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长大才悟出的人生道理.docx
- 文档编号:29666871
- 上传时间:2023-07-26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0.96KB
那些长大才悟出的人生道理.docx
《那些长大才悟出的人生道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那些长大才悟出的人生道理.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那些长大才悟出的人生道理
那些长大才悟出的人生道理
1.不要随随便便对这个世界说失望,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从未变过,很多时候之所以失望,仅仅是和我们理想中的世界不一样而已。
我记得小的时候,特别喜欢说"失望",比如家人带我去亲戚朋友家玩,不过是几个人凑在一起,看看电视、聊聊天而已,每次都如此,没有任何惊喜,千篇一律。
有时候从城市去到乡下,一路看下来的景色荒凉,到得最后,只剩下一些花草树木,近无人烟。
见的也是一些大人,他们说的我都搭不上话。
只能坐在一旁听,中间会有阿姨招呼我吃菜——在我看来那些菜的味道都差不多,没有什么差别。
好一些的亲戚会带我去外面逛逛街,回来的时候买把气弹枪、话梅之类的。
而我想象的"玩"是什么呢?
是带我去公园烧烤,是带我去爬山探险,是置身于有过山车、有"激流探险"的游乐场——这才叫玩啊,你吃个饭聊几句天算什么玩呢?
然而每一次,都是见一群老面孔,大家坐成一个圈,吃吃喝喝,席间说一些我全然听不懂的"大人的话题",喝得满脸通红后方才散去。
长大后,当我懂得了世事的艰辛,才发现即便是这样,去别人家吃吃饭、聊会天,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大家长大了,有了家庭和工作,说得最多的一个字就是"忙",能聚在一起已是不易。
当主人也是件特别艰辛的事情,首先要招呼客人,端茶倒水。
做饭菜的过程也十分繁复,需要洗、择、切、腌制、炒。
做完了以后,等客人走了,还要收拾锅碗瓢盆。
光是知道这些,就觉得请客的人特别不易。
长大了很多时候不说失望,并不是因为某些东西超出了自己的预期,而是当一个人成熟了以后,会试着去理解世事的艰难和不易,由此而对世界又有了新的理解。
在现实与理想中重新寻找新的平衡,而不是一味地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控诉和埋怨。
2.并不是每一件事情,都能用爱去感动。
小时候听过很多励志故事、亲情故事,经常被感动得稀里哗啦的。
哭完后顿时感到浑身是劲。
往往凭着这股子热情,能坚持几天,过几天又打回原样,该干嘛就干嘛。
长大了也尝试过用类似的方式,希望用耐心和爱去感染对方,但往往收效甚微——我觉得爱只适合用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面,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是解决问题,不是理解、也不是爱。
因为爱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一个问题,相反,爱经常充当着纵容和伪善的角色,包庇了一些错误的行为,而真正好的、良善的思想和行为却因此而得不到伸张。
比如跟某些人,一说起什么问题,马上就来一句:
"如果你爱我,就能包容我的缺点。
"
按照常理,别人提出来缺点,第一想到的应该是去改正。
而很多人的反应是:
"我没有错,错的都是你,你连我的缺点都不能包容,还谈什么爱我呢?
"
我觉得,无论是亲人也好,恋人也罢,大家走在一起,不仅仅是因为互相间的爱慕,更是因为彼此能成为推动对方向上的力量。
人倘若要进步,需要的不是别人去包容你,而是得正视自己的问题,改正了,才会进步。
包容和爱仅仅针对一些无关是非的小问题,对于原则性的问题,需要更多的是"方法、解决、和改进"。
否则,问题存在于那里,迟早有一天会要爆发出来。
爱往往解决的是情绪上的问题,并不是问题的根本,问题在,矛盾迟早还会以其他的形式爆发出来。
3.有些事情看上去很难,但只要你横下心去做,没有什么能阻挡你。
一个人想不去做一件事,可以说出很多理由,比如某某不准、没有时间、太累太苦等等。
我总是听到读者这样的声音:
"我非常喜欢写作,但是我现在要工作、没有时间,我又不想辞职全职写作,怎么办?
"
我记得我读书的时候,学校的环境非常苛刻。
上课不准做任何其他的事,下完课回到家里,家长也会经常进我的房间来,看看你在做些什么。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也能写出好些东西来。
老师没收了我的东西,我不灰心,从抽屉里再拿出张纸接着写。
家人反对我写作,有一段时间,没事就教训我,提醒我"走了邪路"、"误入歧途"。
没关系,大不了吵一架。
吵了几架以后,家长决定和我好好地谈谈,不再采取以前粗暴的、一上来就骂人的方式。
在静下来好好地交流以后,家人也不再干涉我的写作。
工作以后时间比读书时充裕得多,电脑打字也比手写快上很多。
我记得以前我手写字很慢,而且我手又拙,整天和钢笔较劲,通常一节课下来都写不了几个字。
在那种情况下,我都能写出一本书来,现在更没有什么资格,谈"没时间"。
我认识个前辈,在这里不方便透露名字,是个网络红人。
即便是出差的日子里,他都能保持每两天博客一更的节奏,如是般,坚持了六七年不断。
"只要你少上点网,总会有时间写作的。
"他告诉我写作提高速度的诀窍。
我遇到很多人,一看到苹果的东西,虽然喜欢,但听到的第一句话永远是:
"啊,苹果的东西太贵,买不起。
"
我有个朋友,一个月赚个几千块钱,在北京吃吃喝喝、租房子,剩下来就没多少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手上从来就是苹果设备不离手。
AppleWatch、MacBook、iPhone、iPad一个不落下,每次更新都换,买的还都是国行。
我问他:
"看你平时挺省的,哪来的那么多钱买全套苹果设备?
"
他告诉我:
"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倾其所有就行了,你要想,也一定能做得到。
"
你一心要做点什么,别人是拦不住你的,很多时候,都是你自己把自己给难倒了。
用一句歌词来讲就是:
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4.有人说,不要把自己的爱好当作饭碗,因为当爱好变成吃饭的工具时,他就失去了原有的乐趣——这句话看似很有道理,并且我以前也这么认为的。
自从我自己开始做了以后,我开始明白,说这种话的人,大概都是三分钟热度。
他们追求的并不是某种兴趣爱好,而是不同兴趣爱好所带给他们的新鲜感。
一个人如果真正地体会了一些世事沧桑,他应该会了解,无论做什么,你爱好也好,憎恶也罢,在这个世界上,每一条都是艰辛而困苦的路,并没有什么捷径或者轻松一说。
而你真正爱好的事情,你会更加易于隐忍他的不完美。
这就好比你爱一个人,同时也会容忍对方的小缺点——因为这些缺点并不是他所独有的——困顿、停滞不前、瓶颈、枯燥、重复、风险,这些东西在其他的事情上都有。
我们大多数的人,与其说是在工作,不如讲是在劳动。
一个收银员每天都重复着几个动作,一个工人每天都见到同样的零件,一个公司白领,每天都面对着那几份表格,填完他,上交。
我想这些都并不是他们乐得其所的事情,而是没有办法,为了养家糊口,在现实面前不得不作出的妥协,因此有了"上班如同上坟"一说。
一个人,这一辈子能做自己喜爱的事情,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就像能爱上自己喜欢的人一样。
我以前从事的是自己完全不感兴趣的行业,我跟每个人想得都一样:
"你要赚钱,还谈什么舒服?
"——后来我才体会到,这在很大一定程度上不是舒服不舒服的问题,而是值不值的问题。
我很讨厌商场上的尔虞我诈,也很讨厌卖东西,我甚至讨厌见到工厂里的每一个人,毫不夸张地说,虽然要做的事情并不多,但是每天上班就像上坟一样。
我只要一进鞋厂,听到敲鞋子的声音,闻到空气中弥漫的皮革的味道,就感到一阵子不适——最要命的是,我正在怀疑自己每天活着的意义:
我觉得一个人活着,不能光为了钱。
而我所从事的职业,目标只有一个:
赚钱,赚更多的钱。
现在从事的事情很令人高兴,每天能敲上一段字,既能满足自己的表达欲,也能收到很多读者的反馈,感觉自己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5.不要轻信世面上兜售给你的暴富故事。
小的时候,我和很多人一样,喜欢听一些财富神话、暴富故事:
比如谁谁谁出来自己单干开公司赚了几千万,某某某炒股炒成了百万富翁……这个时代我们对于金钱的追求可以说是空前的。
广东这边一没事就喜欢泡茶,几个人坐在一起吹水,大家谈其他没什么兴趣,一谈起钱、财富,就眉飞色舞、顾盼神离。
我有一阵子住在玉器街,在里面吃个沙县,都能听到一个光头老板谈论着他听来的"对面老板200万开个石头值4000万,第二天就去买了部法拉利"的传奇故事。
这些暴富神话会让人产生一些不劳而获的思想,觉得赚钱是一件轻松之事。
甚至会让他们对生活产生误解:
为什么倒霉的都是我,而好运总是发生在别人身上?
据我所了解,编造这些财富神话的人,大多数都是有目的的:
有些是为了树立自身的威信、有些是为了带人入局、有些纯粹是养成了一种恶习,吹牛逼吹惯了,不吹就会死。
当你了解了事情真相以后,会发现事实跟你听来的区别很大:
那些自己单干开厂赚了钱的人,是因为赶上了制造业的浪尖。
而当中国制造业开始萎缩的时候,他们也无可避免地亏本、裁员、关厂,别人会告诉你他发达兴旺的时候,不会告诉你他亏钱灰头土脸的遭遇。
那些在股市里赚钱的人,亏钱的时候总是默不作声,而当赚钱的时候,他们就跳出来了——我炒过这么多年的股票,看到过很多股民都是这样。
除非他们向你晒交割单,否则不要轻信。
我必须承认,这个世界上真正一直赚钱的人是有的,但是并不是像我们所听到的那样:
敲敲键盘、喝两口茶、凭着运气就能成功。
我所了解的,表面上看起来过得很体面的人,无一不是熬夜、下跪、哭着叫着熬出来的——你一个打工仔都觉得苦不堪言,何况当老板。
当然,这个世界随手开出五百万的人也是有的,不过我也劝你作好"假如老子中不到准备去讨饭"的心理准备——我想提醒你一句的是,人生并不是一场赌博,不能"再来一次"、"存档读档",你是输不起的,至于下辈子是猫是狗,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你只需记住两点就行了:
这个世界上,没有随随便便来的钱。
恒定的输出远比天上掉馅饼重要,不说远了,至少他会让你现下活得有尊严。
当知道这些以后,你就没那么容易被人骗,你的人生也将走得更加从容。
6.社会是个大学,教给你的会比学校里多得多。
我以前经常听到别人说这句话,尤其是那些读书读得少的人,他们还会告诉你"你是在学校里读的书,我是在社会大学里读的"。
这话没错,但是,我想告诉你,更重要的一点是:
社会会毁掉你更多。
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人呆在社会里,会下意识地受到社会的浸染。
而这些容易被社会浸染的部分,恰恰是一些比较坏的习惯、人性中比较恶的东西。
而一些好的、高尚的东西,通常学起来会异常艰难——毕竟贪婪、势利、好逸恶劳这些都是人的本性,更容易为人所接受。
比如:
你在社会上学习抽烟、喝酒很容易,但你要学会自律,每天早睡早起坚持锻炼什么的就很难。
你要找个酒肉朋友很容易,找精神伴侣很难。
我从本科院校毕业,结识过读书人,也认识很多底层的人。
从我的观察来看,从小在社会上混的普遍比读书人坏习惯要多,一些他们认为很酷、很聪明的做法,在我看来都是一些恶习。
从本质上来讲,你在学校里学的是思维方式,而社会教你更多的是经验,思维和经验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才称之为成熟。
但是经验并不能完全替代于思维,况且我们当前的社会环境非常的糟糕,好的思想、有良好思维习惯的人非常少——毕竟在这个社会,思维是不值钱的,至少是不能马上变现的。
而真正高尚的、伟大的思想,只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这些人通常你是没法接触得到的,有些的甚至已经死了。
唯有通过书籍,你能结识并吸收他们的思想。
小的时候,我们是用眼睛来看世界,长大了更多的是用心来体会这世界。
小的时候因为家庭、学校的因素,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长大了四处奔波,处在开放的环境中。
小的时候,世界对于我们而言是发现。
长大了,该看过的都看过,更多的是总结和概括。
这一切的一切,导致了小时候和长大后看世界的偏差。
小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着变强大,而长大后,反而羡慕起儿时的天真烂漫。
变强需要的是老练和成熟,而天真烂漫常常伴随着无知和愚钝。
这就好比当我们看魔术师表演魔术时,常会被之神奇所倾倒,由此而发出由衷的赞叹。
而当魔术师向我们揭开一切的谜团时,惊喜也就随之消失,我们开始了解到:
"哦,原来是这样,真是无聊。
"——我们甚至开始回味起第一次见到他时,所产生的惊喜来。
万事万物,如是轮回,没有哪一头能尽善尽美,这大概就是造物者的神奇之所在。
文|万方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那些 长大 悟出 人生 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