上市公司的影响
3.3.3 改革不力影响电价波动上涨
3.3.4 电力改革促进电企信息化进程
3.3.5 电力改革催生出行业新巨头
3.4 我国电力改革的深化
3.4.1 我国电力改革需深化的领域
3.4.2 深化电力改革急需引入竞争机制
3.4.3 新一轮电力改革应进一步深化
3.4.4 电力改革应加快深化市场化进程
3.5 中美电力市场化和政府监管对比
3.5.1 中美电力市场企业概况
3.5.2 中美电力业上市公司实力对比
3.5.3 美国电改给我国的经验教训
3.5.4 提高市场化水平和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并行
3.6 我国电力改革存在的问题
3.6.1 中国电力改革不成功的表现
3.6.2 电力改革路途还很漫长
3.6.3 电力改革面临的风险分析
3.6.4 电力改革两方面的困难
3.6.5 电力改革和电荒尴尬并存
3.6.6 电力领域行政垄断未破反强
3.7 我国电力改革今后发展的对策
3.7.1 电力工业结构调整的四条原则
3.7.2 电力市场建设是国内电改的主要内容
3.7.3 走正确的电力改革之路
3.7.4 用科学发展观总揽电力改革和发展
3.7.5 以客观规律指导电力改革和发展
3.7.6 中国电力改革中对策和建议
第四章 中国电力市场供需分析
4.1 我国电力市场现状分析
4.1.1 我国电力市场容量分析
4.1.2 中国电力市场供需分析
4.1.3 2004年电力市场几大看点
4.1.4 2004年电力市场供需综述
4.1.5 2005年电监会力促区域电力市场建设
4.2 2004年12月-2005年8月全国电力供需分析
4.2.1 2004年12月全国电力供需状况
4.2.2 2005年1月全国电力供需状况
4.2.3 2005年2月全国电力供需状况
4.2.9 2005年8月全国电力供需状况
4.3 我国的电力供应形势
4.3.1 2005年力供应紧张形势有所缓解
4.3.2 2005年1季度南方电网电力供应情况
4.3.3 2005年影响电力供应的五点因素
4.3.4 中国电力供应形势紧张的原因
4.3.5 中国电力供应存在的结构困境
4.4 我国的电力需求形势
4.4.1 2005年一季度电力需求的特点
4.4.2 2005年二季度我国电力需求三个特点
4.4.3 由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出发论电力需求
4.4.4 中国电力需求侧管理潜力巨大
4.5 电力市场营销问题分析
4.5.1 把握电力市场中竞争和营销策略
4.5.2 电价在电力市场营销中的作用
4.5.3 电力市场营销战略的三点设想
4.5.4 北京市区电力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4.6 我国农村电力市场的开拓
4.6.1 农电改造获得的初步结果
4.6.2 农村电力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4.6.3 农电体制改革中需注意的几点问题
4.6.4 拓展农村电力市场的策略分析
4.6.5 农村电力市场的特点和对策
4.7 建设我国电力市场的策略分析
4.7.1 中国电力市场结构的模式选择
4.7.2 规范电力市场秩序以保电力供应
4.7.3 中国建立电力期货市场的意义分析
4.7.4 电力市场改革理论创新的改革先行
4.7.5 电力市场化的关键是电价和投资体制
4.7.6 电力市场急需可靠性准入规则
第五章 全国各地电力市场分析
5.1 华东地区电力产业建设
5.1.1 上海建成全国最大核电生产基地
5.1.2 江苏省将建电力过江“第四信道”
5.1.3 浙江电力引入市场机制的探讨
5.1.4 福建控制电力成本的举措
5.1.5 安徽省电力工程有望缓解电荒
5.2 华东地区电力市场
5.2.1 2004年华东电力市场的三点看点
5.2.2 2004年华东电力市场开始模拟运行
5.2.3 选择华东电力市场试点的原因
5.2.4 2004-2005年华东电力市场月度竞价分析
5.2.5 上海电力加快开拓华东电力市场
5.2.6 安徽开拓电力市场六大举措
5.2.7 2005年福建电力缺口小于上年
5.3 华北地区电力产业和市场分析
5.3.1 2005年夏北京电力供应持续紧张
5.3.2 北京投巨资织电网解决供电不足
5.3.3 山西省用计划迎战用电高峰
5.3.4 内蒙古电力市场的机遇和优势
5.4 东北电力市场建设动态
5.4.1 区域电力市场试点选东北的原因
5.4.2 东北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两大难题
5.4.3 东北电力市场两部制电价模式试行
5.5 华中电力市场和产业建设
5.5.1 华中电力市场建设具有战略性地位
5.5.2 华中电力市场建设工作安排
5.5.3 河南投资1500万保障夏季高峰用电
5.5.4 四川采取措施激励多产电煤
5.5.5 未来15年重庆电力项目向民资开放
5.5.6 江西省改善电力资产形成优势产业
5.6 西北电力产业和市场建设
5.6.1 西北电力发展应着重的五个战略点
5.6.2 西北电力工业的改革和发展历程
5.6.3 建设西北区域电力市场的难点
5.6.4 缺电成为西北电力市场发展动力
5.6.5 2005年宁夏电力由紧张转为过剩
5.6.6 新疆着手建设西电东送战略信道
5.7 南方电网建设及市场分析
5.7.1 南方电力市场建设方案简述
5.7.2 2005年南方5省电力紧缺
5.7.3 2005年南方电网三季度电力供应形势
5.7.4 广西电力工业投融资分析
5.7.5 贵州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电力产业
5.8 台湾电力产业和市场分析
5.8.1 台湾省电力产业发展现状
5.8.2 台湾电力设备产业概述
5.8.3 台湾电力市场结构剖析
5.8.4 台湾电力工业自由化分析
5.8.5 台湾电力产业改革概况
5.9 香港电力市场分析
5.9.1 香港电力市场发展呈三足之势
5.9.2 香港电力市场竞争加剧
5.9.3 反对香港电力市场开放的理由
5.9.4 开放电力市场将会造福香港
第六章 我国电网建设及体制问题分析
6.1 电网建设的现状
6.1.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能源行业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