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六》.docx
- 文档编号:29654394
- 上传时间:2023-07-25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19.50KB
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六》.docx
《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六》.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六》
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认读有关场所名称的词语,学习利用场所名称识字,认识“博、馆”等9个生字。
2.能正确书写“含、迎、留”这3个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的字,以及“荡、满、敬”这3个结构易写错的字,能联系语境猜测词语的意思。
3.朗读例文,能感受提问的不同角度,能仿照例子,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写下来。
4.能展示如何参与建立和管理班级图书角,养成喜欢读书的习惯。
5.能背诵古诗《悯农》(其一)。
6.自主阅读《最大的“书”》,感受川川的勤学好问,激发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能联系语境猜测词语的意思。
2.能展示如何参与建立和管理班级图书角,养成喜欢读书的习惯。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识字加油站”编排了8个场所名称,分两组呈现,可引导学生发现两组词语的特点,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说自己了解的场所名称,如图书馆、纪念馆、水族馆,供电所、税务所、托儿所、律师事务所等,引导学生利用场所名称识字。
“字词句运用”有两组易错字,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易错字规律,正确书写。
2.朗读教学
要引导学生读好古诗《悯农》(其一)的字音,读出节奏,可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熟读中背诵,并体会劳动人民的辛苦。
《最大的“书”》这篇短文以对话贯穿全文,可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读好人物对话。
3.语言运用
“字词句运用”引导学生联系语境,利用反义词猜词语的意思,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推测词语意思的能力。
“写话”可借助图片、资料或创设情境,拓宽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提问,可以启发学生用上“怎么、谁、什么、在哪里”等疑问词。
可以借助插图让学生理解《悯农(其一)》这首古诗的大意,体会劳动人民的辛苦。
通过阅读《最大的“书”》,让学生了解一些关于化石的知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读有关场所名称的词语,学习利用场所名称识字,认识“博、馆”等9个生字。
2.能正确书写“含、迎、留”这3个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的字,以及“荡、满、敬”这3个结构易写错的字,能联系语境猜测词语的意思。
3.能仿照例子,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写下来。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识字加油站
1.你们去过这些地方吗?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些场所名称。
课件出示:
bóɡuǎn lǎn jì yù
博物馆 展览馆 科技馆 体育馆
2.去过的同学用自己的话介绍这些地方有哪些设施。
3.出示“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体育馆”这些场所的图片,重点让学生了解这些场所的功能。
4.课件出示生字“博、馆、览、技、育”,边观察边引导学生认识这几个生字。
5.引导识记:
“博”和“馆”是左右结构的字,“览”和“育”是上下结构的字。
“览”不能读成“nǎn”。
6.你还知道哪些馆?
(1)学生汇报,教师小结。
(2)结合语境识记“馆”:
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水族馆、图书馆。
7.以同样的方法学习“研究所、派出所、哨所、诊所”,认识生字“研、究、哨、诊”。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设计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两组词的规律。
一组都含有“馆”,一组都含有“所”,了解“馆”和“所”词性和词意基本相同的特点。
教学时让学生去观察、讨论,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发表个人见解,从而使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感受语言的丰富多彩。
板块二 字词句运用
1.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含、迎、留”,引导学生观察,书写时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田字格出示:
含、迎、留)
(2)学生交流,互相提醒。
(3)教师引导。
①“含”由“今”和“口”组成,上面不能写成“令”。
②“迎”的中间部分要注意没有一撇。
③“留”的上半部分有点,千万不能漏掉。
(4)学生动手写一写,老师巡视指导。
(5)观察“荡、满、敬”,引导学生观察书写这三个字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田字格出示生字:
荡、满、敬)
(6)学生交流汇报。
(7)老师提醒。
①“荡”是上窄下宽的字,下面的“汤”要写得宽大舒展。
②“满”是左窄右宽的字,书写时要注意把右面写得饱满些。
③“敬”是左宽右窄的字,左边的“苟”略带斜度,右边的“攵”捺舒展,稳住重心。
(8)学生动手写一写,老师巡视指导。
2.学会理解词语的方法。
(1)课件出示字词句运用中的句子,学生自由读一读,注意带点的词语。
(2)猜猜带点词语的意思。
(3)分小组讨论怎样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
(4)学生汇报。
(5)教师小结:
是啊,我们可以借用查字典的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也可以联系上下文中有关联的熟词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6)运用方法,理解词语。
课件出示:
有的同学的字写得很工整,有的却很潦草。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一定要镇定。
设计意图:
本环节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引导学生自己联系生活经验来思考、应用新知识,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总结学习经验,这正是新课标“促进学生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
板块三 写话
1.谈话引入。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吗?
你们知道为什么下雨后天上会挂着彩虹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吧!
2.读一读,说一说。
(1)自读例文,比较理解:
边读边圈画句子中的“为什么、哪儿、谁、怎么”等疑问词,比较疑问词在句子中的位置。
2)学生交流自己找的疑问词,并说说它们在句中的位置。
3.说一说,写一写。
(1)读了这些问题,你心中还有其他的疑问吗?
(2)在小组里将你的“问号”与你的组员进行讨论。
(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
2天的草叶上为什么会出现露珠?
②为什么狗的鼻子最灵敏?
③弯弯的月亮是怎么变圆的?
④树叶黄了为什么要落下来?
(3)小组成员将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
(4)写一写:
把你心中的“问号”写下来,制成卡片,用上“怎么、谁、什么、在哪里”等疑问词。
①学生写自己的发现或收获,可以是简单的几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
②老师巡视指导。
③同学交流汇报。
④老师评一评,看看谁的收获最多。
(5)总结:
大自然是那么神奇,吸引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我们先将自己的疑问写下,今后要留心观察,从而揭开大自然神秘的面纱。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参与、合作的意识,这样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优化,由说到写,读写结合。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展示如何参与建立和管理班级图书角,有喜欢读书的习惯。
2.能背诵古诗《悯农》(其一)。
3.自主阅读《最大的“书”》,感受川川的勤学好问,激发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展示台
1.谈话引入。
(1)谈话导入:
在第五单元的口语交际中,我们共同制订了我们班的图书管理公约,有了这个图书管理公约以后,借阅图书是不是比以前更方便了呢?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展示台。
(1)学生分小组交流,我们班的图书角都有哪些优点?
又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①学生先观察班级图书角。
②分小组交流。
③老师巡视,引导学生有话可说。
(2)分小组进行汇报。
(3)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小结。
①我们制订了“图书借阅公约”。
②我们班的图书都是分类摆放的,便于寻找。
③我们班的图书都有编号,借了以后便于归还,也便于登记和摆放。
④我们班的图书有专门的同学负责管理。
⑤大家都很爱借阅图书。
⑥有部分同学不爱惜图书,在书中随意涂画。
(4)指名读“图书借阅公约”。
设计意图:
在联系生活经验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通过交流,展示如何参与建设和管理班级图书角,并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板块二 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古诗图片,仔细观察,说说你有哪些发现。
2.学生借助拼音,把古诗《悯农》(其一)读通、读顺。
3.指名读,相机正音。
(1)“粟”是平舌音;“农”是鼻音;“种”读四声。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4.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让学生读古诗,对读不准的地方及时提醒和纠正。
(2)结合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重点理解“一粒粟”和“万颗子”。
(3)回顾古诗《悯农》(其二),体会劳动人民的辛苦。
5.同桌之间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
6.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7.指导朗读,并背诵。
8.拓展延伸。
听了你们的朗诵,老师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辛苦。
那么当你面对农民辛勤劳动换来的粮食时,你想对大家、对自己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
这首诗的词句理解起来并不复杂,学生在自主交流的过程中,对诗意会有初步的了解。
而回顾旧知,则更能进一步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感情。
板块三 我爱阅读
1.激趣导入,质疑提问。
(1)(出示一本书)同学们,这是一本--书。
(板书:
书)
(2)老师知道大家都喜爱读书,你们能说说读书的好处吗?
(3)是啊,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们在读书中能学知识、长才干。
今天,老师将要带大家读一本与众不同的书。
(补充课题:
最大的“书”)齐读课题。
(4)老师想问问,你第一次看到课题的时候,心里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
最大的书是什么?
为什么“书”这个字要加引号?
这本书有什么用?
为什么叫最大的书?
这本书是什么样的?
2.自主学习,感知神奇。
(1)打开课本,带着刚才的疑问朗读课文,请同学们自主阅读,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小组交流。
①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
②“书”中的文字是什么?
“图画”又是指什么?
③“岩石书”里有哪些知识?
④读“岩石书”有什么用?
3.品味“书本”,感知经历。
(1)默读第1~4自然段,思考:
为什么说岩石就是书?
(2)指名交流。
(3)分角色朗读对话。
(4)还有什么原因让人们把岩石当成书?
默读第5~10自然段。
(5)岩石上除了字,还有什么?
①指名朗读。
②闭眼想象:
这个地方曾经发生了什么?
经历了什么?
③指导朗读。
(6)读岩石这本书有什么用?
理解“刨根问底”:
像川川这样一个劲儿地问个不停,非要把事情弄清楚、明白就叫“刨根问底”。
4.整体回顾,总结延伸。
(1)你现在明白为什么说岩石是书了吗?
(2)你们想不想像地质勘探员叔叔一样,读懂这本最大的“书”呢?
现在老师就给你们推荐一本书,帮助你们读懂充满智慧的岩石。
(课件出示推荐书目:
《岩石如此活泼》)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一个人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想让孩子学得踏实有效,绝对离不开课外阅读。
作业设计
见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教是为了不教。
教学就是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当学生有了充分的空间展示自我时,就会不断地超越自己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就会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促进自身的感悟、想象、思维的发展,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也真正做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交融。
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是工具性,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知识在学生大脑中的形象不能是课本的翻版,而是充满个性思辨和众人智慧的个性化知识体系,是富有生命力和创造空间的知识框架。
活动的开展首先要考虑的是给学生带来认知的欢乐,让学生在听做、读写、视听等活动方式中不断将知识积累、储存。
因此,语文园地的设计意在搭建一个活动平台,老师和学生一起开动“知识快车”,教学活动中学生先将自己的收获装入“小成果袋”内,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园地六 统编 年级 下册 语文教案 语文 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