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题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9662480
- 上传时间:2023-07-26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2.91KB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题报告.docx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题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题报告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开题论证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中国多少年来都在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多少年来都在做行为习惯的培养,我们这个课题之所以在多少年以后的今天还能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多少年来我们所进行的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并没有取得我们预想的效果,甚至现状还很令人担忧。
(一)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一生的行为发展起着良好的奠基作用。
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
特别是小学生,养成教育尤为重要。
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好习惯是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
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
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中小学生处于个体发育、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个体行为体系雏形确立、奠基的时期,这一时期所形成的行为规定着一个人未来行为发展的方向,制约着未来行为能力的发展。
在这个关键时期如果我们不重视良好习惯的建立和巩固,不重视坏习惯的有效矫正,那么学生的行为就得不到健康展,坏习惯就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他一生,同时还会影响他的社会化行为水平的提高和整个社会的行为协调。
进行中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对他们一生的行为发展起着良好的奠基作用。
(二)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习惯。
小学是儿童养成良好个体品德行为习惯的时期,是促进形成道德人格的基础。
有人提出“教育学生六年,关注学生六十年”,可见学校养成教育对学生将来发展的影响多大。
教育就是教孩子学会做人,使学生终身受益。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而“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文明习惯,如热爱国家,关心他人,勤劳工作等。
”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场所,抓好对学生行为的指导及良好习惯培养的养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尤为重要。
从目前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的文明道德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等还较差,诸如不尊重他人、乱扔纸屑、不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损坏公物等现象屡禁不止,这就更加表明,抓好养成教育对学校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教学质量也是相辅相成的,它会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抓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如今,开放的中国人开始走出国门,但一些人的不文明行为严重影响了国人的形象。
在公共场所吸烟、随地吐痰、大声喧哗、随处刻画等陋习悄悄地只与“中国人”挂钩,更有甚者,部分国家在重点部门,显眼位置,专门布置中文提示。
很是刺激人。
由此可以看出,习惯培养已经关乎中国人的国际形象。
全民素质的提高,社会的发展、文明、进步、和谐,要靠每一位公民。
如果能通过学校对学生长期的教育、影响,让每一位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学生再以“小手牵大手”的方式去影响一个家庭,若干个家庭的良好习惯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提升。
所以,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抓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二、课题预期目的及研究内容:
本课题立足于学校教育,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研究和探讨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诚信意识培养;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和文明行为。
引导广大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安全生存、文明生活和自主学习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使他们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
主要达到以下三个目的:
1.从小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及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2.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诚信意识的形成、范围及培养途径。
3.通过研究,提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案和不良习惯的矫正方案,做到良好习惯的培养和不良习惯的矫正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根据本课题要研究的问题、达到的目的,我校研究小组从这三项重点内容入手,按照七、八、九年级段的不同层次,进行诚信及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有侧重地重点突破,是比较可行的。
第一方面,抓好学生品行习惯的养成。
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教育和训练应当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性工作,要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诚信教育,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要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引导学生增强礼仪、礼节、礼貌意识,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1、在诚实教育方面:
培养学生诚实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关心他人,对他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
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不说谎话,作业和考试求真实,不抄袭、不作弊。
不做“两面人”。
2、在守信教育方面:
增强诚信意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自觉培养诚信品格,以信立人,争做诚信学生,做到:
举止文明、宿舍文明、就餐文明、课堂文明。
加大培养学生守时、守信、有责任心,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遇到失误,勇于承担应有的责任,知错就改。
努力打造一个人人讲文明、处处见诚信的睢水镇九年制文明校园。
3、在诚实守信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遵守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和社会公德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二方面,抓好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使人终身受益的品质。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注意引导他们在生活中身体力行,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切实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要强化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不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能坚持做一些家务劳动,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生产劳动。
要爱惜身体,积极锻炼身体,培养体育爱好,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第三方面,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学生成绩进步的法宝,抓好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也是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在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科学学习方法的获得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要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为切入点,抓好普遍性学习习惯和不同学科学习习惯的养成,努力培养出有较强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乐于发现和探究,且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学生。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一)、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本研究按七、八、九年级段,进行研究;全校教师根据本学科、本班实际,自选子课题进行研究,做到点面结合。
1、行动研究法:
学校中心课题组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与学生实际制定本课题研究方案,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将培养学生诚信意识及其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主要通过以下行动达到教育目的:
⑴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选择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诚信、良好行为习惯等内涵的古诗文,在学生中开展诵读古诗文活动,利用古诗文好读、易记,诗文典故容易理解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提出不同要求。
低年级背诵古诗文,初步理解含义;中高年级会讲解,悟出做人的道理,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增强诚信意识;⑵榜样激励:
小学生具有模仿榜样的特点。
我们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诚信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通过主题班会课、团(队)活动,走访等形式,感受诚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教师与家长也要注意时刻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⑶行为训练:
根据七、八、九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按照本课题研究内容的指标体系,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行为训练。
每学期的行为规范训练有重点、有要求、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
为了使学生形成稳定的习惯,行为训练要反复进行,持之以恒,训练内容滚动进行。
注意采取学生管理,让大家都参与进来,做到班中事事有人管、自我评估(学校、家庭评比表)等方法,自我批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评估时间:
每天自评,每周互评,每月班主任小结,期末总结表彰,达到及时反思、不断强化的目的,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
2.个案研究法:
主要用于学生不良习惯矫正的研究、家庭教育对诚信及其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的研究。
3.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
问卷调查法用于了解教师、家长对学生诚信培养的看法以及学生诚信水平的前测。
教师运用观察法,了解学生有关诚信的行为习惯的表现。
4.经验总结法:
我校多年来一直重视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摸索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要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提高、创新,进一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二)、具体措施
1、以共青团主题队会为抓手,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如何把握养成教育的特点,较好地处理养成教育过程持续性和内容灵活性的关系,实现养成教育的不断创新和深化。
我们的体会是坚持不懈地开展系列的、有所侧重的、丰富多彩的月主题教育活动。
本学年,我校围绕五项共青团主题活动展开。
一是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逐渐养成热爱劳动习惯。
如组织七年级新生开展“我能行”整理床铺,让学生懂得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消除依赖思想,七八年级学生组织军训,学会吃苦,懂得什么是付出,什么是收获,举办才艺表演大赛、插花比赛、烹饪表演,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体验收获的喜悦。
二是举行献爱心、助人为乐活动,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不比吃穿比学习,不比花钱比节俭,助人为乐、献爱心的教育活动定期举行。
学校在“情系灾区”献爱心活动中,学生们纷纷献出了他们平时积蓄,踊跃进行捐款。
三是深入开展“讲文明语,写规范字”活动,养成学生良好的言语和书写习惯。
四是开展“营造书香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
我们通过学校设立图书室,班级设立图书角,让学生有丰富的读书资源。
建全学校图书室开放制度,举办图书摘录展评、心得体会评选、优美片断朗诵比好等活动,促进此项活动的开展。
五是在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言行一致的良好行为。
让学生从小养成说话算话,言出必行的行为,我们通过班队会,升旗仪式讲话等形式,以讲故事和具体事例教育学生,以“明理诚信”要求学生,让学生明白诚信做人的道理,不诚信做人的危害,有力地促进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加强家校联系,让养成教育得以延续。
我校十分重视调动校外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以提高校内教育的巩固率。
早在2015年,我校就已经成立家长委员会,首先对家长委员会成员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方法,再通过以点带面的工作,从而达到培训每一个家长的目的。
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养成教育要求学生校内校外一个样,必须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
我们借助校讯通这个平台坚持经常性的家访制度,同时注重对后进生、单亲家庭子女和其他特殊家庭子女的家访工作,及时与家长交流、探讨教育对策,以教师的“真情”和“爱心”赢得广大家长的好评和积极配合。
学校通过分发告家长书、分发对学生在家行为习惯的调查问卷,举行家长会就学生良好行为规范养成进行研讨,帮助家长端正教育思想,讲究教育方法,纠正一些家长对子女过于娇纵、或教之过严、或简单粗暴、或放任自流等不正确的教育方法,较好地使家校教育同步,巩固和提高了教育效果,从而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行为,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提供了一个最优化的家庭教育环境。
此外,我们还和共建单位为学生上交通安全教育课、法制教育课、卫生保健教育课、环境保护教育课等,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强化班级常规管理,规范养成教育。
落实学生的养成教育,班主任是关键。
“严军先严将”。
一个班级的习惯的好坏,班主任起决定性的作用。
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应从学生的认知情况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
在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
向同学宣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规范。
并根据本班的特点,增补制定适合本班的班规。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联系实际逐一进行认真的学习、讨论。
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常规养成教育时,注重让学生明确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去做。
使学生一进学校就在头脑中深深地打下常规、礼仪之烙印。
尽管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寄希望开学的第一周、第一个月的宣传教育活动就一劳永逸,但毕竟通过开学初扎扎实实的养成教育,可使学生指导、熟悉校纪班规。
多数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提醒、引导下,逐渐地由“他律”发展为“自律”。
为了将养成教育落到实处,学校每周对各班的常规管理、习惯养成教育进行评比,表彰激励优秀班集体,营造良好的养成教育氛围。
4、全体教师齐抓共管,让养成教育深入人心。
俗话说: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作教师的,特别是当代教师再难也要向“人师”努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
“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师,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产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教师要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不应该只教书,不见人,不能当“教书匠”。
学校要求所有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扫清“匠气”,挑起“育人”的重担,认真探索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的规律,把“教书育人”切实装到心里,落实到行动上。
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块阵地,配合班主任老师,让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脱节。
小学生正是人生观,世纪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可塑性强,是良好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教师的教态具有极强的示范性,教师的仪表、风度、言谈举止、一举手、一投足,无不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俗话说:
“学生是老师的影子”,为人师表,以身立教可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这是教师职业特点决定的。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自身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重要的劳动工具和劳动手段。
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什么人,自身就应该是这种人。
四、课题组成员大致分工,哪些工作有哪个来做(补充)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参研人员任务分工
资料准备
负责人员
学生常规教育计划(日查、周结、月评)
钟川灵、各班班主任
及共青团支部
典型事例收集、整理
家校联手培养学生行为习惯计划
陈榜科、申永生
事例收集、整理
共青团培养学生行为习惯计划
共青团支部书记
事例收集、整理
各参研人员的资料收集、整理、建档
张少波、刘存霞
组织召开各阶段成果汇报、经验总结交流会
陈榜科及全体参研人员
五、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
承担
单位
程村中学
课题负责人
(申请人)
申永生
技术负责人
钟川灵
参加
单位
程村中学
主
研
人
员
及
分
工
情
况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职务
课题中承担的任务
张充格
男
44
校长
监督课题的实施及经费保障
陈榜科
男
55
副校长
组织召开各阶段成果汇报
申永生
男
39
政教处主任
家校联手培养学生行为习惯事例收集整理
钟川灵
女
22
政教员
年级家校联手培养学生行为习惯事例收集整理
刘存霞
女
32
政教员
收集、整理各参研人员的资料并建档,撰写研究报告
张少波
男
48
政教员
收集、整理各参研人员的资料并建档,撰写研究报告
备
注
参加研究的人员还有:
各年级组长,各班班主任分别担任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实施及典型事例的收集、整理等各项工作。
本课题是在大量收集了我校教师平时在对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得、失基础上提出的,符合本校的实际,与学生行为习惯教育步调一致。
课题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学校教科室及学校支部行政的一致肯定和大力支持。
随即成立了以校长李云双,教导主任杨清平为主的课题研究小组,负责本课题的研究与实施,并组织本校教师何平、蒋蓉等同志担任相应的研究工作。
从课题研究组的成员来看,这是一支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工作认真负责、业务能力过硬的队伍,完全能够胜任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本课题是在我校搬进新校园,加大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进一步深化与完善。
因此,在对学校各班学生基本情况的掌握、各种方案的设计都有一定的基础和贮备,各种资料相对完备,便于课题的顺利开展和完成。
对于本课题,我们采取先提出方案,然后通过对学生的教育、典型事迹的宣传及实践验证,最后进行总结,组织全体参与者进行《行为习惯教育培养教材》编辑的方式,最终形成完善的、操作性强的课题报告。
程村中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组
2016年09月28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学生 行为习惯 养成 教育 开题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