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计划与分析.docx
- 文档编号:29652782
- 上传时间:2023-07-25
- 格式:DOCX
- 页数:42
- 大小:37.19KB
实践教学计划与分析.docx
《实践教学计划与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践教学计划与分析.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践教学计划与分析
汽车服务工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计划
一、专业基础课实验教学计划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其中实验
课外学时
总学分
各学期学时及学分分配
考试
学期
备注
一(16)
二(16)
三(16)
四
(16)
五(16)
六(16)
七(16)
八(16)
专业基础课程
必修
429012001
工程图学
96
32
6.0
2+1/3
2+1/3
1,2
考试
必修
429012002
工程力学
64
16
4.0
3+1/4
3
考试
必修
429012006
机械设计基础
64
16
4.0
3+1/4
3
学位课程
考试
必修
429012007
汽车构造
112
48
7.0
2+2/4
2+1/3
3,4
学位课程
考试
必修
429012008
发动机原理
64
16
4.0
3+1/4
5
学位课程
考试
必修
429012009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48
16
3.0
2+1/3
2
考试
必修
429012010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导论
32
8
2.0
1.5+0.5/2
1
考查
必修
429012011
汽车测试技术
32
16
2.0
1+1/2
8
考查
二、专业方向课实验教学计划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其中实验
课外学时
总学分
各学期学时及学分分配
考试
学期
备注
一(16)
二(16)
三(16)
四
(16)
五(16)
六(16)
七(16)
八(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专业方向课程
必修
429013001
汽车营销学
40
8
2.5
2+0.5/2.5
6
学位课程
考试
必修
429013002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32
8
2.0
1.5+0.5/2
5
考试
必修
429013003
汽车理论
64
16
4.0
3+1/4
5
考试
必修
429013004
汽车电子商务
32
8
2.0
1.5+0.5/2
4
考查
必修
429013005
二手车评估
32
16
2.0
1+1/2
6
考试
必修
429013006
机动车保险与理赔
48
16
3.0
3+1/3
6
学位课程
考试
必修
429013007
汽车电器
64
32
4.0
2+2/4
4
考试
必修
429013008
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
64
32
4.0
2+2/4
5
学位课程
考试
必修
429013010
汽车金融学
32
8
2.0
2/2
4
考查
必修
429013011
汽车维修工程
48
8
3.0
2.5+0.5/3
6
考试
必修
429013013
汽车工程专业英语
32
8
2.0
1.5+0.5/2
8
考查
必修
429013014
汽车安全仿真与分析
32
8
2.0
1.5+0.5/2
8
考查
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其中实验
课外学时
总学分
各学期学时及学分分配
考试学期
备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实践环节
必修
429012013
金工实习
1周
1周
1
1/1
2
考查
必修
429012014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
1周
1周
1
1/1
3
考查
必修
429013015
汽车拆装实习
1周
1周
1
0.5/0.5
0.5/0.5
4
考查
选修
汽车故障诊断实习
1周
1周
1
1/1
4
创新学分考查
必修
429013016
汽车营销与市场调查实习
1周
1周
1
1/1
6
考查
必修
429013017
机动车保险与理赔实习
1周
1周
1
1/1
6
考查
必修
429013018
汽车电器实习
1周
1周
1
1/1
4
考查
必修
429013019
汽车电控实习
1周
1周
1
1/1
5
考查
必修
429013020
专业认知综合课程实践月
4周
4周
3
4/3
7
考查
必修
429013021
毕业实习
12周
12周
8
12/8
7
考查
选修
毕业论文
6周
6周
4
6/4
8
创新学分考查
实践环节小计
30周
30周
18
1/1
1.5/1.5
1.5/1.5
1/1.
1/2
16/11
周/学分
汽车服务工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分析
按照转型发展要求来开发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竞争力。
根据各门课程内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重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采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研究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情景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结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虚拟社会、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强调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模式。
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应用性,融“教、学、研、做”为一体,将教学内容划分成各项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各项任务的同时掌握专业知识。
要注重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课堂教学重在启发,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课外活动注意引导,要把它视为教学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和教师工作的一部分。
对学生的课外学习和课外实践活动加强指导和组织,加强计划性,使其成为学生自习、思索、实践和创新的过程。
另外,坚持以应用能力为重点,知识、技能、能力考核并重,加强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积极开展知识技能竞赛活动,重点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技术操作技能,技能模块以过程式考核为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还通过项目调查、课程设计、实验设计、实际操作等形式考查和评价学生,使得考核模式多元化,以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应用能力水平。
第一部分:
《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教学的目的及任务与要求
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所学《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汽车测试技术》、等课程理论知识,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提高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为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课程内容(项目)及学时分配
序号
课程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
学时
实验类型
备注
1
汽车构造
汽车总体认识实验
了解汽车的类型、总体构造特征、各总成的功用以及相互位置关系。
4
验证型
必修
2
发动机结构认识及工作原理实验
了解常见汽车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气缸体等的基本组成结构,熟悉其工作原理。
12
综合型
必修
3
汽、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组成认识实验
熟悉汽、柴油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
6
验证型
必修
4
发动机冷却系、润滑系认识实验
了解冷却系、润滑系组成、主要零部件结构及工作原理
4
验证型
必修
5
传动系结构认识及工作原理实验
了解常见汽车变速器、离合器、传动轴、主减速器、差速器的结构,熟悉其工作原理。
6
综合型
必修
6
转向系结构认识及工作原理实验
了解常见汽车转向器(循环球式、齿轮齿条、液力、电控)及转向系统的组成结构,熟悉工作原理。
6
验证型
必修
7
悬架系统结构认识及工作原理实验
了解汽车独立悬架、非独立悬架、减振器的基本结构,熟悉工作原理。
4
验证型
必修
8
制动系结构认识及工作原理实验
了解汽车各式制动方式的组成结构,熟悉其工作原理。
6
验证型
必修
9
汽
车
测
试
技
术
机械振动测试实验
掌握机械振动测试的基本方法及常用的测振传感器,配套仪器的实际操作能力。
3
验证型
必修
10
静态、动态电阻应变检测实验
静态、动态电阻应变测量的基本方法及常用的测试仪器的实际操作力。
3
综合型
必修
11
气敏、压力、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特性试验
掌握气敏、压力、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特性试验方法。
3
验证型
必修
12
位移、流量、转速、温度传感器试验
掌握位移、流量、转速、温度传感器特性试验方法。
3
验证型
必修
13
光电、光纤式传感器实验
光电、光纤式传感器特性试验。
4
验证型
必修
14
发动机原理
汽、柴油机喷油器清洗检测及性能实验
通过对喷油器了解,熟悉检测喷油器密封性、雾化性、动态流量范围等参数的基本方法。
2
综合型
必修
15
喷油泵特性实验
测量喷油泵的速度特性、供油特性,掌握喷油泵特性试验原理及方法。
4
综合型
必修
16
发动机速度特性实验
在发动机节气门开度不变条件下,测出发动机不同转速下有效扭矩、有效油耗率、耗油量等参数;掌握汽油机速度特性试验、试验数据处理和特性曲线的绘制方法;能正确分析发动机速度特性。
4
综合型
必修
17
发动机负荷特性实验
在发动机转速不变的条件下,测出不同负荷下的有效油耗率和小时耗油量等参数;掌握汽油机负荷特性的试险、试验数据的处理和特性曲线的绘制方法;能正确分析实验用发动机的负荷特性。
4
综合型
必修
18
示功图的制取
掌握示功图的制取方法;了解所用设备、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写出符合规范的实验报告。
2
综合型
必修
三、教材(讲义、指导书)
1、周友波、林少波,专业基础综合实验指导书,重庆交通大学,2004年。
四、考核方式
分散考试。
不能以出勤情况替代考核。
评分比例:
课堂组织纪律、考勤占20%,实验报告占30%,实际操作、动手能力考核占50%。
五、使用说明
实验与《汽车构造》、《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测试技术》等课程同步进行。
第二部分:
《专业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教学的目的及任务与要求
通过实验,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加感性知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了解常用检测仪器、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熟悉国家相关标准,掌握汽车各项技术性能分析、技术参数检测、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为今后从事生产、科研打下较牢固的基础。
二、实验课程内容(项目)及学时分配
序号
课程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
学时
实验类型
备注
1
汽
车
维
修
工
程
车轮定位参数检测实验
检测汽车车轮外倾角、前束,主销内倾角、后倾角
1
综合型
必修
2
制动力及前轮侧滑量台架实验
检测汽车制动力和汽车前轮侧滑量
1
综合型
必修
3
汽车底盘测功实验
检测汽车底盘驱动轮输出功率、输出扭矩,里程表、速度表校核
1
综合型
必修
4
发动机故障检测诊断实验
设定发动机典型故障,用专用仪器进行检测诊断
1
综合型
必修
5
汽车排放检测实验
测量排放物中CO、HC、NOx、O2等气体含量
1
验证型
必修
6
柴油车烟度测定实验
检测柴油汽车废气排放参数
1
验证型
必修
7
汽车前照灯检测实验
汽车前照灯的发光强度、光轴偏移量
1
验证型
必修
8
汽车噪声检测实验
参照国家标准,检测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车内、车外噪声
1
设计型
必修
9
汽车理论
汽车道路滑行试验
参照国家标准,进行汽车滑行距离、滑行时间的测定。
2
综合型
必修
10
汽车动力性道路试验
参照国家标准,进行汽车最高车速、最低稳定车速、直接挡和起步连续换挡加速实验
2
设计型
必修
11
汽车制动性能道路试验
参照国家标准,检测汽车制动力、制动距离、制动时间,设计、分析影响汽车制动性能因素
2
设计型
必修
12
汽车燃料经济性试验
参照国家标准,进行直接挡加速油耗、等速行驶油耗、多工况油耗实验
2
综合型
必修
13
汽
车
电
子
控
制
技
术
蓄电池认识及检测实验
认识了解蓄电池的结构、特性及极性判断方法,掌握蓄电池技术状况和检查方法。
1
验证型
必修
14
发电机结构认识及原理实验
了解认识发电机的结构,熟悉其工作原理及特性试验方法。
1
验证型
必修
15
起动机结构认识及原理实验
了解认识起动机的结构,熟悉其工作原理及特性试验方法。
1
验证型
必修
16
汽车点火系认识及原理实验
通过认识各种点火系结构,了解各种点火系的组成、特点。
1
验证型
必修
17
整车电路认识实验
了解某型汽车总线路的结构,熟悉汽车电器元件符号,并能读懂汽车整车电路图。
1
综合型
必修
18
电控发动机总体认识及检测实验
通过对电控发动机的总体认识,熟悉发动机各传感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参数,掌握基本的检测方法;并具备常用检测仪器的操作能力。
1
综合型
必修
19
自动变速器、ABS制动防抱系统总体认识及检测实验
通过对自动变速器、ABS制动防抱系统的总体认识,熟悉自动变速器、ABS制动防抱系统各传感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参数,掌握基本的检测方法;并具备常用检测仪器的操作能力。
2
综合型
必修
三、教材(讲义、指导书)
1、张军、王志洪,汽车试验与检测技术实验教程(整车性能与汽车底盘部分),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斯海林、王志洪,汽车试验与检测技术实验教程(发动机性能与汽车电器部分),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四、考核方式
分散考试。
不能以出勤情况替代考核。
评分比例:
课堂组织纪律、考勤占20%,实验报告占30%,实际操作、动手能力考核占50%。
五、使用说明
实验与《汽车理论》、《汽车维修工程》、《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等课程同步进行。
第三部分:
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大纲
《金属加工工艺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名称(中英文):
金属加工工艺实习
2、学时学分:
1周
3、适用专业:
汽车服务工程
二、课程地位
本课程根据本专业教学计划安排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金属工艺学课堂教学的必要前提,也是机械类和机电类专业学生进行工程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的前修课程为《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
三、课程教材与参考资料
1、基本教材
①宋力宏主编,金属工艺学实习教材,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②王英杰主编,金属工艺学实习,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
四、课程目的与任务
金属工艺学实习是根据本专业教学计划安排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金属工艺学课堂教学的必要前提,也是机械类和机电类专业学生进行工程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任务是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
①了解机械制造方面的实际知识,为金属工艺学课堂教学和其他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②培养操作机制设备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机械制造和设计方面的工作建立一定的实践基础。
③进行一次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思想作风及技能训练。
五、课程基本要求
本课程以铸工、焊工和钳工以及机械加工工、先进制造实习为重点。
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建立机械制造过程的基础概念(毛坯制造——零件加工——机器装配和调试)。
2、了解毛坯制造和零件切削加工的主要方法。
3、了解冷、热加工的有关设备、附件、刀具、工具的结构、性能、用途及其使用方法。
4、了解先进制造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先进制造设备及工艺特点。
5、通过车工实习应具有一定的操作机器设备的能力;通过铸工、焊工和钳工实习应具有一定的手工操作的能力;通过锻、铣、刨、磨等工种实习的操作体会,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加深工艺知识的理解。
6、熟悉有关设备、工具的安全操作技术,做到安全实习。
7、培养劳动观点、组织纪律性、理论联系实际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六、课程主要内容
1、实习概论课
介绍机械制造过程、内容及其实习的目的、要求和学习方法。
2、实习安全教育
讲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实习工厂的安全制度。
3、实习工种及安排
实习时间安排根据大纲要求自行规定,各工种实习均分三大教学环节:
独立操作:
这是实习的主要部分。
先由实习点的指导教师或教学工人按实习内容进行必要的示范和讲解,后在教学工人的辅导下认真完成规定的实习内容。
独立操作环节包括车工、钳工、铸工和焊工等工种。
现场参观:
应在独立操作的基础上进行,是实习的重要环节。
由实习指导教师或教学工人进行指导,并作适当讲解。
生产现场参观内容主要包括机械制造过程、锻工、热处理、铣工、刨工和磨工等工种。
自学实习教材:
学生在各工种实习前应预习教材,在独立操作和现场参观之后复习实习教材的有关章节,并且坚持每日作实习日记,按时完成实习报告。
金属工艺学实习的主要内容:
1、铸工实习
目的要求:
了解砂型铸造生产的工艺过程及其特点;了解型砂的性能要求极其制备;了解各种手工造型方法的工艺特点(分型面、浇注位置与浇注系统);了解常见的铸造缺陷及其产生原因;了解铸造车间的安全生产规程。
概论讲话
铸件生产的工艺过程及其特点,实习的目的、内容要求和安排,铸工车间安全技术。
示范讲解
砂型及型芯的制造。
介绍手工造型工具。
介绍模型、型砂、砂型结构。
浇注系统的组成和功用。
整模、分模、挖砂、假箱、活块、三箱等造型方法的示范。
介绍型芯的作用,型芯盒的结构。
造芯工艺过程及所用设备。
型芯的出气、烘干和修整。
型芯和型芯砂的组成、制备过程和要求。
讲解铸件清理及其设备,铸件检验,缺陷种类、产生原因和防止方法。
学生独立操作:
在教学工人的指导下,学生进行整模造型、分模造型和刮板造型以及造芯、下芯、合型等工序的操作(由实习点指导教师评分)。
2、锻工实习
通过现场参观,了解锻造的生产过程,了解坯料加热及加热炉的构造;了解自由锻的基本工序和典型自由锻件的工艺过程;了解冲压的冲压工艺过程;了解锻压车间的安全生产规程。
3、焊工实习
目的要求:
了解焊条电弧焊的过程(所用设备、材料、工艺特点);了解气焊、气割的过程(所用设备、材料、工艺特点);能初步进行焊条电弧焊、气焊和气割的操作;初步了解常见的焊接缺陷、应力变形及常用检验方法;了解焊条电弧焊、气焊和气割的安全技术。
概论讲话:
实习的目的、内容、要求和安排,安全技术,焊接方法的分类和应用。
示范讲解
焊条电弧焊:
焊条电弧焊设备。
交流电焊机直流电焊机结构。
电焊机的电流调节方法和接线方法。
电焊条的作用和规格。
引弧和运条方法的示范表演。
焊条电弧焊的规范选择、接头型式和各种焊接空间位置。
常见焊接缺陷和安全技术。
气焊和气割气焊焊接过程的特点。
气焊设备和割矩的构造、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三种火焰的调节。
焊丝、焊剂、切割金属的条件。
学生独立操作:
在平板上进行焊条电弧焊堆焊练习,掌握操作要领;进行手工气割中等厚度低碳钢板的练习,初步掌握操作要领(由实习点指导教师评分)。
4、车工实习
目的要求:
了解普通车床的型号、用途、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传动系统;了解车工常用刀具、量具以及车床主要附件的大致结构和应用;了解车削外圆、端面、孔、螺纹、锥面、切槽和滚花等加工方法;了解车削加工可达到的精度等级和表面粗糙度的大致范围;初步具有车削加工基本的操作技能了解车工的安全操作规程。
概论讲话
金属切削加工的主要方法及其用途简介。
实习的目的、内容、要求和安排。
金属切削加工的安全技术规则。
示范讲解
普通车床的用途、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传动系统及调整方法。
车外圆、车螺纹、孔加工的操作方法和所用刀具。
工件的安装及所用的附件。
量具的使用。
常用的刀具材料。
车刀的安装与刃磨方法。
车削加工能够达到的精度及表面粗糙度。
其它类型车床的示范讲解。
学生独立操作:
各手柄的操作练习;安装工件和刀具的练习;切削步骤的练习;根据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加工简单轴类或盘套类零件,以进行车削外圆、端面、钻孔和镗孔等操作训练(实习点指导教师应据此给出学生实习车工的作业分数)。
5、铣、刨、磨工实习
目的要求:
通过现场参观,了解铣、刨、磨及齿轮加工机床的用途、型号、规格及主要组成部分;了解铣、刨、磨工常用刀具、量具以及机床主要附件的大致结构和应用;了解铣、刨、磨、滚齿加工典型表面的基本方法;了解铣、刨、磨削加工可达到的精度等级和表面粗糙度的大致范围;了解铣、刨、磨工的安全操作规程。
示范讲解
铣工:
万能铣床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在铣床上铣平面、铣键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践 教学计划 分析
