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1课《窦娥冤》教学设计1.docx
- 文档编号:2965980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7.41KB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1课《窦娥冤》教学设计1.docx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1课《窦娥冤》教学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1课《窦娥冤》教学设计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1课《窦娥冤》教学设计1
《窦娥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相关知识;把握全剧的故事情节并分析窦娥的形象,理解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掌握戏剧的主题;品味“本色化”戏剧语言。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透过戏剧冲突分析人物形象;实践活动,通过表演激发兴趣;鉴赏品味,领略戏剧语言艺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窦娥身上的人性美,认识恶劣社会秩序对人性的摧残,培养学生向善的心灵。
教学重点 理清戏剧冲突的主要方面,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窦娥对天地既斥骂又依赖的矛盾中透露出作者思想的复杂性。
教学方法 活动法、探讨法、鉴赏法。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勾线提要 知识引领
1、鲁迅先生说:
“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祝福》展示了一位勤劳、善良的女性祥林嫂被毁灭的过程,显示出封建礼教的罪恶。
“列之于世界大悲剧”的中国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则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而善良的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
有价值而被毁灭是令人痛苦的,那窦娥究竟犯了什么“王法”要被毁灭呢?
让我们通过学习本文来认识当时的社会现实。
2、中国古典戏剧概述。
⑴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她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
⑵元代杂剧。
元杂剧一本通常有“四折一楔子”。
角色大致可以分为末、旦、净、杂四类。
一本杂剧只限一个角色唱,其他角色只能念白。
动作和效果称为“科”,凡需演员表演某一动作,剧本上都标明“××科”。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结构:
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
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角色:
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杂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
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
正末主唱的剧本叫末本,正旦主唱的叫旦本。
男角色称末,分正末(男主角)、副末(又叫冲末,男配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
女角色称旦,分正旦(女主角)、副旦(女配角)、外旦、小旦等。
净:
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
有男有女。
杂:
包括细酸(穷秀才)、孛( 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等。
剧本的构成:
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也叫曲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武打和舞蹈。
如“做哭科”“做笑科”等。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
对白:
人物对话;独白:
人物自叙;旁白:
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
唱词中的插话。
元杂剧的唱词按一定的宫调写成。
共分“五宫四调”:
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和大石调、双调、越调、商调。
元杂剧中一折限于一调一韵。
⑶中国十大古典悲剧:
《窦娥冤》-元·关汉卿 《赵氏孤儿》-元·纪君祥
《精忠旗》-明·冯梦龙 《清忠谱》-清·李 玉
《桃花扇》-清·孔尚任 《汉宫秋》-元·马致远
《琵琶记》-明·高则诚 《娇红记》明·孟称舜
《长生殿》清·洪昇 《雷峰塔》清·方成培
⑷元代四大爱情剧
关汉卿的《拜月亭》 白朴《墙头马上》
王实甫的《西厢记》 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⑸中国十大古典喜剧:
《救风尘》-元·关汉卿 《西厢记》-元·王实甫
《看钱奴》-元·郑延玉 《中山狼》-明·康海
《墙头马上》-元·白朴 《李逵负荆》-元·康进之
《幽闺记》-元·施君美 《绿牡丹》-明·吴濂
《玉簪记》-明·高 濂 《风筝误》-清·李渔
3、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杂剧的代表人物,与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白朴(代表作《墙头马上》)、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四人共称为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的代表作品即《窦娥冤》,其他著名作品还有《望江亭》《单刀会》《救风尘》等。
其中,《窦娥冤》又是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关汉卿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家“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1838年《窦娥冤》就有英译本流传海外,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奇等同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关汉卿的戏剧语言,被称为本色派之首。
关汉卿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自述“通五音六律滑熟”,“我也会吟诗,会篆籀,会弹丝,会品竹。
我也会唱鹧鸪,舞垂手,会打围,会蹴鞠,会围棋,会双陆”,“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可见他的才艺、生活和个性。
他一生“不屑仕进”,生活在底层人民中间,是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他的戏曲作品题材广泛,大多暴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表现了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反抗斗争,人物性格鲜明,结构完整,情节生动,语言本色而精练,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他一生创作杂剧现仅存15部。
《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
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1958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4.写作背景。
故事发生在元朝,元代统治者是蒙古贵族和官僚,被统治者是劳苦大众。
元统治者不仅对劳动者残酷盘剥,而且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歧视政策,以利于巩固统治地位。
他们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
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
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可以说,劳动人民与统治者的阶级矛盾,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
杂剧《窦娥冤》反映的就是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
二、检测预习 梳理结构
1、字词检测。
(1)字音。
当垆(lú) 临邛(qióng) 变徵(zhǐ)
知契(qì) 情怀冗冗(rǒng) 鼓三通(tòng)
忤逆(wǔ) 燕侣莺俦(chóu) 苌弘(cháng)
孛老(bó) 绣闼(tà) 刬的(chǎn)
罪愆(qiān) 撚断脊筋(niǎn) 恓惶(xī)
祗候(zhī) 桃杌(wù) 喝撺厢(cuān)
提防(dī) 盗跖(zhí) 尸骸(háí)
错勘(kān) 杳无(yǎo) 瀽(jiǎn)
前合后偃(yǎn) 湛湛青天(zhàn)
石陌荒阡(mò)(qiān) 哥哥行(háng)
鳏寡孤独(guān)(guǎ) 亢旱(kàng)
(2)词语。
恓惶:
烦恼不安的样子。
燕侣莺俦:
比喻年轻的女伴,也比喻相爱的青年男女。
浪荡乾坤:
本义指天下太平,文中是光天化日之下的意思。
鳏寡孤独:
泛指没有或丧失劳动力而又无依无靠的人。
负屈衔冤:
即含冤,承受委屈。
杳无音信:
远得不见踪影,也没有音信。
举案齐眉:
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
后形容夫妻互敬互爱。
顺水推舟:
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
比喻顺势行事。
孤身只影:
孤单一人,只留影子。
形容孤独一人。
古陌荒阡:
指荒凉的地方,即荒郊野外。
古代田间小路东西为“陌”,南北为“阡”。
苌弘化碧:
形容受冤而死或忠心不泯。
望帝啼鹃:
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
2、剧情梗概。
楔子:
女主角窦端云自小因为父亲窦天章为了考功名而无钱还债,被送到蔡家当儿媳妇(即童养媳),并改名窦娥。
第一折:
婚后不到两年,窦娥丈夫去世;窦娥与蔡婆相依为命。
蔡婆向赛卢医讨债,不成功之余反而更差点被勒死,恰好获张驴儿父子俩所救。
不料张驴儿是个流氓,趁机搬进蔡家后,威迫婆媳与他们父子成亲,窦娥严辞拒绝。
第二折:
蔡婆想吃羊肚汤,张驴儿想藉毒死窦娥婆婆而霸占窦娥(张驴儿以告发企图勒死蔡婆之事威胁,向赛卢医讨来毒药),不料反而被父亲误吃、毒死了父亲。
张驴儿于是诬告窦娥杀人之罪。
太守桃杌严刑逼供,窦娥不忍心婆婆连同受罪,便含冤招认药死张驴儿父亲,被判斩刑。
第三折:
窦娥被押赴刑场。
临刑前,窦娥为表明自己冤屈,指天立誓,死后将血溅白练而血不沾地、六月飞霜(降雪)三尺掩其尸、楚州亢旱(大旱)三年,结果全部应验。
第四折:
三年后,窦娥的冤魂向已经担任廉访使的父亲控诉;案情重审,将赛卢医发配充军、昏官桃杌革职永不叙用,张驴儿斩首,窦娥冤情得以昭彰。
最后窦娥的冤魂希望父亲窦天章能够将亲家蔡婆婆接到住所,代替窦娥尽孝道,窦父应允,全剧结束。
3、课文节选的是楔子和前三折。
请跳读课文,看看课文节选中共出现多少曲牌?
都属什么宫调?
明确:
共出现31个曲牌,分别属于仙吕、南吕、正宫三个宫调。
4、《窦娥冤》的剧本结构就是典型的四折一楔子。
楔子相当于序幕,第一折相当于故事的开端,第二折相当于故事的发展,第三折相当于故事的高潮,第四折就是故事的结局。
楔子的主要故事情节用四字短语概括成16个字就是:
三人亮相,悲剧开始;窦父赶考,留下孤女。
在这开场故事中,我们还没有感觉到窦娥的冤,但会感觉到窦娥很可怜,用三字的主谓短语就可以概括成——窦娥怜。
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接下来的三折,尝试用4个四字短语来介绍每一折内容,用一个三字短语概括窦娥的命运。
第一折,故事的开端,:
蔡婆索债,险些丧命;窦娥争理,张生歹念。
窦娥苦。
第二折,故事的发展:
驴儿下药,误杀亲父;窦娥蒙冤,被判斩刑。
窦娥冤。
第三折,故事的高潮:
:
窦娥怨恨,指斥天地;三大誓愿,昭示清白。
窦娥冤。
三、分析研讨 重点突破
1、引入:
为什么说窦娥冤,她冤在哪里?
身陷冤情的窦娥有什么表现?
下面我们重点来探讨第三折。
2、深入文本:
第三折可以分为几个场景?
明确:
可分为三个场景:
赴法场 怨天(窦娥指斥天地鬼神)
见蔡婆 遗嘱(窦娥告别婆婆)
在刑场 誓愿(窦娥立下三桩誓愿)
⑴女生齐读[端正好],思考:
此曲中哪些字词说明窦娥是冤枉的,而且冤得很深?
明确:
“没来由”“不提防”可见窦娥是冤枉的,是蒙冤。
“动地惊天”表明她冤屈之深,临刑前不禁要将天地生埋怨。
(板书:
冤)
⑵在把握剧情的基础上揣摩试读[滚绣球],思考:
窦娥为何埋怨天地?
女生读,男生点评。
男生读,老师点评。
感情是:
信赖(天地)——怀疑(天地)——控诉(天地)——悲愤。
明确:
窦娥和婆婆在生活上相依为命,年仅二十的她只想安安分分地守自己的寡,苦度青春,但做个顺民而不得,真冤啊!
冤之极,怨天地。
明为怨天地,实为诉说自己蒙受了冤屈。
(板书:
怨)
⑶、面对邪恶势力,窦娥敢于反抗,可为什么屈招?
又怎甘心忍受这冤屈?
明确:
屈招是怕婆婆受刑。
真善良啊。
善良的性格还体现在什么样的情节安排上?
明确:
不走前街走后街、怕婆婆伤心、临刑前对婆婆的叮嘱上……
这是一个多么善良而又富于牺牲精神的有价值的女子啊!
教师总结:
鲁迅曾四次强调刘和珍“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衬出反动政府的凶残。
窦娥越善良越显有价值,显冤屈之深。
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窦娥冤 高中语文 人教版 必修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